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讲义3
- 格式:pptx
- 大小:253.87 KB
- 文档页数:5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基础知识讲义3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共56个知识点)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1.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
2.企业战略的实质: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3.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
4.外部环境调研的方法:(1)获取口头信息(2)获取书面信息(3)专题性调研5.行业成长过剩:当整个行业日趋成熟时,行业成长变慢,导致为生存而产生的激烈竞争,利润下降。
6.政治法律环境:是指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7.企业资源优势具有相对性和时间性。
8.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素:(1)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2)生产率,即单位要素的产出;(3)工艺设计水平;(4)产能的利用程度。
9.企业的总体战略: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撤退战略。
10.企业撤退战略的方式:(1)特许经营(2)分包(3)卖断(4)管理层与杠杆收购(5)拆产为股/分拆(6)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11.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1)效益原则(2)适当原则(3)有效原则12.重点战略:是指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和竞争的领域,以充分满足这一领域的市场需求的战略。
13.成熟行业的特点:(1)销售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竞争加剧。
(2)成本和服务成为竞争的中心内容。
(3)行业利润水平下降。
(4)行业生产能力增长缓慢。
14.衰退行业的战略制定:(1)领导地位战略(2)合适定位战略(3)收获战略(4)迅速退出战略15.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主体。
16.战略评价标准: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
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1.决策科学化包括:(1)合理的决策标准(2)有效的信息系统(3)系统的决策观念(4)科学的决策程序(5)决策方法科学化2.安全余额越大,销售额紧缩的余地越大,经营越安全。
MPA考前辅导公共管理基础讲义第三章第三章公共决策第一节决策的基本问题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第三节行政决策程序第四节公共决策中的群体决策第一节决策的基本问题一、决策的含义1、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决策”一词及其理论的形成,发韧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
2、公共组织的决策,是指公共组织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或解决面临的问题制定行政方案并加以优化选择的过程。
3、决策的特性:预见性、选择性、主观性一般而言,决策的内容可以简化为目标选择和方案选择两个方面。
进行决策时,确定目标是首要的。
目标要具体、恰当、具有可检验性。
决策过程实质上就是选择的过程,选择性是决策的重要特性之一,选择性是决策的灵魂。
人们习惯上把只的一种方案可供选择,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选择称为“霍布森选择”,如韩信的“背水一战”就是一种霍布森选择。
二、决策类型1、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这是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进行的区分。
2、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这是根据决策目标的多寡进行的区分。
3、确定性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这是根据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进行的区分。
4、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这是根据决策的权限安排来区分的。
5、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这是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进行的划分。
原始决策的实施会带来很大的沉积成本。
追踪决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回溯分析、非零起点、双重优化、心理障碍。
三、决策的前提决策的前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因素,即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
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决策的首要前提。
价值前提的本质含义,是指在决策前人们往往对问题及其处理会有先入为主的意见与想法。
每个人都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这些东西在遇到问题之前都先天存在着,影响着问题的判断和方案选择。
价值判断常常表现为价值目标的选择,价值目标是对实践结果的意义评价,因此它与决策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决策目标称为“事”,价值目标称为“愿”。
事实前提是指问题客观所处的环境,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如同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
第一讲绩效考核的弊端及问题分析每到岁末年初,大家都在忙着做一件事情,就是要总结年度目标达成的情况,制定明年企业的目标,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我们喜欢以春节作为一个年度的重要标志。
很多单位到年终都发年终奖,发完年终奖,过完春节后,有一部分员工会满怀着高兴的心情,重新回到公司上班,可能有一些员工就因为年终奖的问题,过了春节以后就会重新寻找新的工作岗位。
所以,绩效考核——“想说爱你不容易。
”企业的绩效考核,要不要跟奖金挂钩?到年终的时候,大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
如同打麻将是为了娱乐,但是如果不用钱就娱乐不好一样,其实企业的绩效考核不是为了发奖金,但是如果不跟奖金挂钩,这个考核就失去了意义。
