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2021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2021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2021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化学

本试卷共10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在化学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Mn55Cu64Zn65

Sb12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

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选项出土文物叙述

A 绝美的黄金面具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金

B 高大的青铜神像青铜比纯铜熔点高、硬度大

C 精美的陶器陶器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D 古蜀国的丝绸遗痕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月壤中的3He可用于核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He和4He核外电子数相等

B.3He和4He是同种核素

C.3He和4He中子数相等

D.由3He组成的单质为3He2

3.氮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氮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B.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生成NO2

C.氮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之一

D.氮的固定是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

4.维生素A1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维生素,下列关于

该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

B.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

C.能够发生加成反应

D.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5.以混有SiO2的MgCO3为原料制各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浸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B.浸出渣的成分是SiO2

C.母液的主要溶质是NH4Cl

D.固体X是Mg(OH)2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淀粉-KI试纸鉴别碘水和FeC13溶液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CH3COONa溶液的pH

C.用Ba(OH)2溶液鉴别NH4C1、(NH4)2SO4和K2SO4

D.用蒸馏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3℃)和苯(沸点为80.1℃)

7.某金属-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M作电池负极,放电时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空气中的氧气得到电子

C.电池总反应为2M+O2+2H2O2M(OH)2

D.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碳材料电极流向金属M电极

8.NaNO2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已知K a(HNO2)=7.1×10-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NO2溶液的p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0.01mol·L-1HNO2溶液的pH=2

C.0.01mol·L-1NaNO溶液中c(Na+)=c(NO2-)+c(HNO2)

D.0.01mol·L-1NaNO2溶液中c(Na-)>c(OH-)>c(NO2)>c(H+)

9.将SO2通入不同溶液中探究SO2的性质,对实验现象的预测及分析不合理的是选项溶液预测的现象分析

A FeCl3溶液溶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SO2有还原性

B 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SO2有漂白性

C 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SO2有氧化性

D Na2SiO3溶液产生白色胶状沉淀H2SO3酸性比H2SiO3强

10.一种矿石(Z2X2Y5·W2Y)的组成元素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单质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X原子L层比K层多一个电子,W2Y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W

B.常温常压下单质沸点:W>Y>X

C.Z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ZY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弱酸

11.用下图装置制取气体(图中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加热:a、b、c、d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利用下列方案可得到干燥、纯净气体的导

选项制各气体 a b c d

A Cl2浓盐酸MnO2NaOH溶液碱石灰

B NH3浓氨水CaO H2O 固体NaOH

C NO 稀硝酸Cu H2O P2O5

D H2稀硝酸Zn NaOH溶液无水CaCl2

1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与水反应,生成0.1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B.32gS8(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N A

C.1L0.1mol·L-1H2C2O4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0.2N A

D.标准状况下,22.4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8N A

13.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

A 石墨能导电且化学性质不活泼外加电流法保护金属可用石墨作辅助阳极

B 氢氟酸是挥发性弱酸氢氟酸可用于刻蚀玻璃器皿

C 铁的金属性比铜强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D Al(OH)3难溶于水Al(OH)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4.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利用NaOH溶液喷淋捕捉空气中的CO2,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捕捉室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有利于吸收CO2

B.环节a中物质分离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C.反应过程中CaO和NaOH是可循环的物质

D.可用Na2CO3溶液代替NaOH溶液捕捉CO2

15.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是科学研究的热点。科学家设计了一种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的方案,

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 3+

+e

Fe 2+

B .工作时,溶液中H +

向b 极移动 C .若消耗8g 氧气,电路中转移1mol 电子 D .总反应为4HCl+O 2

2Cl 2+2H 2O

16.室温下,改变0.10mol·L -1邻苯二甲酸氢钾(KHA)溶液的pH ,溶液中H 2A 、HA -、A 2-的

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己知])

()()()

()(2

2-A +H A +A H X =

X -c c c c δ

A .Ig[K 2(H 2A)]=-5.4

B .pH=4.15时,2δ(H 2A)+δ(HA -

)=1 C .KHA 溶液中:c(K +

)>c(HA -

)>c(H 2A)>c(A 2-

) D .pH=7时,c(A 2-

)>c(HA -

)>c(H +

)=c(OH -

)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2分。

17.(14分)

