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细菌培养教程
- 格式:wps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光合细菌培养及使用方法光合细菌,是20世纪70年代始用于水产养殖业而近年热用起来的,适用于绿色健康养殖的一大类有益微生物菌群,其绿色功能体现在作用广、效果显著、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特征,适用于鱼、虾、蟹、观赏鱼等各种水产动物。
现将其功用及特点介绍如下。
一、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功用光合细菌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
光合细菌属红螺菌目,分属于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杆菌科、绿色丝状菌科,共4科23属80余种。
应用较多的为紫色非硫菌。
光合细菌具有多种功能:固氮、脱氮、固碳、硫化物氧化等,与水体中的氮、磷、硫循环密切相关,在水体的自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不同方面看,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具有以下六大功效。
1.水质净化剂。
随着养殖水体日趋严重的污染和富营养化,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已严重影响到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如饲料转化率低、病害多、产量低等等。
光合细菌在水底层缺氧的情况下,能将有害物质吸收,成就自体生长进而形成优势种群并释放出大量的抑菌酵素,可使其他的病原菌生长受阻,从而起到了水质净化剂的作用。
大连水产学院的养虾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光合细菌提高单产23.1%。
2.饲料添加剂。
将光合细菌的菌液以3%~5%的量添加到饲料中,可降低饲料系数、增强水产动物机体抗病能力,促进其生长,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
试验表明,添加菌液优于添加干燥的菌体。
3.鱼虾苗种培育的保护神。
光合细菌应用于鱼虾蟹贝的育苗中,可促进幼体生长、变态,提高成活率。
光合细菌可通过净化水质来改善幼体的发育环境,也可直接被幼体作为适口饵料而增加营养源。
4.营养丰富的饵料。
光合细菌菌群可直接被鱼虾滤食,更是浮游动物的好饵料,而浮游动物则是虾、第1月 下半月刊蟹、鱼类苗种及鳙鱼等成鱼的直接食料。
5.预防鱼病。
(1)光合细菌通过对有害物质的作用,起到净化水质,减少疾病发生的作用。
(2)通过降解鱼药及污水的有害物质,改善鱼类的生长环境,增强鱼体体质。
光合细菌培养方法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利用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的微生物,其在生物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光合细菌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方法和步骤,以确保培养的成功和细菌的生长。
下面将介绍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希望能对相关研究人员和实验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光合细菌培养的关键。
光合细菌通常需要含有适量光合色素的培养基,以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富含有机物质和无机盐的培养基,如ZB培养基、YPS培养基等。
在选择培养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光合细菌种类和研究目的进行选择,以确保培养基的适用性。
其次,光照条件也是影响光合细菌培养的重要因素。
光合细菌需要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当的光照条件。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适度强度和适当波长的光源,如白炽灯、荧光灯等。
同时,需要注意避免过强的光照,以免对光合细菌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温度和氧气含量也是影响光合细菌培养的重要因素。
光合细菌通常在适宜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生长,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培养的温度和氧气含量。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适宜的培养温度,如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并采取适当的通气措施,以提供充足的氧气。
