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细菌使用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如下:一、作用:1. 分解残饵粪便,减少排泄物积累,净化水质,维护生态平衡。
2. 增加水体中氧气,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3. 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可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剂或与饲料混合使用,可提高鱼虾的成活率和增重速度。
4. 有益微生物的菌群结构可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使用方法:1. 池塘泼洒消毒:新挖池塘或长时间未使用的池塘,由于池水较浅,水温变化大,水中有机物较多,非常适合弧菌等病原菌的生长,为了预防病原菌的感染,建议在放苗前用光合细菌进行全池泼洒消毒。
2. 调节水质:养殖过程中水质变化较大,尤其是透明度,容易造成水体突然变浑浊,这时也可以用光合细菌进行调节。
3. 养殖过程中的定期使用: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能够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
4. 拌料投喂:光合细菌既可全池泼洒也可直接拌料投喂。
对于投喂颗粒料的鱼虾,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光合细菌,以提高鱼虾的成活率和增重速度。
三、注意事项:1. 光合细菌适宜在天气晴朗、水温适宜的时候繁殖和培养。
2. 光合细菌的培养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应耐心等待。
3. 使用时注意不能过量,过量投喂可能导致鱼虾死亡。
4. 光合细菌的效果因养殖环境、时间等因素而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方法。
5. 在疾病治疗期间不建议使用光合细菌,因为此时需要的是消炎、杀菌的药物,而光合细菌并没有消炎作用。
6. 尽管光合细菌具有诸多好处,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它来解决水产养殖问题,还需要结合其他养殖管理措施和药物使用。
总之,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具有多重作用,使用得当可以起到改善水质、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有益微生物的菌群结构还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减少疾病的发生。
同时也要注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充分发挥光合细菌的效用。
光合细菌培养及使用方法光合细菌,是20世纪70年代始用于水产养殖业而近年热用起来的,适用于绿色健康养殖的一大类有益微生物菌群,其绿色功能体现在作用广、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特征,适用于鱼、虾、蟹、观赏鱼等各种水产动物。
现将其功用及特点介绍如下。
一、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功用光合细菌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
光合细菌属红螺菌目,分属于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杆菌科、绿色丝状菌科,共4科23属80余种。
应用较多的为紫色非硫菌。
光合细菌具有多种功能:固氮、脱氮、固碳、硫化物氧化等,与水体中的氮、磷、硫循环密切相关,在水体的自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不同方面看,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具有以下六大功效。
1.水质净化剂。
随着养殖水体日趋严重的污染和富营养化,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已严重影响到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如饲料转化率低、病害多、产量低等等。
光合细菌在水底层缺氧的情况下,能将有害物质吸收,成就自体生长进而形成优势种群并释放出大量的抑菌酵素,可使其他的病原菌生长受阻,从而起到了水质净化剂的作用。
大连水产学院的养虾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光合细菌提高单产23.1%。
2.饲料添加剂。
将光合细菌的菌液以3%~5%的量添加到饲料中,可降低饲料系数、增强水产动物机体抗病能力,促进其生长,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
试验表明,添加菌液优于添加干燥的菌体。
3.鱼虾苗种培育的保护神。
光合细菌应用于鱼虾蟹贝的育苗中,可促进幼体生长、变态,提高成活率。
光合细菌可通过净化水质来改善幼体的发育环境,也可直接被幼体作为适口饵料而增加营养源。
4.营养丰富的饵料。
光合细菌菌群可直接被鱼虾滤食,更是浮游动物的好饵料,而浮游动物则是虾、第1月 下半月刊蟹、鱼类苗种及鳙鱼等成鱼的直接食料。
5.预防鱼病。
(1)光合细菌通过对有害物质的作用,起到净化水质,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
(2)通过降解鱼药及污水的有害物质,改善鱼类的生长环境,增强鱼体体质。
光合细菌正确使用方法
光合细菌是一种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以下是光合细菌正确使用的方法:
1. 提供适合的环境:光合细菌通常生长于水中,因此需要提供合适的水质和水温。
水质应该保持清洁并含有适量的营养物质,如无机盐、氮源和磷源。
水温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为15C至30C之间。
