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5
单元一一、填空题1. 我国广播电视采用隔行扫描方式,其主要扫描参数为:行频f H= 15625H Z;场频f V = 50 H Z;帧频f Z = 25 H Z。
2. 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和复合同步信号组成。
3. 全电视信号有脉冲性、周期性和单极性的特点。
4. 光是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380nm~780nm 。
不同波长的光射入人眼,将引起不同的彩色感觉。
5. 彩色三要素是指亮度、色调、色饱和度,其中色调与色饱和度合称为色度。
6. 彩色电视中采用相加混色的方法,选用红、绿、蓝作为三基色。
7. 兼容制彩色电视传送的两个色差信号是R_-Y 和B-Y 。
8. 对于PAL制彩色电视,亮度信号的带宽为6MHz ,色差信号的带宽为 1.3 MHz ,色副载波频率为 4.43 MHz 。
9. 所谓正交调幅是指将两个调制信号分别调制在频率相同、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正交载波上,然后按矢量叠加起来的调幅;所谓平衡调幅,是载波被抑制掉的调幅。
10. NTSC制色度信号采用1/2 行频间置,PAL制色度信号采用1/4 间置。
11. SECAM制是将两个色差信号对两个频率不同的副载波进行调频,然后逐行轮换插入亮度信号的高频端,形成彩色电视信号。
12. 彩色全电视信号由亮度信号、色度信号、色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和复合同步信号组成。
13. 色同步信号位于行同步后肩消隐电平上,由9~11 个副载波周期构成。
14. NTSC制色同步信号的初相位是180度。
PAL制色同步信号的初相位是:N行+135度,P行-135度。
15. 在我国,采用图像信号调幅、伴音信号调频的方式形成高频电视信号。
共有68个标准电视频道和38个增补频道,每一频道高频电视信号的带宽为8MHz ,各频道伴音载频都比图像载频高 6.5 MHz。
二、单项选择题1. 我国彩色电视的扫描体制为(C )。
A.逐行扫描B.投影制C.隔行扫描D.分时扫描2. 行扫描周期为(B )。
电视信号的基本成分一、黑白电视信号的组成1、图象信号黑白电视信号是由黑白图象信号、消隐信号和同步信号三者共同所组成的。
在电视系统中,经过摄像机的光—电转换,将平面图象亮度信号转换成电平随时间变化的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反映了图象内容的全部信息。
我们称其为图象信号,它是构成黑白电视信号的主要成分。
2、消隐信号由前面分析可知,在重现图象的扫描过程中,我们将面临一个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在扫描逆程期间出现能够看到的回扫线的问题。
若不能消除这些回扫线,则重现的图象将会受到回扫线的“干扰”。
消除回扫线的最有效的办法便是让电子枪在扫描逆程期间处于截止状态,即阴极在扫描逆程期间不向外发射电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电视台采取的具体措施是在行、场扫描逆程期间传送一个幅度足够大、持续时间足够长的矩形脉冲,当接收机接收到此脉冲后,就可利用它去控制显象管的阴极,使其在行、场扫描逆程期间处于截止状态,从而消除行、场扫描逆程期间的回扫线。
通常我们把行扫描逆程期间传送的脉冲称为行消隐脉冲(或行消隐信号),而把场扫描逆程期间的脉冲称为场消隐脉冲(或场消隐信号)。
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构成所谓的复合消隐脉冲(或复合消隐信号)。
它可与图象信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电视台与图象信号一起同时传送出去。
消隐信号是构成电视图象信号的辅助信号之一。
3、同步信号我们知道,图象重现的必要条件是接收机中的扫描必须与电视摄像机中的扫描保持严格同步,即必须保持两者的偏转电流要同频同相。
如果不在技术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欲保持两个扫描器的同步是绝对做不到的。
为了解决同步问题,我们在传送图象信号的同时再传送一个携带摄像机中偏转电流频率与相位信息的控制信号,通常我们将此信号称为同步信号.其中控制行扫描同步的称为行同步信号(行同步脉冲),控制场扫描同步的称为场同步信号(场同步脉冲),两者有机地结合就构成了所谓复合同步脉冲(或复合同步信号)。
