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6.69 KB
- 文档页数:2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调脂治疗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极易发生心血管事件,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展的核心环节。
目前,他汀药物是CHD合并T2DM患者调脂治疗的首选,其使用可以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在其他因素控制较好地情况下,单用他汀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指南所推荐目标后,但仍有较高的剩余风险。
对于CHD合并T2DM患者,采用不同调脂方案进一步优化血脂谱,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标签:冠心病;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脂异常与AS形成息息相关,目前LDL-C是血脂管理的首要关注目标,但有研究提示非HDL-C可能比LDL-C在预测AS的发展方面更有优越性,因其代表所有致AS脂蛋白颗粒中胆固醇含量,主要包括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LDL。
另有研究表明HDL-C是一个独立的与CHD发生负相关的指标[1],故提倡HDL-C作为心血管事件发生主要预测指标,尤其是在他汀治疗使LDL-C达标患者[2]。
除了胆固醇外,高TG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关性的研究也从未中断[3]。
证据表明在CHD合并T2DM心血管事件极高危人群,巧妙的调脂方案选择,在紧盯LDL-C,全面优化血脂谱,可进一步消灭心血管残余风险、改善长期预后。
1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目前,血脂指南仍强调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防治的基础,无论选择何种调脂药物,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尤其CHD合并T2DM患者,其包括:限制胆固醇及脂肪摄入量,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及低升血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同时适当添加降低总胆固醇膳食摄取鱼类ω-3鱼油的摄入;保持中等强度锻炼,调节能够保持理想体重或减轻体重[4]。
2 降胆固醇药物2.1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降低ASCVD事件临床获益大小与其降低LDL-C幅度呈线性正相关。
CTTC的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他汀治疗明显获益,LDL平均降低 1 mmol/L,全因死亡率下降9%,心血管不良事件下降约21%。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3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治疗的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sbp、dbp、fbg、pbg、hbalc、tc、tg、hdl-c、ldl-c、ua、hcy及sbp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pbg、tg、ldl-c、ua、crp、hcy及sb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除积极治疗冠心病和控制血糖外,还应严格控制血脂等代谢紊乱,对预防和减低冠心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分析冠心病(chd)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动脉内膜上,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这些斑块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
糖尿病(dm)是一种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的同时会并发脂代谢紊乱、高血压,肥胖等,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大血管病变以及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增加[1]。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中患高血压,血脂异常及无痛性心肌缺血等疾病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
为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1月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诊断符合who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重度高血压患者;②急性心肌梗塞患者;③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④应激因素所致血糖升高者。
糖尿病患者诊断符合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7.0mmol/l;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
津力达颗粒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津力达颗粒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关于津力达颗粒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和不明确的情况。
本文旨在对该问题展开讨论,并总结现有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和治疗难点。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这两种疾病的共同风险因素和病理机制使得二者常常相互影响,加剧了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临床上,这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通常受损,表现为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增加。
而且,传统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有限,因此急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津力达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多种中药成分组成,具有激活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功能和抗炎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关于津力达颗粒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进行了较多的临床研究。
下面我们将综述这些研究成果,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一、津力达颗粒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研究1. 临床观察研究一些临床观察研究报道了津力达颗粒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例如一项对10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观察研究显示,津力达颗粒治疗组患者的血管舒张功能显著改善,血管内皮素水平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而且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和心肌酶谱指标也有所减轻。
这些结果表明,津力达颗粒可以改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
2. 循证医学研究二、可能的作用机制1. 抗炎作用:津力达颗粒中含有多种抗炎成分,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炎症反应的增加,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受损程度,改善血管功能。
2. 抗氧化作用:津力达颗粒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助于保护血管功能。
3. 激活内皮细胞:津力达颗粒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激活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功能。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刘晓宇;袁托亚;王悦喜;季英敏;王春燕;于赛华;张迎军;阿荣;任保军【期刊名称】《疑难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Methods The enrolled 480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diabetic group (DM) and non-diabetic group (NDM group),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mplications and angi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1) Comparison of risk factors: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 hypertension ,serum levels of TC , LDL-C, positive family history , etc.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05),DM group obesity proportion,serum TG level were more common than NDM group , smoking patients were more common than NDM group ( P <0.05).(2)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comparison:the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atypical chest pai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05),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DM group, arrhythmia, heart failure and cardiogenic shock and other complications were more common than NDM group (P <0.05).(3) Coronary angiography: aspects of LAD, LCX, RCA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0.05), DM patients LM, three vascular disease and diffuse lesions were more common than NDM group ( P<0.05).(4) The degree of coronary stenosis in the two groups , 2 points compared to 1 point, 2 points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oportion ( P >0.05), 3 points, 4 points, 5 points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idence , clinical complica-tions, diffu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severe stenosis more likely to involve the left main .Clinical early intervention of con-trol blood sugar is good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evention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2型糖尿病是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心肌梗死、卒中等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显示,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炎症反应、脂肪细胞因子、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等因素均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Abstract:Type 2 diabetes is a common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ease and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such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t present,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is not completely clear. Studies show that factors such as hyperglycemia,hyperinsulinemia,impaired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inflammatory response,adipocytokines,and atherosclerotic dyslipidemia may b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e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the pathogenesi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Key words:Type 2 diabetes;Cardiovascular disease;Pathogenesis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主要發生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抵抗,其疾病特征为高血糖。
