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石油通道
- 格式:doc
- 大小:376.5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石油进出口情况简介[指南] 中国石油进出口情况简介在当今世界,各国对石油的争夺日益加剧。
作为战略储备资源的石油一直以来都是处于重要的地位。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同时又是世界排名第五的石油生产大国。
研究我国的石油进出口现状,问题极其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来改善石油垄断的现状,二来加强国家抗能源危机的能力,三促进国内能源的合理稳定。
近几年大陆石油贸易概况中国的石油消费日益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很高。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又都对我国能源安全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此后我国是有的进口数额逐年攀升,2008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突破50,“警戒线”。
截止到2010年上半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进一步扩大至55.14%。
目前中国每天的石油消耗量为530万桶,而产量仅为350万桶,其缺口180万桶需要进口,进口量约占三分之一。
中国石油的主要进口国和主要进口路线。
就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总23931万吨,其中沙特(4195.3万吨)、安哥拉(3217 .2万吨)、伊朗(2314 .7万吨)、俄罗斯(1530 .4万吨)、苏丹(1219.1万吨)、阿曼(1163.8万吨)、伊拉克(716.3万吨)、科威特(707.6万吨)、利比亚(634.4万吨)、哈萨克斯坦(600.6万吨) ,按照主要进口路线而言,有海上进口路线,路上进口路线,海上进口线,是从波斯湾,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再经亚丁湾,绕过印度办到南端,经过马六甲海峡,穿越红海到达中国,海上的石油进口量占中国石油种进口量的58%,是中国最主要的石油进口路线,路上石油进口路线,可以分为两条,东北进口路线,即中俄石油管道,由俄罗斯的斯科沃罗季诺到我国大庆,年运油量为1500万吨,第二条是西北进口,即中哈石油管道,从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城市阿克劳到我国新疆的阿拉山口。
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来源和途径有哪些?2015-3-24 国际业务在线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单位:千桶/日):进口主要来源是沙特,安哥拉,伊朗;未来将会加大在阿联酋和伊拉克的进口。
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途径:(1)海运航线是最重要进口来源,主要有4条:中东航线,拉美航线,非洲航线,东南亚航线。
其中进口总量70 %要经过马六甲海峡(2)未来LNG进口的四条航线(图上未标,距离为根据航线估计):非洲航线:东非坦桑尼亚-广州10 500 km中东航线:卡塔尔多哈-广州10 000 km北美航线:温哥华-上海9 500 km澳洲航线:佩思-香港7000 km其中北美LNG进口航线:优势在于不通过海峡,且距离短于从非洲和中东进口,是较优选择;(3)管道3个方向,是海运航线的重要补充:西北油气通道:中哈油管线、中哈气管线;西南油气通道:中缅油管线、中缅气管线;东北油气通道:中俄油管线;一年级上册语文学习要求(一)汉语拼音1、拼音集中学习历时5——6周。
2、正确拼读音节是整个拼音学习的重难点,多借助拼音读课文、儿歌、故事等,在识字、阅读、生活中反复运用加以巩固。
3、背诵默写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表。
(在课本43页)4、注意声母、韵母、声调齐全。
注意轻声、变调、三拼音节以及j、q、x、y和ü、üē、ün相拼时ü上的两点必须去掉。
(二)识字与写字1、认识汉字400个(生字表一),会写100个(生字表二)。
2、课文后两条蓝线内的是“会认的字”,只要求孩子见字能认识,并能口头说词;田字格里的字是“会写的字”,要求孩子不仅能写正确,笔顺也要正确,还要能听写(或默写)、会组词、会应用。
3、按笔顺规则写字(教材中每课都有需要会写汉字的带笔顺范写),笔画中注意起笔、运笔、收笔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并且认真读帖,注意占格,字要正确、美观、整洁。
4、养成良好写字习惯,书写姿势正确。
(坐姿、执笔、头、本子)(三)阅读1.课文:每篇至少读5遍,正确、流利、熟练(会背)。
刘支强参与扑灭山火山中小站-新康丹在出厂时没有正确安装,方向上下颠倒了。
他们把零件按正确顺序和方向重新回装,这台设备完成大修,再没有发生烧机油的问题。
设备出现的这些“低级错误”经过刘支强和同事的细心排查逐一得到更正,保障了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通过一系列技术问题的解决,刘支强和同事们总结、摸索出一套处理泵机组故障的技术方法,编制完成《设备电子“病历本”》工作台账,像设备“医生”一样专门记录各型设备故障出现的现象、处理措施等详细信息。
他们还编制出图文并茂的《故障处理完工报告》,让大家方便相互交流学习。
刘支强带领同事们进一步实现了管理信息化。
他们自主开发《中缅天然气管道物性及工艺计算软件》《中缅原油管道输油主泵机组故障快速诊断与统计分析软件》《中缅管道天然气发电机日常维护管理软件》等多个设备运行管理软件,都已取得国家版权“新康丹人不甘于完成普通任务和按部就班,长期坚持结合生产运行实际,持续推进小改小革,已经完成多项技术革新,在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刘支强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单向阀阀井作业受限,他们制作专用作业工具,用千斤顶分步加力开阀,在多次单向阀开启作业中取得良好效果;自制空冷器风扇电机拆装支架集成设备,确保作业安全的同时,提高了劳动效率;自制泵机组空气过滤器防虫网,确保了进气质量;研究发电机维护过程的降本增效综合措施,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经测算,年节约成本约10万美元;制作完成收球小车、收油槽、推杆、拉杆及叉车前端固定卡头等,实现收发清管器的机械辅助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2016年,新康丹泵站集体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并多次获得中油国际管刘支强操作工艺阀门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年度先进工作者”、“杰出员工”、“优秀员工”,中油国际公司“青年岗位能手”……这就是独处深山不寂寞的新康丹人拿出的亮眼成绩单。