当接收机接收到同步信号后,就可以用它控制其扫描器的偏转电流频率与相位,从而使之与发送端摄像机的偏转电流频率和相位严格相同。
黑白电视机的结构组成(资料来源:中国联保网)组成简介黑白电视接收机主要由信号通道(包括高频头,中放,视放和伴音通道),扫描电路(包括同步分离,场、行扫描电路)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信号通道的任务是将天线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变换成视频亮度信号和音频伴音信号。
亮度信号激励显像管产生黑白图像,伴音信号推动扬声器产生电视伴音。
扫描电路的任务是为显像管提供场、行扫描电流和各种电压,使显像管产生与电视台摄像管同步扫描的光栅。
电源部分的任务是将交流市电转变成电视机所需要的各种直流电压。
⑴信号通道电视天线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电磁波,由天线和输入电路选出欲接收频道的电视信号,再经过高频放大器有选择性的放大,与本振输出的频率较高的正弦波混频得到中频信号。
在变频前,图像载频低于本频道的伴音载频;变频后,图像中频高于伴音中频。
这是由于本振频率高于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的缘故。
但是,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之差不变,例如,保持6.5MHz。
图像和伴音两中频信号经公用通道放大进入视频检波级。
检波器有两个作用:一是从中频信号中检出其包括---视频全电视信号;二是利用检波器的非线性作用,完成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的差拍作用,产生出6.5MHz调频的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检波器的输出信号不仅馈给视放级,而且馈给同步分离电路、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及伴音中放电路,因此采用射随器进行预放大,以加强其负载能力。
预放级也有两个作用:一个将全电视信号和第二伴音中频信号分离。
二是将全电视信号进行电流放大,分别馈级视放级,同步分离级和AGC电路;将第二伴音中频信号进行电压放大馈级伴音通道。
因此,从天线至预视放称为黑白电视机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和公共通道。
全电视信号的一部分经视放级放大去激励显像管产生黑白图象。
另一部分送到同步分离级,分离同步信号,用以控制接收机的扫描电路,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扫描运动。
第三部分送到AGC电路,对高频头和图像中放的增益进行自动控制,从而保证接收机的稳定接收。
1.4 黑白全电视信号黑白全电视信号指的是在黑白电视系统中传送的与图像内容及图像显示有关的信号,它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即图像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复合同步信号。
1.4.1 图像信号图像信号是携带景物明、暗信息的电信号,它是由电子束按行、场扫描把图像亮、暗变换成电平高低不同的电信号,也称作视频信号。
其波形随所摄取图像而变。
景物中最黑的部分的图像信号电平称为黑电平;最白部分的电平称为白电平。
黑电平高,白电平低的图像信号称为负极性信号。
反之,称为正极性信号。
如图1-4-1灰度条画面及负极性图像信号所示。
从黑电平到白电平的范围称图像信号峰峰值。
标准图像信号峰峰值为75%。
活动图像与其相关性:对相邻两行的扫描信号及帧与帧之间的信号有很小的差(即相关性),对静止不动的图像而言具有行或帧重复性,即周期性.如图1-4-2图像信号所示。
1.4.2 复合消隐脉冲电视系统中,正程期间传送图像信号,逆程期间不传送图像信号。
因此,若不采取措施,在使用电子束扫描的显像管中,电子束在逆程期间的扫描就会在屏幕上产生回扫线,从而对正程图像造成干扰,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复合消隐脉冲的作用就是在行、场逆程期间使显像管中的扫描电子束截止,使其不干扰正程的图像信号。
复合消隐脉冲包括行消隐脉冲和场消隐脉冲。
其波形如图1-4-3 复合消隐脉冲信号所示。
1.行消隐脉冲:截止行扫描逆程电子束的脉冲称为行消隐脉冲,行消隐脉冲每行一个,重复周期64,宽度为12us;2.场消隐脉冲:截止场扫描逆程电子束的脉冲称为场扫描脉冲。