《TyG指数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二者常常同时存在,互相影响,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风险。
TyG指数(TyGlycerol Index)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估糖尿病及其心血管风险的指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TyG指数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选取了近一年内于某大型医院心内科及内分泌科收治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2. 检测指标(1)TyG指数:通过计算空腹血糖(FPG)与甘油三酯(TG)的乘积除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数值来计算TyG指数。
(2)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分级。
3.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TyG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三、结果1. 样本特征本研究共纳入10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为65岁。
样本中,大多数患者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2. TyG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8,P<0.01)。
即TyG指数越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严重。
3. 不同狭窄程度患者的TyG指数比较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
结果显示,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的TyG指数逐渐升高。
其中,重度狭窄组患者的TyG 指数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
四、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TyG指数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这表明TyG指数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05T10:49:07.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1期供稿作者:苏喜梅曹淑梅
[导读] 而糖尿病病程,SBP、LDL-C、TG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苏喜梅曹淑梅(内蒙古林业总医院老年病科 022150)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243-02
【摘要】目的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将以有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76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A组40例和B组36例进行对照分析,A,B组均了解性别,年龄及病程,并测血压(SBP、DBP)血糖(FPG、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
结果 A、B两组患者年龄、性别、DBP、FPG、HDL-C等在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
结论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代谢紊乱,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危险因素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dangerous factors of type 2diabetes aM-algaMated coronaryheart disease.Methods:76 cases of type
2diabetes were divided into twogroups (40cases and 36cases)by aMalgaMated Corinary heart disease or
not,bl00dheart(SBP,DBP),bl00dsygar(FBG,2hBG),Totol cholesterol(TG),HDL-C,LDL-C of all detected.Results:There were no reMarkable diference of sex,age,TC,FBG between the twogroups (p>0.05).Conclusion:course of disease,high bl00d
sugar,hyperension,high bl00d fat dangerous factors of type 2diabetes aMalgMated coronaryheart disease.Bl00d fat and bl00d pressure should be controlled,So coronaryheart disease can be prevented.
【Key words】Type 2 Diabetes coronaryheart disease Dangerous factors.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易伴有或并发心血管疾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80%的人死于动脉粥样硬化,其中3/4是冠心病。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1]。
冠心病并非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与非糖尿病患者无本质区别,但冠脉造影发现糖尿病患者弥漫性或多发性冠脉病变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狭窄程度较重,此外,糖尿病还累及心脏的小、微血管,导致心肌病变。
因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发病早,进展快,无明显性别差异,心绞痛和无痛性心肌梗塞发病率较高。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有许多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病程、胰岛素抵抗等[2]。
本文在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对7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及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患者的多种相关因素指标进行分析、提高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认识,积极防治这些高危因素,对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和分型标准;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是根据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与诊断标准,曾有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病史、冠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或经冠脉造影及心血管专科医师诊断为冠心病。
将7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
A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3.9+9.0岁;B组为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59.3+7.2岁。
1.2 方法将所有病例询问病史、家族史、每天测量血压2次,连续3天,取平均值。
查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3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的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均值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见下表
表1 两组糖尿病血脂、血糖、血压比较(x-+S)
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A组)和非冠心病组(B组)临床资料及各项检测值,在年龄、性别、DBP、FPG、HDL-C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TC、2hPG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虽大于单纯糖尿病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而糖尿病病程,SBP、LDL-C、TG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3.1脂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特征是血清TG增高,高TG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在于循环中的甘油三酯主要存在于极低
密度脂蛋白(VLDL)和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中,而氧化的LDL对动脉壁有毒性作用,可造成内皮损伤,使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颗粒侵入血管壁,并在该处被氧化,与吞噬细胞受体结合,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致血栓形成,参与冠心病的发病。
因而,血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3.2高血压:高血压做为明确的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高血压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占40%~60%[3],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本研究显示:收缩压与冠心病发病有关,UKPDS结果显示收缩下降10MMhg,冠心病的危险率下降10%。
3.3高血糖:①高血糖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延缓细胞修复,释放血管内皮素及花生酸类物质,增加血浆物质的渗透性和引起血糖动力学改变[4]。
②高血糖和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增加,促进血栓形成,阻止再灌注。
③高血糖时,血浆渗透压增加,导致细胞内脱水和细胞外钾重新分布。
④高血糖时,胰岛素相对不足,心肌糖原减少,糖利用发生障碍,心肌能量不足,影响心肌能量不足,影响心肌细胞极化状态,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加重心肌损伤,所以高血糖是预示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重要因子。
3.4胰岛素抵抗:①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有胰岛素抵抗伴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5],高胰岛素血素可刺激动脉平滑肌增生并由中间层向内层移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②另有报道,胰岛素抵抗继发高胰岛素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理有[6]:胰岛素本身是一种生长因子,胰岛素过多可诱导动脉壁细胞万分的生长和增殖,使平滑肌细胞中胆固醇合成增多,并兴奋LDL受体的活力。
再有就是使纤维蛋白的溶解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物(PAI)明显升高,使纤溶作用下降,另外,PAI本身可刺激血管壁细胞增生,有利于血栓形成。
本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只有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可以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
参考文献
[1]H alffner SM,Miettinenh.Insulin resistance iMplications for type II diabetes Mellitus and coronaryheart diease. AM J Med 1997;103:152.
[2]UKPDSgroup,Tight bl00d pressure control and risk of Macroras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 in type 2 PDS 38.BMJ 1998;317:703.
[3]HeaMefeld M,Fischer S,Julius U.,et al.Risk factors for Myocardical infarction and death In newly,ll-year follow-up,Diabetlogia 1996;39:1577-1583.
[4]钱荣立.糖尿病与心肌梗塞,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3;4:242.
[5]杨三勇,柳东辉.2型糖尿病脑梗塞与高姨岛素血症的关系探讨.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137-154.
[6]马向华等.NIDDM 促发冠心病机理探讨实用糖尿病杂志 199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