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之百善孝为先_初中生
- 格式:docx
- 大小:18.13 KB
- 文档页数:2
初三百善孝为先作文导读:不要忘记时间的流逝,不要忘记生命的不堪一击,更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百善孝为先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基本道德。
寒假期间,我观看了电视剧《红孩儿》,红孩儿为他的妈妈所做的一切,都让我感动。
妈妈因为疼爱红孩儿,得了痛心病。
红孩儿每次看见妈妈发病的情景,心里非常难过。
他听说净水池里的水可治百病,便背着妈妈来到净水池边。
心地善良的水神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治好妈妈的病。
最后,水神告诉他,只有在日落之前,找到一百种止痛的草药,才能治好你妈妈的痛心病。
于是,他翻山越岭到处采药,在日落之前终于找到一百种草药。
就在采摘最后一种草药时,小小狐狸骗他说:“只要吃了唐僧的肉,就能治好你妈妈的痛心病。
”红孩儿起初不相信狐狸的话,可是一百种草药只能堑时止疼,却不能除根。
这时,红孩儿相信了小狐狸的话。
红孩儿捉到了唐僧,准备蒸熟了给妈妈吃。
孙悟空不顾一切去救唐僧,便和红孩儿打了起来。
孙悟空敌不过红孩儿的三味真火,败下阵来。
观音菩萨知道了,惩罚了红孩儿。
红孩儿犯的错是因救母心切。
观音菩萨念其孝心,出手治好了红孩儿母亲的病。
菩萨告诉红孩儿,只要以后不惹妈妈生气,痛心病就不会发作了。
我们要学习红孩儿那份孝心,而不应学他份顽劣。
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
尊敬赡养父母长辈,不只是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更重要的是尽我们的义务。
孝是做人的根本。
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
”一个人,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孝敬,又怎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对父母长辈的孝心有多种表达方式,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段贴心的话语,一杯温暖的热茶,一把舒适的椅子,一份生日的礼物,都能让他们张开笑脸。
孝敬父母长辈就表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
第二篇:百善孝为先我们在父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下,茁壮无忧的成长着,我们贪婪的享受着他们给予我们所有的爱,他们总那么无私的爱着我们,我们也就习惯的照单全收,我有时也会想:等有一天我长大了给爸妈买房买车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经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回报父母可以是他们下班回家是你递上的拖鞋,是他们拉家常事你捧上的一杯热茶,更是他们身体不适时你的嘘寒问暖。
百善孝为先作文600字初中生(精选6篇)百善孝为先作文600字初中生(精选6篇)一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人便以孝为先,重温《二十四孝》又重新给了我不同的感受。
如:《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等等,各种各样的孝行故事中最使我感动的是《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看了这个故事,我和闵子骞的父母一样感动不已。
面对继母的虐待,闵子骞没有抱怨,更没有报复。
相反,在父亲要休逐后妈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两个幼小的弟弟:“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恳求父亲饶恕继母。
要换做是我,我肯定无法做到。
宁可自己受苦受冻也要为两个弟弟着想,为继母着想。
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是一种多么高尚的品德。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对自己不好的人,怎么办?记仇?报复?那都是胸怀狭窄的表现,我们要学习闵子骞的高尚风格。
不抱怨,不报复,用德来回报母亲,可谓是以德报怨。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孝行故事也有很多。
前些日子在电视上看见一个现场直播。
有一母亲需经行肝移植手术,能给这位母亲捐肝的只有她的儿女。
女儿自幼身子弱,能捐肝的只剩下了儿子。
儿子正在美国留学,得知母亲病危后他马上退了学,匆匆回国记得儿子进手术室以前说过这么一句话:“她是我母亲,没有她就没有我。
因此无论为她做什么,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二十四孝》让我受益匪浅,我要学习闵损的品质,寻找生活中的孝。
初一学生作文:百善孝为先初一学生作文:百善孝为先1我看了《成长的翅膀》第十六讲“孝敬父母”后,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儿子或女儿不孝敬父母、对父母不尊重等行为做法。
由此,我想到有些同学,父母对他们满抱希望,冒着烈日暴雨为他们送饭,不辞劳苦接送他们上学、回家;自己省吃俭用却不怕花钱为他们买吃的穿的、用的玩的。
而他们却辜负了父母,对父母不礼貌,任性,学习不专心,甚至打骂父母,让父母失望,难过。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作为一个人,我们应该尽到最起码的为人儿女的孝道,我们应该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操心,做力所能及的事,为父母分担负担。
每当听到那些对父母不敬的话,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刻骨铭心地疼痛。
