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工艺 光纤的制造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43
光纤拉丝作业指导书1、光纤拉丝准备1.1 拉丝机的启动1)设备部负责打开所有装置的电源(测量装置需要在拉丝开始前20 分钟打开)。
2)设备部负责打开所有工艺气体主管路上的阀门,并根据《光纤拉丝工艺点检表》检查气压设置是否正确,确保无异常。
3)设备部负责开启工艺冷却水(开启前需要检查炉子无漏水现象)。
4)设备部负责打开拉丝塔洁净空气开关(拉丝过程中洁净空气应始终被打开,以保证拉丝区洁净空气环境)。
5)设备部负责开启计算机,登陆WinNt操作系统和打开NOMOS控制系统(operator登陆)。
6)检查各线工艺配方是否设定正确(如3#生产线工艺配方为M.LINE3.001)。
1.2 光纤拉丝炉检查和清洁1)检查拉丝炉石墨件使用时间,对照如下表格,如果超出时间范围立即更换。
2)每一根预制棒拉丝结束以后必须清洁拉丝炉子(不拆炉子在线清洗)。
除一体化保温层外,每五根预制棒拉丝结束后进行石墨件的拆炉清洁,如在拉丝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不到5根棒也需要拆炉子。
3)冷却炉子到室温。
4)戴上洁净手套(清洁炉子时需要两个操作工配合)。
5)辅操工将延伸管出口处的炉门开到最大,接上真空管抽气,主操工用刷子清洁,辅操工配合抽气,将清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清除干净。
最后需要开关炉门,将炉门上附着的粉尘吸干净。
6)主操工先用短刷子清洁中心管和马弗管。
7)然后用长刷子及洁净纸反复清洁延伸管内壁,直到洁净纸不会变黄为止。
8)再用短刷子清洁中心管和马弗管。
9)最后用氮气枪进行吹扫干净(吸尘器在底下抽气)。
10)如果中心管和马弗管污染结晶严重,需将中心管和马弗管从炉子中取出,到石墨清洗间清洗。
正常拉丝应每5根预制棒进行一次石墨件的离线清洗(石墨间内)。
注:石墨件的清洗与安装更换由生产部拉丝员工自行完成。
11)戴上洁净手套,在石墨清洗间内用细毛刷清洁各个石墨件的内部及表面。
12)石墨件上绿色和黄色结晶物将严重影响光纤的强度,因其质地较硬,较难清除,因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石墨件被取出时,采用300目沙纸,将之清除。
光纤拉丝工艺ppt 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光纤拉丝工艺发展历程•光纤拉丝工艺的生产流程•光纤拉丝工艺的技术特点•光纤拉丝工艺的应用领域•光纤拉丝工艺的前景展望01引言光纤拉丝工艺是指利用高温高压技术将高纯度玻璃或塑料光纤预制件拉制成细直径的工艺方法。
光纤拉丝工艺是光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光缆、光器件和光通讯网络等领域。
光纤拉丝工艺简介光纤拉丝工艺流程选取高纯度玻璃或塑料作为预制件材料,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制作成预制件。
光纤预制件制作拉丝机安装与调试拉丝过程涂覆与测试安装拉丝机并对其进行精确调试,确保拉丝过程中各项参数的稳定。
将预制件送入拉丝机的高温炉中加热至软化点,通过牵引轮和收线轮相互配合将光纤拉制成细直径。
对拉制好的光纤进行涂覆保护,并进行性能测试以确保符合要求。
1光纤拉丝工艺的重要性23光纤拉丝工艺制成的光纤具有低损耗、高带宽等特点,能够实现长距离、高速率的光通信。
实现长距离光通信光纤拉丝工艺作为光通信产业的基础技术,对光通信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促进光通信产业发展光纤拉丝工艺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提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水平,促进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提升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02光纤拉丝工艺发展历程03初步应用虽然技术尚未成熟,但在一些特定领域,如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开始尝试应用。
第一阶段:起步期01技术引入光纤拉丝工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由美国Corning公司引入。
02初步研究在起步期,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光纤拉丝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法。
进入21世纪初,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光纤拉丝工艺逐渐转型。
技术突破光纤拉丝工艺逐渐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生产规模化光纤拉丝工艺逐渐应用于通信、医疗、工业控制等领域。
应用扩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拉丝工艺不断创新。
技术创新新型光纤材料不断涌现,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轻的重量。
opgw光缆生产工艺流程光缆(也称光纤缆)生产工艺流程是指完成光纤、光缆的制造过程,包括光纤预制、光缆纺绕、光缆护套、光缆综合、光缆测试等环节。