2. 提供足够的光照:光合细菌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适宜的光照强度会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光合细菌的种类。
通常来说,提供自然光或人工光源,如荧光灯或LED灯,以确保光合细菌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
3. 控制营养物质供应:光合细菌需要合适的营养物质才能正常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
提供适量的无机盐、氮源和磷源可以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
然而,过量的营养物质可能导致污染和生态平衡的失衡,因此应该严格控制营养物质的投入。
4. 维持适宜的氧气浓度:光合细菌对氧气浓度敏感,需要适当的氧气浓度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过高的氧气浓度可能抑制光合细菌的生长和代谢,而过低的氧气浓度则可能导致厌氧代谢过程的发生。
因此,维持适宜的氧气浓度对于光合细菌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光合细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在使
用光合细菌之前应先了解其生态和生理特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与管理。
此外,正确的操作和维护实验设备和仪器也是确保光合细菌正常生长的关键。
光合细菌正确使用方法光合细菌是一种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微生物,它们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在生物科学领域,光合细菌的研究备受关注,因为它们对环境的影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光合细菌的正确使用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一微生物。
首先,正确的光合细菌培养条件至关重要。
光合细菌对光照的需求较高,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
一般情况下,采用适当强度的白光或蓝光照射,可以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此外,光合细菌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营养物质供应,因此在培养基的配制和培养条件的控制上需要格外注意。
其次,光合细菌的应用范围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特性和作用机制。
光合细菌可以应用于环境修复、生物能源生产、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在环境修复中,光合细菌可以利用光合作用降解有机物和重金属,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在生物能源生产中,光合细菌可以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生物氢气和生物乙醇,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在食品加工中,光合细菌可以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和保健食品,改善人体健康。
然而,在使用光合细菌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作用机制,避免不当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最后,光合细菌的保存和贮存也需要特别注意。
光合细菌在保存和贮存过程中需要避免光照和高温,通常采用低温冷冻或干燥保存的方法。
在贮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细菌的存活情况,并及时更换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以确保光合细菌的长期保存和利用。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光合细菌需要注意培养条件、应用范围和保存贮存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充分了解光合细菌的特性和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一微生物,为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光合细菌,推动光合细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光合细菌正确使用方法
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来进行能量获取的微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水域中。
以下是光合细菌的正确使用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光照环境:光合细菌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在使用光合细菌之前,首先要确保提供它们足够的光线。
可以将其放置在室外阳光直射的地方或者使用人工光源来提供光照。
2. 提供足够的水和养分:光合细菌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水和一些养分来合成有机物。
因此,在使用光合细菌时,确保提供足够的水和适当的养分供给,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代谢。
3. 维护合适的温度:光合细菌的活动受温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光合细菌适合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0摄氏度。
