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及评分方法
- 格式:xls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3
XX市城市管理局城市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实施方案为促进服务区域供水行业进一步落实供水规范化管理及二次供水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市供水安全、达标、优质运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城〔2013〕48号)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城市供水保障水平为目标,紧紧围绕安全供水,进一步加强城市供水规范化管理,建立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好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提高供水质量和水平,确保居民用水安全。
二、考核对象市本级供水企业XX市供水服务中心由局市政管理科进行考核,各县(市)供水企业由属地供水主管部门进行考核。
三、考核依据(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建城〔2013〕48号);(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建城〔2015〕31号)及我省四厅局转发通知(X建城字[2015)X号);(三)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三厅局《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X建城字〔2023〕X号)及我市四部门转发通知(X城发〔2023〕X号)。
四、检查方式考核检查分为月专项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二种形式。
月专项考核和年度综合考核由各县(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考评。
市局市政管理科将不定期对月专项和全年工作任务进行专项和总结考评。
五、考核内容(一)月专项考核内容1.一月专项:基础管理考核时间:1月1日一一1月31日检查内容:一是是否建立供水服务与投诉监管制度;二是是否建立重要会议、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保障计划和方案;三是是否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四是是否完善安全生产相关制度;五是是否制定和落实重要会议、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对水源地、供水管网、二次供水时实检测和调度计划;六是企业人员在岗培训情况;七是设备定期检查与维护更新情况。
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及评分方法14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及评分方法14一、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1.水源保护及水质控制指标-水源保护规划和水源地划定情况-水源地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情况-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污染物治理情况-水源地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2.饮水工程建设及运行指标-饮水工程的建设规划和设计情况-饮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和验收情况-饮水工程的投入使用情况-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情况3.水费收费及资金管理指标-水费收费标准和机制是否合理-水费收费落实情况和征收率-水费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度-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是否规范4.供水服务及应急保障指标-居民供水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投诉处理和问题解决情况-供水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响应能力-突发事件处理和恢复能力二、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评分方法根据上述考核指标,可以采用量化评分方法进行打分,评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评分方法示例:1.水源保护及水质控制指标(30分)-水源保护规划和水源地划定情况:10分-水源地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情况:10分-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污染物治理情况:5分-水源地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5分2.饮水工程建设及运行指标(30分)-饮水工程的建设规划和设计情况:10分-饮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和验收情况:10分-饮水工程的投入使用情况:5分-饮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情况:5分3.水费收费及资金管理指标(20分)-水费收费标准和机制是否合理:5分-水费收费落实情况和征收率:5分-水费使用和管理的透明度:5分-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是否规范:5分4.供水服务及应急保障指标(20分)-居民供水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5分-投诉处理和问题解决情况:5分-供水异常情况处理及应急响应能力:5分-突发事件处理和恢复能力:5分根据以上评分方法,最终得分为各项指标得分总和。
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情况,可以设置不同指标的权重,给予不同指标在总分占比上的不同比重。
住建部印发城镇供水管理考核办法
时间:2013-04-11 14:42来源:中国水网作者:朱丽娜
供水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保障城镇供水安全,监督
监管需落到实处。
近日,住建部制定了《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考核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城镇供水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
《考核办法》明确,在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中,住建部负责指导和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通过组织专家按照《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指标和评分方法》(以下简称《评分方法》)中的评价标准,结合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座谈等方式对辖区内市县(区)进行考核并量化评分。
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部门职责,原水安全、规划建设、运行监管等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水质管理、水厂运行管理、管网运行管理、供水服务和应急管理的落实情况。
在考核方式上,《评分方法》指出,考核可采取抽查的方式,也可采取全面检查的方式。
采用抽查方式的,以抽查企业或水厂的得分为最终得分;采用全面检查方式的,以所有被检企业或水厂中的最低分为最终得分。
《考核办法》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作为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织实施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的实施细则。
同时,应将考核结果和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辖区内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督促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考核不合格者要对整改情况加强督办。
另外,每年应将考核情况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
城市供水系统绩效评估技术导则1 总则1.0.1为加强城市供水规范化管理,提升行业绩效管理水平,改善供水服务质量,保障供水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导则。
1.0.2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城市供水系统绩效评估工作,由相关分支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城市供水系统绩效评估工作。
1.0.3供水系统绩效评估工作应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实事求是的原则。
1.0.4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鼓励和引导供水企业(单位)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组织相关宣传和培训工作,促进绩效评估在供水行业的推广应用。
1.0.5 供水系统的绩效评估管理,除应执行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绩效Performance绩效是指组织、团队或个人,在一定的资源、条件和环境下,完成任务的出色程度,是对目标实现程度及达成效率的衡量与反馈。
2.0.2 绩效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能反映与其相关的供水企业(单位)绩效情况及管理水平的信息。