实验室以K2MnO4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备高锰酸钾。已知: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溶液呈墨绿色,当溶液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3MnO42-+2H2O2MnO4+MnO2↓+4OH

(1)CO2法。实验装置如下图。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滤纸上,仅有紫红色而没有绿色痕迹,由此可知。

②停止通入CO2,过滤除去(填化学式,下同),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得到KMnO4粗品。若CO2通入过多,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2)电解法。实验装置如下图。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产生的气体为 (填化学式)。

②与CO2法相比,电解法的主要优点是(写一条)。

(3)高锰酸钾可用于测定软锰矿中MnO2的含量,实验过程如下:

称取m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V1mLc1mol·L-1Na2C2O4溶液,加稀H2SO4酸化,充分反应后,用c2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Na2C2O4,消耗KMnO4溶液V2mL。

①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②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18.(14分)

锂、镀等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高新产业。一种从萤石矿(主要含BeO、Li2O、CaF2及少量CaCO3、SiO2、FeO、Fe2O3、Al2O3)中提取铍的工艺如下:

已知:苯甲酸是一元弱酸,白色片扶晶体,常温下微溶于水,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回答下列问题:

(1)铍的化学性质与铝相似,写出BeO溶于NaOH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2)“微波焙烧”使矿物内部变得疏松多孔,目的是。

(3)“浸出渣”的主要成分是。

(4)“除铁”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5)“除铝”时,溶液的pH越小,铝的去除率(填“越高”、“越低”或“不变”)。利用“除铝”所得苯甲酸铝沉淀再生苯甲酸的方案为:将苯甲酸铝沉淀溶于热的稀硫酸中,。

(6)由油酸铍制各BeO的方法是。

19.(14分)

CO2加氢制CH3OH是CO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该过程存在如下两个反应:

反应ICO 2(g)+3H2(g)CH3OH(g)+H2O(g) ΔH1

反应II CO 2(g)+H2(g)CO(g)+H2O(g) ΔH2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a),ΔH1= kJ·mol-1,ΔH2= kJ·mol-1。

(2)在4.0MPa压强下,按n(H2):n(CO2)=3:1把两种气体通入恒压反应器中,CO2的平

衡转化率及CH3OH的平衡产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b)。

已知:CH3OH的产率=×100%

①525~575K时,使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反应为(填“反应I”

或“反应II”)。

②475K时,平衡体系中n(CH3OH):n(CO)= ,反应I的平衡常数Kp= (MPa)-2(列出计算式)。

(3)为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除降低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

是(写一条)。

(4)利用M催化CO2加氢制CH3OH的反应历程如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表

示,Ea表示活化能,单位为eV。

①CH3O*转化为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H2与2H*能量差为0.60eV

B.第ii步有O-O键断裂

C.第iii步反应速率最慢

D.加入催化剂M不影响CH3OH的平衡产率

(二)选考题:共14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4分)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Cu 2ZnSbS 4为具有良好可控性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太阳能电池制备、激光技术、光催化水的裂解等领域。Cu 2ZnSbS 4的其中一种制备方法是以CuS 、ZnS 、Sb 2S 3和Cu 为原料高能球磨后,在H 2S 气氛中退火。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表示基态S 原子3p 轨道电子状态的是 (填标号)。

(2)基态Cu +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是 .

(3)CuS 由Cu(NO 3)2与H 2S 反应制备。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H 2S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NO 3-的空间构型为 。

(4)Sb 2S 3的晶体类型与CuS 相同,除上述用途外,Sb 2S 3也用于制作火柴头。火柴燃烧时,Sb 2S 3转化为Sb 2O 3和SO 2,这三种物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5)Cu 2ZnSbS 4的四方晶胞如图所示。

④Sb 位于晶胞的顶点和体心,则图中A 代表的原子是 。

②原子A 的坐标为)41

,21,0(,原子B 的坐标为)4

1,0,21(,则原子C 的坐标为 。 ③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Cu 2ZnSbS 。的密度为 g·cm -3

(列出计算表达式)。

21.[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4分)

化合物H可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名称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④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则E的结构简式是。

