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第一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蒙阴县八一希望小学教学设计2013 至 2014 学年度下学期年级六科目语文备课人李祥峰课题《凡卡》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
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
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
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
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
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教《凡卡》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凡卡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我引导学生抓课文的重点句,自主学习,让他们多思多想,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自读自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成功的喜悦。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统编版《凡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写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冻僵、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黑糊糊、笑眯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来写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三、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准备:教学课件、作者资料六、教法学法: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对凡卡的同情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憎恨,应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自主合作学习,自主思考,在自读自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成功的喜悦。
以读为主,自主合作,自主思考。
在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含义。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前几天我们刚刚学习了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到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和小女孩年龄相仿的孩子,虽然他俩身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但却有着相同的悲惨命运,这就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契诃夫所写的一篇优秀的短篇小说《凡卡》当中的主人公:凡卡(板书课题)二、出示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契诃夫(1860~1904),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一生处于沙皇俄国最黑暗的统治时期,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时代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人民的悲惨生活。
聚凤小学第八轮“决战课堂,新教材大练兵”活动
教
学
设
计
授课教师:唐毅
2013年4月17日
15 凡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本刘生字。
能下确读写“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毒打、撇嘴、欺负、抽噎、匣子、冻僵、逗笑、窜过、孤儿、打搅、甜蜜、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3、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的内容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快速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2、找出凡卡的信的内容,在课中体会,体会中在感情地朗读。
3、找出凡卡回忆的内容,体会乡村生活的清苦,并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对比,抓住凡卡的心理活动,体会其内心的痛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理解凡卡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
难点:体会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的内容穿插来写苦乐对比的表达效果,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课时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介绍本文的作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读准读通外国名字。
齐读,先把它们读正确,然后说说他们
是故事中的什么角色。
3.指名试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内容。
4.讨论、逐一解答思考题。
四、给课文分段。
1、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吗?
2.交流、讨论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分为三部分:写信前(1—2自然段);写信中(3—15自然段);写信后(6—21自然段)
五、全课小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关于凡卡,你还想了解什么?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下节课听写。
2.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