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稻—油轮作区油菜免耕撒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免耕栽培是建设节约型农业的客观要求,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迫切需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德县开始着手引进免耕栽培技术,并展开了示范,一开始仅在油菜上应用,经过后期逐步完善配套,至2005年已形成适合该县的稻板田免耕机开沟油菜撒直播的技术路线。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普及,应用面积约占油菜栽培总面积的95%以上,技术日趋成熟,现将其总结如下。
1选种播种油菜采取免耕撒直播栽培,宜选择株型紧凑、分枝少、分枝节位适中、抗倒性强、播期弹性大、适宜密植的优质品种。
20世纪90年代,广德县主推中油821、秦油2号、华杂四号等油菜品种。
近年来,为了发挥良种增产优势,该县新引进推广了史力丰、天禾油2号、浙平4号、绵油12号等油菜品种[1]。
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时间,进行精量播种,一般播种量控制在3.00~3.75 kg/hm2。
农机具配套作业,是油菜实行稻板田免耕撒直播栽培的基础条件。
农机具作业前,要求土壤墒情较好,土壤湿度宜控制在70%左右,当土壤湿度条件达到手捏成团、手松即散时,就可进行开沟。
开沟前,先施好基肥,备好种子、有机肥及泥沙等,根据单位面积用种量,将备好的过筛油菜种子与适量有机肥或泥沙混匀,均匀撒施入待播的田块。
当施好基肥、播好种后,即可进行开沟作业,农机具下田作业时将沟土均匀覆盖在厢面上,使沟厢分明,厢宽约1.2 m,沟规格为宽25 cm、深20 cm[2]。
开沟作业完成后即表示播种结束。
2合理施肥产量指标需依据栽培田块地力情况来确定,一般定为2 250~3 000 kg/hm2。
因此,在施肥上,要按照“施足基肥、早施苗肥、稳施腊肥、重施薹肥、巧施花肥、必施硼肥、初施叶肥”的原则进行。
一般基肥施优质有机肥30.0~37.5 t/hm2、饼肥750~900 kg/hm2、高氮配方肥(20-12-15)375~450 kg/hm2、硼砂11.25~15.00 kg/hm2 [3]。
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 种植前期准备免耕直播的油菜对田间土壤的要求很高,有必要选择集中的稻田。
虽然种植的田地应该以湿润为主,但是在种植前1~10 d,需要放掉田里的水进行晒田。
由于土层未经翻转,容易滋生杂草。
在种植前可喷除草剂灭茬除草。
在前作物收获后田间已有杂草的,可在整地前3~5 d,每667 m 2 用10%草甘膦0.5~0.75 kg兑水20~30 kg全田均匀喷雾,防除大田老草,隔3~5 d后就能播种。
2 开沟晒田完毕后,在油菜田里进行开沟,通常要开3个,也就是畦沟、腰沟和围沟,这3个沟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畦沟宽15 cm、深15 cm、腰沟宽20 cm、深18 cm、围沟宽20 cm、深21 cm。
紧接着平整土地,去高补低,将土壤里面宽大于4 cm的异物捡出或者是碾碎撒到土壤中,以免播种时候出现丛籽、深籽和烂籽的情况。
3 选择良种为了实现油菜高产,选择油菜种子变得格外重要,特别应选择抗菌核病的高产良种,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类别,如川油36、浙双8、华农油101和中双11等。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浸泡处理,浸泡后再对其进行晾晒或者催芽处理,是否催芽要根据实际情况,晾晒完毕后就可以直接播种,如果时间紧迫也可以进行催芽后播种。
4 播种要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免耕直播通常在10月中下旬播种,时间可以根据地区的不同进行调整,比如山区的播种时间就可以相应提前10 d左右,这样能够让油菜尽快适应山区的气温变化,提高成活率。
在667 m 2 的田地内,可以使用40~50 kg复合肥或800 kg农家肥,配合0.5 kg硼肥进行施肥,均匀分布,每667 m 2 使用0.2~0.3 kg 种子。
播种方式多种多样,不过条播需要考量行距的问题,大致应该保持在35 cm左右,而穴播每667 m 2 则需要保持7 500穴。
5 合理密植直播油菜的寿命相对较短,个体生产量不足,单株产量下降。
因此,有必要提高种植密度。
稻—油轮作区油菜免耕撒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姜宇龙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09期免耕栽培是建设节约型农业的客观要求,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迫切需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广德县开始着手引进免耕栽培技术,并展开了示范,一开始仅在油菜上应用,经过后期逐步完善配套,至2005年已形成适合该县的稻板田免耕机开沟油菜撒直播的技术路线。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普及,应用面积约占油菜栽培总面积的95%以上,技术日趋成熟,现将其总结如下。
1选种播种油菜采取免耕撒直播栽培,宜选择株型紧凑、分枝少、分枝节位适中、抗倒性强、播期弹性大、适宜密植的优质品种。
20世纪90年代,广德县主推中油821、秦油2号、华杂四号等油菜品种。
近年来,为了发挥良种增产优势,该县新引进推广了史力丰、天禾油2号、浙平4号、绵油12号等油菜品种[1]。
根据品种特性和播种时间,进行精量播种,一般播种量控制在3.00~3.75 kg/hm2。
农机具配套作业,是油菜实行稻板田免耕撒直播栽培的基础条件。
农机具作业前,要求土壤墒情较好,土壤湿度宜控制在70%左右,当土壤湿度条件达到手捏成团、手松即散时,就可进行开沟。
