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详细结构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6.35 MB
- 文档页数:11
车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车床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和其他硬质材料的重要机床。
它由床身、主轴、主轴头、进给机构、切削刀具和工件夹具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车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机械设备。
一、车床的结构1. 床身:车床的床身是其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通常由铸铁制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刚性。
床身形状可以有水平床身和立式床身两种,其设计取决于工件形状和车床用途。
2. 主轴:主轴是车床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负责带动切削工具旋转。
主轴安装在床身上,并由主轴头进行支持和定位。
主轴通常由电机、轴承和齿轮传动系统组成,能够提供所需的转速和扭矩。
3. 主轴头:主轴头是主轴与切削工具之间的连接部分。
它通常包括主轴齿轮箱、齿轮传动系统和主轴头卡盘。
主轴头卡盘是一个夹持刀具的装置,可以根据加工需要更换不同类型的刀具。
4. 进给机构:车床的进给机构负责移动切削工具相对于工件进行加工。
它包括纵向进给机构和横向进给机构。
纵向进给机构通过调整主轴头的位置实现工件的纵向进给和退刀。
横向进给机构通过横向滑板的移动实现切削工具在工件上的横向进给。
5. 切削刀具:切削刀具是车床上用于切削金属的工具。
常见的切削刀具有车刀、切槽刀、镗刀等。
切削刀具通过主轴和主轴头卡盘的连接,以旋转或移动方式进行切削加工。
6. 工件夹具:工件夹具是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车床上的装置。
它通常由卡盘、快换夹具和工件支撑装置等组成,以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车床的工作原理车床的工作原理是将切削刀具相对于工件进行旋转或移动,在切削过程中将工件上的金属材料削除,从而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1. 启动车床:首先,启动车床的电源,使主轴开始旋转。
根据加工需要,调整主轴速度和方向,确保切削刀具的旋转方向与加工要求一致。
2. 定位工件:使用工件夹具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车床上的适当位置。
采用正确的夹持方法和紧固力度,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数控车床结构原理
数控车床是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加工的机床,它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来实现加工程序的编程和控制。
数控车床的结构原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床身:数控车床的床身是整个机床的基础,它负责支撑和固定其他各个部件。
通常采用铸铁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刚性和耐磨性。
2. 主轴箱:主轴箱是数控车床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包括主轴和主轴驱动系统。
主轴是用于安装和传动刀具的轴,可以根据加工需要进行转速调节和前进后退运动。
3. 刀架:刀架是数控车床上刀具的支承部件,用于安装和固定刀具。
通常有多个刀架,可以实现多刀具同时工作,提高加工效率。
4. 工作台:工作台是用于固定工件的部件,一般具有可调节和旋转的功能,可以实现多个角度的加工。
5. 运动系统:数控车床的运动系统由伺服电机、滚珠丝杠、导轨等组成。
它负责实现各个轴向的运动,包括主轴前进后退、工作台移动、刀架上下等。
6. 控制系统:数控车床的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和数控装置组成。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加工程序的编程和控制,包括刀具的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加工路径等参数的设定。
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输入加工程序和相关参数,计算机控制系统将其转换为相应的运动指令,通过控制主轴箱和刀架的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同时,计算机控制系统还能够对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加工质量和精度的要求。
