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货币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1.96 MB
- 文档页数:5
法币改革名词解释
法币改革是指一种货币制度的改革,旨在消除该货币制度存在的不公平、不稳定性等问题,并提高其效率和可持续性。
在法币改革中,通常会采用一种稳定的货币,以取代过去不稳定的货币,并实现货币的国际化。
法币改革有许多名词需要解释,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包括:
1. 法币:一种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通常是由政府或中央银行直接发行,也可以是由其他机构发行。
2. 稳定币:一种由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其价值相对稳定,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和结算。
稳定币通常被视为一种相对于其他货币更稳定的货币。
3. 货币政策:一种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利率、发行货币等。
4. 国际货币体系:一个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货币,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和结算。
5. 通货膨胀:一种货币过度膨胀的现象,通常会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6. 货币主义:一种经济学理论,认为货币的价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由货币的供应量或利率决定的。
7. 货币国际化: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即该货币可以用于国际支付和结算。
法币改革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尝试的一种货币制度变革。
通过采用稳定的货币,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和稳定性,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国际货币制度名词解释
国际货币制度名词解释
1.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全世界各国之间货币的流通和相互贬值或升值、交换、兑换的国际货币市场及其管理体系。
2.国际货币市场:是指国际上进行货币兑换、贸易和投资等活动的一个金融市场,或者是指世界上主要国家彼此进行货币兑换的经济体系。
3.国际汇率:指不同国家货币相互兑换的汇率,与国家间贸易和投资等活动的流动性有关,它是世界上各国货币流通和兑换的基础。
4.国际储备:是指每个国家自身用来调节国际收支的银行汇率和外汇储备,以及国家间国际储备货币的流动性、稳定性和影响力。
5.货币国际化: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在国际上流通和交易,可以替代其他货币达成交易,它是一种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方式,有助于稳定世界经济,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一.国际货币体系1.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体系(固定汇率制)、前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3.在金币本位制下,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黄金作为货币金属,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金铸币充当铸币。
在金币本位制条件下,金铸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4.铸币平价理论是金铸币本位制下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即货币含金量5.黄金输送点: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时的实际汇率,围绕铸币评价的一定界限上下波动,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
6.市场汇率围绕铸币评价上下浮动,幅度不超过黄金输送点。
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事项进行磋商2)采用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3)通过“双挂钩”,确定美元和黄金并列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体制4)由IMF 提供短期融资或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调整汇率平价进行国际收支调节。
5)取消外汇管制。
6)制定稀缺性货币条款。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1)美元充当国际货币,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
2)实行钉住美元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制度——“双挂钩制度”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短期失衡——由IMF提供短期信贷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来解决4)国际性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
9.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1)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特里芬两难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当美国保持国际收支顺差时,国际储备供应不足,从而国际清偿力不足并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美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就难以保持,产生美元危机。
2)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3)外部平衡以牺牲内部平衡为代价,国内经济政策失去部分主动性4)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10.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1)主要在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矛盾,尤其是特里芬两难(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美元充当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带来的一种内在矛盾。
金融学第一篇货币、信用与金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以个人、企业、财政及机关团体、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对外经济联系为中心的货币收支紧密联结在一起,此收彼支,此支彼收,由此及彼,连绵不断。
由此构成的货币收支系统通常称为货币流通。
2、货币制度:各国在货币问题方面都制定的种种法令。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3、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如何大以及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4、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二、简答题1、简述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它是货币本质的表现。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基本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相互联系,共同表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2、金本位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
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
特征: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入输出、自由兑换。
3、简述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
第二章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一、名词解释1、布雷顿森林体系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成员国的货币金平价应以黄金和美元来表示,形成了双挂钩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国际金融》导学——名词解释:BSI 法和 LSI 法: BSI 法即借款——即期外汇交易——投资法,指有关经济主体通过借款、即期外汇交易和投资的程序,争取消除外汇风险的风险管理办法。
LSI 法即提前结汇——即期外汇交易——投资法。
是具有应收外汇账款的公司,征得债务方的同意,请其提前支付货款,打给其一定折扣。
应收外币账款收讫后,时间风险消除,以后再通过即期外汇交易,换成本币从而消除货币风险。
为取得一定的利益,将换回的本币再进行投资。
保付代理:又称承购应付账款业务,指保付代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以承购应收账款为中心内容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补偿贷款:指基金组织针对初级产品出口收入下降而设立的专项贷款。
后来因进口价格上升而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国家也可以申请此项贷款。