因此,在使用光合细菌时,要注意保持合适的温度环境,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光合细菌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4. 注意避免污染:在使用光合细菌时,要注意避免细菌的污染。
可以使用无菌操作技术,并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以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对光合细菌的生长产生干扰。
5. 监测和控制生长过程:在使用光合细菌时,要经常观察和监测细菌的生长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
比如,可以调整光照强度、温度、养分
浓度等因素,以优化光合细菌的生长条件。
总的来说,光合细菌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提供充足的光照、水和养分,维持合适的温度环境,避免污染,并监测和控制生长过程。
这样可以确保光合细菌能够正常生长和进行光合作用,发挥其作用。
光合细菌的使用剂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光合细菌对各类养殖动物及农作物都有益。
表现在成活率高、个体大、免疫力强等方面。
特别是育苗阶段,效果更明显。
1、使用剂量(30亿级)以下使用单位换算(水):1ppm=1克/百万克=1克/立方米水=0.67公斤/亩(水深1米);(1)育苗鱼苗培育:一般施用浓度100-200ppm(水深1米每亩约用70-140公斤)。
常规鱼苗100 ppm,虾蟹苗150-200 ppm,贝苗180-200 ppm,使用周期为5-10天。
(2)成鱼首次施用10 ppm(水深1米每亩约用7公斤),以后每次5 ppm(水深1米每亩约3-4公斤),周期10-15天。
如常规鱼、虾、蟹、珠蚌、鳗等。
(3)饲料添加鱼苗5%,成鱼3%,禽畜3%-5%,现拌现喂,喂水添加3%。
(4)种植业水稻、小麦:每次每亩用5公斤叶面喷施。
水稻秧苗期、孕穗期各用一次;小麦冬肥、拔节期各用一次。
油菜:基肥每亩用15公斤浇根。
窜苔前每亩用15公斤叶面喷施。
瓜果类蔬菜:每次每亩用10公斤,幼苗期适量稀释浇根一次,现蕾期喷施一次。
叶菜类蔬菜:每次每亩用20公斤,生长期浇根或叶面喷施,7天用一次。
花卉:移载后每亩用40公斤浇根。
生长期每次每亩用20公斤喷施,每15天一次。
茶树:播种基肥每亩用80公斤。
冬肥每亩用40公斤浇根。
萌发期前每亩用20公斤浇根。
叶片生长期每亩用15公斤喷施,每15天一次。
果树:冬肥每亩40公斤浇根。
新叶长成后每亩20公斤叶面喷施。
(5)环保污水处理用量:200-1000ppm。
2、使用方法(1)将光合细菌菌液稀释20-30倍全池均匀泼洒。
(2)将菌液用沸石粉吸附或拌和细土以后撒入池中。
(3)将菌液拌和饲料后投喂。
(4)将菌液稀释10倍后,浸泡鱼种。
(5)拌种、浇根、叶面喷施。
3、注意事项(1)不可与消毒杀菌剂混合使用,水体消毒须1周后方可使用。
(2)使用前,将菌液光照10小时以上,使用效果更好。
(3)晴天水温25℃以上时使用效果较好。
光合细菌正确使用方法光合细菌是一类特殊的微生物,它们具有光合作用,可以利用光能进行生物合成。
在生态环境中,光合细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正确使用光合细菌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正确存储光合细菌是非常重要的。
光合细菌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存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高温和强光。
一般来说,光合细菌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另外,在存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光合细菌的状态,确保其活性和生长状态。
其次,正确使用光合细菌需要注意其用量和使用方法。
光合细菌是一种生物制剂,用量不宜过量或过少。
一般情况下,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使用是比较安全可靠的。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光合细菌均匀撒播在需要改良的土壤或水体中,确保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要注意避免与化学农药等物质混合使用,以免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影响光合细菌的生长和作用效果。
另外,正确使用光合细菌还需要注意其生长环境的调节。
光合细菌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一般来说,它们喜欢在富含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环境中生长。
因此,在使用光合细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调节土壤或水体的pH值和养分含量,为光合细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另外,要注意避免过度施肥和过量灌溉,以免对光合细菌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正确使用光合细菌需要加强对其作用机理的了解。
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并且能够分泌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对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分解。
因此,在使用光合细菌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其作用机理,合理利用其作用特点,提高其改良土壤和水体的效果。