车床的主轴原理车床的主轴是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接纳工件和刀具,并通过转动实现切削加工。
主轴的设计原理涉及到结构、材料和传动方式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车床主轴的原理。
一、结构原理车床主轴通常由主轴头、主轴箱和主轴承等部分构成。
1. 主轴头:主轴头是连接工件或刀具的部件,一般由主轴头齿轮、主轴头管和主轴头盖组成。
主轴头齿轮通过与传动装置相连接,实现主轴头的转动。
主轴头管是主轴头的外壳,起到保护主轴头齿轮和主轴头盖的作用。
主轴头盖安装在主轴头管上方,可以固定主轴头齿轮。
2. 主轴箱:主轴箱是支撑主轴和主轴头的部分,它通常包括床身、强度杆和导轨等结构。
床身是车床主体的一部分,用于支撑主轴箱和床身上的其他部件。
强度杆是一种连接主轴箱和床身的力传递部件,可以增强主轴箱的刚性。
导轨是主轴箱内部的传动部件,它可导引主轴头的运动。
3. 主轴承:主轴承是支撑和限制主轴转动的部件,它通常由一对前后两个支撑轴承组成,可以保证主轴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车床中,常见的主轴承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由滚针、滚珠和滚子等组成,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荷和转速。
滑动轴承则采用润滑油膜的方式,减少轴承的摩擦和磨损。
二、材料原理车床主轴通常采用高强度、高耐磨的合金钢材料制成,以确保其承受较大的切削力和转速。
主轴头齿轮、主轴头管和主轴头盖等部件通常采用铸铁、铸钢或铝合金等材料制成。
主轴箱和强度杆等部件也采用高强度的钢材料制造,以确保主轴的稳定性和刚性。
三、传动方式原理车床主轴的传动方式可以分为直线传动和斜齿轮传动两种。
1. 直线传动:直线传动是指主轴和传动带或齿轮直接相连,通过传动带或齿轮的转动实现主轴的转动。
这种传动方式简单、结构紧凑,但传动效率相对较低。
2. 斜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是指主轴通过齿轮传动来实现转动。
其中,主轴头齿轮与传动装置相连,通过齿轮的啮合来转动主轴。
这种传动方式传动效率高、传动稳定,适用于大转矩和高速度的工况。
卧式车床的原理与结构分析卧式车床是一种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行业。
它以其独特的结构和高效的工作方式受到了广大工程师和操作人员的青睐。
本文将对卧式车床的原理与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设备。
一、卧式车床的原理卧式车床的原理基于切削与运动的关系,通过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来实现加工目的。
其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主轴运动原理:主轴是车床上用于固定刀具并提供转动力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卧式车床中,主轴通过电机驱动,带动工件在切削过程中以一定的速度旋转。
这样切削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形成切削力,从而将工件上的材料切削掉。
2. 切削刀具原理:切削刀具是卧式车床中负责切削工件的重要工具。
它通常由高硬度材料制成,如硬质合金或陶瓷。
切削刀具的结构设计合理性将直接影响车床的加工效率和切削质量。
常见的切削刀具形状有圆柱刀、面刀、车刀等,通过切削的方式将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削除。
3. 进给原理:卧式车床的进给系统用于控制切削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速度。
在加工过程中,切削刀具需要沿着工件表面前进,以便逐渐削除所需量的材料。
进给系统通常由主轴马达、伺服系统、进给滚珠螺杆等组成,能够实现精准的进给操作。
二、卧式车床的结构分析卧式车床的结构设计既追求刚性和稳定性,又要兼顾便于操作和维护。
下面将对其主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1. 床身:卧式车床的床身是支承和固定其他部件的基础,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对整个车床的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床身通常由高强度铸铁制成,经过精密加工和热处理,以确保刚性和稳定性。
2. 主轴系统:主轴系统是卧式车床的核心组件。
它由主轴、主轴头、主轴轴承等构成。
主轴系统负责提供转动力,并通过各种传动装置将转动动力传递给刀具或工件。
主轴头上通常设有通孔,以便通过插销等方式夹住刀具。
3. 变速器:变速器是卧式车床用于调节主轴转速的装置。
由于不同的加工任务需要不同的切削速度,变速器提供了多个不同速度的档位,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转速。