开沟前,先施好基肥,备好种子、有机肥及泥沙等,根据单位面积用种量,将备好的过筛油菜种子与适量有机肥或泥沙混匀,均匀撒施入待播的田块。
当施好基肥、播好种后,即可进行开沟作业,农机具下田作业时将沟土均匀覆盖在厢面上,使沟厢分明,厢宽约1.2 m,沟规格为宽25 cm、深20 cm[2]。
开沟作业完成后即表示播种结束。
2合理施肥产量指标需依据栽培田块地力情况来确定,一般定为2 250~3 000 kg/hm2。
因此,在施肥上,要按照“施足基肥、早施苗肥、稳施腊肥、重施薹肥、巧施花肥、必施硼肥、初施叶肥”的原则进行。
一般基肥施优质有机肥30.0~37.5 t/hm2、饼肥750~900 kg/hm2、高氮配方肥(20-12-15)375~450 kg/hm2、硼砂11.25~15.00 kg/hm2 [3]。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xx年xx月xx日•前言•稻田免耕直播油菜栽培技术概述•稻田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稻田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效果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前言1背景介绍2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油菜的种植和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经济收益。
油菜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
油菜种植需要良好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同时需要精细的栽培管理技术。
研究稻田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旨在提高油菜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研究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形成机制,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的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为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研究目的和意义02稻田免耕直播油菜栽培技术概述03免耕直播技术的操作流程在稻田中,利用无人机或人工将油菜种子直接播撒在田面上,然后进行必要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免耕直播技术01免耕直播技术定义免耕直播技术是一种在未经翻耕的土地上直接播种油菜的轻简化栽培技术。
02免耕直播技术的优势免耕直播技术能够减少土壤翻耕的作业量,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同时也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提高油菜产量。
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油菜品种,同时要考虑品种的抗病性和产量。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油菜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以保证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根据油菜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包括基肥和追肥的施用。
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合理控制土壤湿度,保证油菜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根据油菜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油菜的健康生长。
油菜栽培关键技术播种时间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03稻田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选用适宜品种抗病性强的品种选用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油菜品种,如芥菜型油菜等。
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根据种植地点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油菜品种。
油菜茬免耕水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摘要介绍了油菜茬免耕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水肥管理、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以期指导油菜茬免耕水稻高产技术的推广。
关键词水稻;油菜茬;免耕;高产栽培油菜茬免耕旱直播是水稻轻型栽培的措施之一,具有省工、省力、节本高效、简便易行、高产等特点,而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稻可持续发展。
油菜茬免耕水稻旱直播技术是安徽省许多地区农民喜欢的种植模式,在邱村、新抗等粮油作物主产区试种都很成功,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以供参考。
1 播前准备1.1 选择适宜品种选种针对广德县粮油主产区稻—油(麦)种植方式,以稻茬后不影响后作油菜免耕直播适期为度,选择适合该地区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较短的早中熟杂交组合新品种,如五优308、隆平208等。