此外,培养容器的选择也是影响光合细菌培养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光合细菌的培养时,可以选择适宜的培养容器,如培养皿、培养瓶等。
同时,需要注意选择透光性好的培养容器,以提供充足的光照条件。
最后,对于不同种类的光合细菌,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和步骤。
在进行光合细菌培养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光合细菌种类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和步骤,以确保培养的成功和细菌的生长。
总之,光合细菌培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过程,需要在培养基、光照条件、温度和氧气含量、培养容器等方面进行精心的选择和控制。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光合细菌培养方法,能够对相关研究人员和实验人员有所帮助,促进光合细菌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应用方法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最早出现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一大类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地球生物圈的各处。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作为养殖水质净化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鱼、虾、贝幼体的培育;作为动物性生物饵料的饵料;防治鱼病。
一、培养工具的消毒方法1.加热消毒法: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1)直接灼烧:此法可直接把微生物烧死,灭菌彻底,但只适用于小型金属或玻璃工具的消毒。
(2)煮沸消毒:一般煮沸5~10分钟,适用于小型容器、工具的消毒。
(3)烘干箱消毒:亦称为恒温干燥箱消毒法。
2.化学药品消毒法:适用在批量培养中,大型容器、工具、玻璃钢水槽和水泥池中。
(1)酒精:浓度为70%的酒精常用于中、小型容器的消毒。
用纱布蘸酒精在容器、工具的表面涂抹,10分钟后,用消毒水冲洗两次即可。
(2)高锰酸钾:按300ppm配成高锰酸钾溶液,把洗刷洁净的容器、工具放在溶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再用消毒水冲洗2次~3次即可。
二、光合细菌的培养条件1、营养条件光合细菌细胞体构成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钾、钠、镁、钙、硫和一些微量元素等,它们也是所有生物细胞构成的主要物质。
一般情况下,比重:水占80%-90%、无机盐1%-1.5%、蛋白质7%-10%、脂肪1%-2%、糖类和其它有机物1%-1.5%。
其中干细胞含碳45%-55%、氢5%-10%、氧20%-30%、氮5%-13%、磷3%-5%、其它矿物元素3%-5%。
光合细菌的细胞膜具有半透性,能选择性地让营养成分按一定需要进细胞内,在酶的作用下合成自己的细胞组分并促进分裂新的个体。
营养元素的全面合理的搭配,是培养高产光合细菌的关键。
根据这一要求,郑州@@@@生物材料公司选用多种光合细菌生长必需的原料,科学配方,经特殊加工而成的"光合细菌发生剂(培养基)",基本符合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要求,无毒无副作用,使用安全,固状结晶体便于包装和运输,而且有2年的保质期。
光合细菌的培养操作教程1、配制光合细菌菌液:(1)配制比例:光合细菌培养基、清水、菌种的配制比例为:0.5:80:20。
示例1:0.5公斤(500克)培养基+ 80升水+ 20升菌种(接种),配成100升的光合细菌菌液。
示例2(少量培养):0.05公斤(50克)培养基+ 8升水+ 2升菌种(接种),配成10升的光合细菌菌液。
(2)配制方法:下面以配制100升光合细菌菌液为例来说明配制方法:①溶化培养基:取培养基0.5公斤(500克),用少量水溶化(可以用50℃左右的热水,溶化培养基的速度会快些),搅拌均匀,然后倒入一个容量在100升以上的容器中;②配制培养液:往容器中加水到80升,80升培养液配制完成;③接种:再加入20升菌种,并搅匀,100升菌液配制完成;④装瓶(袋):将配制好的菌液装入干净的透明容器(瓶、壶、塑料袋等),容器中留5%的空气在里面,密封待用。
菌液配制说明及注意事项:a. 以上各成分的数量是以配制100升菌液为例来说明配制方法的,如配制其他数量的光合细菌菌液,各成分数量按比例增减即可;b. 培养用水源的选择:一般含杂菌较低的清洁淡水、海水或加粗食盐的淡水都可以,如井水、河水、自来水、蒸馏水和纯净水等,甚至干净的池塘水也行。
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地下水(如井水)含杂菌低,是最理想的培养水源;清洁的地表水也可使用,如河水、池塘水等;含氯量较高的自来水应敞口放置两天或调PH值至偏碱后使用;蒸馏水及纯净水固然很好,但成本太高,可用于提纯菌种;c. 培养用容器的选择:必须为透明容器并清洗干净,透明的容器可让光合细菌最大限度的吸收到充分的光线,少量培养如饮料瓶、食用油壶等,规模培养如透明塑料桶、透明塑料袋等。
