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240.06 KB
- 文档页数: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摘要】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方法以15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以142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结果 2组患者fbg,2hpbg,hba1c水平均高于正常,且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6.9±3.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9.6±2.4)μmol/l,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2组比较用t检验,以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6.9±3.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9.6±2.4)μmol/l,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有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75%与冠心病直接相关。
2型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的2~4倍。
有资料显示,国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率为38%,国外达到50%以上。
无症状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率为22%。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机制复杂,有很多学说被提出,比如脂中毒学说,血流动力学异常,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异常等。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cy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2]。
hcy又称为高半胱氨酸,在体内不能合成,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
体内hcy高水平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引起内皮细胞活性下降甚至脱落;使内皮素浓度升高,影响血管舒缩功能;hcy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吞噬过氧化脂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特征性泡沫细胞;另外,hcy还影响凝血因子的功能,使血小板粘附性增强,导致血液高凝,增加血脂沉积于血管壁的几率[3~4]。
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
分析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糖尿病患者患上冠心病的概率高于一般人,其中无症状冠状动脉钙化是冠心病的早期表现之一。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早期预防。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研究这些危险因素与该疾病发生的关系,以为该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收集2015-2020年间在某医院接受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病史、生活方式、体征、实验室检查和X 光摄像。
筛选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合并无症状冠状动脉钙化组和未合并冠状动脉钙化组。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BMI、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血脂、肝肾功能等危险因素与该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提供依据,为个体化防治提供参考,从而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梁金花1,陈图刚2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东湛江524000;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湛江524000[摘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两者共病发生率逐年升高。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预后较差,疾病负担日益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本文综述了T2DM合并CHD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案,总结了临床相关研究的进展,对如何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进一步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冠心病;危险因素;机制;治疗[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2(a)-0189-05 Research Progres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LIANG Jinhua1, CHEN Tugang21.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524000 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524000 China[Abstrac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re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in clinic, and the incidence of their comorbidity increases year by yea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M) are generally com⁃plicated by diffu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poor prognosis and increasing disease burden,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health of patient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plans of T2DM with CHD, and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of clinical research,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arly diagnosis, early intervention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of disease prognosis.[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Mechanism; Heal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其成因复杂,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主要特征为慢性高血糖。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2~4倍。
而由心脑血管疾病引起死亡者又约占糖尿病患者病死率的80%,其中冠心病占死亡原因的55%。
笔者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防范或延缓冠心病的发生。
对象和方法2004~2008年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中,按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103例,其中男64例,女40例,合并冠心病30例。
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0例和非冠心病组73例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测定体重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法)、甘油三酯(tg)和血清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apoal)、载脂蛋白b(apob)、血清尿酸(ua)。
统计学处理方法:以x±s表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临床资料和测量指标比较用t 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法。
结果非冠心病组与合并冠心病组临床资料及各项检测指标,见表1。
多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
讨论冠心病是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研究证明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甚至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危险因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显著增加。
大量的循征医学资料证明,60%糖尿病患者死于冠心病,糖尿病冠心病与糖尿病非冠心病患者相比,病情容易恶化,预后差。
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脂质异常(高tg、低hdl和高ldl)、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凝血、纤溶活性受损,因而,糖尿病不仅作为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还可以增加其他危险因素的危险性。
袁申元等报告,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高达26.9%。
本组2型糖尿病103例中并发冠心病30例,发生率为26.5%,与其报道一致。
流行病学研究已基本明确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肥胖、年龄、性别、吸烟等。
本研究采用多因素分析,经计算机统计,从12个因素中选出与2型糖尿病病人冠心病发病可能相关的7个因素: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bmi、空腹血清c肽、tg、ua。
【推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范文模板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分析[摘要]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该院201X年3月―201X年3月所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合并2型糖尿病者作为实验组(44例),将未合并2型糖尿病者作为对照组(44例);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如年龄、血压以及各实验指标等)进行观察与监测,且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TG、HDL-C、UA、尿酸、血糖以及收缩压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TC、LDC-C、尿素氮、肌酐以及舒张压指标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如高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等,且其TG、HDL-C、UA指标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 冠心病;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X)02(b)-0094-03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多见、多发的疾病,其是因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致使血管腔受阻或狭窄,心肌缺氧、缺血乃至坏死,最终而诱发的心脏病[1]。
临床上诱发冠心病的因素有许多,而2型糖尿病就是其中的一种,相较于单纯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更高[2]。
因此,为提升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鉴于此,该研究将对该院201X年3月―201X年3月所收治的44例冠心病合并2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耐糖性及脂代谢功能紊乱,胰岛素抵抗性强,极易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出现破裂等风险提升[2]。
也有临床研究发现,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高尿酸血会增加冠心病患者死亡风险,且血脂异常也是引起冠心病、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
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是临床实验室指标之一,常用来评估患者血液系统中维生素D状态,其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4]。
血清胆红素也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和重要因素之一[5]。
本研究旨在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脂和25(OH)D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收治的99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临床糖尿病及冠心病诊断标准[6-7];(2)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者;(2)认知功能障碍或具有精神类疾病;(3)既往冠脉搭桥术、血管支架植入等手术史;(4)家族遗传过敏史。