型号C5116a单柱车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说明型号C5116a单柱车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设备,用于加工各类中小型零件,特别适用于车削圆柱、圆锥、端面、内外螺纹等零件。
本文将对型号C5116a单柱车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一、基本结构:1. 变速箱:位于车床床身的尾部,用于调整主轴的转速。
2. 主轴箱:位于床身的中部,主要包括主轴系统、强刚性箱体和变速机构。
3. 床身:为整个车床的支撑结构,由机械铸铁制成,具有高强度和刚性。
4. 刀架:位于床身顶部,可沿着床身纵向滑动,用于固定和调整切削刀具。
5. 车床床支:用于支撑床身,使其保持稳定。
6. 传动系统:用于主轴和刀架的传动。
二、工作原理:型号C5116a单柱车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主轴和切削刀具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具体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安装工件:首先将待加工的工件安装在车床工作台上,并利用螺纹或夹具固定。
确保工件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2. 固定切削刀具:根据加工需求,在刀架上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并安装和固定。
确保切削刀具的位置和角度与工件要求相符。
3. 调整切削参数:根据工件材料、形状和加工要求,调整车床的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
4. 进给运动:启动主轴,使其按照设定的转速旋转起来,同时通过传动系统将动力传递给刀架,使其实现工件的进给运动。
5. 切削过程:当主轴旋转,刀架进行进给运动时,切削刀具与工件产生相对运动,刀具沿着工件表面切削削屑,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切削。
6. 加工完成: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和切削路径,控制切削深度、进给速度等参数,使切削刀具顺利完成对工件的加工。
7. 去除削屑:在切削过程中,削屑会随着刀具的运动产生。
及时清理削屑,保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步骤,型号C5116a单柱车床能够完成对各类中小型零件的加工。
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合理设计,使得车床可以固定和调整切削刀具,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车床和铣床的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机械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学科,涉及到机械结构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方面。
在制造业中,车床和铣床是两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它们在零部件加工和制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车床和铣床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
车床是一种用于旋转切削加工的机床,广泛应用于零部件的制造过程中。
它主要由床身、主轴、进给系统和刀架等部件组成。
床身是车床的主体结构,通常由铸铁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
主轴是车床的核心部件,它通过驱动装置使工件进行旋转运动。
进给系统用于控制刀具在工件上的运动,实现不同形状的切削加工。
刀架是安装刀具的部件,可实现刀具的进给和退刀。
车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主轴驱动工件进行旋转,同时刀具在工件上进行切削。
在切削过程中,刀具通过进给系统控制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
车床可以实现多种切削加工操作,如车削、镗削、切断和螺纹加工等。
通过不同刀具的选择和切削参数的调整,车床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零部件。
铣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常用于批量生产和复杂零部件加工。
它主要由床身、工作台、主轴和进给系统等部件组成。
床身和工作台是铣床的主体结构,床身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工作台用于固定和夹持工件。
