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下)
- 格式:ppt
- 大小:760.50 KB
- 文档页数:33
学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1. 蛋白质,学前儿童需要足够的蛋白质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蛋白质可以从肉类、鱼类、蛋类、豆类和奶制品中获取。
在膳
食中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学前儿童的需求。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学前儿童膳食中的主要能量来源。
优质的碳水化合物可以从谷类、蔬菜和水果中获取。
膳食中应包含
多种碳水化合物,以确保学前儿童获得充足的能量。
3. 脂肪,适量的脂肪对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和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膳食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和坚果,
以维持学前儿童的健康发育。
4. 维生素和矿物质,学前儿童的膳食应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
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C、钙和铁等。
这些营养素对于学前儿童
的免疫系统、骨骼和身体发育至关重要。
5. 膳食多样化,学前儿童的膳食应尽量多样化,包括各种蔬菜、水果、谷类、蛋白质来源和健康脂肪。
多样化的膳食可以确保学前
儿童获得各种营养素,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育。
总之,学前儿童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摄入,以及膳食的多样化。
家长和保
育人员应关注学前儿童的膳食结构,确保他们获得均衡营养,从而
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在学前阶段,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处于快速生长期,他们对于营养的需求尤为重要。
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学前教育中儿童营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儿童所需的营养儿童所需的营养主要包括三大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组织的基本元素,碳水化合物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则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此外,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微量元素也对儿童的身体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饮食均衡的重要性在学前教育中,提供饮食均衡的餐食对于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至关重要。
饮食均衡指的是合理搭配各类食物,确保儿童获得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例如,蛋白质可以从肉类、鱼类、豆类和乳制品中获得;碳水化合物可以从米饭、面食、蔬菜和水果中摄取;脂肪则可以从植物油、坚果和肉类中获取。
三、合理控制饮食份量除了注重食物的搭配外,合理控制饮食份量也是学前教育中儿童营养的一部分。
儿童应该保持适量的摄入,避免过量和饥饿。
适量的摄入可以保证儿童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而过量或饥饿则可能引发营养不良或者肥胖等问题。
四、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健康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
通过提供多样的食物选择和鼓励儿童尝试新鲜的食材,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此外,家长和教师的示范作用也非常重要,他们应该以身作则,营造一个积极的饮食环境,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
五、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除了饮食上的关注外,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也是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的重要保障。
优质的学前教育包括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供适宜的运动环境等。
通过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结:学前教育中的儿童营养与健康饮食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通过提供饮食均衡的餐食、合理控制饮食份量、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和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可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儿童成长所需营养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之一就是营养。
儿童的身体和大人不同,他们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代谢率高,所以他们对营养的需求也更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儿童成长所需的营养。
儿童需要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儿童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蛋白质可以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肌肉、骨骼和免疫系统。
常见的蛋白质来源包括肉类、鱼类、乳制品、豆类等。
给儿童提供适量的蛋白质,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发育,增强体质。
儿童需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对于儿童来说尤为重要。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他们的日常活动和学习。
主食类食物如米饭、面包、面条等都是碳水化合物的良好来源。
儿童应该摄入适量的主食,以满足他们的能量需求。
儿童还需要摄入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儿童身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
维生素能够促进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矿物质则对于儿童的骨骼生长和脑部发育至关重要。
多吃水果、蔬菜、奶制品等可以帮助儿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儿童需要充足的水分。
水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儿童活动量大,容易出汗,所以他们需要多喝水来补充体液。
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水分可以保持他们的身体水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身体健康。
儿童成长所需的营养是多方面的。
除了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需要适量的水分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家长们应该关注儿童的饮食,合理搭配食物,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健康成长。
只有给予儿童良好的营养,他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茁壮成长,为社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需求学龄前儿童是指3岁到6岁之间的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因此膳食营养的摄入对于他们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以为学龄前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那么,学龄前儿童应该如何搭配膳食才能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营养素的需求来详细介绍。
蛋白质蛋白质是学龄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也是构成肌肉、骨骼等组织的重要成分。
学龄前儿童每天所需的蛋白质量是根据其年龄和体重而定的。
通常来说,3岁以下的孩子每天需要摄入0.8克/千克的蛋白质,3岁以上的孩子每天需要摄入1克/千克的蛋白质。
