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孩子的故事》瑞恩的井(上海版五2022年级上册北师版六2022年级上册)
- 格式:docx
- 大小:8.29 KB
- 文档页数:2
《瑞恩的井》习题一、基础过关1.给词语注音。
疾病()募捐()挣钱()商量()水泵()登载()羞怯()呵护()2.回答下列问题(1)“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5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如何理解句中加点的“骄傲”?(2)“一些非洲的孩子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
”句中加点词“足够”可否去掉?为什么?二、综合训练阅读理解。
两年以后的夏天,一个酷热的早晨,八岁的瑞恩跟妈妈来到干旱的乌干达,汽车驶近一所小学,道路两旁站着五千多名儿童,他们兴奋的叫着:“瑞恩!瑞恩!”并且有节奏地拍起手,瑞恩羞怯地向他们挥手。
村里的长者带着他来到一口井边,井座在鲜花的包围中,上面刻着:“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他还看到井边的菜园、山羊。
他和当地孩子们一起跳舞、欢呼,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1.概括选文内容。
2.何理解文中加点的“兴奋”和“羞怯”?3.文中画“~~~”的句子可否删去?为什么?4.“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中的“一直”有何表意作用?5.瑞恩的成功,让我们看到成功与努力之间的内在联系,你一定也有美丽的愿望,想怎样实现呢,谈谈好吗?三、拓展应用学了这篇课文,把你想对瑞恩说的话写下来。
参考答案一、基础过关1.给词语注音。
疾病(jí bìng)募捐(mù juān)挣钱(zhèng qián)商量(shāng liáng)水泵(shuǐ bèng)登载(dēng zǎi)羞怯(xiū qiè)呵护(hē hù)2.回答下列问题(1)“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5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如何理解句中加点的“骄傲”?表明瑞恩内心的自豪。
(2)“一些非洲的孩子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
《瑞恩的井》资料
“瑞恩的井”基金会的介绍
“瑞恩的井”基金会是一个国际资助基金会,于2001年3月正式成立。
到2002年为止,“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
基金会缘由者:
这个基金会为什么叫“瑞恩的井”呢?其实,它的来源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1998年的一天,6岁的瑞恩·希里杰克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可怜巴巴地向妈妈伸出手,说,“妈妈,给我70美元。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水喝。
”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6岁孩子的梦,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谁会认真对待这种胡思乱想呢?
5年过去了,这个梦想竟成为千百人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
这个普通的男孩儿,已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
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惟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
3月15日,瑞恩在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的途中,在北京短暂停留。
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这个热播节目迎来了这位远道的客人。
主持人向大家宣布:“瑞恩的井”基金会的筹款已经达到75万美元。
观众席上顿时响起一片铺天盖地的掌声。
这个普通的男孩儿,瘦瘦的,安静的,白白的脸透着红晕——怎么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当时根本没把他的话当成一回事。
孩子的主意总是一会儿一变”。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六个孩子的故事》教案【三篇】篇一1、会流利读外国的名字。
2、自主尝试以人物事件为纲概括主要内容。
3、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感受孩子舍与不舍的心理。
4、感受孩子们对西班牙人民的同情,对法西斯的恨。
教学重点: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舍与不舍的心理。
教学难点:自主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走进故事,感知大意。
1、课件演示,师:看着你们一张张活泼可爱的脸,我就知道你们的生活肯定很幸福,无忧无虑,然而世界并不太平。
让我们一起认真地阅读这张张图片,因为它诉说着一个个辛酸的故事,当你看完之后,想一想,你觉得该为他们做些什么?2、导入:是啊,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懂得应该去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我们这里也有一群像你们一样善良孩子,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3、出示课题,师:首先我们来认识这里六个孩子。
板书人名:甫兰杰克安东尼依沃塞夫罗达……还有两个没名字的孩子,(读人名)。
4、师:一天,这些爱玩游戏的孩子们被一张报纸给吸引了,这是怎样的一张报纸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
二、通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大意。
1、学习继续事件“起因”的句子。
师:这是怎样的一份报纸?出示句子。
(1)师:报纸的第一版上有一张残缺不全的孩子的脸,这是一个在法西斯强盗轰炸爱里哥埃德时被炸死的西班牙孩子。
(2)出示句子,读句子,尤其是读准词语:爱里哥埃德。
报纸的第一版上有一张残缺不全的孩子的脸,这是一个在法西斯强盗轰炸爱里哥埃德时被炸死的西班牙孩子。
(3)说说读后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 读通下面的句子。
(1)导语:六个孩子看了报纸后,他们知道——,他们想——,他们用什么来帮助西班牙人民呢?让我们好好读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指名读课文,男生分别读第5至10节;女生分别读第1至18节(4)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大意:谁,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做了些什么。
(5)师小结并过渡:是啊,为了西班牙人民,他们捐出了自己的玩具,在捐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许多举动深深打动了我们,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我们一起往下读。