下面是一份关于光缆生产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共计1200字以上。
一、光纤预制光纤预制是指将光纤的纤芯和包层材料分别均匀地涂布在光纤预制杆上。
该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光纤提拉:将预先准备好的原材料通过熔体法拉瓦尔拉丝成型机拉制成光纤束;2.纤芯涂布:将纤芯材料(通常为高纯度二氧化硅)均匀地涂布在光纤束上;3.包层涂布:将包层材料(通常为高聚合物材料)均匀地涂布在纤芯上;4.配留和清洗:对涂布好的光纤束进行剪切和清洗,使其达到工艺要求。
二、光缆纺绕光缆纺绕是指将预制好的光纤束在钢丝绳或塑料骨架上纺绕成光纤缆的工艺流程。
该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光纤束纺绕:将光纤束以一定的规则纺绕在钢丝绳或塑料骨架上,形成光纤束层;2.填充材料填充:将填充材料均匀地填充在光纤束之间,以保护光纤束;3.金属屏蔽层纺绕:在填充材料之上,将铝塑复合带等金属屏蔽层绕制在光纤束外,以保护光纤不受电磁干扰;4.外护套纺绕:在金属屏蔽层之上,将PVC或其他材料的护套层纺绕形成光缆的外护套。
三、光缆护套光缆护套是指对光纤缆的外部进行护套和绝缘处理,以保护光纤缆的内部结构。
该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护套材料选择:根据光纤缆的使用环境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护套;2.总成和剥皮:根据光缆设计的要求,将光纤缆和光纤的一部分剥去外护套;3.护套层绕制:将护套材料纺绕在光纤缆的外部,同时保证纺绕层的均匀和致密;4.温度控制:将光缆进行加热处理,以使其护套与光缆之间达到更好的粘合效果。
四、光缆综合光缆综合是指将预制好的光纤与相关的连接器和拆分器等元器件进行组装和调试的工艺流程。
该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连接器组装:将光纤与连接器进行组装,以实现光纤之间的连接;2.拆分器安装:将光纤与拆分器等元器件进行连接,以实现光信号的拆分和合并;3.光缆连接:根据光缆的设计要求,将光缆进行连接和固定,以便于后续的安装和使用;4.调试和测试:对完成的光缆进行调试和光学性能测试,以确保其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光纤光缆制造工艺及设备重点内容:原料提纯工艺、预制棒汽相沉积工艺、拉丝工艺、套塑工艺、余长形成、松套水冷、绞合工艺、层绞工艺难点: 汽相沉积工艺参数确定、拉丝环境保护、余长的控制、梯度水冷的控制、绞合参数的选择主要内容:(1)光纤制造工艺(2)缆芯制造工艺(成缆工艺)(3)护套挤制工艺成品光缆图5-0-1光纤光缆制造工艺流程图通信用光纤是由高纯度SiO2与少量高折射率掺杂剂GeO2、TiO2、Al2O3、ZrO2和低折射率掺杂剂SiF4(F)或B2O3或P2O5等玻璃材料经涂覆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涂覆光纤。
而通信用光缆是将若干根(1~2160根)上述的成品光纤经套塑、绞合、挤护套、装铠等工序工艺加工制造而成的实用型的线缆产品。
在光纤光缆制造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并保证光纤原料的纯度,这样才能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光纤光缆产品,同时,合理的选择生产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世界上将光纤光缆的制造技术分成三大工艺.5.0.1光纤制造工艺的技术要点:1.光纤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纯度,用作原料的化学试剂需严格提纯,其金属杂质含量应小于几个ppb,含氢化合物的含量应小于1ppm,参与反应的氧气和其他气体的纯度应为6个9(99.9999%)以上,干燥度应达-80℃露点。
2.光纤制造应在净化恒温的环境中进行,光纤预制棒、拉丝、测量等工序均应在10000级以上洁净度的净化车间中进行。
在光纤拉丝炉光纤成形部位应达100级以上。
光纤预制棒的沉积区应在密封环境中进行。
光纤制造设备上所有气体管道在工作间歇期间,均应充氮气保护,避免空气中潮气进入管道,影响光纤性能。
3.光纤质量的稳定取决于加工工艺参数的稳定。
光纤的制备不仅需要一整套精密的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尤其重要的是要长期保持加工工艺参数的稳定,必须配备一整套的用来检测和校正光纤加工设备各部件的运行参数的设施和装置。
以MCVD工艺为例:要对用来控制反应气体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器(MFC)定期进行在线或不在线的检验校正,以保证其控制流量的精度;需对测量反应温度的红外高温测量仪定期用黑体辐射系统进行检验校正,以保证测量温度的精度;要对玻璃车床的每一个运转部件进行定期校验,保证其运行参数的稳定;甚至要对用于控制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本身的运行参数要定期校验等。
拉丝工艺对光纤性能的影响1. 引言1.1 拉丝工艺对光纤性能的影响拉丝工艺是光纤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光纤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不同的拉丝工艺参数的调控,可以调整光纤的力学性能、传输特性以及光学性能。
