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护理查房
- 格式:docx
- 大小:295.53 KB
- 文档页数:11
脑卒中的护理查房脑卒中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作为护士,我们的任务之一是负责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
为了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康复和照顾,护理查房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护理查房的目的是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以下是进行脑卒中护理查房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 观察患者的病情:查房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还需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疼痛感受、皮肤情况等变化。
2. 评估神经功能: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包括肢体活动、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
查房时应进行简单的神经系统检查,观察是否有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障碍等。
3. 检查照顾措施:护理查房时要检查患者的导尿管、静脉通路、伤口敷料等,确保护理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还需定期更换床单、洗漱用品等,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4. 沟通与教育: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要全面的团队协作,包括护士、医生、康复师等。
查房时,我们应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讨论和教育患者及家属,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和支持。
5. 预防并发症:脑卒中患者往往存在着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如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在护理查房中,我们要关注并发症的预防,包括正确的床位转换、肢体护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
通过认真进行护理查房,我们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供关怀和支持。
同时,护理查房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连续性的护理服务,促进了康复的顺利进行。
脑卒中的护理查房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密切关注患者的状况,并与团队成员共同努力。
通过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脑卒中的护理查房范文一、查房目的。
今天咱们来进行一次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查房,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家对脑卒中患者护理的认识和技能,看看在护理过程中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二、患者基本情况。
咱们这位患者李大爷,今年65岁,是个挺和蔼的老头儿。
他呢,平时就有点高血压,但是也没太当回事儿。
结果那天在家突然就倒下了,可把家里人吓坏了。
送到咱们医院一检查,确诊是脑卒中。
# (一)现病史。
李大爷发病的时候,左边的胳膊和腿就突然没劲儿了,说话也不利索,含糊不清的。
家属说当时就赶紧打了120,到医院的时候距离发病大概过去了两个小时。
这时间还算是比较及时的,给咱们的救治也争取了一定的机会。
# (二)既往史。
刚才提到了李大爷有高血压病史,平时也没规律吃药。
他还有点抽烟喝酒的小嗜好,烟一天能抽个半包,酒呢,每天晚饭都要来上一小杯。
这些不良习惯啊,可都是导致他这次发病的危险因素呢。
三、护理评估。
# (一)生命体征。
刚入院的时候,李大爷的生命体征有点不稳定。
体温稍微有点高,37.8℃,可能是身体的应激反应。
血压呢,高压180mmHg,低压110mmHg,这血压可真是高得吓人,就像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小炸弹。
心率倒是还可以,85次/分钟。
呼吸稍微有点急促,22次/分钟。
# (二)神经系统评估。
这部分可就很关键了。
李大爷左边的肢体肌力明显下降,上肢只能在床上平移,下肢呢,只能稍微抬离床面,按照肌力分级的话,大概就是2 3级的样子。
他的左侧面部也有点面瘫,嘴角歪向右侧,眼睛闭合也不是很好,就像眼睛在偷偷地留个小缝儿,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似的。
意识状态呢,还算清醒,但是有点嗜睡,你跟他说话,他能回答,但是感觉迷迷糊糊的,反应有点慢。
# (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在日常生活方面,李大爷可就有点“麻烦”了。
以前自己能做的事儿现在都做不了了。
吃饭得靠家人喂,上厕所也得有人帮忙。
穿衣、洗漱这些简单的事儿,对他来说现在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困难。
脑卒中的护理查房范文一、查房目的。
今天咱们对这位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查房,主要就是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看看咱们的护理措施有没有做到位,还有没有啥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像咱们大扫除之后再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也好让患者能更快更好地恢复。
二、病例介绍。
# (一)基本情况。
这位患者是李大爷,65岁了。
李大爷平时就爱抽个烟,还喜欢吃那些油腻腻的东西,像红烧肉啥的,一顿能吃好几块。
这可能就是他得脑卒中的一个小隐患呢。
他发病的时候,突然就感觉半边身子没劲儿了,话也说不利索,可把家人吓坏了,赶紧就送到咱们医院来了。
# (二)医疗诊断。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
这就好比是给大脑供血的小河流堵住了,大脑的一部分区域就因为缺血“渴”得不行,开始闹毛病了。
# (三)目前状况。
现在李大爷在咱们病房里住着呢。
他的左侧肢体还是不太灵活,肌力大概在3级左右,就像那个小树苗,虽然还能立着,但是风一吹就晃晃悠悠的。
说话也只能简单说几个字,像“喝水”“吃饭”这种。
而且因为生病,李大爷的心情也不太好,总是皱着眉头,看着就让人心疼。