他们不知道父母是多么地爱他们,也不知道父母内心对他们有多少希望。
如果天下人都想着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永远也报答不了,那怎么会有儿女离家出走的事件呢?如果儿女都能理解宽容父母,这个家庭就不会轻易走向毁灭。
试想,一个人连与自己最亲、对自己付出最多的父母都不懂珍惜,不知回报,即使他再有本事,又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如果天下人都孝敬父母,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那么我们的家庭就会更加幸福,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不孝子,但如果每个人都从我做起,相信终有一天天下人都会孝敬父母,世界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黄香七岁为父温席,董永卖身葬父的感人孝行。
“百善孝为先”,孝感动天,做一个文明的现代人要从孝敬父母开始。
让我们踏上成长的路程,向礼仪出发。
初一学生作文:百善孝为先2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中队来到了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左家塘社区的“幸福之家”,看望这里的孤寡老人。
这次走进养老院对我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很大的影响,让我们知道了孤寡老人是多么的孤独。
我身边的外婆就是这样的情况,不久前,我们送走了外公,外公离开后,外婆特别痛苦,她时常会念叨着和外公生活的片断,外婆对外公的思念全都在她的回忆里。
百善孝为先七年级作文800字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孝”字上是“老”,下是“子”,这意思说的是父母老了需要子女支撑……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百善孝为先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百善孝为先作文1澄澈的阳光铺满了宁静的病房,妈妈扶着外婆,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一步一步缓慢地挪出癯去。
房间里氤氲着暖金色的光晕,我收拾着几个饭盒,无意间抬首,竟发现,自从生病以来平日总爱发脾气的外婆,也露出了慈祥幸福的笑容,使我不由地想起一个月来的事情……一个月前,待在乡下,总不愿上城里看病的外婆,终于在亲友的劝说下,住进了医院。
医生说她只能吃流食。
当时不少亲戚都在外地,妈妈担心外婆和陪外婆来看病的外公,吃了不卫生的食物,每天天一蒙蒙亮就进厨房,在晨曦中,准备着一道又一道的佳肴,然后送到外婆住院的那所较远的大医院里。
几个星期前的一个清晨,我起了个大早,却听见厨房里早已响起“叮叮当当”的锅碗瓢盆交响乐,只见妈妈的厨房里亮着澄黄的灯,她正专心致至地摁着刀把,将青菜切成细细的条儿,再横过来小心翼翼地切成碎末,她的背微微曲着,额角是大颗大颗晶莹的汗珠,眉尖微皱。
我的心中涌起一丝愧意:妈妈这几天忙里忙外,我从未伸手帮忙。
于是,我轻轻地抚上妈妈的手背,悄声说:“妈妈,我来切吧。
”妈妈笑着点了点头,松开刀把,眼睛里流淌着温暖的光彩,转过身去烧开锅,又忙碌别的事去了。
我在溢满妈妈气息的小厨房里切着菜,感到前所未有的自豪与幸福。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都早早地起床去厨房里帮忙。
几天前的一个周末的早晨,我抽出了空闲,吃过早饭便和妈妈提着大大小小的饭罐子和饭盒,出门去看望生病的外婆。
那日的天空清澈美好:蓝得仿佛一潭秋天的湖水。
迎着清晨的微风,我们骑着载满饭罐饭盒的自行车,在无人的街道上,向医院行进。
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医院,妈妈提着大大小小的饭盒饭罐跑上楼去。
外婆病房的门没有关,她正像个孩子似的躺在床上嘟嘟囔囔地抱怨着什么,一见我们,她就安静了下来,憔悴的脸上此时似乎洋溢着一丝察觉不到的笑意。
中学生百善孝为先演讲范文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中学生百善孝为先》。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品质。
孝顺不仅是对父母的孝敬,更是一种道德修养、一种人生态度。
首先,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孝顺父母。
父母是我们第一任老师,是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
他们供养了我们,教育了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
作为孝顺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为父母分担家务,学会照顾自己,不给父母添麻烦。
我们还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理解并包容他们的一些小错误。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常常向父母表达我们的爱,用言语和行动告诉他们我们有多么感激他们,多么爱他们。
其次,在学校和社会中,我们还要孝顺师长。
师长是我们的教导者,是我们的引路人。
他们在学业上、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关爱和辅导。
作为孝顺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尊敬并遵守师长的规章制度,听从他们的教导。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勤奋好学,充实自己;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守时守纪,团结同学,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此外,在社会中,我们还要孝顺祖国。