瑞恩的井瑞恩是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的男孩,5年前的一天,这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听老师讲非洲的生活状况: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洁净的水,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
我们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帮助他们,一分钱可以买一支铅笔,60分钱够一个孩子两个月的医药开销,两块钱能买一条毯子,70块钱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6岁的小瑞恩深受震惊,为非洲的孩子捐献一口井成了他强烈的梦想。
他的妈妈并没有像我们的某些家长一样直接给他这笔钱,也没有一直把它当成小孩子。
妈妈让他在所承担的正常的家务之外自己挣。
()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两个小时地毯挣了两块钱;全家去看电影,他留在家里擦玻璃赚到第二个两块钱;帮爷爷捡松果;帮邻居捡暴风雪后的树枝……他坚持了4个月,终于攒够了70元钱,交给了相关的国际组织。
然而人家告诉他:70元钱只够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块。
瑞恩的梦想只得继续着。
一年多以后,通过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他竟筹集了足够的钱,在乌干达的安格鲁小学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因为有更多的人喝不上干净水,攒钱买一台钻井机,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让每一个非洲人都喝上洁净的水成了瑞恩的梦想。
他坚持了下去。
5年后,这个6岁孩子的梦想竟成为千百人参加进来的一项事业,”;瑞恩的井”;基金会筹款已达75万加元,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
这个普通的男孩,也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爱和帮助他人。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感动,那个充满爱心的男孩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但我更佩服的是他的妈妈。
一个孩子的力量能有多大?没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他的梦想不可能实现。
我们的孩子都是纯洁的天使,无私而有着无数千奇百怪的梦想,但什么使他们的梦想一个个幻灭,无声无息消失了呢?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事、冷漠、自私。
而责任也许恰恰是我们家长自己。
我们一厢情愿地为孩子安排了唯一的道路,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课堂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家长不惜时间和金钱,陪学陪练,绝不比孩子轻松。
瑞恩的井
瑞恩生长在加拿大。
他有一个梦——为非中缺水的人们打井。
瑞恩6岁时的一天老师在课上讲了非洲人由于缺水而喝不到清洁水的事情,并说只要70加元,就可以帮助非洲人民打一口井。
老师的话打动了小瑞恩,他决心捐70加元,为缺水的非洲人民打井。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妈妈说“好啊,不过,你必须额外的家务,自己赚钱。
”
从此,瑞恩放弃了玩的时间,为家里洗地毯,擦玻璃……这么累的活瑞恩以前没做过,但他没有放弃。
四个月的努力,他终于赚够了钱。
然而,当他捐上这笔钱时才知道,70加元只购买一个水泵,打井则需要2000加元。
这笔钱对于6岁的瑞恩,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瑞恩对妈妈说“没问题,我会做更多的家务。
”
瑞恩的执著深深的感动了大家,人们从他身上看到自己对世界的责任,纷纷捐款,帮助瑞恩实现心愿。
在各方人士支持和帮助下,“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了。
在3年的时间里基金会受到来自66各国家的捐款,用这些钱为非洲8各国家打了30口井,解决了大约10万人的饮水问题。
《瑞恩的井》资料
募捐的介绍
募捐,指以慈善为目的募集捐款或捐物。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自然人具有组织和发起募捐的主体资格,因此,民间私募在法律上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
法规中并没有具体条款对个人募捐有禁止性的规定。
但是根据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明确规定了只有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才可以接收捐献。
临时性自发募捐引起的各种诈骗、非法赢利的犯罪曾经在一些地区出现过,原因就在于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机制。
而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都是有审计监督的。
这种临时性的设立个人帐户组织发起的募捐行为,缺乏有效的账务审计监督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演变为借募捐行骗、变相摊派等行为爱心。
其实与规范募捐并不矛盾,网络募集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更应该规范募捐的组织和发起形式,把好事办好。
我的法律意见是:依托一下合法的募捐团体,如中华慈善总会等规范的团体。
或学校或事业单位的某些组织进行募捐款项的管理,可以避免将原本善意的私募变成令人怀疑的骗局。
资金管理发生问题,反面的例子非常多,如艾滋妈妈被置疑利用艾滋孤儿进行圈钱。
还有南京反扒英雄受伤各界援助,结果为17万捐款反扒队伍内讧,导致反扒大队彻底解体,反扒英雄反成了反扒大队的眼中钉。
如果不能解决资金管理的公信力,建议不要轻易发起募捐。
你们可以与有公信力的组织联合发起,帐号必须是这些组织的,你们负责策划和运作,但是,自己不要沾钱或擅自管理善款。
小学语文《瑞恩的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瑞恩的井》。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语法知识点的掌握,课文思想感情的领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思想感情的领悟,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的提高。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指导学生掌握生字词。
3.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知识点,分析课文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造句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所体现出的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瑞恩的井》2. 生字词:井、瑞恩、关爱、助人为乐等。
