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社区与医院内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277.84 KB
- 文档页数:4
新生儿和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和疾病负担张晓波;王传凯;刘丽娟;蒋高立;王立波;施鹏;徐锦;钱莉玲【期刊名称】《中国循证儿科杂志》【年(卷),期】2014(009)001【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新生儿和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严重程度及疾病负担,为RSV感染的监测及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科和新生儿科住院并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1岁患儿的病历,截取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病死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并采用严重度指数(SI)进行RSV感染严重程度综合评价.分为新生儿组和婴儿组,并进一步分为单一感染和混昆合感染亚组进行分析.结果1 726例ALRI≤1岁患儿中RSV阳性913例(52.9%)进入分析.新生儿组295例,婴儿组618例.①SI评分新生儿组高于婴儿组,(2.5±0.2) vs (1.9±0.1)分,P<0.05;较重度和重度比例新生儿组显著高于婴儿组,但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RSV感染的≤1岁患儿病死率为5.0%,新生儿组病死率与婴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组合并基础疾病患儿病死率高.③机械通气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组昆合感染亚组高于单一感染亚组.④并发症情况:新生儿组呼吸暂停和脓毒症发生率较高,新生儿组混合感染亚组脓毒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单一感染亚组.⑤住院天数新生儿组与婴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基础疾病者显著高于未合并疾病疾病患儿;住院费用婴儿组显著高于新生儿组,新生儿混合感染亚组显著高于单一感染亚组,合并基础疾病患儿显著高于未合并基础疾病患儿.结论 RSV感染新生儿的重症比例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婴儿组住院费用较高.混合感染和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RSV感染严重程度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总页数】4页(P45-48)【作者】张晓波;王传凯;刘丽娟;蒋高立;王立波;施鹏;徐锦;钱莉玲【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20110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J], 王瑾2.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鼻病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及随访研究 [J], 艾军红;谢正德;刘春艳;徐保平;胡英惠;申昆玲3.呼吸道合胞病毒致婴儿下呼吸道感染时细胞免疫观察 [J], 王晓明4.婴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的关系 [J], 蒋惠娟;卢秋穗;张银美;周艳;邵小松5.2013~2018年重庆地区206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J], 任康轶;任洛;邓昱;谢晓虹;臧娜;谢军;罗征秀;罗健;符州;刘恩梅;李渠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防治要点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呼吸道合胞病毒也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1virus z RSV)是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感染全年龄段人群,但主要集中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人群,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本文对RSV的临床表现及诊疗和预防措施进行介绍,以飨读者。
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RSV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1-2d即有传染性,传染性通常持续3-8d,但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婴幼儿和老年人,即使临床症状消失,其传染期可长达4周。
传播途径RSV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传播,也能通过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间接接触传播,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气溶胶传播。
易感人群各年龄段均可感染RSV,但RSV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潜伏期RSV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2-8d,平均4-6d o不同人群感染RSV的临床表现婴幼儿发病初期以鼻塞、流涕为主要表现,随之出现咳嗽、喘息,可有低热,体格检查肺部听诊可闻及哮鸣音和湿啰音。
严重者可出现喘憋、拒食、气促、胸廓凹陷、发绢和鼻翼扇动。
部分婴幼儿可出现呼吸衰竭,并可累及呼吸系统以外的脏器,尤其是早产儿、6个月及以下的婴儿、2岁以下患有慢性肺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
学龄前期儿童以发热、鼻塞、流涕、咳嗽为主要表现,体格检查可见鼻黏膜和咽部充血、水肿。
部分可进展为肺炎,表现为喘息、气促和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及哮鸣音。
学龄期和青春期儿童常见症状有鼻塞、流涕、咳嗽、声嘶、耳痛等,可伴发热,体格检查可见鼻黏膜、咽部、球结膜、鼓膜等处充血、水肿。
部分可进展为肺炎,可诱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成人以鼻塞、流涕、咽痛为主要表现,可伴乏力、厌食和低热,体格检查可见鼻黏膜、咽部等处充血、水肿。