d. 菌种的接种量:一般接种量为20-50%,即培养液与菌种的比例为4:1(4升培养液加1升菌种)到1:1(1升培养液加1升菌种),接种量最低不能低于20%。
接种量越高,光合细菌菌种越容易形成优势菌群而抑制其他杂菌生长,培养速度快,且培养成熟的浓度更高。
光合细菌培养操作教程(附最新升级配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汇集各地自配菌自制肥鱼友,总结交流经验,提高技术,以理论为依据,注重实践、接地气的数据和案例,欢迎加入实战调水肥水养殖群3再三强调、第一次扩种培养,请尽量遵守操作流程,室内灯泡光照,40瓦钨丝灯(老灯泡)、现在的温度,万万不可太阳直接暴晒,特别是2到20公斤的透明瓶培养,一定要搭遮阳网,而且网子和培养物之间至少1米的空隙、室内灯泡扩种成功以后,转入阳光培养,目前看来我试过的最理想的方案就是,搭建40公分深简易池子,如果是水泥池更好,如果是直接的砖头码的池子,铺油布,然后用透明的尼龙筒膜。
然后注水把尼龙筒膜浸泡完全,可以降温,上面再加遮阳网就很完美过夏天高温季节了、第一次培养的水源最好用池塘水和自来水经过煮沸冷却以后使用,等第一次的菌种培养成熟以后,第二次菌种数量比较多了,再做几个不同水源的直接培养,哪种水源最适合最终就确定用哪种水源关于菌种1.菌种的添加比例,第一次是百分之二十比例,也就是1:4的比例,因为第一次菌种经过长途黑暗运输,以及开始适应当地水源,所以需要按较大比例添加,当在当地培养几个世代以后,菌种比例可以适当减少,菌种和水的比例可以是1比10甚至是1比202.菌种的适应性,第一次扩大培养,由于菌种对当地水源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第一次培养的成熟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有可能需要天左右,当适应以后,条件适应情况下则只需要到天,当然这个因菌种种源不同有所差异的,我指的是我的菌种,其他菌种大家可以自己测试和总结。
3.菌种收到以后,由于菌种不可能大量发货,而且也没有必要大量发货,所以量一般都不是很多,所以为了百分百成功,必须精细化操作,首先给菌种采用40瓦白炽灯光照1小时左右然后再接种扩培,扩培也采用室内光照的方式培养,用40到60瓦的白炽灯最好,用2升左右的饮料瓶最理想,等自己的种群数量扩大以后,保种量在20公斤以上的时候,就可以规模化的用尼龙袋,和大透明塑料瓶室外用太阳晒。
光合细菌太照培养方法一;操作方法我中心生产的“光合细菌发生剂”每公斤可制作100公斤的光合细菌液体产品,即生产的第一步是把光合细菌发生剂配成1%浓度的水溶液。
成品一般可达30--100亿/克的浓度。
生产方法:用塑料袋装入25公斤清洁淡水。
取“光合细菌发生剂”250克,溶解入水中。
选择颜色鲜紫红色,浓度在30亿/毫升以上的光合细菌成品为菌种,取5公斤加入到上述培养液中,即菌种:培养液比例=2:10。
也即20%的接种量,用太阳作为光源,则只要将桶放于太阳下即可。
每天搅拌(摇动)1~2次,使之受光均匀。
夏天要在五份荫的太阳底下如树荫下,冬天可直接放到太阳底下,也可不用管它,过一些日子就长成深红色了。
当然最好能每天摇晃两次,可以显著加快生长。
在光照的同时,应保持培养液的最佳温度,才能缩短培养时间,取得高产。
PSB(光合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最佳温度为28~36度,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自然温度都可达到这个最适温度,不必采取任何措施增温,倒是要注意降温。
而在冬、春、秋三季,自然温度较低,达不到最适温度,必须采取一定的增温措施,例如在下搭建透明塑料膜温棚就是一个好办法,它即采光又增温,同时又节约能源成本。
冬季温度过低,则应加温到最适温度。
夏季气温过高,若用太阳作为光照能源,则应采取部分遮阳(用黑色的遮阳塑料网),通风的降温措施,以防光合细菌快速老化死亡。
总结起来,即是:先配成1%的培养基浓度,再加入20%的菌种,装入25公斤的无色或白色大塑料桶中(塑料袋更好),放到太阳底下晒即可,只要注意一下,夏天要遮荫,冬天直接晒或搭保温棚,春秋直接晒即可。
放到太阳底下不用管也可,过些日子自然长成深红色。
一公斤光合细菌发生剂28元,生产出100--200公斤光合细菌液体,生产成本只要0.3元/公斤。
经我中心观察:我中心的菌种即使是在20度的温度下,也能在太阳下,在数天长成熟。
高新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中心供免费的光合细菌原种培养方式有以下三种:(1)做小试验培养的方法(1)容器为:1.25升的饮料瓶,即小规模生产方法,由于饮料瓶的量小,瓶子透明度好,又密封,所以培养环境好,需要的接种量也少,比较简单。
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2010-09-11光合细菌是兼性厌氧的,不同的光合细菌用的培养基不一样我现在就在做关于光合细菌的问题,这几中细菌都是常见的细菌,培养基在许多微生物上后面都有,光合细菌的富集培养基是:NH4Cl0.1gNaHCO30.1gKH2PO40.02gCH3COONa0.1-0.5gMgSO4.7HO20.02gNaCl0.05-0.2g三生长因子1ml微量元素溶液1ml蒸馏水97mlPH7.0生长培养基加氮源(谷氨酸钠)和碳源(乙酸.丙酸.丁酸盐等)即可.其他菌的分离只要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就可以选择分离啊光合细菌培养基配方氯化氨1克,磷酸氢二钾0.5克,氯化镁0.2克,氯化钠2克,酵母膏0.1克,水900毫升。