既然选择了坚守,就让坚守变得更加精彩,更加有价值,更加有意义,让无悔的青春在大山之中熠熠生辉。
中国三条石油管道
近年来,中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于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为满足能源需求,中国建设
了三条重要的石油管道,分别是中国—哈萨克斯坦管道、中国—俄罗
斯管道和中国—缅甸管道。
接下来将逐一介绍这三条管道。
第一条管道是中国—哈萨克斯坦管道,这条管道是中国和哈萨克
斯坦两国为增强经济合作所共建,全长1434千米,运输能力为2000
万吨/年。
中国—哈萨克斯坦管道外输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重要
经济圈,对于满足我国东部地区能源需求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条管道是中国—俄罗斯管道,这条管道全长2921千米,运
输能力为3000万吨/年。
该管道是中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其建成后将有效增加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此外,这条管道还得到
了俄罗斯境内的轨道交通运输补充,实现了省时、省力、省成本的优势。
最后一条管道是中国—缅甸管道,这条管道全长771千米,分为
原油管和天然气管,其原油运输能力为2200万吨/年,天然气运输能
力为120亿立方米/年。
这条管道连接了中国的云南省和缅甸的若开邦,是中国对外运输石油的第三大通道。
通过这两根管道,中国可以直接
从缅甸进口原油和天然气,满足国内能源需求。
总之,中国建设三条石油管道是为了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增强国
家安全保障能力和推动经济发展。
这些管道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我国
能源短缺问题,也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缅甸等国家的经济
合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加强了本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河西走廊——中国的油气管廊作者:王保群来源:《石油知识》 2013年第6期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为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不仅是内地通往西部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将西部油气资源输往内地的重要能源通道。
与河西走廊相关的大型油气管道包括:已建成的西气东输、西部原油管道、西部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二线,施工中的西气东输三线,设计中的西气东输四线,前期论证中的西气东输五线、新粤浙天然气管道等8条油气管道。
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是中石油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而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工程,起于新疆塔里木油田,终止于上海白鹤末站,全长3864公里,管径1016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为120亿方/年,后经增输改造至170亿方/年,于2003年建成投产。
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是当时国内最长、途径省份最多、地形地貌最复杂、输气量最大、工程投资最高、大型河流穿越最多的天然气管道,该管道将塔里木油田天然气输往东部地区,对改善沿线环境质量,提高沿线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部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是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西起新疆乌鲁木齐市,东至甘肃省兰州市,长1883公里,管径813毫米,设计压力8兆帕,设计输量2000万吨/年,于2007年建成投产。
该管道建成投产后,与中哈石油管道共同组成“西油东送”战略通道,对实现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部成品油管道西部成品油管道与西部原油管道是孪生兄妹,均起于乌鲁木齐,终止于兰州市,并且同期建设、同沟敷设、站场合建,长1858公里,管径55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000万吨/年,于2006年建成投产。
该管道的建设对促进新疆、甘肃两省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四大陆路进口原油通道————————————————————————————————作者:————————————————————————————————日期:我国四大陆路进口原油通道-工程论文我国四大陆路进口原油通道王保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也在节节攀升。
2014年我国原油消费总量508亿吨,对外依存度595%。
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原油资源需求,我国已建和在建中哈原油管道、中缅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二线等4条进口原油管道,进口能力达7000万吨/年。
