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柿子林会所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4
92世界建筑 2004/10作者单位:一石智库收稿日期:2004-09-10“柿子林别墅在北京城北昌平十三陵万娘坟某果园一个树木排列整齐的柿子林中;西面、南面有山为对景,北邻村落,东面开敞;占地面积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扩展,从最初的90多亩到现在的250亩左右。
”这段文字见于由台湾田园城市出版的《da》杂志第3期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四入柿子林:一个建筑设计过程故事版》,作者是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但是不用说,这种有些散淡的人文趣味的文字是出于张永和之手。
尤其重要的是,柿子林别墅的设计是一个业主与建筑师先后4次更改设计的思路,被他诗意地概括为“恻宅入林”、“瘦房肥院”、“棋盘院阵”和“拓扑景框”这样富于古典趣味的意境。
近几年来,与以往执着于元空间的研究不同,非常柿子林别墅VILLA SHIZILIN史建/ SHI Jian建筑试图从重新解读传统建筑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入手,在更为复杂的城市语境中寻求某种新的突破。
例如,在苹果22院街(北京)的设计中对传统院落商街空间(环院模式)的研究与建构,柿子林别墅(北京昌平)4个方案中分别对南、北方院落和地域环境的研究与建构;石排镇政府办公大楼(广东东莞)设计难能可贵地进行了针对当地气候的建筑学研究,试图利用现代建筑手法解决气候、环境、功能等问题,而生产力大厦(广东东莞)试图在与自然的表面融合中实现对当代城市建筑空间的探索;河北教育出版社办公楼(河北石家庄)不仅在内部空间把各种复杂的使用功能做了界定和区分,还把这种对使用空间的理解在外空间着意强调出来,使这个小城市化了的建筑成为城市再造的积极部分。
柿子林别墅是在占地面积、使用功能、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不断变化、叠加的状况下形成的,正是因为如此,在看过了光影效果鲜明的效果图之后,会被现场巨大、复杂而灰暗的空间所迷惑。
按照设计的概念,最终的设计方案(“拓扑景框”)是把房间作为取景器、同时把屋顶作为地景,也就是说建筑与环境达到互为利用。
柿子林会馆简介柿子林会馆是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之一。
该建筑坐落在柿子林村,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柿子林会馆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建筑风格柿子林会馆是典型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采用了传统的寓意与风水理念。
整个会馆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组成,主体建筑为三进四合院式布局,附属建筑包括东侧的客房和西侧的厢房。
会馆中的各处均覆盖有雕梁画栋、彩绘斗拱和雕刻花窗等精美装饰,以展示中国传统建筑之美。
在建筑结构上,柿子林会馆采用了传统的“斗拱”技术,这种技术将木构件组合成具有较大跨度的建筑,使建筑更加稳固。
斗拱的雕刻工艺精湛,细腻的雕花纹样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此外,会馆的屋顶采用了檐角翘起的形式,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美感,还有助于排水和防水。
历史文化柿子林会馆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建筑,它见证了中国古代乡村生活的变迁和演变。
会馆内保存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代家具、字画、瓷器等文物,这些文物无疑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人们了解古代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会馆周边的柿子林村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村中的村民以柿子栽种为主要职业,柿子林茂密且果实丰盛,广受欢迎。
每年秋天,柿子林村会举办柿子文化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柿子林的美景,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
保护与发展作为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柿子林会馆受到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保护。
不仅在保护治理上加强了建筑材料的修缮和保养,还定期进行巡查和监测,确保会馆的安全和稳定。
在发展利用上,柿子林会馆不仅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基地,也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
会馆附近设有游客中心和展览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此外,会馆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包括古代建筑展览、传统手工艺展示等,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结语柿子林会馆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杰作,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工艺水平,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案例分析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精选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案例分析报告(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案例分析报告1不少人还记得20xx年北京街头出现的大大小小的亿唐广告牌,“今天你是否亿唐”的那句仿效雅虎的广告词着实让亿唐风光了好一阵子。
