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中药陈皮中橙皮苷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综述摘要:橙皮苷是一种在中药陈皮中广泛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橙皮苷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以及药理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对心血管、神经系统、代谢调节等方面的影响。
综合分析表明,橙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脂、降压、改善认知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有望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在药物。
关键词:橙皮苷;中药陈皮;药理作用;抗氧化;抗炎前言:中药陈皮是普遍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天然药材。
在其独特的物质基础上,包含了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
橙皮苷作为其中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亦已得到广泛关注。
1中药陈皮中橙皮苷成分与特性橙皮苷(Hesperidi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也称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最早从柑橘属植物中分离出来。
目前,橙皮苷主要来源于陈皮、香橙等植物中。
其中,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又名晒皮、乾皮,是指柑橘属植物的果皮经过晾晒处理后形成的干品,具有开胃、理气、消食、化痰等功效。
陈皮中的橙皮苷含量较高,可以达到0.1%~3.5%。
橙皮苷化学式为C28H34O15,分子量610.56。
其化学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苯环和一个吡喃环,其葡萄糖苷基团通过位于第7位的羟基与黄酮部分相连。
橙皮苷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降脂、降血压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橙皮苷的分离和纯化技术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目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包括硅胶柱层析、逆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将橙皮苷从复杂的中草药中分离出来,并得到较高纯度的橙皮苷样品。
2橙皮苷的药理作用2.1 抗氧化作用橙皮苷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能够有效地清除人体内产生的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对于预防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橙皮苷对H2O2诱导的氧化损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显著增加SOD、CA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MDA等氧化产物的生成,达到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药学进展•陈皮主要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李思诗,李华(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快速检验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180)摘要:收集近年来陈皮中主要化学成分及有关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陈皮里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类、生物 碱类等进行总结,对陈皮的储存时间与成分含量的变化关系进行综述,并对陈皮的质量控制研究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陈皮;主要成分;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29X(2020) 12-0861 -04D oi :10.12048/j.issn.1674-229X.2020.12.017Advance of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C itri R eticulatae PericarpiumLI Siqi,LI Hua(G uangdong Institute fo r D rug Control, N M P A Key Laboratory fo r R a p id Testing Technology o f Drugs y G u a n g zh o u, G uangdong510180, C h in a)A B S T R A C T:S everal rencent research achievem ents in cluding m ain chem ical com ponents an d quality control of Citri R eticulatae P ericarp iu m w ere co llected. The m ain chem ical com ponents in Citri R eticulatae P ericarp iu m reticu late w ere su m m arized, such as flavonoids, volatile oils and a lk alo id s, et. T he changing relatio n sh ip of chem ical com ponents an d storage tim e for Citri R eticulatae P ericarp iu m w ere explored and to m ake a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 ent of quality control w ere p rospected.K E Y W O R D S:Citri R eticulatae P e ric a rp iu m;m ain chem ical co m p o n en ts;quality control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rehci/Zaia Blanco及 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陈皮化学成分的研究陈皮,又称橘皮,是将成熟的橘子皮经晒干或烘干后制成的一种中药材。
自古代以来,陈皮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理气化痰、健脾开胃、祛湿等功效。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陈皮化学成分的研究日益受到。
本文将介绍陈皮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并探讨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陈皮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香豆素类、内酯类等成分。
其中,挥发油是陈皮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症、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内酯类化合物则具有抗溃疡、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陈皮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肠胃道:陈皮中的挥发油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
同时,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缓解便秘症状。