中哈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起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途经阿克纠宾、肯基亚克,止于我国新疆距国境线2 2公里的阿拉山口末站,管道全长2798公里,管径610/813毫米,设计压力6 3兆帕斯卡,设计输送能力为2000万吨/年。
其中,阿塔苏阿拉山段于2006年7月20日投入商业运行;该管道阿特劳阿塔苏段于2009年7月建成投产,管道实现全线贯通;管道最后一座输油泵站于2013年12月13日建成并通过哈萨克斯坦国家相关部门验收,输送能力达到设计输量的2000万吨/年。
该管道是我国第一条进口原油管道,由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运输股份公司各自参股50%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中哈原油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该管道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
该管道在新疆阿拉山口进入中国境内,与国内阿拉山口独山子原油管道、独山子一乌鲁木齐原油管道以及西部原油管道等相连通,将进口原油输往内地备大炼厂。
截至2015年5月6日,该管道累计向中国输送原油这800035万吨。
中缅原油管道中缅原油管道起自缅甸西海岸马德岛的皎漂首站,从中缅边境瑞丽进入中国,再经云南省、贵州省,止于重庆市,与中缅天然气管道主体并行敷设,干线管道全长2402公里,其中缅甸境内长771公里,中国境内长1631公里。
该项目缅甸境内段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缅甸国家油气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股比50.9%:491%)负责缅甸境内管道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管道长771公里,管径813毫米,设计输量2200万吨/年。
浅析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中国是石油、成品油生产和消费的大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93年开始,中国加入石油净进口国行列,而且进口量逐年加大。
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9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
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成为近年来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经过多年努力,东北、西北、西南陆上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
中国进一步实施“走出去”的跨国石油经营战略,参与国际石油市场新秩序的建立,鉴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走势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今后中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参与度、影响度都将大大提高。
中国石油进口现状由于我国石油储量和国内产能满足不了快速发展的经济需求,因此,我国石油进口规模越来越大。
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1999年我国原油及油品净进口达4000万吨,占当年石油消费量的20% 以上。
2000年我国石油进口达7000多万吨,2005年我国原油净进口11875万吨,成品油净进口1742万吨,全年石油净进口13617万吨。
2006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368万吨,同比增长1.7%;石油净进口16287万吨,同比增长19.6%。
其中,原油净进口13884万吨,增长16.9%;成品油净进口2403万吨,增长37.9%。
2010年,我国石油供需缺口达到1亿吨,据预测2020年将为2亿吨,(如表所示)进口多元化的成就1、分散进口风险实行石油进口地域多元化战略,分散进口风险。
作为世界石油供应“心脏地带”的中东,拥有世界最大的石油储量和出口能力。
中国目前有一半以上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
由于中东地区局势动荡,因此,石油进口过分依赖中东存在很大的风险。
为此,中国应在继续稳定中东传统石油进口市场的基础上,逐渐深化与俄罗斯及中亚产油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
可以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建立包括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地区主义及分离主义在内的石油安全战略联盟。
另外,不断拓展非洲、拉美的新兴市场也是实行多元化战略的重要方向。
龙源期刊网 我国四大跨国油气管道作者:何昭吴艳蕊来源:《地理教育》2014年第06期中哈石油管道我国首条跨境原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全长3 088千米,其中哈萨克斯坦境内2 818千米,中国境内270千米。
整个工程分三期:一期工程,从哈萨克斯坦的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管道全长448千米;二期工程,从哈萨克斯坦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独山子,管道全长1 300千米;三期工程,对接肯基亚克、阿塔苏两地的管道,全长约1 340千米。
初期年输油能力600万吨,最终年输油能力1 500万吨。
从2006年建成至2012年末,该石油管道累计进口原油突破5 000万吨。
哈萨克斯坦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平稳,中哈陆上相连,输送便捷,不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输送的安全系数,中哈石油管道更具有特殊的国家安全意义。
中俄石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俄边境加林达计量站穿越黑龙江,途经我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县市,到达我国石油城——大庆。