(4)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5)反应⑥的反应类型为。

(6)芳香化合物X是H的同分异构体,化合物X含有-NO2,其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3:2:1,写出两种符合要求的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

(7)写出以和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

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

化学参考答案

2022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综合测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综合测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 1.我国科学家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B.该过程中二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 C.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淀粉是谷类食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祝融号”火星车执行探测任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星陨石中的20Ne质子数为20 B.火星大气中的40Ar和36Ar互为同位素 C.“天问一号”使用的新型镁锂合金是金属材料 D.“祝融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3.一种用于合成青蒿素类似物的原料的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发生水解反应 B.分子式为C13H20O2 C.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D.属于烯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银器日久表面因生成Ag2S而逐渐变黑。利用原电池原理处理的方法是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作正极,银作负极 B.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Ag2S在正极得到电子 D.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5.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6.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浓溶液与KMnO4反应制得b B.b溶于水制得液氯 C.c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存在a→b→>d→a的转化关系 7.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的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历程①发生反应H2S+Cu2+=CuS↓+2H+

广东省2021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综合测试试题(二)

高三化学下学期综合测试试题(二) 7.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玻璃受热软化,易于加工成型,是一种硅酸盐材料 B.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C.纯银器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D.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能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8.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H3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 B.25 ℃时,1 L pH=11的氨水中OH-的数目为0.001N A C.1 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为4N A D.合成氨反应中投入28 g N2与足量H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N A 9. 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 10. 锌—空气电池由活性炭(空气扩散极)、锌、苛性碱溶液构成,其中活性炭部分浸泡在苛 性碱溶液中,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负极产物是ZnO。下列有关锌—空气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空气,为电池提供氧化剂 B.原理图中的隔离膜为质子交换膜 C.负极反应式为Zn-2e-+H2O===ZnO+2H+ 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2 mol电子,消耗3.2 g O2 11. 已知草酸晶体(H2C2O4·2H2O)的熔点为101℃,170℃以上分解。下列选用的装置和药品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2. 主族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均不大于20。W 、X 处于同周期,W 、Y 处于同主族,W 、X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 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容易自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W 、X 、Y 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 B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 .简单离子半径:Z>X>W D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属于强碱 13. 已知金属离子M 2+ ,25 ℃时在水中存在M 2+ (aq)、M(OH)+ (aq)、M(OH)2(s)、M(OH)- 3(aq)、 M(OH)2- 4(aq)五种形态,该体系中各形态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pH 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 点的pH 为12,则M(OH)- 3 ⇌ M(OH)2+OH - 的平衡常数为10-2 B .M(OH)2完全沉淀后,增大溶液的pH ,沉淀不会立即开始溶解 C .溶液pH 达到14之前,沉淀M(OH)2已完全溶解 D .M(NO 3)2溶液显酸性,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M 2+ +H 2O ⇌M(OH)+ +H + 26. 钛被誉为“第三金属”,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应用。某小组利用TiO 2(s)+2C(s)+2Cl 2(g)=====△ TiCl 4(g)+2CO(g)反应制备四氯化钛并验证产物CO ,装置如图所示:

2022届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2届八省八校(T8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联考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祝考试顺利★ (含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O-16 V-51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下列有关Na 2CO 3 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 2CO 3 的溶解度比NaHCO 3 小 B.Na 2 CO 3 是生产玻璃的原料之一 C.Na 2CO 3 属于离子晶体 D.Na 2 CO 3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2.本维莫德的乳膏剂是我国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主要用于治疗炎症反应及自身免疫反应,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能使溴水褪色 B.能发生消去反应 C.易溶于水 D.和苯酚是同系物 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刻蚀电路板:Cu+2Fe3+=Cu2++2Fe2+ B.实验室制氯气:MnO 2+4H++2Cl- ∆ ==Mn2++Cl2↑+2H2O C.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2AlO 2-+CO 2 +3H 2 O=2Al(OH) 3 ↓+CO 3 2- D.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溴蒸气:SO 2+Br 2 +2H 2 O=4H++SO 4 2-+2Br- 4.下列实验与现象有错误的是

