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盘菌接种不同抗性油菜后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49.38 KB
- 文档页数:5
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油菜菌核病是一种常见于油菜、小白菜、芜菁等十字花科作物的病害,也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之一。
本文将介绍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一、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一)环境因素1. 湿度:油菜菌核病是一种传播快、发病快的病害,高湿环境是它的主要感染因素。
油菜菌核病菌体在较高湿度(相对湿度大于90%)的环境下易于繁殖和传播,当气温在15℃~20℃时,病害发生的可能性也较大。
2. 低温:低温会导致作物生长缓慢,降低其抵御病害的能力,也会导致菌核病的发生。
3. 土壤酸碱度和土质:较高的酸碱度和大量含有酸性物质的土壤较易导致病害的发生。
(二)生物因素1. 油菜菌核病菌:油菜菌核病的病原菌主要是青霉菌属的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它传播快速,繁殖迅速。
在潮湿环境下,病原菌侵染油菜根颈,形成大小不一的黑色坚硬菌核,然后侵入油菜茎、叶和花蕾中繁殖,最终导致整个作物枯死。
2. 害虫:某些寄生于油菜等作物的害虫,如菜青虫、芜菁夜蛾、桃小食心虫等,会将油菜叶片咬掉一部分后,破坏了油菜的防御机制,使其更易受到病害的侵染。
3. 过度密植:过密的种植不利于空气流通和干燥,也容易导致菌核病的发生。
二、综合防治措施(一)生态防治1. 基地消毒:在种植前,先对田块进行消毒,清除残余的病菌和孢子,减少病害的发生。
2. 换茬和轮作:油菜菌核病菌的菌核具有较高的耐养分性,因此需要通过换茬和轮作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和繁殖率。
3. 节间管理:通过适当的节间调控和通风通气方法,保持作物株形修剪和以下的透风,减少潮湿环境的形成,从而预防病害的发生。
(二)化学防治1. 避开发病高峰期:在病害高峰期,采取及时治疗。
在油菜开花期和油菜生长前期,病害发生率较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防止病害发生,避免油菜受到极大损失。
2. 防治湿度高:对感染中的油菜,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治疗。
一般采用药粉或药水喷洒油菜,防治菌核病的同时,可以预防菌核病、灰霉病等一系列病害。
引文格式:李恩琛, 郗征, 朱娜, 等. 核盘菌引起的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 38(4):714−724. DOI: 10.12101/j.issn.1004-390X(n).202211047核盘菌引起的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李恩琛, 郗 征, 朱 娜, 刘 佳, 徐秉良 **, 张树武 **(甘肃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70)摘要: 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侵染引起的广谱性植物病害,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随着生防技术的日益提高,生物防治成为植物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综述了目前菌核病的防治现状,重点围绕菌核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对不同拮抗真菌、细菌、真菌病毒、植物源杀菌剂和有机土壤改良剂在菌核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和防治效果进行系统阐述;讨论了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对生防微生物和天然植物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菌核病的安全、高效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核盘菌;菌核病;生物防治;拮抗微生物中图分类号: S47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390X (2023) 04−0714−11Research Advances on Biocontrol of Sclerotinia Rot caused by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 Enchen ,XI Zheng ,ZHU Na ,LIU Jia ,XU Bingliang ,ZHANG Shuwu(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iocontro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fCrop Diseases and Pests of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70, China)Abstract: Sclerotinia rot, caused by the fungus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 is a broad spectrum plant disease that causes enormous economic losses worldwide. Biocontro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y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plant diseases, as the development of biocontrol technology.