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源黄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中黄酮类成分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41.38 KB
- 文档页数:8
不同产地黄芪药材质量的差异性分析段琦梅;梁宗锁;杨东风;聂小妮;刘婷;兰晓继【摘要】[目的]结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指标及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来源黄芪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测定来源于甘肃渭源、吉林舒兰、陕西凤县、甘肃陇西、山西浑源、陕西旬邑和陕西杨凌7个产区黄芪的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黄芪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黄芪药材的质量指标和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样品的总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醇溶性浸出物存在一定差异性;黄芪甲苷含量差异较大;不同样品HPLC指纹图谱共有15个共有峰,图谱间相似性较高.[结论]不同产地黄芪药材质量存在差异,多个指标综合评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黄芪药材的质量.【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38)010【总页数】6页(P187-191,198)【关键词】黄芪;药材质量;HPLC指纹图谱【作者】段琦梅;梁宗锁;杨东风;聂小妮;刘婷;兰晓继【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省中药指纹图谱与天然产物库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省中药指纹图谱与天然产物库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省中药指纹图谱与天然产物库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省中药指纹图谱与天然产物库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0.5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is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为常用大宗药材,主要功能为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疮生肌[1]。
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的比较摘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产地黄芪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以期为黄芪药材质量评定提供依据。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 x4.6mm , 5卩m ),流动相为乙腈-水(81 : 19),流速:1.0 mL/min,柱温:30 C,进样量10卩L,检测波长260 nm。
结果表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浓度在0.145 6〜0.698 7 m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5%, RSD为1.98%,所建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4 个省份16 个产地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所产黄芪中其含量最高。
从各地平均值看,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甘肃省>黑龙江省,且内蒙古自治区与其他3 个省份药材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差异显著。
省内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 内蒙自治区和山西省产地之间差异较大,甘肃省和黑龙江省产地之间差异较小。
关键词:黄芪;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HPLC中图分类号:S567.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4-0226-03黄芪为著名滋补中药,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 var. mongholicus(Bge.)Hsiao] 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敛疮生肌、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1]。
诸多研究证明,黄酮类作为黄芪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非常显著[2-6] 。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作为黄芪药材中黄酮类的主要成分,已被2010 版《中国药典》作为黄芪药材的指标性成分[1]。
黄芪分布于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
第32卷第2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月 Vol. 32 No. 2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r. 2010 ──────────基金项目:唐山市重点实验室项目(04360701B-12) 收稿日期:2009-04-07作者简介:刘冬莲(1971-),女,河北滦南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光谱分析。
-24-黄芪道地产区与非道地产区药材质量比较研究刘冬莲(唐山师范学院 化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摘 要:选取同一品种黄芪,比较研究了不同产地的黄芪质量。
黄芪多糖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总灰分、浸出物的含量按2005年《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方法测定。
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黄芪中浸出物、总灰分、多糖、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山东黄芪中浸出物、总灰分含量均为最高,山西道地产区黄芪中多糖含量高。
山西黄芪中微量元素铁、锰、铜、锌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地黄芪。