这样一来,绩效考核就会有人欢喜有人忧。
那究竟绩效考核应该怎么做?我们到底怎么跟奖金挂钩?在这个过程之中,企业到底要不要考核,应该怎么去考?企业的目标究竟应该怎么制定?本课程就是探讨这样一个话题的。
一、都是绩效考核惹的祸1.评估好的就高兴吗企业每次进行绩效考核时候,只要跟奖金挂钩,最终的结果都是有人欢乐有人愁,绩效考核就像捅了一个马蜂窝,每次公司的绩效评估之后,公司里的人总是人心慌慌的,说什么的都有,评估差的不高兴,说领导不公平,给小鞋穿,但是评估好的就高兴吗?事实上评估好的也不高兴。
【案例】有四个员工,有一个员工获得年薪奖5万块钱,有一个员工拿到3万块钱,有一个员工2万块钱,另有一个员工1万块钱。
拿1万块钱的人跟拿5万钱的人比,觉得很不平衡?难道他今做的贡献比我多四五倍吗?我们在一个办公室,我看他上班也没有怎么样,也没比我特殊到哪里?所以拿1万的这个人不满意,拿2万的那个人也不满意,他也跟那个拿5万的人比,拿3万的那个既跟那个拿5万的比,也跟那个拿2万的比,他觉得那拿5万的人也不能比我高一半吧!我们两个的成绩都差不多的。
他又看到那个拿2万的,觉得对方今年什么活都没干,凭什么也拿2万块钱。
拿5万钱的那个也不高兴,因为原来他和那个拿3万、2万的和1万的人都是好朋友,结果发了奖以后他们三个明显跟他疏远了,不是好朋友了,他就孤立了,他也不高兴。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一:人类活动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二:管理的必要性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三:管理的概念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法约尔1916年提出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
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
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7:管理就是决策。
——1978赫伯特。
西蒙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一:管理的职能。
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MBO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运用讲义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即目标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包括国有企业。
它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激励员工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率。
本讲义将介绍MBO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运用。
一、MBO的基本原理和步骤MBO的基本原理是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来指导员工的工作。
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定目标: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可实现,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2. 定义职责和权限:明确每个员工的职责和权限,使其能够顺利完成目标。
3. 制定计划: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为实施计划制定时间表。
4. 激励员工:为了激励员工积极实现目标,可以采用奖励和惩罚等激励手段。
5. 监督和评估:定期监督员工的工作进展,并对其工作进行评估,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MBO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运用在国有企业改革中,MBO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提升、职工素质提高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等目标。
1. 提高效益和绩效: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可以设定不同层级和部门的目标,并与个人绩效挂钩,激励员工实现目标并提高绩效。
2. 优化管理结构:通过MBO的实施,可以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限,消除管理薄弱环节,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3. 多元化考核标准:不同国有企业的目标各有差异,可以将考核指标根据不同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形成符合企业实际的目标管理体系。
4. 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通过设定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的目标,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5. 建立科学管理体系:MBO的实施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目标设置、绩效评估、激励机制等,有助于建立现代化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三、MBO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MBO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应用案例:1. 某国有石油企业在实施MBO后,设定了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等目标。
目标管理——管理者应掌握的管理工具
首钢党校首钢管理干部学校陈志华
一、什么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由最高领导层制定出总目标,再将总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到各部门直至每个员工,形成目标体系,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依据,使大家努力完成目标、从而实现企业的总目标。
二、目标管理的特征
1、关注结果
2、用目标进行管理
3、把单位目标转化为部门目标、个人目标
三、怎样做好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3个步骤:
(一)建立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
1、做好目标分解
2、做好事前沟通
(1)下级的目标是什么(标准、时间)?
(2)为什么定这个目标?
(3)会得到什么奖惩?
(4)列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法。
(5)需要什么授权和资源,提高什么技能?上级能提供多少?需要和哪些部门合作?需要哪些外部资源?