祖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机会,我们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幸福奋斗,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论是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还是勤奋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都是对祖国的孝敬。
孝顺是我们中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
一个懂得孝顺的人,是一个能够关心和尊重他人的人;一个懂得孝顺的人,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懂得孝顺的人,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
孝顺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
但无论是怎样的表达,关键在于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孝顺,用心去体会和理解父母的辛苦和付出,去感恩和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在孝顺中培养坚强的志气,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孝顺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让我们每一个中学生都做一个懂得孝顺的人,用我们的行动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百善孝为先初三作文范文5篇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百善孝为先初三作文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百善孝为先初三作文范文1“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子历来受到人们称赞,尤其在汉代,孝还和廉一起,成为士大夫被推荐做官的标准,称为“察举制”,据史书记载,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枭雄曹操,就是通过“举孝廉”而步入仕途,并最终一手建立起自己的帝国—魏国的。
由于“察举制”是士大夫做官的唯一途径,所以,这一制度的推行大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孝和廉,尤其是孝的追捧,“卧冰求鲤”之类的孝事也纷纷被人们演绎。
伯瑜有一次犯了错,被母亲用木杖痛打,伯瑜痛哭流涕。
母亲问:“以前打你的时候,没有见你哭过。
今天为什么要哭呢?”他回答说:“以前被您打的时候,身上十分疼痛,但今天却没疼痛的感觉。
大概是母亲您年老体衰,没有力气了。
想到这,我才痛哭流涕的啊!”这则出自《韩诗外传》的故事堪称是孝的典范,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伯瑜被母亲责打时关心的是母亲老了,并为此痛哭流泣,正是他拳拳孝心的表现。
自此可见,在古代,至孝也是一种境界。
百善孝为先初三作文范文2漫步街头,经常能看到一些老人。
他们衣衫褴褛,要么蹬着三轮车,要么拎着蛇皮袋,流连于大街小巷中,捡起人们丢弃的饮料瓶,或在垃圾中翻找可利用的“资源”,动作僵硬而麻木。
他们都是没有亲人的孤寡老人吗?当然不是。
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老人,他们的子女都还“健在”,准确地说,过得还不错。
但那只是他们的子女。
至于他们呢?有那么一小部分被送到了养老院。
其余的,就是你在街上看到的了。
他们游走于街头巷尾,构成了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忽然想起曾看过的一个电视纪录片。
片中,身患重病的老人因无钱治疗而从医院转到家中,躺在床上痛苦不已。
而老人的三个子女却在屋外为老人医药费的事而争吵不休,甚至还议论起老人的后事该如何处理。
【导语】孝心,理应是我们每个人都该具备的。
一个人,只有先懂得感恩,懂得孝顺,才会去珍惜,才能做好其他一切事情。
《初三有关百善孝为先的作文800字》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三有关百善孝为先的作文800字篇一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相信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父母,有自己的长辈,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和一切生存的权利。
如今我们长大成人,他们也理应收到回报。
所谓孝顺,古时就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孝顺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未中断过。
“孝”字由“老”的上半部分与“子”组合而成,喻意子女们应多多陪伴老人,围绕老人身旁多与老人交流,沟通。
爸爸每次给奶奶生活费的时候,奶奶总会说一句:“钱你们自己拿着用,我不差,你们只要多带着孙女回来住就好。
”每次听到这些,我都不免感到十分心酸、愧疚,因为每到节假日我想的都是去哪玩、去哪吃,根本没有考虑到回家看望年老的爷爷奶奶,以后放假我一定要经常和爸爸回家看望他们、尽孝心。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去看望生病住院的外婆,途中妈妈买了很多,嫩得似乎吹弹可破的水蜜桃,因为我们记得外婆最喜欢吃这个。
到了病房,我洗了几个水蜜桃,妈妈挑了一个的,剥了皮,喂给外婆,结果外婆又递给了我,“妈,您怎么……”妈妈欲言又止。
“没事,让她先吃,他还是个小孩子。
”外婆脸上的笑容依旧是那么慈祥,慈祥的让人心里一暖。
“您总是这么惯着她。