亿唐想做一个针对中国年轻人的包罗万象的互联网门户。
他们自己定义了中国年轻人为“明黄一代”。
失败的教训:缺少定位,融资过多1999年,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前夕,刚刚获得哈佛商学院MBA的唐海松创建了亿唐公司,其“梦幻团队”由5个哈佛MBA和两个芝加哥大学MBA组成。
凭借诱人的创业方案,亿唐从两家著名美国风险投资DFJ、SevinRosen手中拿到两期共50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
亿唐宣称自己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也是一个“生活时尚集团”,致力于通过网络、零售和无线服务创造和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活时尚产品,全力服务所谓“明黄e代”的18~35岁之间、定义中国经济和文化未来的年轻人。
亿唐网一夜之间横空出世、迅速在各大高校攻城略地,在全国范围快速“烧钱”:除了在北京、广州、深圳三地建立分公司外,亿唐还广招人手,并在各地进行规模浩大的宣传造势活动。
20xx年年底,互联网的寒冬突如其来,亿唐钱烧光了大半,仍然无法盈利。
此后的转型也一直没有取得成功,20xx年亿唐公司只剩下空壳,昔日的“梦幻团队”在公司烧光钱后也纷纷选择出走。
亿唐失败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定位。
这也是大部分互联网创业者公司的问题。
浮夸,不愿意沉下心帮用户解决实际的问题,而是幻想凭钱就可以砸出一个互联网集团出来。
亿唐对中国互联网可以说没有做出任何值得一提的贡献,也许唯一贡献就是提供了一个极其失败的投资案例。
它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贵族,几千万美元的资金换来的只有一声叹息。
后续发展:20xx年5月,域名由于无续费被公开竞拍,最终的竞投人以3.5万美元的价格投得。
案例分析[五篇]第一篇: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案例: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或称2008年中国奶粉污染事件、2008年中国毒奶制品事件、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是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
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根据公布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个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
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
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
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2010年9月,中国多地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若在2010年9月30日前上缴2008年的问题奶粉,不处罚。
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
根据我们现学的管理学来分析,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重因素:一、首先是管理,在此次的毒奶粉事件中,由于高层缺乏对于人员与产品材料的妥善管理,导致一些人钻了空子,导致了事件的发生,这种情况的出现,企业应该从自身内部出发寻找原因,在生产环节出现了问题,就应该对这个层面的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甚至做出处理,还应该重新拟定不同的收购线和生产线,以保证后续的产品质量;二、其次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由于管理者的社会责任不强,并且似乎更看重经济利益,在这些条件下,导致了当事件发生时,管理者并没有立即处理反而是想法设法去隐瞒事实,以希获得更多的利益,正因如此,当事情严重时,管理者已经来不及处理事件,最终导致了三鹿集团的破产;三、最后是三鹿集团的应对措施,根据新闻事实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堵”住消费者的嘴;2对上级部门隐瞒实情;3 造假获得“质量安全”; 4 暗箱操作;5死不承认,推脱责任;6.公开道歉,但并未认识到自身问题。
案例——营销创新当世界向右的时候,向左!锋尚.左岸工社营销创新案例在北京三四环路之间,紧临中关村西区,借势北大清华的学区概念,土地供应量很大的万柳地区是京城仅有的两块均价最高.楼盘最多.开发商竞争最为短兵相接的地段之一(另一块在CBD国贸商圈)。
这里汇集了数个高档住宅.公寓.写字楼项目,其中有两个相距不到500米的项目分别在公寓和写字楼里以“搅局”著称,它们就是用“告别空调暖气时代”来哗众取宠的锋尚国际公寓和以“愤青时代的甲虫崇拜”为标志的左岸工社。
张在东经营的锋尚.林涧经营的左岸有很多共同点:都是地道的中国人用外国人的先进科技或理念给中国人盖房子;都是学建筑出身,初出茅庐;在想法和做法上都偏左,走特立独行路线,因此都是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将自己的产品印在人们脑海里至少是出过国的,因为张在东认为只有去过国外,知道人家这种高舒适度低能耗的房子有多好的人才会相信他所承诺的美好生活,当然这样的人也是比较有经济实力的一族,买得起一万多一平米的锋尚。
不过张在东也承任,为少数人盖房子是被逼出来的。