3. 语法知识点: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关爱”和“助人为乐”造句。
(3)仿写课文,以“……的……”为题,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2. 答案:(1)略。
(2)示例:关爱他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助人为乐,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关注身边的公益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的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瑞恩井》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瑞恩井》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第四章,主要讲述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水,不懈努力,筹集资金,最终在乌干达捐建一口井感人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瑞恩善良和坚持。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品质。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瑞恩坚持为非洲孩子捐井原因,体会他善良品质。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非洲孩子饮水图片,让学生解非洲孩子生活环境,激发他们同情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分析瑞恩品质,让学生体会他善良和坚持。
5.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重点句子,进行阅读理解训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经历,培养他们关爱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瑞恩井》2. 生字词:不懈、筹集、乌干达、捐建、善良、坚持3. 课文大意:讲述瑞恩为非洲孩子捐井故事,体现他善良和坚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话概括瑞恩品质。
(2)谈谈你如何向瑞恩学习,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2. 答案:(1)瑞恩品质:善良、坚持、无私、勇敢。
(2)示例:我可以向瑞恩学习,关心身边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尽自己能力去帮助他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瑞恩井》,让学生感受到瑞恩善良和坚持,培养他们关爱意识。
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小学《瑞恩的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体内容为第四章《瑞恩的井》。
本文讲述了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不懈努力,筹集资金,最终在乌干达捐建水井的感人事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瑞恩的善良和坚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瑞恩关爱他人的精神,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瑞恩的善良和坚持。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瑞恩的事迹中汲取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非洲孩子的生活图片,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干旱和水资源的匮乏,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瑞恩的行为中体会他的善良和坚持,讨论如何关爱他人。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瑞恩为什么要为非洲孩子捐建水井?”5.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问答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瑞恩的井》2. 主要内容:瑞恩的善良与坚持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瑞恩的事迹。
举例说明你身边关爱他人的事例,谈谈你的感悟。
答案:1. 瑞恩为了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不懈努力,筹集资金,最终在乌干达捐建水井。
2. (学生根据自身经历回答,感悟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瑞恩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
《瑞恩的井》课文及教案解析一、教学内容《瑞恩的井》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了解瑞恩·希里杰克为非洲孩子挖井的故事;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查字典。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从瑞恩的行为中感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培养自己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课文,理解瑞恩的井的故事,掌握生字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瑞恩的行为中体会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字典、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非洲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干旱和缺水问题。
2.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瑞恩为非洲孩子挖井的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如“瑞恩的井,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非洲孩子的心田。
”引导学生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翻译等练习。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瑞恩的品质,如何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瑞恩的井》2. 生字词:干旱、井、滋润、心田、关爱、助人3. 课文结构:导入、发展、高潮、结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2)翻译课文中的比喻句。
