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一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5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一、《月夜忆舍弟》(唐·杜甫)(一)默写及大意月夜忆舍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析《月夜忆舍弟》写于安史之乱,首联从视听角度描写出一片凄凉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月是故乡明”,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人了自己主观感情的心中之景。
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诗人如今遭逢离乱,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沉痛。
尾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
《月夜忆舍弟》一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白露时节月夜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自己在愁思之中夹杂的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之情。
既怀家愁,又为国家前途命运忧虑,诸多感慨涌上心头。
(三)理解性默写1.《月夜忆舍弟》中表达诗人感物伤怀、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的意思相近。
3.杜甫《月夜忆舍弟》的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借景抒情,表达思亲思乡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讲课外古诗词诵读1一、考点思想内容作者基础常识二、知识点讲(一)《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2.诗词鉴赏(1)“入”,“流”:“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2)表达情感:表达对故友深深的怀念和真挚情谊。
3、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二)《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2.诗词鉴赏(1)中心: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字词解释及译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字词解释及译文词句注释⑴定风波:词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⑶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⑷已而:过了一会儿。
⑸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⑹吟啸:放声吟咏。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样子。
⑽斜照:偏西的阳光。
⑾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⑿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白话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
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字词解释及译文词语注释⑴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⑵旧游:昔日的游览。
洛中:指洛阳一带。
⑶午桥:在洛阳南面。
坐中:在一起喝酒的人。
⑷豪英:出色的人物。
⑸长沟流月:月光随着流水悄悄地消逝。
月去无声:表示月亮西沉,夜深了。
⑹疏影:稀疏的影子。
⑺二十余年:二十多年来的经历(包括北宋亡国的大变乱)。
⑻堪惊:总是心战胆跳。
⑼新晴:新雨初晴。
晴,这里指晴夜。
⑽渔唱:打鱼人编的歌儿。
三更:古代漏记时,自黄昏至指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正是午夜。
白话译文回忆年轻时在午桥桥上酣饮,坐中多是杰出的才俊。
月光随长沟水波奔涌,流去悄然无声。
对着杏花疏落的清影,我们吹笛直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同梦境,此身劫后虽存,每想起一切,只觉得魄悸魂惊!如今我闲登小楼,观赏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感叹古今有多少兴亡伯事,都付与渔父歌唱在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