作为北京锦绣大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锋尚实际上是张在东运作的第二个楼盘了,第一个就是和锋尚DEF座对称而立外表没什么不同的锦绣大地一期ABC座。
说来难以启齿,当时锦绣大地一期开盘以后火了没多久就成为万柳地区最卖不动的楼盘,4个月才卖了20套,所以那个时候没有人知道张在东,只知道锦绣大地。
那么为什么不到半年时间,当张在东再次以锋尚老总身份出现的时候便被参观的人踏破了门槛?这过于富有戏剧性的上下集让人们疑窦丛生早开盘,低开高走,尽早回收资金。
因此爆出整个万柳地区最低开盘价5900元/平方米。
在短暂沉默之后,投资置业者纷至踏来。
张在东正要启动随行就市的涨价策略,股东不干了,眼瞅着旁边的楼都是七千多一平米,自己一点点涨,太赔了!张在东经不住埋怨,按股东意思把房价一下子涨到6900元/平方米。
,以他多年学习积累的房地产营销经验,他深知这下死定了不仅名声扫地而且回天乏术。
北京创意农业案例分析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6年第11期近些年,北京郊区创意农业的发展迅猛。
本文从实证研究出发,总结了郊区发展创意农业的七种模式,即“紫海香堤”多元创意组合模式、“植物迷宫”景观农业创意模式、“波龙堡酒庄”产业融合创意模式、“平谷桃产业链条开发”创意模式和“百里山水画廊”空间集群发展创意模式、“大兴农业”区域品牌开发创意模式和“公园式农业”主题创意发展模式。
一“紫海香堤”多元创意组合模式“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以下简称香草园)位于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汤河村,其核心区占地面积20 hm2,主要种植了薰衣草、紫苏、马鞭草、洋甘菊等世界200余种珍贵香草品种,是北京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香草种植园,是一个集养生、度假、休闲、体验、艺术创作、婚纱摄影、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性都市型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区,也是集“现代都市型农业”、“情景式休闲度假”与“文化创意产业”三位一体的文化旅游模式。
香草园以创意为切入点,以爱情为主题,以浪漫为形式,通过对香草文化的包装和利用,极力塑造普罗旺斯式的浪漫氛围,打造“长城脚下的普罗旺斯”,创造了创意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模式。
香草园的多元创意表现在:1 主题创意香草园突破了传统农业园区种植果树、农作物,以观光、采摘为主打的经营模式,采取差异化经营战略,运用地理纬度,全球选取差异化主题,避免因趋同现象导致的不必要竞争。
根据纬度相近区域气候环境相似这一地理变化规律,创新性的以纬度作为主要定题指标,在全球范围内选材。
北京密云县处于北纬40°3′,与以香草种植闻名的法国普罗旺斯(北纬43°31′)相近,经过实地考察,并在古北口镇种植香草试验田取得成功,最终选定香草为主营项目。
异国风情的引进实现了差异化,创造出北京一项新的具有唯一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资源,开发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浪漫、时尚元素。
2 经营创意第一,目标群体锁定中高端市场,有效地规避了与传统农业竞争,赢得了独特的市场占有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品牌建设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为了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某知名企业开展了品牌提升项目。
本项目旨在通过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
以下是对该案例的分析。
二、案例分析1. 品牌现状分析(1)品牌知名度不高。
虽然该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品牌知名度并不高,尤其是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
(2)品牌形象模糊。
企业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缺乏独特的品牌个性。
(3)品牌传播渠道单一。
主要依靠广告投放,缺乏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2. 品牌提升策略(1)品牌定位针对企业品牌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创新、品质、专业、共赢品牌个性:时尚、科技、人性化品牌形象:高端、大气、专业(2)品牌传播策略①整合营销传播策略a. 广告投放:在电视、网络、户外等媒体进行广告投放,提高品牌知名度。
b. 社交媒体营销: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与消费者互动,提升品牌好感度。
c. 公关传播:通过新闻发布、企业活动、公益活动等,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形象。
d. 线下活动:举办新品发布会、粉丝见面会等活动,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
②内容营销策略a. 品牌故事:讲述企业品牌发展历程,传递品牌价值。
b. 产品故事:介绍产品特点、使用场景,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
c. 品牌文化: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提升品牌形象。
③渠道营销策略a. 线上渠道:拓展电商平台、自建电商平台,提高产品销量。
b. 线下渠道:优化线下门店布局,提升门店形象,提供优质服务。
3. 案例实施效果(1)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通过多种渠道传播,企业品牌在目标消费群体中的知名度得到明显提高。
(2)品牌形象更加鲜明。
企业品牌个性逐渐凸显,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增强。