合胞病毒感染一般几天能好合胞病毒一般几天能好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痊愈时间,与病情轻重和患者的免疫力有关。
通常1-2周后,病情好转。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常见于小儿初期累及上呼吸道,可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和全身不适。
因为没有特效药物,主要根据症状予以对症治疗,早期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
另外,加强营养支持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1周左右症状逐渐缓解。
当患者的抵抗力低下的时候,可以发展为病毒性肺炎。
治疗仍然以对症治疗为主,治愈时间就相对延长,多数在10-14天左右。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积极治疗,注意隔离,避免孩子出现其他的病菌感染。
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适当的进行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这样病情才会好的更快。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怎么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一般可以进行止咳化痰、雾化和抗感染等药物进行治疗。
1、止咳化痰药物:临床上可表现为咳嗽和喘息,部分小儿可出现发热。
治疗上,可遵医嘱口服止咳化痰药物,如肺力咳等药物进行治疗。
2、雾化药物:对于有明显喘息的咳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雾化治疗,如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等药物。
3、抗感染药物: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通常不建议常规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肺炎,偶尔用于患有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或高危因素的小儿。
治疗继发细菌感染在医生的指导下应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等药物。
在治疗期间,建议小儿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的食物。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症状合胞病毒一般指呼吸道合胞病毒,是1岁以内婴儿感染常见的病毒,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通常会有咳嗽、发热、流涕、喘息等呼吸道症状。
普通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程一般在7-14天,但是如果婴儿免疫力差、营养不良或者有先天性疾病等情况,病程可能会长达2-3周,同时很容易合并有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菌的感染,康复所需的时间可能会更长。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林洁;董琳;李海燕;万春杰;陈小芳【摘要】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use of antibiotics in severe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pneumonia in childre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and etiological data was performed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RSV pneumo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5 to December 2009.Results Among total of 4189 cases of RSV infection, 306 patients (7.3%)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severe pneumonia; 214 were male and 92 were female, aged from 8 days to 4 years old. 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younger than 6 months was 81.0%. Overall, 161 (52.6%) had respiratory failure, 22 (7.2%) developed heart failure, 7 (2.3%) had toxic encephalopathy, 3 (1.0%) developed sepsis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1 had septic shock and alimentary tract hemorrhage. 126 (41.2%) were admitted to ICU, of which 36 (11.8%) were appli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Underlying diseases were observed in 217 (70.9%) patients, they are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followed by premature birth and low birth weight, malnutrition, and nervous system disease. All cases were performed sputum pathogen detections and 51 were also got blood cultures. Combined pathogenic infection were found in 102 cases (33.3%). In sputum 129 strains of pathogens were identified, of which 114 strains were bacteria, the predominant one was Gram-negative bacteria (69.0%), followed by Gram-positive bacteria (19.4%); blood culture were positive in 3 