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患者的入院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5
急诊急救护理一、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案例分析】患者,男性,50岁,既往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病史,早餐后突然出现胸部不适,胸痛进行性加重,家属自行开车送往医院,15分钟后到达急诊室,患者随即出现抽格伴意识丧失,面色青紫、口唇友纣,生命体征均测不出。
【选择题】1.根据以下哪些表现可以判断患者为心搏骤停?〔AB〕A.意识丧失B.大动脉搏动消失C.瞳孔缩小,各种反射消失D.呼吸停止E.皮肤发钳2.判断患者为心撑骤停后,实施基础生命支持的抢救程序是什么?〔B〕〔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电除颤〕〔电除颤-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开放气道〕〔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3.两名医护人员在实施CPR,已连接好心电监护,此时大家暂停,观察心电图表现为杂乱无章,没有P、QRS、T波,判断为何种情况?应如何处理?〔D〕A.房室传导阻滞,使用阿托品1mg静脉注射B.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J〔双向波〉C.室颤,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360J〔双向波〕D.室颤,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J〔双向波〕E.心室停搏,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J〔双向波〕4.目前该名患者已被置人气管插管,关于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下哪项是正确的?〔BCE〕A.维持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B.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不必配合C.应提供每分钟8~10次人工呼吸,每分钟100次胸外心脏按压D.应提供每分钟10~12次人工呼吸,每分钟100次胸外心脏按压E.人工呼吸时,胸外心脏按压不吉普暂停5.评估CPR实施效果,正确的做法是?〔AD〕个循环周期CPR后检查 B.有其他医护人员到场,带来监护设备C.心脏按压2分钟后D.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E.电除颤后二、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案例分析】患者,男性,42岁,自6米高处坠落,全身多处受伤。
急诊室护理知识导言急诊室作为医院中最重要和繁忙的部门之一,是接收急需治疗的患者的地方。
作为急诊室护士,掌握急诊室护理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急诊室护理的基本原则、常见的急诊室工作流程以及部分常见急诊情况的护理措施。
急诊室护理的基本原则1. 协调沟通急诊室护士需要与医疗团队成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接收患者时,护士应当与医生以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
2. 紧急反应能力急诊室护士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能够迅速判断病情的紧急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知识和技能急诊室护士需要全面掌握常见急诊疾病的护理知识和应急处理技巧,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创伤处理、药物应用等。
4. 心理疏导急诊室是一个紧张的环境,护士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耐心,以能够疏导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情绪,提供心理支持。
急诊室工作流程急诊室护理工作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接诊与登记当患者到达急诊室时,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接诊和登记。
接诊的过程中,护士要主动询问患者的主诉和症状,了解病情,并记录相关信息。
2. 评估与处理在接诊和登记后,急诊室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处理。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疼痛程度等,通过评估结果,护士能够判断病情的优先级,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监护与观察对于危重患者或需要密切观察的患者,急诊室护士需要进行监护和观察。
监护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呼吸、血压等指标,并记录相关数据。
4. 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急诊室护士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但不限于上药物治疗、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等。
5. 与医生和其他科室的协作在急诊室,护士需要与医生和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常见急诊情况的护理措施1.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急诊室护士最常见的工作之一。
在心脏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的情况下,护士需要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但不限于进行胸外按压、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病区值班护理人员接住院处通知后,立即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准备患者床
单位。
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备齐患者所需用物;危、重症应安置在危重病室,并在床单上加铺橡胶单和中单;急诊手术患者需改铺麻醉床。
危、重患者和急
诊手术患者需同时准备急救用物(包括急救药物和急救设备)。
(一)一般患者的入院护理
1.迎接新患者
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迎接新患者至指定的病室床位,并妥善安置
患者。
向患者自我介绍,说明护理人员将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及护理人员的工作
职责,为患者介绍邻床病友、扶助患者上床休息等。
在接触患者过程中,以自
己的行动和语言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