5.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金属的结构,可将金属制成防腐的合金 B.喷油漆、涂油脂、电镀或表面钝化是金属防护的物理方法 C.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与金属的电化学防护有关 D.将钢闸门连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可以起到防护作用 6.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 NaHSO 4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为2N A B.1 mol SCl 2分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4N A C.1 mol Cl 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可能为N A D.1 mol晶体Si中含Si-Si键数目为4N A 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或原理正确的是 A.用图甲所示装置滴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配制银氨溶液 B.用图乙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 3 C.用图丙所示装置可以比较KMnO 4、Cl 2 、S的氧化性 D.仪器丁常用于蒸馏,分离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8.某种电化学的电解液的组成如图所示,X、Y、Z、Q、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1年8月2022届高三毕业班全国高考分科综合模拟测试卷(样卷)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绝密★启用前 全国2022届高三毕业班高考分科综合模拟测试卷 (样卷) 化学试题 2021年8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非选择题前面的答题表中;非选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Ni 59 As 7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文中“强水”可能是氢氟酸 B.玻璃属于混合物,具有固定的熔点 C.硝石和朴硝的水溶液均呈酸性 D.可利用焰色反应区别硝石和朴硝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珍珠”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B.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C.流感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 D.油脂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3.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海水冻结时,部分来不及流走的盐分以卤汁的形式被包围在冰晶之间,形成“盐泡”,其结构如图所示。海冰的冰龄达到1年以上,融化后的水是淡水。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海冰属于混合物 B.海冰密度与内层“盐泡”数量多少有关 C.通过海水制海冰可获得淡水 D.结冰时气温越低,海冰的盐度越小 4.下列物质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利用氯气对自来水杀菌消毒 B.利用硅胶干燥袋装食品 C.利用二氧化硫漂白纸浆 D.利用肥皂水清洗蚂蚁叮咬处 5.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反应原理为)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的目的是防止烧瓶内液体暴沸 B.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可制备溴苯 C.仪器a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蒸馏得到硝基苯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MnO4-、Mg2+、SCN-、Cl- B. c(H) c(OH) + - =1×10-12的溶液中:K+、Na+、CO32-、NO3- C.c(Fe2+)=1 mol·L-1的溶液中:K+、NH4+、MnO4-、SO42- 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NH4+、Ba2+、AlO2-、Cl-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实验中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 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化学 本试卷共10页,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上述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Zn 65 Br 80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信息的传播离不开载体。下列信息传播的载体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A .“海丝文化”:海上丝绸贸易用于交易的银锭中仅存在离子键 B .“茶艺文化”:沏泡功夫茶利用了萃取原理,水作萃取剂 C .“建筑文化”:制作博古梁架时,在木材上雕刻花纹的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 D .“戏剧文化”:现代粤剧舞台上灯光光柱的形成是因为丁达尔效应 3.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列有关科技成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异域深海,宝藏无穷”——自主开采的可燃冰燃烧时,向环境释放热量 B .“科技冬奥,温暖护航”——60C 与发热服饰材料中的石墨烯互为同位素 C .“高产水稻,喜获丰收”——高产水稻的DNA 具有双螺旋结构 D .“浩渺太空,无限征途”——月壤中磷酸盐矿物的晶体结构可用X 射线衍射仪测定 4.NaCl 是实验室中的一种常用试剂。下列与NaCl 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将铁钉浸没在NaCl 溶液中可验证铁的析氢腐蚀 B .模拟“侯氏制碱”时,应向饱和NaCl 溶液中先通入2CO 再通入3NH C .进行粗盐提纯时,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2BaCl 溶液以检验24SO 是否除尽

2021届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省二模)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1 35.5 Cu 64 I127 Cs 13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B.护肤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保湿作用 C.制作面包类食品时,常用小苏打作膨松剂 D.硫酸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 2.我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炬成灰泪始干”,古代的蜡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该过程只涉及化学变化 D.“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增成卤”,该过程涉及的分离操作为蒸馏 3.“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壤中富含3He,3He可以发生核聚变反应生成4He.下列关于3He、4He 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同位素 B.中子数相同 C.质量数相同 D. 性质完全相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实验剩余的钠块直接投进垃圾桶 B.中和滴定时,锥形瓶要用待测液润洗 C.试管内部沾附的S可用CS2洗涤 D.酒精洒在桌面上并引起燃烧时,可用水浇灭 5.下列除杂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6.乙烯在酸催化下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如下,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①、②、③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第①步反应只断裂了碳碳键 C.第①步反应的活化能比第②步反应的活化能大