cases. All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ntibiotics, the use of cephalosporins utilization was up to 88.9%. The use of one antibiotic accounted for 63.4%, 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two antibiotics accounted for 35.0%. Using of antibiotics in 68 cases (22.2%) was less than one week, 168 (54.9%) were between one to two weeks. The outcome are 217 cases cured, 81 improved, and 1 died. Conclusions RSV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athogenic virus in severe pneumonia in children. Severe RSV pneumonia were mainly seen in infants under 6 months and the underlying diseases were found in 70.9% of cases; More than half of children had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33.3% of them had combined pathogenic infection, and Gram-negative was the most common bacteria. Cephalosporin treatment was used in 88.9% of case, The use of single antibiotics for 1 - 2 weeks was the usual choice.%目的总结儿童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 - 2009年12月住院的重症RSV肺炎患儿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因RSV感染住院共4 189例,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有306例(7.3%),其中男214例,女92例,年龄8 d ~ 4岁,6个月以内占81.0%.217例(70.9%)合并有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最多见,其次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营养不良及神经系统疾病.306例行痰液病原学检测,51例行血培养,结果102例(33.3%)合并感染.从痰液中检出病原体129株,其中细菌114株,以革兰阴性菌最多占69.0%;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9.4%;3例血培养阳性.所有患儿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以头孢菌素类最多达88.9%;单药治疗占63.4%,二联使用占35.0%;用药时间< 1周68例(22.2%),~ 2周168例(54.9%).治愈217例,好转81例,未愈自动出院7例,死亡1例.结论 RSV是儿童重症肺炎最主要的病毒病原,重症RSV肺炎主要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70.9%合并有基础疾病;33.3%合并感染,以革兰阴性菌最常见;88.9%使用头孢菌素治疗,多为单药治疗,疗程1 ~ 2周.【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1(029)005【总页数】5页(P454-458)【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重症肺炎;抗菌药物;儿童【作者】林洁;董琳;李海燕;万春杰;陈小芳【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浙江温州,325027;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浙江温州,325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也是冬春季婴幼儿患病住院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
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什么症状和表现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主要引起婴幼儿
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常见于冬春季节。
RSV感染是导致免疫力薄弱的人群发生急
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都有哪些症状和表现呢?下面将一一为您介绍。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
1.流感样症状:RSV感染的早期症状类似感冒或流感,患者可能出现
发热、流涕、喉咙痛、咳嗽等症状。
2.呼吸道症状:该病毒主要侵袭呼吸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
促、嘶哑、咳嗽等呼吸困难症状。
3.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是RSV感染的高危人群,可能呈现气急、反复
呼吸窘迫、喘息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4.呼吸道疾病加重:对于原本患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慢性
疾病的患者,RSV感染可能导致疾病加重,并伴有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
症状。
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还可能引起体温升高、食欲不振、
乏力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以及老年人和婴幼儿,RSV感染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肺炎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综上所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症状多样,早期症状类似于感冒或流感,后
期可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并危及呼吸功能,因此及时发现并治疗RSV感染至关重要。
预防RSV感染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经感染的人群,
