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资料库
- 格式:doc
- 大小:305.00 KB
- 文档页数:8
辉煌的古代中国化学工艺1、地球形成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人类最初在哪里出现?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2、古代的“北京人”是怎么样学会用火的?考古发现什么相关的实证?为什么说“人类学会用火”是化学史发端的标志?3、古代人类利用化学变化的目的是什么?化学知识和技艺的积累对人类的思想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1、请说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其中哪些发明的原理属于化学工艺的?2、造纸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原理是化学工艺的?该工艺包括了哪些步骤?3、蔡伦对造纸技术的改进作出了哪些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4、中国古代对纸的加工技术上使用了哪些化学工艺?造纸术的发明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产生了什么重要的作用?1、为什么说陶瓷工艺是化学工艺?猜想一下古人是怎么样发明陶器的?2、中国制陶工艺的起源至今已有多少年历史?其发展过程经历过哪几个“文化”时期和朝代?其重要的代表文物是什么?3、从陶器过渡到瓷器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瓷器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朝代?其重要的代表文物是什么?4、中国瓷器及造瓷术是怎样传播到世界各国的?中国陶瓷工艺的发明和传播对世界有什么影响?1、为什么说炼丹术是化学工艺?中国古人为什么会发明炼丹术的?2、中国古人在炼丹工艺中使用的药品按今天的标准可分成哪些类别?使用的方法按今天的标准可分成哪些类别?3、举例说明中国古人在炼丹术中利用了哪些化学反应?为什么说中国古人炼丹术对化学工艺的发展作出过积极的贡献?4、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炼丹家是谁?他写了哪些代表著作?世界四大宗教是什么?这些宗教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1、设想一下人类是怎么样发明酿酒的?中国古人最初在什么时代就掌握酿酒技术的?在酿酒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重要的发明?2、中国古人在酿酒工艺中使用哪些原料?酿酒工艺包括了哪些阶段?你知道“曲蘖”分别用来酿什么酒?3、酒可以分成哪些类别?你使用过中药酒或补酒吗?你相信其疗效吗?4、你听说过“酒池肉林”的典故吗?你喝过名酒吗?你对中国酒文化的功过有何评价?1、中国古代黑火药的成份(配方)是什么?其化学反应原理是什么?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史重点(完整版)题型与分值1、选择题(20分,2分/题)2、填空题(25分,1分/空)3、简答题(25分,5分/题)4、论述题(30分,15分/题)题⽬⼀、选择题1、【化学式P276-302化学家⼩传】重点⼈物有:中国三个化学家(葛洪、李时珍、侯德榜)及中学化学出现较多的化学家(如:拉⽡锡、道尔顿等)考察形式:①__门捷列夫_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②为有机结构理论奠定坚实基础的是_凯库勒_化学家。
⼆、填空题1、化学史的划分(三⼤时期分别从什么年代⾄什么年代)绪P5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从化学的萌芽⾄17世纪中期为古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期—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近代化学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末—20世纪以来为现代化学时期。
2、化学史上我国⼏位有代表性的化学家:葛洪、李时珍、侯德榜P276-3023、古代化学的特点及代表国家绪P5~7特点以实⽤为主。
代表国家有中国、埃及。
4、陶瓷的⽣产条件及烧成温度P6条件有:①瓷器只能瓷⼟(即⾼岭⼟)作胎②胎的表⾯必施有玻璃质釉③瓷器烧成温度⾄少要在1200℃左右,焙烧后胎体要达到烧结,器⽫质地坚硬,敲之要能发出⾦⽯声,成品的吸⽔率。
5、古代中国炼丹术及阿拉伯炼⾦术是什么,有什么区别P21区别在于:炼⾦术以乞求财富为⽬的,着眼于点⽯成⾦(故⼜称点⾦术),⽽炼丹术虽然也要炼制黄⾦、⽩银,但⽬的主要不是为了财富,⽽是为了获得服之不死的⾦丹,乞求长⽣不⽼药。
6、原始化学的最后形式是什么?答:医药化学和冶⾦化学P317、近代化学:19世纪,我国惊⼈的发现形成了物理化学中的什么分⽀(⽼师的原话。
我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_<~)P104答:化学热⼒学8、索尔维制碱法、侯德榜制碱法的⽅法及⽅程式【很重要】P117索尔维制碱法:⽤炼焦⼚的粗氨⽔与⽯灰窑中的CO2⽓为原料制出了纯碱H2O+ CO2+NH3=NH4HCO3NH4HCO3+NaCl= NaHCO3+NH4Cl2 NaHCO3== Na2CO3+ CO2+ H2O侯德榜制碱法:在氨的合成⽅⾯是采⽤半⽔煤⽓的转化来制备原料⽓氢和氮,并有副产品⼆氧化碳;在制碱⽅⾯,仍⽤氨碱法的制碱原理,但所⽤氨和⼆氧化碳是由合成氨系统提供,制碱过程中所⽣成的氯化铵,在冷冻后,以⾷盐使之析出。
1、化学史:(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1926年所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5)国博览会金奖);(6)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7)Cl2的发现者——舍(8)勒(瑞典);(9)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10)元素周期律的发现,(11)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门捷列夫(俄国);(12)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13)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1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15)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16)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2、两次获得诺贝尔讲的鲍林在化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莱纳斯•卡尔•鲍林(Linus Carl 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
