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历年研究生专业招生人数+录取人数+报考人数
- 格式:xls
- 大小:191.50 KB
- 文档页数:4
东华大学2018年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硕士招生目录学院:(004)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专业代码:077700专业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学位类型:学术型本学科拟招生人数:12(说明: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招生人数为准,此处仅作参考,可能会有调整)报考条件:学科简介:生物医学工程是旨在以材料为基础工程为手段研究和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有关问题,是综合材料学、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包括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的边缘新型交叉学科。
本专业目前有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纳米医学与药学、药用缓控释技术、蛋白质工程与仿生大分子、生物医用纺织品与生物力学、临床分子诊断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在重点发展上述六个方向的同时,将积极培育生物信息学、生物医用电子学、新型医学仪器、生物系统工程等新的学科方向,利用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科的优势,最终建立起多学科交叉的、特色鲜明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围绕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战略目标,开展各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培养具有信息科学知识、生命科学知识和医学临床知识,有较强的实验与设计能力,从事生物医学工程科学研究与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东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于2004年10月正式成立,组建了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纳米生物功能材料、仿生大分子、纳米医学、生物医药、蛋白质工程、酶学与缓释技术、微生物工程和医学分子遗传学等研究组,拥有正副教授24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校特聘教授2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博士生导师12名。
东华大学是一个纺织、材料学科特色非常鲜明的首批教育部批准的“211”工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在原有的纺织、材料优势学科的大框架下,我们在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人工器官、手术缝纫线、仿生材料、生物力学、生物医用纺织品、生物信息学等等方向上已经取得了很多非常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
本学科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在近几年里,已承接了国家863项目,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纳米专项等资助,获得了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
中国研究生历年招生人数一览(1978—2012)2012年01月26日星期四下午9:292012年1月7日,全国165.6万考生参加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北京共有近12万名考生在雪中走进考场。
这是全国考研人数连续第三年增幅超过10万人。
今年考研大军达到165.6万,比2011年增加9.6%;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达43.7万。
这是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第8年达到100万以上,也是连续第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
其中,报考北京地区高校的考生约为27万,为全国最多;北京地区考生则达到将近12万。
三年前,受经济危机、就业紧张等因素影响,考研成为很多学生的就业“避风港”。
今年就业形势虽相对乐观,但考研人数增幅仍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教育部近年开始对研究生教学进行改革,大力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
200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6.4万;2011年这一数字增至49.5万。
自2008年以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录比大体稳定在3:1左右。
多家教育机构预测,今年的考录比例也在3:1左右。
虽然考研大军越来越庞大,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酱油党”,他们大多数已经有了就业选择,更多将考研看作一种体验和尝试,并不看重结果得失。
也有一些“酱油党”将今年的考试看作一次练兵,寄望于来年。
这些考生往往“裸考”,并不作很多考前复习。
连续3年报考增幅超10万人分数线区划调整加剧竞争除了报考人数的大幅增长之外,今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区域划分调整也将使部分院校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简章,原来的全国复试分数线一、二、三区调整为两个区,原一、二区合并为一区,三区变为二区。
从2012年起国家将按照新的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
专家分析,招生区域调整后,会导致准备报考原二区学校的考生顿时失去低分优势,可能改报原一区的院校,一区中位于北京、上海的热门高校将越来越热,竞争更激烈。
从数据上看,今年有269555名考生报考北京的研究生招生单位,比2011年增加5800余人,同样创造了历史纪录,北京地区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继续加大。
全国历年研究生录取人数
标题:全国历年研究生录取人数
正文:
研究生招生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每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的数据对学生和家长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文将提供全国历年研究生录取人数的数据,帮助更多人了解研究生招生的相关信息。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人数为341万人,比2019增加了6万人。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人数为318万人,比2018增加了6万人。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人数为300万人,比2017增加了6万人。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人数为293万人。