各成份溶解后15磅灭菌20分钟,然后无菌的加入过滤的碳酸氢钠5.0克/50毫升水;50毫升过滤的乙醇。
用过滤的0.1N磷酸调PH=7.0即可。
响应面设计法优化光合细菌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成分中醋酸钠和蛋白胨对于光合细菌的生长影响最为显著,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醋酸钠1.145g/L、蛋白胨0.055g/L、碳酸氢钠0.6g/L、硫代硫酸钠0.4g/L、氯化钠0.3g/L、硫酸镁0.1g/L、磷酸二氢钾0.05g/L。
在此条件下,光合细菌生长最为良好,经过5d培养以后,培养液OD600可以达到0.5以上光合细菌(含生产工艺)优良的光合细菌菌种的外观质量是啥样?光合细菌发生剂的用法(即光合细菌的生产工艺)一、光合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用"光合细菌发生剂"生产的终端产品:光合细菌液,PSB细胞浓度达到30--100亿/毫升,生产成本只要0.30元/公斤,而使用价值可达到2元/公斤,投入产出比达到1:6--12以上。
做成的液体产品,密封保存在通气干燥处,可保质达1年以上。
二、光合细菌生长所需环境条件有了营养全面的"光合细菌发生剂",还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培养环境条件,才能生产出优质产品出来。
光合细菌的培养操作教程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利用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生物,其在环境中起到重要的生态作用。
为了深入研究这类生物的生理特性以及应用价值,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和研究。
下面是一份光合细菌培养的操作教程,供参考。
材料和试剂:1. 光合细菌试样2. 培养基: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MB、BG、YL等3. 去离子水4. 凝胶化试剂:如琼脂、墨汁5. 细菌菌液6. 磷酸盐缓冲液(PBS)器材:1. 烧杯和滤器2. 细胞计数器或显微镜3. 热水浴4. 紫外线灯或白炽灯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需要在洁净实验室或高洁净级别的实验室中进行,保证实验的干净和安全。
2. 实验员应佩戴手套、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设备。
3. 操作过程需要注意细菌的无菌处理,避免外界的污染。
4. 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材料需要经过高温等严格消毒处理。
5. 实验结束后需要进行装置、试剂以及实验室的彻底清洁,遵守相关的实验室管理规定。
步骤:1. 准备培养基: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如MB、BG、YL等,按照规定的配方和使用方法进行制备。
最终制得无菌培养液需要经过高温杀菌处理。
使用前需要恢复至常温。
2. 分离培养:将光合细菌试样转移到培养基中,利用滤器进行分离培养,避免外界污染。
将分离后的培养基倒入烧杯中,利用自然光照射,同时对照组也要放置同一消光程度的无菌水。
为了防止过长时间的光照对培养的影响,适当的自然光和人工灯光交替使用。
3. 凝胶化试剂制备: 凝胶化是通过琼脂或墨汁等材料调制的粘稠液体用于生物器官或细胞等所附着于表面的固定试剂。
4. 菌落观察:观察所得菌落的孔菌荚和菌色等方面是否符合典型的光合细菌特征。
通过显微镜或细胞计数器进行定量观察,以获得更为精确的数据。
5. 细胞处理:将光合细菌移至洁净的烧杯中,利用PBS等缓冲液冲洗菌液,次数视要求而定。
遵循无菌操作流程,避免污染。
6. 细胞计数:将处理好的细胞盛放在细胞计数器中进行计数,获取培养菌液的分散度和生长情况,以及对营养和修饰剂的作用情况的反应展示。
光合细菌培养操作教程(附最新升级配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汇集各地自配菌自制肥鱼友,总结交流经验,提高技术,以理论为依据,注重实践、接地气的数据和案例,欢迎加入实战调水肥水养殖群3再三强调、第一次扩种培养,请尽量遵守操作流程,室内灯泡光照,40瓦钨丝灯(老灯泡)、现在的温度,万万不可太阳直接暴晒,特别是2到20公斤的透明瓶培养,一定要搭遮阳网,而且网子和培养物之间至少1米的空隙、室内灯泡扩种成功以后,转入阳光培养,目前看来我试过的最理想的方案就是,搭建40公分深简易池子,如果是水泥池更好,如果是直接的砖头码的池子,铺油布,然后用透明的尼龙筒膜。