主轴是铣床的核心部件,通过驱动装置使铣刀进行旋转运动。
进给系统用于控制铣刀在工件上的运动,实现不同形状的切削加工。
铣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主轴驱动铣刀进行旋转,同时工作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移动。
在切削过程中,铣刀通过进给系统控制切削深度和进给速度。
铣床可以实现多种切削加工操作,如平面铣削、立铣、槽铣和齿轮加工等。
通过不同铣刀的选择和切削参数的调整,铣床可以加工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零部件。
总结起来,车床和铣床是机械工程中常见的加工设备,它们通过不同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实现零部件的加工和制造。
车床主要用于旋转切削加工,而铣床主要用于平面切削加工。
它们在制造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车床各部分的组成名称及工作原理车床是一种用来加工金属材料的机械设备,由许多部分组成。
下面将介绍车床各部分的组成名称及工作原理。
一、床身床身是车床的主要支撑结构,通常由铸铁制成。
床身的工作原理是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刚性,使得车床能够承受切削力和振动。
二、主轴箱主轴箱是车床的核心部件,它通过主轴将工件固定在车床上。
主轴箱通常由主轴、轴承和齿轮组成。
工作时,主轴通过驱动装置旋转,使工件进行旋转加工。
三、进给系统进给系统用于控制工件在车床上的运动。
它包括进给轴、进给箱和进给机构。
进给轴是连接进给装置和刀架的部件,进给箱用于传动和控制进给轴的运动,进给机构则根据加工要求提供不同的进给速度和进给量。
四、刀架刀架是用来夹持和控制切削刀具的部件。
它通常由底座、刀架体和刀架滑块组成。
底座固定在床身上,刀架体可以在底座上滑动,刀架滑块用于固定切削刀具。
刀架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整刀架滑块的位置和角度来控制切削刀具的切削深度和方向。
五、主马达主马达是提供车床动力的部件。
它通常由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组成。
主马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通过传动装置传递给主轴箱,驱动车床进行加工工作。
六、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降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保持车床和工件的温度稳定。
冷却系统通常包括冷却液箱、冷却泵和冷却管路。
冷却液通过冷却泵被抽送到切削区域,降低切削温度,同时携带走切屑和金属屑,保持加工表面的质量。
七、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车床各部分的运动和加工过程。
它通常由数控装置和编程设备组成。
数控装置接收编程设备输入的加工信息,然后根据预设程序控制车床的运动和加工参数,实现自动化的加工过程。
总结起来,车床各部分的组成名称包括床身、主轴箱、进给系统、刀架、主马达、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
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相互配合,使车床能够实现高效、精确的金属加工。
通过对这些部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车床的工作原理和加工过程。
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数控车床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刀具移动和工件旋转等运动的机床,能够精确加工各类轴对称的零部件。
它是现代制造业中重要的加工设备,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灵活性强等优点。
下面将介绍数控车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基本组成1.床身:数控车床的床身是整个机床的基础架构,承载整个机床的各个部件和组件。
床身一般由铸铁制成,具有高强度和抗振性能。
2.主轴箱:主轴箱安装在床身上,负责驱动工件的旋转运动。
主轴由电机驱动,在主轴箱内通过轴承支撑和转动。
3.刀架:刀架负责调节和控制刀具的位置和运动。
数控车床一般配备多个刀架,用于安装不同类型和规格的刀具。
刀架配有电动或液压驱动装置,可以实现刀具的快速切换和自动换刀。
4.工作台:工作台是放置和夹持工件的平台。
数控车床的工作台可以实现不同方向的移动和旋转,以便于刀具的切削和工件的加工。
5.伺服系统:伺服系统由数控装置、伺服电机和测量装置等组成,用于控制刀具和工件的运动。
数控装置是数控车床的大脑,根据预先编写的切削程序计算和控制刀具运动轨迹、进给速度和加工参数等。
6.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为数控车床提供冷却液,以冷却工件和刀具,减少摩擦和热量的产生,保护工件和刀具不受损坏。
