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跳远教案高一体育
- 格式:docx
- 大小:30.42 KB
- 文档页数:10
跳远教案(9篇)跳远教案(精品9篇)。
教师需根据课本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出教案课件,这是本学期必须完成的任务。
在编写教案课件时,应充分体现教师自身风采,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下面是编辑为您整理的有关“跳远教案”的信息,如有需要,建议立刻收藏本页!跳远教案【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蹲踞式跳远》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中第五章田径部分内容。
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过程四个方面阐述如下:一、教材分析蹲踞式跳远是课改实验教材必修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运动技能,着重学习跳跃基本动作,掌握跳跃基本原理,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发展弹跳力,使下肢肌肉富有弹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和战胜自我,获得成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情分析任课班级二年一班,本班学生在初一学习的基础上,跳跃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身体素质较好,接受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强烈集体荣誉感,而且好胜不服输。
三、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教学目标: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体验式,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
运动技能目标:学习蹲踞式跳远基本动作,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体育课活动。
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弹跳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获得自尊和自信。
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勇于克服困难。
2、教学方式:探究式。
课型:新授课 3、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难点:发展学生弹跳能力四、教学过程分以下几个部分: 1、学跳兔子舞: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手拉手跳兔子舞,目的在于振奋精神,陶冶情操。
2、体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3—4种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弹跳能力,并且在体验、探究中,培养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大胆创编,自由想象,只要能够发展跳跃能力就是好方法。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田径运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跳远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掌握跳远的起跳、腾空、落地等基本动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跳远的起跳技术2. 腾空中的身体协调性教学难点:1. 跳远的起跳时机和力量分配2. 腾空中的身体姿态和平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跳远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 引导学生关注跳远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技术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起跳、腾空、落地等动作。
2. 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三、分组练习1.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分组进行起跳、腾空、落地等动作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四、游戏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远比赛,增加课堂趣味性。
2. 学生在比赛中体验跳远的乐趣,提高动作质量。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远基本技术的复习,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巩固所学技术。
二、提高练习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起跳方式,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
2. 学生在练习中尝试不同的起跳方式,提高自己的跳远成绩。
三、比赛与评价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跳远比赛,评选出最佳成绩者。
2. 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技术,体验成功与失败。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所学内容,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跳远运动的兴趣。
2. 关注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质量,评价学生的技术掌握程度。
3. 通过比赛,了解学生的实际跳远成绩,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学生对跳远基本技术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跳远的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要领。
- 学生能够了解跳远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在体育竞赛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组练习、示范讲解和游戏比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 通过模拟比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弘扬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助跑和起跳的协调配合。
- 腾空过程中身体姿势的保持。
2. 教学难点:- 助跑与起跳动作的连贯性。
- 空中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跳远沙坑、跳远板、秒表、标志物等。
2. 教学场地:田径场或体育活动场地。
3. 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开始部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合整队,点名报数。
-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
- 安排见习生。
2. 准备部分- 慢跑热身,提高学生身体温度。
- 徒手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侧压腿、膝关节环绕、手腕踝关节。
- 游戏活动:跳绳、接力跑等。
3. 基本部分- 教师讲解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
- 学生进行原地起跳练习,体会起跳的感觉。
- 学生进行助跑和起跳的连贯性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进行腾空动作的模仿练习,教师示范讲解。
4. 结束部分-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深呼吸等。
- 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开始部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合整队,点名报数。
-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
- 安排见习生。
2. 准备部分- 慢跑热身,提高学生身体温度。
- 徒手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侧压腿、膝关节环绕、手腕踝关节。
- 游戏活动:跳远接力赛。
3. 基本部分- 学生进行跳远技术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高中体育教案范文:跳远高中体育教案范文:跳远精选3篇(一)班级:高中二年级课题:跳远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理解跳远的技术动作,掌握正确的起跳、飞行和落地动作。
2. 学生能通过系统训练提高自己的跳远成绩,同时培养对跳远项目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基本跳远技术动作的示范和解说。