广东省广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试题 化学

202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127 S32 Mn55 Fe5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砷化镓(GaAs) 太阳电池阵,其中Ga与Al同主族,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砷化镓属于金属材料 B. GaAs中As的化合价是-3 C.镓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D.砷化镓电池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2.北京2022年冬奥会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飞扬火炬使用纯氢作燃料,实现碳排放为零 B.火炬燃料出口处有钠盐涂层,火焰呈明亮黄色 C.可降解餐具用聚乳酸制造,聚乳酸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D.速滑馆使用CO2制冰,比用氟利昂制冰更环保 3.绢本宋代《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历经千年色彩依然,其中绿色来自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OH)2·CuCO3],红色来自赭石(赤铁矿),黑色来自炭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蚕丝制品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孔雀石受热易分解 C.赭石的主要成分是Fe3O4 D.炭黑由松枝烧制,该过程是化学变化 4.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家用消毒液发生器,装置如图如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B.通电时Cl-发生氧化反应 C.通电时电子从阳极经食盐溶液流向阴极 D.该装置的优点是随制随用 5. 下列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没有运用相应化学知识的是 选项生活应用或生产活动化学知识 A 用SO2漂白纸张SO2具有氧化性 B 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Al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C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CaO易与水反应 D 用Si制作芯片Si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6.一种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18O,属于烯烃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发生水解反应 D.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7. 溴甲基蓝(用HBb表示)指示剂是一元弱酸,HBb为黄色,Bb-为蓝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01 mol·L -1HBb溶液的pH=2 B. HBb溶液的pH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向NaOH溶液中滴加HBb指示剂,溶液显黄色 D.0.01 mol·L-1 NaBb溶液中,c(H+)+ c(Na+)= c(Bb -)+ c(HBb) 8.部分含氮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a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B. c溶于水可得d和b C.将铜丝插入d的浓溶液可产生b D.自然界可存在a→b→c→d→e的转化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 A B. 1 molFe溶于过量稀硝酸,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 A C. 0.1 mol·L-1HClO,溶液中含有阳离子总数为0.1N A D.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H2混合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4N A 10.炼铁工业中高炉煤气的一种新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减少CO2的排放 B. Fe3O4和CaO均可循环利用 C.过程①和④的转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过程①的反应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11.某化合物可用于制造激光器,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均不大于20,X与W同族,元素W的原子比Z原子多4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Z> Y B.单质的沸点:Z> X> Y C.该化合物中Z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专题03 物质性质与应用-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母题题源解密(广东专版)

专题03 物质性质与应用 【母题来源】2021年高考广东卷 【母题题文1】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运用相应化学原理的是 选项生产活动化学原理 A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 B 用聚乙烯塑料制作食品保鲜膜聚乙烯燃烧生成CO2和H2O C 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 D 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腐蚀 【答案】B 【试题解析】 A、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是利用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的化学原理,A符合题意; B、用聚乙烯塑料制作保鲜膜,是利用聚乙烯是高聚物且无毒的化学原理,与其燃烧生成CO2和H2O无关,B不符合题意; C、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是利用氢氟酸可与SiO2反应的化学原理,C符合题意; D、公园的钢铁护栏涂刷多彩防锈漆,是利用钢铁与潮湿空气隔绝可防止发生吸氧腐蚀的化学原理,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母题题文2】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 A 社区服务: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 B 学农活动:用厨余垃圾制肥料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C 自主探究: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 D 家务劳动: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备 【答案】D