注重室内通风等措施,有效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发生。
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症状表现
文章导读
呼吸道合胞病毒就是一种危害病毒,如果说受到这种病毒感染,得不到及时有
效的治疗的话,还会引发其他的症状,常会导致患者出现高热鼻炎,咽喉炎等这些症状,所以对治疗问题也要讲究。
一、临床表现
本病多见于婴幼儿,其中半数以上为1岁以内婴儿,男多于女,其比例约为1.5~2∶1。
潜伏期约4~5日。
初期可见咳嗽、鼻堵塞。
约2/3的病例有高热,最高可至41℃,但发热一般不是持续性的,较易由解热药退烧,高热时间多数为1~4天,少数为5~8天。
约1/3病儿中度发热,多持续1~4天。
多数病例的热程为4~10天。
轻症病例呼吸困难
及神经症状不著,中、重症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喘憋、口唇青紫、鼻扇及三凹征,少数
重症病例也可并发心力衰竭。
胸部听诊多有细小或粗、中罗音,叩诊一般无浊音,少数有
过清音。
X线检查:多数有小点片状阴影,大片状者极为罕见。
约1/3病儿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让知识带有温度。
合胞病毒感染症状及治疗方法整理合胞病毒感染症状及治疗方法最近,部分医疗机构儿科发热门诊患者增多,许多孩子都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有什么危害?它与流感和新冠病毒有何区分?家长应当如何科学应对合胞病毒感染症状及治疗?合胞病毒感染症状及治疗大多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住院病人,年龄在1-3个月,男女之比例为1.44:1,一般埋伏期在3-5天,开头消失鼻炎、咽炎症状,随之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以及其他炎性物质,积聚在细小支气管内,导致以咳嗽、喘鸣、发热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常呈急性病容,呼吸可达60-80次/分,有吸气性三凹征;严峻时有梗阻性肺气肿,两肺布满哮鸣音;在喘憋稍缓解后,可听到细小湿啰音;喘憋时间过长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病情严峻或反复发作,常有进展为支气管哮喘的趋势。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这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造成的肺部感染,病变主要累及肺部的毛细支气管,临床上以表现急骤发作的喘憋和堵塞性肺气肿为特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此病多见于2岁以内的儿童,尤其多见于6个月以内小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及病原学治疗,假如并发细菌感染,应当尽早选用抗生素治疗。
此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引起肺外器官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脏、皮肤受损表现。
近年来还发觉尚未被人们普遍熟悉的非典型的肺外表现,包括低温、窒息和败血症样综合征。
这些表现与年龄有关,多发生在小于1岁的小婴儿,尤其是早产儿身上。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呼吸道合胞病毒究竟是什么?HRSV为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属的RNA病毒。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HRSV,但HRSV感染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HRSV感染后,埋伏期通常为2-8天,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早期HRSV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临床表现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特点
1. 病原体介绍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是一种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和老年人。
该病毒属于单链RNA病毒,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
2. 传播途径
RSV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途径传播,常见于冬春季节。
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会以飞沫形式进入空气中,之后被他人吸入而引起传播。
3. 症状特点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急促、气促、胸闷等。
•婴幼儿常伴有鼻塞、鼻涕增多、喂食困难等症状。
•严重感染病例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4. 临床诊断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等来确定。
5. 治疗方法
•目前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抗病毒药物等。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包括吸氧、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6. 预防措施
•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最有效方式是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与患者过度接触。
•一些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等可考虑接种疫苗,提高抵抗力。
7. 结语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及时的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希望通过本文让更多人了解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特点,以及如何做好预防和处理。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科康小会肺炎是儿科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全球每年有超过两百万小于 5 岁的儿童死于肺炎,约占该年龄段儿童死亡总数的 1/5 ,是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在北美和欧洲 ,5 岁以下儿童肺炎年发病率为 3.4% ~ 4.0%,5 ~ 14 岁发病率为 1.6% ~ 2.2% ,发展中国家儿童肺炎更加常见与严重。