2、心血管系统: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3、内分泌系统: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在医药领域,陈皮化学成分的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陈皮及其化学成分对多种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然而,目前对于陈皮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缺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等问题。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包括深入探讨陈皮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寻找更有效的陈皮药物制剂等。
总之,陈皮化学成分的研究对于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健康中国2030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陈皮化学成分的深入了解,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
同时,陈皮作为一种天然植物资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有望为医药领域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陈皮、广陈皮及新会陈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综合利用研究概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陈皮、广陈皮及新会陈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综合利用研究概况。
关于陈皮的调查研究报告
陈皮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
以下是对陈皮进行调查研究的报告摘要:
1. 简介:陈皮属于芸香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
它是通过将柑橘属植物的果皮经过晾晒、贮存等加工制作而成的中草药材。
2. 化学成分:陈皮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多种有机酸、多糖和维生素等成分。
其中,挥发油是陈皮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柑橘醇、柑橘酮、柑橘烯等具有药用活性的化合物。
3. 药理活性:陈皮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菌、抗肿瘤、抗凝血、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研究表明,陈皮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调节炎症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4. 药用价值:陈皮在传统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
其具有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的作用。
此外,陈皮还被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焦虑、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
5. 安全性:根据研究,陈皮在适当剂量下安全无毒,但过量使用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使用。
6. 临床应用:陈皮作为传统中药,在临床上常用于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例如,与山药、白术、香附等中药搭配,可以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综上所述,陈皮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但其准确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加以证实和完善。
陈皮“陈久者良”之黄酮类成分增加原因探究作者:王福张鑫卢俊宇梅国荣陈鸿平陈林刘友平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24期[摘要] 研究陈皮“陈久者良”之黄酮类成分增加的原因。
采用显微与分子鉴定方法对陈皮样品表面分离纯化真菌进行鉴定;应用HPLC对陈皮霉变前后芸香柚皮苷、陈皮苷、川陈皮素与桔皮素4种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陈皮霉变前后总黄酮含量变化;应用逆向思维对筛选出的真菌进行反接培养,筛选出与黄酮类物质变化密切相关菌株。
最终从8批次陈皮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25株真菌,分属于2属5种,分别为普通青霉、朱黄青霉、桔青霉、黄曲霉和黑曲霉,同时,陈皮霉变后黄酮类成分含量增加,其中主要影响黄酮类成分增加的菌株为黑曲霉。
因此,陈皮“陈久者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其黄酮类成分的增加与表面污染黑曲霉等真菌的代谢活动相关。
[关键词] 陈皮;霉变;陈久者良;真菌;黄酮[Abstracts]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ason of “the older,the better” of PC R and itsincrease of flavonoids.We identified the fungus isolated from the PCR using microscopic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HPL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4 flavonoids and to clarifythe regularity of them; UV spectrophotometry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otal content of flavonoids; reverse thinking was applied to screen the fungus that have close relation to the change of flavonoids. Finally, we hav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25 fungusfrom the PCR,which belong to 2 genus and 4 species, including pencillium commune,P.minioluteeum,P.citrinum, Aspergillus flavus and A.niger.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was increased in the mildew PCR due to A.niger and other fungus. Therefore,“the older,the better” of PCR had its scientific reason that the increase of flavonoids had a close relation of the metabolic activity of A.niger and other fungus.[Key words]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mildew; the older, the better; fungal;flavonoidsdoi:10.4268/cjcmm20152428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
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及其活性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研究广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以及它们的生物活性。
广陈皮,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已经在中医理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中药制剂中。
