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3.98 MB
- 文档页数:22
第12章复习题一、选择题: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C、脑神经和脊神经D、大脑和小脑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突起B、细胞体C、神经末梢D、神经元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C、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脊神经D、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了神经中枢4、脊髓的主要功能是()A、感觉和反射B、感觉和传导C、反射和传导D、反射和运动5、人类大脑皮层特有的中枢是()A视觉中枢B语言中枢C躯体感觉中枢D躯体运动中枢6、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7、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A胞体和轴突B胞体和树突C胞体和突起D细胞质和细胞膜8、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膝跳反射B、吮吸反射C、缩手反射D、望梅止渴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弧B、反射C、大脑D、脑神经10、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A、狗算算术B、鸟听到枪声飞走C、小明躲开飞来的石头D、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转11、下列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沸水烫手,立即缩回B、强光刺眼,立即闭目C、青梅入口,分泌唾液D、上课铃响,走进教室12、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①望梅止渴②鹦鹉学舌③老马识途④公鸡报晓⑤大雁南飞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①④⑤13、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人类特有的是()A、看见食物分泌唾液B、吃食物分泌唾液C、拍打叮咬自己的蚊虫D、谈虎色变14、右图是人的膝跳反射示意图,图中①-③表示反射弧的部分环节。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属于反射类型中的条件反射B、②和④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C、③是完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D、即使②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也能正常进行15、眼球内含有感光细胞,并形成图像的结构是()A大脑皮层B鼻腔C感受器D效应器16、某人正在看书,远处有人叫他,他戴上眼镜才看清此人面孔,请问这个人戴的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太阳镜17、中国人是黄皮肤黑眼睛,欧洲人是白皮肤蓝眼睛,决定眼球颜色的结构是()A、角膜B、虹膜C、晶状体D、视网膜18、正常人能够看清楚较近或较远的物体,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调节B、晶状体的凸度可以调节C、玻璃体的大小可以调节D、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19、某人失聪(没有听觉能力)后,经检查,医生认为其耳的结构没有受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A、听神经或听觉中枢B、鼓膜C、中耳D、内耳20、能把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到内耳的结构是()A、耳蜗B、咽鼓管C、三块听小骨D、鼓室21、下列与听觉形成无关的是()A、鼓膜B、半规管C、耳蜗D、听觉中枢22、盲人能“读”盲文,用的是皮肤中的哪种感受器()A、冷觉感受器B、触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温觉感受器23、在给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A、甲状腺激素B、葡萄糖C、性激素D、生理盐水24、当血液流经胰腺后,胰静脉中增加的成分是()A、胰液B、营养物质C、氧气D、胰岛素25、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胰岛B、垂体C、唾液腺D、甲状腺26、马戏团有一位特型演员,多才多艺,她虽成年,但身高只有70厘米,她可能患()A、地方性甲状腺肿B、糖尿病C、侏儒症D、呆小症27、一名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很可能他在婴幼儿时期缺乏()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D、性激素28、我们经常看到某些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在自己腹部上“打针”,他们注射的药物是()A、胰岛素B、葡萄糖液C、含多种无机盐的营养液D、维生素二、非选择题:1、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依次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和五部分组成。
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1.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称为统一的整体,能够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因而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是最为主要的。
2.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3.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经过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收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细胞膜按一定方向传导。
科学家将这种可传导的生物电变化叫做神经冲动,简称冲动。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4.一个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
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突起沿一定的方向传导冲动。
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可能有许多,而轴突只有一个。
树突将冲动传入胞体,轴突将冲动从胞体传出。
5.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神经节;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叫做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色泽较白亮,称为白质。
6.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
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做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7.反射除了能通过骨骼肌运动对刺激做出反应之外,还能通过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来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形态。
神经系统就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反射活动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8.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建立的先天性反射,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非条件刺激。
9.条件反射是在出生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
如果要使已建立的条件反射长时间保持下去,还需经常使非条件刺激与之结合。
否则,已建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生物: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复习资料(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2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神 与 。
是最为主要的。
激素,二氧化碳等物质通过体液的传送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叫体液调节,通过激素来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叫激素调节。
§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神经系统由 神经系统和 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 和31对 组成。
脑包括 。
:大脑皮层上约有140亿个神经元,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中枢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神 神经 :下与脊髓相连,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经 系统 :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系 周围统 神经 传导神经系统 :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
二、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1.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经过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收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细胞膜按一定方向传导。
科学家将这种可传导的生物电变化叫做神经冲动,简称冲动。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 、 、 。
神 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经 树突:可能有许多,将冲动传入胞体 沿一定的方向传导冲动 元 突起 轴突:只有一个,将冲动从胞体传出2.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 ;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叫做 。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色泽较白亮,称为 。
三、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 。
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做反射弧。
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1.人的自我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大类型。
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
2.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3.它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代谢中心)和突起组成;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树突:短,是树状分支;轴突:长,分支少神经元的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的功能。