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sclerotinia rot management, focusing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control of sclerotinia rot, and presents a systematic elucidation of the mechan-isms and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antagonistic fungi, bacteria, mycovirus, botanical fungicides and organic soil amendments in the control of sclerotinia rot. The problems in biocontro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processes are discussed, and foregroun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iocontrol microorganisms and natural plant resources are prospecte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safe and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against sclerotinia rot in the future.Keywords: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 sclerotinia rot; biocontrol; antagonistic microorganisms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3,38(4):714−724Journal of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E-mail: ********************收稿日期:2022-11-22 修回日期:2023-08-25 网络首发日期:2023-09-08*基金项目:甘肃农业大学“伏羲杰出人才培育计划”项目 (Gaufx-03J03);甘肃农业大学人才专项经费(2017RCZX-07)。
2020年第1期总第178期说验研奔不同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比较覃艳丽1曹艳红2郑普兵】周巍I(1.湖北省洪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荆州433200;2.湖北省洪湖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湖北荆州433200)中图分类号:S435.654文献识别码:B文章编号:1005-6114(2020)01-031-002摘要:通过32个品种对比试验,数据显示:禾盛油555、中油杂19、华油杂72、华早291、中油589、中双9号、华双5号等7个品种对油菜菌核病抗性较好,病株率在10%以内,病情指数W5,占供试話种的21.9%,其中华早291、中油589、中双9号、华双5号为常规品种,禾盛油555、中油杂19、华油杂72为杂交品种。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抗性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一种世界性病害,居我国油菜主要病害之首,直接造成油菜减产10%-70%,含油率降低1%~5%叫它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真菌病害,在油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以结实期发病最重何,发病时茎、叶、花、果均可受害,并以茎部受害最重叫气候相对潮湿的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油菜的主要产区,也是油菜菌核病的易发和多发地区,一般发病率为10%~30%,严重者达到80%以上叫洪湖市地处江汉平原南部,属油菜菌核病发生严重区域,选用菌核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尤为重要。
本文2018年-2019年选用32个江汉平原主栽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为选用适宜江汉平原油菜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供试油菜品种32个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油菜办提供。
1.2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点:洪湖市黄家口镇黄家口村四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旱地,土壤质地松软,肥力中等,地力一致,试验田面积4.67hm2(含保护行)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前茬为大豆。
1.3种植情况播种时划定保护行和试验小区,于2018年10月5日统一采用湖北中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油菜直播机播种,灭茬、开沟、起垄、施肥、播种、盖籽,六统一复合作业,一播10行,每个品种种植1330m2,播种量300g/667m2o施肥:种肥同播,用“宜施壮”油菜专用缓释肥,每35kg/667m2,后期不追肥。
抗菌核病油菜品种嘿,你知道抗菌核病油菜品种吗?这可真是农业领域的宝贝呢,就像给油菜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能让它们更好地对抗病害,茁壮成长哦!先说说“金油1号”吧。
这个品种在抗菌核病方面表现可出色啦!比如说有个农民老张,他家以前种的油菜总是受到菌核病的困扰,产量不高,品质也受影响。
后来他听说了“金油1号”,就试着种了一些。
在种植过程中,他发现这个品种的油菜长得可健壮了,不像以前的品种那么容易得病。
到了收获的时候,产量比以前提高了不少,而且油菜籽的质量也很好。