1901年2月28日出生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1994年8月19日逝世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享年93岁。
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获得不同诺贝尔奖项的两人之一(另一人为居里夫人);也是唯一的一位每次都是独立地获得诺贝尔奖的获奖人。
其后他主要的行动为支持维他命C在医学的功用。
鲍林被认为是20世纪对化学科学影响最大的人之一,他所撰写的《化学键的本质》被认为是化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他以量子力学入手分析化学问题,结论却以直观、浅白的概念重新阐述,即便未受量子力学训练的化学家亦可利用准确的直观图像研究化学问题,影响至为深远,比如他所提出的许多概念..:电负度、共振理论、价键理论、混成轨域、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概念和理论,如今已成为化学领域最基础和最广泛使用的观念。
高一化学历史知识点归纳化学历史知识点归纳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了解化学的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揭示了化学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过程。
下面将对高一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
1. 元素的发现和周期表1.1 定义元素:元素是指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1.2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由四个基本元素(火、水、土、气)组成。
1.3 科学革命时期,瑞士化学家巴塞尔发展了质量维度,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
1.4 1869年,俄国化学家达尼尔·门捷列夫发现了周期规律,并提出了现代周期表的雏形。
1.5 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亨利·莫塞里提出了现代周期表形式的完整版本。
2. 化学反应的发展2.1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的转化是通过混合而非变化而来的。
2.2 17世纪,罗伯特·博义发现了酸和碱的性质,提出了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2.3 18世纪,法国化学家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比例定律,为化学反应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2.4 19世纪,瑞典化学家托马斯·普里斯特利研究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并提出了质子理论。
2.5 20世纪,俄国化学家尤里·尤里耶维奇·URM语法研究了催化剂、均相催化和反应速率。
3. 元素周期表的演变3.1 在门捷列夫的周期表基础上,亨利·莫塞里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进行排列,并发现了周期规律。
3.2 20世纪初,英国化学家亨利·G.J.·芬顿根据X射线衍射研究,确定了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3.3 1923年,芬顿将周期表改进为现代形式,根据电子排布设置了主族和周期的界限。
3.4 1951年,美国化学家格伦·T.赖爵托在莫塞里的周期表上增加了过渡金属区。
3.5 1969年,美国化学家伯克·埃尔戈特提出了长期表,将元素按照周期和主族进行分类。
化学史知识考试试题1. 请简要解释燃烧的化学过程。
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火焰、烟雾、光和热的化学过程。
2. 请列举三个重要的古代化学发现并简要描述其影响。
- 金属冶炼:古代人类的金属冶炼技术的发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繁荣。
- 香料贸易:古代化学家的研究和发现,促进了香料贸易,拓宽了古代人类的交流和贸易网络,对文化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药物研究:古代人类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了许多药物,提高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药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化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一,请简要介绍化学在以下领域中的应用:- 药物研发- 材料科学- 环境保护- 药物研发:化学用于药物的合成和分析,帮助科学家发现新药物,改善现有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 材料科学:化学在材料的合成、性能改进以及材料表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创新,从而推动了工业和技术的进步。
- 环境保护:化学在环境污染治理、废物处理和可持续能源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化学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4. 请简要介绍现代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工具。