然后注水把尼龙筒膜浸泡完全,可以降温,上面再加遮阳网就很完美过夏天高温季节了、第一次培养的水源最好用池塘水和自来水经过煮沸冷却以后使用,等第一次的菌种培养成熟以后,第二次菌种数量比较多了,再做几个不同水源的直接培养,哪种水源最适合最终就确定用哪种水源关于菌种1.菌种的添加比例,第一次是百分之二十比例,也就是1:4的比例,因为第一次菌种经过长途黑暗运输,以及开始适应当地水源,所以需要按较大比例添加,当在当地培养几个世代以后,菌种比例可以适当减少,菌种和水的比例可以是1比10甚至是1比202.菌种的适应性,第一次扩大培养,由于菌种对当地水源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第一次培养的成熟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有可能需要天左右,当适应以后,条件适应情况下则只需要到天,当然这个因菌种种源不同有所差异的,我指的是我的菌种,其他菌种大家可以自己测试和总结。
3.菌种收到以后,由于菌种不可能大量发货,而且也没有必要大量发货,所以量一般都不是很多,所以为了百分百成功,必须精细化操作,首先给菌种采用40瓦白炽灯光照1小时左右然后再接种扩培,扩培也采用室内光照的方式培养,用40到60瓦的白炽灯最好,用2升左右的饮料瓶最理想,等自己的种群数量扩大以后,保种量在20公斤以上的时候,就可以规模化的用尼龙袋,和大透明塑料瓶室外用太阳晒。
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应用方法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质。
尽管光合细菌的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少,但它们在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光合细菌在环境修复、生物能源产生、食品工业以及医学领域中都存在重要应用。
为了进行对光合细菌的有效培养和应用,下面介绍光合细菌的培养及应用方法。
一、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1. 培养基选择和制备:光合细菌可以使用富含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例如,常用的培养基可以包括Gao's培养基和Harrison培养基。
培养基的pH应在6.5-7.0之间,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内。
2.培养条件的调节:培养条件对光合细菌的生长和光合作用非常重要。
光合细菌需要光照以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需要提供适当的光照条件。
一般来说,白天至少需要12小时的光照,光照强度一般在1000-2000勒克斯之间。
此外,还需要调节培养基的气体成分,保持适当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
3.培养方法的选择:光合细菌可以选择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方法。
液体培养适合大规模培养和实验目的,而固体培养适合用于分离和纯化光合细菌。
4.培养物的处理: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培养物的生长情况和纯度。
如果发现有杂菌污染,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处理。
5.培养物的保存:光合细菌的保存可以使用冻存法或冻干法。
冷冻保存的方法可以将光合细菌保存在-80℃以下,而冻干法则需要先将培养物冷冻,然后在真空下去除冷冻水。
二、光合细菌的应用方法1.环境修复:光合细菌具有分解有毒物质和污染物质的能力,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因此,光合细菌可以应用于环境修复领域,例如处理废水和土壤修复。
2.生物能源产生:光合细菌可以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物质,并产生氢气或甲烷等能源物质。
这些能源物质可以应用于生物能源产生领域,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供新的途径。
3.食品工业:光合细菌可以产生一些有益的物质,例如胶体、营养酵素等,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光合细菌的培养方法光合细菌是一类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微生物。
过去,人们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发现它。
如今人们已揭示了它的许多奥秘,异军突起般地进入各个生产领域,为人类造福。
厌氧生物的“遗孤” 光合细菌在一切地球生物中,是够得上被称为“老资格”的。
距今25亿年前,那时地球大气层里还没有氧气的踪迹,只有水蒸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和惰性气体等。
但是,在生命的摇篮——海洋里,已孕育着许多原性生命体,它们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的吃氨,有的吃硫化氢,有的吃甲烷……后来,地球上的氧气慢慢多起来了,许多不习惯于新环境的微生物,逐渐被淘汰,也有些厌氧细菌钻到地底下,将自己隐蔽起来。
光合细菌就是20亿年前厌氧微生物的“遗孤”。
