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 格式:ppt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64
药物洗脱支架
背景与介绍
药物洗脱支架(DES)是一种用于治疗冠脉疾病的医疗器械,是一种在支架表
面涂覆药物的支架。
这种支架被广泛应用于冠脉狭窄的治疗中,通过释放药物减少病患血管再狭窄的几率。
原理与结构
药物洗脱支架主要由支架、药物及支架表面的载药涂层构成。
支架起到加固和
扩张血管的作用,药物则通过药物释放系统减少血管内新皮化的风险,载药涂层则保证药物的缓慢释放。
应用领域
药物洗脱支架主要应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如冠心病等。
在介入治疗中,药
物洗脱支架的使用已成为常规操作。
使用方法
药物洗脱支架的植入通常通过导管径路,经皮肤或动脉进入患者的冠状动脉,
将支架送达病变部位。
支架定位后,释放药物开始起效,预防动脉再次狭窄。
优势与劣势
优势
•可显著减少血管狭窄再次发生的风险
•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有效治疗效果
•支持综合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
劣势
•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对药物过敏反应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
•成本较高,不适合所有患者
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洗脱支架在设计、材料和药物载量等方面不断优化,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结语
药物洗脱支架作为一种重要的介入治疗手段,在冠心病等冠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手术讲解模板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讲解模板一、引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性心脏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等冠状动脉狭窄和堵塞的病症。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整个过程。
二、术前准备1.患者必须提供详细的病历及相关检查报告。
2.在手术当天,患者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3.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维持患者心脏状态的稳定。
三、手术步骤1.局部麻醉:首先,医生将在患者的手腕或者大腿部位注射局部麻醉剂,以使该部位麻木。
这样有利于后续的手术操作。
2.造影:医生将导管通过穿刺点插入冠状动脉,然后注入造影剂。
造影剂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状况,帮助医生确定治疗的方案。
3.展开植入:医生将冠状动脉支架送入心脏,通过循环系统输送到病变部位。
然后,医生将支架展开,使其固定在冠状动脉内壁,恢复血流通畅。
4.定位调整:医生通过X光透视仪和导管监视器观察支架的位置和形态,并及时调整,确保支架的准确植入。
5.检查效果:术后,医生会通过X光透视仪和导管监视器检查支架的植入效果,确认血流通畅。
6.修复伤口:手术结束后,医生会给予伤口适当的缝合处理,并进行必要的护理。
四、术后护理1.监测: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药物治疗:根据医嘱给予相关药物,如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以预防植入支架区域的再狭窄或再堵塞。
3.休息与康复: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按医嘱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4.饮食调理:建议患者遵循医嘱,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糖、高脂肪等不健康的饮食。
5.定期复查:术后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超声检查等,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五、注意事项1.术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药物过敏史或植入支架相关的并发症。
2.术后需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等因素,避免再次堵塞或狭窄。
3.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植入支架的异常情况。
冠脉支架植入的过程如下:
消毒、局部麻醉:手术前对手臂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然后铺巾,保证手术台面处于无菌状态。
注入适量麻醉剂,进行局部麻醉。
穿刺:找准穿刺位置,先用破皮刀开个小口,然后使用穿刺针穿刺。
见回血后,穿刺成功,送入穿刺导丝。
建立通道:拔出穿刺针,沿着穿刺导丝,置入鞘管(包括内鞘和外鞘),然后拔出穿刺导丝及内鞘,留外鞘在血管内,为后续导丝及导管的进入建立通道。
开始造影:将造影导丝及造影导管通过外鞘送进血管,这里的导丝不是一般的金属丝,而是可以由医生操作进行灵活弯曲和转向的导丝,穿越复杂的血管路径,从桡动脉逆行到大血管。
使用环柄注射器推入造影剂,通过X光透视可在电脑屏幕上显示血管形状。
球囊预扩:送入球囊扩张狭窄部位。
植入支架:通过导引导丝送入输送系统(球囊支架),电脑制作图,显示球囊预扩后,血管内的斑块被挤压紧贴血管内壁,球囊带支架可以顺利通过。
再次冠脉造影检查:检查支架植入后的冠脉通畅程度,评估支架效果。
以上步骤完成后,冠脉支架植入流程即告完成。
具体步骤可能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设备略有差异,应以医生指导为准。
详细解密冠脉支架植入术(具体步骤)冠心病人越来越多,随着技术的进步,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人想要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指导下一步治疗。
但这个作为心内科常见的微创介入手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还是有其神秘感的。
现对其步骤作一简要概述。
步骤:•1.局部消毒和麻醉后(局部麻醉,病人意识清醒),医生一般选择手腕上的桡动脉(首选)或者是大腿内侧的股动脉处进行穿刺,随后,置入动脉鞘管。
•2.通过此鞘管插入造影导管或导引导管(用于治疗的导管),并顺着外周动脉抵达冠状动脉的开口(该过程并没有疼痛感,不用过于紧张)。
•3.当导管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后,医生需要在X线透视下,通过注入适量对比剂(也称造影剂)来显示冠状动脉,确定冠脉是否存在病变,以及病变的位置、特点、严重程度等情况。
•4.在确定冠脉存在狭窄性病变,并决定介入治疗后,就开始这重要而复杂的一步。
医生将通过导引导管送入一根如发丝一样细的导引导丝,导丝头端比较柔软,只有在体外进行塑形后,才能听命于医生的手法操作,穿行于冠脉内并最终抵达目标血管远端。
导引导丝的开路,为后续的治疗导管铺设了平顺的轨道。
(微观导丝头端,实际粗细跟头发真差不多)之后,医生将选择合适的球囊导管送达病变部位,球囊导管的尾端在体外连接着压力泵,加压后,可将造影剂和生理盐水注入到球囊中,球囊按预期膨胀并扩张狭窄的病变部位,完成对冠脉病变的预处理;接着,医生将选择合适尺寸的冠脉支架(支架是预置在球囊导管上),送到病变部位,再次加压使球囊导管膨胀,令冠脉支架按照额定尺寸完全膨胀,并放置在血管壁上,最终完成对这一冠脉病变的治疗过程。
•5.待冠脉造影确定手术成功后,先后撤出导引导丝,导引导管,随后,拔出动脉止血鞘管,采用局部加压的方法进行局部止血。
一般来说,每台心脏支架术大概半小时到1小时,但是有些复杂病变的手术时间长达4、5个小时,而这个过程中,心脏介入医生为了防护射线辐射,身上穿着重达三四十斤的铅制防护服进行手术操作,这对于医生的技能和体能都是双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