绩效指标应当符合定义清晰、获取方法合理、便于量化等条件。
2.0.3 指标变量Indicator Variable用于计算绩效指标的基础数据信息。
2.0.4 水量平衡Water Balance水量平衡分析是集用水单元水量测试、分析研究和措施建议的系列工程,它主要基于物质守恒定律,即进入设定系统的输入水量应等于输出水量。
2.0.5 置信度系数Confidence Coefficient根据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以0-1范围内的参数,来反映评价内容的可信度(0代表完全不可信,1代表完全可信)。
3 基本规定3.0.1供水系统绩效评估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组织专家,按照本导则规定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对供水企业(单位)进行评估并量化评分,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衡量供水企业(单位)的综合绩效管理水平。
3.0.2绩效评估对象为供水企业(单位)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服务管理、运行管理、资源管理、资1产管理、财务经济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
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供水的标准化评定标准,对于保障供水质量、提高供水效率、确保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是当前供水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应当包括供水水质、供水压力、供水稳定性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其中,供水水质是评定标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水质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供水水质的评定标准应当严格把关,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供水压力和供水稳定性也是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只有保证了供水压力和供水稳定性,才能够确保供水的正常使用。
其次,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应当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评定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可操作性则是指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便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和监督管理。
此外,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的建立还要考虑到地区差异性。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因素都会对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立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性,确保评定标准能够适用于不同地区的供水工作。
最后,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的建立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
只有各方共同参与,才能够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推动供水工作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建立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是当前供水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具有操作性、考虑地区差异性的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才能够有效保障供水质量、提高供水效率、确保供水安全,推动供水工作的健康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共同努力,加快建立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的步伐,为城市供水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
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有哪些供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的建立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提高供水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水质水量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具体有哪些呢?下面将从供水设施、水质水量管理和运行效率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供水设施方面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供水管网、水厂和水源地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供水管网来说,评定标准主要包括管网的覆盖范围、管网的密封性和管网的抗腐蚀能力等要求。
而对于水厂来说,评定标准主要包括水厂的规模、水厂的净化设备和水厂的供水能力等要求。
对于水源地来说,评定标准主要包括水源地的水质、水源地的保护和水源地的供水稳定性等要求。
其次,水质水量管理方面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水质的监测和水量的控制。
对于水质的监测来说,评定标准主要包括水质监测的频率、监测的项目和监测的结果评定等要求。
对于水量的控制来说,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供水量的计量、供水量的调控和供水量的预测等要求。
最后,运行效率方面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供水设施的运行维护和供水服务的效率。
对于供水设施的运行维护来说,评定标准主要包括设施的维护保养、设施的故障处理和设施的更新改造等要求。
对于供水服务的效率来说,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供水的及时性、供水的稳定性和供水的安全性等要求。
综上所述,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供水设施、水质水量管理和运行效率三个方面的要求。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城市供水设施的运行效率,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促进城市供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能够加强对供水标准化评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城市供水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江苏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细则考核项目考核内容考核权重考核方式考核细则考核依据一、水源建设与保护(35分)水源保障(20分)1.水源水量水质保障水源水量充足。
4查台账;现场查看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水源地供水保证率达不到97%以上的,扣4分《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53号)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及以上。
5查台账;现场查看随机抽取环保、水利、供水企业近两年的原水水质检测报告20份,有2份及以上报告显示原水水质不达标的,扣5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3、《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办发〔2011〕55号)4、《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53号)2.水源保护区划定和污染源整治按规定划定水源地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规范设置各类保护区并设立明显标志,并在取水口周边设置保护设施;依法拆除或关闭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源。
5查台账;现场查看1、未按规定划定水源地一级、二级和准保护区的,扣5分;2、未按规定设立明显保护区标志或标志内容不完整的,扣1分;水源地处在长江等通航河道的,未在河道中或岸边设置明显警示牌的,扣0.5分;3、取水口周边未设置保护设施的,扣 1.5分;4、一级保护区陆域边界未实施物理或生物隔离的,扣2分;5、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污染源未依法拆除或关闭的,扣5分。
6、扣完5分为止。
1、《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433-2008)3、《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4、《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53号)5、《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4〕55号)3.水源上游污染源管控开展水源地上游污染源调查;对保护区外可能影响水源地安全的污染源整治到位;对流动污染源、危化品运输车船及仓储码头实施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