全球因肺炎引起儿童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艾滋病、麻疹和疟疾死亡的儿童总和。
ppt3 图片显示的是 WHO 统计全球范围内小于 5 岁儿童死亡的疾病比例,其中肺炎占到了 19% 。
一、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及病原分析(一)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的感染性肺炎。
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是肺实质和(或)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有别于院内获得性肺炎。
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 48h 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也包括出院后 48h 内发生的肺炎。
细菌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占 90 %以上,耐药率高,常见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真菌、病毒及其他病原体较少见。
三分之一为混合感染。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 CAP 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此外还有真菌和原虫。
非典型性肺炎,是由支原体、衣原体和某些病毒(如汉坦病毒等)、细菌(如嗜肺军团菌等)感染引起的肺炎。
以区分肺炎链球菌等典型肺炎病原菌。
对于儿童来说,年龄是 CAP 病原的最好提示。
0 ~ 3 周患儿,其病原主要是病毒、大肠埃希菌、 B 族链球菌; 1 ~ 3 个月龄患儿的病原主要是病毒、沙眼衣原体、肺炎链球菌和百日咳杆菌; 4 个月~ 5 岁患儿的病原除 RSV 病毒外,主要病原是 SP 、 HI 和MC ; 5 岁~ 18 岁患儿,主要病原除 SP 、 MC 外,非典型微生物病原学地位突出。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刘霞;刘晓红;张忠浩;马兰;杨爱君;王新宝;魏美晨;朱琳涵;姜丽娜【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15(0)11【摘要】目的总结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3年本院儿科住院、除外新生儿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肺炎患儿83 例,收集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 出生时体重小于3000g的婴儿占较大比例. 临床上,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听诊、X线的表现均为轻中度. 感染时血常规的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 部分生化的检测结果显示,心肌酶基本正常,肝脏损害也较少见. 结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好发于秋末及冬春季节,总体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为中度. 该病毒对心脏、肝脏的损害不严重.【总页数】3页(P92-94)【作者】刘霞;刘晓红;张忠浩;马兰;杨爱君;王新宝;魏美晨;朱琳涵;姜丽娜【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儿科,北京10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相关文献】1.2016年吉林省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J], 孟婷玉;赵艳玲;黄艳智;田玉玲;贺岩;张远;都田芳;孙利伟2.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治疗 [J], 侯艳芳3.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98例疗效观察 [J], 刘月华4.清开灵注射液与儿童清肺口服液联用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评价 [J], 杜林波5.清肺祛瘀汤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J], 吕彩英; 南研敏; 王润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类儿童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要点众所周知,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中居首位的病原体是病毒,这一点也是儿童与成人 CAP 特征的主要区别之一。
虽然目前 CAP 的病原学诊断对很多基层医院仍有一定困难,但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及患儿年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表现等,仍然能够获得足够的具有重要提示意义的信息,从而为抗感染用药的经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因此,从病原学角度对儿童 CAP 进行分类与鉴别诊断将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本文就儿童 CAP 的常见病原学分类及其鉴别诊断进行总结归纳(病毒性肺炎篇)。
1.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冬春季节好发,多见于 2 岁以内婴幼儿,尤其好发于 2~6 月龄婴儿,在儿童病毒性肺炎中发病率占首位,传染性强,国内 70、80、90 年代曾有多次较大规模流行的报道,既往所谓流行性喘憋性肺炎,其病原学检测结果大多证实为 RSV。
由于该病毒胎传抗体不能有效预防感染,故本病新生儿期即可发病,流行季节需注意小婴儿甚至新生儿感染,临床表现为典型毛细支气管炎症状,具体可参考《一文掌握毛细支气管炎的鉴别诊断》。
(1)鉴别要点:好发于冬春季节, 2~6 月龄婴儿多见,常有喘憋症状,肺部听诊闻及呼气相哮鸣音伴有细湿啰音甚至捻发音,血清抗体或鼻咽部分泌物核酸检测可确诊。
(2)特别提醒:•如能顺利渡过喘憋高峰期,绝大部分患儿预后较好;•高危险患儿病死率明显升高,需特别关注。