”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
于是她又剥了一个水蜜桃,一手拿着喂给外婆吃,另一只手拿着纸巾给她擦嘴,这就是妈妈的孝心吧,对外婆无微不至的照顾。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想着一定要为妈妈做些什么。
回到家里,我主动蹲下给妈妈换鞋,给她倒水,第二天甚至自觉的打扫、洗衣服、洗碗,妈妈一脸欣慰的看着我,说:“女儿长大了,知道帮妈妈分担。
”我说:“昨天在医院里看到您孝顺您的母亲,所以我也得好好孝顺我的母亲。
”我们都笑了。
我想好了,以后不管工作多忙,我一定把父母放在首位,有空就尽量陪他们。
中学生百善孝为先主题演讲5篇中学生百善孝为先主题演讲篇1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一般人认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
我不反对这种看法,这是孝顺了,只是这个孝顺只限于父母罢了。
虽然这种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现在,这种看法也许会被人否认,因为许多家长都曾对孩子说:你要真的孝顺我,就拿出点成绩来。
虽然现在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时代了,但知识却是要的,事业也总是要的。
许多贫困山区的父母宁可累死饿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学,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点成绩来,那也是可谓尽孝了。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孝顺的为什么偏偏只有父母呢。
不可否认,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养育了我们,也许我们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我们需要尽孝道。
但我们又能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吗?不能。
可为什么我们不对老师也尽孝道呢。
要知道,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能力,给了我们机会,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我们为什么就不对老师尽孝道呢?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需要以优秀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努力,我们需要才华来回报老师的培育,同样需要以成就事业来证明自己。
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
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孝的。
成就事业方能显出你的价值。
尽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给生你养你的父母,给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师,给养育了你的整个民族一个满意的答案,也许这是孝的一种吧!别人给了你,你就应该懂得回报别人,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父母的尽忠尽责克尽奉养并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业,然后在自己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用自己的成绩与爱心来回报世界上的种。
种,这也是孝顺了吧!中学生百善孝为先主题演讲篇2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古人云:“父母者,人之本也。
百善孝为先七年级作文600字百善孝为先七年级作文600字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提及来容易做起来难,有多少人,是嘴上说:“我必然要孝顺父母。
”但事实上是在乱用父母的钱,在家跟父母顶嘴,乃至晚上不回家……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让父母失望的情形。
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动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那么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使我十分感动。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
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配。
闵子骞素性孝道,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
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
老是在丈夫眼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季到了,天气十分严寒。
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里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里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
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处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因此,子骞穿着感觉冷得很,仿佛没有穿衣一样。