- 光谱学:通过测量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分析物质的结构和组成,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 色谱法:用于分离和纯化化学物质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 共振结构法:通过构建分子共振结构,解释和预测分子的性质、反应和结构。
- 分子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反应机理。
5. 请简要解释元素周期表的作用和意义。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系统地组织了化学元素的表格,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排列。
它的作用和意义如下:- 提供元素信息:元素周期表提供了大量元素的基本信息,包括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结构等,帮助人们了解各种元素的性质和特征。
- 预测元素性质:通过观察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可以预测尚未被发现的元素的性质和行为,对新元素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第二篇近代化学时期从17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开始。
到19世纪90年代末。
物理学的三大微观发现前的二百多年。
特点化学从一般的知识积累发展到系统整理阶段。
这一时期,化学工业在欧洲繁荣起来,进一步促进了化学上一系列的发现和发明,为元素周期律的诞生提供了基础。
工业生产的发展也为有机化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有机化学从实验上和理论上均获得空前的进展。
同时这个时期也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化学家,影响着化学的进程。
十九世纪的后期,物理化学的发展显示出它的理论价值,渗透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方面。
初步显示出化学和物理学的密切的内在联系。
这一时期的化学为揭开自然之谜和为人类造福方面做出了值得记忆的贡献。
第一节化学科学的建立及氧化说的建立一、波义耳化学元素概念的建立二、化学燃素说的建立三、舍勒和普里斯特里发现氧气的制法四、拉瓦锡氧化学说的建立(一).波义耳简介波义耳(R.Boyle,1627—1691)英国人,是17世纪最有成就的化学家和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1627年1月25日生于爱尔兰,出身贵族。
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阅读过大量英文、法文、拉丁文的化学著作和其它科学书籍。
1644年建立了家庭实验室。
1661年波义耳写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怀疑的化学家》。
波义耳还是一位善于演讲的哲学家。
他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栋梁,是一位多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1691年,这位被恩格斯誉为“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科学家。
1961年在伦敦因病逝世,终年64岁。
(二).波义耳的学术成就1.正确地指出了化学研究的目的17世纪以前的化学知识,一是炼金术的内容,目的在于变贱金属为黄金或白银;二是医药学的内容,目的在于发展医药,治病救人;三是化工生产的内容,目的在于增加产品的种类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①.化学研究的目的化学研究的目的不是醉心于炼金术和医药,而是在于认识物质的本性。
为此就需要进行专门的实验,收集所观察到的事实,使化学从炼金术和医药学中解放出来,发展成为一门专为探索自然界本质的科学。
九年级化学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是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也有着丰富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九年级化学的历史知识点。
1. 古代化学的起源化学作为科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古代埃及人以及古希腊、古印度等文明都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化学的内容。
古埃及人使用石灰石与酒精制作香料,古希腊人研究了许多化合物,例如火药等。
2. 炼金术的兴起与发展在中世纪,炼金术流行于欧洲文明。
炼金术师追求将普通金属转变为黄金,并致力于寻找长生不老的药物。
虽然炼金术在最终实现这些目标上并未成功,但在这一过程中,炼金术师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观察,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
3. 近代化学的奠基近代化学的奠基人被公认为是英国化学家罗伯特·博伊尔(Robert Boyle)和安托万·拉瓦锡尔(Antoine Lavoisier)。
博伊尔提出的“博伊尔定律”描述了气体的性质,为后来的气体化学奠定了基础。
拉瓦锡尔则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到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不会凭空消失或增加。
4.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础,有助于我们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归功于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
他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整理出类似于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并根据这一排列预测了以后将会被发现的元素。
5. 原子结构的探索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原子结构的探索是化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英国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提出了原子理论,认为一切物质都由不可再分割的小颗粒组成。