具体来说,拉丝工艺对光纤的拉伸强度影响主要体现在拉拔过程中拉伸的力度和速度,这会直接影响光纤的强度和耐力。
而对光纤的抗弯性能影响则是通过控制拉丝工艺中的拉拔方式和温度等参数来实现的,这会影响光纤在安装和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拉丝工艺还会影响光纤的传输损耗、色散特性和光学非线性效应,这些参数的控制需要在拉丝工艺中精心设计和调整。
拉丝工艺是影响光纤性能的重要因素,对光纤的性能表现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拉丝工艺,可以提高光纤的性能表现,满足不同领域对光纤性能的要求。
2. 正文2.1 拉丝工艺对光纤的拉伸强度影响拉丝工艺是影响光纤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对光纤的拉伸强度影响尤为重要。
在光纤的制作过程中,拉丝工艺可以直接影响到光纤的拉伸强度。
拉丝工艺的优化可以提高光纤的拉伸强度,从而延长光纤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可靠性。
首先,拉丝工艺会影响光纤的内部结构。
通过控制拉丝过程中的拉伸速度和温度,可以使光纤内部的晶格结构更加均匀和致密。
这样的内部结构可以提高光纤的抗拉伸性能,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而不容易断裂。
其次,拉丝工艺还会影响光纤的表面光滑度。
拉丝过程中,如果拉伸速度过快或拉丝机器不稳定,可能导致光纤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者表面裂纹,从而降低光纤的拉伸强度。
因此,在拉丝工艺中需要注意控制拉伸速度和保持设备稳定,以保证光纤表面的光滑度。
总的来说,拉丝工艺对光纤的拉伸强度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通过优化拉丝工艺,可以提高光纤的拉伸强度,进而提高其使用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在光纤制作过程中,拉丝工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2 拉丝工艺对光纤的抗弯性能影响拉丝工艺是光纤制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光纤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拉丝工艺对光纤性能的影响光纤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细长玻璃纤维或塑料纤维,它具有高传输速度、大带宽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通信、医疗、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光纤的性能受到拉丝工艺的影响,拉丝工艺对光纤性能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拉丝工艺是光纤制造的关键环节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光纤的性能和品质。
光纤制造的一般工艺为:原材料预处理、预成型、拉丝、包覆、涂层、复合、割断、烤焙等。
在整个工艺中,拉丝工艺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影响着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拉丝工艺对光纤的几何尺寸和光学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拉丝工艺能够控制光纤的直径、圆整度、粗糙度等几何参数。
拉丝过程中,拉力和温度的控制可以调节光纤的拉丝速度和拉丝倍数,从而控制光纤的直径。
而光纤的直径和圆整度对其的传输损耗和带宽有着直接的影响。
拉丝工艺还能影响光纤的纤芯折射率、色散等光学参数,进而影响其传输性能和光学性能。
拉丝工艺对光纤的机械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光纤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拉伸、弯曲和挤压等力,因此其机械强度和耐久性是十分重要的。
拉丝工艺中拉力和温度的控制可以影响光纤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挤压性能。
通过拉丝工艺的调节,可以实现光纤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抗压性,提高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拉丝工艺还对光纤的表面质量和包覆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拉丝工艺中的涂层和封闭工艺不仅能保护光纤,还能影响其的表面粗糙度、清洁度和润湿性。
通过控制涂层工艺可以实现光纤表面的附着力和耐磨性,保证光纤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拉丝工艺还对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度有着一定的影响。
拉丝工艺中纤芯的抽拉过程会影响纤芯的非均匀性,进而影响其色散和非线性度。
通过拉丝工艺的调节可以改善光纤的色散特性和非线性特性,提高其在长距离和高速传输中的性能表现。
