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第1单元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51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徐嘉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则,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
(2)学会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讲解、ppt演示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难点:量筒和滴管的使用
三、教学过程
三、板书设计
走进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规则
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
药品的取用量筒的使用
液体药品
胶头滴管的使用
四、教学反思
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的操作参与以及师生的双方讨论,使到学生能够真正的作为课堂上的一份子。
但是学生的积极性有待加强,初次接触操作较为复杂的量筒和滴管,需要教师的认真师范,学生反复练习才能完全掌握。
本节课有待加强的地方具体可总结为以下几点:1、内容较多,没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以及讨论,教学速度放慢一些;2、无板书,要把本节课的重点板书出来,做适当小结;3、注重讲练结合,当场进行有效巩固。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并了解相关的用途、注意事项。
2.了解实验室药品取用的规则,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等基本实验操作,感受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与难点:⒈仪器的识记。
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
⒉规范的操作技能的养成。
教学准备:⒈实验室常见仪器及用品;⒉教学课件。
动图化学实验室所用的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或有毒的。
要记住常见危险化学品标志:你能从实验室找出贴有下列图标的药品,写出相应的名称和符号。
(学生汇报,教师评价并总结)爆炸品——氯酸钾;自燃物品——白磷;易燃液体——酒精;腐蚀品——酸、碱等。
⒈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取用的仪器及注意事项。
(学生阅读书P18页固体药品的取用)(学生实验1)用镊子夹取1小粒锌放入试管中;用药匙、纸槽取碳酸钠粉末,并将试管放在试管加上。
(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出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并加以修正)(归纳总结)①取块状固体、金属颗粒——镊子(一横二放三缓竖),②取粉末、小颗粒固体——药匙、纸槽。
(一斜二送三直立)药品用量没有说明的,当取少量——盖满试管底部2.液体药品的取用(1)取药品(讨论):书P19问题。
教师归纳并总结读并体会。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阅读学生实验体会记录。
学生讨论并汇报引导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设疑,激趣。
通过实验,掌握动图(2)量取液体:(讨论):课本P19: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⑴平视,读数⑵俯视,读数会偏⑶仰视,读数会偏(3)滴瓶的使用(学生阅读书P20并体会。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一些常见的仪器及其使用规则。
认识一些常见的药品。
②掌握药品的取用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练习,掌握仪器的使用规则。
②通过完成简单的实验,加深对已学概念的理解和有关物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
2、药品的取用。
三、教学难点
药品的取用。
反思:。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认识常见化学仪器,了解其用途。
1、试管:①用作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②溶解。
③收集。
注意事项:①加热时外壁必须。
②加热后不能,防止。
2、试管夹:用于。
使用方法:将试管夹从试管部往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夹在试管的部。
用手握住试管夹的柄,不要把拇指按在。
3、玻璃棒:用于、或,也可用于蘸取。
注意:①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使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1、酒精灯:用于加热。
(以后还要详细介绍)2、胶头滴管滴瓶用途:胶头滴管用于。
滴瓶用于。
注意事项: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再,而滴瓶上的滴管。
(具体的使用方法以后也要详细介绍)3、铁架台(铁夹、铁圈):用途:用于,一般常用于、等操作。
注意: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7、烧杯:用于和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注意:加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上,使其,防止。
8、量筒:量度。
注意:不能,不能。
9、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子)用途:①用于。
②用作物质在中燃烧的反应容器。
注意:①不能加热。
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盖住。
③在瓶内做物质燃烧实验时,若有固体生成,瓶底应或,防止。
10、药匙:用于取。
11、镊子:用于取。
(归纳小结)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反应容器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加热时,需垫石棉网)常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用加热仪器:酒精灯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温度计(测温度)仪分离仪器:漏斗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颗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等二、实验室取用药品时要遵循“三不”原则、节约原则,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作业设计1、在①坩埚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基本知识,掌握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如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的规范等。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态度。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如试管、滴管、量筒、药品柜等。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教学课件、安全手册等辅助教学资料,以及营造一个安全、整洁、有序的实验室环境。