老张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对邻居说:“这‘金油1号’真是厉害,以后我就种它了!”你觉得这样的品种好不好呢?“绿丰2号”也很不错哦。
它对抗菌核病有自己的一套“本领”。
有个种植大户李大哥,他种了一大片“绿丰2号”油菜。
在油菜生长期间,周边其他地块的油菜都或多或少出现了菌核病的症状,可他的油菜却安然无恙。
他仔细观察后发现,“绿丰2号”的植株好像有一种天然的抵抗力,能有效地抵御病菌的侵袭。
李大哥开心地说:“我选对了品种,今年肯定能有个好收成!”你要是种植户,会选择这样的品种吗?“阳光油菜3号”也是抗菌核病的“小能手”呢。
比如说有个农村合作社,他们尝试种植了“阳光油菜3号”。
在管理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品种不仅抗菌核病能力强,而且生长速度快,出油率也比较高。
合作社的成员们都很满意,大家在一起讨论说:“这个品种真是太棒了,我们要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的人受益。
”你觉得合作社的想法对不对呢?“健康油菜5号”也值得一提哦。
它就像一个坚强的“小卫士”,守护着油菜的健康。
有个年轻的农民小王,他刚开始种植油菜,没有什么经验,担心油菜会得病。
后来他听了专家的建议,种了“健康油菜5号”。
在整个种植过程中,他发现这个品种很好管理,菌核病发病率很低。
小王兴奋地说:“我运气真好,选到了这么好的品种,以后种植油菜更有信心了。
”你在种植过程中会重视品种的选择吗?“优抗6号”也是个厉害的角色哦。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22, 48(6): 1357 1371 /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E-mail:***************DOI: 10.3724/SP.J.1006.2022.14091甘蓝型油菜BnCNGC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核盘菌侵染和PEG处理下的表达特性分析陈松余丁一娟孙峻溟黄登文杨楠代雨涵万华方*钱伟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 西南大学农业科学研究院, 重庆 400716摘要: CNGC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 对植物的逆境响应有重要作用。
系统分析甘蓝型油菜BnCNGC基因家族成员全基因组分布、结构、进化及其响应不同逆境胁迫的表达特性, 对于阐明其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利用拟南芥和甘蓝CNGC蛋白保守结构域及特异基序氨基酸序列在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甘蓝型油菜BnCNGC家族成员, 分析其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蛋白理化性质、蛋白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
利用转录组数据, 筛选甘蓝型油菜逆境响应候选BnCNGC成员, 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核盘菌、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结果显示, 共鉴定到49个甘蓝型油菜BnCNGC成员, 分布于除A08、C06的17对染色体上, 含有5~10个内含子, 其上游1500 bp包含大量逆境胁迫响应元件。
BnCNGC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质含413~801个氨基酸, 相对分子量(MW)范围47.62~110.58 kD, 等电点(pI)范围 6.10~9.88。
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nCNGC分为Group I、II、III和IV四类。
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 BnCNGC9、BnCNGC27和BnCNGC48均参与逆境胁迫响应。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 甘蓝型油菜叶片中BnCNGC9、BnCNGC27和BnCNGC48均在核盘菌胁迫下表达下调, 下调量分别为48.2%~99.1%、79.4%~87.1%和39.7%~92.6%。
油菜菌核病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时会造成茎秆全部枯死和倒伏、秕粒多、千粒重下降,甚至颗粒无收。
近几年来,秭归县水田坝乡油菜生产发展较快,以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了油菜种植面积,使双低油菜推广面积从53h m 2扩大到6075hm 2。
随着面积的扩大和历年重茬种植,菌核病发生较严重,一般年份损失10%左右,流行年份达30%,部分地区和田块达50%。
而农民却极少主动防治油菜菌核病,等到病害严重、农民认为需要防治时却为时已晚。
为及早预测,指导农民防治好菌核病,减少损失、保障丰收,对病害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今后更及时有效采取应对措施、减轻危害损失具有指导意义。
1调查方法调查品种为华油杂52,选择相同地势、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田块10块,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20株,进行分级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发病重的田块一般肥水过旺、生长旺盛、田间积水严重、早病早衰,大部分植株茎秆表皮层纵裂、茎秆干枯、荚果表皮粗糙、籽粒干秕,尤其是重茬田菌核病更为严重。
2产量损失测定2.1病株级别对千粒重损失率的测定在调查田内,将不同级别的油菜取20株(每株分枝数、荚果数量基本相同),分别脱粒后随机取样,称量各自千粒重,并称出相应的单株损失率,见表2。
2.2不同发病类型(重中轻)田块的产量损失估测从调查的10块田来看,重病田茎秆几乎全部枯死,且倒伏、秕粒多,对产量影响大;发病轻的田块分枝部分发病、秕粒较少,对产量影响相应减轻,见表3。
