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策略
- 格式:ppt
- 大小:89.20 MB
- 文档页数:30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治疗
本病的治疗需根据病情的不同给于相应的治疗:
1、青枝骨折
骨折端无移位,若前倾角消失,不需复位;前倾角增大,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轻柔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
2、有移位的骨折
在臂丛或全麻下手法复位,长臂石膏固定4~6周。
手法复位的要点为:先纵向牵引纠正重叠移位,再侧方挤压纠正侧方移位,最后纠正前后移位。
桡侧侧方移位不必完全纠正,尺侧侧方移位应矫枉过正,以避免发生肘内翻畸形.屈曲型骨折,复位后固定于半伸直位;伸直型骨折,复位后固定于小于900屈曲位,以骨折稳定又不影响手部循环为度。
若屈曲位影响循环,稍伸直后骨折又不稳定,可在电视Х线机透视下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外加石膏托适当屈曲位外固定;亦可牵引治疗,消肿后再石膏固定。
3、牵引治疗
适用于骨折超过24~48h,软组织严重肿胀,已有水泡形成,不能手法复位,或复位后骨折不稳定。
4、开放复位
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血管损伤者;骨不连;骨折畸形连接或肘内、外翻畸形严重者,可行截骨术矫正。
5、骨折合并神经损伤
先复位固定骨折,观察1~3个月,若无恢复则行神经探查松解或修复术。
6、缺血性挛缩
关键是早期诊断和预防。
对出现5“P”征者,首先复位骨折、解除压迫因素。
仍无改善者,即应早期探查、修复血管,必要时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
(二)预后
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过程中,血管、神经、骨髂并发症比较多,应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一旦并发症发生或形成,需立即或后期手术治疗,尤其后期手术治疗,其效果很难满意。
肱骨骨折的治疗及康复方案肱骨骨折是指上肢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常见于肱骨近端、干骺端或远端。
由于肱骨在人体的功能十分重要,因此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功能恢复。
为了更好地治疗肱骨骨折并促进康复,我们将探讨肱骨骨折的治疗和康复方案。
一、肱骨骨折的治疗方案1. 保守治疗:适用于非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肱骨骨折。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戴上适当的臂固定器(如石膏固定器)来维持肱骨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性运动,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
2. 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移位或复杂性骨折的情况。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内固定物(如钢板、钢钉等)来稳定肱骨,促进骨折的愈合。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特定的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以恢复肱骨的功能。
二、肱骨骨折的康复方案1. 疼痛管理:在康复过程中,疼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可以通过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来缓解疼痛。
同时,冷热敷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2. 肌肉强化和功能恢复:康复阶段主要目标是增加肌肉强度和恢复肱骨的功能。
初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牵张和屈伸运动。
随着康复进展,逐渐增加运动的幅度和负荷,包括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力锻炼、肱二头肌屈伸运动等。
3. 关节活动度恢复:康复过程中,恢复肱骨的关节活动度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来促进关节的灵活性和运动范围,如抬举手臂、肩关节转动等。
4. 平衡和协调训练:肱骨骨折可能会对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可以帮助恢复这些功能,如单脚站立、平衡球训练等。
5. 功能日常活动训练:在康复的后期阶段,患者应该进行一些日常活动的模拟训练,比如抬重物、书写、穿戴衣物等。
这有助于患者重新适应日常生活并恢复功能性能力。
三、肱骨骨折的预防预防肱骨骨折的关键是避免摔倒和游泳时肩部外伤。
老年人和骨质疏松患者应该注意加强肌肉力量,保持良好的平衡能力和骨骼健康。
此外,在进行高强度、高冲击性的运动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
胳膊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上端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案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和固定:在诊断确认骨折后,首要的治疗目标是保护骨折部位,防止进一步移位和损伤。
这通常通过施加适当的固定装置来实现,如石膏绷带、夹板或外固定器。
固定装置的选择将根据骨折的类型、位置和患者的条件而定。
疼痛管理:骨折常伴有明显的疼痛,可以使用疼痛管理药物来缓解患者的不适。
常用的疼痛管理药物包括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或者根据医生建议使用处方的止痛药物。
物理治疗:在骨折开始愈合后,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和功能。
物理治疗师可以设计和指导相关的康复运动和活动,以促进骨折部位的康复。
手术干预:对于严重的肱骨髁上骨折,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来重新定位和稳定骨折断端。
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如钢板、螺钉)或外固定器的应用。
手术决策将基于骨折的严重程度、骨折类型、患者年龄和活动要求等因素。
康复和随访:治疗后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活动。
随访定期进行,以监测骨折的愈合进展和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具体的治疗方案将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而有所不同。
因此,如果出现胳膊肱骨髁上骨折的症状,请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治疗建议。
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肱骨外髁骨折是指肱骨上端髁间部位发生的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该类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作用于肘关节区域引起,常见于年轻人和运动员。
肱骨外髁在上臂伸直时充当关节稳定副来源,同时也为前臂旋前提供稳定支撑。