从历年来的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生录取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以便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更高的学历。
此外,研究生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增加了研究生招生的数量。
除了研究生录取人数,还有很多其他相关信息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研究生招生。
比如,可以了解各个大学的招生政策和要求,包括考试科目、考试时间、报名条件等。
还可以了解各个大学的综合实力和特色专业,以便更好地选择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此外,还可以了解研究生教学质量和研究成果。
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并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全国历年研究生录取人数的数据对学生和家长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咨询学校或大学招生办公室,或者搜索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
历年研究生录取率一览表
自2008年以来,研究生录取率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以下是近几年研究生录取率的一览表:
2017年:
全国范围内,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人数达到了277.91万人。
其中,录取的学生人数为49.78万人,录取率为17.9%。
2018年:
2018年研究生考试的招生人数为261.27万人。
录取的学生人数为48.35万人,录取率为18.5%。
2019年:
2019年研究生考试的招生人数为290.25万人。
其中,录取的学生人数为57.51万人,录取率为19.8%。
2020年:
2020年研究生考试的招生人数为316.50万人。
录取的学生人数为63.52万人,录取率为20.1%。
可以看出,近几年研究生录取率逐年上升,竞争也逐渐加剧。
同时,通过以上数据可以预测,在未来,研究生招生的竞争将继续加剧,对于考生们来说,需要更加努力和准备充分,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择业目标。
纺织学院082101纺织工程 01纤维制品加工02产业用纤维制品及其加工与应用03生物、医用纤维制品及成型技术70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33纺织材料学复试听力:F0001外语听力测试复试笔试:F0101专业综合(一)或F0102专业综合(二)复试面试:F0002综合面试同等学力加试:1、T0101数理统计2、T0102纺织材料学1、本硕士点也招收理工科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初试科目可选东华大学相应硕士点(含数学)考试科目,复试笔试科目为“专业综合(二)”。
2、初试科目考“纺织材料学”的考生,复试笔试科目必须选择“专业综合(一)”。
082122纤维工程01纤维加工化学02纤维生物技术03纤维成型、改性、变形技术10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33纺织材料学复试听力:F0001外语听力测试复试笔试:F0101专业综合(一)或F0102专业综合(二)复试面试:F0002综合面试同等学力加试:1、T0101数理统计2、T0102纺织材料学同纺织工程082102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01纺织材料结构、性能与成形02测试技术及仪器03产业用纺织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04纺织品设计原理与应用技术52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33纺织材料学或834普通物理或845高分子物理(任选一)复试听力:F0001外语听力测试复试笔试:F0101专业综合(一)或F0102专业综合(二)复试面试:F0002综合面试同等学力加试:1、T0101数理统计2、T0102纺织材料学1、本硕士点也招收轻化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初试科目可选东华大学相应硕士点(含数学)考试科目,复试笔试科目为“专业综合(二)”。
2、初试科目考“纺织材料学”的考生,复试笔试科目必须选择“专业综合(一)”。
082121纤维材料物理01纤维材料表面物理与改性 02纺织力学03智能纺织材料物理 0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10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二④833纺织材料学或834普通物理(任选一)复试听力:F0001外语听力测试复试笔试:F0101专业综合(一)同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中国研究生历年招生人数一览(1978—2012)2012 年 01 月 26 日礼拜四下午 9:292012 年 1 月 7 日,全国165.6 万考生参加 201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北京共有近 12 万名考生在雪中走进考场。
这是全国考研人数连续第三年增幅超出10 万人。
今年考研大军达到165.6 万,比 2011 年增添9.6%;此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达43.7 万。
这是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第 8 年达到 100 万以上,也是连续第三年以超出 10 万人的幅度增添。
此中,报考北京地域高校的考生约为 27 万,为全国最多;北京地域考生则达到快要 12 万。
三年前,受经济危机、就业紧张等要素影响,考研成为好多学生的就业“避风港”。
今年就业局势虽相对乐观,但考研人数增幅仍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教育部最近几年开始对研究生教课进行改革,鼎力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
2007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6.4 万; 2011 年这一数字增至49.5 万。
自 2008 年以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录比大概稳固在3:1左右。
多家教育机构展望,今年的考录比率也在 3:1左右。
固然考研大军愈来愈宏大,但此中很大一部分是“酱油党”,他们大部分已经有了就业选择,更多将考研看作一种体验和试试,其实不看重结果得失。
也有一些“酱油党”将今年的考试看作一次练兵,寄望于来年。
这些考生常常“裸考”,其实不作好多考前复习。
连续 3 年报考增幅超 10 万人分数线区划调整加剧竞争除了报考人数的大幅增添以外,今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地区区分调整也将使部分院校竞争变得更为强烈。
依据教育部宣布的2012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简章,本来的全国复试分数线一、二、三区调整为两个区,原一、二区归并为一区,三区变成二区。
从 2012 年起国家将依据新的一区、二区确立考生参加复试的基安分数要求。
专家剖析,招生地区调整后,会致使准备报考原二区学校的考生立时失掉低分优势,可能改报原一区的院校,一区中位于北京、上海的热点高校将愈来愈热,竞争更强烈。