管道全长1 030千米,设计年输量1 500万吨,最大年输油量3 000万吨,2011年1月投入运行。
俄罗斯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随着西伯利亚地区石油产量的快速增长,急需开拓国际市场。
同时,我国东北地区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东北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石化基地。
该管道的建成对我国东北地区的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由A、B、C、D四条管道组成,其中A和B两条管线2009年12月投入运营。
A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附近,与土国境内拟建的出口天然气管道衔接,每年接收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300亿立方米;B管道起点设在哈萨克斯坦境内,已建中央—中亚输气管道别依涅乌压气站,与该压气站的管道衔接,每年接收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100亿立方米。
来自两个方向的管道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奇姆肯特汇合,最终到达我国西部边境口岸霍尔果斯,途经新疆、湖北、浙江等省份,向东抵达上海,向南抵达广州、香港,天然气管道总长度超过1万千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天然气大动脉。
海上生命线—国际原油贸易八大通道海上通道石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由于全球石油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石油贸易在国际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全球约有一半的原油是利用油轮经固定的海上通道运送到目的地的,而全球石油海运线路又多处狭窄而重要的“咽喉”通道,无论这些海上输油路线出现什么问题,即使只是暂时性的阻塞或关闭,也可能导致能源总成本和世界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
国际原油贸易八大海上要道出于成本考虑,这些海上运输通道都是尽可能短的航线。
石油油轮在这些要塞点同样容易受到海盗盗窃、恐怖袭击、战争或政治动荡、石油泄漏等运输事故的影响。
目前,全球原油贸易的海上交通要道主要有八条。
本文对全球八大原油贸易“咽喉要道”进行了梳理,它们分别是: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土耳其海峡、巴拿马海峡、丹麦海峡、好望角。
霍尔木兹海峡的卫星图片通道1——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曼和伊朗之间,连接波斯湾、阿曼湾和阿拉伯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油运输“咽喉要道”,被西方誉为“海上生命线”。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每天经过这条海峡的原油约占全球海上石油贸易量的30%。
2018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油轮运量约占全球海运原油贸易总量的三分之一。
来自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伊朗和伊拉克的原油全部都要通过这条海峡交付给国际买家。
据EIA 估计,从这里运输的原油大约80%流入亚洲市场,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是原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往亚洲的最大目的地。
霍尔木兹海峡还有个优势: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宽21英里,全球体量最大的油轮都可以从容通过。
石油经霍尔木兹海峡外销的路线主要有三条:波斯湾——马六甲海峡——亚太、澳洲及美国西岸波斯湾——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欧洲及美国东岸波斯湾——好望角——北大西洋——欧洲地区正是依赖这样一条极具战略意义的原油贸易“咽喉”要道,伊朗在国际社会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全球15大国际原油运输管道一.里海油区里海含油气盆地是世界第三大油气资源富集区,被誉为“第二个中东”。
据美国能源部估计,里海石油地质储量约200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8%。
(一).哈萨克斯坦原油出口管道1.中哈原油管道【来源】:西起里海的阿塔苏。
【横跨】:途经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肯基亚克。
【终点】:终点为中哈边界博州阿拉山口市。
【长度】:全长2798公里。
【能力】:设计年供油能力2000万吨。
【建成】:06年投产。
2.阿特劳-萨马尔原油管道【来源】:哈萨克斯坦阿特劳。
【横跨】:哈萨克斯坦。
【终点】:在俄罗斯萨马尔汇入俄罗斯管道,可通过管道运往欧洲,也可以运送到乌克兰敖德萨和俄罗斯新罗西斯克再通过油船运往欧洲。
【长度】:总长695公里。
【能力】:年输油能力1500万吨。
【建成】:苏联时期。
3.里海财团管道(CPC,阿特劳-新罗西斯克)【来源】:哈萨克斯坦阿特劳田吉兹等油田。
【横跨】:里海和高加索。
【终点】:新罗西斯克。
【长度】:1500多公里。
【能力】:年输油能力6700万吨。
【建成】:01年投产。
(二).阿塞拜疆原油出口管道1.巴库-新罗西斯克输油管线(巴库-格罗兹尼-新罗西斯克)【来源】:阿塞拜疆巴库。
【横跨】:高加索(阿塞拜疆和俄罗斯)。
【终点】:俄罗斯新罗西斯克。
【长度】:长度为1347公里。
【能力】:目前年运输量百万吨,已经不是阿塞拜疆外送石油主要通道。
【建成】:1997年10月25日投入运营。
2.巴库-苏普萨原油管道(巴库-第比利斯-苏普萨)【来源】:阿塞拜疆巴库。
【横跨】:外高加索(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终点】:到黑海港口苏普萨,再经过油船运往敖德萨进而运往欧洲。
【长度】:管道总长920公里。
【能力】:年运输1500万吨。
【建成】:1999年4月17日投入运营。
