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节能技术更新情况表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
重点推广技术节能报告(第四批电力行业)目录配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协调控制技术 (1)一、技术名称 (1)二、适用范围 (1)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1)四、技术内容 (1)五、主要技术指标 (2)六、技术应用情况 (2)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4)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4)超临界及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引风机小汽轮机驱动技术 (5)一、技术名称 (5)二、适用范围 (5)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 (5)四、技术内容 (5)五、主要技术指标 (6)六、技术应用情况 (6)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6)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7)配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协调控制技术一、技术名称:配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协调控制技术二、适用范围: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网电压及无功协调控制及综合治理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配电网处于电力系统的末端,传输距离长,降压层次多,点多面广,运行状态受运行方式和负荷变化的影响较大,这些状况导致配电网在一定区域和时段处于非经济运行状态,需要对电压和无功等指标进行协调控制。
对配电网实施电压无功控制存在以下难点:1)由于目前配电网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远低于输电网,监测点及能控点比例低,且控制动作影响面广,故无法确知可控设备动作后对无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的影响,只能通过限值或动作预算来保证;2)低压用户端无法实现电压控制,只能通过调整上级配变、线路调压器或母线电压达到改善低压用户电压质量的目的;3)设备动作依据除按本地监测量外,还要考虑上下级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否则容易引起设备动作震荡;4)直接面向的用户改动频繁,用户负荷波动呈现较大的随机性,短期、超短期负荷预测难度增大。
四、技术内容:1.技术原理通过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10kV配变无功补偿设备运行监控主站系统(基于GPRS无线通讯通道)、10kV线路调压器运行监控主站系统(基于GPRS无线通讯通道)、10kV线路无功补偿设备运行监控主站系统(基于GPRS无线通讯通道)、县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等系统采集县网各节点遥测遥信量等实时数据,进行无功优化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形成对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的调节、无功补偿设备投切等控制指令,各台配变分级头控制器、线路无功补偿设备控制器、线路调压器控制器、主变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器等接收主站发来的遥控指令,实现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对配网内各公配变、无功补偿设备、主变的集中管理、分级监视和分布式控制,实现配电网电压无功的优化运行和闭环控制。
100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目录一、节能技术(一)重点行业节能技术1、新型高效煤粉锅炉系统技术,工业锅炉预混式二次燃烧节能技术,锅炉智能吹灰优化与在线结焦预警系统技术,燃煤催化燃烧节能技术,锅炉水处理防腐阻垢节能技术2、工业炉窑黑体技术强化辐射节能技术,流态化焙烧高效节能炉窑技术,高效节能玻璃窑炉技术,高炉鼓风除湿节能技术,矿热炉节能技术3、火电厂烟气综合优化系统余热深度回收技术,纯凝汽轮机组改造实现热电联产技术4、等离子无油点火、气化小油枪、低负荷稳燃等节约和替代石油技术5、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能量转换系统效能提高及改造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仿真节能控制技术6、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节能技术,电机系统节能控制及改造技术7、高压变频调速技术,采用关键部件绝缘栅极型功率管(IGBT)以及特大功率高压变频调速技术8、对旋风机节能技术,曲叶型系列离心风机技术9、非稳态余热回收及饱和蒸汽发电技术,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高浓度有机废水浓缩燃烧发电技术10、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裂解炉空气预热节能技术,高固气比水泥悬浮预热分解技术11、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技术,管束干燥机废