渗透检测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77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渗透检测(PT)的原理和特点渗透检测(PenetrantTesting),业内人士简称P T,是工业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Testing)应用最早的无损检测方法,由于渗透检测简单易操作,其在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渗透检测主要的应用是检查金属(钢、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耐热合金等) 和非金属(塑料、陶瓷等)工件的表面开口缺陷,例如表面裂纹等。
工业产品在制造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在表面产生宽度零点几微米的表面裂纹,断裂力学研究表明,在恶劣的工作条件下,这些微细裂纹都会是导致设备破坏的裂纹源。
渗透检测是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其他四种是: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A型显示的超声波脉冲反射法、射线检测(RadiographicTesting):射线照相法、磁粉检测(MagneticParticleTesting)、涡流检测(EddyCurrentTesting)。
按照不同特征,可将渗透检测分为多种不同的方法:按显示材料,分为荧光法(Fluorescent)和非荧光法(Non-Fluorescent)。
前者称为“荧光渗透检测”,后者称为“着色渗透检测”。
典型的荧光渗透检测缺陷示意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肉眼无法察觉的微裂纹,经荧光渗透检,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黄绿色荧光格外醒目,如下图所渗透检测原理渗透检测,本质上是利用液体的表面能。
当液体和固体界面接触时会出现以下三种现象,e称为接触角。
如下图所示:(8)全薛测腥薛升猶迅不润泡(a)8=0°,全部润湿;(b)e<90°,部分润湿;(c)e>90°,不润湿。
对某一液体而言,表面张力越小,当液体在界面铺展时克服这个力做功越少,则润湿效果越好。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由于分子引力不均衡而产生的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
毛细现象:当液体润湿毛细管或含有细微缝隙的物体,液体沿毛细缝隙流动的现象。
中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教材渗透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材料或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对材料或结构进行各种物理、化学、力学等方法的检测和分析,从而获取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强度、疲劳等问题的技术。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专门应用于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渗透检测技术是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液体渗透性及表面张力的作用,借助于液体在缺陷表面渗透,通过特殊的显色材料对渗透液进行着色,发现缺陷的方法。
渗透检测技术适用于金属、陶瓷、搪瓷、塑料、复合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检测。
渗透检测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它可以探测到非常小的缺陷,通常可以检测到的缺陷大小为0.01mm左右。
其次,渗透检测技术能够适用于各种形状、大小和材料的特种设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再次,渗透检测技术检测结果直观,一目了然,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即可获取结果。
最后,渗透检测技术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流程。
在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渗透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渗透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特种设备的焊接接头和连接处的缺陷,如焊缝、接头处的裂纹、夹杂物等,以确保其强度和完整性。
其次,渗透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特种设备的表面裂纹、孔洞、气孔等缺陷,以防止介质泄漏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再次,渗透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特种设备的疲劳损伤,如金属材料的表面裂纹、应力腐蚀开裂等,以预防设备的寿命和性能降低。
最后,渗透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特种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以保证其生产过程和成品的质量。
在进行渗透检测技术时,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设备和材料。
首先,需要准备渗透液,通常有水溶性渗透液、乳状渗透液和荧光渗透液等。