总之,正确使用光合细菌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存储、用量、使用方法、生长环境的调节以及对其作用机理的了解,从而确保光合细菌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光合细菌的制作和使用流程1. 引言光合细菌是一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其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细菌在科研领域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光合细菌的制作和使用流程。
2. 制作光合细菌的基础培养基制作光合细菌需要准备基础培养基,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 碳源:如葡萄糖、麦芽糊精等,为光合细菌提供能量。
- 氮源:如酵母提取物、氨基酸等,为光合细菌提供氮源。
- 磷源:如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等,为光合细菌提供磷源。
- 硫源:如硫酸钠、硫酸铵等,为光合细菌提供硫源。
- 微量元素:如氯化钾、硫酸亚铁等,为光合细菌提供所需的微量元素。
3. 光合细菌的制作步骤制作光合细菌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无菌实验室用品:如培养皿、试管、无菌吸管等。
2. 准备基础培养基:按照2中提到的成分配制基础培养基,并进行无菌过滤。
3. 添加光合细菌: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光合细菌菌液,细菌菌液可以通过预培养光合细菌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
4. 培养:将含有光合细菌的培养基培养在适合的环境中,通常需要提供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5. 观察与收获:观察光合细菌的生长情况,根据需要可进行采样或收获光合细菌。
4. 光合细菌的使用流程光合细菌的使用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培养活菌: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将光合细菌菌液进行培养,使其保持活力和活菌数量。
2. 菌液收集:在培养达到一定状态后,可采用离心等方法将光合细菌菌液收集。
3. 菌液处理:根据实际需求,对光合细菌菌液进行处理,如浓缩、冻干等。
4. 应用领域:根据光合细菌的特性和需求,将处理过的菌液应用于相应的领域,如农业、能源、环境等。
5. 优化与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对使用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光合细菌的利用效率和应用效果。
5. 注意事项在光合细菌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实验室操作要求严格无菌,避免外界污染。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与使用方法作者:徐鹏飞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3期光合细菌简称PSB,又称光能营养细菌,是能将光能转化为生物代谢活动能量的原核微生物,包括蓝细菌(蓝藻)、紫细菌、绿细菌和盐细菌。
它们广泛分布在沼泽、池塘、湖泊、河流、水沟、海洋以及土壤中,忍耐高温、高盐与低温、低盐的能力特别强,甚至在90℃高温的温泉中,在含盐30%的盐湖里,在深达2000米的深海里,在南极冰封的海岸上,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光合细菌分产氧光合细菌和不产氧光合细菌两大部分。
我们通常所称的光合细菌是指不产氧光合细菌。
目前水产养殖上使用的光合细菌多为红螺菌科,它具有净化水质的能力,能使水的氨氮含量降低、溶氧量增加,能提高水产品养殖密度、促进生长、缩短养殖周期、增强免疫、防治疾病和提高成活率;同时,可保持池塘中有益菌的群落,抑制有害菌生长。
使用后水产品产量一般可提高8%~10%,饲料转化率提高10%~15%。
一、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效用1. 净化水质,改善水环境。
在人工养殖的水环境中,鱼、虾、贝、蟹等的生长密度常达到自然界的数百倍,在这样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中鱼虾贝等的排泄物和残饵会使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加,氨氮、硝态氮、硫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质更多地产生,溶氧也会下降,从而导致水质恶化,使得鱼虾的摄食和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严重时发生死亡。
在养殖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光合细菌可以有效地转化有害物质,使养殖池的溶氧量增加,水质得到净化,这样养殖池将基本保持良好环境。
此外,光合细菌的加入还能促进养殖池物质循环,提高能量转化率,增加池中浮游生物量,从而稳定养殖环境,并促使鱼、虾的天然饵料数量显著增加。
2. 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产量。
光合细菌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占菌干物质总量的60%以上,多种维生素、磷、钙和多种微量元素等含量也不少,此外还含有辅酶Q10和生长促进因子。
它还可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合成糖类、氨基酸等营养,这对鱼虾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鱼虾贝养殖中良好的饵料添加剂。
光合细菌培养方法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下面是关于光合细菌培养的10个方法及其详细描述。
1. 静止培养法:将光合细菌接种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并将其暴露在适当光照条件下,然后静止培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使用较为简单的培养基和小规模的培养试验。