汽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12、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新型吸收式热变换器技术,热管/蒸汽压缩复合制冷技术(二)智能电网与能源清洁高效利用13、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智能配电、用电技术14、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及高密度多接入点分布式电源并网及控制技术,电网与用户互动技术15、太阳能储热新材料技术,太阳能采暖、制冷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中、高温太阳能发电技术16、高效率、低成本、新型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技术,光伏逆变并网系统技术17、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关键零、部件技术,风电逆变系统的数字化实时控制技术,风电储能及电网稳定技术18、煤炭高效分选技术,煤泥水高效澄清及控制技术,水煤浆制备技术,型煤加工及利用技术19、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煤矿瓦斯高效抽采技术20、大型煤炭气化及煤基多联产系统技术,煤整体汽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21、煤炭(直接、间接)液化技术,高效煤制气技术,合成气制甲醇、制乙二醇技术,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三)节能电器与办公设备22、家电智能控制节能技术,低待机能耗技术23、空调制冷剂替代技术,温湿度独立调节技术,CO2热泵技术,电子膨胀阀变频节能技术24、水源、地源、空气源热泵与采暖、空调、热水联供系统技术,冰(水)蓄冷技术,空冷机组高效节能技术25、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分布式热电冷联产技术,基于吸收式换热的新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四)高效照明26、生产型金属有机源化学气相沉积设备(MOCVD)、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等外延装备制造关键技术27、LED高效驱动和智能化控制技术,LED光源与灯具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关键技术28、高效低成本筒灯、射灯、路灯、隧道灯、球泡灯等替代型半导体照明光源技术(五)新型节能建材29、Low-E节能玻璃技术,节能镀膜玻璃技术30、烧结多孔砌块及填塞发泡聚苯乙烯烧结空心砌块节能技术,夹芯复合轻型建筑结构体系节能技术31、现有工业建(构)筑物节能改造技术(六)其他32、聚能燃烧技术,直燃式快速烘房技术33、工业冷却塔用混流式水轮机技术,工业循环水系统节能技术34、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高红外发射率多孔陶瓷节能燃烧器技术35、汽柴油油品加氢技术,油品精制技术36、内燃机节能技术,重型卡车废气余热利用技术37、新型生物反应器和高效节能生物发酵技术38、精滤工艺全自动自清洁节能过滤技术39、温伴沥青在道路建设与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技术40、煤炭储运减损抑尘技术二、环保技术(一)大气污染治理41、燃煤工业锅炉烟气袋式除尘湿法脱硫技术,白泥-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烧结烟气资源回收铁法脱硫技术,烟气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技术,半干法烟气脱硫除尘处理技术4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再生技术,燃煤锅炉烟气SNCR 脱硝技术43、高炉煤气袋式除尘技术,第四代“OG”法转炉烟气净化及煤气回收技术,焦炉烟气净化技术44、高性能电、袋组合式除尘技术,煤粉工业锅炉清洁燃烧及烟气污染控制技术45、工业排放有毒废气控制技术,有毒、有机废气、恶臭处理技术,蓄热式有机废气热力焚化技术,恶臭气体微生物治理技术46、机动车尾气排放净化技术,汽车尾气高效催化转化技术47、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与削减技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控制技术48、碳减排及碳转化利用技术,碳捕获、存储及利用技术49、铅蓄电池行业铅粉机尾气治理技术,“吸附回收+ 处理回用”VOCs治理技术(二)水污染治理50、A2/O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氧化沟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好氧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51、高效生物曝气滤池用于污水回用技术,悬挂链曝气污水处理成套技术,微纳米曝气技术,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52、气流封闭循环法处理氨氮废水技术,生物移动床深度脱氮除磷技术53、火电厂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技术,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焦化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54、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