其次,需要准备表面清洁剂,用于清洁被检测材料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杂质。
再次,需要准备显色剂,用于着色渗透液,以便发现缺陷的位置和形态。
最后,需要准备洗涤剂和清洗剂,用于清洗渗透液和显色剂,以及被检测材料表面的残留物和污染物。
我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教材渗透检测技术一、引言无损检测技术是指在不损坏被检测物体的前提下,利用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对被检测物体的内部和表面进行检测、评定和诊断的一种技术。
在特种设备领域,无损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无损检测技术中,渗透检测技术是一种常用且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对我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教材中的渗透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和讨论。
二、渗透检测技术概述渗透检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液体渗透到被检测物体表面的缺陷处,并添加显色剂,通过观察显色剂的扩散和渗透情况来确定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渗透检测技术主要适用于金属材料、塑料、陶瓷、复合材料等物体的表面缺陷检测,其优点是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中。
三、渗透检测技术的步骤渗透检测技术主要包括表面处理、涂覆渗透剂、渗透时间、洗净表面、显色和评定等步骤。
1. 表面处理:首先要对被检测物体的表面进行清洁和粗糙化处理,以保证渗透剂能够充分渗透到缺陷处,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涂覆渗透剂:将渗透剂均匀地涂覆在被检测物体表面,确保渗透剂能够覆盖到整个被检测表面,并且能够进入到表面缺陷中。
3. 渗透时间:根据被检测物体的材料、表面状态和缺陷情况,设定合适的渗透时间,保证渗透剂能够充分渗透到缺陷处。
4. 洗净表面:在渗透剂渗透一定时间后,将表面多余的渗透剂擦拭干净,以准备进行显色处理。
5. 显色:在洗净表面后,添加显色剂,观察显色剂在表面缺陷处的扩散情况,以确定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6. 评定:根据显色剂在表面扩散的情况和缺陷的特征,对缺陷进行评定和分类。
四、渗透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渗透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洋、石化炼化、锅炉压力容器、制药生物、轨道交通、核电通信、军工装备等特种设备和行业中。
其中,在航空航天领域,渗透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叶片、飞机机身、飞机螺钉等部件的表面缺陷检测;在船舶海洋领域,渗透检测技术被用于船体、船舶设备、海洋评台等的缺陷检测和评定。
第五章渗透检测引言开定义及应用渗透检测是一种检测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开口缺陷第一节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1.1 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1)表面张力表层液体分子受到外侧气相分子和内部液相分子的吸引,前者小于后者,所以其所受的合力子的吸引前者小于后者所以其所受的合力2)浸润角浸润角:液面在接触点的切线与附着液体的固体表面的夹角。
界面张力的平衡当γS/G >γL/S +γL/G ,则液体在固体表面上铺展。
当γS/G <γL/S +γL/G ,则液体表面收缩,以减小它与固体的接触面积趋于不浸润与固体的接触面积。
极端1极端23)毛细现象z 由于液体对材料表面的浸润作用,细小的管径会导致液体沿管壁的爬升或下降的现象,叫毛细现象. 玻璃棒Capillary actionz 例如:植物和树通过枝干从地下吸收水分到叶里。
人体血管将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部分。
吸水材料和圆珠笔的发明2cos h r σθ=毛细管中液体的升高:怎样定量描述液体的升高?θ液固接触角如何提高渗透能力?gρ4)渗透的基本原理渗透剂利用毛细效应渗入缺陷,再利用显像剂颗粒之间的缝隙吸出缝隙中的渗透液使缺陷被放大显之间的缝隙吸出缝隙中的渗透液,使缺陷被放大显1.2 渗透剂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亲水和亲油两种基团,把油1)乳化作用(Emulsification)渗透剂需要清洗,但很多渗透剂是油性的。
乳化剂的分子结构特征乳化原理示意图乳化作用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互相溶解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具有乳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2) 渗透剂的分类:荧光型渗透剂着色型3)渗透剂使用的注意事项z每批渗透剂应取500ml贮藏起来作为参照标准样品。
保存温度在15~50℃之间,并避免强光照射;z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存器里、放在低温下保存。
应保持相对密1.3 清洗剂渗透探伤时,用来去除表面多余渗透剂的溶剂叫清洗剂。
1.4 显像剂显像剂:将缺陷中的渗透剂吸附到零件表面上来,并加以放大的溶剂。