2. 基本跳远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3. 跳远比赛规则和技术要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单介绍跳远项目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出今天的课题——跳远,并向学生展示一段优秀的跳远视频。
二、呈现(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跳远的基本技术要素,包括起跳、飞行和落地动作。
2. 教师示范起跳、飞行和落地动作,同时解说重要的技术要点。
3. 学生跟随教师模仿示范动作,并配合动作解说。
三、实践(2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跳远练习,每组为两人,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观察和指导。
2. 学生轮流进行跳远练习,每人有5次机会。
3. 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动作。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跳远的技术要点,并强调学生在训练中需要重视的事项。
2. 学生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今天的练习中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五、延伸(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跳远比赛,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比赛。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和点评。
3. 选出比赛的前三名,并给予奖励和鼓励。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跳远的技术动作,并能够掌握正确的起跳、飞行和落地动作。
通过实践训练,学生的跳远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并培养了对跳远项目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动作的细致观察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习得正确的技术要领。
同样,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我也需根据情况进行个别化的指导,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体育教案范文:跳远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接力跑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2. 学会正确的接力传棒技巧。
3.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跳远教案5篇跳远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本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依据。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根据水平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
使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充分体会到体育课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立定跳远教材是在跳跃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双腿跳的练习,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力量的主要教材,主要是发展学生学会两腿用力蹬地跳起、脚跟着地、缓冲落地的动作方法,并能熟练的进行跳跃。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已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爱表现自己,活泼好动,课堂气氛较为活跃,身体各机能还未完全发育,体质稍差,运动潜力一般。
只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才能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因此,教学过程中设计新颖、搞笑的练习方式和手段,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激情。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1、循序渐进法: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科学原则。
2、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炼的语言使学生构成正确的动作概念,用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更有利于学生模仿。
3、预防与纠正错误法:加强易犯错动作的提示,预防学生构成错误动作,练习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评价法: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5、游戏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学法指导:本课我认为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自主去尝试,互相比较,师生讨论,探究、观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潜力,观察潜力和实践潜力。
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五、教学目标运动参与:通过新颖搞笑的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游戏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体育课堂。
运动技能:90%的学生掌握立定跳远两臂摆动与膝关节屈伸协调用力的动作技术。
身体健康:通过学习立定跳远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的弹跳力、腿部力量及协调潜力,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灵敏素质。
田径运动教学-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远的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跳远的概述:介绍跳远的定义、分类和比赛规则。
2. 跳远的技术要领:讲解并示范跳远的基本动作,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
3. 跳远的训练方法:介绍常用的跳远训练方法,如短距离跳远、长距离跳远和障碍跳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跳远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田径场、跳远沙坑。
2. 教学器材:跳远标杆、测量尺、沙坑铲子。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跳远的概述,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讲解并示范跳远的基本动作,让学生初步体会跳远的感觉。
3. 实践训练:让学生按照示范动作进行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落地的练习,教师及时指导纠正。
4. 训练方法学习:介绍常用的跳远训练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训练。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跳远动作的要点。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跳远技术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提问和学生互评,了解学生对跳远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定期进行跳远比赛,评估学生的竞技水平。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田径比赛,提高学生的竞赛能力。
2. 邀请专业田径教练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田径知识。
3. 组织学生参观田径场,了解田径运动的历史和发展。
八、教学反思:1. 教师需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
九、安全注意事项:1. 检查跳远场地设施,确保安全无隐患。
2. 要求学生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避免受伤。