因此,需注意高危患儿的筛查:发病年龄小于 3 个月,早产、低体重出生、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新生儿期使用呼吸机、免疫缺陷等。
(3)在 CAP 病原学中的地位:是当前毛细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的首要病原体,也是儿童CAP 的首要病原。
2. 腺病毒肺炎(adenovirus pneumonia)ADV 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6~24 月龄高发,曾是我国儿童患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病毒性肺炎,也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病毒性肺炎的首要病因(目前已被 RSV 肺炎取代)。
N1-N21.健康幼儿的呼吸次数每分钟是()A.15~20B.25~30C.35~40D.45~50E.55~-602.疱疹性咽喉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发热B.头痛C.咽部充血,有疱疹D.乏力E.食欲差3.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预防高热惊厥发作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正确()A.婴幼儿体温超过38.5℃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B.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刺激C.密切观察有无惊厥先兆症状D.发生惊厥时按惊厥护理E.以上都正确4.小儿最常见肺炎的病理类型是()A.支气管肺炎B.大叶性肺炎C.间质性肺炎D.毛细支气管炎E.支原体肺炎5.支原体肺炎治疗应选择哪种抗生素()A.青霉素B.氨苄青霉素C.头孢噻肟D.庆大霉素E.红霉素6.急性支气管炎肺部啰音特点,哪项不正确()A.可为干啰音B.粗湿啰音C.啰音可随体位变动而改变D.啰音可于咳嗽后改变E.啰音固定7.关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以下哪项不正确()A.体位采用头高位或半卧位B.经常翻身更换体位以减轻肺部淤血C.及时注意吸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D.尽量少喂奶、少喂食,以防呛咳及引起窒息E.输液时严格控制液量和速度,以防肺水肿8.婴幼儿易患呼吸道感染的免疫特点是()A.血清中IgA缺乏B.分泌型IgA缺乏C.血清中IgG缺乏D.血清中IgM缺乏E.细胞免疫功能低下9.年长儿患链球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可引起()A.肾盂肾炎B.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C.过敏性紫癜D.类风湿性关节炎E.单纯性肾病1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婴儿鼻塞影响吃奶时麻黄碱溶液滴鼻的浓度为()A.0.1%B.0.2%C.0.3%D.0.4%E.0.5%11.护理肺炎患儿应采取的措施是()A.应加快输液速度B.经常翻身更换体位C.不断用吸痰器吸痰D.持续正压面罩吸氧E.病室温度应大于25℃12.健康幼儿的呼吸次数每分钟是()A.15~20B.25~30C.35~40D.45~50E.55~6013.不符合右心衰竭患儿表现的是()A.颈静脉怒张B.肝脏进行性增大C.咳嗽及咳粉红色泡沫痰D.食欲减退、恶心、呕吐E.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14.按病理分类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是()A.大叶性肺炎B.支气管肺炎C.间质性肺炎D.干酪性肺炎E.毛细支气管炎15.支气管肺炎患儿宜采取的体位是()A.头侧平卧位B.去枕平卧位C.左侧卧位D.右侧卧位E.头高位或半卧位16.肺炎容易并发脓胸.脓气胸的常见病原体是()A.肺炎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绿脓杆菌E.白色念珠菌17.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发热B.头痛C.咽部充血,有疱疹D.乏力E.食欲差18.咽结合膜热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发热B.咽炎、结膜炎C.咽部有疱疹D.乏力E.食欲差19.易合并脓胸.脓气胸的肺炎是()A.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B.腺病毒性肺炎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D.支原体肺炎E.真菌性肺炎20.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是()A.小婴儿多见B.多无发热C.咳嗽突出D.肺部体征明显E.头孢菌素治疗有效N1-N21.肺炎容易并发脓胸.脓气胸的常见病原体是()A.肺炎球菌B.溶血性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绿脓杆菌E.白色念珠菌2.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发热B.头痛C.咽部充血,有疱疹D.乏力E.食欲差3.咽结合膜热的主要临床特点是()A.发热B.咽炎、结膜炎C.咽部有疱疹D.乏力E.食欲差4.易合并脓胸.脓气胸的肺炎是()A.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B.腺病毒性肺炎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D.支原体肺炎E.真菌性肺炎5.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是()A.小婴儿多见B.多无发热C.咳嗽突出D.肺部体征明显E.头孢菌素治疗有效6.对于肺炎患儿,病室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A.16~18℃,40%B.18~22℃,55%-60%C.20~22℃,70%D.22~24℃,80%E.24~26℃,90%7.小儿患支气管炎.肺炎时室内湿度宜维持在()A.20%~30%B.30%~40%C.40%~50%D.50%~60%E.60%~70%8.肺炎患儿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的具体护理措施以下哪项正确()A.半卧位或高枕卧位B.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C.给氧D.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E.以上都正确9.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细菌B.病毒C.支原体D.衣原体E.真菌10.轻型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体温升高B.