3调查分析据表2病株级别对千粒重损失率的测定,0级千粒重4.2g ;1级3.8g ,损失率10%;2级3.5g ,损失率17%;3级3g ,损失率29%。
据表3发病程度分析,轻病率38%,病指17%,面积3.93h m 2,平均损失率4.6%;中等发病率7%,病指39%,面积2.67hm 2,平均损失率10.9%;重病病株率83%,病指48%,平均损失率13.5%。
核盘菌通过类似整联蛋白(SSITL)抑制寄主的抗病反应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V)缩略词表 (VIII)1. 前言综述 (1)1.1 核盘菌的危害及其防治 (1)1.1.1 核盘菌的危害及其生物学特性 (1)1.1.2 作物菌核病的防治研究 (1)1.2 植物病原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 (5)1.2.1 植物天然的的物理及生理生化防卫屏障 (5)1.2.2 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 (6)1.2.3 植物的后天免疫系统 (10)1.2.4 植物的非寄主抗性 (13)1.2.5 不同类型植物病原菌的侵染策略以及互作方式 (14)1.2.6 核盘菌的侵染策略 (16)1.3基因功能研究的策略 (19)1.3.1丝状真菌的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19)1.3.2基因的超标达、敲除和沉默 (20)1.3.3 蛋白质的定位 (24)1.4 Integrin以及Integrin–like基因的研究进展 (26)1.4.1 整联蛋白的结构 (27)1.4.2 整联蛋白的信号传导 (29)1.4.3整联蛋白在微生物中的生物学功能 (30)1.5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2. 材料与方法 (33)2.1 菌株及植物材料 (33)2.2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2.3 核酸的实验操作 (34)2.3.1 DNA的提取 (34)2.3.2 质粒的提取 (34)2.3.3 总RNA的提取 (35)2.3.4 RT和Real–Time PCR (35)2.3.5 Northern blot (36)2.4 蛋白质的实验操作 (37)2.4.1 SSITL的原核表达 (37)2.4.2 抗体血清的制备、效价(ELISA)以及特异性(Western blot)的检测 (37)2.4.3 SSITL的免疫胶体金亚细胞定位 (39)2.4.4 核盘菌侵染洋葱表皮过程中SSITL的免疫荧光定位 (40)2.5 相关载体的构建 (40)2.6 ATMT介导的真菌和植物转化 (41)2.7 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 (43)2.7.1 生长速度、致病力、菌丝顶端分支以及菌落形态的观察 (43)华中农业大学2012届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7.2 菌核的培养、大小及重量的测定和菌核萌发的研究 (43)2.7.3 核盘菌产草酸能力的测定 (44)2.7.4 核盘菌侵染拟南芥叶片过程的观察 (45)2.8 SSITL与植物诱导抗性的关系 (45)2.8.1 核盘菌侵染拟南芥过程中SSITL基因的表达情况 (45)2.8.2 核盘菌侵侵染拟南芥过程中拟南芥局部抗性的动态变化 (45)2.8.3 核盘菌侵侵染拟南芥过程中拟南芥系统抗性的动态变化 (46)2.8.4 SSITL在植物中表达对植物的抗病性的影响 (46)3. 结果与分析 (47)3.1 SSITL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7)3.1.1 SSITL的序列分析 (47)3.1.2 SSITL蛋白的同源比对分析及高级结构预测 (49)3.2 SSITL对核盘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53)3.2.1 SSITL基因在核盘菌不同生长时期的表达 (53)3.2.2 SSITL基因沉默对核盘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53)3.3 SSITL抗体的制备以及免疫胶体金亚细胞定位 (61)3.3.1 SSITL的原核诱导表达 (61)3.3.2 抗血清效价以及特异性测定 (63)3.3.3 SSITL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63)3.4 SSITL基因在核盘菌与植物互作过程中的作用 (67)3.4.1 核盘菌侵染拟南芥时,SSITL基因的表达情况 (67)3.4.2 核盘菌SSITL对拟南芥局部防卫反应的影响 (68)3.4.3 核盘菌SSITL对拟南芥系统防卫反应的影响 (70)3.4.4 SSITL在寄主植物中瞬时表达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74)3.4.5 SSITL在寄主植物中组成型表达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79)3.4.6 SSITL的表达对烟草的影响 (81)4. 讨论 (83)4.1 SSITL基因生物学功能的深入探讨 (83)4.1.1 SSITL基因的序列分析 (83)4.1.2 SSITL基因的功能分析 (85)4.2 SSITL参与抑制植物诱导抗性 (87)4.2.1 SSITL基因在核盘菌侵染过程中被诱导表达 (88)4.2.2 SSITL参与抑制植物的局部抗性 (88)4.2.3 SSITL参与抑制植物的系统抗性 (89)4.2.4 SSITL基因在植物中表达后,植物的抗性受到抑制 (90)4.3 研究SSITL的互作蛋白以及作用机理 (90)4.4 结论与展望 (92)5. 参考文献 (94)附录: (116)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21)致 谢 (122)核盘菌通过类似整联蛋白(SSITL)抑制寄主的抗病反应摘 要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属于子囊菌门,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典型的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