随后,英国科学家汤姆生(Thomson)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布丰模型”来描述原子结构。
最后,欧文·戴维森(Ernest Rutherford)进行了金箔实验,发现了原子中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围绕核运动着电子。
引言概述: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在探索和应用化学知识,化学的发展进程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本文将继续探讨化学史的发展进程,从古代到现代,全面介绍了化学在不同时期的突破和重大发现。
正文内容:二、古代化学的发展1. 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贡献- 古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开始研究金属冶炼和化学工艺的民族之一。
他们利用火焰进行金属冶炼,并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化学物质如硫酸和碱性金属。
- 古埃及人还广泛应用天然植物和动物提取的化学物质,制作香料、颜料和药品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药学和香料工业奠定了基础。
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进展- 古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物质本质和元素的理论。
例如,希波克拉底认为水、土、火和气体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这为后来的元素概念打下了基础。
同时,希腊人还开展了对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的研究。
- 古罗马人在冶金和药物制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尤其是古罗马帝国时期,通过大规模建设炼铁工厂以及研发新药物,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 中世纪的贡献-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发展了实验方法,并在化学和药物制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们研究了多种化学反应,如酒精蒸馏和酸碱中和等。
此外,阿拉伯人还将许多化学和药物知识传递给欧洲,为后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中世纪的欧洲,尽管受到宗教和哲学观念的限制,但仍有些重要的进展。
例如,阿尔贝鲁斯·马格努斯研究了矿物的特性和性质,在化学领域中开创了新的方向。
4.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进行科学研究,这种方法的兴起使得化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达·芬奇在绘画中运用了透视和光线的原理,为光学和颜料制备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 在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如帕里塞尔斯、罗伯托·卡斯特罗和罗伯特·博伊尔等出现,他们的实验和研究奠定了化学的基础。
论述一、自然科学革命的背景及变革1、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诞生,机械化2、欧洲工业革命的胜利自然科学革命发生的领域1、天文学领域:a,1534年哥白尼《天体运动论》摒弃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枚的地心说接收希腊理性主义的传统,要求对自然界描述具有数学上的和谐和完善,使其有手探索新的宇宙观。
b,1632年伽利略《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c,1609-1619年开普勒行星运动的三定律2、医学领域:1543年比利时医生维萨《人体构造》统一古希腊盖伦的“两个独立的血液系统”的理论。
1628年英国生物学家哈维发表论文“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阐述了血液循环系统3、经典物理学领域:1684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证明和验算,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变革:1,科学研究体系的分化和建立2,科学研究方法的完善与调整(1)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理论研究成为主流二、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意义内:元素周期论——1896、3、6发表《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1、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2、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性3、应该预料到许多未知元素的发现,例如类似铝和硅的,原子量位于 65~75之间的元素4、当我们知道了某些元素的同类元素后,有的以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意:1、其发现将各种元素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之中,使化学研究进入了统一化阶段2、现是化学上,特别是无机化学一次重大的综合,为构建化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奠定了基础3、其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和惊人的预见性,为新元素的发现和无机化学的展提供了理论支持4、揭示了自然界的伟大规律,之催生了化学元素发展具有惊人的周期性5、其重大的哲学意义,揭示了质量互变定律,证明了黑格尔的质变、量变规律简答一、化学革命的背景:1、越来越多的物质被发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和化学变化的认识2、氧气的发现及性质的研究3、工业的发展的要求二、拉瓦锡实验的意义科学意义:奠定了化学学科的存在基础哲学意义:打破了质与量的界限方法论意义:创建了化学实验的科学体系三、道尔顿原子理论的内容及意义(价值)内:1、化学元素非常小,以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原子组成。