场消隐脉冲每场一个,重复周期20ms,宽度为1612;3.复合消隐脉冲:行消隐脉冲和场消隐脉冲一起称为复合消隐脉冲,其相对电平为75%,相当于图像信号黑电平。
复合消隐脉冲由播送端的同步信号发生器产生加到电视信号中。
复合消隐脉冲重复周期为40ms。
1.4.3 复合同步信号复合同步信号由行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槽脉冲和前后均衡脉冲组成。
1.同步的重要性电视图像的发送与接收是靠电子扫描对图像的分解与合成实现的。
黑白电视机的工作原理黑白电视机的电路由高频调谐、图像通道、伴音通道、视频放大、同步扫描、显像管及其电路和电源组成。
全电视信号经天线接收后,首先进入高频调谐器内〔俗称高频头〕,经过高频放大和变频后,形成统一频率的中频信号,送入图像中频放大电路。
由于电视机采用超外差式内载波的形式〔如同我们常见的超外差式收音机一样〕,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转化成标准的中频信号,这就为电视机的稳定工作和调整方便,提供了必要条件。
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伴音、同步信号〕经过图像通道的三级中频放大后,再经视频检波器进展检波,取出图像、伴音信号,分别送往视频放大电器和伴音通道。
把送入视频放大电路的图像信号放大后,输入显像管中实现重放图像的功能;送入伴音通道的伴音信号经放大后,推动扬声器实现重放声音的功能。
电视图像的发送和接收是依靠电子扫描对图像的分解与合成来实现的,假设要保证电视机和电视台发射的电子扫描顺序平安一致,就要在电视机内设置同步扫描电路。
同步扫描电路取出全电视信号中的同步信号加以处理,用行、帧扫描电路控制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在显像管上重现稳定的画面。
显像管是一种阴极射线管,为使显像管能发出亮度、重显图像,需要其阳极上加1万余伏的直流高压。
所以要在进展扫描电路部分的行输出变压器次级产生一个很高的脉冲电压,经整流后送至显像管阳极。
电源部分提供电视机各部分电路的工作电压。
彩色电视机的一般原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创造彩色电视机时,黑白电视机已经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为了仍可以利用原有的设备系统,只能使彩色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接收方式兼容。
彩色电视机与黑白电视机的扫描标准、带宽特性和调制形式完全一样。
黑白电视机只接收亮度信号;而彩色电视机除接收亮度信号外,还要接收二个色差信号,在电路中除设有彩色解码器以及所需的特殊功能电路外,其他电路形式与黑白电视机大致一样。
另外,重放图像要使用彩色显像管及其附属电路。
彩色电视机的色解码电路是复原彩色图像的重要部分,它由亮度通道、色度通道和解码矩阵电路组成。
黑白电视工作原理
黑白电视是一种使用单色图像的电视机,其工作原理基于扫描线的显示技术。
它由屏幕和电子元件组成。
屏幕是由许多像素点组成的。
每个像素点可以发射或不发射光线,从而显示出黑色或白色。
在屏幕背后有一个阴极射线管(CRT),它产生并聚焦一束电子束。
这束电子束在逐行扫描的过程中依次击中屏幕上的像素点,控制像素点的发光状态。
电子元件中包括水平和垂直扫描电路、控制电路和电源。
水平扫描电路控制电子束的水平移动,将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逐行地扫描屏幕,从左到右。
垂直扫描电路控制电子束的垂直移动,将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逐行地移动到下一行。
这种逐行扫描的方式使得整个图像可以逐行显示出来。
控制电路是黑白电视的主要控制部分,它接收来自电视信号源的图像信号,并将其转换为适合驱动屏幕的电子信号。
它还控制着电子束的强度和速度,确保图像可以正确地显示出来。
电源为整个电视提供所需的能量,包括为CRT提供高电压和
屏幕所需的驱动电压。
当黑白电视接收到来自电视信号源的信号时,控制电路将信号解码并转换为适合于驱动CRT的电子信号。
然后,电子束在
屏幕上逐行扫描,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像素点的发光状态,最终形成图像。
总的来说,黑白电视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逐行扫描的方式将接收到的图像信号转化为适合驱动CRT的电子信号,并控制像素点的发光状态,从而在屏幕上显示出黑白图像。
一、电子扫描1.1.1 像素的概念电视就是根据人眼视觉特性以一定的信号形式实时传送活动景物(或图象)的技术。