三、护理评估。
# (一)身体状况评估。
1. 生命体征。
体温基本正常,一直在36.5 37.2℃之间晃悠,这是个好现象,说明身体没有因为感染在“发烧抗议”。
血压有点高,高压在150 160mmHg之间,低压在90 100mmHg左右。
这就像汽车的胎压太高了,得想办法给他降降,不然对血管的压力太大,不利于病情恢复。
呼吸还算平稳,每分钟18 20次,就像平静的小海浪,一波一波的,很有规律。
心率也正常,大概每分钟70 80次,心脏就像一个勤劳的小鼓手,稳稳地打着节拍。
2. 神经系统评估。
意识方面,李大爷是清醒的,但是有时候感觉有点迷糊,可能是大脑刚受了伤,还在“缓神”呢。
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也灵敏,这就像两扇小窗户,开关自如,能让光线正常进出。
左侧肢体的感觉有点减退,我们用小棉棒轻轻触碰他的皮肤,他的反应就没有右侧那么灵敏,就像左边的皮肤穿上了一层薄纱,对外界的感知变得迟钝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护理病例书写表我国每年有近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超过70%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已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
缺血性脑卒中后导致的偏瘫使得患者丧失部分运动功能,康复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个人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如下谱系图可以看出,偏瘫患者的相关研究,联系紧密的主题主要为:康复护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抑郁、自我效能。
➢脑卒中康复护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1.目前,指南并没有推荐最佳的康复方案,研究者陆续根据国情和现况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但是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依然没有较为系统和标准的康复护理方案和临床的指导规范。
2.国内研究报道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不依从率在18%~37%,而且患者出院后,因缺乏专业指导和监控,依从性明显低于住院期间,这对患者功能的恢复有较大影响,也是脑卒中护理领域的难点问题。
【部分参考文献】[1]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M]. 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 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盛晗,邵圣文,王惠琴等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动态变化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6):712-715.[4] POWERS W J, RABINSTEIN AA, ACHERSON T, et al.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 guideline for he 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Stroke, 2018,49(3):046-8110[5]陈圆圆,金静芬,杨红燕,张玉萍.近5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J].护理与康复,2020,19(02):20-24.[6]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组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1-6.。
护理病例书写表
我国每年有近200万新发脑卒中病例,超过70%的脑卒中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已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
缺血性脑卒中后导致的偏瘫使得患者丧失部分
运动功能,康复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减轻家庭和个人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应引起高度重视。
从如下谱系图可以看出,偏瘫患者的相关研究,联系紧密的主题主要为:康复护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脑卒中后抑郁、自我效能。
➢脑卒中康复护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1.目前,指南并没有推荐最佳的康复方案,研究者陆续根据国情和现况制定
适合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但是针对缺血性
脑卒中偏瘫患者,依然没有较为系统和标准的康复护理方案和临床的指导
规范。
2.国内研究报道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不依从率在18%~37%,而且患者出院
后,因缺乏专业指导和监控,依从性明显低于住院期间,这对患者功能的
恢复有较大影响,也是脑卒中护理领域的难点问题。
【部分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吴瑛. 内科护理学[M]. 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 中国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3]盛晗,邵圣文,王惠琴等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动态变化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6,51(6):712-715.
[4] POWERS W J, RABINSTEIN AA, ACHERSON T, et al. 2018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A guideline for he 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Stroke, 2018,49(3):046-8110
[5]陈圆圆,金静芬,杨红燕,张玉萍.近5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分析[J].护理与康复,2020,19(02):20-24.
[6]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组中国脑梗死急性期康复专家共识[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