然而,尽管广陈皮的应用历史悠久,对其内部化学成分的详细研究却相对较少。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们将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详细分析广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然后,我们将通过生物活性实验,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实验,对这些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评估。
我们还将对这些成分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潜力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广陈皮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揭示广陈皮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本文的研究将涵盖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以及它们的生物活性评估和应用潜力研究等多个方面,以期能为广陈皮的开发利用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
二、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广陈皮,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其药用价值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众多化学成分中,黄酮类化合物是广陈皮最具代表性的活性成分之一。
这些化合物以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
在广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酮醇、黄酮、异黄酮等。
这些化合物在广陈皮中的含量较高,是广陈皮药效发挥的重要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广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等分析手段,人们成功地从广陈皮中分离鉴定出了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
除了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和结构的深入研究外,人们还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橘子皮中主要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橘子皮中主要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一文旨在对橘子皮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
橘子皮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和食品原料,其内含的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挥发油、多糖等,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如何高效、安全地提取这些有效成分,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橘子皮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为后续提取工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接着,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橘子皮提取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以及新兴的膜分离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等。
通过对这些提取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为实际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
本文还探讨了橘子皮提取工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包括提取技术的创新、提取效率的提高、提取过程的绿色化等方面。
对橘子皮提取工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推动该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橘子皮中主要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现状橘子皮,也被称为陈皮,是一种具有丰富生物活性成分的天然资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产物的深入研究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橘子皮的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橘子皮中主要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溶剂,如乙醇、丙酮等,将橘子皮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提取时间长,且溶剂残留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微波辅助提取法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提高溶剂的渗透能力和溶解性,缩短提取时间。
这种方法提取效率高,但设备成本高,且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超声波提取法通过超声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和机械效应,使细胞壁破裂,有利于有效成分的释放。
该方法提取时间短,但设备投资较大,且提取过程中可能产生热量,影响提取效果。
对陈皮不同炮制品中黄酮类成分变化的研究
梁永枝;唐卫东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10(6)5
【摘要】目的:探讨陈皮不同炮制品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别测定陈皮生品经清炒、麸炒、土炒炮制后各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各样品溶液中黄酮类成分和橙皮苷含量.结果:陈皮炮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基本相同,生品黄酮含量最高,而经清炒法、麸炒法、土炒法炮制后各样品含量均有所下降;在橙皮苷含量的测定中发现,土炒陈皮含量反而比生品陈皮高.结论:验证了炒陈皮、麸炒陈皮、土炒陈皮在民间用于治病是有据可依的.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梁永枝;唐卫东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100;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
【相关文献】
1.陈皮不同炮制品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 [J], 念其滨
2.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J], 郑国栋;蒋林;杨雪;杨得坡;周芳;林乐维
3.陈皮不同炮制品中黄酮类成分的变化 [J], 念其滨
4.陈皮青皮和枳壳中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J], 邵红霞;代云桃;秦雪梅;张丽增
5.不同方法提取陈皮中黄酮类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J], 张婷婷;梁燕;彭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童红梅【摘要】@@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干燥成熟久置的外果皮,<神农本草经>中说:"陈皮主胸中瘕热逆气,利熔,久服去臭,下气通神."临床多用治于脾胃气虚、气滞之运化不良证及痰湿壅滞、湿浊中阻、肺失宣降等证[1].【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11)003【总页数】3页(P74-76)【关键词】陈皮;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临床研究【作者】童红梅【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平凉,7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干燥成熟久置的外果皮,《神农本草经》中说:“陈皮主胸中瘕热逆气,利熔,久服去臭,下气通神。