为了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充足,可以给学龄前儿童提供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鱼肉、瘦肉、豆类制品等。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学龄前儿童供给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他们大脑活动的燃料。
学龄前儿童每天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50%以上。
为了确保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充足,可以给学龄前儿童提供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主食、水果、蔬菜等。
脂肪脂肪是学龄前儿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素。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学龄前儿童膳食中脂肪的摄入量不宜过高,以免导致肥胖等问题。
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所需的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不超过30%。
为了确保脂肪的摄入量适宜,可以给学龄前儿童提供一些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比如橄榄油、花生油、鱼油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学龄前儿童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可以促进学龄前儿童的新陈代谢、免疫功能等,矿物质可以参与学龄前儿童骨骼发育等。
为了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充足,可以给学龄前儿童提供一些多样化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坚果等。
总结学龄前儿童是一个身体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的群体,膳食对他们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学龄前儿童的膳食营养需求,我们需要关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个方面,合理搭配膳食,确保他们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均衡充足。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代码:30004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湖北省幼儿园教师自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课程中的选修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应考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较好地开展相应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而切实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卫生【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阐述了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的特点及其保健要求,分析了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讨论了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偏离的原因及其预防。
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能对学前儿童的身体发展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并能联系实际进一步做好幼儿园的体育和健康教育工作。
【学习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及其保健一、学前儿童各个生理系统的发育及保健(一)运动系统的发育及其保健(二)呼吸系统的发育及其保健(三)循环系统的发育及其保健(四)消化系统的发育及其保健(五)泌尿系统的发育及其保健(六)皮肤的发育及其保健(七)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及其保健(八)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其保健(九)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保健(十)感觉器官的发育及其保健第二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及体格生长偏离一、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二、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偏离【考核知识点】一、各个生理系统的组成及保健要点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三、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偏离的定义、原因及预防【考核要求】一、各个生理系统的组成及保健要点识记:各个生理系统的组成。
理解:各个生理系统的保健要点。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识记:区别生长、发育、成熟的概念。
理解:能举例说明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规律。
三、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偏离的定义、原因及预防识记:低体重、消瘦、肥胖、身材矮小的概念。
理解: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偏离的原因及预防。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学习将有助于考生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有关知识,更好地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教育中的幼儿营养指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幼儿营养成为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幼儿时期是一个身体和智力发展迅速的阶段,因此,正确的饮食和健康的营养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基石。
本文将介绍学前教育中的幼儿营养指南,帮助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适宜的饮食。
一、均衡的饮食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饮食应该包含多种食物,以确保他们摄取到所需的营养物质。
幼儿的饮食应该包括五大类食物:谷类、蔬菜、水果、蛋白质和乳制品。
谷类如米、面粉、面包等提供能量;蔬菜和水果则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如肉类、鱼类、豆类等)对幼儿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乳制品(如牛奶、酸奶)则提供钙和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的正常发育。
二、健康的食材选择在为幼儿提供食物时,应该尽量选择新鲜、有机和原料简单的食材。
新鲜的食材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比如维生素C和纤维素。
有机食材则不含农药和化学物质,更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此外,避免给幼儿提供过多加工食品,因为这些食品通常含有过多的糖分、盐和脂肪,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育。
三、合理的饮食习惯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对幼儿的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规律饮食是关键,固定的饮食时间有助于幼儿的消化功能和食欲调节。
其次,多样化的食物选择可以培养幼儿的口味,激发他们对不同食材的兴趣。
此外,少食多餐是一个好习惯,可以保持幼儿的能量供给稳定,并促进营养的吸收。
四、限制糖和盐的摄入过多的糖和盐摄入对幼儿的健康有害。
长期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导致龋齿和肥胖,而盐摄入过多则会增加幼儿患上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因此,幼儿的食物应尽量减少添加糖和盐,并逐渐培养他们对清淡口味的适应能力。
五、合理的饮水在学前教育中,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水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的身体需要水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水分平衡有助于他们的集中力和注意力。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并确保他们随时可以获取到清洁安全的饮用水。