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气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不由躯体哆嗦起来,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
父亲盛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
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里面的芦花飞了出来。
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
当即回家责骂继配,要将狠毒的女人赶落发门,将那个心恶女人休掉。
继配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
子骞跪在父亲眼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为之动容,就连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确实是孝行的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此刻咱们应该更要孝顺父母,更何况孝道是咱们的悠长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仿佛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无取得部份现代人的认同,乃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顺”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
百善孝为先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没有我们的现在。
你怎么对待父母,你的子女就会怎么对待你。
孝心是一个接力棒。
孝敬父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件好事啊!我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
靠爸爸常年累月在外打工维持生活。
家里就剩下妈妈、我、妹妹三个人。
妈妈每天忙忙碌碌的,妹妹小,不懂事。
我是唯一一个能帮妈妈分担的人。
我会帮妈妈做家务,带带孩子。
妈妈生病了,也就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我给妈妈倒水递药,做好饭菜,做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一次,我不小心用刀把手切了,鲜血马上就流了出来,疼痛使我流下了眼泪,我没有喊妈妈,害怕妈妈知道。
我忍着疼痛终于把菜做好了,我不敢抬头,怕妈妈看见我的眼泪。
看着一家人吃着我做的饭菜心里说不出的喜悦!我还是一个很节俭的孩子。
冬天到了,妈妈看着外面寒冷的天气自言自语地说:“又该给你们买棉鞋了”。
我微笑着对妈妈说:“给妹妹买吧!我穿旧鞋就行了,妈妈,天气这么冷,以后就别到学校来接我和妹妹了,我会带她回家”。
妈妈看着我坚持的目光点头同意了。
别的同学都被家长接走,渐渐走远。
寂静的马路上,只剩下我和妹妹两个人了。
心里感到一阵惊慌。
可是想起妈妈慈爱的面孔,心里就会有无穷的力量。
我拉紧妹妹的手,满怀自信的向家走去。
回到家里妈妈笑了。
看到妈妈的笑脸,像吃了蜜一样。
妈妈夸我懂事了。
我觉得自己长大了,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来做,以后要为妈妈做更多的事情。
妈妈的生日就快到了,我也要送妈妈生日礼物,我要把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
每次陪同学去商店的时候,看见那些诱人的零食,我的手就会摸摸衣兜里的钱,然后,又缩了回来。
即使是大热的天,也舍不得买一块儿雪糕。
妈妈的生日终于到了。
中午,我用自己积攒的钱,给妈妈买了一个生日蛋糕。
炎热的夏天,我跑到家里,妈妈正在院子里干活,看见我满头大汗心疼地说:“中午不在学校休息回家干啥”?我喘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妈,今天是您的生日,这是我送您的生日礼物。
母爱之百善孝为先
母亲是最伟大的人,而母爱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每个母亲在对自己子女教育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方法,也都付出了不同的辛苦。
我的母亲对我的教育方法——身教。
我母亲告诉我“孝”是人最基本的本性。
那是我爷爷和奶奶病重的时候。
从小到大,我的父母爷奶就陪在我的身边,我一直很满足。
因为我母亲的包容,家中一直很太平。
可就在去年和今年,相隔103天,我爷爷和奶奶都去世了。
在我印象中,爷爷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没什么让人不满意的;奶奶是一个很挑剔的人,而且奶奶对妈妈不是很满,也跟我说了妈妈不少的坏话。
但即便妈妈会不开心,也不会说半句不满。
在去年,得了许多年病的爷爷,病重了。
家人都维前维后的,而这时去看病的奶奶也半途返回:前一个月,奶奶在本地看病查出是胃癌,只有两个月。
所以前去确诊。
此时,家人并没告诉奶奶。
爷爷去世了,爸爸显得很沧桑,可嘴里默念着:“老爷子也算可以了,至少走的时候没遭罪。
”大家都知道这是自己在安慰自己吧。
这段时间里妈妈什么都没说,只是打理着我和奶奶。
爷爷的葬礼办完了,奶奶的病也确诊了,是胰腺癌末期。
这段时间,妈妈想尽一切办法给奶奶做她爱吃的。
因为妈妈说:“两个老人,一个已经去世了,这个又得了重病,趁能吃的时候就给她多吃点吧。
只希望可以过了年,
还可以过了老爷子的百天。
”
这些日子,我母亲尽心尽力的照顾我奶奶的吃喝拉撒,我奶奶经常对我姑姑说:“没想到,你嫂子能这样对我。
”我母亲心疼我父亲,常常都是她自己照顾我奶奶,但她没有一句怨言。
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百善孝为先的孝。
母亲教会了我体谅、宽容、孝顺和无私。
母亲用自己的行为教育了我,母亲知道她将是我最好的老师,她的行为将影响我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