我国历年高校录取人数和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我国历年高校招生人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
196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6.4万人,是1950年的2.8倍。
1966年~到1970年,高校没有招收新生。
1971年~到1976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约4.8%。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
新生当年秋入学。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月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
1980年,预选制后,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高考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语成绩按30%计入总分。
考试成绩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张贴公布。
取消考生查阅试卷的规定。
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
当年高考预选后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1982年,高考共有187万人报考,共录取32万人。
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
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
1984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
当年高考共有164万人报考,共录取48万人。
1985年,共有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6年,共有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
1987年,全国高考共有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8年,高考共有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
1989年,报考266万,录取60万人1990年:录取60万。
1991年:录取62万人。
1992年:录取75万。
1993年:录取92万。
1994年:录取90万。
研究生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联合培养项目一、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所有学院)二、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IED)联合培养项目(服装学院)三、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服装学院)四、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服装学院)五、与法国鲁贝国立高等纺织学院的双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纺织学院)六、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点(环境学院)七、MBA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学院)一、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所有学院)“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每年计划选派1000名研究生(面向985、211学校)出国留学。
重点选派领域为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等关键领域及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领域。
我校学生可申请该项目,结合实际情况,有关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 申请条件:申请人应为本校的全日制在读学生(委托培养生暂不考虑),申请时年龄不超过35岁,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①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在工作、学习中表现突出,学成以后回国为祖国建设服务。
②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外语条件符合国外院校的语言要求。
③身心健康。
④符合有关奖学金项目选拔简章的具体要求。
2. 类别及要求:攻读博士研究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36--48个月:申请时为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读硕士生或博士一年级学生;需提交国外院校的入学通知书、免学费或获得学费资助证明;入学时间原则上为申请当年。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攻读博士期间赴国外从事课题研究):6--24个月:申请时为在读博士生;需提交国外院校正式邀请信、双方导师共同制定的研修计划和可能发生的与学习相关费用说明;入学时间为申请当年。
3. 选拔及派出:采取个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
“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主要通过教育部/留学基金委现有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合作项目渠道派出;同时也可利用现有校际交流/科研合作渠道,通过各学院研究生导师与国外院校的合作渠道联系派出。
中国研究生历年招生人数一览(1978—2012)2012年01月26日星期四下午9:292012年1月7日,全国165.6万考生参加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北京共有近12万名考生在雪中走进考场。
这是全国考研人数连续第三年增幅超过10万人。
今年考研大军达到165.6万,比2011年增加9.6%;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达43.7万。
这是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第8年达到100万以上,也是连续第三年以超过10万人的幅度增长。
其中,报考北京地区高校的考生约为27万,为全国最多;北京地区考生则达到将近12万。
三年前,受经济危机、就业紧张等因素影响,考研成为很多学生的就业“避风港”。
今年就业形势虽相对乐观,但考研人数增幅仍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教育部近年开始对研究生教学进行改革,大力扩招专业学位研究生。
200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6.4万;2011年这一数字增至49.5万。
自2008年以来,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录比大体稳定在3:1左右。
多家教育机构预测,今年的考录比例也在3:1左右。
虽然考研大军越来越庞大,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酱油党”,他们大多数已经有了就业选择,更多将考研看作一种体验和尝试,并不看重结果得失。