1.2 种子处理一是选种和晒种,提高发芽率;二是播前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传性病害;三是将浸透过的种子与旱育保姆药剂拌匀待播种。
1.3 油菜田处理因种植油菜茬的畦面窄、沟多,待油菜籽收获后,将其秸秆和颖壳(秸秆切碎)投入要填平的畦沟内。
对杂草较多的田块,用2 250mL/hm2克芜踪对清水喷雾,除杂草与灭茬。
2 播种讲究播种质量,力争一播全苗,最适播期在5月底至6月初。
直播稻分蘖多,成穗多,用种量一般与移栽田大致相同,为12~15kg/hm2。
使用拖拉机牵带的开沟机开沟土覆畦面盖籽,完成播种,注意开沟时应避免与原来老油菜沟重复。
机开沟覆土后,应及时清理沟系,达到沟沟相通,以确保有水灌得上、排得出,灌排自如。
3 水肥管理3.1 水浆管理播种后覆土,完成以上2道工序后,即可灌出苗水。
先灌平沟水,以湿润畦面为准,三叶期前保持沟内浅沟水,沟里的水通过畦内土壤毛细管,压送上升至畦表层,使畦面土全部湿透,以利于稻谷扎根立针出苗。
三叶期后逐渐建立浅水层,促进分蘖早生快发。
五叶期采取“间歇灌溉”,做到陈水不干、新水不灌,浅水灌溉,干干湿湿。
油稻两熟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浙江省经济较发达,劳动力工值高,同时随着柴油价格上涨,耕地机械翻耕费提高,粮油生产成本逐年增加。
为此,浙江省开展油稻两熟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降低了粮油生产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益。
据调查,每亩免耕直播油菜比移栽油菜节本增效62.5元,每亩免耕直播晚稻比翻耕移栽晚稻节本增效70.24元,全年油稻两熟免耕直播栽培累计节本增效132.74元。
现将油稻两熟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免耕直播油菜是指晚稻收获后土壤不翻耕,封杀老杂草和简单平整后,直接播种油菜种子的一种油菜栽培方式。
1.1品种选择免耕直播油菜扎根较浅,后期易出现倒伏,生产上应选择浙双72、沪油15等产量高、株高适中、抗倒性较好的“双低”油菜品种作免耕直播栽培。
1.2适期早播晚稻收获后应抢时早播,一般10月中下旬播种,最迟不超过10月底。
在田土潮湿和适期早播时,每亩播种量为0.15~0.2kg;在田土干燥或迟播时,每亩播种量为0.2~0.3kg。
为使播种均匀,可用0.5~0.75kg炒熟的油菜籽与种子拌匀后再播。
播种方式以条直播、撒直播为主,提倡机械条直播,提高田间作业效率。
1.3机械开沟播种后,及时用开沟机开沟覆土,沟宽20cm、沟深15cm,畦宽120~140cm,畦面覆土厚度2~3cm。
机开沟结束后,开挖田角的排水沟,做到沟沟相通。
每亩畦面均匀覆盖稻草150~200kg,既遮阳保湿促全苗,又能培肥土壤。
1.4间苗定苗秧苗2叶1心时间苗,间密补稀。
3~4叶期定苗,对早播的田块,每亩留苗1.2~1.8万株;对迟播的田块,每亩留苗1.8~2.5万株。
1.5化学除草1.5.1播前处理对播种前杂草较重的田块在播种前3~5天,每亩用10%草甘磷500ml冲水40kg喷雾扑杀免耕稻田老杂草。
1.5.2播后苗前处理播种覆土后,每亩用50%乙草胺50~75ml,或60%丁草胺100ml冲水40kg喷施,作土壤处理,防止杂草萌发。
经济作物E-mail:**************电话*************本栏编辑:刘 颖双季稻或单季稻收割后,大量稻田空休,利用空休劳动力和这些稻田栽培冬油菜,对稻农增收有积极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省工、省力、节本、高效,为实现亩产菜籽早熟品种150千克、中熟品种200千克、晚熟品种250千克的目标,应采取综合技术措施,环环相扣抓实全程栽培管理。
一、适地和良种选择1. 适地选择油菜怕湿,忌积(渍)水,低洼、地下水位高、难以排水、土壤过于板结和易积(渍)水等稻田,不适合免耕直播油菜。
地势较高、排灌较好、光照充足、土壤较疏松肥沃等稻田,适合免耕直播油菜。
免耕直播油菜田水稻收割时,无论是人工收割还是机收,留茬要尽可能低,留茬高度不超过10厘米,以利播种、出苗整齐和管理。
免耕直播栽培田,水稻收割前10~15天将田中水排净晒田,晒至表土露白。
油菜直播前,稻草应全部清出稻田,以免影响作业。
2. 选用良种栽培者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肥力、茬口安排等灵活选用优良品种。
稻田免耕直播油菜,宜选用具丰产、抗倒伏、耐寒冻、抗菌核病和霜霉病等特性的优良品种。
稻—稻—油菜栽培模式的,以选栽早熟或中熟品种为好。
单季稻田,留给油菜生长的时间足够长,为夺取高产,宜选用中熟或晚熟品种。
一般而言,白菜型和常规油菜品种产量相对较低,甘蓝型和杂交油菜品种产量较高。
甘蓝型和杂交油菜多数品种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性较好。
早熟油菜品种可选择华油杂6号、沣油737、中油116、华油杂9号、湘油420、保油8号和丰油730等,中熟油菜品种选择中农油2008、中油杂11号、两优586、油研8号、中油98D、赣油15号、川油36号和甘油5号等,晚熟油菜品种可选择中油杂15号、沪油15、浙油28、皖油14号、宁杂3号、浙双8号和漕泾胜利等。
二、整畦和播种1. 整畦播种前每亩撒施腐熟猪牛粪1 000~13 00千克,或腐熟鸡粪300~400千克,或泼施腐熟粪水1 50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0~35千克,钙镁磷肥25千克,硫酸钾7千克,硼砂1千克,然后,开畦沟、腰沟和围沟,畦宽1.5~2米,畦长根据情况自定。
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通过分析不同播期、基本苗密度和施氮水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以建立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试验结果表明,稻茬免耕直播油菜在该地区试验条件下,9月30日前后播种、基本苗密度为45万~75万株/hm2(即成熟密度为37.5万~57.0万株/hm2)、施纯氮为270 kg/hm2的条件下有利于获得丰产。