关键词:黄芪;浸出物;总灰分;多糖;微量元素 中图分类号: O 6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10)02-0024-03Comparision of Quality of Astragalus between Geo-Authentic andNon-Authentic Producing AreasLIU Dong-lian(Department of Chemistry,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Abstract: The quality of the same variety of astragalus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was analyzed. The polysaccharide was measured by phenol-sulfuric acid colorimetric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from <Chinese pharmacopoeia >, the contents of extraction and total ashes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total ashes and trace elements were different in astragalus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The contents of extraction and total ashes in Shandong astragalus were the highest and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 in shanxi geo-authentic astragalus was the highest among all the areas tested. Trace elements were the highest of Shanxi geo-authentic astragalus .Key words: astragalus; extraction; total ash; polysaccharide; trace element中药材的疗效与产地有关,“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故而有药材道地性之说[1]。
黄芪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比较【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321-01中药常用的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和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抗疮、生肌、利尿、消肿、降压、强心和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等功能。
临床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症,表汗自虚等症状。
近几年,临床上还用于治疗乙肝肝炎和心血管疾病。
由于对黄芪作用的不断认识,用量逐年加大,除供药用外,还用于饮料、补品、化妆品、茶类等行业。
黑龙江省为重要的黄芪产地,大量的黄芪叶弃而不用,因此本文研究比较黄芪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黄芪新的自然资源,系统的研究化学成分及药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仪器与试剂1.1仪器三用紫外分析仪层析缸层析皿1.2试剂与样品黄芪(东宁县野生黄芪)、黄芪叶(东宁县野生黄芪)、硅胶g (青岛海洋化工厂)、冰醋酸、氯仿、乙酸乙酯、乙醇精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酪氨酸、黄芪甲甙(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二实验2.1 成分提取2.1.1 将黄芪粉碎成粗粉,加水回流30min,过滤,得到的水溶液浓缩,得到样品溶液i1。
2.1.2将黄芪粉碎成粗粉,加5倍量的70%乙醇加热回流2h,过滤,将滤液回收乙醇后得到水溶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得到的乙酸乙酯层,回收乙酸乙酯得到残渣,残渣溶于无水乙醇溶液得到乙醇液为样品溶液iii1。
萃取后分离得到的水层,用正丁醇萃取,分离正丁醇层,减压浓缩,得到的浓缩液为样品溶液ii1。
将70%乙醇溶液提取后的药渣用5倍量的水加热回流2h,过滤,得到的水提取液浓缩后得到样品溶液iv1。
2.1.3将黄芪叶粉碎成粗粉,同上法操作,得到样品溶液i2、ii2、iii2、iv2。
2.2成分预试2.2.1 茚三酮试验:取样品分别点在滤纸上,喷以0.2%茚三酮乙醇溶液,100℃加热2min。
2.2.2 氯仿-浓硫酸反应:取样品少许,加入1ml氯仿,沿管壁滴加1ml浓硫酸后,在氯仿层呈现红色,浓硫酸层有绿色荧光。
文章编号:1671 -8631(2018)02 -0121 -04浑源黄芪一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主要有效成分比较研究[1〕李倩1,徐珍2,刘亮亮2,郭爱华24(1.山西省中医学校,山西太原030619;.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太原030619)摘要目的:对浑源黄芪地上、地下部分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比较研究,为黄芪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 P L C)及多指标定量对浑源黄芪地上(茎、叶、花、果)、地下(根)部分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进 行定性、定量分析。
结果:浑源黄芪地上、地下部分主要有效组分一致,其中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芒柄花苷、黄芪皂苷汉、黄芪皂苷m地上部分含量均高于地下部分。
结论:浑源黄芪地上部分 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价值。
关键词黄芪;地上部分;黄芪皂苷;黄酮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B黄芪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素以“补 气诸药之最”著称,是最常用的中药材,已有2000多 年的药用历史。
山西省浑源县,素有“中国黄芪之 乡”的美誉。
浑源黄芪属内蒙黄芪,分叉少、成品绵 性大、柴性小、粉性、甜味足,是我国优质道地药材。
山西浑源县地处我国恒山山脉,由于其特殊的气候 和地质条件,以其黄芪总皂苷及黄芪甲苷含量远超 药典标准[1]而享誉海内外。
但黄芪是多年生药材,有的甚至生长8〜10年之久。
而黄芪的地上部分 (茎秆,叶、花、果)每年均可采收,且量是地下部分 (根)的几倍至十几倍,却长期被弃之为废,没有被 充分利用。
为此,本文着重比较了恒山浑源黄芪地 上和地下部分中黄酮类和皂苷类成分,旨在为山西 道地黄芪地上部分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仪器与试药1.1药材药材产自山西省浑源县(浑源县泽青芪业开发 有限公司),经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赵正保教授鉴 定,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及地上部分。
1.2主要仪器及试剂E m p o w e i•色谱工作站、C h r o m a c h e m E L S D 检测 器、Waters:2689紫外可见检测器、Waters:2695高压 泵、S B -5200 D T D超声波清洗机、A L104型电子天 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 (上海安锐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黄芪有差别,野生和种植黄芪如何辨
自己的心意。
下面就来告诉大家野生黄芪和人工种植黄芪有什么区别。
编辑
野生黄芪
野生黄芪一般分布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这些地区。
而野生黄芪要属山西的产量最多,品质最好。
因此广盛原中医药有限公司在山西大同浑源县的恒山山脉附近,建立了一个野生的黄芪基地。