化学史:1.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2.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并把这种微粒叫做原子。
3.公元前2世纪我国掌握了由植物纤维造纸的技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4.我国在唐代以前就认识了火药,到宋代时火药已用于战争.黑火药爆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2KNO3+3C=K2S+N2↑+3CO2↑5.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较早运用天平作为化学研究的工具,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6.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19世纪前半世纪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
7.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19世纪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研究提出了原子--分子论,自从用原子--分子论研究化学反应后,化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8.苯是在1825年由法拉第首先发现的;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把苯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1865年德国的凯库勒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
9.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10.氯气的发现者——舍勒(瑞典);1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提出了有机化学概念12.苯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弟首先发现;13.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14.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15.1838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基团理论16.1840俄国化学家盖斯在分析了许多化学反应热效应基础上,总结出盖斯定律17.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经过研究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创立了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设计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先后发现和制得了氧气。
19.1883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创立电离学说20.1888年法国科学家勒夏特列就发现了体系条件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规律,并总结出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被人们称为勒夏特列原理)21.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九年级化学史知识点一、古代化学史在古代,人们对化学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研究和应用一些化学物质和过程上。
以下是一些古代化学史的知识点:1. 中国古代化学- 中国古代的炼金术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古代科学活动,主要探索物质的变化与应用。
- 中国古代化学的代表性人物有神农氏、蔡伦、张仲景等,他们的贡献为我国古代化学史奠定了基础。
2. 古埃及和古希腊化学- 古埃及人懂得金属的提取与制备,并在染料和香水的制作上有独特的技术。
- 古希腊化学奠定了自然哲学的基础,着重于哲学思考和物质理论。
二、近代化学史近代化学史标志着化学从炼金术转变为现代科学的重要时期。
以下是近代化学史的知识点:1. 基础理论的建立- 18世纪,拉瓦锡提出了氧化还原反应与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 19世纪,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理论,为后续化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门捷列夫提出了周期表概念,揭示了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存在。
2. 有机化学的发展- 在19世纪,化学家们开始研究有机化合物,柏树赫、瓦尔多等人提出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打破了“有机物只能由生物合成”的观念。
3. 物质结构的认识- 拉沙尔使用光谱仪观测不同元素的光谱线,并提出了原子能级理论。
- 卡尔·巴尔札提出了分子轨道理论,解释了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形成。
三、现代化学史现代化学史聚焦于20世纪后的科学研究与应用。
以下是现代化学史的知识点:1. 物质分析方法的发展- 色谱法、质谱法等先进的分析方法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化学分析变得更加精确和高效。
2.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刘易斯和阿伦尼乌斯提出了酸碱理论,开创了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领域。
- 布朗和爱因斯坦发展了分子动力学理论,解释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3. 高分子化学的兴起- 埃米尔·费歇尔提出了生物高分子的研究,开启了高分子化学的繁荣时代。