二、工作原理1.切削程序编写:在进行切削之前,需要先编写切削程序。
切削程序是指通过计算机软件编写的程序,包含了刀具运动轨迹、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加工参数的信息。
2.加工设备准备:在进行数控加工之前,需要进行刀具的安装和工件夹持。
安装刀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刀具规格和类型,并进行刀具刀柄的装夹。
工件夹持时,需要使用合适的夹具将工件固定在工作台上。
3.参数设置:设置数控装置的各项参数,包括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切削速度、加工路径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根据切削程序和工件的要求进行调整。
4.启动加工:当设置完成后,启动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根据切削程序的要求,计算刀具的运动轨迹和运动速度,控制伺服系统的动作。
单柱车床型号C5116a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单柱车床型号C5116A是一种常见的车床,常用于加工中小型工件。
本文将介绍该车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基本结构单柱车床型号C5116A主要由床身、主轴箱、进给箱、强力荷兰盘、工具架和操作系统等组成。
1. 床身:床身是车床的主体部分,承载着所有的机械部件。
它通常由铸铁制成,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
床身分为主床身和床脚两部分。
2. 主轴箱:主轴箱位于车床头部,包含主轴、主轴轴承和主传动机构等。
主轴通过主进给轴向传递动力和承载工件。
主轴箱的设计可使主轴在高速转动时保持稳定,并保证加工精度。
3. 进给箱:进给箱包括进给轴、进给轴箱和进给传动机构等。
进给轴实现工件在纵向方向上的进给运动。
进给箱的结构设计合理可以确保加工精度和工作稳定性。
4. 强力荷兰盘:强力荷兰盘是车床的刀架附件,用于夹紧工件。
它通常由三爪或四爪构成,可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确保工件在车床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5. 工具架:工具架固定在车床的主床身上,用于安装刀具。
工具架可以在车床上沿纵向和横向方向移动,以实现不同的切削操作。
6. 操作系统:单柱车床型号C5116A通常配备数控操作系统,可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度。
二、工作原理单柱车床型号C5116A的工作原理与常规车床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主轴旋转、进给运动和切削操作。
1. 主轴旋转:首先启动车床,激活主电机,使主轴开始旋转。
主电机可通过变频器实现转速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件和加工要求。
2. 进给运动:通过操作系统或手动控制进给轴箱,使工件在车床的纵向轴上实现进给运动。
进给速度和进给量可根据工件的要求进行调整。
3. 切削操作:在进行切削操作前,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安装在工具架上。
启动车床后,将刀具与工件接触,通过切削力将工件表面不必要的材料去除。
4. 加工过程中,刀具可通过工具架在横向和纵向方向进行移动,以实现不同形状和精度的切削操作。
车床的原理
车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机床,它主要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削加工。
车床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车刀切削原理:车床通过夹持工件并以旋转的方式进行加工。
当车床主轴旋转时,车刀也会随之旋转。
车刀在工件上切削金属材料,形成所需的加工形状。
2. 进给原理:车床的进给系统用于控制车刀在切削过程中的相对移动。
进给系统可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进行操作。
手动进给时,操作工人通过手轮控制车刀的移动。
自动进给时,车床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和程序进行自动移动。
3. 切削速度原理:切削速度是指车刀在切削过程中相对于工件表面的线速度。
切削速度的选择与所加工材料的硬度和切削类型相关。
通常,切削速度越高,加工效率越高,但过高的切削速度可能会导致车刀磨损加剧。
4. 车床主轴原理:车床的主轴是其关键部件之一,用于支撑和驱动工件和车刀的旋转。
主轴通常由电机驱动,并通过加工需求进行调速。
主轴的旋转精度和稳定性对于保证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车床的原理是工件通过主轴旋转,切削刀具由进给系统控制移动,与工件接触进行切削。
