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五 中药的性能
性——性质、特征:四气、五味、归
性 能
经、升降浮沉、毒性。
(药性) 能——作用:功效,主治。
气味——苦寒。
性 归经——心、胃、大肠经。
升降浮沉——沉降。
吸收,外用少刺激。
32
火制:
清炒——便于粉碎、缓和药性,便于
有效成份的煎出。或增强收
炒
敛止血作用。
减少药物刺激性,增效。
固体辅料炒
使药物酥脆易煎便服。
33
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蜜炙——滋补强壮的作用。
炙 醋炙——引药入肝,止痛,减毒。
酒炙——升提、通经活血。
盐炙——引药入肾,补肾作用。
中药理论
俗语云:“识医不识药,
十医九不着”
⑶ 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⑷ 在现代医药学中的地位
6
三.学习《中药学》的要求
1.掌握中药、中药学的概念和中药学基本
理论知识(性能、炮制目的、配伍关
系、 用药禁忌等)。
2.掌握130余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 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 意义者)及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 (指一味药品因品种不同而效用有别者) 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 用注意。
人功,卒无裨益。” 《千金翼方》
21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贮藏中药,由于药材受外界因素和 自身因素的影响,质量不断发生变化, 其变化的性质和程度各有不同。质变后 的中药,质量低劣,有效成分损失,可 致疗效降低,失去药用价值,甚至产生 不良反应,危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