咳嗽、气促C.唇周发绀D.两肺中、细湿啰音E.心率加快>180次/min11.小儿易发生肺炎的原因是()A.鼻腔狭窄易堵塞,出现张口呼吸B.肺血管丰富,含血量多而含气量相对较少C.咽鼓管相对宽.直.短,呈水平位D.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感染后易阻塞E.以上都不是12.支原体肺炎治疗应选择哪种抗生素()A.青霉素 B.氨苄青霉素C.头孢噻肟 D.庆大霉素E.红霉素13.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是().A.利巴韦林雾化吸入B.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C.合理喂养D.积极防治佝偻病E.流行季节避免去公共场所14.关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以下哪项不正确()A.体位采用头高位或半卧位B.经常翻身更换体位以减轻肺部淤血C.及时注意吸痰以保持呼吸道畅通D.尽量少喂奶.少喂食,以防呛咳及引起窒息E.输液时严格控制液量和速度,以防肺水肿15.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预防高热惊厥发作的护理措施以下哪项正确()A.婴幼儿体温超过38.5℃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B.保持室内安静,减少刺激C.密切观察有无惊厥先兆症状D.发生惊厥时按惊厥护理E.以上都正确16.肺炎患儿预防心力衰竭的具体护理措施不包括()A.半卧位B.安静休息,减少刺激C.控制输液速度D.密切观察病情E.经常翻身,以利分泌物排出17.急性支气管炎肺部啰音特点,哪项不正确?()A.可为干啰音B.粗湿啰音C.啰音可随体位变动而改变D.啰音可于咳嗽后改变E.啰音固定18.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易发生中耳炎的原因是()A.耳咽管短.宽.呈水平位B.缺少分泌型IgAC.鼻道狭窄D.鼻窦发育差E.扁桃体炎症扩散19.重症肺炎因二氧化碳潴留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可发生()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酸中毒20.小儿最常见肺炎的病理类型为:()A.支气管肺炎B.大叶性肺炎C.间质性肺炎D.毛细支气管炎E.支原体肺炎N1-N2选择题1、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为:( )A、腺病毒B、柯萨奇A组病毒C、金黄色葡萄球菌D、肺炎双球菌E、以上都不是2、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是:()A、腺病毒B、EB病毒C、柯萨奇病毒D、流感病毒E、以上都不是3、婴幼儿时期易患的肺炎是()A、大叶性肺炎B、支气管肺炎C、间质性肺炎D、干酪性肺炎E、支原体肺炎4、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除控制感染外,还应同时应用下列何种药物减轻症状()A、镇静剂B、肾上腺皮质激素C、止咳药D、速尿E、以上都不对5、关于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症状,哪项是错误的?()A、犬吠样咳嗽B、声嘶C、喉鸣D、呼气性呼吸困难E、三凹征 6、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A、病原体侵入B、高碳酸血症C、毒素作用D、低氧血症E、肺动脉高压6、支气管哮喘是一种( )A、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B、与遗传因素、环境有关C、与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有关D、与日常生活中刺激性或有害气体有关E、以上都是7、小儿肺部感染易引起肺间质性炎症是因为()A、呼吸中枢不健全B、肺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C、下呼吸道口径小,纤毛运动差D、呼吸肌不发达E、血IgM及IgG含量少8、肺炎的心力衰竭常以什么衰竭为主()A、右心衰竭B、左心衰竭C、全心衰竭D、末梢循环衰竭E、以上都不是9、肺炎并发脓胸的常见病原体是:()A、肺炎双球菌B、大肠杆菌C、溶血性链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E、绿脓杆菌10、小儿肺炎引起全身各系统病理变化的关键是()A、病原体的侵入B、组织破坏C、机体免疫功能低下D、毒素作用E、缺氧,二氧化碳潴留11、以下哪项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A、起病缓慢B、多为低热C、肺部体征出现较晚D、较易发展成脓胸、脓气胸、肺大泡E、氨苄青霉素特效1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应优先考虑下列哪项情况?()A、高热B、酸中毒C、心力衰竭D、脓气胸E、肺炎加重13、婴儿病毒性肺炎临床症状最重的是()A、鼻病毒肺炎B、副流感病毒肺炎C、腺病毒肺炎D、合胞病毒肺炎E、肠道病毒肺炎14、关于肺炎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按病理分类可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及间质性肺炎B、急性肺炎为病程小于1个月C、慢性肺炎为病程大于3个月D、按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可分为典型性肺炎和SARSE、新生儿患肺炎称之为新生儿肺炎15、小儿肺炎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停药时间为:()A、体温正常,咳嗽消失B、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消失C、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后3天D、体温正常后2周,肺部体征消失E、体温正常后3~4天,症状消失16、肺炎患儿鼻前庭导管给氧,氧流量和氧浓度的选择是()A、氧流量0.5~1L/min,氧浓度<40%B、氧流量2~4L/min,氧浓度<60%C、氧流量5~6L/min,氧浓度<70%D、氧流量7~8L/min,氧浓度<80%E、氧流量9~10L/min,氧浓度<90%17、肺炎合并心衰不能进食时每日的补液量为()A、60~80ml/(kg·d)B、>80ml/(kg·d)C、严格限制,越少越好D、100~120 ml/(kg·d)E、120~150 ml/(kg·d)18、支气管肺炎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A、肺动脉高压,中毒性心肌炎B、肺动脉高压,微循环障碍C、中毒性心肌炎,代谢性酸中毒D、肺动脉高压,代谢性酸中毒E、肺动脉高压,呼吸性酸中毒19、支原体肺炎,X线的特点主要是()A、内中带,中下野,小点片状阴影B、大小不等片状阴影,融合成大病灶C、肺纹理增强及肺气肿D、肺下部呈去雾状浸润影,有游走性20、4个月患儿,低热,咳嗽,呼吸急促,呼气延长,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及中小水泡音,应诊断为()A.