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击实试验报告【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14.70 KB
- 文档页数:1
回填土出击实报告根据《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方案》(SGO3[2012]技案003号),我部对标段内湖周回填进行碾压试验。
由于本标段湖区土方开挖已基本完成,大量湖区开挖料已堆弃于业主指定弃土场,因此,本次湖周回填采用弃土场土料。
1.试验的(1)检查回填土料压实后能否达到设计压实度指标:(2)检查压实机械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3)选定合理并经济的施工压实参数:铺土厚度、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2.碾压试验依据(1)《土方填筑碾压试验方案》(SGO3[2012]技案003号):(2)《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3)《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3.压试验内容3.1方填试验概述湖周回填碾压试验主要分成四项施工内容,包括回填土参数确定、开挖及清理施工、土方填筑施工、现场试验检测工作等,具体情况如下:1)回填土参数检测:根据我标段弃土场分布、储量及湖周回填布置情况,我部拟取用新村北、新村东、小郭村及花胡庄弃土场土料进行湖周回填施工。
2012 年7月17日我部试验室对新村北及新村东弃土场土料取样并进行击实试验。
经过试验。
确定新村东弃土场土样最优含水率为12.7%最大干密度为1.8g/cm3;新村北弃土场土样最优含水率为13%最大干度为1.8g/cm3。
2012年7月20日我部试验室对小郭村及花胡庄弃土场土料取样并进行击实试验,经过试验,确定小郭村弃土场土样最优含水率为12.9%,最大干密度为1.79g/cm3;花胡庄弃土场土样最优含水率为13.4%,最大干密度为1.82g/cm3(详见土壤击实试验报告)。
2)基础清理;测量放线-表土清理一基面压实3)方填筑施工:基面验收一试验场地布置-土料摊铺平整-土方回填碾压4)现场干含水率实度试验检测:环刀取样一试样称量一烧失(烘干)-称量一计算一达到设计压实度要求后进行上一层土料填筑。
.。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近年来,土工工程已成为工程建设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土工击实试验则是土工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测试手段之一。
在进行土工击实试验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
土工击实试验是通过对土壤进行人工模拟压实,以验证不同土工处理方法的效果。
试验的目的在于探究不同实验条件下土壤的强度特性以及土工结构的适应性程度,最终得出关于土工处理效果的分析和建议。
试验设备和条件是成功进行土工击实试验的必要条件。
试验设备包括摆锤、圆盘和试样桶等。
而试验条件则需考虑土壤类型、土壤含水量、土壤湿度等因素。
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实验目的,土壤湿度也会有所不同。
进行土工击实试验需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土壤类型,用相应的比重调配出试样。
制定试验计划和程序,细致地记录试验参数,以便于后期的分析和比较。
在进行试验时必须仔细按照程序操作,保证试验结果可信。
进行实验时,需要先将所需的土壤样本在试样桶内进行压实,最终制成符合实验规范的试件。
试验过程中需要人工模拟压实,一般会采用强制振动或经过精确计算的摆锤作用,以测试出所压实土样的固结程度。
试验真正的精髓在于对试样进行分析。
在试验过程中,需及时测量土壤的各种物理特性,包括质量、体积、密度、湿度等。
之后将数据进行筛选、计算以及对比,根据试样的耐久性和压实程度来判断不同土工处理方案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进行土工击实试验的过程中,如获得关键参数和试验数据的清晰结果,就可以更好地验证或确认土工处理方法的适用性,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也将更具实际可行性和安全性。
而在实际土工工程中选择正确的土工处理方案,利用有效的土工击实技术,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和减少工程风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土工击实试验在土工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工程的施工和安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要认真分析试验数据,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土工处理技术和完善土工工程体系都将具备促进作用。
第三节施工检(试)验报告目录土壤(重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219)土壤(轻型击实)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 (220)土路基压实度试验记录 (221)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检验报告 (222)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 (224)填石路堤弯沉测定检验报告 (226)填石路堤弯沉测试记录表 (227)粗集料筛析试验报告 (228)细集料筛析试验报告 (231)水泥稳定碎(砾)石基层混合料掺配试验报告 (233)水泥稳定土击实试验报告 (234)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试压报告 (235)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 (236)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蜡封法)试验记录 (237)混凝土强度(性能)试验汇总表 (238)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239)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240)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1)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检验报告 (242)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3)混凝土试块抗渗检验报告 (244)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245)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检验报告 (246)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47)砂浆试块强度试验汇总表 (24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 (249)钢筋焊接检验报告 (250)焊缝质量综合评级汇总表 (251)表工程名称:取样日期:试验日期:取土地点:土壤种类:落距:45cm 每层击数:98 击锤质量:4.5kg审核计算试验工程名称:取样日期:试验日期:施工单位:取土地点:土壤种类:审核计算试验土路基压实度试验记录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击实种类:试验日期:审核:试验:计算: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检验报告报告编号:测试中心盖章:批准:审核:测填石路堤压实度(灌砂法)试验记录224有关说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对填石路堤压实密度以试验路段来确定。
我们根据台州地区填石路堤的大量工程经验,参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如下:η=1-ρd/G(η-孔隙率;ρd-填料干密度;G-填料视密度)例:凝灰岩填石路堤的填料干密度ρd=20.1kN/m3; G=26 kN/m3则η=1-ρd/G=1-20.1/26=22.7%。
土击实试验检测报告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样品编号委托人规格型号委托日期检测日期样品状态检测类别检测依据环境条件检测场所地址联系电话检测内容序号干密度(g/cm3)含水率(%)12345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干密度(g/cm3)含水率(%)最大干密度(g/cm3)最优含水率(%)检测结论检测说明取样人:见证单位:见证人:批准:审核:主检: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状态土壤类别/规格型号检测日期环境条件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依据检测内容取样部位击实类型样品制备方法预估最佳含水率(%)风干含水率(%)试验序号12345(1)筒加试样质量(g)(2)筒质量(g)(3)试样质量(g)(4)筒体积(cm3)(5)湿密度(g/cm3)盒号(6)盒质量(g)(7)盒加湿土质量(g)(8)盒加干土质量(g)(9)干土质量(g)(10)水质量(g)(11)含水率(%)(12)平均含水率(%)(13)干密度(g/cm3)最大干密度(g/cm3)最优含水率(%)检测说明(3)=(1)-(2),(5)=)4()3(,(11)=100)9()10(⨯,(13)=)12(01.01)5(+校核:主检: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状态土壤类别/规格型号检测日期环境条件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检测依据检测内容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干密度(g/cm3)含水率(%)校核:主检:。
归档编号:c2-3-2-2 委托日期:年月日试验编号:发出日期:年月日建设单位:委托单位:工程名称:取土位置:土样类型:检验类别:依据标准:委托人:见证人:试验单位:负责人:审核:试验:篇二:土壤击实试验报告土壤击实试验报告甘质试—20 单位:负责人:审核:试验:2006年10月25日甘肃省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编制(版权所有不准翻印)篇三:土击实试验报告土击实试验报告 jtj221-98 表g.5.1-2 报告编号:共页第页干密度(g/cm3)含水率(%)击实曲线试验单位(章) 批准:审核:试验:篇四:土壤剖面实验报告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专业地理科学班级姓名陈俊霞学号 20121190102成绩日期 2014年6月19日目录一、实习目的 ................................................................3二、实验器材 ................................................................3三、实验地点: ...............................................................3四、实验时间 ................................................................3五、实习内容 ................................................................3(一)选择土壤剖面点 (3)(二)土壤剖面的挖掘 (4)(三)土壤剖面发生学层次划分: (4)(四)土壤剖面描述 (5)(五)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的描述 (5)1.鉴别土壤颜色 (5)2.湿度 (5)3.质地 (5)4.土壤结构 (6)5.土壤松紧度 (8)6.孔隙 (8)7.植物根系 (8)8.土壤新生体 (9)9.侵入体 (9)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9一、实习目的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