六、注意过敏食物在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过敏食物非常重要,因为过敏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幼儿不同年龄段营养需求表幼儿时期是人生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营养需求至关重要。
合理的营养摄入对幼儿的智力、体格和免疫力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幼儿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是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责任。
一、幼儿营养需求的概述幼儿的营养需求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
在幼儿期,能量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蛋白质需求相对较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要适中。
此外,幼儿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也相对较大,需要通过膳食来满足。
二、幼儿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特点1.0-6个月婴儿:以母乳喂养为主,必要时可添加适量的配方奶粉。
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持续4个月。
2.6-12个月婴儿:逐渐添加辅食,过渡到固体食物。
此时,婴儿的营养需求逐渐增加,要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3.1-3岁幼儿:食物种类逐渐丰富,摄入量逐渐增加。
此阶段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偏食,确保各类营养素的摄入。
4.3-6岁幼儿:饮食逐渐向成人过渡,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
此阶段要注意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预防肥胖和营养过剩。
三、如何满足幼儿的营养需求1.合理搭配膳食: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合理搭配谷物、肉类、豆类、蔬菜、水果等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2.适量摄入营养补充剂:在必要时,可适当使用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但要遵循医生建议,避免过量摄入。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幼儿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定时进食,适量摄入食物,保证每餐的质量。
四、监测幼儿营养状况的方法1.体重和身高测量:定期测量幼儿的体重和身高,了解生长发育状况。
2.生长发育指标评估:根据生长发育曲线,评估幼儿的生长发育水平。
3.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在必要时,可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了解幼儿的营养状况。
五、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营养方面的责任1.家庭营养教育:家长要关注幼儿的饮食营养,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
第3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案1. 引言在小儿生长发育阶段,正确的营养和喂养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小儿营养和喂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旨在帮助家长和保育人员了解如何为儿童提供均衡营养和安全的喂养环境。
2. 小儿营养需求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身体的发育和器官的功能。
以下是小儿不同年龄段的营养需求:2.1 婴儿期(0-12个月)•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应尽量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
•如果无法纯母乳喂养,应选择合适的婴儿配方奶粉。
•婴儿期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2 幼儿期(1-3岁)•幼儿期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等。
•应尽量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奶制品和肉类等。
2.3 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的主要营养需求与幼儿期类似。
•需要特别关注钙的摄入,以支持骨骼生长和发育。
3. 小儿喂养原则为了保证小儿获得均衡的营养,以下是一些小儿喂养的原则:3.1 频率和分量•婴儿期每天应喂养8-12次,每次应提供足够的奶量。
•幼儿期和学龄前期每天应提供3餐和2-3次小食。
•可根据孩子的饥饿程度来控制每次的分量。
3.2 多样化食物•提供多种不同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肉类、奶制品等。
•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食物,并尽量避免只提供某些特定食物。
3.3 饮水•小儿需要充足的水分来满足身体的需要。
•鼓励孩子多喝水,避免饮料和果汁的过度摄入。
3.4 餐桌礼仪•培养孩子良好的餐桌行为习惯,包括坐着进餐、慢咀嚼食物、不挑食、不乱丢食物等。
4. 儿童营养问题与解决方法儿童在营养和喂养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4.1 偏食•偏食是很常见的问题,孩子可能会拒绝吃某些食物。
•尝试提供多样化的食物,以激发孩子的食欲。
•可以将食物制成有趣的形状或色彩,增加孩子的兴趣。
4.2 过食零食•过食零食可能会导致孩子对正餐失去兴趣。
0136《学前卫生学》202009学期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学前卫生学是研究婴幼儿生理解剖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营养、防病以及心理健康的一门科学,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婴幼儿的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寻影响婴幼儿健康的多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本次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试题目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1、单选题2、判断题3、详答题4、案例分析题二、章节重点内容第一章婴幼儿的身体特点及生长发育1、激素:内分泌腺释放的化学物质叫激素。
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性成熟以及物质代谢等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牵拉肘:一种常见的肘关节损伤。
3、“婴儿扶触”: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用双手对婴儿进行有顺序、有手法技巧的扶触,来达到保健的目的。
4、新生儿期:从出生到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5、关节:可以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6、弱视给视觉造成的最大危害是不能建立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难以形成立体视觉。
7、生理性远视:5岁以前可以有生理性远视。
婴幼儿眼球的前后距离较短,物体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称为生理性远视。
随着眼球的发育,眼球前后距离变长,一般到5岁左右,就可成为正视(正常视力)。
8、上行性泌尿道感染:细菌经尿道上行,到达膀胱、肾脏,所引起的泌尿道感染,叫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9、婴幼儿的耳咽管的特点:婴幼儿的耳咽管比较短,管腔宽,位置平直。
10、脱肛:直肠从肛门脱出。
11、“精神性尿频”:幼儿进入陌生的环境,因紧张、不安可出现尿频的现象,待对环境熟悉后,尿频的现象就消失了,称为“精神性尿频”。
12、前囟闭合:前囟出生时约1~2 cm,6月左右随颅骨的骨化而逐渐缩小,一般1~岁闭合。
若前囟在1岁半尚未闭合称为前囟晚闭。
13、腕骨钙化:八块腕骨,全部钙化,大约在10岁。
幼儿营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营养对于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幼儿期是孩子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于幼儿们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幼儿所需的营养种类、来源,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膳食搭配来给幼儿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幼儿所需的营养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建幼儿身体细胞和组织的基础。