这种切削方式能够快速、精确地加工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的零部件生产和修整加工。
车床的机械原理
车床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具,其机械原理是指在特定的结构条件下,利用刀具对材料进行削减、切割、加工的原理。
因此,车床的机械原理就是在车床结构设计优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工件的质量和准确性的有效保障。
具体来说,车床的机械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动运动原理
车床的主轴是整个车床操作的核心部件,其内部驱动机构提供动力,使它在工作时产生旋转运动。
工件夹紧在主轴上,在主轴的旋转作用下,实现对工件的加工,创造出各种形状的表面轮廓。
同时,主轴由进给机构实现精确的控制,可以按照所需的加工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运转。
二、进给运动原理
车床的刀架通过进给机构控制,实现对刀具的加工深度和进给速率的调节。
刀架可以在工件表面沿直线或曲线方向运动,从而沿工件周向切削,创造出各种曲面形状的表面。
三、定位原理
车床的定位主要是指确定工件和刀具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车床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工件被稳固地固定在主轴上,并且刀具的位置能够准确地拾取到工件表面,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切割误差。
四、切削及形状变化原理
车床切削时,刀具相对工件的切削速率和加工深度决定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刀具磨损程度,也会影响到表面粗糙度和加工质量。
刀具和工件表面之间的摩擦导致表面形状变化,进一步影响到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工件可靠性。
总之,车床的机械原理是通过对动力、转动、进给、定位和切削等关键参数的有效控制,实现对工件表面形状、尺寸和精度的精确控制。
在车床操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加工规程和操作控制要求,才能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1.卧式车床的型号卧式车床用C61×××来表示,其中C棗机床分类号,表示车床类机床;61棗组系代号,表示卧式。
其它表示车床的有关参数和改进号。
2.卧式车床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C6132普通车床(1)变速箱变速箱用来改变主轴的转速。
主要由传动轴和变速齿轮组成。
通过操纵变速箱和主轴箱外面的变速手柄棗改变齿轮或离合器的位置,可使主轴获得12种不同的速度。
主轴的反转是通过电动机的反转来实现的。
(2)主轴箱主轴箱用来支承主轴,并使其作各种速度旋转运动;主轴是空心的,便于穿过长的工件;在主轴的前端可以利用锥孔安装顶尖,也可利用主轴前端圆锥面安装卡盘和拨盘,以便装夹工件。
(3)挂轮箱挂轮箱用来搭配不同齿数的齿轮,以获得不同的进给量。
主要用于车削不同种类的螺纹。
(4)进给箱进给箱用来改变进给量。
主轴经挂轮箱传入进给箱的运动,通过移动变速手柄来改变进给箱中滑动齿轮的啮合位置,便可使光杆或丝杆获得不同的转速。
(5)溜板箱溜板箱用来使光杠和丝杠的转动改变为刀架的自动进给运动。
光杠用于一般的车削,丝杠只用于车螺纹。
溜板箱中设有互锁机构,使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6)刀架刀架用来夹持车刀并使其作纵向、横向或斜向进给运动。
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床鞍。
它与溜板箱连接,可沿床身导轨作纵向移动,其上面有横向导轨。
2)中滑板。
可沿床鞍上的导轨作横向移动。
3)转盘。
它与中滑板用螺钉紧固,松开螺钉即可在水平面内扳转任意角度。
4)小滑板。
它可沿转盘上面的导轨作短距离移动;当将转盘偏转假设干角度后,可使小滑板作斜向进给,以便车锥面。
5)方刀架它固定在小滑板上,可同时装夹四把车刀;松开锁紧手柄,即可转动方刀架,把所需要的车刀改换到工作位置上。
7)尾座尾座用于安装后顶尖以支持工件,或安装钻头、铰刀等刀具进行孔加工。
尾座的结构如图3所示,它要紧由套筒、尾座体、底座等几部份组成。
转动手轮,可调整套筒伸缩必然距离,而且尾座还可沿床身导轨推移至所需位置,以适应不同工件加工的要求。
车床详细结构原理
一、车床的结构
车床是机械加工的重要设备,主要用于加工内外圆柱面、平面、螺纹
以及薄壁腔体等复杂及精密的零件,具有加工精密快速等优点,工作台通
常部分设置在固定的垫板上,工作台上安装有导轨及主轴等,车床结构大
体分为主回转部分、回转轴承部分、主轴部分、工作台部分、马达部分和
润滑脂部分。
1.主回转部分
车床主回转部分由床身、床帽、左右尾座等组成,床身是整台车床的