【试题解析】 A、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是由于含氯消毒剂具有氧化性,A正确; B、肥料中含有氮、磷、钾元素,由于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故可用厨余垃圾制肥料,B符合题意; C、以油脂为原料制肥皂,是利用油脂可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原理,C符合题意; D、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镁等,白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用乙酸除水垢是因为乙酸酸性比碳酸强,可将难溶性碳酸盐除去,与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制备的陈述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命题意图】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以劳动、生产活动为背景,向学生展示了化学在生产生活中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树立了劳动美的价值观。对于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的落实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夯实和运用的能力证据推理能力,落实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命题方向】该题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形式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充分体现了金属元素化合物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考查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能更全面地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答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本题意在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结构——性质——用途”化学特征思维方式,而非零散化合物知识的记忆,关注元素化合物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现“让学生学习真实、有用的化学”的课程理念。【得分要点】 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重要性质,理解性质决定用途以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化学学习中,要重视对物的的结构——性质——用途关系的理解,能将物质的宏观性质和用途与物质的微观结构建立联系,进而确定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向。 必备核心知识: 1.熟记常见物质的俗名及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胆矾、蓝矾:CuSO4·5H2O;钡餐、重晶石:BaSO4;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芒硝:Na2SO4·10H2O;熟石灰、消石灰:Ca(OH)2;熟石膏:2CaSO4·H2O;铜绿、孔雀石:Cu2(OH)2CO3;明矾:KAl(SO4)2·12H2O;水玻璃、泡花碱:Na2SiO3;铁红:Fe2O3;碱石灰:CaO与NaOH的混合物。2.常见无机物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 物质性质生活中的应用 生理盐水是消毒后的0.9%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静脉注射、冲洗隐形眼镜和鼻腔冲洗等

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模)试题(一)

20XX年复习资料 教学复习资料 班级:科目:

广东省广州市2021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模)试题(一) 本试卷共10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在化学答题卡相应位置 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 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Al27 Ge73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隐含的化学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中的火药含有硫黄 B.“木棉花落絮飞初”,“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谷雨种甘蔗”,甘蔗中的蔗糖是多糖 D.“雷雨发庄稼”,该过程有硝酸生成 2.2020年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其中“铷(Rb)原子钟”被誉为卫星的“心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铷元素位于IA族 B.铷的金属性比钠弱 C.85 37 Rb的中子数为48 D.85 37Rb和87 37 Rb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3.“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下列水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用臭氧进行自来水消毒 B.用硫酸铁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C.用Na2SO4除去硬水中的Mg2+和Ca2+ D.用Na2S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和Hg2+ 4.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 B.工业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C.烟气脱硫(SO2)生产硫酸 D.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5.锂碘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电池反应可简化为:2Li+I2=2Lil。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电极是电池的负极 B.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电池正极反应:Li-e-=Li+

广东惠州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广东惠州市202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7.中华民族历史悠长,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词的意包含蓄,意境深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中的“柳絮”和棉花的成份均含纤维素 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烟”是弥散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③“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香”表现了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其中包括了复杂的化学转变进程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8.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式为C6H6O6 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映和加成反映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含l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9.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式都正确的是 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NaBr溶液(NaI)氯水、CCl4萃取、分液 B NH4Cl溶液(FeCl3)NaOH溶液过滤 C CO2(CO)CuO粉末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 SiO2(Al2O3)NaOH溶液过滤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质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Y、Z同周期且相邻,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元素W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Z>Y>W>X

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Y 11. 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用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映为:O2+2H2O+4e- = 4OH- B.此装置用于铁表面镀铜时,a为铁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12. 室温下,将 mol·L-1盐酸滴入 mL mol·L-1氨水中,溶液中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 积转变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OH=-lg 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点所示溶液中c(NH+4)+c(NH3·H2O)=c(Cl-) 点所示溶液中c(NH+4)>c(Cl-) 点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 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13. 已知:反映i. 4KI + O2 + 2H2O = 4KOH + 2I2反映ii. 3I2 + 6OH- = IO3- + 5I- + 3H2O,某同窗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久置的KI固体(呈黄色)溶于水配成溶液;②当即向上述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无明显转变;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硫酸,溶液当即变蓝。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②说明久置的KI固体中不含有I2 B. 碱性条件下,I2与淀粉显色的速度快于其与OH-反映的速度

专题05 实验基础操作-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母题题源解密(广东专版)