肉类、鱼类、蛋类和豆类等都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幼儿能量的主要来源,主要来自于主食如米饭、面包、蔬菜等。
3.脂肪:脂肪是维持幼儿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但要注意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植物油、鱼油等。
4.维生素:维生素对于幼儿的各项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包括维生素A、B、C、D等。
水果、蔬菜、肝脏等食物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5.矿物质:矿物质对于幼儿的骨骼发育和各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如钙、铁、锌等。
奶制品、肉类、豆类等是矿物质的丰富来源。
营养搭配为了确保幼儿能够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家长们可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膳食搭配:•多样性:多种食物搭配,避免单一食物造成营养不均衡。
•分餐:根据不同营养需要,合理分配幼儿的早餐、午餐和晚餐。
•适量:注意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过量导致肥胖或其他问题。
•烹饪方法:尽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法,如蒸、煮、烤,减少油炸食物的摄入。
•定时定量:保证幼儿的进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过久。
通过科学的营养搭配,幼儿可以获得充足丰富的营养,促进身体和智力发育,更好地适应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结语幼儿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于幼儿的发育至关重要。
家长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搭配食物,确保他们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关注幼儿营养问题,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学前儿童营养知识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前儿童应能够:1. 理解什么是营养以及儿童为什么需要营养;2. 掌握儿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3. 能够分辨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
二、教学重点1. 营养的定义以及儿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2. 健康食物与不健康食物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些食物,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特点。
问学生们吃这些食物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他们觉得这些食物对身体有益。
【导入】2. 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食物的好处,并引导他们回答儿童为什么需要营养。
(教师可适当引导提问,例如:你们喜欢吃什么?为什么需要吃这些食物?)【讲解】3.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介绍儿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并详细讲解每种营养素在儿童身体发育中的作用。
【示范】4. 以例子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的区别。
(教师可提前准备一些图片,比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健康食物的图片,以及巧克力、炸鸡等不健康食物的图片。
通过对比展示,帮助学生分辨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
)【练习】5. 分发食物图片,让学生分辨并分类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一些食物图片,让他们根据前面讲解的内容分类。
)【讨论】6. 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什么样的食物是健康的?什么样的食物是不健康的?儿童为什么应该选择健康食物?【拓展】7. 提醒学生每天正常饮食的重要性,并举例介绍一些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如贫血、肥胖等,以及这些问题与饮食习惯的关系。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营养以及儿童为什么需要营养。
我们掌握了儿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并学会了分辨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
要保持健康,我们应该选择多吃健康食物,少吃不健康食物。
五、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家后与父母一起讨论他们的饮食习惯,希望他们每天都能选择健康食物,不吃太多不健康的食物。
六、板书设计- 营养的定义以及儿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维生素- 矿物质- 健康食物与不健康食物的区别七、教学反思通过设计这节教学内容,让学前儿童在趣味的学习环境中了解到了营养的重要性,掌握了儿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以及分辨健康食物与不健康食物的能力。
《学前营养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学前营养学课程编号:总学时:36适用对象: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均衡营养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健康观;懂得七大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其食物来源,了解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及营养性疾病的防治办法,掌握儿童食谱编制的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保教工作奠定基础。
2.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营养的基本概念,各种营养素的基本功能和食物来源,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求和营养性疾病的防治方法,掌握幼儿配方制作的技巧,对幼儿园菜谱进行评价和分析,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儿园教育和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满足以下要求:(1)知识教学要求1.能够阐述营养、营养素、膳食的概念及各种营养素的生理意义。
2.掌握合理膳食的理论基础。
3.理解营养对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4.描述营养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2)能力培训要求1.能为儿童提供基本的膳食指导。
2.能对儿童进行营养教育。
3.能够为幼儿园准备食谱,并对食谱进行适当的评估。
3、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学前营养学概述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二、我国学前儿童的营养现状三、我国学龄前儿童营养研究的重点与问题教学重点:营养、健康、营养学的概念教学难点:营养的概念本章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营养、健康和营养的概念,熟悉中国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了解中国学龄前儿童营养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第一节蛋白质一、蛋白质功能二、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三、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估IV.学龄前儿童的蛋白质需求v.蛋白质的食物来源II.脂类一、脂类的分类及功能二、脂类的生理功能三、学龄前儿童的脂肪需求IV.脂肪的食物来源III.碳水化合物I.碳水化合物的分类II。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3、学龄前儿童的碳水化合物需求IV.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IV.膳食纤维一、膳食纤维及其分类二、膳食纤维的功能三、学龄前儿童膳食纤维需求IV.膳食纤维来源V.矿物质I.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