- 长链聚合物的发现和合成技术的进展,推动了塑料、橡胶等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
高中化学化学史、材料及成分基础知识点
化学史
1. 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2. 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实验基础上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3. 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核+电子”模型;
4. 波尔: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轨道模型;
5. 舍勒:发现氯气;
6. 维勒:人工合成尿素;
7.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材料及成分
1. 火棉:纤维素与硝酸完全酯化的产物;
2. 胶棉:纤维素与硝酸不完全酯化的产物;
3. 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黏胶纤维、铜氨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4. 醋酸纤维:纤维素与醋酸酐酯化后的产物;
5. 光导纤维:成分为SiO2,全反射原理;
6. Al2O3:人造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
7. SiO2:硅石、玻璃、石英、玛瑙、光纤的主要成分;
8. 硅酸盐:水泥、陶器、瓷器、琉璃的主要成分;
9.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硼陶瓷、光纤等;具有耐高温、强度大的特性,还具有电学特性、光学特性、生物功能;
10. 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
11. 新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膜、尿不湿、隐形眼镜、人造关节、
心脏补片、液晶材料等;
12. 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造纸术。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归早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
火药于13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公元前200——后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扑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和数十药物的性状与配制。
公元750年中国炼丹太传入阿拉伯。
§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们发现氧气的人。
他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氧气约早1000年。
§我国是“纤维之王”——蚕丝的故乡。
公元前2000年中国己经养蚕。
公元200年养蚕技术传入日本。
§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
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1000多年前中国就能炼锌,早于欧洲400年。
§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熔铸红铜。
公元前1700年中国已开始冶铸青铜。
公元900多年我国的胆水浸铜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置换法)。
§1700多年前,中国已能炼铅及铜铅合金。
§公元前8000——60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
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术。
§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
§公元前4000——3000年中国已会酿造酒。
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曲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造酒精早2000多年。
§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
古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
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化学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创立者是哪位科学家?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拉瓦锡D. 阿伏伽德罗答案:B2. 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 牛顿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道尔顿答案:B3. 原子理论的提出者是哪位科学家?A. 爱因斯坦B. 玻尔C. 道尔顿D. 阿伏伽德罗答案:C4. 化学键理论的提出者是?A. 门捷列夫B. 拉瓦锡C. 道尔顿D. 林纳斯·鲍林答案:D5.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是?A. 道尔顿B. 门捷列夫C. 拉瓦锡D. 阿伏伽德罗答案:B二、填空题1.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元素的______来排列的。
答案:原子序数2. 拉瓦锡通过实验推翻了______理论,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
答案:燃素3. 道尔顿提出的原子理论认为,原子是______的,不可再分。
答案:不可分割4.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1摩尔物质中所含有的______的数量。
答案:粒子5. 林纳斯·鲍林提出的化学键理论包括了离子键、共价键和______。
