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中化学 2.4氨基酸和蛋白质导学案1(无答案)鲁科版选修5
- 格式:doc
- 大小:402.01 KB
- 文档页数:7
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2.4 羧酸、氨基酸蛋白质学案【考纲要求】了解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课前预习案】一、酯1、酯的官能团名称和结构简式:,饱和酯的通式,可见,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脂肪酸和酯是同分异构体..................。
2、低级酯的物理性质:有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一般比水小。
3、酯的化学性质(1)酯在酸性条件下不完全水解,写出反应通式:(2)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趋于完全,写出反应通式:(3)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写出硬脂酸(C17H35COOH)甘油酯皂化反应的方程式:[思考]①如何证明油脂的皂化反应已经彻底?②甲酸酯(HCOOR)具有什么化学性质?例1、有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有关它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有弱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②不能发生水解反应③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生成两种物质④它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后只生成一种物质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 D.只有①④二、氨基酸1、氨基酸的结构:氨基酸是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后的生成物。
氨基酸的命名是以羧酸为母体,氨基为取代基,碳原子的编号通常把离羧酸最近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α-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R-CH(NH2)-COOH。
氨基酸的官能团为,天然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
常见氨基酸有:甘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
2、氨基酸性质(1)、两性其中-COOH使氨基酸表现弱酸性,-NH2使氨基酸表现弱碱性,所以氨基酸为两性化合物。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甘氨酸与盐酸反应,②丙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思考】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哪些?(2)成肽反应例2、(双选)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氨基乙酸 B.碳酸氢钾 C.硫酸氢钾 D.苯酚钠二、肽1、核心官能团名称,表示为,形成:一个氨基酸分子的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脱去一分子形成的。
第2节电解质 (第2课时)班级姓名_______ _【学习目标】1、能通过分析推论,准确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2、会归纳判定酸、碱、盐之间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3、能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并明确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自主学习案】【知识回顾】1.请熟记课本139页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溶解性口诀:钾钠硝铵溶水快;硫酸盐除钡银钙;氯里不溶银离子;碱里还溶钡和钙;其他物质沉水快。
2.常见的强酸(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强碱(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难溶盐(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三种物质:①HCl ②Ba(OH)2③Na2CO3,它们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如何进行判断?填写下表:反应判断依据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HCl与Ba(OH)2HCl与Na2CO3Ba(OH)2与Na2CO34.分别写出H2SO4 Ba(OH)2 Na2CO3溶液的电离方程式:【新课预习】1.离子反应(1)定义:称为离子反应。
(2)实质:反应物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3)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①②③。
【练习1】判断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发生离子反应① HCl与NaOH()②AlCl3与AgNO3()③Ca(OH)2与HNO3()④Na2CO3与HCl()2. 离子方程式(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都能描述化学反应,但离子方程式的描述更加本质。
离子方程式表示的不仅仅是化学反应,而是化学反应,并揭示了这类化学反应的。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直接书写法(课本45页):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分析离子种类→分析哪些离子能发生反应而结合成水、沉淀、气体→将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写在左边,生成的水或沉淀或气体化学式写在右边。
化学自主学习材料二——原子结构化合价气体的制备一、原子结构1.写出前20号元素的元素名称及符号2.画出H O Na S C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画出下列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4.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为()个,在反应中既不得电子也不失电子,性质稳定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容易()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容易()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5.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价,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既可以显正价又可以显负价,而且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化合价与原子结构中的()关系密切。