3.巴杰原油管道(BTC,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来源】:阿塞拜疆巴库。
【横跨】: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
【终点】:土耳其杰伊汉港口,进而通过地中海运送到欧洲。
论中国海上油气通道安全作者:张明明来源:《当代世界》2015年第03期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能源国际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已在西北、东北、西南三大方向布阵能源进口通道,这三个方向通道与原有海上航运通道一起,形成了中国油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见图)。
但是,在陆上三大通道形成的同时,中国海上通道的重要性是否会下降,其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中国该如何应对?本文将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中国海上油气通道概况目前,中国从海外进口原油和天然气主要需经以下几条海运路线:第一条为中东航线。
中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主要是从波斯湾出发,穿过霍尔木兹海峡,经阿拉伯海进入印度洋,再从马六甲海峡抵达中国南海地区,最终经台湾海峡到达中国内地。
第二条是非洲航线,其中又分为两条。
一条是由北非地区出发,从地中海起航,经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穿过曼德海峡,再过亚丁湾,入阿拉伯海,渡过印度洋,由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另一条是由西非地区出发,经过好望角,入印度洋,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
第三条是东南亚航线。
经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到中国内地。
此外,还有南美航线,经巴拿马运河入太平洋,最终至中国。
观察上述线路图可看出,中国海上能源通道航距漫长,且线路单一,这是由中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中国地处东亚,油气进口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在其他新航线未开辟的情况下,就使得中国海上的油气运输不得不走上述特定线路和通道。
中国海上油气通道的重要性论及中国海上油气通道的重要性,首先应看到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的不断提高。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2007年,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全年总进口石油达1.84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0.3%。
2009年中国进口石油突破2亿吨大关。
2013年中国进口石油达2.82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5.6%。
有学者认为,石油进口依存度高低可代表一个国家经济的安全程度。
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高于50%,说明中国经济已过“危机”线。
中缅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简介中缅油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是中国第四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1] ,于2010年开工建设,管道总体为天然气石油双线并行[2] 。
其中缅甸境内全长771公里,原油管道国内全长1631公里,天然气管道国内全长1727公里。
原油管道设计年输原油2200万吨,天然气管道年输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该项工程总共耗资25亿美元[2] 。
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
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Kyaukpyu港。
经缅甸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和掸邦,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中缅油气管道中国境内段途经云南、贵州、广西、重庆4省区市、23个地级市、73个县市。
中国境内段工程入境后,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输油管道经贵州到达重庆,输气管道经贵州到达广西。
管道境外和境内段分别于2010年6月3日和9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是中国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3] 。
中缅油气管道可使来自中东的原油绕过马六甲海峡,经印度洋在缅甸上岸,由管道输送到中国。
对改善中国西南地区能源紧缺,保障能源供给安全,实现油气进口方式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
管道长度缅甸境内全长771公里。
原油管道国内全长1631公里。
天然气管道国内全长1727公里。
运送能力这条管道每年能向国内输送12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原油管道的设计能力则为2200万吨/年。
配套项目中缅油气管道中国境内段示意图云南省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在安宁市草铺镇。
中缅天然气管道沿途经过贵州省13个县。
贵州正沿线建设车用天然气项目、天然气调峰电站项目和低碳工业园项目。
预计总投资约70亿元。
重庆正加快长寿化工园区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的规划。
而之前为充分利用中缅原油管道所输送的原油,重庆已将巴斯夫等国际石油化工巨头引入长寿化工园区[4] 。