答案:金属键三、简答题1. 请简述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过程。
答案:门捷列夫通过研究当时已知的元素,发现元素的性质如原子量、化学活性等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他根据这些性质将元素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并留出空位以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这一排列方式后来被称为元素周期表,为化学元素的研究和分类提供了重要依据。
2. 道尔顿的原子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答案:道尔顿的原子理论主要包括:(1)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不可再分;(2) 所有相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是相同的;(3) 化学反应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过程。
四、论述题1. 请论述化学史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答案:化学史对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化学史中的重大发现和理论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基础概念和理论框架。
例如,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webcai/history/lecture /courseinstruction/howtoscore.html “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汪朝阳(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510631)一、化学史定义1、化学史是科学史的一个分支。
2、化学史是一门特殊的历史科学。
3、化学史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化学发展时期的划分1、古代化学时期:化学的萌芽至17世纪中期特点:无“化学”之名,以实用为主中心:中国、埃及2、近代化学时期:17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90年代中期特点: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建立起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兴起了化学工业中心:欧洲3、现代化学时期:19世纪末至今特点:从宏观发展到微观,从描述发展到推理,从定性发展到定量,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中心:美国三、学习化学史的意义你希望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吗?1、智慧胜于知识“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中国化学家傅鹰(1902-1979)2、中学教学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3、化学科研的意义四、主要内容以化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如葛洪、波义耳、拉瓦锡、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戴维、法拉第、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凯库勒、范特荷夫、门捷列夫、居里夫人、徐寿、侯德榜等为主线,从古到今简要阐述化学发展历史,并相对突出中国化学的过去与现在。
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十部分:1、中国古代化学:蔡伦、葛洪、李时珍2、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3、化学革命:拉瓦锡4、原子分子论: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康尼查罗5、触电的感觉:戴维、法拉第6、大师代代传:贝采尼乌斯→维勒;李比希→······7、化学建筑师:凯库勒?范特荷夫!鲍林······8、化学地图师:门捷列夫、莫斯莱9、女中豪杰:居里夫人10、中国近现代化学:徐寿、黄鸣龙、侯德榜、范旭东、吴蕴初五、主要化学史参考书1、化学史教程,张家治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92、化学史简明教程,郭保章、董德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化学重要史实,袁翰青、应礼文合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化学史传,[日本]山冈望著,廖正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5、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日本]原光雄著,黄静译,科学出版社,19866、徐寿和中国近代化学史,杨根编,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六、主要有化学史方面的化学期刊1、大学化学2、化学通报3、化学教育七、化学史课程的考核方法1、总则:化学史成绩 = 课后思考题(平时成绩)+ 自由作业(考查成绩)+ 考试(笔试成绩)2、针对师范院校的特点,自由作业有三种形式供选择,即小论文形式、考试命题形式、教案形式。
3、任何一种形式均要求在考试前完成。
4、小论文中心主题可以是人物、事件、事物、学科及感想。
5、教案的内容任选,但必须涉及化学史。
6、命题形式:单选(10×1分=10分)、多选(10×1分=10分)、是非(10×1分=10分)、客观简答题(3×10分=30分)、主观简答题(4×10分=40分)“绪论”思考题1.古代化学的特点是( ),中心是( )和( )。
近代化学中心是( ),现代化学中心是( )。
2.我国化学家傅鹰关于化学史的名言是 ( )。
3.我国著名的化学史家有哪些?至少列举三位。
中国古代化学:蔡伦、葛洪、李时珍汪朝阳(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510631)中国瓷器宣纸作品《本草纲目》一、火与能源1、火的利用·中国云南元谋人(180万年前)遗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50万年前)遗址发现有人类的用火遗迹·人类学会用火是化学史的发端。