主体,它固定在左右尾座上,床帽的主要作用是将垫板固定在车床床身上,夹紧螺丝将垫板固定,床帽由铸铁制成,床身由车床钢组成。
2.回转轴承部分
车床的回转轴承部分由主轴承、回转轴承、滚动体、法兰等组成,主
轴承和回转轴承都是支撑车床主轴的轴承,主轴承一般采用调心滚子轴承,其内置有多个滚子,以提高轴承承受载荷的能力;滚动体部分由轴承钢、
滚针轴承等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轴承能进行径向和轴向滚动,以保证
主轴的平稳旋转;法兰是将主轴承、滚动体及滚针轴承固定在回转轴上的
装置。
3.主轴部分
车床的主轴部分由主轴、回转轴、刀架、细调螺钉等组成,主轴由锻
造钢棒制成。
立式数控车床原理一、结构原理:1.床身:床身是数控车床的基础部件,它起到支撑和固定机床其他零部件的作用。
2.主轴:主轴是数控车床的核心部件,它负责传递切削力和转换切削能量,实现旋转运动。
3.卧轴承:卧轴承是支撑和定位主轴的关键部件,它能够承受主轴的径向力和轴向力。
4.进给机构:进给机构是实现工件在工作台上的运动,包括纵向进给机构、横向进给机构和立向进给机构。
5.刀架:刀架是安装和固定刀具的部件,它能够实现刀具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
二、运动原理:1.主轴运动:主轴通过电机的驱动和控制,实现工件和刀具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主轴的转速可以根据切削加工的要求进行调整。
2.进给运动:进给运动包括纵向、横向和立向三个方向的运动。
纵向进给是工件沿主轴旋转轴线方向进行的运动,用于控制加工件的长度。
横向进给是工件在主轴平面上的运动,用于控制加工件的直径。
立向进给是工件在主轴轴线方向上的运动,用于控制加工件的高度。
三、控制原理:1.编程准备:编程准备包括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确定切削工序和刀具的选择,确定加工过程所需的参数。
2.编程输入:编程输入是将加工过程的各种参数以数学符号的形式输入到数控设备中,包括加工路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等。
3.处理:数控设备通过处理输入的加工参数,生成能够控制数控车床工作过程的指令。
4.机床控制:机床控制是根据数控设备生成的指令,通过控制电机和执行机构,实现数控车床的工作运动。
总之,立式数控车床的原理主要包括结构原理、运动原理和控制原理等方面。
它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工作过程,能够实现自动化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立式数控车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和生产领域。
车床各部分的组成名称及工作原理车床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木材等材料的机械设备,它由多个部分组成并通过各自的工作原理协同工作。
下面将分别介绍车床各部分的组成名称及工作原理。
一、主轴箱:主轴箱是车床的核心部分,由主轴、主轴轴承、主轴箱壳体等组成。
主轴负责旋转工件,主轴轴承用于支撑和定位主轴,主轴箱壳体则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
主轴箱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主轴旋转,从而实现工件的加工。
二、床身:床身是车床的基础部分,承载着整个车床的各个组件。
床身通常由铸铁或钢材制成,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
床身上设有导轨,用于支撑和引导刀架和滑板的运动。
三、刀架:刀架是安装切削刀具的部件,用于切削工件。
刀架通常由底座、刀架架体和刀片夹持装置组成。
刀架可以在床身上沿着导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移动,以便切削不同位置的工件。
四、滑板:滑板是刀架的移动部分,通常由前滑板和后滑板组成。
滑板可以在床身上沿着导轨进行纵向的移动,以便切削不同长度的工件。
滑板上还设有进给装置,可以实现工件的进给运动。
五、进给系统:进给系统是车床实现工件进给运动的关键部分,主要由主动装置和传动装置组成。
主动装置通常是电机或液压系统,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滑板,从而实现工件的进给运动。
六、尾座:尾座是用于支撑长工件的部件,通常由底座、尾座架体和尾座架体上的尾座芯轴组成。
尾座芯轴可以根据工件的长度进行调整,以保证工件加工时的稳定性和精度。
七、润滑系统:润滑系统是车床保持各部件正常运转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润滑油箱、润滑泵、润滑管路等。
润滑油箱负责储存润滑油,润滑泵将润滑油供给各部件,润滑管路将润滑油传输到各个润滑点,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八、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车床保持工件和切削刀具的温度稳定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泵、冷却管路等。