光合细菌的特点一是它至今仍保持20亿年前的讨厌氧气的“性格”,平时它们深居地底、湖底、江河底和海底的污泥中,据分析每克污泥里含有105个光合细菌;二是光合细菌也能像植物那样,利用太阳光来制造养料,但是它们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像绿色植物那样会放出氧气。
目前已发现的光合细菌不下数十种之多,但无论哪一种,迄今都还保留着20亿年前的习性,证明它们都是厌氧微生物的“遗孤”。
光合细菌的特殊本领任何一种光合细菌,都有一个光合器官。
它能分泌出跟叶绿素相同功能的物质,这些物质光合作用的效力,比叶绿素更高,能很快地把光能变成化学能。
例如有一种红色无硫细菌,它的光合器官能分泌出红色胡萝卜素,而且能利用紫外光、红外光等绿色植物所不能利用的光波。
所以,我们说光合细菌有高超的光合作用的本领。
光合细菌另一个本领,是在不同情况下,可以把一些废物如硫化氢、甲烷、脂肪酸、二氧化碳等,当作自己的食物,再通过体内分解、合成作用,制成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有一种红色无硝菌,它在污泥中专吃废物,经过体内分解作用,能使体内含粗蛋白65.45%、脂肪7.18%、可溶性糖20.31%、纤维2.78%,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等对人类有价值的物质。
光合细菌培养方法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
下面是关于光合细菌培养的10个方法及其详细描述。
1. 静止培养法:将光合细菌接种在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并将其暴露在适当光照条件下,然后静止培养。
这种方法适用于使用较为简单的培养基和小规模的培养试验。
2. 摇床培养法:将培养皿放置在摇床上,以保持细菌培养液的充分通气与光照条件。
摇床培养法可以提高光合细菌培养效果,并使培养液均匀分布。
4. 灌溉培养法:利用注射器或带有喷雾装置的容器进行培养,通过灌溉或喷雾将含有培养基和光合细菌的溶液均匀地滴入培养皿中。
这样可以保持培养液的充分通气和光照条件,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5. 连续培养法:将培养基和光合细菌通过连续进出口方式流动,保持培养液的恒定环境。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培养条件,使光合细菌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生长状态,适用于长期大规模培养。
6. 二氧化碳供应法:光合细菌需要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培养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光合细菌的生长效率。
可以通过加入含有二氧化碳的气体或添加碳酸氢钠等化学物质来供应二氧化碳。
7. 温度控制法:光合细菌对温度比较敏感,通常在合适的温度下可以促进其生长和代谢活动。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控制培养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获得最佳培养效果。
8. 标准化培养基:不同类型的光合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不同。
为了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可以使用经过精确配方和标准化处理的培养基,以提供光合细菌所需的所有必要营养物质。
9. 适应培养法:有些光合细菌对培养条件较为敏感,可能需要在其自然生境中进行适应培养。
适应培养法包括分离纯化光合细菌、逐渐调整其生长条件等步骤,以逐步适应到目标培养条件。
10. 化学预处理培养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化学预处理剂,如胰蛋白酶、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可以提高光合细菌的培养效率和生产力。
这些预处理剂可以降低光合细菌的聚集现象,使细菌更易于生长和产生所需的代谢产物。
实验一光合细菌的简易培养
1. 试验材料:
试验用光合细菌原液、光合细菌培养基、电子天平、透明塑料桶(5L)5只、灯泡若干(60-100W)、电线、漏斗、烧杯、桶等。
2. 试验方法:
温度32度以上、光照充足时8天,否则需要适当延长;本试验以配制10公斤为例(50g培养基+8L水+2L菌液体)
第一步:对所需容器进行清洗(如有必要进行消毒)
第二步:准备好大塑料桶1个;
第三步:往塑料桶中加入少量的自来水。
第四步:再往其中加入50 g光合细菌培养基,彻底混匀。
第五步:再往桶中加入8L水,接着加入2L菌液。
第六步:装瓶,不能装太满,留2%的空间。
第七步:每天早八点、下午四点各晃动一次,每桶每次晃动时间不宜过长。
第八步:待pH值大于9.0、颜色深红、略带粘稠时即可。
注意:培养好的光合细菌放置时间不要超过2个月。
水深1m每亩首次施用约7公斤,以后每次约3~4公斤,周期10~15d,施用前将光合细菌菌液稀释20~30倍全池泼洒。
作业:递交试验报告。
在光合细菌使用前测定将被施用池塘的水化指标(氨氮、亚硝酸亚、溶解氧等),施用后再次测定相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