在化合物中氢一般显()价,氧一般显()价。
所有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1)对于常见元素应该知道它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N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S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Cl元素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Mn元素最高正价;(2)注明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2O2 NH3 HNO3 NaNO2 NO2 NH4NO3CH4 CaCO3MnCl2 MnO2 MnO4-- FeCl2 Fe(NO3)3 Na2FeO4H2S SO2 SO42- HClO KClO3 HClO4 Cu2O二、气体的制备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的原理、装置、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实验室制备CO2的原理及相关问题通电 1、工业制法(写方程式): 实验室制法(写方程式):2、制气装置图选择图3、制取的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有除去该气体可用 溶液4、收集方法5、检验方法二、实验室制备O 2的原理及相关问题1、工业上采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氧气(物理方法)。
实验室制法(写方程式):2、制气装置图选择图 (见上图)3、收集方法4、检验方法三、实验室制备H 2的原理及相关问题 1、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 2H 2O == 2NaOH + Cl 2↑ + H 2↑实验室制法(写方程式):2、制气装置图选择图 (见上图)3、收集方法4、检验方法四、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2)制气装置的选择依据是什么?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制氢气、二氧化碳还可以选择如图所示的装置1. 用长颈漏斗组装制气装置,长颈漏斗的下端为何必须插入液面以下?2. 用孔板实验制气的固体必须满足什么条件?3. 实验室制备CO 2为何不能用硫酸?制氢气为何不用硝酸?实验中的规律: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三大分散系】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的大小不同。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 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 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 溶胶。
3、胶体的性质:①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 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
原因:是因为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的散射而形成的。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的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用途:② 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
胶体聚沉的外因: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或搅拌、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
③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④胶体与渗析: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
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故利用渗析的方法,将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小分子除去。
【练习】1.物质的分类完成下列空白并举例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按组成和性质分按电离与否 按结构分氧化物 酸盐碱2.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C.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元素阴离子组成的物质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4.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D.金属氧化物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某胶体遇盐卤(MgCl2·6H2O)或石膏易发生聚沉,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相遇聚沉的效果就差一些。
第4节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课时)羧酸【学习目标】1.认知羧酸的官能团以及其分类2.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3.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弱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重点、难点: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较,酯化反应。
【复习回顾】一、再识乙酸(醋酸)(1)酸性: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 。
向乙酸的水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现象,滴加酚酞,现象乙酸+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醋酸+氨水(离子方程式)乙酸+碳酸钙(离子方程式)(2)羧基的酯化(取代)反应:①定义: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②乙酸与CH3CH218OH反应的方程式③反应原理:羧酸脱羟基而醇脱氢。