2. 摇床培养法:将培养皿放置在摇床上,以保持细菌培养液的充分通气与光照条件。
摇床培养法可以提高光合细菌培养效果,并使培养液均匀分布。
4. 灌溉培养法:利用注射器或带有喷雾装置的容器进行培养,通过灌溉或喷雾将含有培养基和光合细菌的溶液均匀地滴入培养皿中。
这样可以保持培养液的充分通气和光照条件,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 连续培养法:将培养基和光合细菌通过连续进出口方式流动,保持培养液的恒定环境。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培养条件,使光合细菌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生长状态,适用于长期大规模培养。
6. 二氧化碳供应法:光合细菌需要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光合细菌的生长效率。
可以通过加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或添加碳酸氢钠等化学物质来供应二氧化碳。
7. 温度控制法:光合细菌对温度比较敏感,通常在合适的温度下可以促进其生长和代谢活动。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培养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获得最佳培养效果。
8. 标准化培养基:不同类型的光合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
为了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可以使用经过精确配方和标准化处理的培养基,以提供光合细菌所需的所有必要营养物质。
9. 适应培养法:有些光合细菌对培养条件较为敏感,可能需要在其自然生境中进行适应培养。
适应培养法包括分离纯化光合细菌、逐渐调整其生长条件等步骤,以逐步适应到目标培养条件。
10. 化学预处理培养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化学预处理剂,如胰蛋白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可以提高光合细菌的培养效率和生产力。
这些预处理剂可以降低光合细菌的聚集现象,使细菌更易于生长和产生所需的代谢产物。
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应用方法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最早出现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地球生物圈的各处。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作为养殖水质净化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鱼、虾、贝幼体的培育;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防治鱼病。
一、培养工具的消毒方法1.加热消毒法: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直接灼烧:此法可直接把微生物烧死,灭菌彻底,但只适用于小型金属或玻璃工具的消毒。
(2)煮沸消毒:一般煮沸5~10分钟,适用于小型容器、工具的消毒。
(3)烘干箱消毒:亦称为恒温干燥箱消毒法。
2.化学药品消毒法:适用在批量培养中,大型容器、工具、玻璃钢水槽和水泥池中。
(1)酒精:浓度为70%的酒精常用于中、小型容器的消毒。
用纱布蘸酒精在容器、工具的表面涂抹,10分钟后,用消毒水冲洗两次即可。
(2)高锰酸钾:按300ppm配成高锰酸钾溶液,把洗刷洁净的容器、工具放在溶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再用消毒水冲洗2次~3次即可。
二、光合细菌的培养条件1、营养条件光合细菌细胞体构成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钾、钠、镁、钙、硫和一些微量元素等,它们也是所有生物细胞构成的主要物质。
一般情况下,比重:水占80%-90%、无机盐1%-1.5%、蛋白质7%-10%、脂肪1%-2%、糖类和其它有机物1%-1.5%。
其中干细胞含碳45%-55%、氢5%-10%、氧20%-30%、氮5%-13%、磷3%-5%、其它矿物元素3%-5%。
光合细菌的细胞膜具有半透性,能选择性地让营养成分按一定需要进细胞内,在酶的作用下合成自己的细胞组分并促进分裂新的个体。
营养元素的全面合理的搭配,是培养高产光合细菌的关键。
根据这一要求,郑州@@@@生物材料公司选用多种光合细菌生长必需的原料,科学配方,经特殊加工而成的"光合细菌发生剂(培养基)",基本符合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要求,无毒无副作用,使用安全,固状结晶体便于包装和运输,而且有2年的保质期。
一、光合细菌及其作用l、光合细菌概述光合细菌(Photo Synthetic Bacter ia简称PSB)属细菌的一类,有紫硫菌、绿硫菌、紫色非硫细菌和绿色非硫细菌。
我们主要介绍紫色非硫细菌,它们是兼性厌氧菌,属原核生物,光能异养型原核生物门,红色光合细菌纲,红螺菌目,红螺菌科,红假单胞菌属。
它们以光和热为能源,主要利用有机物中的碳,同化其它营养元素进行生长繁殖,是高营养、高效能、多用途的有益微生物。
光合细菌又称光养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群原核生物。
广泛分布于湖泊、海洋、土壤中,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人类对光合细菌的认识始于19世纪30年代,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光合细菌进行了一些基础理论研究,1987年11月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光合细菌国际学术会议”大大推动了我国光合细菌的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也取得很大的进展。