在发送端,用电视摄象机把景物(或图象)转变成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通过一定的途径传输到接收端,再由显示设备显示出原景物(或图象)。
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1.1.1 像素的概念1. 像素(1). 像素的含义:平面图像,根据人眼对细节分辨力有限的视觉持性,总可以看成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单元组成。
在图像处理系统中,这些组成画面的细小单元称为像素(如下图)。
像素越小,单位面积上的像素数目就越多,由其构成的图像就越清晰。
(2). 像素的数学表达式:一幅黑白平面图像,表征它的特征参量是亮度。
这就是说,组成黑白画面的每个像素,不但有各自确定的几何位置,而且它们各自还呈现着不同的亮度;又由于电视系统传送的是活动图像,因而每个像素亮度既是空间(二维)函数,同时又是时间函数。
用数学函数可表示2. 图象帧电视系统中把构成一幅图像的各像素传送一遍称为进行了一个帧处理,或称为传送了一帧,每帧图像由许多像素组成,帧是构成活动图象最小单元。
3. 同时传输制(动画演示)每个象素占用一条传输通道,把所有象素的亮度信息同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并同时传输出去。
一阵画面分解成几十万个象素就需要几十万条通道。
在电路上同时提供几十万条通道是不现实的,因此,同时传输制未被采用。
4. 顺序传输制(动画演示)(1). 顺序传输制的含义:顺序传输制是将景物分解成极多象素后,把所有象素的亮度信息按时间顺序一一传输出相应的电信号,其所用的传输通路只需一条。
如下图所示。
图中只有一条传输通路,它轮流的接通每一对相应的光电单元和发光单元。
只要轮流的速度足够快,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看起来好像是所有的象素同时发光,显示出完整的画面。
(2). 顺序传输的特点:A. 要求传送速度快。
只有传送迅速,传送时间小于视觉暂留时间(约50~200ms),重现图像才会给人以连续无跳动的感觉;B. 传送要准确。
第1章黑白电视机基本原理1.1光栅的形成电视机荧光屏上所呈现的光称为光栅,它是由电子扫描运动而形成的。
一.黑白显像管1.结构显像管是一种阴极射线管(或称电子射线管),英文代号为C RT,图1-1为黑白显像管结构示意图,黑白显像管由荧光屏、电子枪及玻璃外壳组成。
板书图1-12.电子枪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栅极、加速极、聚焦极及高压阳极组成。
其任务是发射电子束轰击荧光屏。
灯丝:加热阴极,使阴极发射电子。
阴极:阴极被加热后,就会向外发射电子。
栅极:可控制电子的发射量。
加速极:电子起加速作用,使电子高速向荧光屏方向运行。
聚焦极:将较粗的电子束聚成很细的电子束。
电子束越细,重现的图像就越清晰。
高压阳极:使电子束能高速轰击荧光屏上的荧光粉,使荧光粉发光。
3.玻璃外壳玻璃外壳包括管颈、锥体和玻屏三部分。
4.荧光屏玻屏内壁上涂有一层约10μm(微米)厚的荧光粉,故通常称为荧光屏或屏幕。
荧光屏近似长方形,宽高比为4∶3。
电视机的尺寸通常以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来计量。
二.电子扫描1.光栅的形成电子束未受任何外力作用时,它就在屏幕中心位置产生一个亮点。
如果让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扫描就会形成光栅。
行扫描:电子束不断从左至右进行偏转称为行扫描(也称水平扫描)。
行扫描的结果会在屏幕上产生一条水平亮线。
场扫描:电子束不断从上至下进行偏转称为场扫描(也称垂直扫描)。
场扫描能在屏幕上产生一条垂直亮线。
实际中,电子束的两种扫描是同时进行的,且行扫描的速度远大于场扫描的速度,这样就在屏幕上形成一行接一行略向右下方倾斜的水平亮线,这些亮线合成为光栅。
2.逐行扫描电子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一行紧接一行地进行扫描叫逐行扫描。
每一行扫描均包含两个过程,即行正程和行逆程。
每一场扫描也由两个过程组成,即场正程和场逆程。
3.隔行扫描隔行扫描是一种先扫奇数行,再扫偶数行的扫描方式。
采用隔行扫描后,一帧(一幅)图像分两场扫完。
4.扫描参数的规定我国对电视扫描的参数规定如下:一帧图像的总行数为625行,分两场扫描,每一场总扫描行数为312.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