支气管肺炎B.急性支气管肺炎C.腺病毒肺炎D.毛细支气管炎E.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选择题:BABBD EBADE DDCDC AAADDN3及以上A1型题1.支气管肺炎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A.发热B.咳嗽C.气促D.呼吸困难E.肺部有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2.关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发病年龄正确的是 A.多见于1岁,尤以6月以内小儿多见B.多见于2岁以内,尤以6个月以内小儿多见C.多见于3岁以内,尤以6个月以内小儿多见D.多见于1~3岁,尤以2~6月小儿多见E.多见于4~5岁,尤以6月以内小儿多见3.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A.干咳B.低-中度发热C.呼吸困难D.喘憋E.严重的中毒症状4.关于腺病毒肺炎错误的是A.多见于6月~2岁的小儿B.稽留高热、萎靡嗜睡,咳嗽剧烈C.喘憋、发绀D.肺部体征出现较早E. X线表现片状不等的阴影5.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起病急剧,中毒症状严重B.咳嗽和呼吸困难C.肺部体征出现较晚D.易合并神经、循环及胃肠功能障碍E.易并发脓胸及脓气胸6.肺炎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A.年长儿多见B.全身中毒症状不重C.肺部体征不明显D.高热E.频繁、剧烈的咳嗽7.支气管肺炎和支气管炎的鉴别主要是A.发热的温度B.咳嗽的严重程度C.肺部闻及粗湿音D.肺部闻及固定的细湿啰音E.血象的白细胞计数8.肺炎时应用激素的适应症应除外A.中毒症状明显B.严重喘憋C.剧烈的咳嗽D.中毒性脑病E.感染性休克9.下列那一项提示小气道梗阻A.吸气时出现喘鸣音伴吸气相延长B.呼气时出现喘鸣音伴吸气相延长C.呼气时出现喘鸣音伴呼气相延长D.吸气时肺部是否有固定的湿啰音E.吸气时肺部是否有不固定的中、粗湿啰音A2型题10.5月婴儿,受凉后第2天出现咳嗽,T:38.5°C,呼吸急促,有喘憋症状,精神较差,食欲下降,大便3~4次/日,黄色稀便,尿量可。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2007年9月1日~2008年5月30日我院因肺炎住院新生儿39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RSV等7种病毒抗原检测。
以RSV抗原结果不同分为阴性及阳性两组对相关资料进行两组间比较以及RSV肺炎单因素分析。
结果 399例患儿中阳性者158例(39.60%),其中RSV阳性149例,流感病毒A阳性2例,流感病毒B阳性1例,副流感病毒阳性3例,腺病毒阳性3例,其余241例均未检出阳性结果。
结论 RSV 患儿中男女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
早产儿、小于胎龄儿、低体重儿在新生儿期无更高的RSV肺炎患病率,日龄14天的患儿占大多数,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新生儿患RSV肺炎风险,RSV肺炎患儿较普通肺炎患儿的血清前白蛋白(PAB)水平低,特应性与RSV肺炎有相关性,RSV 感染不是肝炎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新生儿,肺炎[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of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 pneumonia in neonates.A ret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in 399 neonates with pneumonia from September 1,2007 to May 30,2008 hospitalized in Chirldren s Hospital affiliated in Soochow university.Methods Nasopharyngeal aspirat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 by aseptic vacuum aspiratio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was employed to detect seven kinds of virus antigens including RSV antigen.All neonate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i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 test.Data were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using single factor.Results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were 39.60 %(158 of 399 cases),among which RSV in 149 cases,influenza virus in type A in 2 cases,influenza virus in type B in 1 cases,parainfluenza in 3 cases,and adenovirus in 3 cases.Conclusion The neonates oldr than 14 days have a higher positive rates of RSV infection.Premature,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 and 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 is not a severe morbidity rate group.Breast-feeding can degrade the risk of RSV infection.Neonates with RSV pneumonia has a higher level of PAB.There is an associativity between atopy and RSV infection.RSV infection is not a risk factor of hepatitis.[Key words]respiratory syncytialviruse;neonate,pneumonia新生儿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属于副粘病毒科,肺炎病毒属,为有包膜的单链负股RNA病毒(nega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