拉丝工艺对光纤的性能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包括几何尺寸、光学性能、机械性能、表面质量、色散和非线性度等方面。
通过优化拉丝工艺,可以提高光纤的质量和性能,满足不同领域对光纤的不同需求。
光缆生产流程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信线缆,它由一根或多根的光纤和外部保护层组成。
光缆的生产流程经过多道工序,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下面将介绍光缆的生产流程。
首先,光纤的生产。
光纤是光缆的核心部分,它由石英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
在光纤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加热熔化,然后通过拉丝机将熔融的材料拉成细长的纤维。
这些光纤需要经过多道工序进行拉丝、涂覆、固化等处理,最终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光传输性能的光纤。
其次,光缆的组装。
在光纤生产完成后,需要将光纤组装成光缆。
这个过程包括光纤的编织、填充、包覆等工序。
首先是光纤的编织,将多根光纤按照一定的方式编织在一起,形成光缆的芯线。
然后在芯线的外部进行填充,填充材料通常是一种具有良好抗拉性能的材料,用于保护光纤。
最后是包覆,将填充后的芯线进行外部保护层的包覆,通常采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材料进行包覆,以提高光缆的耐用性和抗外部环境的能力。
接着是光缆的测试。
在光缆组装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以确保光缆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测试的项目包括光传输性能、拉伸性能、耐磨性能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了各项测试,光缆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才能投入使用。
最后是光缆的包装和出厂。
合格的光缆需要进行包装,通常采用轴式包装或盘式包装的方式,将光缆卷绕在轴或盘上,并进行外包装。
包装完成后,光缆可以进行出厂,运往各个使用地点。
总的来说,光缆的生产流程包括光纤的生产、光缆的组装、光缆的测试以及光缆的包装和出厂。
整个流程需要精密的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光缆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光缆作为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社会的信息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纤光缆制造工艺及设备重点容:原料提纯工艺、预制棒汽相沉积工艺、拉丝工艺、套塑工艺、余长形成、松套水冷、绞合工艺、层绞工艺难点: 汽相沉积工艺参数确定、拉丝环境保护、余长的控制、梯度水冷的控制、绞合参数的选择主要容:(1)光纤制造工艺(2)缆芯制造工艺(成缆工艺)(3)护套挤制工艺图5-0-1光纤光缆制造工艺流程图通信用光纤是由高纯度SiO2与少量高折射率掺杂剂GeO2、TiO2、Al2O3、ZrO2和低折射率掺杂剂SiF4(F)或B2O3或P2O5等玻璃材料经涂覆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涂覆光纤。
而通信用光缆是将若干根(1~2160根)上述的成品光纤经套塑、绞合、挤护套、装铠等工序工艺加工制造而成的实用型的线缆产品。
在光纤光缆制造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并保证光纤原料的纯度,这样才能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光纤光缆产品,同时,合理的选择生产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世界上将光纤光缆的制造技术分成三大工艺.5.0.1光纤制造工艺的技术要点:1.光纤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纯度,用作原料的化学试剂需严格提纯,其金属杂质含量应小于几个ppb,含氢化合物的含量应小于1ppm,参与反应的氧气和其他气体的纯度应为6个9(99.9999%)以上,干燥度应达-80℃露点。
2.光纤制造应在净化恒温的环境中进行,光纤预制棒、拉丝、测量等工序均应在10000级以上洁净度的净化车间中进行。
在光纤拉丝炉光纤成形部位应达100级以上。
光纤预制棒的沉积区应在密封环境中进行。
光纤制造设备上所有气体管道在工作间歇期间,均应充氮气保护,避免空气中潮气进入管道,影响光纤性能。
3.光纤质量的稳定取决于加工工艺参数的稳定。
光纤的制备不仅需要一整套精密的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尤其重要的是要长期保持加工工艺参数的稳定,必须配备一整套的用来检测和校正光纤加工设备各部件的运行参数的设施和装置。
以MCVD工艺为例:要对用来控制反应气体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器(MFC)定期进行在线或不在线的检验校正,以保证其控制流量的精度;需对测量反应温度的红外高温测量仪定期用黑体辐射系统进行检验校正,以保证测量温度的精度;要对玻璃车床的每一个运转部件进行定期校验,保证其运行参数的稳定;甚至要对用于控制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本身的运行参数要定期校验等。