”临床多用治于脾胃气虚、气滞之运化不良证及痰湿壅滞、湿浊中阻、肺失宣降等证[1]。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橘皮中发现了一些特有的黄酮类成分,这些物质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镇静消炎、抗菌杀虫、抗氧化延缓衰老、防癌抗肿瘤、抗血小板凝集、抗过敏等作用,并作为保健功能因子添加到食品和饲料中。
本文对陈皮中黄酮成分的结构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陈皮中黄酮类物质的种类目前已发现的柑橘黄酮类物质超过60种,主要为黄酮、黄酮醇、黄烷酮等,多以苷元或糖苷的形式存在[2]。
黄酮中尤其是多甲氧基黄酮(PMF),结构母核为2-苯色原酮,以C6-C3-C6为骨架,苯环上被很多甲氧基所取代,对疾病预防和治疗有独特效果。
黄酮醇类主要有槲皮素和山奈酚,为多羟基黄酮醇。
黄烷酮大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据其糖苷的结构不同又可以分为新橙皮糖苷和芸香糖苷[3]。
2 药理作用2.1 抗氧化作用陈皮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王姝梅等[4]报道陈皮提取物可清除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和羟自由基(-OH),并能抑制氧自由基诱导的小鼠心肌匀浆组织脂质过氧化。
doi:10 3969/j issn 1004-275X 2020 08 021新会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杀菌抗肿瘤活性研究钟桂云,郑晓瑞(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材料技术系,广东 江门 529090) 摘 要:新会陈皮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杀菌等多种生理功效,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新会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实验条件,同时测定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杀菌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新会陈皮黄酮类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和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新会陈皮;杀菌活性;抗肿瘤活性 中图分类号:O629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5X(2020)08-065-02StudyonExtractionandAntibacterialandAnti-TumorActivitiesofFlavonoidsfromXinhuiPericarpiumCitriReticulataeZhongGuiyun,ZhengXiaorui (DepartmentofMaterialTechnology,JiangmenPolytechnic,GuangdongJiangmen529090) Abstract:Flavonoidsofxinhuipericarpiumcitrireticulataehadmanyphysiologicalfunctions,suchasantioxidant,anti-tumor,bactericidalandsoon Onthebasisofconsultingalargenumberofliteratures,theextractionprocessofpolysaccha rides,flavonoidsandvolatileoilsfromxinhuipericarpiumcitrireticulataewasstudiedandcompared Theoptimumexperimentalconditionsforextractingthemainactiveingredientsweredetermined Theactivityofflavonoidswasalsodetermined Theresultsshowedthattheflavonoidsofxinhuipericarpiumcitrireticulataehadgoodbactericidalandinvitroanti-tumoractivityactivities Keywords:xinhuipericarpiumcitrireticulatae;bactericidalactivity;anti-tumoractivity 陈皮是橘的干燥成熟果皮,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
陈皮药性研究报告总结
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诸多药用价值。
通过研究陈皮的药性,可以对其药效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本报告通过对陈皮的药性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陈皮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倍半萜类、酚酸类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陈皮多种药理作用。
首先,陈皮具有消食化积作用。
研究表明,陈皮中的挥发油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治疗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
其次,陈皮还具有理气安中的作用。
陈皮中的黄酮类成分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压力和焦虑,改善睡眠质量,治疗脾胃气虚导致的疲乏乏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外,陈皮还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陈皮中的倍半萜类和酚酸类成分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和炎症。
除此之外,陈皮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陈皮中的挥发油可以作为天然香料,广泛用于食品和饮料中,增加其风味。
此外,陈皮还可以作为保健品的活性成分,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并具有抗衰老和抗氧化的效果。
综上所述,陈皮具有消食化积、理气安中、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对消化不良、脾胃气虚、感染性疾病和炎症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陈皮还具有天然香料和保健品活性成分的应用潜力。
然而,目前对陈皮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应用价值,以期更好地发挥其药用效果。
陈皮“陈久者良”之黄酮类成分增加原因探究研究陈皮“陈久者良”之黄酮类成分增加的原因。
采用显微与分子鉴定方法对陈皮样品表面分离纯化真菌进行鉴定;应用HPLC对陈皮霉变前后芸香柚皮苷、陈皮苷、川陈皮素与桔皮素4种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陈皮霉变前后总黄酮含量变化;应用逆向思维对筛选出的真菌进行反接培养,筛选出与黄酮类物质变化密切相关菌株。
最终从8批次陈皮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25株真菌,分属于2属5种,分别为普通青霉、朱黄青霉、桔青霉、黄曲霉和黑曲霉,同时,陈皮霉变后黄酮类成分含量增加,其中主要影响黄酮类成分增加的菌株为黑曲霉。
因此,陈皮“陈久者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其黄酮类成分的增加与表面污染黑曲霉等真菌的代谢活动相关。