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协定是1944 年7 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 44 国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所通过的国际货币是签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的总称。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改变税率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
长期资本流动: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包括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间投资和国际投资。
偿还率:是偿还外债本息额与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是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指标。
承诺费:是贷款人对未动用的贷款余额收取的费用。
出口托收押汇:指托收行以出口商开出的汇票和全套单据为抵押,向出口商垫付货款的有追索权的融资方式。
出口信贷:指发达国家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资本货物的出口,通过提供信贷担保给予利息补贴的办法,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和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中长期贸易融资。
出口押汇:即出口商在托收方式下,以全套货运单据向银行抵押,获得资金融通,等等。
出口押汇:指出口商在货物运出后,持银行要求的单证向银行申请以此单证为抵押的贷款。
1.汇率制度:汇率制度又称汇率安排指各国或国际社会对于确定、维持、调整与管理汇率的原则、方法、方式和机构等所作出的系统规定。
传统上,按照汇率变动的幅度,汇率制度被分为两大类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2.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
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3.汇率目标区:汇率目标区(exchange target zone)是指政府设定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中心汇率并规定汇率上下浮动幅度的一种汇率制度。
4.冲销式外汇干预:在国际金融领域,冲销式干预是指政府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同时,通过其它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国债市场上的公开市场业务)来抵消前者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从而使货币供应量维持不变的外汇市场干预行为。
它是指中央银行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国外和国内资产交易,以抵消外汇干预对国内货币供给的影响。
对外汇干预进行冲销和不进行冲销的影响有以下四种:当中央银行购入国外资产,但不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和国内货币供给同时增加,中央银行的国内资产不变;当中央银行购入国外资产,并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增加,国内资产减少,国内货币供给不变。
当中央银行出售外汇,但不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和国内货币供给同时减少,中央银行国内资产不变;当中央银行出售外汇,并进行冲销时,中央银行的国外资产减少,国内资产增加,国内货币供给不变。
5.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和机构,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6.欧洲货币市场:传统意义上的欧洲货币市场是指非居民间以银行为中介在某种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从事该种货币借贷的市场,又可以称为离岸金融市场。
如存在伦敦银行的美国美元,从德国银行贷款美元等。
最早的欧洲货币市场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
1957年,因为东西方冷战,前苏联政府因为害怕美国冻结其在美国的美元储备而将它们调往欧洲,存入伦敦,由此导致了欧洲美元的产生。
1、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使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扬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各国政府都共同遵守的有关政策和制度安排。
2、金本位制: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并建立起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
3、马歇尔-勒纳条件: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时,贬值才能改善进出口贸易状况;小于1,那么会恶化进出口贸易状况;等于1,那么对进出口贸易没有碍事。
4、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为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是用一种货币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5、即期外汇交易:又称现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工作日〕内办理交割的交易。
6、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买卖双方预先签订合同,买卖的币种、金额、汇率及今后的交割日期,待到约定的到期日再进行现汇实际交割的外汇业务。
7、套汇: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外汇而赚取利润的行为。
8、外汇期权交易:又称为选择权交易,它是指买卖双方签订远期外汇期权交易合同以后,合同的买方交付一定比例期权费,在合同有效期内,买方就获得了履行或放弃按预先约定的价格和数量买进或卖出外汇的权利。
9、买进期权:期权买方推测今后某种外汇价格上涨,购置该种期权,获得在今后一定期限内以协定价格和数量购置该种外汇的权利。
10、卖出期权:期权买方推测今后某种外汇价格下跌,购置该种期权能够获得在今后一定期限内以协定价格和数量卖出该种外汇的权利。
11、浮动汇率制:是指政府不确定本国货币与某一参照物的固定比价,也不汇率上下动摇的界限,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决定。
12、欧洲货币市场:在一国国境以外进行该国货币的存放款、投资、债券的发行和买卖的市场,是要紧为非居民间的资金融通提供各种便利的市场。
由于这种市场起源于欧洲,因此称欧洲货币市场。
13、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指在不同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刻内意外变动,致使相关主体的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或是实际本钞票高于预期,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一、货币货币类型: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银行券)、信用货币货币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马克思从职能角度给货币做的界定: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货币职能: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 流通手段,派生职能:支付手段 + 贮藏手段。
✧价值尺度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特点:观念货币、足值或币值稳定。
●价格标准:每种货币单位所含有的可以用来衡量测定一切商品价格的法定金属重量,是包含或代表一定价值量的货币单位;在信用货币下,价格标准表现为货币的购买力。
(价格标准是人为的,通常是通过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购买力:价格的倒数是货币的购买力。
价格高,货币的购买力低;反之,货币的购买力高。
✧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流通手段尺度职能的货币特点:通常是非足值的货币、现实的货币。
✧支付手段是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价值转移所发挥的职能。
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特点是:补足交换的环节、价值的单方面转移,货币让渡与商品让渡在时间上是分离的。
✧贮藏手段是指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行使的价值保值职能。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特点:现实的货币、足值的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
货币作为世界货币职能的主要表现:作为国际间的一般支付手段、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作为国际间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
信用货币又称“债务货币”,是不代表任何金属含量、不能兑换黄金或白银的一种信用凭证,是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发行流通的,是通过法律确定其偿付债务的法偿货币。
其特点是不具兑换性、纸制的货币,其表现形态有纸币与硬币、支票存款、电子货币。
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厂铸成的铸币称之为“主币”或“本位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