5.反射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①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②传入神经元: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④传出神经元: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⑤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
6.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应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7.神经中枢:位于灰质内,由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汇聚形成8.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比较高级,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两者的比较如下表比较项目形成过程生来就有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以下大脑皮层刺激非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可由任何可以感受的无关刺激转化而来神经联系固定不变的暂时的、可变的适应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大,可适应多变的环境9.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10.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的中枢,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中枢是对侧控制的。
眼球的结构书8111.视觉的形成: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12.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的原因:睫状体舒缩,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象都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第十二章人体的自我调节复习提纲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 人的自我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大类型。
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 脑皮层有许多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能对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并且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脑神经(12对)周围神经系统 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31对)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即神经细胞) 3、神经元的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4.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
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输导方向:树突 → 胞体 → 轴突5.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
6.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组成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的结构的各自功能:①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②传入神经元: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接受信息,作出判断,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 ④传出神经元: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 ⑤ 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
7、反射弧上神经冲动传导的比较快,使人体 能够及时、迅速、准确地实现调节。
胞 体 树 突轴 突神经冲动传导方反射弧模式图8、反射除了能通过骨骼肌运动对刺激作出反应之外,还能够通过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来调节相应内脏器官的功能状态(P74课本可参加强这块知识理解)。
9.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神经节,有一些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叫作神经;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为灰质,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为白质。
10.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1.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北师大版生物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知识点总结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知识点总结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称为统一的整体,能够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因而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神经调节是最为主要的。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大脑皮层上约有140亿个神经元,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中枢脑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神神经脑干:下与脊髓相连,有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经系统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系周围脑神经:由脑发出,大都分布在头部。
统神经传导神经冲动系统脊神经: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
2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经过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细胞膜按一定方向传导。
科学家将这种可传导的生物电变化叫做神经冲动,简称冲动。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3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叫神经节;由一些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外被结缔组织膜组成的结构叫做神经。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色泽较白亮,称为白质。
4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5 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做反射弧。
6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①感应器:感受刺激,产生冲动②传入神经:传导冲动到神经中枢③神经中枢:接受传来的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④传出神经:把新的神经冲动由神经中枢传致效应器⑤效应器:接受冲动,引起相应的肌肉和腺体活动。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共22小题)1.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鹦鹉学舌B.膝跳反射C.望梅止渴D.惊弓之鸟2.今年5月15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的主题是“碘”亮智慧人生,共享健康生活。
下列对碘的认识能体现主题中“智慧”含义的是()A.碘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不能直接提供能量B.我们常吃的海带和紫菜含碘丰富,可防治大脖子病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D.幼年时期缺碘会造成智力发育出现障碍3.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A.气体进入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C.视觉的形成:光→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D.体循环:右心室→主动脉→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左心房4.图是人体的内分泌器官模式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是垂体,分泌的是性激素B.②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C.⑤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D.⑥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能促进代谢和生长发育5.下列现象中,属于简单的反射的是()A.谈虎色变B.画饼充饥C.老马识途D.吃梅止渴6.下列有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谈虎色变是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C.排尿反射、膝跳反射都属于简单反射D.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中7.今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注孩子眼健康”。
经常户外运动和远眺能防止眼球结构中的过度变凸,从而预防近视()A.[1]角膜B.[2]晶状体C.[3][视网膜D.[4]玻璃体8.同学们在跑步时会感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此时,血液中哪一种激素的含量明显增多()A.性激素 B.生长激素C.胰岛素D.肾上腺素9.下列与听觉、视觉形成以及调节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鼓膜和视网膜,分别是听觉和视觉的感觉器官B.听觉神经和视神经都是传入神经C.产生听觉和形成物像都在大脑的一定区域D.视觉形成中能否清晰成像取决于睫状体对角膜的调节10.人被针扎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反射弧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B.③是中枢神经,起控制作用C.该反射的完成,需要大脑皮层一定区域的参与D.刺激⑤,神经冲动传递的方向为:⑤→④→③→②→①11.下列关于花样滑冰比赛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节选手完成动作的神经中枢只有小脑B.音乐响起,选手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将声波转化成兴奋C.评委观察选手动作,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D.观众观看比赛,心跳加速、手心出汗,涉及激素调节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小朋友在打针时看见针头就会哭,这属于后天形成的复杂反射B.眼和耳都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器分别位于视网膜和耳蜗C.人体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D.人体泌尿系统中,输尿管可将肾脏形成的尿液输送至膀胱13.关于正常人体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各部位体温有差异B.口腔温度高于直肠温度C.人体体温固定不变D.人体体温在一天内的变化范围小于3℃14.青少年患近视的人数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