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八章要素价格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509.50 KB
- 文档页数:38
西华师范⼤学-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考试题型:1、判断说明2、简答3、画图说明(关税配额、关税同盟)考试内容:1、李嘉图理论具体模型不做要求,但需要理解李嘉图⽐较优势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的差别2、HO理论的四⼤定理P61(1)记住四⼤定理的内容;(2)理解四⼤定理含义极其经济后果例如:HO定理对贸易模式的结论,SS定理对收⼊分配的结论(3)⾥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3、特定要素模型具体推导不做深⼊要求,理解特定要素模型的收⼊分配效应4、重叠需求理论(不做要求)5、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1)⾏业内贸易及其解释(2)理解外部规模、键盘经济学(Qwerty)以及幼稚产业保护P85 图6-3 (3)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理解多样化偏好、规模经济及贸易之间的关系6、相互倾销模型(不做要求)7、各种贸易政策⼯具的经济学分析(1)进⼝关税、进⼝配额、⾃愿出⼝限制(注意分⼤国与⼩国情形)⼀般均衡分析(不做要求)(2)有效保护率的概念及算法(3)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个关于补贴的博弈论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局限性(4)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解为何代表多数⼈利益的贸易政策往往⽆法得到实施的原因(5)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的经济学分析P131 图9-1局部图形分析、静态效应、贸易转移、贸易创造(6)区域经济⼀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垫脚⽯与绊脚⽯之争)8、普雷维什-⾟格假说、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9、南北贸易、技术进步与发达国家的⼯薪差距第⼀章绪论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确切的说是指国际上产品、劳务的⽣产、交换、流通和分配的活动,以及在这种活动中所产⽣的各种关系。
2、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作为其研究对象,解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政策含义。
3、国际经济学的内容(1)国际贸易理论A.古典贸易理论:19世纪—20世纪30年1)李嘉图⽐较优势论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2)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的特点:强调劳动是唯⼀的⽣产要素B.新古典贸易理论(20世纪30年代-50年代)1)赫克歇尔-俄林1933年要素禀赋论(Heckscher-Ohlin Theory)2)⾥昂惕夫(Leontief) ⾥昂惕夫之谜1953年;投⼊-产出经济学的创始⼈新古典理论的特点:劳动、资本两种⽣产要素C.新贸易理论(20世纪60年代-⾄今)1)林德(Linder) 重叠需求论或偏好相似理论2)弗农(Vernon) 产品⽣命周期理论3)克鲁格曼a、1978年,垄断竞争模型;b、即使没有⽐较优势,规模经济也会成为贸易的基础;c、亚洲危机的预⾔⼈:1994年《亚洲奇迹的神话》。
微观部分第一章引论这一章只是了解性的内容,考试时不会涉及。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本章主要内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内容较简单,大家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即可。
以下术语可能会考名词解释: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恩格尔定律,等等,但考试几率较小,不过这些概念都比较基本,所以掌握也比较容易。
同时要了解影响需求,供给弹性的因素。
总体上来说,本章考点不多。
第三章效用论(重要)本章重要知识点较多。
(1)如下术语容易出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02年西经)消费者均衡(01年国贸)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01年)边际替代率(00年国经,经济思想史),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01年)预算约束线,补偿预算线三个曲线(价格消费曲线(01年),收入消费曲线(00年西经),恩格尔曲线)[三个曲线容易出名词解释] 回答时要把曲线画出来,直观清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档物品(04年)年,01年)(2)00年初试,05年复试)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00年)需求曲线的推导(序数效用论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基数效用论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边际效用递减来推导)(01年西经,04年政经和网经)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05年初试涉及到)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00年西经,由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可知,需求曲线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上追求最大效用的结果,因而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下对应予市场价格选择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预算约束线的含义(03年,回答时要画曲线)注:回答名词解释时遇到有曲线的最好把曲线画出来!第四章生产论本章也比较重要,复习的时候要与下一章成本论结合起来,相互对照,相互比较.(1)重要概念:生产函数(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TP, MP,AP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注意与边际替代率递减对照记忆)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02年西经,大家要学会比较对照记忆,把类似的概念对比记忆)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斜线,扩展线(考试时最好把曲线画出来,清晰明了)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2)以下重要知识点容易出问答题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04年,02年西经),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的条件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期间)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理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见课本本章结束语)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学会用图表分析,那书本上相联系的曲线都画出来,由曲线再联系到相关的原理,图表曲线可以把所学知识系统的串起来。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在有限资源下决定分配以满足无限欲望的学科,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未来做出了诸多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1.经济学的三大基本问题人类无限欲望和有限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人们进行研究的经济学三大基本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将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领域进行研究。
2.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交易。
其核心理论是供求理论,即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决定。
微观经济学研究如何最大化个人或企业的效益,通过研究产量、价格、收入和资源的分配等问题,评估市场失衡的根本原因。
3.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一般涉及整体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等。
它的核心理论是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刺激政策等,因为它们对经济增长、产业扩张和物价控制等有决定性的影响。
4.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微观经济学中有三个重要概念:生产要素、市场制度和效益最大化。
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创新和企业管理。
市场制度通常指自由市场,它是以供求关系分配资源的机制。
效益最大化是在满足资源利用和分配的条件下,如何最大化效益,是个人和企业最关心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中有三个重要概念: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国内生产总值( GDP )。
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中没有就业机会的人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货膨胀指物价持续上升,使得货币贬值的现象。
GDP是一个国家所有经济活动的总货值,包括家庭消费、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
5.价格理论价格是市场交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反应了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一,普遍应用于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效率和提高市场经济体系的效率等方面。
6.货币理论货币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要素,它在宏观经济政策中扮演重要角色。
微观经济学之要素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微观经济学中的要素市场是指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其中劳动力市场是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
在劳动力市场中,价格决定理论主要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劳动力的供给由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的意愿程度来决定。
劳动力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人口规模和劳动参与率,人口规模越大、劳动参与率越高,劳动力的供给就越多。
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的意愿程度受到工资水平、工作条件和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劳动力的需求由企业和雇主决定,企业和雇主在决定招聘劳动力时会考虑到生产效益和成本。
生产效益越高,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成本越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大。
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价格。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劳动力市场的压力较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工资水平下降。
相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劳动力市场的压力较小,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就会上升,工资水平也会上升。
此外,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也受到产业结构、技术变革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变化,技术变革则会改变劳动力的生产力,从而影响到工资水平。
政府的最低工资政策和失业保险制度等政策也会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是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决定的。
供给多于需求时,工资水平下降;需求多于供给时,工资水平上升。
此外,产业结构、技术变革和政府政策等因素也会对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不仅涉及到个人的生活水平和劳动者的福利,也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决定理论,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首先,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主要由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决定。
供给和需求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当供给多于需求时,劳动力市场存在供给过剩的情况,这会导致工资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