因此,对于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手法选择及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阐述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的解释说明与概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
然后,在第二部分将详细讲解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手法,包括分类和特征,非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法。
接下来,在第三部分将对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的原理与效果进行解释说明,并评估其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研究结果的分析。
第四部分将具体介绍常用的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包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并解释其治疗原理与效果。
同时,本文也将详细介绍常用的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了解到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的不同选择及其影响取向,以及各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评估方法。
对医学从业者而言,这将有助于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2. 肱骨外髁骨折治疗手法肱骨外髁骨折是肘关节中最常见的一种骨折,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
对于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或手术治疗方法。
2.1 骨折类型分类和特征肱骨外髁骨折可根据Gartland分类系统进行分级。
一般来说,根据X线片判断是否存在关节间隙及与干扰螺钉有无移位来确定治疗方案选择。
其中,Gartland I型为非位移性或极微位移性骨折;Gartland II型为中度位移性骨折;Gartland III型为高度位移性或关节稳定性受损的重度位移性骨折。
右肱骨外侧髁骨折
右肱骨外侧髁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
一般来说,这种骨折是由
于剧烈的外向力作用于肱骨髁部引起的。
患者可能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肿胀、失去肢体功能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关节功能
损伤和后遗症。
针对这种骨折,一般最好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
况进行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了解骨骼和关节的状况。
然后,他
们可能会为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止痛、固定、功能锻炼等措施。
特别是对于轻度或
中度的骨折,这种治疗方法可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然而,对于重度
骨折甚至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的具体方式包
括内固定、外固定等。
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确保患者恢复正
常的肢体功能。
在治疗这种骨折时,患者也需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例如,要避
免负重、加强肌肉力量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此外,患者还
需要定期回访医生,以确保骨骼和关节的恢复状况。
总的来说,右肱骨外侧髁骨折虽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但对于患
者来说依然有一定的危害性。
因此,必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造成外向力的作用,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并遵循医生给出的治疗安排和生活细节。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88生冒塞旦医刊垫!Q生!Q旦笙j!鲞筮12翅Q些望!』!坠婴坐堕塑型壁!型幽!堕!坐!:垫!Q:!丛:!!:№:!!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康复李清有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通常是由较大的暴力所致,因其特殊的解剖形态,复位、固定较困难。
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满意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
近年来对青壮年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早期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 PM)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自2002年至2008年,作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重建钢板、A o拉力螺钉治疗肱骨髁问骨折3l例,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l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15~62岁,平均43岁。
左侧13例,右侧18例,均为闭合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4例,尺神经损伤2例。
骨折类犁按A O/A SI F分类均为C 型,其中C。
型15例,c:型1l例,c,型5例。
本组患者均在伤后5h~10d内手术,一般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1.2治疗方法:1.2.1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患肢中立位置于侧方,驱血后上气囊止血带,取患肘后正中…S形切口,在尺神经沟内找到尺神经,向近远端游离后用橡皮片牵开保护。
距鹰嘴尖2—2.5cm处(鹰嘴切迹中点)与尺骨干纵轴垂直的平面行“V”形截骨,向上翻起肱三头肌及鹰嘴截骨块,充分显露内外髁及滑车,尽量保护粉碎骨片的软组织附着,尤其是内上髁、外上髁的韧带附着,将旋转、粉碎的骨块复位,注意滑车和肱骨小头的解剖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后,用1枚直径4.0am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髁间骨折,拉力不能过大,以免使滑车宽度丢失,改变了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的对合关系。
这样可使复杂的髁间骨折变成简单的髁上骨折。
髁间固定后,如有桡神经损伤,可以从肱骨前方进行探查,不需另取切口。
直视下恢复肱骨髁间与肱骨干的解剖关系,骨缺损处可取自体髂骨植骨。
选用不同长度的解剖型Y型钢板固定于肱骨内外侧髁及肱骨干处,要保证远端至少有2枚螺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