印染废水生物处理-高效澄清-过滤组合处理技术,涂装工业废水处理技术,55、水生植物法湖泊生态修复技术,杀菌剂废水处理技术56、高效、低能耗污水处理与再生技术,重复用水技术(三)固体废物处理57、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垃圾填埋防渗材料、渗滤液处理、填埋气回收技术58、污泥高压隔膜压滤脱水技术,污泥加钙干化深度脱水技术59、污泥高温好氧发酵与生态利用技术,污泥自动化堆肥综合利用技术60、污泥磁化热解处理技术,污泥干化和清洁焚烧技术61、啤酒废酵母利用技术,啤酒麦糟资源化开发和利用,丢弃酒糟无害化、效益化处理技术(四)重金属污染防治62、镀镍废水资源化技术,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电絮凝水处理技术63、低含铜废液减排处理技术,有色金属冶炼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矿山废水膜处理技术64、集成膜分离技术处理含铬、镉类重金属废水,高浓度泥浆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技术65、铅酸蓄电池行业废水治理技术,干法废蓄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66、含汞废物的汞回收处理技术,废旧荧光灯管汞回收处理技术(MRT),含汞产品的替代品开发与应用(五)噪声与振动控制67、大型发电厂环境噪声综合治理技术,双曲线冷却塔噪声控制技术68、道路声屏障材料、结构及其应用技术,城市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69、室内低频噪声和固体声污染控制设备及集成控制技术(六)其他70、污染土壤修复、污染水体修复、衬泥治理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面源污染控制技术71、无组织排放污染气体净化技术,削减和控制二恶英排放的技术,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开发与利用技术72、电网、信息系统电磁辐射控制技术73、大气中污染物在线检测技术,水质及污染源在线检测技术,流动污染源(机车、船舶、汽车等)监测与防治技术74、废润滑油的环保再生技术,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成套技术75、环保基础材料制备及其应用技术,新型环保药剂制备技术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一)重点行业综合利用76、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77、煤矸石似膏体自流充填技术,泵送矸石填充技术,用粉煤灰制备活性炭技术,造气渣综合利用技术78、冶金渣返炼钢生产技术,钢渣非金属磨料技术,熔融钢渣热闷处理及金属回收技术,超细钢渣粉生产改性S95级矿渣粉技术79、鼓风炉还原造锍熔炼清洁处置重金属(铅)废料技术,含硫铅渣生产粗铅、硫酸钠技术80、矿山尾矿资源生态型管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共生、伴生矿产资源中有价元素的分离及综合利用技术,矿山尾砂与废石快速充填采空区技术81、尾矿渣制备高性能微晶玻璃技术,尾矿、高炉渣生产新型复合材料技术82、废石料规模化优质高效利用技术,利用陶瓷废料生产干挂空心陶瓷板技术(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83、黄杂铜直接生产高精度板、带、管等技术,紫杂铜熔炼除氧、除杂技术以及轧制过程中的表面处理和精整技术84、废钢铁镀锌、镀铬等镀层的处理技术,废高合金钢的鉴定、检测和分选技术,混堆状废线材加工处理技术,废易拉罐等优质废铝的保级利用技术85、废旧家电与电子产品、汽车等拆解、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86、废旧橡胶常温粉碎、湿法粉碎、冷冻粉碎等生产精细胶粉技术,“预硫化和无模硫化翻新”轮胎翻新技术87、采用废瓦楞纸箱中高浓连续碎解、纤维分级处理、中高浓筛选、大直径盘磨打浆等工艺生产包装纸及纸板技术88、废塑料物理再生利用和机械化分类技术,废旧聚酯瓶生产聚酯切片技术,废旧塑料、废弃木质材料生产木塑材料及其制品技术89、废玻璃生产建筑和保温隔音等材料的间接再生利用技术(三)其它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90、非粮作物生物燃料乙醇及副产品联产技术,生物质热解、气化燃料技术,生物质直燃、混燃和气化供热/发电技术91、城市有机废弃物高效率厌氧消化技术,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垃圾、垃圾填埋气和沼气利用技术92、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四)机电产品再制造93、激光熔覆成形技术,等离子熔覆成形技术,堆焊熔覆成形技术94、高速电弧喷涂技术,高效能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纳米复合电刷镀技术95、金属表面强化减摩自修复技术,类激光高能脉冲精密冷补技术,金属零部件表面粘涂修复技术,再制造零部件表面喷丸强化技术96、工程机械结构件销轴与轴套无损拆解技术,液压油缸活塞杆无损拆解技术,电机轴承拆解技术四、工业节水技术97、新型高浓缩倍率循环水处理技术,多功能电化学水处理器水质稳定技术98、冷却塔水蒸气回收技术,循环水泵运行方式调节技术,循环水余热利用技术99、煤化工废水处理及回用集成技术,城市中水在工业领域再利用技术100、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技术。
农用潜水电泵(高效农用节能水泵)朝阳泵业1 工艺方案1.1 高效节能水泵产品工艺流程毛坯、棒材✂定子、转子加工✂清洗✂定子、转子及电工装配✂真空浸漆✂潜水式电机装配✂水压试验✂泵品总装✂出厂试验✂包装✂成品入库2 机加工车间2.1 车间任务和生产纲领车间承担QD(QDX)、QY、WQ、QXN、BQW普通与不锈钢潜污水电泵及ISG管道工业泵年产105万kw/年的转子轴、上下端盖、油室、泵体、导叶、叶轮、轴套、机壳等机加零件机械加工生产任务。
