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应力分析与应变分析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30
工程力学中的应力与应变分析方法探讨在工程力学中,应力与应变是研究材料和结构力学性能的重要概念。
应力是指单位面积内的力的大小,而应变则是指材料的形变程度。
应力与应变的分析方法是工程力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将对工程力学中的应力与应变分析方法进行探讨。
一、应力分析方法在工程力学中,常用的应力分析方法有静力学方法、接触力学方法和弹性力学方法。
静力学方法是通过平衡方程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力,并计算得出应力分布情况;接触力学方法则是研究物体间的接触行为,通过接触区域的应力分布来分析力的传递情况;弹性力学方法则是应用弹性力学原理,通过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计算得出应力分布情况。
静力学方法是应力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基于物体所受到的力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
静力学方法分为静力学平衡和弹性力学平衡两种情况。
静力学平衡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形变,通过将物体分解为若干个力的平衡条件方程来求解各个部位的应力;而弹性力学平衡则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通过应力-应变关系来求解应力分布情况。
静力学方法在工程力学中应用广泛,可以分析各种载荷下的应力情况。
接触力学方法是研究物体与物体之间接触行为的力学方法,通过分析接触面的应力分布来推导出力的传递情况。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接触力学方法广泛用于轴承、齿轮、摩擦等接触问题的分析与设计。
接触力学方法主要利用弹性力学和接触力学理论,通过建立接触面的几何模型和接触条件,求解接触区域的应力分布。
弹性力学方法是应力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基于弹性力学理论,通过材料的弹性参数计算得出应力分布。
弹性力学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和结构强度分析中。
弹性力学方法主要使用线弹性理论,通过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等参数来描述材料的弹性性能,根据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得出应力分布情况。
二、应变分析方法在工程力学中,常用的应变分析方法有光栅衍射法、电测法和应变计法。
光栅衍射法是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物体表面的应变分布情况,通过测量光栅的位移来计算应变大小;电测法则是利用电阻应变片等设备来测量物体表面的应变分布情况;应变计法则是通过安装应变计来测量物体表面的应变分布情况。
应力和应变分析应力和应变分析是材料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们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
应力是表征材料单位面积内的力的大小,而应变则是描述材料单位长度内的变形程度。
应力和应变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材料的强度和刚度,以及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和破坏机制。
本文将从应力和应变的定义、材料的本构关系和应变测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应力的定义为单位面积内的力的大小,常用符号为σ,其计算公式为σ=F/A,其中F为施加力的大小,A为力作用的面积。
应力的单位通常为帕斯卡(Pa),1Pa等于1N/m^2、根据作用力的不同方向,应力又可以分为正应力和剪应力。
正应力是垂直于材料截面的力,剪应力则是在材料截面上平行于切平面的力。
其次,应变是材料受力后发生的形变程度,常用符号为ε,其计算公式为ε=ΔL/L0,其中ΔL为长度的增量,L0为力作用前的长度。
应变的单位为无量纲。
类似于应力,应变也有正应变和剪应变之分。
正应变是材料在力作用下产生的沿体积方向的变化,剪应变则是在截面上平行于剪切力方向的变化。
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材料的本构关系来描述。
材料的本构关系是材料在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函数关系,通常以应力-应变曲线的形式表示。
根据材料的性质不同,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分为线性区、弹性区、屈服区、塑性区和断裂区。
在线性区内,应力和应变呈线性关系,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行为。
在弹性区内,材料回复到原始形状,没有永久性变形。
当应力超过一定的值时,材料进入屈服区,出现塑性变形。
塑性区内,材料的应变增大,但没有太大的应力增加。
当材料无法再承受应力引起继续塑性变形时,出现断裂。
最后,应变的测量是应力和应变分析的重要一环。
常用的应变测量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剪切试验、压缩试验等。
拉伸试验是最常见的应变测量方法之一,通过施加拉力来测量材料在不同应力下的应变。
剪切试验则是通过施加剪切力来测量材料的剪切应变。
压缩试验则是将材料压缩后测量其压缩应变。
第三章杆件横截面上的应力应变分析利用截面法可以确定静定问题中的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分量,但内力分量只是横截面上连续分布内力系的简化结果,仅根据内力并不能判断杆件是否有足够的强度。
如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根杆,在相同的拉力作用下,两杆的轴力是相同的,当拉力增大时,细杆必定先被拉断。
这说明拉杆的强度不仅与轴力大小有关,还与横截面面积有关,因此还必须引入内力集度的概,即应力的概念。
本章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杆件在拉压、扭转和弯曲三种基本变形和组合变形下横截面上应力的分布规律,导出了应力计算公式,为后面对杆件进行强度计算打下了基础。
第一节应力、应变及其相互关系一、正应力、剪应力观察图3-1a所示受力杆件,在截面上围绕K点取微小面积,其上作用有微内力,于是在上内力的平均集度为:(3-1)亦称为面积上的平均应力。
一般来说截面上的内力并不均匀分布,因此平均应力随所取ΔA的不同而变化。