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2004年8月,云南大学能源专家吴磊等3人提出了一份《关于修建从缅甸实兑到昆明输油管道的建议》的研究报告。
油田管道建设国际市场开发策略的若干探索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这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大挑战。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使得我国部分企业发生了转型,而有的企业由于承受不了外界的压力纷纷倒闭。
而对这种外界的压力,我国的企业要想在国际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石油管道建设从建国以来就已经开始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这个行业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还要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在如今的经济大环境下,我国石油管道建设要向国际市场迈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标签:国际形势;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经济环境;管道建设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的石油管道建设技术逐渐成熟,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同时也与世界先进的石油管道建设技术越来越靠近,甚至有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再加上国际石油贸易进一步的深化,使石油管道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我国的石油运输做出了很大贡献。
然而在当今社会,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石油管道建设行业也不例外。
而对复杂的竞争形势,打开国际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石油管道建设为研究对象,简要探讨了国际市场开发途径。
1石油管道建设特点1.1原油管道建设的技术特点及分析现在我国石油管道建设已经实现了密闭输送;对于容易凝结粘度比较高的原油采取添加特殊降凝剂的方法来降低原油的粘稠度,这种技术在全世界也是少有的;对于低输入量运行的加热技术以及综合处理输出工艺已经和世界接轨;对于在运输中必备的降凝剂和减组剂的实际性能已达到国际标准;很多高度落差比较人的地段也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在管道的用管等级上达到X65。
虽然我国的石油管道建设在某此方面还赶不上世界水平,但却一直朝着世界水平迈进,可以预见的是我国石油管道建设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中国国际石油通道
中缅油气管道于2010年开工,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通道。
该管线是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双管线。
中石油称原油管道工程已完成94%,投产目标可控。
中缅原油管道在缅内全长771公里,管道将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出发,经缅甸若开邦、马圭省、曼德勒省和掸邦,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进入中国,最后通到昆明
中亚—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负责规划建设运营。
主要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及国内塔里木、准噶尔、吐哈、长庆气田,年供气300亿立方米,可稳定供气30年以上。
这一规模相当于201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1070亿立方米)的三分之一。
该工程主要由两大管线组成,境外部分为中亚天然气管道,总长2018公里;境内部分为西气东输二线,管线全长8794公里。
是世界上输气距离最长(10812公里)、输气管压力最大(12兆帕)、钢级最高(X80钢)的大口径输气管线。
工程起点位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阿姆河右岸天然气处理厂,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阿拉山口进入中国新疆霍尔果斯。
其中土库曼斯坦境内长188公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长530公里,哈萨克斯坦境内长1300公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于2008年1月敲定建设方案,2月22日宣布开工,工程总投资1434.9亿元,建设1条干线,8条支干线,26座压气站,3座地下储气库和深圳LNG调峰站,管线全长8794公里。
工程西接从新疆霍尔果斯入境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经新疆独山子、乌鲁木齐,在红柳与西气东输一期线路重合,然后向东经甘肃酒泉、山丹、武威,在宁夏中卫过黄河后,与西气东输一期线路分开,向东南经陕西西安、江西南昌、赣州,到达广州。
干线全长4945公里。
此外还要建设八条支线,覆盖国内主要用气城市。
这8条支线分别为:新疆轮南—吐鲁番、宁夏中卫—陕西靖边、河南洛阳—江苏徐州、江西南昌—上海、江西樟树—湖南湘潭、广东翁源-深圳、广东广州-广西南宁、广东肇庆-湛江。
支线总长3849公里。
沿线城市内天然气管网配套建设,还需投资673亿元。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以宁夏中卫为界分为东、西两段,霍尔果斯—中卫段干线和中卫—靖边联络线为西段,已于2009年底建成投产,中卫—广州段线为东段。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经中国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13个市、县、区,止于大庆末站。
管道全长999.04公里,俄罗斯境内72公里,中国境内927.04公里。