也有一些“酱油党”将今年的考试看作一次练兵,寄望于来年。
这些考生往往“裸考”,并不作很多考前复习。
连续3年报考增幅超10万人分数线区划调整加剧竞争除了报考人数的大幅增长之外,今年考研复试分数线区域划分调整也将使部分院校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简章,原来的全国复试分数线一、二、三区调整为两个区,原一、二区合并为一区,三区变为二区。
从2012年起国家将按照新的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要求。
专家分析,招生区域调整后,会导致准备报考原二区学校的考生顿时失去低分优势,可能改报原一区的院校,一区中位于北京、上海的热门高校将越来越热,竞争更激烈。
从数据上看,今年有269555名考生报考北京的研究生招生单位,比2011年增加5800余人,同样创造了历史纪录,北京地区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继续加大。
2020年考研79所高校报考人数汇总1. 南昌大学据统计,报考2020年南昌大学硕士生人数22131人,比往年增长39.3%。
2. 广东工业大学本年度,全国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人数再度激增,达12345人,同比增长29.6%。
其中,本校应届本科生报名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达1284人,同比增长25.9%。
3. 华南师范大学据数据统计,2020年报考华师的总人数25603人,相比2019年的22126人,增加了 3477人,同比增长15.71%。
此外,2018年为 15198 人,2017 年为 10893 人,2016 年为 7832 人,2015 年为 6688 人。
4. 中国人民大学据介绍,2020年共有23800余人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5. 中国海洋大学共有18025人报考中国海洋大学,其中4982人在中国海洋大学考点参加考试,较去年增长18.8%,报考人数和考点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6. 北京大学据北京大学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报考北京大学的考生近3万人。
7. 北京农学院今年报考北京农学院考生共1178人,比去年增加30.74%。
8. 北京工商大学今年,全国共有5869人报考我校,较去年增长1486人,增幅34%。
我校共设3个考点、69个考场,参加考试人数1940人,再创历史新高。
9. 北京理工大学今年报考我校硕士的考生共14720人,比去年增长13%。
在报考的考生中,应届生6224人,占比42.3%;往届生8496 人,占比57.7%;本校考生1863人,占比12.7%;外校考生12857人,占比87.3%;男女比例为1.33:1。
10. 清华大学据清华大学官微公布的数据显示,共有18000余名考生报考了清华大学。
11. 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准考考生27452人。
12. 南京大学今年全国有近2.7万考生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与去年基本保持持平。
服装设计专业是美术和设计学科中,和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专业。
虽然我国的服装纺织行业的产量多年来稳居全球首位,但服装设计的中心并不在中国。
该行业是国家发展“中国智造”的重点发展行业。
所以该专业有很好的专业发展前景。
服装设计专业也是美术考生青睐的专业,现在我们聊聊全国排名前十的服装设计大学。
一、东华大学该校原名中国纺织大学,是纺织、服装行业的第一高校,是教育部直属、双一流大学,该校是全国最早建立服装类学科的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该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招生人数115人,中外合作办学招18人。
上海考生只需参加上海市美术类专业统考,不再需要参加该校的专业校考。
二、北京服装学院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是我国第一所服装高校。
该校有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三、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我国的设计第一高校,该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招收15人,要求考生语文和外语成绩均要求不低于90分(150分制);综合分=专业课考试成绩/入围线*100+文化课考试成绩/本一线*100四、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是我国三大顶尖美术院校中招生人数最多和报考人数最多的美术类高校。
国美近年来学科建设成绩不错。
学校入选了双一流大学,在17年教育部教学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获得A+,取得美术类院校中名列第一的好成绩。
中国美术学院本科招生是按照“四大类、五小块”的方式进行录取。
四大类为造型艺术类、设计艺术类、图像与媒体艺术类、建筑学类。
五、浙江理工大学该校的前身蚕学馆创办于1897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曾用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工程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校名。
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该校服装学院是浙江理工大学中最具鲜明特色和广泛社会影响的学院,是我国早开办的服装高等教育机构。
六、苏州大学苏州大学设计学科是由1960年的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绸美术设计专业合并建立而成。
报考东华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常见问题解答一.报考条件1. 全国统考的报考条件是什么?答:报名参加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②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a.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b.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c.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d.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e.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③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的条件是什么?答:报名参加我校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②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③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年龄不限。
报考我校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条件与全国统考的报考条件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