诸多研究结果表明,光合细菌在农业、环保医药等方面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现已开发的光合细菌包括l目、2亚目、4科、19属共约49种,其中应用于水产养殖中较多的是红色无荡菌科,一般以紫色非硫细菌和紫硫细菌较为普遍。
近20年来,以小林正泰(1981)、小川巅夫(1985)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学者首先把它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并把它作为优质钙料和饵料,开展了水产、畜牧养殖等多方面实验。
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后,我国学者亦于近年对光合细菌在水产上的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2、光合细菌生物学特性光合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泽、湖泊、江海等处,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光线能透射到的缺氧区。
光合细菌的适宜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8℃-36℃。
它的细胞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达到60%以上,其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较齐全,细胞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极为丰富,Vb2、叶酸、泛酸、生物素的含量也较高,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辅酶Q等生理活性物质。
因此,光合细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正是它在水产养殖中作为培水饵料及作为饲料添加成分物质基础。
光合细菌培养基操作说明一、准备培养基1.摇匀分装培养基粉末:光合细菌培养基粉末通常会有一定的沉淀,使用前需将其倒出进行充分的摇匀。
然后将适量的培养基粉末按比例分装至培养瓶中,以确保分装后培养基的成分均匀。
2.增加生长因子:与一般微生物培养基不同,光合细菌培养基中需要添加不同的生长因子,以保证光合细菌的正常生长。
例如,添加维生素B12、硫酸铁等元素,以及适量的碳源和氮源。
3.调整pH值:光合细菌通常适宜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生长,因此需要通过添加酸或碱来调整培养基的pH值。
使用pH计进行测量,将培养基调至适宜的pH范围内。
4.加入琼脂:将适量的琼脂加入培养基中,用于固化培养基,以便于光合细菌的生长和观察。
二、无菌操作1.灭菌培养器具:将用于培养的器具(如培养瓶、试管等)、培养基和琼脂都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止杂菌的污染。
常用的灭菌方式有高压灭菌、蒸汽灭菌和紫外线灭菌等。
2.灭菌操作:将培养瓶中的培养基装满,并紧固好盖子。
将培养瓶放入灭菌器中,根据具体的灭菌方法和仪器设置合适的时间和温度进行处理。
灭菌后,待培养基降至适宜的温度后,再加入琼脂。
4.启动无菌工作台:在操作前准备好无菌工作台,并进行预热和紫外线灭菌处理。
工作台内部还需要清洁,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三、接种培养基1.样品处理:将待培养的光合细菌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
比如,可以通过离心沉淀,然后弃掉上清,将沉淀部分溶于适量的生理盐水中。
2.进行接种:在无菌工作台内进行接种操作。
将样品溶液取适量加入准备好的培养基中,即将待接种的光合细菌样本加入培养基中。
3.摇匀培养基:接种后的培养基需用旋转摇床进行充分摇匀,以使细菌充分分散于培养基中,有利于其生长。
4.封闭容器:将接种后摇匀培养基的试管或培养瓶盖好,封闭容器。
可以使用胶带或铝箔密封,以保证培养的无菌性。
四、培养条件1.温度:根据不同的光合细菌种类,确定适宜的培养温度。
大部分光合细菌适宜在25-30摄氏度下生长。
1、适时使用:
使用光合细菌的适宜水温为15℃~40℃,最适水温为28℃~36℃,因而宜掌握在水温20℃以上时使用。
注意阴雨天勿用。
2、与肥配用:
在池塘施用粪肥或化肥时,配合施用光合细菌效果更为明显。
尤其可避免化肥用量过大、水质难以把握的缺点,并可防止藻类老化造成水质变坏。
3、视水质使用:
要根据水质肥瘦情况使用光合细菌。
水肥时施用光合细菌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转化,避免有害物质积累,改善水体环境和培育天然饵料,保证水体溶氧;
水瘦时要先施肥再使用光合细菌,这样有利于保持光合细菌在水体中的活力和繁殖优势,降低使用成本。
此外,酸性水体不利于光合细菌的生长,应先施用生石灰,调节pH值后再使用光合细菌。
4、酌量使用:
光合细菌用于鱼池水质净化时,水温20℃以上期间,每立方米水体用2~5克光合细菌拌粉碎的干肥泥均匀撒于鱼池,以后每隔20天每立方米水体用1~2克光合细菌兑水全池泼洒。
用于虾池水质净化时,水温20℃以上期间,每立方米水体用5~10克光合细菌拌肥泥均匀撒于虾池,以后每隔20天每立方米水体用2~10克光合细菌兑水全池泼洒。
用于饲料添加投喂鱼虾时,以饲料投喂量的1%拌入,直接或加工后投喂(不受温度或压力影响)。
用于疾病防治时,可连续定期使用,鱼池每立方米水体用1~2毫升,虾池每立方米水体用5~10毫升,兑水全池泼洒。
5、避免与消毒杀菌剂混施:
光合细菌制剂是活体细菌,药物对它有杀灭作用,不可与消毒杀菌剂同时使用。
水体消毒后须经1周后方可使用,使光合细菌在水体中产生优势竞争性,抑制有害菌生长。
光合细菌菌剂的使用方法
光合细菌菌剂是一种可用于治疗肠道和皮肤感染的微生物菌剂,主要通过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因此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以下是关于光合细菌菌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
1. 使用时机
光合细菌菌剂最好在种植作物感染病菌后使用,一般建议在作物感染病菌后24-72小时内使用。
在使用前,需要对光合细菌菌剂进行稀释,并根据说明书上的指示正确使用。
2. 使用量