冷却水箱负责储存冷却水,冷却泵将冷却水供给工件和切削刀具,冷却管路将冷却水传输到相应位置,以降低工件和切削刀具的温度。
九、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车床实现自动化加工的关键部分,主要由数控装置、编程装置和执行装置组成。
第六章自动车床基本原理单轴纵切自动车床自动车床单轴六角自动车床多轴自动车床§6.1 单轴纵切自动车床(图6-1 6-2)一、结构特点图6—1 图6—2单轴纵切自动车床工作原理图1—中心架;2—弹簧夹头;3—主轴箱;4—主轴;5—棒料;6—重锤;7—推杆;8—导管;9—中心架导套;10—附属装置;11—刀具结构简单,5个刀架,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IT6~IT9,粗糙度;加工细长形小尺寸零件;刀架:一天平;三立刀架;一纵刀架;横刀架只作横向移动。
棒料随主轴一起转动并作纵向进给;中心架靠近横刀架,增加棒料刚度;纵刀架:钻轴向中心孔,切内外螺纹;刀具有钻头、划钻、丝锥、板牙等。
二、加工范围1. 车圆柱面:刀具先移到所需位置不动,然后主轴箱与棒料一起作纵向进给。
2. 车阶梯轴:完成1后,主轴箱停移,刀具后退到下一个阶梯位置不动,主轴继续纵向进给。
3. 车凹槽、成形表面:主轴箱不作纵向进给,成形车刀作横向进给。
①主轴箱不动,成形车刀横向进给4. 车锥形表面:②工件纵向进给,尖头车刀横向进给(后退)5. 车小倒角:工件不移动,刀具横向进给。
6. 端面挖槽、切凹坑(图6-3)7. 加工轴向中心孔:用纵刀架完成,在棒料尚未从导套伸出时进行钻孔,钻孔精度↑8. 加工螺纹:用纵刀架完成,刀具旋转。
差动法:螺纹刀具的旋向与主轴转向相同。
切右旋螺纹:刀具转速高于主轴转速切左旋螺纹:刀具转速低于主轴转速图6—2单轴纵切自动车床工作原理图三、CG1107单轴纵切自动车床1.主要技术规格加工棒料最大直径7mm;棒料最大进给长度50mm;主轴转速范围1045~6600 r/min;主轴转速级数17级;分配轴转速范围0.182~38.4 r/min;刀架数目 5个;电动机功率及转速2.2 kw、1430 r/min。
2.传动系统(图6-4)1—电动机;2—交换皮带轮;3—冷却油泵;4—停车凸块;5—主轴箱凸轮;6—弹簧夹头松夹拨块;7—立刀架凸轮;8—天平刀架凸轮;9—附属装置凸轮;10—附属装置主轴§6.2 单轴六角自动车床一、结构特点:主轴可自动变速换向,有四个刀架(一前,一立,一回转)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IT9~IT11表面粗糙度加工具有较复杂内孔、内外螺纹的套筒类零件(如引信体、底螺、滑块座等)二、工作原理及加工范围(图6-5 6-6)图6—4 CG1107单轴纵切自动车床传动系统图6—5 图6—6 1—主轴;4—前刀架;5—后刀架;6—回转刀架1. 前、后、立刀架只作横向进给功能:成形、切槽、倒角、切断。
车床的实验原理车床是一种用于加工金属材料的机床,其实验原理主要包括工件固定原理、刀具运动原理、进给运动原理和主轴驱动原理。
一、工件固定原理车床的工件通常是通过卡盘或夹具来固定的。
卡盘是一种用于固定工件的装置,由卡盘本体和卡盘爪组成。
卡盘本体安装在主轴上,卡盘爪可以灵活地伸缩,将工件夹紧固定。
夹具则是一种用于固定工件的装置,通过螺栓或夹紧机构将工件紧固在夹具上。
通过卡盘或夹具固定工件可以保证工件的位置准确、稳定,从而保证车床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二、刀具运动原理车床的刀具主要是刀片,刀片通常由主切削刃和辅助切削刃组成。
刀片的主切削刃用于切削金属材料,辅助切削刃用于切削整形和修整。
车床上的刀具运动主要包含刀具主轴的旋转运动和刀片的进给运动。
刀具主轴的旋转运动由主轴驱动实现,刀片的进给运动由进给机构驱动实现。
刀具的旋转运动和进给运动配合使用,实现对工件的切削加工。
三、进给运动原理车床的进给运动主要包括纵向进给、横向进给和径向进给。
纵向进给是刀具在工件上沿着轴向方向移动,用于调整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以达到加工要求。
横向进给是刀具在工件上沿着横向方向移动,用于调整刀具与工件的切削深度和宽度。
径向进给是刀具在工件上沿着径向方向移动,用于调整刀具与工件的表面质量。
进给运动通过进给机构实现,通常通过螺杆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将主轴旋转运动转化为进给运动。
四、主轴驱动原理车床的主轴驱动通常使用电动机驱动,驱动方式有直流电动机驱动、交流电动机驱动和伺服电机驱动等。
直流电动机驱动主轴具有转速范围广、转速调节范围大等特点,适用于需要较大转速范围和转速调节范围的加工。
交流电动机驱动主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的特点,适用于对转速精度要求较高、转速范围较窄的加工。
伺服电机驱动主轴具有位置闭环控制、转速调节范围大等特点,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高速度并实现多轴联动的加工。
综上所述,车床的实验原理包括工件固定原理、刀具运动原理、进给运动原理和主轴驱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