2.通知负责医生诊查患者
必要时协助医生为患者进行体检、治疗。
3.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T、P、R、Bp、体重,必要时测量身高。
4.通知营养室为患者准备膳食
5.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
用蓝水钢笔逐项填写住院病历眉栏项目及各种表格
用红水钢笔将患者入院时间纵行填写在当日体温单相应时间的40~42℃横
线之间
记录首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和身高值
填写患者入院登记本、诊断卡(一览表)、床头(尾)卡
6.介绍与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有关规章制度、床单位及相关设施的使用方法,指导常规标本的留取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等
7.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
8.入院护理评估
按照护理程序收集患者的健康资料。
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
者的身体情况、心理需要及健康问题,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一、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知识要点】1、熟悉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示。
2、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施救步骤和有效指针。
3、掌握电除颤的适应症、剂量及电击后护理要点。
4、掌握复苏时常用急救药物、剂量及给药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患者,男性,50岁,既往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病史,早餐后突然出现胸部不适,胸痛进行性加重,家属自行开车送往医院,15分钟后到达急诊室,患者随即出现抽搐伴意识丧失,面色青紫,口唇发绀,生命体征均测不出。
【选择题】1、根据下列哪些表现可以判断患者为心搏骤停?(AB)A、意识丧失B、大动脉搏动消失C、瞳孔缩小,各种反射消失D、呼吸消失E、皮肤发绀2、判断患者心搏骤停后,实施基础生命支持的抢救程序是什么?(B)A、A-B-C-D(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B、C-A-B-D(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电除颤)C、D-A-B-C(电除颤-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D、B-C-D-A(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开放气道)E、A-C-B-D(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3、2名医务人员在实施CPR,已连接好心电监护,此时大家暂停,观察心电图表现为杂乱无章,没有P、QRS、T波,判断为何种情况?应如何处理?(D)A、房室传导阻滞,使用阿托品1mg静脉注射B、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 J (双向波)C、室颤,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360J(双向波)D、室颤,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 J(双向波)E、心室停搏,立即非同步电击120-200 J(双向波)4、目前该名患者已被置入气管插管,关于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下列事项是正确的?(D)A、维持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B、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不必配合C、应提供每分钟8~10次人工呼吸,每分钟100次胸外心脏按压D、应提供每分钟10~12次人工呼吸,每分钟100次胸外心脏按压E、人工呼吸时,胸外心脏按压不需暂停5、评估CPR实施效果,胸外心脏按压不需暂停? (AD)A、5个循环周期CPR后检查B、有其他医护人员到场,带来监护设备C、心脏按压2分钟后D、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E、电除颤后【简述题】6、作为现场抢救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什么?答:1、保持患者气管通畅。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1】第一节患者入院的护理患者入院护理是指患者经门诊或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做进一步观察、检查和治疗时,经诊查医生建议并签发住院证后,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入院护理的目的包括:1.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使患者尽快熟悉和适应医院生活,消除紧张、焦虑灯不亮心理情绪;2.满足患者的各种合理需求,以调动患者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3.做好健康教育,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
一、入院程序入院程序是指门诊或急诊患者根据医生签发的住院证,自办理入院手续至进入病区的过程。
(一)、办理入院手续(二)、实施卫生处置(三)、护送患者进入病室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一)、一般患者的入院护理1.迎接新患者2.通知负责医生诊查患者3.为患者测量T、P、R、血压和体重,必要时测量身高4.通知营养室为患者准备膳食5.填写住院病历及各种表格眉栏项目6.介绍与指导7.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8.入院护理评估(二)、急诊患者的入院护理1.通知医生2.准备急救器材及药品3.安置患者4.配合抢救5.询问病史三、患者床单位的准备床单位要保持整洁,床上用物需定期更换。
铺床法的基本要求是舒适、平整、紧扎、安全、实用。
常用的铺床法有:(一)、备用床目的: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收新患者(二)、暂空床目的:1.供新住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2.保持病室整洁(三)、麻醉床目的:1.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2.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3.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
(四)卧床患者更换床单法目的:1.保持患者的清洁,使患者感觉舒适2.预防褥疮等并发症发生四、分级护理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价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通常将护理级别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及三级护理。