【乙酸乙酯制取】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见必修2教材80页)(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H2SO4的混合液的方法是(2) 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导气管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是为了(3) 浓H2SO4的作用是。
(4)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有三个,分别是:。
(5)实验时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小火加热的目的是:(6)实验室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有气味。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精研课本81-83页的内容,勾划重点知识,确定自己的疑点难点,完成下空。
一、羧酸概述1. 定义:分子由(或)和相连而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羧酸的官能团名称为,结构简式为。
2. 分类饱和一元脂肪羧酸的通式3. 羧酸的重要物理性质——水溶性和沸点的变化规律(1)水溶性变化规律:分子中碳原子数在4以下的羧酸能与水互溶。
随着分子中碳链的增长,羧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迅速碱小,直至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溶解度相近。
(2)沸点规律:与分子量相近的饱和一元醇比较沸点高。
4. 认识几种常见的重要羧酸:阅读教材P82完成下表结构简式俗名主要物理性质主要用途甲酸蚁酸无色刺激性气味的体,有性,能与水、乙醇、乙醚、甘油等互溶。
工业上可用做还原剂,医疗上可用做消毒剂苯甲酸安息香酸白色针状晶体,易升华,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第4节氨基酸和蛋白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明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两性。
2.掌握氨基酸、蛋白质的化学性质由羧基和氨基共同决定,肽键形成及水解,了解酶的催化作用特点【自主学习案】一、氨基酸和蛋白质(一)氨基酸1、氨基酸是取代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形成的。
氨基酸中所含的官能团为。
2、α-氨基酸:氨基酸的命名是以羧酸为母体,氨基为取代基,碳原子的编号通常把离羧酸最近的碳原子称为α碳原子,α-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R-CH(NH2)-COOH。
天然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
α-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为:-NH2和-COOH连在同一个C上;通式:R-CH(NH2)-COOH。
3、常见的α-氨基酸:甘氨酸结构简式丙氨酸,缬氨酸的结构简式:(了解)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4、氨基酸的两性(已知:氨基显碱性)酸性:-COOH使氨基酸表现弱酸性碱性:-NH2使氨基酸表现弱碱性所以氨基酸为两性化合物。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甘氨酸与盐酸反应,②丙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二)多肽1、形成:一个α-氨基酸分子的与另一个α-氨基酸分子的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键称为肽键。
肽键的结构简式为:。
2、分类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是肽,由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是三肽。
3、形成由氨基酸分子间脱水缩合形成;如甘氨酸和丙氨酸生成的二肽的结构简式表示为;。
4、水解肽水解时键断裂, H2O提供出的—OH与相连,—H与相连,形成。
如: NH2—CH2—C—NH—CH—COOH 的水解产物为:3。
(三)蛋白质的性质:(1)水解:蛋白质水解生成多种。
应用:氨基酸的制取。
水解注意: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2)盐析: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溶液,可使蛋白质溶解度而析出。
盐析是逆,属于变化,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可再。
(3)变性:在受、、、甲醛、苯酚、盐作用或紫外线照射时,蛋白质性质而凝结析出。
变性逆,属于化学变化。
第三节氧化剂和还原剂(2)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的方法。
2、认识并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预测物质的性质,会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3、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解题。
【课前预习案】【知识回顾】1、氧化剂电子,化合价,具有性,发生反应。
2、还原剂电子,化合价,具有性,发生反应。
3、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关系:含有最高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只具有;含有最低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只具有;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的物质既有又有。
4、常见的氧化剂(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有:常见的还原剂(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5、在下列反应中,哪些反应是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填序号),并在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上标出氧化剂、还原剂。
①Cu + Cl2点燃CuCl2 ②Zn + H2SO4==ZnSO4 + H2↑③CaO + CO2==CaCO3④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⑤BaCl2 + Na2SO4==BaSO4↓ + 2NaCl ⑥Cl2 + H2O==HCl + HClO⑦2H2O22H2O + O2↑⑧Fe2O3 + 3CO 高温2Fe + 3CO⑨Zn + CuSO4 ==Cu + ZnSO4⑩CuO + H2△Cu + H2O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一、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课本P51页)双线桥法:得失电子分开注明,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注明得失及电子数。