因为恒山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土壤中含有许多有机物质,所以恒山的野生黄芪所蕴含的营养价值要高于其他地区的黄芪。
恒山的野生黄芪的特点是条长而直,皮光纤细,色泽黄亮,粉性大,空心小。
野生黄芪和种植的区别
人工种植的黄芪一般会切片售卖,因为是人工种植,所以颜色较浅,且根系较粗,分支较少。
而野生黄芪除了切片售卖,很多也都是成根售卖的,颜色较深,分支较多,根须比较细。
因为野生黄芪生长
成熟的时间比较长,而人工种植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从各方面比较来看,野生黄芪不但营养价值要高于种植黄芪,安全性也比较高,没有农药和肥料的残留。
野生黄芪的用法
黄芪可以代替咖啡,饮料等日常饮品。
在工作时出现疲倦,精神不济等症状,都可以饮用黄芪水,用来提升精神力,赶走身体的疲倦。
大家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加入其它东西,比如:红枣、玫瑰花、枸杞等,丰富黄芪水的口感。
另一种方法就是把黄芪做成药膳,像黄芪粥、黄芪红枣鸡汤、黄芪乌鸡汤等,都是可以调理身体的滋补药膳,适合长时间食用。
《基于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的子洲黄芪产地判别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子洲黄芪,作为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其产地对药材品质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中药材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准确判别子洲黄芪的产地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产地子洲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建立判别模式,旨在为子洲黄芪的产地判别提供科学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研究所用子洲黄芪样品采集自多个不同产地,包括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每个产地采集的样品数量不少于30个,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 方法(1)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子洲黄芪样品进行清洗、干燥、粉碎等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化学分析。
(2)黄酮类成分提取与测定: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将子洲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提取出来,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测定,记录各产地样品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3)统计分析:将测定得到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建立判别模式。
三、结果与分析1. 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通过对不同产地子洲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测定,我们发现各产地样品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陕西某地产的子洲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含量较高,而其他产地则相对较低。
2. 判别模式的建立(1)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我们将不同产地的子洲黄芪样品进行了分类。
结果显示,陕西产地的子洲黄芪自成一类,而其他产地的样品则聚类在一起。
这表明陕西产地的子洲黄芪在黄酮类成分含量上具有独特的特征。
(2)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能够解释大部分变量间的关系。
根据主成分得分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产地子洲黄芪样品在主成分空间中的分布情况。
通过设定阈值,我们可以将陕西产地的子洲黄芪与其他产地的样品进行有效判别。
四、讨论本研究以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为基础,建立了判别子洲黄芪产地的模式。
逆流提取黄芪地上部分浸提酒加工工艺研究陈晓婷,关 宏,朱金峰,马淑丽,刘振艳,杨文钦,刘吉成*(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摘 要:以黄芪地上部分为主要原料,利用醇浸提法和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方法,考察黄芪地上部分浸提酒的最佳工艺。
通过醇浸提的单因素分析,确定醇浸提法和醇逆流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浸提液酒精浓度40%、每次提取4 h、提取4次。
结果表明,逆流提取法对总皂苷、总黄酮的提取率优于传统醇浸提法,逆流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节省溶剂的优点。
关键词:黄芪地上部分;醇提法;逆流提取;酒Research 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lcohol Extraction from the Aerial Par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y Using Dynamic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CHEN Xiaoting, GUAN Hong, ZHU Jinfeng, MA Shuli, LIU Zhenyan, YANG Wenqin, LIU Jicheng*(Qiqihar Medical University, Qiqihar 161006, China)Abstract: The optimal process of extracting the aerial par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by using dynamic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with alcohol extraction was carried out.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to be 40% alcohol concentration in the extract, 4 times of extraction, and 4 hours for each extraction. It wa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otal saponins and total flavonoids by the dynamic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method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alcohol extraction, and the dynamic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solvent saving.Keywords: the aerial par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alcohol extraction method; the dynamic countercurrent extraction method; alcohol中药药酒历史悠久。
