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实验室6份教案课件学案同步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1.86 MB
- 文档页数:1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教案:《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安全操作规范。
2.学习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仪器和试剂,并了解其用途和操作方法。
3.掌握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搅拌、加热等。
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记录能力,学会正确解读实验结果。
5.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和安全操作规范1.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如实验台、实验槽、抽风罩、洗眼器、洗手盆等,并解释其用途。
2.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常见安全操作规范,如穿戴实验服、佩戴安全眼镜、戴手套等。
第二节: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仪器和试剂1.介绍常见的实验仪器,如量筒、烧杯、试管、滴定管等,并讲解其用途和操作方法。
2.介绍常见的实验试剂,如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并讲解其性质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三节: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1.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和实践操作,学习实验室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搅拌、加热等。
2.强调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正确使用,特别是涉及到酸碱溶液的操作时,要注意稀释、滴加等步骤。
第四节:实验观察和结果记录1.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2.强调实验观察的准确性和结果的完整性,学生要注意细节,并进行正确的结果解读。
第五节: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1.通过讲解实验室事故案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试剂。
2.学生进行实验时,强调团队协作,要互相帮助和提醒,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听课和视频演示,向学生介绍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安全操作规范、实验仪器和试剂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2.演示法:老师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实验操作的正确步骤和注意事项。
3.实践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讨论法: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解释,加深对实验原理和结果的理解。
教学资源和教具:1.讲义和PPT等教学材料,用于向学生介绍实验室设施、操作规范、实验仪器和试剂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走进化学实验室》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规程。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2. 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 实验室安全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化学实验室的神秘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规程。
3. 演示:演示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实验过程。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实验操作规程。
2. 学生能独立完成常见化学实验,并注意实验室安全。
3. 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含化学实验室基本设备、实验操作演示等内容。
2. 实验材料:如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手套、实验服等。
4. 实验指导书:为学生提供实验步骤、操作要点等信息。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室安全知识。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熟练掌握,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八、教学准备1. 课前准备实验材料、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
2. 布置实验室,确保实验环境安全、整洁。
3. 检查多媒体设备,确保教学课件正常运行。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深入了解实验室设备和实验过程。
2. 开展化学实验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化学实验室技术人员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操作规范2.学习基本实验操作技能3.培养科学实验态度和实验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讲解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实验台、玻璃器皿、仪器等基本设备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2.化学实验室的操作规范:介绍实验室的安全标准和基本实验操作规范。
3.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讲解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例如称量、混合、溶解、蒸发、过滤、干燥等等。
4.科学实验态度和实验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实验态度,例如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勇于尝试和改进等。
三、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显微镜观察等方式,教授学生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操作规范。
2.示范法:教师现场操作并演示实验步骤,让学生观察和记忆实验步骤。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实验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进行基本实验操作,并锻炼实验思维能力。
四、教学流程安排时间内容教学方式1小时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备授课+示范1小时化学实验室的操作规范授课+讨论2小时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授课+示范+实验1小时科学实验态度和实验思维能力授课+讨论五、教学评估1.课堂小测:通过小测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基本设备和操作规范的掌握情况。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结果,并分析和总结实验数据。
3.课后作业:在课后布置相关练习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室基本设备和操作规范的记忆和理解。
4.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科学实验态度。
六、教学反思化学实验室作为学生接触化学的第一步,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习安全操作规范和培养科学实验态度的意义重大。
这个教案通过授课、示范、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针对性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掌握好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及时反思教学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最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和设备。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熟悉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参观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报告撰写,提升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强调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安全性,树立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和设备。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
四、教学准备化学实验室设备清单。
常见化学试剂样品。
实验操作视频。
安全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活动: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化学实验室有什么印象?”播放一段化学实验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分享对化学实验室的初步印象。
观看视频,思考化学实验的有趣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视频,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的好奇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60分钟)(1)化学实验室的基本布局和设备(20分钟)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化学实验室,介绍实验室的基本布局。
逐一讲解实验台、通风橱、药品柜、实验器材等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学生活动:跟随教师参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提出疑问,与教师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实地参观,使学生直观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布局和设备,增强感性认识。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20分钟)教师活动:演示常见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加热、滴定等。
强调每个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如称量时的精确度、加热时的安全距离等。