单线桥法:只在反应物中标注,从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并注明转移的电子数。
第2课时氨基酸和蛋白质1.了解氨基酸的结构、性质。
2.了解氨基酸、多肽、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3.知道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了解酶的催化作用的特点。
4.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以氨基酸为核心,学习蛋白质的构成及性质。
2.应结合必修所学内容,进一步深化了解蛋白质有关内容以及蛋白质具有复杂多样性、生理活性的原因。
一、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1.氨基酸(1)氨基酸是①氨基(—NH2)取代了羧酸分子中烃基上的氢原子形成的②取代羧酸。
天然蛋白质水解后均可得到③α-氨基酸,其通式可表示为④。
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分别为⑤、。
(2)氨基酸的解离形式(OH-可以与—COOH反应,可以与—N反应;H+可以与—NH2反应,可以与—COO-反应)(3)氨基酸的等电点是氨基酸水溶液中阴、阳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达到等电点时,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
(4)可发生缩合反应。
2.多肽(1)酰胺键的结构式为,可简写为⑥—CONH— ,它又称为⑦肽键,是由一个α-氨基酸分子的⑧羧基和另一个α-氨基酸分子的⑨氨基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
(2)由四个氨基酸分子脱去3个水分子形成的是四肽,它含有三个肽键。
三肽以上均可称为多肽。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1.蛋白质(1)α-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物质基础。
(2)核心官能团是—CONH—(钛键),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
(3)形成原理:不同的α-氨基酸通过分子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唯一而确切的α-氨基酸的序列。
(4)性质:水解、盐析、变性、颜色反应等。
(5)生理功能每种蛋白质都有一定的生理活性,且结构与生理功能是高度统一的。
2.酶(1)含义:酶是具有生物活性,对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和生物体内进行的复杂化学反应具有很强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催化的特点:①需要比较温和的条件;在接近体温和中性环境中,酶才能够发挥较好的催化作用。
教师学生 时间和时段 年 月 日 ( : — : ) 学科化学 年级 高二 教材名称 鲁科版 授课题目 羧酸 氨基酸 蛋白质课 次 第( )次课 新课精讲之知识板块一: 羧酸知识板块一:羧酸1.通式:C n H 2n O 2(n ≥1)2.化学性质:(1)弱酸性:规律:①酸性随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弱,而且低级脂肪酸的酸性一般比碳酸强;②常见一元羧酸的酸性:HCOOH >苯甲酸( )>CH 3COOH > H 2CO 3(2)酯化反应:反应历程通常称为“酸脱羟基醇脱氢”(3)α—H 被取代的反应R —CH 2—COOH+Cl 2−−→−催化剂R —CHClCOOH+HCl 通过羧酸α—H 被取代的反应,可以合成卤代羧酸,进而制得氨基酸、羟基酸等。
(4)还原反应由于羟基的影响,羧酸中的羰基比醛、酮分子中羰基较难发生加成反应,但在特殊试剂的作用下,可将羧基还原为醇羟基。
注意:甲酸分子中既含有羧基又含有醛基,因而能表现出醛和羧酸两类物质的性质。
如:显酸性能酯化、能发生银镜反应、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等。
HCOOH+NaOH → HCOONa+H 2OHCOOH+CH 3OHHCOOCH 3+H 2O HCOOH+2[A(NH 3)2]OH−→− 2Ag ↓+(NH 4)2CO 3+2NH 3+H 2O 2HCOOH+Cu(OH)2 −−→−常温Cu 2++2HCOO —+2H 2O ;HCOOH+2uC(OH)2 −→− Cu 2O ↓+CO 2↑+3H 2O 例题1:现有甲基、羟基、羧基、苯基四种原子,两两组合形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有( )A. 3种 B .4种 C.5种 D.6种例题2:新课精讲之知识板块二: 酯二、知识板块:酯1、酯的概念:羧酸或无机含氧酸跟醇发生反应生成的一类化合物2、命名:根据生成酯的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称“某酸某酯”3、分子结构RCOOR'或注意: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酯通常指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生成的酯。
第2节: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第2课时)【课前预习案】【知识回顾】1、写出下列反应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石墨作电极)。
熔融氯化钠:阴极:阳极:;总反应式:电解氯化铜溶液:阴极:阳极:;总反应式:2、电解池中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移向,阴离子移向。
3、离子方程式:Cl2+2Br-→ ; Br2+2I-→ ; I2+S2- == 2I- + S↓由以上三个反应可知,氧化性(得电子能力) > >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 > > >4、请默写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从前往后金属原子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对应金属阳离子得电子的能力依次【预习新知】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饱和食盐水1、仔细阅读P13【活动。
探究】分析下列问题:通电前:NaCl是电解质,在溶液里完全电离,水是极弱的电解质,也能微弱电离,电离方程式分别是、H 2O H++OH—。
因此在溶液中存在四种离子。
通直流电后:带负电的和向极移动,带正电的和 ___向极移动。