浑源黄芪调研报告浑源黄芪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了解浑源黄芪的种植、生长环境以及药用价值,为进一步推广和开发浑源黄芪提供依据。
调研方法:实地走访、访谈、查阅资料。
二、调研结果1. 浑源黄芪的种植情况:在调研中了解到,浑源黄芪是浑源县特产,其主要分布在中条山地、岚河河谷和南部丘陵沟壑等地区。
该种植基地规模较大,种植面积约为1000亩,主要由农民集体合作组织种植,并获得了丰收的效果。
2. 浑源黄芪的生长环境:浑源黄芪适宜生长于海拔800-1200米,气候条件适中。
浑源县具有南北方向弯曲、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山地和河谷相间,形成了较为适宜黄芪生长的地理环境。
浑源的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和有机质,是黄芪生长的理想土壤。
3. 浑源黄芪的药用价值:浑源黄芪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盗汗、夜尿频多、面色苍白等症状。
调研中了解到,浑源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此外,浑源黄芪还可以调理气血、益气养生、延缓衰老等功效,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三、调研分析1. 浑源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为浑源黄芪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浑源黄芪的生长环境独特,使得其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2. 浑源黄芪已取得了一定的种植规模和丰收的效果,说明其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可为其他地区的种植提供经验和借鉴。
3. 浑源黄芪的药用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市场需求稳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
进一步加强浑源黄芪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可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四、建议1. 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浑源黄芪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稳定提高。
2. 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浑源黄芪的深入研究,探索其更多的药理效应和应用领域,提高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积极开拓市场,加强对浑源黄芪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其药用价值的认知,拓宽市场渠道,促进其产销对接。
不同来源黄芪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聂静苑;刘应蛟;雷德卿;吴胜男;袁靖【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的黄芪中总黄酮含量差异及其抗氧化活性差异.方法:采用经典的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黄芪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羟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法、过氧化氢法、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法等不同方法测定黄芪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能力.结果:九个产区的黄芪总黄酮含量为4.58~11.41mg·g-1,平均含量为7.91 mg·g-1,其中陕西旬邑、陕西凤县地区的黄芪总黄酮的含量最高,分别达11.41、11.07 mg·g-1.九个产区黄芪总黄酮均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能力.因产区不同,总黄酮含量具有差异,抗氧化活性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来源不同的黄芪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且抗氧化活性明显.【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8)006【总页数】5页(P534-537,585)【关键词】黄芪;总黄酮;含量测定;抗氧化【作者】聂静苑;刘应蛟;雷德卿;吴胜男;袁靖【作者单位】长沙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16;长沙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长沙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长沙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 Bge]的干燥根,为常用益气补虚药之一,其味甘,性微温,具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敛疮生肌等功效[1]。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2],为我国历来最为推崇的补气药之一,主要含有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3]。
除黄酮类的抗氧化、抗衰老及增强机体免疫等功能以外[4-5],黄芪中黄酮类成分还具有明显抗心肌缺血、舒张血管平滑肌、保肝、抗炎、降血糖等作用,因此黄芪总黄酮为黄芪功效的主要有效部位之一[3,6-8]。
浑源黄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中黄酮类成分比较
徐珍;李倩;刘亮亮;郭爱华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8)006
【摘要】目的:通过对山西道地药材浑源黄芪地上与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比较,为黄芪药材地上部分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取HPLC梯度洗脱技术,对黄芪中6种黄酮类成分同时进行分离、定量分析.结果:浑源黄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均含有6种黄酮类成分,只是含量上略有差异.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为0.7450 mg/g,地下部分为0.8859 mg/g,其中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在地上部分含量高于地下部分.结论:该结果为黄芪地上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徐珍;李倩;刘亮亮;郭爱华
【作者单位】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晋中030619;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晋中030619;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晋中030619;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晋中03061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5