(3)产品销量稳步增长。
品牌提升项目实施后,企业产品销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4)消费者满意度提高。
品牌提升项目使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度提升,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口碑。
经典案例详细分析目录1. 经典案例综述 (2)1.1 案例的重要性 (3)1.2 案例来源及背景 (4)2. 案例详细分析 (5)2.1 案例概况 (6)2.2 问题描述 (7)2.2.1 问题的背景 (8)2.2.2 问题的关键点 (9)2.3 决策过程 (10)2.3.1 决策者 (11)2.3.2 决策制定的过程 (12)2.3.3 决策的考量因素 (13)2.4 结果分析 (15)2.4.1 结果的正面影响 (16)2.4.2 结果的非预期后果 (18)2.5 经验教训 (19)2.5.1 从成功中学习 (20)2.5.2 从失败中吸取的教训 (21)2.6 挑战与机遇 (22)2.6.1 对行业的挑战 (23)2.6.2 对案例本身机遇的分析 (24)3. 案例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26)3.1 启发与借鉴 (28)3.2 对当前管理实践的启示 (29)3.3 对未来趋势的预测 (31)4. 案例分析的局限性 (32)4.1 数据完整性 (33)4.2 分析方法的局限 (34)4.3 主观判断的影响 (35)1. 经典案例综述在商业世界和法律领域中,经典案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经验和智慧的积累。
这些案例跨越多个行业、领域和地域,涉及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行为,为人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和研究的样本。
本部分将对所选的经典案例进行详细的综述,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做好铺垫。
我们选取的案例涵盖了不同行业、不同争议焦点且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案例。
这些案例在商业决策、法律实践、管理策略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反映了行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为企业决策者、法律从业者和管理人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所选案例进行介绍:案例的基本事实、涉及的主要人物、关键事件以及最终的裁决或结果。
这些案例涉及商业合同、知识产权、市场竞争等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大型企业的商业决策失误、法律诉讼中的权利与义务冲突等。
拓扑景框_柿子林别墅_会馆拓扑景框——柿子林别墅/会馆VILLASHIZILIN的项目终于聚焦在看与被看这一对关系上:由于建筑周围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于是房间或房间组被作为取景器来设计。
取景器——房间共有9个,面向不同的方向与景观;看的需要促使其三维形状内收外放,作为景框的大口是落地窗,两侧承重实墙呈八字关系,屋顶倾斜构成单坡。
换而言之,坡屋面首先是为限定取景器而出现的。
取景器——房间之间,有时是中间,则是保留下来的柿子树。
建筑与景观又相互融合了,建立起与基地之间的另一重关系。
其实,建筑同时总又是被看的对象。
建筑设计也是造景。
将9个取景器——房间倾斜程度不同的屋顶整体看待,建筑顶部便出现了一个起伏的、相对复杂的拓扑接口;也许可以认为是一个人造地景,与基地周围的山峦呼应;也许又可以作为以当代的建筑语言翻译传统中国建筑坡顶形式的一次尝试。
以往中国建筑的研究中,更偏重于单体屋顶形式的传承。
而典型的中国建筑则普遍是以群体存在的。
一个院落四周建筑的屋顶大小变化本身便包含了拓扑关系。
在柿子林,取景器是决定屋顶形式的先决,而对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屋顶的观察提供了最终的参考。
柿子林别墅/会馆采用与取景器空间完全吻合的、不平行石夹混凝土承重墙与混凝土反梁结合的结构体系。
因此结构是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石料为就地取材的花岗岩。
长期以来,鉴于前辈建筑师在中国建筑的形式与形象方面做了大量的、深入的工作,非常建筑则将对传统的探索转向空间和建造等问题,对形式与形象一直没有形成切入点。
群体屋顶拓扑目前是我们形式工作的突破口,向建立中国建筑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全面推进。
□工程名称:柿子林会馆地点:北京昌平十三陵万娘坟建筑设计:非常建筑工作室设计主持人:张永和,王晖参与建筑师:王欣,敬涌,钟鹏,于露,戴长靖等合作设计:徐民生(结构顾问)建筑面积:4800m21作者单位:非常建筑工作室收稿日期:2004-09-10张永和/YungHoChang经过了4轮的设计,这个在北京昌平一个柿子林中1柿子・林・会馆/Persimmon・Grove・Villa2柿子林会馆主要入口/Mainentrance3柿子林会馆室内游泳池/Indoorswimmingpool世界建筑2004/1023891-停车场(植草钢格板地面)2-佣人双人间3-佣人三人间4-保安/消防监控室5-储藏室6-洗衣房7-竹院上空8-佣人单人间9-卫生间10-卧室11-客人起居12-酒吧13-客厅14-会议1-游泳池2-佣人双人间3-佣人单人间4-卫生间5-客人6-卧室7-客厅8-客人起居阳台9-厨房上空10-电影厅上空11-竹12-玻璃顶13-健身区上空14-会客厅上空15-餐厅上空16-儿童起居17-儿童卧室15-隔油池16-更衣17-桑拿18-游泳池19-中餐厨房20-西餐厨房21-电影厅22-娱乐区23-健身区24-热水池25-转换池26-室外戏水池27-竹院28-会客厅29-主入出口30-餐厅31-进入式种植园32-画室33-操作室34-备餐间35-家庭餐厅36-公务员室37-卫生用品间38-竹39-家庭南侧出入口40-父母起居1/241-父母卧室418-阳光书房19-保姆20-卫生用品间21-配电间22-储藏