2. 答案:(1)干旱、井、滋润、心田、关爱、助人(2)瑞恩的井,就像一股清泉,滋润着非洲孩子的心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关爱他人的故事,如雷锋、白方礼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瑞恩的井》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英语》教材第七章第三单元,详细内容讲述了一个关于瑞恩·希里克的感人故事。
瑞恩为了给非洲孩子挖井,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梦想。
教学内容包括:词汇学习(如:井、水泵、捐款等),语法讲解(如:一般过去时、情态动词等),以及文化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词和短语,并能熟练运用。
2. 使学生能够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瑞恩挖井的过程,理解情态动词的用法。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了解非洲的水资源问题,提高关爱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般过去时的运用,情态动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词汇学习,文化背景的了解,以及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录音机学具:英语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非洲孩子取水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水资源问题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词汇学习:讲解生词和短语,让学生跟读、拼写,并进行小组竞赛。
3. 语法讲解:以瑞恩的井为例,讲解一般过去时和情态动词的用法,进行例句展示。
4. 文章学习: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化背景。
5. 例题讲解:结合文章内容,设计练习题,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瑞恩挖井的过程,互相交流。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强调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词汇:井、水泵、捐款等2. 语法:一般过去时、情态动词3. 文化背景:非洲水资源问题,瑞恩的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瑞恩挖井的过程,不少于80词。
2. 答案示例:Ryan was determined to dig a well for the African children. He raised money and finally achieved his dream. In the past, the African children had to walk a long way to get water. Now, they can get clean water easily.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北师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瑞恩的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北师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爱在心间》,具体内容为《瑞恩的井》。
该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非洲孩子挖井的故事,体现了无私的爱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瑞恩的爱心和坚持,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瑞恩的爱心和坚持。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非洲孩子的生活图片,引发学生关注非洲孩子的生存现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抓住关键词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瑞恩的爱心和坚持。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句,指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瑞恩的井生字词爱心坚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瑞恩的爱心和坚持。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瑞恩行为的看法。
答案:(1)见课本。
(2)瑞恩为非洲孩子挖井,表现出无私的爱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示例:瑞恩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他让我们明白了爱心和坚持的力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到瑞恩的爱心和坚持。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其他关于关爱他人的事迹,提高学生的爱心意识和责任感。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瑞恩的井_沪教版瑞恩的井教学内容《瑞恩的井》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的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的梦想,额外帮家里做家务来攒钱。
在不懈努力下,瑞恩的井终于建成了。
全文语言朴素,层次清晰,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文中还有许多人在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献上了爱心,同样使我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本文的重难点: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辨析“募集、募捐、捐助”。
(重点)2、能借助填空,简要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划、议,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难点)4、通过阅读,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超越自我,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难点)导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练习设计反馈导学单:学生可以从非洲的自然环境、美丽风景、文化及人们生活等方面来介绍。