【相关文献】
1.黄芪地上、地下部分化学成分以及药效学比较 [J], 谢新然;曲婷丽;许晋芳;刘锐玲;赵正保
2.浑源黄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主要有效成分比较研究 [J], 李倩;徐珍;刘亮亮;郭爱华
3.黄芪地上、地下部分对免疫低下模型小鼠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J], 韩宪忠;沈正泽;袁文霄;黄英如;丁家昱
4.蒙古黄芪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药理活性比较 [J], 常思勤;李元静;山如娇;吴庆仙
5.RP-HPLC同时测定三白草地上和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J], 左月明;张忠立;曾金祥;屈晓晟;罗永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浑源黄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中黄酮类成分比较徐珍;李倩;刘亮亮;郭爱华【摘要】目的:通过对山西道地药材浑源黄芪地上与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比较,为黄芪药材地上部分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取HPLC梯度洗脱技术,对黄芪中6种黄酮类成分同时进行分离、定量分析.结果:浑源黄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均含有6种黄酮类成分,只是含量上略有差异.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为0.7450 mg/g,地下部分为0.8859 mg/g,其中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在地上部分含量高于地下部分.结论:该结果为黄芪地上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8)006【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浑源黄芪;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作者】徐珍;李倩;刘亮亮;郭爱华【作者单位】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晋中030619;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晋中030619;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晋中030619;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晋中0306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1]。
黄芪中含有多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损伤、抗突变、抗肿瘤、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活性[2]。
随着对黄芪深入研究,它不仅可供药用,还被开发为保健品、食品及化妆品等广泛使用,使得黄芪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黄芪种植地域性广,但其中山西黄芪的种植方式和生长年限最接近传统野生资源,商品药材的性状几乎与野生黄芪无区别,但占用土地年限长,因根深采刨困难,提高了生长成本,故产量有限[3]。
黄芪根入药时,大量地上部分被丢弃或焚烧,造成很大的药源资源浪费。
山西省浑源县是黄芪道地产品“正北芪”的原产地,素有“中国黄芪之乡”“正北芪之乡”的美誉。
课题组以浑源黄芪地上部分(茎、叶、种、秆)作为研究对象,以地下部分作为对比,对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旨在开发黄芪药材新的药用部位,为浑源黄芪地上部分科学合理的应用提供依据,进一步扩大黄芪药用资源的利用价值。
1 实验材料1.1 实验仪器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Agilent Chemstation色谱工作站、VDW 1314B紫外可见检测器、G1311A四元泵、G1316A柱温箱,美国安捷伦公司);B-220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XB120A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密化学仪器制造厂)、TCQ-250型超声波清洗机(北京医疗设备生产二厂)。
1.2 实验试剂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对照品(购于上海永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为20120528、20120428);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对照品(购于成都曼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为13021808、13021808);3-羟基-9,10-二甲基紫檀烷、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对照品(购于江苏永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批号为YJ150718、YJ150717),各对照品质量分数均大于98%。
乙腈(美国Fisher公司,色谱纯)、纯净水(娃哈哈牌),甲醇等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实验药材本实验所用药材由山西省道地药材——浑源黄芪药材种植基地提供,经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白云娥教授鉴定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及地上部分(茎、叶、种、秆)。
2 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A)-水(B),体积流量 1.0 mL/min,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紫外检测波长 230 nm,柱温25 ℃,进样量20 μL [4]。
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表1 梯度洗脱条件时间(m i n)流动相A(%)流动相B(%)0~8 2 0 8 0 8~1 5 2 0→3 0 8 0→7 0 1 5~3 0 3 0→4 3 7 0→5 7 3 0~4 0 4 3→6 0 57→4 0 4 0~5 0 6 0→1 0 0 5 7→4 0 5 0~6 0 1 0 0 4 0→02.2 配制对照品溶液本实验采用多指标定量法对黄芪中6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同时测定,故对照品应配制成混合对照品溶液,即该溶液中含有含量已知的6种黄酮类对照品。
具体配制方法如下: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由此,可得到6种黄酮化合物各自的对照品储备液。
然后每种储备液取适量,置于25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即制得混合对照品溶液(A)。
各储备液浓度及混合对照品溶液中各成分浓度见表2。