当ΔA趋向于零时,的大小方向都将逐渐趋于某一极限。
(3-2)式中,p称为K点的应力,它反映内力系在K点的强弱程度。
p是一个矢量,一般说既不与截面垂直,也不与截面相切。
通常将其分解为垂直于截面的应力分量和相切于截面的应力分量(图3-1b)。
称为正应力,称为切应力。
在国际单位制中,应力的单位是牛顿/米2(N/M2),称为帕斯卡,简称帕(Pa)。
由于这个单位太小,通常使用兆帕(MPa),1MPa = 106Pa。
二、正应变、切应变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其尺寸或几何形状将发生变化。
若围绕受力弹性体中任意点截取一个微小正六面体(当六面体的边长趋于无限小时称为单元体),六面体的棱边边长分别为Δx 、Δy 、Δz (图3-2 )。
把该六面体投影到xy平面(图3-2b)。
变形后,六面体的边长和棱边夹角都将发生变化(图3-2c)。
变形前长为Δx的线段MN,变形后长度为Δx+Δs。
相对变形(3-3)表示线段MN单位长度的平均伸长或缩短,称为平均应变。
当Δx趋向于零,即点N趋向于M点时,其极限为(3-4)式中,ε称为M点沿x方向的线应变或正应变,ε为无量纲量。
材料的应力分析与变形分析材料的应力分析与变形分析对于工程设计和材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材料的应力和变形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行为,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对材料的应力分析与变形分析进行探讨。
一、应力分析材料的应力分析是通过施加外力或负荷在材料上产生的内部反应来进行的。
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常用符号为σ。
在应力分析中,常见的几种应力包括拉应力、压应力和剪应力。
拉应力是指作用于材料内部单位面积的拉力,通常用F/A表示。
拉应力能够使材料发生伸长变形,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材料可能发生拉断。
压应力与拉应力相反,是指作用于材料内部单位面积的压力,常用符号为-σ。
压应力会使材料发生压缩变形,当压应力超过材料的承受能力时,材料可能发生压碎。
剪应力是指作用在材料内部平行面上的力,剪应力使材料发生剪切变形。
剪应力能够使材料内部的相对位移产生,常用符号为τ。
剪应力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的面积有关,通常用F/A表示。
二、应变分析材料的应变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形变。
与应力一样,应变也可以分为拉应变、压应变和剪应变。
拉应变是指单位长度的伸长量,通常用∆L/L表示。
压应变是指单位长度的压缩量,常用符号为-∆L/L。
剪应变是指材料内部平行面之间的相对位移,剪应变常用符号γ表示。
在材料的应变分析中,常用的参数有伸长应变、膨胀应变和剪切应变。
伸长应变是指材料在拉应力作用下发生的伸长变形,膨胀应变是指材料在压应力作用下发生的膨胀变形,而剪切应变则是指材料在剪应力作用下发生的剪切变形。
三、应力-应变关系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应力-应变关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杨氏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
杨氏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应力和应变之间的比值,通常用E表示。
杨氏模量越大,说明材料的刚度越高,其弹性变形能力也越大。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常用符号为σy。
应力分析与应变分析概述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是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分析方法。
通过研究材料内部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可以评估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为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领域。
应力分析应力的概念应力是材料内部的内力状态,是材料中单元体受到的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常见的应力类型有正应力、剪切应力和法向应力。
正应力指的是垂直于面元的力,剪切应力指的是在面元平面上的切应力,法向应力是正应力的一种特殊情况。
应力分布材料内部的应力分布可以通过应力场来描述。
应力场是指空间中各点的应力分布情况。
常见的应力场模型包括均匀应力场、线性应力场和非线性应力场。
弹性力学弹性力学是研究材料受力后的变形和应力恢复的一门学科。
通过弹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材料在受力后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应力分析的应用应力分析在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应力分析来评估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确定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此外,应力分析也用于材料疲劳寿命预测、断裂力学研究等领域。
应变分析应变的概念应变是材料内部形变程度的度量,是材料内部单位长度的变化量。
常见的应变类型有线性应变、剪切应变和体积应变。
线性应变指的是材料在受力后的线性变形;剪切应变是材料在受到切应力作用时沿切应力方向发生的形变;体积应变是材料在受力后发生的体积变化。
应变分布类似于应力分布,应变分布可以通过应变场来描述。
应变场是指空间中各点的应变分布情况。
应变分析的方法应变分析的常用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剪切试验、压缩试验和扭转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获取材料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应变数据,进而进行应变分析。
应变测量应变测量是应变分析中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应变测量方法有电阻式应变计、光栅应变计和激光测量等。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获取材料受力后的应变数据,并用于应变分析和应变场重构。
应变分析的应用应变分析在材料研究和工程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