23-露台24-家庭南侧出入口上空25-起居26-储物柜27-更衣间28-室外洗浴29-阳台5屋面板及主要墙体西南轴侧6屋面板及主要墙体西北轴侧A视点轴侧7屋面板及主要墙体东北轴侧B视点轴侧屋面轴侧12813910114首层平面/Firstfloorplan5二层平面/Secondfloorplan6东立面/Eastelevation7北立面/Northelevation8西立面/Westelevation9南立面/Southelevation1410A-A剖面/A-ASection11D-D剖面/D-DSection12屋面板及主要墙体轴侧图/Roofandaxonometricdrawing13A区D-W轴立面/D-WAxialelevationofpartA14B区W-D轴立面/W-DAxialelevationofpartB世界建筑2004/101516TheclientisadevelopercouplewithtwochildrenandtheyhaveacquiredapieceoflandintheadjacencyoftheMingTombsoutsideBeijingtobuildahousewithextensiveprogramsfromcinematoindoorswimmingpoolandwiththeintentiontousethefacilitiesalsoasaclub.Thebuildingsiteusedtobeanorchardforpersimmontreessurroundedbymountains.Tofullyengagethesceneriesinthearea,thearchitecturedesigntakestherangefinderasconceptandninetaperedspacesareorientedtowardsninedifferentviews.TheroofsslopetocompletetheseperspectivalroomswhiletointerpretthetraditionalChinesearchitecturalformsinatopologicalway.Bythesametoken,arollingartificiallandscapeiscreatedontherooftopwhichechoesthehillyterrainnearby.Thestructureofthebuildingisaconcretesheerwallandbeamsystemwithlocalgranitecladontheoutsideofthewallsanddarkcementtilesontheroofs.Theexistingpersimmontreesarepreservedtopunctuatethehouse.□Projectname:VillaShizilinLocation:Wanniangfen,Changping,BeijingArchitect:AtelierFeichangJianzhuProjectdesigner:YungHoChang/WangHuiProjectteam:WangXin,JinYong,ZhongPeng,YuLu,DaiChangjing,etal.Consutants:XuMinsheng(structuralconsutant)Buildingarea:4800m21715起伏的屋顶与远山近岭/Fluctuantroofsandmountains16从影视厅看内庭院/Viewofinnercourtyarofromscenichall17穿插在柿子林中的会馆/VillainPersimmonGrove91。
浅谈会所经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北京纳帕会所为例朱伟霞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摘 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富豪,当他们所追求的物质享受达到极致时,往往需要一种精神与心灵的回归。
而国内会所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下应运而生,却面临着惨淡经营的现状。
如何解决会所盲目建设,经营不善等问题,是目前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北京纳帕会所为例,从市场定位、管理模式、特色化经营等方面入手,再结合其他经营相对完善的会所的成功经验,提出会所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社区会所 经营管理 21世纪初,随着更多现代居住小区的兴建,国内不少大中城市才把发展社区会所提上日程,对社区会所的研究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
开始时只是一些学者通过媒体呼吁发展社区会所,着重强调发展的重要意义,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张若茹(2003)在#社区会所的发展与管理∃一文中提出会所的重要性,作为社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开发商促销房地产项目和发展品牌的手段,会所同样承担着提升社区文化和城市文化的重要功能。
同年,杂志#北京记事∃指出#会所,业主说不出的痛∃,北京地区有70%的房地产项目设有会所,60%经营亏损,真正运行良好的会所寥寥无几。
2005年,李国琦在#会所的现状与思考∃同样给出资料当时深圳会所约有84%亏损,广州会所约90%亏损,北京会所约60%亏损,甚至一度成为业主投诉的热点,会所的经营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一时,%烫手的山芋&、%负担&、%鸡肋&等词同会所联系在一起。
2006年,刘正#浅议小区会所经营管理∃中更是突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使会所真正从%无味鸡肋&变为%香辣鸡翅&。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对社区会所的规划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经营管理等提出了一些观点。
总的来说,国内对社区会所的研究缺少对国外先进理论和经验的系统梳理,缺乏对社区会所业态构成、发展布局、基本模式和对策思路等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