专题05 实验基础操作 【母题来源】2021年高考广东卷 【母题题文1】测定浓硫酸试剂中H2SO4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浓硫酸,稀释;②转移 定容得待测液;③移取20.00mL待测液,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为 A B C D 【答案】B 【试题解析】①中量取浓硫酸需要用到量筒,稀释需要用到玻璃棒、烧杯; ②中转移需要用到玻璃棒,定容需要容量瓶和胶头滴管; ③中移取溶液需要用到量筒,标准液为碱性,需要用到碱式滴定管,同时还需锥形瓶。 A、容量瓶,用于定容,故不选A项; B、分液漏斗, 上述操作不需要该仪器,故选B项; C、锥形瓶,用于滴定,故不选C项; D、碱式滴定管,用于滴定,故不选D项。 故答案为B。 【母题题文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操作或做法目的 A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制备NO B 将密闭烧瓶中的NO2降温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C 将溴水滴入KI溶液中,加入乙醇并振荡萃取溶液中生成的碘 D 实验结束,将剩余NaCl固体放回原试剂瓶节约试剂 【答案】B

【试题解析】A、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发生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2H2O不能制备NO,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 B、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2NO2 = N2O4,NO2为红色,N2O4为无色,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N2O,的方向移动,红色逐渐减弱,可用于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B符合题意; C、Br2、I2都溶于乙醇,乙醇溶于水,故将溴水加入KI溶液中,加入乙醇振荡不能达到萃取溶液中生成的碘的目的,C不符合题意; D、已取出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免污染试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命题意图】考查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中某一操作的目的,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命题方向】高考仍然会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来重点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预计2022高考会保持对传统知识点的考查,如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气体的净化、干燥、收集、尾气吸收,气密性检查等,仍然会注重对萃取、分液、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要领和容量瓶、滴定管等重要仪器用法的考查。将会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为基础,依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如过滤、重结晶、萃取分液、蒸馏、洗气、干燥等,考查对离子、气体、有机物等的检验,要牢记物理及化学提纯方法,注意答题细节。 【得分要点】 一、解题思路: 原理→反应物质→仪器装置→现象→结论→作用意义→联想。具体分析为:①实验是根据什么性质和原理设计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②所用各物质名称、状态、代替物(根据实验目的和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和推理,并合理选择)。③有关装置: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问题、是否有替代装置可用、仪器规格等。④有关操作:技能、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的后果。⑤实验现象:自下而上,自左而右全面观察。⑥实验结论:直接结论或导出结论。对实验方案的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的判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②实验操作是否完全、合理;③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④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⑤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⑥反应速率较快;⑦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⑧合成过程是否造成环境污染。⑨有无化学安全隐患,如倒吸、爆炸、吸水、泄漏、着火、溅液、破损等。 二、必备核心知识:

广东省肇庆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二模) 化学 含答案

保密★启用前 肇庆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 化学 2021.3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材料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技术”中国制造”和“中国力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蛟龙号潜水器用到了钛合金,22号钛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B.港珠澳大桥用到的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性能 C.国产大飞机C919使用的“现代工业骨骼”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D.“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单质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妆品中添加甘油可以起到保湿作用 B.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酿造红葡萄酒时会充入少量SO2,能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D.“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 3.五千年中华文化不仅能彰显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幸有司南柄,试与迷途指大方”中“司南柄”的主要成分为Fe2O3 B.“地生天赐硝磺炭”中提到了黑火药的主要成分 C.“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所描写的印刷术陶瓷活字属于硅酸盐材料 D.“寒溪浸楮春夜月”所描写的造纸术工艺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4.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广州市2021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化学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2021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化学 本试卷共10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并在化学答题卡相应位 置上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Mn55Cu64Zn65 Sb12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 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选项出土文物叙述 A 绝美的黄金面具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的金 B 高大的青铜神像青铜比纯铜熔点高、硬度大 C 精美的陶器陶器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D 古蜀国的丝绸遗痕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2.“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月壤中的3He可用于核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He和4He核外电子数相等 B.3He和4He是同种核素 C.3He和4He中子数相等 D.由3He组成的单质为3He2 3.氮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氮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B.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生成NO2 C.氮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之一 D.氮的固定是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 4.维生素A1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维生素,下列关于