此外,还需强调学生着装要求,确保其在进行实验时穿着符合安全规定的服装。
通过这种着装规定的实行,有助于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在实验室中,学生必须穿着实验服,以防止化学物质溅到衣物上,同时也能保护学生免受热、冷、电等危险因素的伤害。
实验服应具有抗腐蚀性,可以避免学生在进行酸碱实验等时遭受到腐蚀。
同时,佩戴适当的鞋子也十分关键,通常要求鞋头能够封闭且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
这能保护学生的脚部不受到化学物质的直接接触,也能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
此外,实验室的整洁和秩序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应保持清洁,以防止任何可能的污染源影响实验结果。
在每次实验后,学生都需要进行适当的清洁工作,包括清洁工作台面、清理用过的器材等。
只有当实验室环境整洁有序,学生才能更好地专注于实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因此,无论是从安全角度还是从实验效果的角度来看,实验室的着装要求和实验室环境的整洁有序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以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实验演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视频或实验将展示化学实验室的基本设施、安全措施以及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课时常用仪器介绍药品的取用规则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
2、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认识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试验成功的关键。
课前预习1、家庭厨房中的杯子、汤匙等器物用于干什么?课堂探究一、认识常见化学仪器,了解其用途。
各小组同学对照桌上的仪器并参考课本P150—151“常用仪器介绍”,说出每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1、试管:①用作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②溶解。
③收集。
注意事项:①加热时外壁必须。
②加热后不能,防止。
2、试管夹:用于。
使用方法:将试管夹从试管部往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夹在试管的部。
用手握住试管夹的柄,不要把拇指按在。
(操作练习)用试管夹夹住试管3、玻璃棒:用于、或,也可用于蘸取。
注意:①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使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1、酒精灯:用于加热。
(以后还要详细介绍)2、胶头滴管滴瓶用途:胶头滴管用于。
滴瓶用于。
注意事项: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立即,再,而滴瓶上的滴管。
(具体的使用方法以后也要详细介绍)3、铁架台(铁夹、铁圈):用途:用于,一般常用于、等操作。
注意:重物要固定在铁架台底座大面一侧,使重心落在底座内。
7、烧杯:用于和的反应容器,在或时均可使用。
注意:加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上,使其,防止。
8、量筒:量度。
注意:不能,不能。
9、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子)用途:①用于。
②用作物质在中燃烧的反应容器。
注意:①不能加热。
②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盖住。
③在瓶内做物质燃烧实验时,若有固体生成,瓶底应或,防止。
10、蒸发皿:用于。
注意:①直接加热。
②热的蒸发皿要用取下,放在上。
③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
11、药匙:用于取。
12、镊子:用于取。
13、漏斗:制作或用于向中注入液体,长颈漏斗:用于向中注入液体。
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1课时)(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知道化学实验室是实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准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初步理解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
3.能知道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4.能实行药品的取用的基本操作。
5.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通过讨论或探究,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
【教学重点】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2.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及边讲解边示范边实验【实验药品】石灰石、碳酸钠粉末、盐酸、澄清的石灰水、酚酞试液【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药匙、量筒、滴瓶、滴管、细口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预习案交流与讨论。
三、课内探究活动【情境导入】【投影】化学实验室的图片【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就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因为这是你实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索新知】一、学生实验要求【教师讲解】学生实验要求1.复习、预习,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明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时,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桌上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
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实行。
注意安全,并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3.实验完毕,认真写出实验报告。
(介绍实验报告册的格式)4.实验完毕,拆开实验装置,把仪器中废弃的物质倒入废液缸,把需要回收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然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
经老师检查、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二、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教师展示常用仪器,逐一介绍其名称、性能、用途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探究1——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8页“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小组讨论】(1)取用药品时,应注意的哪“三不”?(2)节约药品,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