各级护理级别的适用对象及相应的护理内容见下表。
各级护理级别适用的对象及护理内容第二节患者出院的护理患者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稳定、痊愈需出院或需转院(科),或不愿接受医院的建议而自动离院时,护理人员均应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出院护理工作。
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第四章病人入院和出院护理在病人的入院与出院护理中,护士应全面地掌握整个入、出院的程序,根据整体护理的要求,评估并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与其建立愉快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给病人及其家属留下美好的印象。
第一节病人入院的护理入院护理的目标是:使病人与家属感到受欢迎与被关心;促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观察与评估病人的情况;拟定护理计划;实施个别化整体化的护理,维护病人身心安全与舒适。
一、入院程序(一)评估由门诊或急诊医师来完成。
(二)办理入院手续病人经初步诊断,确定需住院治疗时,应由医师签发住院证。
病人或家属持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相应住院手续,并缴纳住院保证金及填写登记表格等。
住院处接收病人后,应立即通知相应病区的值班护士根据病人病情轻重做好接纳新病人的准备。
如该病区无空余床位时,对门诊病人可办理待床手续(三)进行卫生处置根据病人病情轻重及身体状况,在卫生处置室对其进行相应的卫生处理,如给病人理发、沐浴、更衣、修剪指甲等。
危、重、急症的病人可酌情予以免浴。
对有虱虮者,应先行灭虱,再行以上的卫生处置;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应送隔离室处置。
病人换下的衣物和暂不需用的衣物可交家属带回或按相关手续暂存放于住院处。
(四)护送入病区住院处护理人员应携病历护送病人入病室。
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可选用步行、轮椅、平车或担架护送。
护送病人入病室后,应与所在病区值班护士就该病人的病情、已经采取或需继续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个人卫生情况及物品进行交接。
三、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一)护理目标1.病人与家属应感受到受欢迎和被关心。
2.病人能熟悉医院的环境,并适应病人的角色。
3.病人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与护理。
(二)护理措施1.一般病人入院后的初步护理(1)准备病人床单位:病区护士接住院处通知后,按需要安排床位。
将备用床改为暂空床,备齐病人所需用物,如面盆、痰杯、热水瓶等。
(2)迎接新病人:(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对能站立的病人测身高、体重并记录。
精品文档 可编辑 急诊患者的入院护理 1报告医生 2准备急救器材及药品 3安置患者 4配合抢救 5询问病史 不舒适的心理社会因素 1焦虑或恐惧 2角色适应不良 3生活习惯改变 4自尊受损 5缺乏支持系统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1头面部及颈部术后 2 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 3腹腔、盆腔手术后 4 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 疼痛病人心理护理 1减轻心理压力 2分散注意力,方法: 参加活动 音乐疗法 有节律按摩 深呼吸 指导想象 松弛疗法 压疮(pressure ulcer)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原因: (一)压力因素 1、垂直压力(pressure) 2、摩擦力 (friction) 3、剪切力 (shearing force) (二)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内因 (三)潮湿 皮肤经常受到潮湿及排泄物刺激,使皮肤抵抗力降低。皮肤组织极易破损。 (四)年龄 老年人皮肤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 全关节范围活动练习ROM练习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通过应用主动或被动的练习方法,维持关节正常的活动度,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的锻炼方法。 目的: 1维持关节活动度 2预防关节僵硬、粘连和挛缩 3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关节营养的供给 4恢复关节功能 5维持肌张力 吸痰的注意事项 1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因更换吸痰管 精品文档 可编辑 3吸痰动作轻柔,防止呼吸道粘膜损伤 4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蒸汽吸入,雾化吸入,提高吸痰的效果 5储存瓶内吸出液应及时倒掉,不得超过2/3 6每次吸痰时间小于十五秒,以免造成缺氧 氧疗的副作用 当氧浓度高于60%,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可能出现氧疗副作用,常见的氧疗副作用有: 1氧中毒:其特点是肺实质的改变,表现为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加快恶心呕吐烦躁断续的咳嗽。 2肺不张:吸入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时,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预防措施是防止分泌物的阻塞。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应该加强湿化和雾化吸入,氧气是一种干燥的气体,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且有损纤毛运用。 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由于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最后出现不可逆转的失明,因此应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5呼吸抑制,见于2型呼吸衰竭者,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饱和度增加,由于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吸入高浓度的氧,解除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枢刺激加重,甚至呼吸停止,因此对此种病人应该给予低浓度低流量1-2升每分钟,氧分压维持在8kpa 发热的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体温骤升/渐升。