广东省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广州市2022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S6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运载火箭使用的液氢燃料是清洁燃料 B.运载火箭壳体中的碳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航天服头盔的主要成分聚碳酸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载人飞船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成分为SiO2 2.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实际应用不相符的是 A B C D 4.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有效促进碳中和的是 A.汽油中添加乙醇 B.开采可燃冰作为燃料 C.以CO2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 D.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 5.下列劳动项目或生产活动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A. b 可与f 反应生成a B. b 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C.酸雨包括e →d 的转化 D. d 的浓溶液与Cu 反应可生成c 7.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铂网作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放电时 A.铝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阳离子移向负极 C.氧气在正极上得电子 D.电流由铝板经外电路流向铂网 8.一种化合物是生成尼龙66的原料,其分子结构简式:,关于该有机物说 法正确的是 A.属于烯烃 B.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 9. HCOOH 是最简单的羧酸,俗称蚁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H=4的HCOOH 溶液中,(H C )()H OO c c + - = B. pH=5的HCOOH 和HCOONa 混合溶液中,()H ()COO Na c c - + > C. 0.11mol L -⋅HCOONa 溶液中,(Na )O ()()H C ()H OO H c c c c +--+ >>> D. 0.11 mol L -⋅HCOONa 溶液中,Na HCOO (OH (()))c c c + - -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二模)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届天河区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物 理 本试卷6页,1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 球公转半径的1.5倍。根据以上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比地球表面小 B .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的短 C .火星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的大 D .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的大 2.高空跳伞是空降兵的必修科目,在某次训练中,一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自由跳下,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空降兵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最终空降兵以v 0的速度落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t 1时间内,空降兵所受阻力不断增大 v t O t 1 t 2 v 0 v 1

B .t 1~t 2时间内,空降兵处于超重状态 C .t 1~t 2时间内,空降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增大 D .t 1~t 2时间内,空降兵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2 1v v v +> 3.输入电压为220V ,输出电压为36V 的变压器副线圈烧坏,为获知此变压器原、副线圈 匝数,某同学拆下烧坏的副线圈,用绝缘导线在铁芯上新绕了5匝线圈,如图所示,然 后将原线圈接到220V 交流电源上,测得新绕线圈的端电压为1V ,按理想变压器分析, 该变压器烧坏前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 A .1100,360 B .1100,180 C .2200,180 D .220,360 4.如图所示,从地面上同一位置抛出两小球A 、B ,分别落在地面上的M 、N 点,两球运动 的最大高度相同。空气阻力不计,则 A .B 的加速度比A 的大 B .B 的飞行时间比A 的长 C .B 在最高点的速度比A 在最高点的大 D .B 在落地时的速度比A 在落地时的小 5. 三根粗细相同、质量均为m 的木头,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其截面图如图所 示。木头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不计木头之间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Ⅱ号木头对I 号木头的作用力大小为1 2mg B .地面对Ⅱ号和Ⅲ号木头均没有摩擦力 C .地面对Ⅱ号和Ⅲ号木头的摩擦力大小均为32μmg D .地面对Ⅱ号木头的支持力大小为3 2mg 6.如图,等腰梯形线框abcd 是由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的导线制成,梯形上底和腰长度 均为L ,且腰与下底成60o 。整个线框处在与线框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现给线框通 入图示电流,若下底cd 受到的安培力为F ,则上底ab 受到的安培力为

2021~2022学年度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 高三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二) 高三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8页,2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Na 23 S 32 K 39 第Ⅰ卷(共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瓶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A .A B .B C .C D .D 3.向盛有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足量新制氯水,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下列溶液,无明 显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4.金()负载的分子筛能高选择性地催化甲烷氧化为甲醇和乙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FeSO 3 HNO ()32 Ca HCO KSCN 2Na S Au

A.中子数为79 B.和互为同位素 C.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 D.甲烷在转化为甲醇的过程中发生了还原反应 A.A B.B C.C D.D 漏斗蒸发皿泥三角酒精灯 A B C D 7.某医药中间体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和苯互为同系物B.一氯代物有四种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可发生水解反应 8.葡萄酒中含有的酒石酸常用作食品添加剂.已知溶液呈碱性,溶液呈酸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 B.溶液的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D.溶液中: 9.部分含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197 79 Au 12C13C () 2 H T 2 Na T NaHT 1 2 0.05mol L T H - ⋅pH1 = 2 H T pH NaHT2 NaHT Na H T ++- =++ 1 2 0.01mol L T Na - ⋅()()()()2 c OH c H c HT c H T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