关键词: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稻茬免耕直播;播期;密度;施氮量
目前长江下游油菜种植制度基本是以稻油两熟制为主,种植方式以人工移栽和直播为主。
这两种种植方式目前在生产上均面临着一些问题,制约着油菜生产的发展[4,5]。
一方面,人工移栽由于劳动力投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不相适应,造成油菜种植面积的下降[6-8]。
另一方面,人工直播由于茬口衔接偏紧,不利于油菜的丰产丰收。
我国长江下游抛秧稻、机插稻、直播稻等轻简栽培水稻面积不断扩大,使水稻收获期推迟,江苏省尤为突出,生产上一般在10月20日以后才能让出茬口。
10月20日以后播种的油菜普遍表现冬前生长量不足、冻害严重、春后难发苗,影响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的提高。
为解决这些问题,特开展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种植方式研究,通过对不同播期、密度和施氮水平条件下的油菜生长规律及其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分析,建立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方法,以期推动油菜种植方式的改变,促进油菜种植面积的稳定和提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材料
试验于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勤丰村(119°32′41″E,32°27′16″N)进行。
试验地点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类黄岗土,土壤质地轻粘,耕作层pH为5.6、有机质18.58 g/kg、速效磷15.69 mg/kg、速效钾93.78 mg/kg。
供试油菜品种为秦优10号。
1.2 田间试验方案
采用裂-裂区设计,以播期为主区,氮肥为裂区,基本苗密度为裂裂区,3次重复。
播期(A):设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10月30日4个播期;氮肥(B):设总施氮量为90、180、270 kg/hm2 3个施氮水平,施氮量的50%作基肥,50%作薹肥;基本苗密度(C):设15万、30万、45万、60万、75万株/hm2 5个密度。
各小区的磷、钾、硼肥统一标准,均作基肥,其中磷肥(P2O5)用量为120 kg/hm2,钾肥(K2O)用量为180 kg/hm2,硼肥(硼砂)用量为15 kg/hm2。
肥料种类分别选用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2%)及氯化钾(含K2O 60%)。
小区面积20 m2,小区间以隔离沟隔开,沟宽30 cm、深25 cm,四周留1 m宽的保护行。
6月3日分小区实收计产。
1.3 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产量折算为公顷产量,采用DPS 3.01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 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油菜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播期、氮肥和基本苗密度以及三者互作效应的P值均小于0.01,说明不同处理及其互作条件下油菜产量之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
2.2 回归方程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根据产量结果,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法获得油菜产量(y)与播期(x1)、施氮量(x2)、基本苗密度(x3)3要素的数学回归模型:y=1 827.60-21.70x1+3.94x2+0.001 6x3。
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699,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模型成立。
2.3 不同影响因素下油菜产量分析
2.3.1 播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2)表明播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9月30日播种的油菜产量最高,9月15日播种的次之,10月30日播种的油菜产量最低。
其中9月15日与9月30日、10月15日播种的油菜产量差异不显著,与10月30日播种的油菜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2.3.2 氮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由表3可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产量逐步提高,施氮量为27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829.6 kg/hm2,与施氮量90 kg/hm2(2 136.4 kg/hm2)和180 kg/hm2(2 548.5 kg/hm2)相比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32.45%和11.03%。