一、实验背景光纤通信技术作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分支,以其高速、大容量、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在信息传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光纤通信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小组开展了自制光纤实验,通过实践操作,对光纤的基本特性进行探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光纤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光纤的制备方法。
3. 熟悉光纤的测试方法。
4. 分析光纤的传输特性。
三、实验原理光纤是一种由高纯度石英玻璃拉制的细丝,其内部结构为芯、包层和涂覆层。
光纤通信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将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
实验中,我们通过制备光纤,模拟光纤通信过程,探究光纤的传输特性。
四、实验器材1. 光纤预制棒2. 光纤拉丝机3. 光纤切割机4. 光纤熔接机5. 光纤测试仪6. 光纤耦合器7. 光纤跳线8. 光功率计9. 光纤熔接机电源10. 实验台五、实验步骤1. 光纤预制棒的切割:将光纤预制棒切割成一定长度的光纤预制棒。
2. 光纤的拉伸:利用光纤拉丝机将光纤预制棒拉伸成所需粗细的光纤。
3. 光纤的切割:使用光纤切割机将拉伸好的光纤切割成所需长度。
4. 光纤的熔接:利用光纤熔接机将两根光纤的末端熔接在一起。
5. 光纤的测试:使用光纤测试仪、光功率计等设备对熔接后的光纤进行测试。
6.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光纤的传输特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纤的制备: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所需粗细的光纤,并完成了光纤的熔接。
2. 光纤的传输特性:测试结果显示,熔接后的光纤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损耗较低,符合实验要求。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光纤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了光纤的制备方法。
2. 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光纤预制棒的切割、拉伸、熔接等环节,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3. 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光纤通信技术在信息传输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八、实验展望1. 进一步优化光纤的制备工艺,提高光纤的质量和性能。
拉丝工艺对光纤性能的影响1. 引言1.1 光纤的重要性光纤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在现代通信、医疗、科研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纤具有传输速度快、带宽大、信号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话、互联网、电视等通信领域。
在医疗领域,光纤的应用使得医学影像的传输更加精准和高效,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在科研领域,光纤被广泛用于激光、光谱分析等领域,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步。
由于光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断提高光纤的性能和品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拉丝工艺作为光纤制备的关键环节,对光纤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拉丝工艺对光纤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对提高光纤质量、改善传输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拉丝工艺的研究和优化,可以不断提升光纤的性能,推动光纤技术的发展,促进信息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1.2 拉丝工艺的介绍光纤是一种重要的通信传输媒介,其在现代通信、网络和数据传输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光纤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通信质量和传输效果,因此对光纤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拉丝工艺是光纤制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将预制的光纤芯棒通过高温熔融并拉伸成细长的光纤的过程。