(6)制定计划。
(二)过程管理
1、职工:自我控制
2、领导:做好控制
(三)评价目标执行结果
1、从哪些方面评价?
●目标实现的程度
●目标进展的情况
●目标本身的难度
●实施方法的好坏
●下级的工作态度
2、事先已制定奖惩措施,事后要及时兑现
3、把评价结果反馈给下属,制定改进计划,提高未来业绩
四、体验环节:斗生肖游戏
通过游戏,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拥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二)先找准目标(追求效果),再提高速度(追求效率)(三)充分利用所有资源
(四)沟通不当,累死也无功。
管理学基础知识教材目录课题一管理学概论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征一、管理的概念二、管理的作用三、管理的特征四、管理的职能五、管理的原则第二节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一、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二、管理学的特点三、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管理者的分类与要求一、管理者的分类二、对管理者的要求三、管理工作的对象与范围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二管理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早期的管理思想一、产业革命前管理思想的萌芽二、产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第二节古典管理思想一、泰勒的科学管理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三、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第三节近代管理思想一、霍桑试验和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二、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第四节现代管理思想一、管理理论丛林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三计划第一节计划的性质一、计划的含义二、计划的性质三、计划的作用四、计划的表现形式第二节计划的类型一、按时间跨度分类二、按计划的层次分类第三节制定计划的步骤一、环境分析二、确定目标三、拟定各种可行性计划方案四、对各种可行必方案进行评估五、选择最优计划方案六、拟定政策七、制定引申计划第四节目标管理一、目标管理的定义二、目标管理的性质三、目标设立的原则四、目标管理的程序五、目标管理的分析第五节计划方法一、滚动计划法二、盈亏平衡分析法三、网络计划技术四、线性规划法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四组织第一节组织概述一、组织及组织工作二、组织工作的原理三、组织工作的理论第二节组织结构一、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二、部门的划分三、组织结构的类型第三节组织关系一、授权二、职权三、集权与分权第四节组织协调与变革一、组织协调二、组织变革第五节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含义二、组织文化的类型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课题五控制第一节控制概述一、控制的概念二、控制的特点三、控制的作用。
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冲刺班讲义3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第一节培训管理第一单元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P115)●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P116-P118)【培训需求的层次分析3点、培训需求的对象分析2点】●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程序(P118-P121)【分析培训需求4点】●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方法(P122-P125)【面谈法操作、重点团队分析法优点、工作任务分析法概念】●培训需求分析模型(P125-P126)【4个,可作多选;其中循环评估模型,做单选】第二单元培训规划的制定●培训规划的主要内容(P127)【6点,多选】●评估手段的选择(P128)●培训需求分析(P130-133)【工作说明的内容、陈述目标的结果、制定培训策略、实验的概念】第三单元培训组织与实施●培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P135-P137)【前期准备工作、培训实施阶段】●企业外部培训的实施(P137)【需要外出培训的员工,需做好3点工作】第四单元培训效果的评估●培训效果信息(P139-P141)【种类、收集渠道、收集方法】●培训效果评价的指标(P141)【4点,多选;情感成果、绩效成果概念】●培训效果的跟踪与监控(P143-P144)【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效率评估】第二节培训方法的选择●直接传授型培训法(P145)【三种,多选】●讲授法(P145)【局限性】●研讨法(P146-147)【优点】●参与型培训法(P149-P152)【概念】●自学(P149)【优点】●解决问题的7个环节(P150,图3-2)●敏感性训练法(P152)●野外拓展训练(P154)●选择培训方法的程序(P156)【4点,多选】第三节培训制度的建立与推行●企业培训制度(P161)【构成】●影响企业培训的因素【多选】●培训激励制度(P164)【内容、制度解释】●培训风险管理制度(P166)【制度解释】第四章绩效管理第一节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与开发第一单元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P168)【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国外对绩效管理系统的认识(P169)【4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