3. 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练习过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田径《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跳远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2. 学会正确的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技巧;3. 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内容1. 跳远规则的介绍;2. 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3. 起跳动作的训练;4. 空中动作的训练;5. 落地技巧的训练;6. 实际跳远练。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跳远规则的介绍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介绍跳远的规则和比赛要求。
2. 解释跳远的计分方式和不同级别的距离要求。
步骤二: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1. 示范并解释正确的起跳姿势和姿势要点。
2. 强调起跳时的用力和爆发力的重要性。
3. 示范并解释空中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
4. 强调保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的重要性。
5. 示范并解释落地技巧的正确姿势和技术要领。
6. 强调准确着地和避免受伤的重要性。
步骤三:起跳动作的训练1. 通过引导学生逐步练,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起跳动作。
2. 组织练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步骤四:空中动作的训练1. 使用辅助设备(比如跳板)帮助学生进行空中动作的训练。
2. 强调空中动作的规则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完成动作。
步骤五:落地技巧的训练1. 引导学生练正确的落地姿势和技巧,避免受伤。
2.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落地技巧。
步骤六:实际跳远练1.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跳远练,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技巧和动作。
2. 注意安全,避免跳远过程中出现意外。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实际表现,评价其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技巧的正确程度。
2.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五、教学延伸1. 组织跳远比赛或交流活动,让学生展示所学的技能。
2. 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田径比赛,锻炼自己的跳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跳远比赛规则和要求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跳板和其他辅助设备。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们对跳远的规则和技术要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跳远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跳远能力。
田径跳远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正确的跳远动作要领。
2. 提高跳远的技术水平。
3.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跳远的基本动作要素。
2. 跳远的技术正确性。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跳远动作的稳定性。
2. 学生跳远技术的提升。
四、教学准备1. 跳远训练场地。
2. 跳远用具:跳远板、跳远线。
3. 专业教材和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准备利用慢跑、拉伸等方式进行热身准备,以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
2. 介绍跳远动作要领向学生介绍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提前下蹲、出发蹬腿、迈起双臂、腿部伸展、身体俯冲等。
3. 演示和示范教师进行跳远动作的演示,同时示范正确的跳远技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4. 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动作进行跳远练习,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
5. 分组对抗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对抗性跳远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跳远动作,既锻炼了技术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6. 技巧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进行个别的技巧指导,帮助学生纠正跳远动作中存在的问题。
7. 综合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跳远的综合训练,包括不同起跳距离、不同速度的跑动等,以提高学生的跳远技术水平。
六、教学总结对本次跳远训练进行总结,包括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跳远动作的反复练习,巩固所学技术,并思考自己在跳远中存在的问题。
八、教学扩展教师可邀请专业运动员或相关教练进行专题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跳远技术。
同时,也可引导学生观看相关比赛录像,增加学习动力和兴趣。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跳远的基本技术、规则及注意事项,掌握蹲距式跳远的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技术。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蹲距式跳远的基本技术,提高跳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蹲距式跳远的助跑、起跳技术。
2. 腾空和落地技术。
教学难点:1. 助跑与起跳的协调配合。
2. 腾空和落地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始部分1. 教师组织学生集合,检查服装,宣布本节课内容。
2. 学生进行慢跑热身,活动关节。
3. 教师讲解跳远的基本知识、规则及注意事项。
二、基本部分1. 教师示范蹲距式跳远动作,强调动作要点。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助跑、起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进行腾空和落地练习,教师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三、结束部分1.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 学生整理器材,教师宣布下课。
第二课时:一、开始部分1. 教师组织学生集合,检查服装,宣布本节课内容。
2. 学生进行慢跑热身,活动关节。
3. 教师讲解蹲距式跳远的练习方法,强调动作要点。
二、基本部分1. 学生进行助跑、起跳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进行腾空和落地练习,教师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3. 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提高练习效果。
4.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内容。
三、结束部分1. 学生进行放松活动,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2. 学生整理器材,教师宣布下课。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动作规范性。
3. 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包括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
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技术难点。
3. 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安全。
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田径教案跳远教案(一)丘远辉
课后小结:学生基本掌握本课内容,学习效果较好!
体育与健康田径教案跳远教案(二)
体育与健康田径教案跳远教案(三)
课后小结:学生基本掌握本课内容,学习效果较好!
体育与健康田径教案跳远教案(四)
体育与健康田径教案跳远教案(五)
课后小结:
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基本能衔接好,但对展髋的理解和身体感觉不好。
体育与健康田径教案跳远教案(六)
课后小结:
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基本能衔接好,腾空挺身和收腹落地也完成得不错,但还有个别同学的挺身展体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