阳极反应式:(______反应).阴极反应式:(______反应)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已有的化学知识,怎样检验两极附近溶液组成的变化及如何判断气体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学“资料在线”,总结阴阳离子放电的基本规律:阳离子__________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检测】1. 向含Fe3+、Cu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Fe粉,先发生反应,原因是;向含Br—、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氯水,先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
第4节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课时)羧酸【学习目标】1.认知羧酸的官能团以及其分类2.理解乙酸的分子结构与其性质的关系3.掌握乙酸的化学性质:弱酸性和酯化反应。
教学重点、难点: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比较,酯化反应。
【复习回顾】一、再识乙酸(醋酸)(1)酸性:乙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 。
向乙酸的水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现象,滴加酚酞,现象乙酸+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醋酸+氨水(离子方程式)乙酸+碳酸钙(离子方程式)(2)羧基的酯化(取代)反应:①定义: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②乙酸与CH3CH218OH反应的方程式③反应原理:羧酸脱羟基而醇脱氢。
【乙酸乙酯制取】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见必修2教材80页)(1)在大试管中配制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浓H2SO4的混合液的方法是(2) 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导气管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是为了(3) 浓H2SO4的作用是。
(4)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有三个,分别是:。
(5)实验时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小火加热的目的是:(6)实验室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填“大”或“小”),有气味。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精研课本81-83页的内容,勾划重点知识,确定自己的疑点难点,完成下空。
一、羧酸概述1. 定义:分子由(或)和相连而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羧酸;羧酸的官能团名称为,结构简式为。
2. 分类饱和一元脂肪羧酸的通式3. 羧酸的重要物理性质——水溶性和沸点的变化规律(1)水溶性变化规律:分子中碳原子数在4以下的羧酸能与水互溶。
随着分子中碳链的增长,羧酸在水中的溶解度迅速碱小,直至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溶解度相近。
(2)沸点规律:与分子量相近的饱和一元醇比较沸点高。
4. 认识几种常见的重要羧酸:阅读教材P82完成下表结构简式俗名主要物理性质主要用途甲酸蚁酸无色刺激性气味的体,有性,能与水、乙醇、乙醚、甘油等互溶。
工业上可用做还原剂,医疗上可用做消毒剂苯甲酸安息香酸白色针状晶体,易升华,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酸及其钠盐或钾盐常用做食品添加剂乙二酸草酸无色透明晶体,通常含有结晶水,能溶于水和乙醇练习1.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①石蕊②乙醇③钠④金属铝⑤氧化镁⑥碳酸钙⑦氢氧化铜⑧碳酸氢钠A.①③④⑤⑥⑦B. ②③④⑤C. ①②④⑤⑥⑦D.全部练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和醇发生的反应一定是酯化反应B.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C.浓H2SO4在酯化反应中只起催化剂的作用D.欲使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分离并提纯,可以将弯导管伸入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下,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课堂探究】【探究一】羧酸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1.饱和一元脂肪酸的系统命名①选主链:选择含有羧基的最长碳链做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的碳原子数称“某酸”。
②定编号:从羧基开始给主链碳原子编号。
③写名称:在“某酸”名称之前加上取代基的位次号和名称。
【例1】请为下列羧酸命名2.饱和一元脂肪酸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步骤: ①碳骨架异构 ②官能团位置异构 ③官能团类别异构(分子式相同的羧酸和酯互为类别异构)【例2】【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分子式为C 5H 10O 2并能与饱和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请写出C 5H 10O 2属羧酸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
【练习1】C 3H 6O 2、C 4H 8O 2、C 6H 12O 2的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 ; 。
【探究二】 羧酸的化学性质(1)羧酸的酸性:断裂的键是 。
醇、酚、羧酸中羟基的比较:物质结构简式羟基中氢原子 活泼性酸性与钠反应 与NaOH 的反应 与Na 2CO 3的反应 与NaHCO 3的反应 乙醇 CH 3CH 2OH中性 苯酚C 6H 5OH很弱,比 H 2CO 3弱乙酸 CH 3COOH 强于H 2CO 3【例3】设计一次性完成的实验,比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CH 3CHCH 2CH 2COOH CH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HOOCC CH 2CHCH 3CH 2CH 3CH 3CH 3(2)羟基的取代反应:2.羟基的取代反应①一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C6H5COOH + CH3 CH (OH) CH3②一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CH3COOH + HO—CH2CH2—OH③多元羧酸与一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HOOC-COOH + CH3CH2OH④多元羧酸与多元醇之间的酯化反应生成普通酯:HOOC-COOH + HOCH2CH2OH生成环酯:HOOC-COOH + HOCH2CH2OH生成高聚酯:nHOOC-COOH + n HOCH2CH2OH 【练习2】羟基酸自身的酯化反应生成环状酯:生成高聚酯:n【例4】(2014·山东理综化学卷,T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生成1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练习3】(1)写出甲酸的结构简式甲酸的官能团。