标签:陈皮;霉变;陈久者良;真菌;黄酮[Abstracts]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ason of “the older,the better” of PCR and itsincrease of flavonoids.We identified the fungus isolated from the PCR using microscopic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HPL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4 flavonoids and to clarifythe regularity of them;UV spectrophotometry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otal content of flavonoids;reverse thinking was applied to screen the fungus that have close relation to the change of flavonoids. Finally,we hav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25 fungusfrom the PCR,which belong to 2 genus and 4 species,including pencillium commune,P.minioluteeum,P.citrinum,Aspergillus flavus and A.niger.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was increased in the mildew PCR due to A.niger and other fungus. Therefore,“the older,the better” of PCR had its scientific reason that the increase of flavonoids had a close relation of the metabolic activity of A.niger and other fungus.[Key words]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mildew;the older,the better;fungal;flavonoidsdoi:10.4268/cjcmm20152428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
陈皮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分析闫文莉【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陈皮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提取优势.方法选取商丘市2016年10—12月来自不同产地的陈皮药材,优化建立超声提取工艺,分别以索氏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对各个产地陈皮中的黄酮类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利用HPLC对其中川陈皮素及橙皮苷含量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方法黄酮类有效成分的提取结果 .结果索氏提取法与超声法对陈皮中的橙皮苷平均提取含量分别为2.78%、2.8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川陈皮素的提取,超声提取法提取平均含量(0.46%)高于索氏提取法(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提取法对川陈皮素提取率优于索氏提取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经济等优点,更适用陈皮黄酮类有效成分的提取.【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12【总页数】3页(P2188-2190)【关键词】陈皮;黄酮;超声波提取;索氏提取;含量测定【作者】闫文莉【作者单位】睢县中医院河南商丘 476900【正文语种】中文陈皮属于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变种栽培的成熟干燥果皮,陈皮用作药材使用可分为“陈皮”及“广陈皮”,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等功效[1]。
实验研究证实,陈皮主要成分除挥发油外,还存在黄酮类有效成分,陈皮内所含黄酮主要类别包括多甲氧基黄酮类及二氢黄酮苷类,前者主要为川陈皮素,后者主要为橙皮苷[2]。
甲氧基黄酮类成分结构独特且含量高,加之具有极佳的抗氧化、抗诱变、心血管保护、抗肿瘤、抗炎等活性,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并且在陈皮质量控制的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3]。
2015年我国将橙皮苷作为单一陈皮质量控制指标,其样品提取主要方法为索氏提取与石油醚脱色相结合,然而因该提取方法操作复杂、耗时长,加之单一的标本无法对陈皮具体药材特征全面反映,因此考虑陈皮素具有的活性及结构独特等特点,在对橙皮苷检测基础上加入陈皮素测定,与超声提取相结合以促进陈皮中黄酮类有效成分的测定,并将联合提取方法同传统索氏提取比较,为陈皮的质量控制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4]。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李柯柯;任顺成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17(038)017
【摘要】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性、抗肿瘤、抗炎、抗过敏等生理功能.主要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化学组成、生理作用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221-224)
【作者】李柯柯;任顺成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会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J], 白卫东;钱敏;蔡培钿;余启辉
2.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J], 王卫东;陈复生
3.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童红梅
4.在线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鉴定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 [J], 童超英;彭密军;施树云
5.银杏叶、黄芩和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J], 顾淑慧;荆凯笛;李玉文;马珊珊;孙振;郭瑛杰;张金;党珊;高利;杨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皮表面微生物及其转化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傅曼琴;陈玉婷;吴继军;余元善;温靖;徐玉娟
【期刊名称】《现代食品科技》
【年(卷),期】2022(38)4
【摘要】陈皮是传统中药材,药食两用,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效,富含黄酮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微量元素等。
其活性成分以黄酮类化合物为主,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抗菌、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等,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和保健品等诸多领域。
但是由于黄酮类化合物溶解性差、生物利用率低,限制其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转化黄酮以及其他活性物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已有报道对陈皮的活性成分的结构特征、生物活性,以及陈皮中微生物及其转化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该研究综述了陈皮表面微生物及其转化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为微生物转化陈皮活性黄酮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总页数】10页(P282-291)
【作者】傅曼琴;陈玉婷;吴继军;余元善;温靖;徐玉娟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2.不同品种川陈皮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比较