渗透检测工作技术总结渗透检测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用于检测非多孔性固体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它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名从事渗透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的毛细作用,将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剂施加到被检测工件的表面。
在毛细作用下,渗透剂渗入表面开口的缺陷中。
经过一段时间的停留后,去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然后施加显像剂。
显像剂将缺陷中的渗透剂吸附并显示出来,从而形成可见的缺陷显示。
渗透检测的操作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渗透、去除多余渗透剂、显像和观察与评定等步骤。
预处理是为了去除被检测表面的油污、铁锈、氧化皮等污染物,以确保渗透剂能够良好地润湿和渗入缺陷。
预处理的方法包括机械清理、化学清洗和溶剂擦拭等。
渗透时,要将渗透剂均匀地施加在被检测表面上,并保持一定的渗透时间,以使渗透剂充分渗入缺陷。
去除多余渗透剂时,要注意不能将渗入缺陷中的渗透剂去除,通常采用擦拭、冲洗或喷洗等方法。
显像剂的施加要均匀、薄而覆盖全面,以确保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缺陷。
观察与评定是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等工具对缺陷显示进行观察和评定,判断缺陷的性质、大小、位置和形状等。
二、渗透检测材料的选择渗透检测材料包括渗透剂、去除剂和显像剂。
选择合适的检测材料对于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渗透剂应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润湿性能和荧光或着色强度,同时要对被检测材料无腐蚀作用。
根据被检测工件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和检测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渗透剂类型(水洗型、后乳化型或溶剂去除型)和灵敏度等级。
去除剂要能够有效地去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而不会对缺陷中的渗透剂产生影响。
对于不同类型的渗透剂,应选择相应的去除剂。
显像剂的选择要考虑其吸附能力、对比度和清晰度等因素。
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渗透检测的原理和特点
渗透检测是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中的一种,它主要用于检测金属和非金
属材料表面的缺陷和裂纹。
渗透检测的原理是利用润湿液或浸渍剂将液体
渗透到被检测材料的缺陷中,通过调整液体浸透时间和液体渗透压力,使
液体进一步浸透到被检测材料的裂纹中,然后再用吸收染色液或吸收剂将
渗透剂吸附到被检测材料表面形成的缺陷部位,从而形成对比度来检测缺
陷的存在。
渗透检测的原理基于相对界面张力和表面张力的性质,它具有以下特点:
1.灵敏性高:渗透检测能够检测到微小的裂纹和缺陷,可以检测到裂
纹长度为几微米的细小缺陷。
2.适用范围广:渗透检测适用于金属、非金属以及非金属与金属的复
合材料等材料,如钢、铸铁、铝合金、塑料、橡胶等。
3.操作简单:渗透检测的操作相对简单,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只需
要液体渗透剂、染色液和吸收剂等基本工具即可。
4.目视观察:渗透检测可通过直接观察或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不需
要借助显微镜等高精密仪器,便于实时观察和判断缺陷的性质和程度。
5.经济实用:渗透检测的设备和材料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便,适用
于工地、车间及现场等各种环境,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性。
渗透检测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石化、钢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地检测到材料表面及内部的裂纹和缺陷,为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
了一种简便、快速和可靠的方法。
《渗透检测技术基础知识概述》一、引言在现代工业领域中,质量控制和检测是确保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渗透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工程、石油化工等众多行业。
它能够有效地检测出材料表面的开口缺陷,为产品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本文将对渗透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
二、基本概念1. 渗透检测的定义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PT)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无损检测方法。
它通过将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剂施加在被检测工件的表面,在毛细作用下,渗透剂渗入到表面开口的缺陷中。
然后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再施加显像剂,将缺陷中的渗透剂吸附到工件表面,形成可见的指示痕迹,从而检测出缺陷的存在。
2. 渗透检测的分类根据渗透剂的不同,渗透检测可分为荧光渗透检测和着色渗透检测。
荧光渗透检测使用含有荧光染料的渗透剂,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荧光,使缺陷更加明显。