2.2 设计方案1. 新建机加工车间厂房,厂房每跨配置5t/10 t行车各1台,行车轨顶高为7.8m,配套新建水、气、电等公用辅助设施。
2. 厂房内分设轴类加工区、端盖加工区、泵体、机壳加工区、小件加工区、导叶、叶轮加工区、转子部装工段以及材料堆放场地。
3. 新增外圆磨床、数显立式铣床、数显卧式铣床、数控车床、立式数控车床、超声波清洗机等节能型先进通用设备,满足转子轴、上下端盖、油室、泵体、导叶、叶轮、轴套、机壳等机加工生产需求。
4. 新增端盖多孔钻、机壳铣钻专机等专用机械加工设备,满足上下端盖、机壳批量生产需求。
5. 新增动平衡机等通用及专业设备,承担转子部装生产任务。
2.2.1 主要工艺流程1.端盖、压盖加工工艺流程毛坯✂车止口及轴承孔✂钻通孔及凸台加工✂超声波清洗✂检测✂防锈处理。
2.转子轴加工工艺流程下料✂平端面✂钻中心孔✂粗、精车外圆、台阶✂铣键槽✂车螺纹✂热处理✂磨外圆✂光刀✂超声波清洗✂动平衡检测。
3.机壳、油室、泵体加工工艺流程毛坯✂时效处理✂粗车止口、端面✂粗镗机壳、泵体孔✂精镗机壳、泵体孔✂钻螺栓孔✂检测✂防锈处理。
2.2.2 工艺说明1.车间工艺布局采用机群式布置方式,并充分考虑企业今后的发展,留有今后新增设备安装的余地。
2.端盖、机壳采用端盖多孔钻、机壳铣钻专机加工,实现批量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零件良好的互换性。
3.为提高电机耐压性能,摒弃原来人工清洗环节,添置超声波清洗机对加工后的零件进行清洗。
节能技术总结表(节水、节材、环保)节能技术总结表(节水、节材、环保)项目节水技术设计前期要求分析当地用水习惯、区域水专项规划和水资源条件实现方式屋顶绿化及雨水回收系统意义雨水积蓄利用、减少径流量、减轻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建筑温度和美化环境实例上海世博会“阳光谷”雨水收集系统具体措施世博轴上6个喇叭状阳光谷,是以阳光和雨水“为食”的“杂食建筑”。
地下空间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昏暗与沉闷,然而阳光谷的喇叭造型让阳光自然泻入地下,并保持空气流通,让绿色植物在地下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喇叭口”还是下水口和蓄水池,大量雨水将通过阳光谷,被储存在世博轴的地下室,可供利用。
与竞赛设计相似之处屋顶绿化担当雨收集作用与竞赛设计不同之处概念及美学借鉴建筑规模及体量大小、使用性质不同借鉴中存在的问题滴管、渗灌节水浇灌技术充分利用对自然界水分的收集从而达到灌溉绿地农田等雨水再利用作用上海世博园区采取扩大入渗面积和蓄水空间等措施来强化雨水入渗,浅层地下雨水蓄渗是结合城区的功能规划要求,在人行道、广场的辅装层或绿化种植土以下,在地下水位以上用多孔空隙材料堆彻成大小、形状不同的形成可供短暂储存的雨水连通空间,在多空隙材料底部用渗水材料以提高下渗速率。
浅层地下雨水蓄渗技术上至下分别由植被层(草皮)、基质层、隔离过滤层、储水层、渗滤层等组成。
可利用收集来的雨水等灌溉周围小区内的绿地以及补充水景等园艺景观竞赛用地周边无农田,所以收集来的自然水主要用于浇灌小区绿化设施人工湿地及中水处理系统可用于冲厕、绿化、景观水、洗车、冲洗地面等第一届太阳能建筑竞赛作品银奖“森林其境”将中水处理分成两个不同的系统。
较清洁的中水先回收入预处理设施,由进水处理经毛细渗漏管道进入多层分置土层进行净化处理,最后收集进入收集池待用。
这部分中水包括雨水、洗净污水等。
将洁净度较低的中水回收入预处理设施,由净水处理经多级生物处理池生物处理,最终收集进入收集池待用。
这部分中水包括冲厕水、厨房污水等。
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六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年12月重点推广节能技术报告(第六批)目录1超低浓度煤矿乏风瓦斯氧化利用技术 (1)2皮带机变频能效系统技术 (4)3大型供热机组双背压双转子互换循环水供热技术 (7)4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节能技术 (10)5燃气轮机值班燃料替代技术 (13)6-1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技术(一) (17)6-2冶金余热余压能量回收同轴机组应用技术(二) (21)7-1 高辐射覆层技术(一) (24)7-2 高辐射覆层技术(二) (27)8 粗铜自氧化还原精炼技术 (30)9 新型蓄热竖罐还原炉炼镁技术 (33)10 石化企业能源平衡与优化调度技术 (36)11 新型水泥预粉磨系统节能技术 (39)12 浮法玻璃炉窑纯氧燃烧装备技术 (42)13-1建筑陶瓷薄型化节能技术(一) (45)13-2 建筑陶瓷薄型化节能技术(二) (48)14 全自动连续煮糖技术 (50)15 热泵的双级增焓提效技术 (52)16 玻璃瓶罐轻量化生产技术 (56)17 基于感应耦合的无极荧光照明技术 (59)18 超低浴比高温高压纱线染色机节能染整装备技术 (62)19 磁悬浮离心式鼓风机技术 (66)20 两级喷油高效螺杆空气压缩机节能技术 (69)21 变频优化控制系统节能技术 (72)22 节能铜包铝管母线技术 (74)23 智能真空渗碳淬火技术 (77)24 锅炉燃烧温度测控及性能优化系统技术 (80)25 分布式能源冷热电联供技术 (83)26 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冷热源设备智能优化控制技术 (86)27 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节能技术 (89)28 基于人体热源的室内智能控制节能技术 (92)29 通信用耐高温型阀控式密封电池节能技术 (95)1 超低浓度煤矿乏风瓦斯氧化利用技术一、技术名称:超低浓度煤矿乏风瓦斯氧化利用技术二、所属领域及适用范围:煤炭行业乏风、超低浓度瓦斯以及垃圾填埋场等排出的低浓度甲烷或其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三、与该技术相关的能耗及碳排放现状煤矿通风瓦斯俗称“乏风”,所含甲烷浓度在0.75%以下。