3.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陈皮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5.陈皮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组成、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李柯柯;任顺成【摘要】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性、抗肿瘤、抗炎、抗过敏等生理功能.主要对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化学组成、生理作用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供参考.%Dried orange peel is derived from rutaceaeplants orange and its cultivated varieties of dry mature peel,which contains avariety of flavonoids.Flavonoids of orange peel have anti-oxidation, anti-tumor, anti-in-flammatory, anti-allergic and othe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 this paper, the extraction metho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ysiological 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orange peel were review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flavonoids from dried orange peel.【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17【总页数】4页(P221-224)【关键词】陈皮;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作者】李柯柯;任顺成【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其气香,味辛、苦,性温,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肌醇等成分[1]。
陈皮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其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作用,并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抑菌、避孕、抗紫外线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对陈皮中黄酮类成分的种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陈皮;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e blanco)及其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陈皮味苦、辛,性温,入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为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病症最常用的药物,也可用于治疗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等证。
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黄酮、黄酮醇、黄烷酮、原花色素等,多以糖苷或苷元的形式存在,包括橙皮苷(陈皮苷、橘皮苷),新陈皮苷,川陈皮素(蜜橘黄素),柚皮苷元(柑橘素),二氢川陈皮素,红橘素(橘皮素,蜜橘素),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3,5,6,7,8,3’,4’-heptamethonyflavone)[1]。
其中橙皮苷(Hesperid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属于黄烷酮,为类黄酮糖苷[2]。
钱士辉从陈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种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Natsudaidai、NO-biletin和3,5,6,7,8,3’,4’-heptamethonyflavone。
把川桔粉碎后以石油醚提取,将提取物作硅胶柱层析,从中分离到3种黄酮类化合物:5-OH,6,7,8,3’,4’-五甲氧基黄酮、5,6,7,8,4’-五甲氧基黄酮和5,6,7,8,3’,4’-六甲氧基黄酮[3]。
国内学者在陈皮中发现了一些特有的黄酮类成分,这些成分在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血管疾病、镇静消炎、抗菌杀虫、抗血小板凝集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并可作为保健功能因子添加到食品和饲料中[4]。
1 药理作用1.1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1.1 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橙皮苷对胃肠平滑肌具有兴奋作用,能够明显拮抗阿托品、肾上腺素所引起的胃排空及小肠推进抑制作用。
但其对新斯的明所致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加快作用则无明显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肾上腺素能α-受体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探究[5-6]。
1.1.2 抗胃溃疡作用在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药理实验当中,实验前和实验中,皮下注射甲基橙皮苷100或500 mg/(kg·d),连续给药6 d,能明显抑制溃疡的发生,而且还有抗胃酸分泌的作用。
但剂量增加至500或1000 mg/(kg·d),连续给药3 d,口服给药,对此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则无明显效果;若合并使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K4,可产生一定的效果[7]。
1.1.3 利胆作用给麻醉大鼠皮下注射甲基橙皮甙100或500 mg/kg,可使大鼠胆囊收缩,胆汁和胆汁内固体物质的排泄量增加。
如果与维生素C和K4一起使用,则可增强陈皮的利胆效果[8]。
1.2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1.2.1 强心、降脂研究表明甲基橙皮苷能够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降低血压,减慢心率[9]。
研究表明,川陈皮素能同时增强T3~L1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解作用,减少血浆胆固醇的富集,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形成阻止动脉粥样硬化[10]。
其降脂机理可能为:首先通过抑制胆汁酸的重吸收,阻断胆汁酸肝肠循环,从而促进体内胆固醇大量转化为胆汁酸;其次直接干扰脂肪和胆固醇吸收。
另外也可通过抑制胰脂酶活性,增加甘油三酯从粪便中排出从而降低血浆中甘油三酯水平[11]。
1.2.2 抗血栓有研究者采用能引起血栓的饲料饲喂大鼠,结果发现用橙皮苷处理的饲料能使大鼠的存活期延长,表明橙皮苷具有抗血栓能力。
此外,人体血小板实验表明,0.08 mg/mL的橙皮苷能够有效抑制肾上腺素和ADP诱导的血小板凝集,而且能够阻止白细胞和红细胞的聚合[12]。
1.3 抗炎作用橙皮苷与甲基橙皮苷均有维生素P样作用。
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橙皮苷,结果显示橙皮苷可以拮抗组胺、溶血卵磷脂或蝮蛇毒素引起的小鼠血管通透性增加[13]。
5,6,7,8,3’,4’-七甲氧基黄酮能够抑制脂多糖炎症模型小鼠和角叉菜胶致炎水肿性大鼠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其抗炎作用是通过其本身直接作用于机体的结果[14]。