光合细菌菌剂的使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来确定。
一般来说,使用量应该是每次0.2-0.5克,可以连续使用3-5次。
在使用光合细菌菌剂时,需要注意每次使用的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导致土壤和作物的负担增加。
3. 使用方法
光合细菌菌剂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喷雾法:将光合细菌菌剂溶液稀释后,用喷雾器喷洒在作物表面,并均匀喷雾。
(2)撒粉法:将光合细菌菌剂粉末均匀地撒在作物表面,并轻轻践踏。
(3)灌根法:将光合细菌菌剂稀释后,用灌根器灌入土壤中,并均匀分布。
4. 注意事项
(1)在使用光合细菌菌剂时,需要注意不要让土壤中的杂质污染菌剂。
(2)在使用光合细菌菌剂后,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处理,以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3)在使用光合细菌菌剂时,需要注意不要让作物接触过多的菌剂,以免对作物造成伤害。
(4)在使用光合细菌菌剂时,需要注意根据说明书上的指示正确使用,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光合细菌正确使用方法光合细菌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它们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光合细菌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光合细菌也被广泛用于农业、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
正确使用光合细菌,可以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
下面将介绍光合细菌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适宜的光合细菌种类。
光合细菌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光合细菌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作用。
在选择光合细菌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光合细菌种类,确保其能够在目标环境中生存和发挥作用。
其次,控制适宜的生长条件。
光合细菌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光照、温度、pH值等因素。
在使用光合细菌时,需要根据其生长条件,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控制好生长温度和环境pH值,为光合细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再次,合理施用光合细菌。
在农业生产、环境修复等领域,光合细菌通常以菌剂的形式施用。
在施用光合细菌菌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目标环境,合理确定施用剂量和施用时间,确保光合细菌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最后,定期监测和评估效果。
使用光合细菌后,需要定期对其生长情况和作用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用策略,确保光合细菌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并且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光合细菌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选择适宜的种类、控制适宜的生长条件、合理施用和定期监测评估。
只有在正确使用光合细菌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光合细菌正确使用方法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一.使用方法:
1.水体喷洒。
适合改良水质,防治鱼病和培养优良藻类时使用。
选择晴天上午或下午,将扩繁好的光合细菌菌液用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一般用量:苗种池:150ml/L每5―10天用一次。
成鱼池:第一次5ml/L以后2ml/L,或第一次5―8公斤/亩,以后3―5公斤/亩,每10―20天用一次。
施光合细菌的次数最好根据水质情况具体研究,水质好可每隔15天施一次,水质较差、较肥,应每隔7―10天施一次。
由于光合细菌形态微细,比重小,若采用直接泼洒养殖水体的方法,其活菌不易沉降到池塘底部,无法起到良好的改善底环境效果。
因此建议全池泼洒时,尽量将其与沸石粉合剂合用这样既能将活菌迅速沉降到底部,同时沸石也可起到吸附氨的效果,或拌土洒入鱼池。
2.饲料添加。
内服拌饵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时,将扩繁好的光合细菌菌液喷洒干饲料中拌匀,如用投饵机投喂的可拌菌后散开吹晒一段时间再喂,当天拌当天喂完。
二、注意事项:
1.不可与消毒杀菌剂混合使用,使用前后一周内不得使用消毒剂,否则杀死光合细菌影响使用效果。
2.使用前,将菌液光照10小时以上,使用效果好,晴天水温20℃以上时使用;阴雨天勿用。
3.水体呈碱性时施用效果好。
用生石灰或烧碱调节PH值至中性或偏碱程度。
4.应灵活掌握用量和使用的连续性,因光合细菌在水体中只有形成优势群落后,才能发挥作用。
5.光合细菌菌液不能用金属器皿贮存。
6.培育鱼苗时,在苗种入池前7天全池泼洒,以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光合细菌菌液与粪肥配合使用,效果明显,增产增效特别显著。
7.若要同时施用不同的净水制剂,应该注意制剂之间的共容性。
例如: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并不适合同时放养在同一水池中,因为它们净化水质的过程互有抑制作用,可能会降低其净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