导学单(课前导)课前导4 运用各种方法,了解非洲交流挣(zhèng)钱水泵(bèng)登载(zǎi)羞怯(qiè)交流(本文主要写了瑞恩加拿大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额外帮家里做家务来攒钱造井,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人们纷纷捐款。
终于,瑞恩的井建成了。
)划句子:(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课前导1 正音,读准字音课前导3 概括主要内容水。
)过渡:“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是瑞恩决定攒钱的原因,也是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动力,为了这个梦想,他又是怎样努力的呢?紧扣词句理解感悟1、默读课文,划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作出适当的批注,写写你的体会。
2、交流。
重点句子:(1)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瑞恩的井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出示图片:瑞恩与乌干达村名在井边欢庆的场景)师:同学们根据图片对课文进行回忆,简单叙述课文的主要内容(PPT展示)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从老师口中得知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他决定________________,可是妈妈却___________。
在瑞恩的努力下,他虽然捐助了_________________却不足以打一口井。
后来通过加拿大报纸的报道,他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并于两年后来到_____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_,受到_________________。
现在,瑞恩的募集活动_________________。
师:事出必有因,瑞恩为什么会想到要为非洲儿童打一口井?生:想让每一个非洲儿童喝上干净的水师:可是,瑞恩只是个6岁的一年级小学生,生活在远离非洲的发达国家加拿大,卫生、饮水都不成问题,然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非洲孩子却没有足够的食物,甚至喝不上洁净的水,更可怕的是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
(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状况的图片资料)师:这一切让瑞恩筹款捐井的想法随之产生,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这句话读一读,把你们的感受从声音中表达出来。
(出示“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想想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想挖井有水,非洲儿童可以喝上干净的水。
师:带着这种同情再读一遍二、小组合作学习,梳理概括文章。
师:你们读得真棒,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非常同情非洲的那些孩子。
但是使非洲的每个人都喝上干净的水,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大事情,六岁的瑞恩是不可能完成的,他是如何让这个想法一步步地变为现实的呢?来,看看老师的要求。
(ppt学习导航,1.仔细读课文2.在文中找到关键词句概括填表3.时间4分钟。
全班齐读)现在开始四个小组合作。
把每一阶段按照“因为……所以……紧接着……最后”的形式汇报小组成果。
(小组交流,实物展台展示表格)生:第一阶段。
《六个孩子的故事》瑞恩的井(上海版五年级上册北
师版六年级上册)
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是一年级小学生。
一天,老师在班上说,一些非洲的孩子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又缺医少药,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
老师说,每一美分都可以帮助那些孩子,一美元可以买一支铅笔,70美元还可以打一口井。
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妈妈说:“70美元不是个小数目,家里不能说拿就拿出来。
”
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妈妈和爸爸商量了一会儿,对瑞恩说:“如果你真的很想得到70美元,你可以做一些额外的家务自己挣。
”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制作了一个表格,上面画了35行,瑞恩每完成一行的工作就可以挣到2美元。
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
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 美元。
爷爷知道了这件事,请他捡松球,每捡一袋就可以得十美元。
期中考试,瑞恩把成绩单交给父母,他们用5美元奖励他的优秀成绩。
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0 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他知道了,他的钱将用来捐助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孩子们。
他还知道了,70 美元其实只能买一个打水的简单水泵,而打一口井需要700美元。
负责人对他说:“这个数目对你来说太大了,你能做到现在这样,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妈妈很愿意帮助瑞恩,她帮瑞恩给报纸写了一封信,记者采访了瑞恩,还给他照了相。
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
一星期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美元的汇款单。
两个月后,瑞恩已经收到了7000美元的捐款。
瑞恩班上的同学也加入了捐钱的行列,大家希望再造一口水井。
老师没想到一个孩子对别人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她在教室里放了一个罐子,以便同学们投入零钱;同时她又和有关部门联系,使自己的学生能跟非洲的孩子们相互通信。
两年以后的夏天,一个酷热的早晨。
8岁的瑞恩跟妈妈来到干旱的乌干达。
汽车驶近一所小学,道路两旁站着5000多名儿童,他们兴奋地叫着:“瑞恩!瑞恩!”并且有节奏地拍着手。
瑞恩羞怯地向他们挥手。
村里的长者带他来到一口井边,井座在鲜花的包围中,上面刻着:“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他还看到了井边的菜园、山羊。
他和当地孩子们一起跳舞、欢呼。
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瑞恩的募集活动还在继续。
在我们这篇文章写成时,瑞恩共募集到60000美元,它们将用来在非洲打井和购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