学生活动:观看教师演示,记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和分组讨论,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程,培养规范操作意识。
(3)化学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20分钟)教师活动:讲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如佩戴防护用品、禁止饮食、处理废弃物等。
走进化学实验室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走进化学实验室》。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烧杯、试管、滴定管、天平等,以及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实验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化学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实验基本操作。
3. 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实验室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的技巧。
2. 教学重点: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天平等)、实验药品、实验模型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室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烧杯、试管、滴定管、天平等,以及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实验基本操作。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展示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实验方法。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实验室基本仪器及其使用方法烧杯:用于加热、溶解、蒸发等操作。
试管:用于小规模实验,如反应、加热等。
滴定管:用于准确量取液体。
天平:用于称量药品。
实验室安全规则1. 穿戴实验服,戴好实验帽。
2. 不得在实验室内奔跑、打闹。
3.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意外伤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实验室中常用的三种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2)简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 答案:(1)实验室常用的三种仪器及其使用方法:试管用于小规模实验,如反应、加热等;烧杯用于加热、溶解、蒸发等操作;滴定管用于准确量取液体。
(2)实验室安全规则:穿戴实验服,戴好实验帽;不得在实验室内奔跑、打闹;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意外伤害。
最新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人教版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第二课时最新6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为您整理了6篇《最新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人教版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第二课时》,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
2.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3.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重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
难点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教学工具锌粒、食盐、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等药品,教科书附录I中的常用仪器及药匙、镊子、试管架等仪器(纸槽学生自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让学生畅谈厨房中的液体与固体物质、模仿感悟倒水、倒食用油、倒醋、倒黄油、取食盐、取味精等动作。
让学生回忆家中厨房食品柜内生活品的摆放。
师: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
因此要想学好化学,就必然先要了解化学实验室。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室”相关图片。
二、推进新课师: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它们是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室规则”图片。
指导学生阅读附录I中的药品取用规则,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分类介绍药品的取用规则。
1.固体药品的取用师: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展示广口瓶),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展示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展示镊子)夹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1)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分析]常用工具:镊子。
取用方法: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案一. 教材分析《走进化学实验室》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实验存在恐惧心理,认为化学实验复杂、危险。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和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和实验操作。
2.难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室仪器模型、实验药品、实验仪器等。
2.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化学知识,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验证这些知识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室仪器模型,介绍实验室的基本仪器,如试管、烧杯、滴定管等,并讲解这些仪器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演示实验操作,如如何正确取用药品、如何进行混合、加热等基本操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例如:“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课题3 走进化学试验室(第1课时)试验室规则和常用化学试验仪器【核心素养】通过对试验室规则和常用化学试验仪器的学习,培育学生根本的试验平安观念和试验操作实力。
【教学目的】1.通过参观化学试验室,知道化学试验室是进展科学探讨的重要场所,理解试验室的规则。
2.相识一些常用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重点】1.相识化学试验常用的仪器。
2.化学试验室的规则。
【教学难点】常用仪器的运用留意事项。
【课前打算】学生完成老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老师通过预习反应,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同学们,化学是一门特别奇妙而又奇妙的科学,化学也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科学,那么要进展试验就要进入这个我们所在的化学试验室。
所以,今日我们走进了化学试验室,来具体地理解和相识化学试验室。
(板书课题)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憨豆先生走进化学试验室发生了什么。
(播放视频)我们走到每一场所时要理解一些留意事项,如规章制度等,但视频中的憨豆先生由于没有遵守试验室规则,所以出现了事故。
那么,我们在走进试验室前须要理解些什么呢?在走进试验室后又须要留意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你们在课前搜集的关于试验室的规则展示给大家。
学生说出规则和留意事项后师在大屏幕出示。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留意视察,找出其中有什么错误,各小组同学探讨沟通后汇报。
师记录各小组的得分。
活动3【讲授】过渡师介绍:试验室过程还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和留意事项,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再逐步理解。
化学药品许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所以运用时特殊当心,留意平安。
大屏幕展示常用危急化学品标记。
活动4【活动】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视察试验桌上的常见仪器,记住它们的名字。
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刚刚相识的常见的化学仪器,学生抢答,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记录得分。
活动5【活动】学生活动再次相识这些常用仪器,理解它们的用处和运用时的留意事项。
然后小组派代表上讲台给大家讲解。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学生在参与了课题2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
教材首先利用实验室的实物照片和简短的文字阐述了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
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2)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3)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1)实验操作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
3.素养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教学难点】1.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2.遵守实验室规则及实验规范的重要性的认识及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准备】仪器:铁架台、量筒、滴瓶、试管架、试管夹、锥形瓶、试管、胶头滴管、药匙、镊子等。
药品:稀盐酸、碳酸钠粉末、大理石、锌粒、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
一、导入新课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化学就必然要了解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
二、推进新课1.实验室规则[讲解]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