着色渗透检测使用含有着色染料的渗透剂,通过肉眼观察可见的颜色指示来检测缺陷。
3. 渗透检测的适用范围渗透检测适用于检测各种材料表面的开口缺陷,如裂纹、气孔、疏松等。
它可以检测金属、非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陶瓷、塑料等。
尤其对于表面粗糙、形状复杂的工件,渗透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可靠性。
三、核心理论1. 毛细作用原理渗透检测的核心理论是毛细作用原理。
当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如果液体能够润湿固体表面,那么在毛细力的作用下,液体将沿着固体表面的微小间隙上升或下降。
在渗透检测中,渗透剂能够润湿材料表面的开口缺陷,在毛细力的作用下渗入到缺陷中。
2. 吸附原理显像剂中的吸附剂能够吸附缺陷中的渗透剂,使其在工件表面形成可见的指示痕迹。
吸附原理是渗透检测中显像过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3. 光学原理在荧光渗透检测中,紫外线照射下的荧光染料发出的荧光是检测缺陷的重要依据。
渗透检测技术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超级有趣又实用的技术——渗透检测技术!咱们得知道啥是渗透检测技术。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给物体做一个超级细致的“体检”,专门用来找出物体表面那些细小的缺陷。
想象一下,有一个金属零件,从外表看好像没啥问题,但其实内部可能隐藏着一些小裂缝或者小气孔。
这时候,渗透检测技术就派上用场啦!那它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呢?其实步骤还挺多的呢。
第一步,要先把被检测的物体表面清理得干干净净,一点灰尘、油污都不能有。
这就好比我们考试前要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不然会影响我们发挥。
然后,会在干净的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渗透剂。
这个渗透剂就像是一群特别聪明的“小侦探”,它们能够顺着那些微小的缺陷钻进去。
接下来,得等上一段时间,让这些“小侦探”充分地钻进缺陷里。
等时间差不多了,再把多余的渗透剂擦掉。
这时候可不能马虎,得擦得特别干净。
擦完之后,会涂上一种显像剂。
这显像剂可神奇啦,它能让那些钻进缺陷里的渗透剂显现出来,就像变魔术一样,缺陷一下子就暴露无遗了。
如果是一个有裂缝的零件,经过这一系列操作,裂缝的位置就会清晰地显示出来,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到。
渗透检测技术有好多优点呢!它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不需要特别复杂的设备,而且能检测出各种材料表面的缺陷,不管是金属的、陶瓷的,还是塑料的。
不过,它也不是完美的啦。
它只能检测物体表面开口的缺陷,如果缺陷是在内部而且没有开口,它就没办法检测到了。
而且,检测的结果有时候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渗透检测技术用处可大了。
比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飞机的零部件可不能有一点问题,这时候就会用渗透检测技术来确保每个零件都是安全可靠的。
在汽车制造中,发动机的零件也会经过这样的检测,保证汽车在路上能安全行驶。
同学们,渗透检测技术是不是很有趣呀?它就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守护者,帮助我们发现那些隐藏的问题,保障着各种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能更深入地了解它!。
渗透检测方法渗透检测是无损检测五大常规检测技术之一,是工业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应用技术。
该技术是除了进行目视检查之外,所应用的一种无损检测措施。
由于渗透检测自身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简单操作性,促使该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例如特种设备行业、机械行业等。
一、渗透检测方法概要渗透检测之前,被检表面应进行清洗和干燥。
然后将适当的渗透剂加在检测区域,使其渗入到被检表面上开口的不连续内。
经适当的渗透时间之后,去除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再施加显像剂。
从而吸出渗入和滞留在不连续内的渗透剂,可得到一个清晰、易见和放大了的不连续的显示。
注意:宜规定无损检测的协调性,除非合同各方同意,否则,为了不使污染物堵塞开口的不连续,渗透检测应最先实施。
如果渗透检测是在其他任一无损检测技术之后实施的,则被检表面在施加渗透剂之前,应仔细进行清洗以去除污染物。
二、渗透检测操作顺序通常的检测过程为:a)准备和预清洗;b)施加渗透剂;c)去除多余渗透剂;d)施加显像剂;e)观察;f)记录;g)后清洗。
三、渗透检测适用范围渗透检测用于检测被检材料表面开口不连续(例如裂纹、重皮、折叠、气孔和未熔合等),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材料,但也能用于其他材料,只要这些材料不是多孔的,且相对于检测介质是惰性的即可。
被检材料的实例包括铸件、锻件、焊缝、陶瓷等。
渗透检测不受工件几何形状和缺陷方向的影响,可同时检查开口于表面的缺陷。
渗透检测的缺陷显示很直观,能大致确定缺陷的性质,检测灵敏度较高,但是检测速度慢,并且因使用的检测剂为化学试剂,对人的健康和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GB/T18851.1-2012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