按照双方协定,俄罗斯将通过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20年。
中俄原油管道2010年11月1日进入试运行阶段。
2012年9月,中俄石油管道谈判历经15年,最终签约。
中国海陆石油输送大通道
目前看,分布在全球的最重要的16条战略水道和数十条内陆通道都可以作为石油的输送路线,但基于经济、地缘因素,特别是战略对手间的遏制和有效控制因素,上述通道并不能够让任何的国家和地区确保能源通道无阻碍通过和便捷使用。
特别是中国,作为西方竭力遏制的重要对手,在现实中可利用的通道只有10条左右。
海运方面,除去地区冲突或战时因素,目前可供中国正常使用的航道有四条。
一是中东航道,即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二是非洲航道,即北非—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三是东南亚航道,即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中国;四是太平洋
航道,即美洲—巴拿马运河—西太平洋—南中国海。
管运方面,目前,中哈石油运输管道的投入使用,使得中国每年可以从哈获得2000万吨石油,俄罗斯石油也可从这里“借道”出口中国。
巴基斯坦克瓜达尔港工程输油线路,,通过这条油管能使中国直接获得中东和海湾地区的石油。
中缅天然气管线,云南昆明—缅甸瑞丽—时兑港和2009年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建设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即将完工,之后的中国境内石油管道将逐步完善,可以达到每年从俄进口1500万吨的石油。
路运方面,已经或即将使用的铁路运输有6条线路,即俄伊尔库茨克—中国满洲里、哈萨克斯坦—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及中国与巴基斯坦陆续开通的四条国际道路运输线。
中国石油通道上的“虚与实”
能源战略通道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核心利益,中国海上石油进口通道现在的安全不一定会是明天的安全。
这需要我们正视现实、展望未来,尤其要立足现在,面对诸多现实的、长远的、不确定的安全隐患。
一是马六甲因素。
马六甲因素是中国海上石油通道安全的最重要的隐患。
造成这个因素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多年来美、日、俄、印等大国为控制马六甲海峡一直进行的明争暗斗,使得该地区已成为当今全球石油通道热点中的“沸点”。
虽然近年来中国海上力量不断加大海军交流,但在相对一个时期内,对于海军实力尚不够强大的中国来说,现阶段的海上石油进口命脉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制于人;其次是安全因素。
众所周知,马六甲海盗活动依然猖獗,并对马六甲海道形成一定的传统威胁,其与南中国海共同形成的海盗犯罪活动无疑增大了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运输线的风险;三是马六甲海峡的通行能力因素。
马六甲海峡主航道最宽处不足4公里,只能通过20万吨以下的油轮,虽然目前可通过中国几乎全部的大型油轮,但随着今后中国建造超大型油轮技术能力的提高和石油运输量的不断增加,超大型船只通行问题必将显现,这就需要重新选择绕行其他水道。
对此有专家人士分析,印度尼西亚的巽他水道或龙目水道对中国的意义将会变大。
二是南中国海因素。
南中国海问题已在近年来受到国际性关注,不仅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甚至军事利益的交汇点,也演变成为包括众多大国在内的地缘政治的控制点。
众多国家逐步强化各自对已占岛礁和海域的军事控制,加快了对南中国海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并不断与中国在南沙主权和资源开发问题上发生实质性摩擦与碰撞。
对此,专业人士认为,经马六甲海峡通过南海地区前往中国的油路充满了变数。
在南中国海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前,该海域的运输线路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
三是中东和非洲因素。
目前,源自中东地区的石油占据中国石油运输量的50%,是中国进口石油的极其重要的通道,未来中国对该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不仅不会下降,而且还会变大。
中东因素也可称为冲突或战争因素,其根源就在于美国对该地区石油能源的控制。
专家指出,做为中东地区的能源通道,是多方的利益矛盾集合体。
在战时敌对状态下,通道安全难以保障。
如海湾危机期间,土耳其、沙特关闭了境内输送伊拉克石油的输油管道,伊拉克经波斯湾到霍尔木兹海峡的出口通道也被美国封锁。
此前,美国与伊朗紧张时期,伊朗当局警告说,一旦遭到军事打击,伊朗将封锁海湾和霍尔木兹海峡石油运输通道。
此外,非洲地区一直是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的主要地区,局部冲突持续不断,恐怖事件频繁发生。
特别是美国早在10年前,就称该地区的石油极其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战略产品,并把西非地区看作是对美国“战略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必要时要使用武力来保护美国在该地区的石油来源。
基于此,在“特殊时期”我们要充分重视该地区将对中国石油运输产生巨大的运输风险。
四是陆路因素。
虽然海路是石油运输的主渠道,但陆地渠道也不能忽视。
特别是当主渠道
受到控制或被封锁时,最大限度地发挥陆路输送功能,可缓解能源运输压力。
今年4月,在冲破美日韩以各种手段对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施加后,俄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建设的2496公里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仅剩46公里。
专家称,这条通道将是未来中国能源需求的极其重要的“管运命脉”。
此外,中国已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投资,进行石油开发和运输管道建设。
同样,中亚油路相信在未来的10~20年内,随着上合组织的正常运作和高度合作,将发挥“东西互补、齐头并进”的作用。
(《环球视野》摘自2009年6月15日《知识博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