其中,施氮量为90 kg/hm2与180 kg/hm2的油菜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与270 kg/hm2的油菜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氮量为180 kg/hm2与270 kg/hm2的油菜产量差异不显著。
2.3.3 基本苗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基本苗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4。
基本苗密度在75万株/hm2时油菜产量最高,为2 896.5 kg/hm2,随着密度的下降,产量也随之下降。
经多重比较分析,油菜基本苗密度为60万、75万株/hm2时的产量极显著高于15万株/hm2,显著高于30万株/hm2;密度为45万株/hm2的产量显著高于15万株/hm2;其他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2.3.4 播期、氮肥、基本苗密度互作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由图1可以看出,播期不同时,其达到最高产量时油菜的基本苗密度也不同,9月15日播种的油菜达到最高产量时,其基本苗密度为45万株/hm2;9月30日播种的油菜达到最高产量时,其基本苗密度为60万株/hm2;10月15日和10月30日播种的油菜达到最高产量时,其基本苗密度均为75万株/hm2。
各播期下各密度的产量总体上均是随着氮
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3 小结与讨论
3.1 播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在该地区该试验条件下,油菜播期以9月30日前后为最佳播期,此播期下产量最高。
播期过早,冬前生长量偏大,消耗肥料多,造成落黄现象,如遇暖冬年份容易出现早薹早花现象,不利于高产;播期过迟,低温会导致油菜生长慢、冻害重、产量低、风险大,从10月上旬以后,随着播期延迟,产量逐渐下降。
试验中,10月30日播种的产量最低,虽然高产小区产量能达到2 334 kg/hm2,但仍比最高产量下降了近40%,冻害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迟直播油菜可能是灾年抗灾应变的一项措施,但在正常年份应该适期早播。
3.2 基本苗密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基本苗密度对直播油菜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基本苗密度在45万~75万株/hm2(成熟密度为37.5万~57.0万株/hm2)的小区油菜产量最高,这与该试验地区多年试验示范的结论有一点差别。
江都区常年直播油菜以基本苗密度为45万~60万株/hm2的油菜产量最高。
但从气象与苗情角度分析,2009年冬前低温来得早,越冬低温频频发生,2010年春后连续低温阴雨寡照,油菜个体生长量小,所以增加群体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导致结果与之前有所不同。
因此,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该地区直播油菜的基本苗密度应在45万~60万株/hm2比较适宜。
早播的密度要低,迟播的要适当增加,这是提高直播油菜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3.3 施氮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逐步提高,以施纯氮270 kg/hm2的试验小区油菜产量最高,说明在高产栽培条件下,施氮量还可以适当增加。
但迟播油菜并非如此,结合田间观察结果分析得知,迟播油菜前期用肥少、叶色淡、苗体老健、抗寒性强,随着施肥量增加,油菜叶色深、苗体嫩、冻死苗严重、成苗率下降。
生长中后期由于迟直播油菜个体小,需肥量不大,所以产量并不因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反倒因施肥量过多而造成贪青迟熟现象。
因此,建议在该地区高产栽培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但要注意,早播的、低密度的可增加,迟播的、高密度的还应适当减少,特别是迟直播油菜要少施基肥防冻害,早施返青肥促生长,普施薹肥争高产。
参考文献:
[1] 张冬晓.我国油菜品种推广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J].辽宁农业科学,2005(5):42-43.
[2] 宗锦耀.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J].农业机械,2008
(20):18-20.
[3] 包月红,浦惠明.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配套农艺技术研究Ⅲ.机直播油菜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9(4):82-83.
[4] 王建平,姚月明,朱兴连,等.油菜轻型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Ⅰ.不同轻型栽培方式的特点及可行性分析[J].上海农业科技,1999(3):47.
[5] 张琼英,周桂清,王国槐,等.播种期和播种方式对免耕直播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作物研究,2004(3):167-170.
[6] 文建平.“双低”油菜不同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J].江西农业科技,2000(6):32-33.
[7] 侯燕.油菜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J].耕作与栽培,2004(5):21-22.
[8] 官春云.改变冬油菜栽培方式,提高和发展油菜生产[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