2、三大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天然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势在必行(绿色化学)。
二、陶瓷·釉的发明是陶器过渡到瓷器的必备条件。
·瓷器(china)在世界上以中国(China)的发明最早。
·今日著名产地:江苏宜兴(陶都)、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广东佛山(石湾)三、造纸1、文字记录材料简史·夏商时期:兽骨、龟甲、青铜器(甲骨文、一言九鼎)·秦汉时期:竹简、木简(留取丹心照汗青、罄竹难书、读书破万卷、学富五车)·其它材料:帛(即丝织品,昂贵,不易保存)、羊皮(西方)2、蔡伦的历史贡献·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已有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制成的麻纤维纸。
·东汉尚方令蔡伦在历史上是造纸术的改良者和推广者(公元105年)。
3、造纸术的传播·7世纪经过朝鲜东传日本——中韩造纸术、印刷术之争·8世纪中叶经中亚西传阿拉伯,12世纪欧洲最早在西班牙和法国建立造纸厂。
4、纸的闲话·当今造纸工艺的漂白问题:Cl2、ClO2(绿色化学)·当今造纸工艺的原料问题:一次性筷子与日本、再生纸(绿色化学)·宣纸(安徽泾县)泄密事件:经济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电脑、光盘、软盘成为新的文字记录材料的无纸化时代:纸还有用吗?四、火药·人类最早使用的黑火药起源于中国的炼丹术。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一硫二硝三木炭(1S + 2KNO 3 + 3C == K 2S + N 2 + 3CO 2) ·中国主要用于娱乐,13世纪后期传入欧洲后主要用于扩张(计算机的用途?)五、炼丹术1、炼丹术与炼金术的主要区别与意义·炼金术以乞求财富为目的,即点石成金(点金术)——今天原子核技术可以实现·炼丹术以乞求长生不老的金丹为目的——当今美国冷冻死尸期待奇迹 ·炼金术与炼丹术的意义:化学的原始形式——《伊索寓言》中葡萄园的故事2、中国炼丹术简史·秦始皇派人海上“求仙人不死之药”——炼丹术的萌芽·汉武帝热心于神仙、求长生不老之术——炼丹术的兴起·东汉魏伯阳著当今世界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炼丹术著作《周易参同契》 ·西晋初年葛洪著《抱朴子·内篇》——炼丹术的经典名著·唐朝炼丹家孙思邈著《丹房决要》·唐朝(道教为国教)唐太宗等六个皇帝服丹而死——炼丹术的鼎盛时期 ·明朝的皇帝服丹而死——炼丹术的衰落时期3、葛洪·生平:东晋丹阳人——没落贵族——功封关内侯——失意去南海学艺——罗浮山炼丹·功绩:炼丹经典《抱朴子》——《晋书·葛洪传》载:"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名垂千古(杭州葛岭)4、发展·火药(中国)、在欧洲发展成为医药化学(炼金术发展成为冶金化学)。
·为什么炼丹术(古代化学)在中国不能发展成为化学?——量的概念六、医药1、李时珍·生平:身怀“不为名相,即为名医”之志,遂成“药圣”。
·《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2、中药现代化·中国的中草药基本上是廉价以原料出口。
·中医理论、方法西方不易接受(凭经验、缺乏量的概念)。
七、“化学”一词中英文溯源1、“化学”之历史·英文:炼丹术→炼金术西传→阿拉伯文al-kimiya(中国古汉语“金液”的发音)→欧洲alchemy →英语chemistry·中文:东传日本(kimiya日文为“舍密”)→1860年改为“化学”(来自于中文书籍《化学入门》,何年出版不详)→1900年许传回中国(当时中文名“质学”或与物理等科学共称“格致”)2、“化学系”之历史“中国古代化学”思考题”4.化学史的发端是( ),三大天然能源是(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 )。
5.陶与瓷的区别是什么?玻璃是古代什么人发明的?6.蔡伦、葛洪、李时珍的历史贡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化学没有发展成为化学?7.炼丹术与炼金术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炼金术是化学的原始形式?8.解释中、英文“化学”名称的由来。
9.从文字记录材料的发展历史,谈谈你对计算机、网络的看法。
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汪朝阳(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广州510631)波义耳一、生平·爱尔兰贵族出身——8岁入伊顿中学——游学欧洲5年——建立家庭实验室·迁居牛津——组建“无形的大学”(英皇家学会前身)——当选主席(但谢绝就职)——巨额遗产捐赠教会二、最大贡献——近代化学奠基人1、含义·给化学元素提出了科学的定义,“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恩格斯)。
2、背景·炼金术——医药化学、冶金化学的兴起——当时化学处于从属地位——波义耳使其成为独立的科学3、方式·1661年匿名出版《怀疑派的化学家》,百年之后得到公认。
三、其他贡献1、指示剂的发明·第一位把各种植物的天然液汁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有的配成溶液,有的做成试纸。
·石蕊试纸即波义耳的发明,发明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石蕊试纸的偶然发现:纪念未婚妻(波义耳终身未娶)——实验室放花——酸雾上升弄脏紫罗兰——水洗后插回——片刻变成“红罗兰”——研究各种植物的天然液汁与酸碱作用——石蕊地衣中提取的色液最有意思——制成石蕊试纸使用2、波义耳定律·研究气体时发现波义耳定律,比马略特早十几年。
3、磷的化学研究《寻找哲人石的炼金师发现磷》·1669年德炼金家布兰德炼金而破产——异想天开(机体的生命活动产物含有哲人石;凡是黄色的东西都含有黄金)——蒸馏人尿——残渣烤干——曲颈瓶内留下发光的粉末(认为是火素,实为磷)——卖机密给J. D.克拉夫特医生——欧洲宫廷巡回表演骗钱·波义耳研究后,公开了制磷的秘密,并首次系统地研究磷的化学。
4、墨水的发明·Fe3+与苦味子酸反应——黑色溶液久不褪色——蓝黑墨水——该方法沿用了一个世纪“怀疑派化学家”思考题10.波义耳的重大贡献与名著是什么?11.石蕊试纸是如何发明的?给我们什么启示?12.有人利用磷的发现骗人钱财,波义耳利用科学揭穿其底细。
结合当今社会的伪气功、纳米水等现象,谈谈你对科学的社会价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