重点推广技术节能报告(第一批电力行业)目录汽轮机通流部分现代化改造 (1)一、所属行业 (1)二、技术名称 (1)三、适用范围 (1)四、技术内容 (1)五、主要技术指标 (1)六、技术应用情况 (2)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2)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2)汽轮机汽封改造 (3)一、所属行业 (3)二、技术名称 (3)三、适用范围 (3)四、技术内容 (3)五、主要技术指标 (3)六、技术应用情况 (3)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4)燃煤锅炉等离子煤粉点火技术 (5)一、所属行业 (5)二、技术名称 (5)三、适用范围 (5)四、技术内容 (5)五、主要技术指标 (5)六、技术应用情况 (5)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6)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6)燃煤锅炉气化微油点火技术 (7)一、所属行业 (7)二、技术名称 (7)三、适用范围 (7)四、技术内容 (7)五、主要技术指标 (7)六、技术应用情况 (7)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7)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8)凝汽器螺旋纽带除垢装置技术 (9)一、所属行业 (9)二、技术名称 (9)三、适用范围 (9)四、技术内容 (9)五、主要技术指标 (9)六、技术应用情况 (10)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10)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10)热力系统及疏水系统完善化改造 (11)一、所属行业 (11)二、技术名称 (11)三、适用范围 (11)四、技术内容 (11)五、主要技术指标 (11)六、技术应用情况 (12)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12)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12)立式磨装备及技术 (13)一、所属行业 (13)二、技术名称 (13)三、适用范围 (13)四、技术内容 (13)五、主要技术指标 (13)六、技术应用情况 (14)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14)八、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 (14)九、推广措施及建议 (14)变频器调速节能技术 (15)一、所属行业 (15)二、技术名称 (15)三、适用范围 (15)四、技术内容 (15)五、主要技术指标 (16)六、技术应用情况 (16)七、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 (17)八、推广前景及节能潜力 (17)汽轮机通流部分现代化改造一、所属行业:电力行业二、技术名称:汽轮机通流部分现代化改造三、适用范围:50MW~600MW 各种形式的汽轮机四、技术内容:1.技术原理:采用先进的汽轮机三维流场设计技术,结合四维精确设计,对汽轮机通流部分及汽封系统进行优化。
重点节能技术报告(第三批)附件重点推广节能技术报告(第三批)目录1 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 (1)2 新型高效煤粉锅炉系统技术 (3)3 汽轮机组运行优化技术 (5)4 火电厂烟气综合优化系统余热深度回收技术 (7)5 火电厂凝汽器真空保持节能系统技术 (10)6 高压变频调速技术 (13)7 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 (15)8 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 (17)9 铅闪速熔炼技术 (19)10 氧气侧吹熔池熔炼技术 (22)11 油田采油污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 (24)12 换热设备超声波在线防垢技术 (26)13 氯化氢合成余热利用技术 (30)14 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节能生产工艺技术 (33)15 Low-E节能玻璃技术 (36)16 烧结多孔砌块及填塞发泡聚苯乙烯烧结空心砌块技术 (38)17 节能型合成树脂幕墙装饰系统技术 (40)18 预混式二次燃烧节能技术 (43)19 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 (45)20 聚能燃烧技术 (47)21 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用大功率电子镇流器新技术 (49)22 新型生物反应器和高效节能生物发酵技术 (51)23 直燃式快速烘房技术 (54)24 塑料注射成型伺服驱动与控制技术 (56)25 电子膨胀阀变频节能技术 (58)26 工业冷却塔用混流式水轮机技术 (61)27 缸内汽油直喷发动机技术 (63)28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在路面大中修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65)29 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节能技术 (68)30 温湿度独立调节系统技术 (70)1 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一、技术名称: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二、适用范围:煤炭行业煤矿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三、与该节能技术相关生产环节的能耗现状:年产150万吨的矿井,年供暖及工艺用热消耗近1万吨原煤。