根据冠脉病变程度SYNTAX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三组,其中轻度组(SYNTAX<22分)32例,中度组(SYNTAX为23~32分)31例,重度组(SCORAD>33分)36例。
另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四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TC increase,TG increase,LDL-C increase,SUA increase,HDL-C decrease,and25(OH)D decrease were risk factors for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0.05).Conclusion The deficiency and insufficiency of25(OH)D and poor cholesterol metabolism were found in CHD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The increase of TC,TG,LDL-C,and SUA and the decrease of HDL-C and25(OH)D are risk factors for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Type2diabetes;Blood uric acid;Glycated hemoglobin;25hydroxyvitamin D[25(OH)D];Correlation表1不同组别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x-±s]Table1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among the four groups[n(%),x-±s]组别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χ2/F值P值例数36313230男性15(41.67)12(38.71)12(37.50)15(50.00)女性21(58.33)19(61.29)20(62.50)15(50.00)1.1930.754平均年龄(岁)59.43±11.3259.35±11.1557.33±13.1558.31±13.280.2100.886体质量指数(kg/m2)27.72±3.2626.73±3.2426.75±3.2827.35±3.400.7200.540糖尿病史(年)5.43±1.245.43±1.245.63±1.54-2.0320.362性别1.2方法抽取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尿酸(SUA)水平、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OH)D相关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的持续时间和血糖控制不良等。
第一,高血压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过度增厚,减少血管弹性,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生率。
而心脑血管疾病往往是由于动脉硬化引起的,因此高血压会加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
第二,高血脂也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脂意味着体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增加,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肥胖也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可以引起胰岛素抵抗,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
肥胖还会导致脂肪组织释放大量脂肪酸,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第五,血糖控制不良也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糖会造成内皮细胞损伤,使血管功能受损,加速动脉硬化的发生。
高血糖还会促使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产生,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
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我们应该通过综合干预来降低患者的风险。
这包括积极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合理控制体重,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定期接受心脑血管疾病的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定期进行冠心病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方案,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柴晓芮;郭志超;叶中倪【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216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n=119)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n=97),分别检测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FFA、UACR、Hcy,明显升高[(0.80±0.35) mmol/Lvs(0.53±0.20) mmol/L,P=0.035;(65.80±7.50) mg/g vs(40.99±6.07) mg/g,P=0.029;(19.36±6.33)μmol/Lvs(12.93±7.07)μmol/L,P=0.0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FA(OR=2.335,95%CI:1.770 ~4.018,P =0.018)、UACR(OR=1.166,95% CI:1.082 ~2.330,P=0.032)、Hcy (OR=2.113,95%CI:1.810~3.770,P=0.026)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FFA、UACR、Hcy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16(027)006【总页数】3页(P586-588)【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游离脂肪酸;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同型半胱氨酸;危险因素【作者】柴晓芮;郭志超;叶中倪【作者单位】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检验中心;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检验中心;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检验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健康的疾病,它可显著增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发表时间:2013-04-10T13:53:23.4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周丹
[导读] 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周丹 (苍南县第三人民医院 325804)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49例进行对照分析。
两组均记录患者年龄及病程,计算体重指数(BMI),并测血压(SBP、DBP)、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G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DBP、TC和GHbA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FINS、TG、HDL-C、LDL-C、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血尿酸等都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如积极降压、降血脂等治疗,有望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139-02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改变,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锻炼,使得肥胖的人群日趋增多,也同时使全球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糖尿病常伴随心血管疾病,明显增加了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4倍。
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男41例,女37例,全部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 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
1.2 研究方法将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78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和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冠心病诊断标准:根据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与诊断标准,曾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冠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或经冠脉造影,心血管专科医师诊断为冠心病。
观察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65.2±3.8)岁。
其中合并高血压15例;对照组49例,男25例,女24例,年龄(59.25±7.82)岁,合并高血压7例,所有入选者均排除肝脏、甲状腺、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及病程,BMI,SBP,DBP、FBG、PBG,FINS、GHbAlc、TC、TG、HDL-C、LDL-C和UA等。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DBP、TC和GHbA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FINS、TG、HDL-C、LDL-C、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发生率高、发病早、病变重,近年来,其临床危害的早期变化和加速心血管危害事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为发病早、比例高,冠心病可发生在糖尿病之前、之中或之后,2型糖尿病多在55岁以后并发冠心病。
以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多见。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与糖尿病这一疾病本身有关的心脏病变。
其主要表现有4种形式: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②糖尿病性心肌病;③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④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冠心病已成为2型糖尿病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慢性并发症,预后较差,致死、致残率高,约30%~5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冠心病及其并发症,这一领域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组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年龄、BMI、DBP、DBP、TC和GHbAl 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SBP、FINS、TG、HDL-C、LDL-C、U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高TG、高
LDL、低HDL、餐后血糖、白蛋白尿、高血尿酸,可能是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为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生,对其治疗应包括良好的控制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防止尿酸代谢异常等方面的措施,以期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致死、致残率,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高峰,杨文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脂联素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2]刘歌.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108例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3]宋剑波.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INF、IL-6水平及人类巨细病毒感染状况的研究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5年.
[4]倪长霖,张亚文,胡筱芸.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2006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