主要表现是皮肤苍白、畏寒、寒战、皮肤干燥 2高热持续期: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主要表现是皮肤潮红、灼热; 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 3退热期:散热大于产热,体温骤退/渐退至正常水平。骤退型者大量出汗,皮肤潮湿,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 体位引流:患肺处于高位,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 实施要点: 1患者体位是:患肺处于高出,其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便于分泌物顺体位引流而咳出,临床上应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进行引流 2嘱患者间歇深呼吸并尽力咳痰,护理人员轻扣相应部位,提高引流效果 3痰液粘稠不易引流时,可给予蒸汽吸入,超声雾化吸入,祛痰药,有利排除痰液。 实施时间与次数为:每周2-4次,每次15-30分钟,已选择在空腹时进行。 4监测内容包括: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应停止引流,2。引流的色质量并予以记录,如引流液大量流出,应注意防止窒息,如引流液每日小于三十毫升,可停止引流。 应用冷、热疗法的禁忌 冷疗法的禁忌: 1循环障碍 2组织损伤、破裂 3水肿部位 4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5冷过敏者 冷疗禁忌部位 精品文档 可编辑 1枕后、耳廓、阴囊——防冻伤 2心前区——防反射性心率、心律异常 3腹部——防腹泻 4足心——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或一过性冠脉收缩 热疗的禁忌 1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 2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 3鼻周围三角区感染 4脏器出血 5恶性肿瘤 6金属移植物 保护性隔离: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定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又称为反向隔离。隔离的主要措施有: 1设专用的隔离室:患者应住单间病室隔离,室外悬挂明显的隔离标志,病室内空气应保持正压通风,定时换气地面家具等应严格消毒。 2进出隔离室的要求:凡进入病室内人员应穿戴灭菌后的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及拖鞋,未经消毒处理的物品不可带入隔离区,接触患者前后及护理另一位患者前均应洗手。 3污物处理:患者的引流物,排泄物,被其血液和体液污染的物品,应及时分装密闭,标记后送指定 地点。 4探陪要求:凡患有呼吸道疾病者或咽部带菌者,包括工作人员均应避免接触患者,原则上不予探视,探视者需要进入隔离室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静脉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2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 ,维持血压及微循环灌注量。 3补充营养,供给热量。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静脉输血(blood transfusion)—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目的: ➢ 补充血容量 ➢ 纠正贫血 ➢ 补充血浆蛋白 ➢ 补充凝血因子 ➢ 补充抗体、补体等 ➢ 排除有害物质 超声波雾化疗法的注意事项 1护士熟悉雾化器性能,水槽内应保持足够的水量,虽有缺水保护装置,但不可在缺水状态下长时间开机,水温不宜超过60度, 2注意保护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及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因透声膜及晶体换能器质脆易破碎,在操作及清洗过程中要轻,防止损坏。 3观察患者痰液排除是否困难,若因粘稠的分泌物湿化后膨胀致使痰液不易咳出时,应予以拍背以协助痰排出,必要时吸痰。 精品文档 可编辑 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合理饮食与健康 1、促进生长发育 2、构成机体组织 3、提供能量 4、调节机体功能 危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监测内容: 包括意识水平监测,电生理监测如脑电图,影像学监测如CT与MRI,颅内压测定与脑死亡的判定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意识水平的监测,可采用GCS计分,颅内压的测定可了解脑积液压力的动态变化,从而了解其对脑功能的影响。 肌内注射注意事项 1查对和无菌操作; 2配伍禁忌; 32岁以下不宜臀大肌注射; 4断针的处理; 5长期注射更换部位,局部硬结热敷、理疗。 排便失禁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皮肤护理 3帮助病人重建排便能力:肛门括约肌和分底部肌肉收缩锻炼 4保证摄入充足的液体 5保持舒适 大量不保留灌肠目的: 1解除便秘和肠胀气 2清洁肠道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尊重理解,开导鼓励 2皮肤护理:保持床铺干洁;温水清洗会阴;适时按摩受压皮肤 3外部引流:女:女式尿壶;男:尿壶或尿套 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a.持续的膀胱训练:定时使用便器 b.摄入适当液2000~3000ML c.骨盆底部肌肉力量的锻炼: 5导尿术:定时排放尿锻炼膀胱壁肌肉功能 给药护士的主要职责: 1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五个准确 3安全正确用药 4观察用药反应 常见输液故障液体不滴的原因: ①针头滑出血管外 药液注入皮下组织,局部有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精品文档 可编辑 ③针头阻塞 折叠滴管下的输液管,同时挤压近针头端的输液管。若感觉有阻力,且无回血,表示针头已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④压力过低 由于病人周围循环不良或输液瓶位置过低所致。可适当抬高输液瓶的位置。 ⑤静脉痉挛 由于穿刺肢体暴露在冷的环境中时间过长或输入的液体温度过低所致。局部热敷可缓解痉挛。 医疗护理文件记录的原则: 1及时 2准确 资料必须准确无误,内容为客观事实。 记录者必须是执行者。 记录时间时,应为实际给予药物、治疗、护理的时间。 有书写错误时,应在错误处划线删除并在上面签名。
3完整 各种文件记录不得丢失、缺页 眉栏、页码、日期、时间填写完整 记录应连续,每项记录后签全名 下列情况必须记录并报告 经解释和劝导后,病人仍拒绝接受治疗、护理、药物及其原因 提供治疗护理后,仍不能缓解甚至恶化的症状、体征 合并症先兆 情绪特别不稳定、过度沮丧或自杀倾向 意外事件发生经过 病人外出的时间、地点及返院时间 4简要 重点突出、避免过多修辞 使用医学术语和公认的缩写 5清晰 按要求分别使用红、蓝钢笔书写 字体清楚、端正、不出格、不跨行、不涂改、不剪贴、不滥用简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