并由此预测甲酸有哪些化学性质?并举例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和乙酸比较。
①酸性,如与NaOH溶液反应②酯化反应,如与CH3OH反应③具有醛基的性质,如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HCOOH+2Cu(OH)2 CO2↑+ Cu2O↓+3H2O【思考】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吗?都有哪些物质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课堂小结】从断键、成键的方式上理解羧酸的性质:【当堂检测】1. 已知丁基共有4种,不必试写,立即可推断分子式C 5H 10O 2的羧酸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2.用一种试剂鉴别乙醛、乙醇、乙酸和甲酸4种溶液,此试剂是( ) A .银氨溶液 B .Na 2CO 3溶液 C .溴水 D .新制Cu(OH)2悬浊液 3. (双选)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A.蚁酸、硬脂酸B.醋酸、油酸C.氯仿、氯乙烯D.丙烯酸(CH 2=CHCOOH )、油酸 A 组【基础巩固】1. 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 2SO 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A. 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 2SO 4B.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 有部分乙醇跟浓H 2SO 4作用生成乙烯 2.下列物质中,能与甲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石蕊 ②乙醇 ③钠 ④金属铝 ⑤氧化镁 ⑥碳酸钙 ⑦氢氧化铜 ⑧碳酸氢钠 A. ①③④⑤⑥⑦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⑦ D. 全部3. 乙酸与2.0g 某饱和一元醇A 反应,生成酯3.7g ,并回收到 A 0.4g ,则A 的相对分子质量( ) A. 32 B. 46 C. 60 D. 744. (双选)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它属于( )A .芳香族化合物B .苯甲酸的同系物C .易溶于水的化合物D .易升华的物质5.当乙酸分子中的O 都是18O ,乙醇分子中的O 都是16O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所生成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B .18C .20 D. 22 6.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 3—CH=CH —COOH 。
现有①氯化氢 ②溴水 ③纯碱溶液④2-丁醇 ⑤酸化的KMnO 4溶液,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的组合是( )A .只有②④⑤B .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7.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 27H 46O ,一种胆固醇酯是液晶材料,分子式为C 34H 50O 2,生成这种胆固醇酯的酸是( )A .C 6H 13COOHB .C 6H 5COOH C .C 7H 15COOHD .C 6H 5CH 2COOHCH 32CH 3CH 38.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图,,则用Na、NaOH、NaHCO3与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恰好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3∶2 B.3∶2∶1 C.1∶1∶1 D.3∶2∶2B组【拓展提高】9.0.5 mol某羧酸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的质量比原羧酸的质量增加了28 g,则原羧酸可能是( ) A.甲酸 B.乙二酸 C.丙酸 D.丁酸10. 某有机物a g与过量钠反应,得到V L气体,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过量小苏打反应,也得到V L气体(上述气体的体积均在同状况下测定).该有机物可能是()A.HO(CH2)2CHO B.HO(CH2)2COOH C.HOOC—COOH D.(CH3)3C—OH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分别设计了如下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1)A试管中的液态物质有_ 。
(2)甲、乙、丙三套装置中,不宜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
(填“甲”、“乙”或“丙”)(3)试管B中的液体能和生成物中混有的杂质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12.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见右图),A与过量NaOH完全反应时,A与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A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时,A与被还原的C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A与参与反应的Cu(OH)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______。
13.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其中可能的是()A.②③④B.①③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⑥14.(双选)下列有机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还能发生催化氧化的是()A.CH3OH B.BrCH2CH2COOHC.CH3CH(OH)CH3D.CH3CH(OH)COOH15.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由A可以转化为有机物B、C和D、E;C又可转化为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