表2 混合对照品溶液各成分浓度表编号名称对照品浓度(μ g/m L)混合对照品中浓度(μ g/m L)1 芒柄花素 6 1 0.0 1 2.2 2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1 0 3 0.0 2 0 6.0 3 芒柄花苷 6 5 0.0 7 8.0 4 毛蕊异黄酮 6 7 0.0 2 6.8 5 3-羟基-9,1 0-二甲基紫檀烷9 8 0.0 1 1 7.6 6 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 9 9 0.0 5 9.4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刘宗彬等[5]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黄芪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颗粒细度0.075~0.25 mm之间,超声20 min,料液比达到1∶15,乙醇浓度为80%。
取黄芪药材,粉碎,过80目筛,备用。
精密称取黄芪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粉末各5 g,放入锥形瓶(具塞)中,加15倍量的80%乙醇,超声20 min,提取2次,合并滤液,滤过,置于水浴锅上蒸馏浓缩至干,用甲醇将残渣溶解后定容至10mL容量瓶中,振摇、混匀,即可。
2.4 标准曲线的制备以对照品的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可得线性回归方程。
本实验中作为横坐标的一系列对照品的浓度是将“对照品溶液的配置”中制备的6种对照品的储备液按照原溶液浓度的1倍、1/2倍、1/4倍、1/8倍、1/16倍、1/32倍、1/64倍稀释,每个对照品制成7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用0.45 μm的滤膜过滤,进样量20 μL,记录峰面积的积分值。
6种对照品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见表3。
表3 对照品线性回归方程及其线性范围成分回归方程线性范围(μ g) r 2芒柄花苷 Y=4 1 2 3 7 0 5 X+2 0 0 8 3 9 0.2 0~1 2.8 0 0.9 9 9 9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Y=2 4 1 6 9 5 6 X+3 0 0 3 1 2 0.6 0~1 9.2 0 0.9 9 9 0毛蕊异黄酮 Y=4 8 2 9 3 3 9 X+5 2 1 9 9 0 0.0 5~1.6 0 0.9 9 9 1芒柄花素 Y=6 2 8 5 8 9 0 X+5 8 1 3 2 2 0.6 0~1 9.2 0 0.9 9 9 3 3-羟基-9,1 0-二甲氧基紫檀烷 Y=1 3 2 9 0 7 2 4X+1 2 1 5 1 8 4 0.1 0~3.2 0 0.9 9 9 3 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 Y=1 1 8 3 5 9 9 3 X+2 4 6 2 0 0 8 0.1 0~3.2 0 0.9 9 9 16种对照品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2.5 方法学考察2.5.1 精密度实验取混合对照品溶液(A)10μL,采用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连续进样,共6次,依据峰面积积分值分别计算其RSD值。
结果见表4。
6种黄酮类成分RSD值都小于2.0%,提示该方法符合实验要求。
混合对照品(A)HPLC色谱图见图1。
2.5.2 稳定性实验依据“2.3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作黄芪地上、地下部分的供试品溶液,每隔2 h进样检测,12 h内共检测6次。
针对不同成分的峰面积积分值计算其RSD值。
结果见表4。
RSD值均小于3.0%,表明各供试品溶液在12 h内稳定性良好。
2.5.3 重复性实验精密称取黄芪地上部分药材样品6份,每份1 g,按本实验方法制备成供试品溶液,进行HPLC检测。
结果见表4。
RSD值都低于2.5%,表明该实验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5.4 加样回收实验准备黄芪地上、地下部分药材样品6份(要求已知药材中药物含量),制成供试品溶液,量取供试品溶液2 mL,将其置于5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2.2项下制备的对照品储备液1 mL,再加甲醇定容至满刻度,振摇,混匀。
再进行HPLC检测,测定各成分的峰面积,进而计算平均加样回收率。
结果见表4。
图1 混合对照品(A)HPLC色谱图经以上方法学考察,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条件其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等均符合规定,可用于黄芪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2.6 含量测定将供试品溶液稀释至适宜浓度并进行HPLC含量检测,进样量为20 μL。
结果见表5和图2。
图2 黄芪地上、地下部分中黄酮类成分种类与含量的比较黄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均含有6种黄酮类成分: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
经比较可以发现,黄芪地上部分中毛蕊异黄酮含量为地下部分的4倍,芒柄花苷含量为地下部分的2倍,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的含量约为地下部分的1.1倍,芒柄花素和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含量差别不明显,但地下部分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高于地上部分,约为2.5倍。
黄芪地下部分总黄酮含量略高于地上部分。
3 讨论中药黄芪中有多个有效部位,包括总黄酮、总皂苷、多糖类等,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芪中分离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损伤和抗突变的作用[6]。
表4 方法学考察结果稳定性R S D(%)重复性R S D(%)加样回收R S D(%)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地上部分地下部分芒柄花苷 0.5 2 1.4 5 1.2 6 2.3 1 1.0 3 1.2 8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0.4 3 0.7 6 1.0 8 1.7 5 2.1 2 0.7 1毛蕊异黄酮0.4 7 0.8 9 1.3 9 0.8 9 1.0 5 1.3 5芒柄花素 0.9 1 1.2 8 0.6 8 1.2 3 1.3 2 2.3 33-羟基-9,1 0-二甲氧基紫檀烷0.3 6 1.4 1 0.9 5 1.1 6 0.9 3 1.9 6 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 0.5 0 1.1 2 1.4 1 1.8 1 1.2 8 2.1 1成分精密度R S D(%)本文对山西道地药材——浑源黄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黄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所含黄酮类化合物种类相同,只是在含量上存有差别,除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B)外,地上部分的芒柄花苷(A)、毛蕊异黄酮(C)、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F)的含量明显高于地下部分,而芒柄花素(D)和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E)的含量不低于地下部分,但就总黄酮含量来说,地下部分略高于地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