拉丝工艺直接影响着光纤的结构和性能,包括抗拉性能、色散性能、损耗性能、弯曲性能以及传输性能等方面。
在拉丝工艺中,熔融拉伸的温度、速度和拉伸比等参数对光纤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以调控光纤的结构和性能,从而实现光纤性能的优化和提升。
深入研究拉丝工艺对光纤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对光纤拉丝工艺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进一步推动光纤通信领域的不断创新和进步。
【共240字】1.3 研究背景和意义光纤作为信息传输和通信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
拉丝工艺作为影响光纤性能的关键加工工艺之一,对光纤的抗拉性能、色散性能、损耗性能、弯曲性能和传输性能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
光纤生产流程1.预制棒和尾管的入库(贴上编码,例如预制棒编SD091204001尾管编码:F100828018)2.抛光流程抛光的定义:在光纤生产的过程中,预制棒与尾管的对接即称之为抛光抛光流程:将预制棒与尾管分别固定在机器上,尽量使其切面对齐,经过高温持续加热1小时,融化焊接,然后磨平焊接口,最后冷却足够(2小时以上)取下。
高温加热预制棒尾管3.拉丝过程3.1裸光纤光纤外径波动越小越好,光纤直径波动可导致光纤产生后散射功率损耗和光纤接续损耗。
光纤外径的波动引起芯径和模场直径波动,导致光纤散射损耗、接续损耗增加。
假设光纤芯径波动与外径波动成正比,则两个外径不同的光纤接续时,在光纤接续点的损耗可见为:A(直径波动)≈20log{2/(a1/a2+a2/a1)}(dB)设a 1=126μm,a 2=124μm,则A=0.001(dB);设a 1=127C a 2=123μm 则A=-0.0045(dB)。
因此将光纤的外径波动控制在±1μm 为好。
提高拉丝速度,适当降低拉丝温度,减少预制棒在高温炉中的停留时间。
减小包层中水分量向新区扩散,有利于降低光纤拉丝附加衰减。
提高拉丝速度,增大拉丝张力可减小外径波动,还有利于减小E’缺陷的产生。
也有利于光纤强度的增加。
但高速拉丝需要更高的炉温加热功率,也就更容易产生温场不均匀的现象。
会对光纤翘曲度有较大的影响(翘曲度是指裸光纤在不受任何外界应力的情况下的发生弯曲所对应的曲率半径)。
影响翘曲度的原因主要是光纤在温场中受热不均匀,导致光纤在颈向收缩不同,造成光纤翘曲度减小。
而光纤的翘曲度是光缆用户较为关心的指标之一,尤其在带光纤中,光纤翘曲度要是偏小将对接续带来不良后果。
由于光纤高速拉丝炉有以下基本要求:A.设计理想的温区分布和气路设计以便产生理想的预制棒变颈形状。
B.炉温稳定可调,便于精确控制拉丝张力。
C.加热炉元件选择和气流设计保证光纤表面尽可能少污染。
光缆生产,加工及制造工艺重点内容:原料提纯工艺,预制棒汽相沉积工艺,拉丝工艺,套塑工艺,余长形成,松套水冷,绞合工艺,层绞工艺难点:汽相沉积工艺参数确定,拉丝环境保护,余长的控制,梯度水冷的控制,绞合参数的选择主要内容:通信用光纤是由高纯度SiO2与少量高折射率掺杂剂GeO2,TiO2,Al2O3,ZrO2和低折射率掺杂剂SiF4(F)或B2O3或P2O5等玻璃材料经涂覆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涂覆光纤。
而通信用光缆是将若干根(1~2160根)上述的成品光纤经套塑,绞合,挤护套,装铠等工序工艺加工制造而成的实用型的线缆产品。
在光纤光缆制造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并保证光纤原料的纯度,这样才能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光纤光缆产品,同时,合理的选择生产工艺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世界上将光纤光缆的制造技术分成三大工艺.光纤制造工艺的技术要点:1.光纤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纯度,用作原料的化学试剂需严格提纯,其金属杂质含量应小于几个ppb,含氢化合物的含量应小于1ppm,参与反应的氧气和其他气体的纯度应为6个9(99.9999%)以上,干燥度应达-80℃露点。
2.光纤制造应在净化恒温的环境中进行,光纤预制棒,拉丝,测量等工序均应在10000级以上洁净度的净化车间中进行。
在光纤拉丝炉光纤成形部位应达100级以上。
光纤预制棒的沉积区应在密封环境中进行。
光纤制造设备上所有气体管道在作业间歇期间,均应充氮气保护,避免空气中潮气进入管道,影响光纤性能。
3.光纤质量的稳定取决于加工工艺参数的稳定。
光纤的制备不仅需要一整套精密的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尤其重要的是要长期保持加工工艺参数的稳定,必须配备一整套的用来检测和校正光纤加工设备各部件的运行参数的设施和装置。
以MCVD工艺为例:要对用来控制反应气体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器(MFC)定期进行在线或不在线的检验校正,以保证其控制流量的精度;需对测量反应温度的红外高温测量仪定期用黑体辐射系统进行检验校正,以保证测量温度的精度;要对玻璃车床的每一个运转部件进行定期校验,保证其运行参数的稳定;甚至要对用于控制工艺过程的计算机本身的运行参数要定期校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