1.4 抗肿瘤作用川陈皮素属于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外试验中,川陈皮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预防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有研究发现,川陈皮素对小鼠黑色素瘤B16、Lewis肺癌、S180肉瘤等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肿瘤转移,其抗癌机理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G2~M期、阻断G0~G1期细胞趋于同步化,促使癌细胞凋亡[15-16]。
1.5 抗氧化作用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陈皮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提取其中的黄酮类组分,其中以橙皮苷的抗氧化活性最强[17]。
川陈皮素能够抑制有机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产生,抑制某些细胞中NF-κB DNA 结合活性因子和活性氧的产生,从而起到抗氧化效应[18]。
1.6 抑菌作用研究发现,在体外实验条件下,橙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
另有研究表明,橙皮苷对小鼠体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19]。
另外,体外实验也证明红橘素和川陈皮素对真菌及指状青霉菌有抑制作用[20]。
1.7 避孕作用研究表明橙皮苷能抑制精细胞的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使精卵结合时,精细胞不能水解卵胞上的透明质酸,阻止其进入卵细胞,达到避孕目的。
橙皮苷无毒副作用,口服与阴道用药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21]。
1.8 抗紫外线辐射橙皮苷能防止由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细胞脂质过氧化而导致的红斑和皮肤癌,因此陈皮可作为防晒化妆品的天然原料[22]。
2 临床应用2.1 预防术后腹胀文登市泽头镇卫生院选择150例患者,以30 g陈皮煎水,让患者在手术前1 d或晚上服用,患者在术后24 h左右恢复肠蠕动,并有排气,效果良好。
证实陈皮有理气和胃的功效[23]。
2.2 治疗肿瘤有文献报道,选择120例乳腺增生确诊患者,用重剂陈皮汤(陈皮80 g、夏枯草、王不留行、丝瓜络各30 g)治疗,结果发现,治愈81例,显效24例,好转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
表明陈皮在临床可用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24]。
2.3 治疗高血压与冠心病复方橙皮苷胶囊可用于预防或治疗高血压及血管硬化引起的视网膜出血。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药理室成功研制了陈皮升血压静脉注射液,并选择100多例因感染或失血引起的低血压休克患者,采用陈皮升血压静脉注射液,起到显著的疗效。
冠心病药物“脉通”中含有甲基橙皮苷,用于治疗冠心病及高血压的“脉舒静”中,也含有甲基橙皮苷,用以降低血压,证实陈皮的强心、升压、提高机体应激能力的作用[25]。
2.4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表明,新会陈皮贮存期越长,总黄酮含量和橙皮苷含量越高,而总黄酮是陈皮有效成分之一,橙皮苷则是陈皮总黄酮的主要成分。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新会中医院用陈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选用广东省江门市贮存20年的道地新会陈皮,研粉,按每粒0.6 g入胶囊,6粒/次,3次/d,共服4周,结果发现,经治疗后,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
证实陈皮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验证“陈皮,陈久者良”的说法[26]。
目前有多种陈皮黄酮制剂,如丸剂、散剂、合剂、口服液、胶囊剂、片剂、注射剂等,用于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免疫系统及肿瘤方面的预防和治疗。
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以陈皮为原料制成的食品及保健品,如:陈皮泡茶、陈皮饮料、陈皮丹、陈皮老鸭汤、陈皮排骨等,备受欢迎。
陈皮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但国内对陈皮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尚且不足。
我国特别是南方橘皮资源丰富,有作为药用的传统,如果加强有针对性的研究,陈皮相关的现代特色开发前景将非常广阔。
参考文献[1]赵秀玲.陈皮生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3,10(12):376-377.[2]杨洁.陈皮化学成分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3.[3]文高艳.陈皮有效成分在呼吸系统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85-386.[4]童红梅.陈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3):75.[5]李玉山.橙皮苷研究新进展[J].科技导报,2009,27(22):109.[6]李庆耀,梁生林,褚洪标,等.陈皮促胃肠动力有效部位的筛选研究[J].中成药,2012,34(5):941-942.[7]李庆耀,梁生林.陈皮的药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08,30(2):2.[8]欧立娟,刘启德.陈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6,17(10):787.[9]王春燕.浅谈陈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120.[10]周芳,彭朵花,杜方麓.多甲氧基黄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08,6(6):735.[11]吴慧君.陈皮药理作用研究概述[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5(9):91-92.[12] 黄生权.陈皮的药用功效及其深加工前景分析[A].第三届中国·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论坛主题发言材料,2011:100.[13]徐伟.陈皮作为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广东饲料,2009,18(6):29.[14]宋家玲,杨永建,李强,等.多甲氧基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7):311.[15]王景翔,于宏伟,胡瑞省.川陈皮素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732.[16]王巧玲.川陈皮素抗癌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9(40):41-42.[17]高蓓.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18]叶喜德.川陈皮素研究概括[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5(3):43.[19]曹铭希.陈皮中橙皮苷的提取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53.[20]陈海芳,张武岗,杨武亮.柑橘属常用中药黄酮类成分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864.[21]欧仕益.橘皮苷的药理作用[J].中药材,2002,36(7):531-533.[22]郑小吉,詹晓如,王小平.陈皮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07,9(10):32.[23]宫云娟.服陈皮水可预防术后腹胀[J].中国社区医师,2005,17(21):37.[24]张理平.陈皮研究新进展[J].光明中医,2005,20(1):2-3.[25]周杰强.陈皮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7):2.[26]李景新,邱国海,唐荣德,等.20年新会陈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1,43(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