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 格式:ppt
- 大小:5.48 MB
- 文档页数:5
一、名词解释:1、国家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的权力。
2、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体系的总和,包括全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日常活动的组织体系。
3、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要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有共同的政治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夺取和巩固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4、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
5、政治团体就是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
6、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
7、政治社会化即一个社会中的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而得以传播、普及和延续。
8、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
9、压力集团是指那些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利益或共同主张的人们,为了使政府维护其利益或实现其主张而组织起来对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施加影响和压力的集团。
或压力集团是指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那些不同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决策形成过程的利益群体。
二、问答题:1、政治发展途径?答:政治发展一般通过两条途径得以实现:一是政治革命。
是政治关系的质变过程,导致政治制度的新旧更替;二是政治改革。
是政治关系的量变或部分质变过程,促成政治体制的改进和完善。
2、中国封建社会官僚制特点:(1)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
举荐、科举,国家任命取得官职。
按官职领取国家俸禄。
(2)官僚集团内部,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
(3)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
4、社会主义国家本质及历史作用?答: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一、国体和政体1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2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统治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直接决定着国家的阶级属性,因而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利益内容。
由此可见政体与国体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国体是政体的基本决定因素,国体又必须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反映和实现。
二、政体类型政体划分标准: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人数的多少最高国家权力执掌者的产生方式和任职期限政体类型:君主政体——由君主执掌最高国家权力君主通常由长子世袭,并实行终身任职共和政体——由若干人共同执掌最高国家权力这些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职期限(一)剥削阶级国家政体:君主政体共和政体1、君主政体按实际权限,可分为(1)专制君主制——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的常见政体主要特征:君主拥有绝对的至上权力君主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君主不受任何人或机关的限制和监督两种变体:等级君主政体——君主建立由僧侣、贵族、商人、市民、等组成的登记会议作为咨询机关,该机关一般享有纳税批准权。
(中世纪以后西欧诸国)贵族君主政体——最高国家权力名义上掌握在君主手中,实际君主受他人的幕后操纵。
(2)立宪君主政体——资产阶级国家的政体形式之一产生原因:资产阶级在进行政治革命时力量并不十分强大革命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妥协而告终的国家立宪君主政体本身就是这种妥协的产物两种形式:二元君主政体——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君主权力受到议会和宪法限制实际君主掌握着政府任命权、解散议会权、钦定宪法权等权力。
一般存在于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相对软弱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意志帝国,当代的尼泊尔、摩洛哥、约旦)议会君主政体——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中心政府由议会产生,君主受到宪法和议会的实际限制,一般只具有国家象征意义。
高中政治中的国家权力与体制高中政治课程中,国家权力与体制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
国家权力与体制涉及到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以及国家治理的方式和原则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一主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家政治的运行规律,为未来的公民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国家权力的来源和性质国家权力是指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的统治权力,它是国家的重要特征和基本属性。
国家权力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来自于国家的主权,二是来自于人民的授予。
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独立自主地行使权力的能力,而人民的授予则是指人民通过选举和代表制度将权力委托给国家机关。
国家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特殊的权力形式,它具有普遍性、最高性和强制性。
普遍性是指国家权力适用于全国境内的所有公民和组织,最高性是指国家权力在国内是最高权力,强制性是指国家权力具有强制性执行的特点。
二、国家体制的组成和特点国家体制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国家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家机关、政党、军队、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等。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形成了国家体制的整体结构。
国家体制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是国家权力的运行机制。
其次,国家体制是一种制度化的组织形式,它通过法律和规范来规定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和职权范围。
再次,国家体制是一种稳定的组织形式,它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和延续性。
最后,国家体制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组织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和组织的参与和干预。
三、国家权力与体制的关系国家权力和国家体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国家权力是在国家体制内行使的,而国家体制则是国家权力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国家权力与体制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家体制为国家权力的行使提供了组织保障。
通过国家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国家权力得以规范和有效地行使。
其次,国家体制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进行了分工和制约。
不同的国家机关和组织在国家体制内拥有不同的职权和职责,相互之间进行相互制约,确保国家权力的均衡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