四、技术内容:1.技术原理为了充分利用地热,选用水源热泵机组取代传统的燃煤锅炉。
附件1
成都市2021年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汇总表
填表说明:1.项目类别:余热余压利用、电机能效提升、能量系统优化、可再生能源替代、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照明工程、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管控中心建设、能耗在线监测项目;
2.项目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不超过200字);例如:干熄焦节能改造项目。
依托公司现有**孔**型焦炉的余热资源,采用干法熄焦技术代替湿法熄焦工艺,建设*套**t/h干熄焦装置。
购置循环风机、排焦设备、干熄焦锅炉及汽轮机发电系统等主要设备。
项目建成后,年节能折标煤**吨;
3.工业企业节能项目节能量达到100吨标准煤以上,非工业单位节能项目节能量50吨标准煤以上。
附件2
成都市2021年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项目汇总表。
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明细1、先进节能技术燃煤工业炉窑改造技术,节约和替代石油技术,流程工业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与装备,工业余热余压利用技术,能量转换系统效能提高及改造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仿真节能控制技术,半导体照明与照明节能控制技术,建筑节能及节能改造技术,电机系统节能控制及改造技术,热电冷等联产联供技术。
2、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灵敏、快速的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水质在线检测和预警技术,饮用水强化处理技术,高效安全消毒技术,微污染净化技术,高效控藻、除藻和藻毒素去除技术,管网水质在线检测技术,多功能自动化捞藻船及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多物种智能生物预警仪,管网水质稳定技术和直饮水净化技术,农村饮用水除氟、除砷技术与装置。
3、工业和城市节水、废水处理洗涤等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及装备,供水管网防漏技术,高浓度有毒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石油废水处理与分质回用技术,高效水处理药剂的研制与开发,工业、污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技术,高含盐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
4、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技术与装置,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与装备,海水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规模化海水淡化热能设备和海水淡化设备,海水、卤水直接利用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耦合海水淡化技术,浓盐水浓缩结晶零排放技术与装备。
5、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用高性能蜂窝载体、满足国IV、国V 标准汽车净化器,高性能除尘滤料和高性能电、袋组合式除尘技术与设备,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脱汞或一体化的高效技术和装备,工业排放有毒废气控制技术与设备,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催化剂及再生技术,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与削减技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控制技术,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与设备,碳减排及碳转化利用技术,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低温室潜能替代技术及产品。
6、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垃圾分选、破碎、生化脱水等预处理和综合处理技术与装备,城市及农林固体废弃物处置及能源利用技术,厨余垃圾处理技术与配套设备,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工程结构制品等技术及设备,电厂粉煤灰及煤矿矸石、冶金废渣、低品位矿及尾矿废渣、建筑废弃物等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废旧家电与电子产品、汽车等拆解、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矿山尾矿资源生态型管理与综合利用技术,贵金属资源二次高效回收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