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的钩端螺旋体病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犬钩端螺旋体病治疗方案犬钩端螺旋体病简介犬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属于螺旋体门螺旋体纲,可引起多种动物的感染,包括犬类、家畜、野生动物等。
病菌通过尿液传播,可通过水源、土壤、植物等途径感染到人类和动物。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多样,但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急性期和恢复期。
急性期病犬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虚弱、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肝肾损害、出血、黄疸等。
恢复期病犬症状逐渐减轻,但仍可能产生慢性肾脏损伤和免疫反应。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1. 临床症状分析对于有犬钩端螺旋体病症状的病犬,可以根据其发热、呕吐、腹泻等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2. 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是犬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诊断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患犬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钩端螺旋体感染。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等。
3. 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主要通过直接检测病原体的存在来确认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和培养法。
4.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通过病理切片观察钩端螺旋体在组织中的定位情况,进一步确认诊断。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方案犬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支持性疗法。
1. 耐药菌株和药物选择在选择药物治疗时,需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选择。
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对大多数犬钩端螺旋体有效,但需注意部分耐药菌株的存在。
•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可作为替代治疗药物。
•硫酸氢金霉素:可用于治疗四环素类抗生素不适用或病犬对青霉素耐受性低的情况。
2. 药物治疗方案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动物的体重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一般建议使用青霉素结合四环素类或硫酸氢金霉素的联合治疗方案。
•青霉素:每日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剂量为30,000~60,000 U/kg,分2次或3次给药。
1例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张弼1,张帅2,李志军1,金银姬3(1.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2609;2.北京市农业局,北京100029;3.北京市畜牧总站,北京100101)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重要而复杂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在我国很多地域,特别是南方省份的感染率高。
大多数钩端螺旋体病呈亚临床感染症状,只有感染出血性黄疸型和犬型等致病性强的钩端螺旋体才呈现急性、亚急性临床发病。
由于该病对公共卫生影响较大,因此对该病的确切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1病例情况2013年7月,畜主杨某发现自养犬(1岁7个月,雄性,哈士奇)出现精神沉郁,四肢乏力,呕吐,腹泻,尿血等症状,将犬带到某动物医院进行诊治,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如下:体温40.2ħ,血常规白细胞总数45.0ˑ109/L,红细胞数4.67ˑ1012/L,血红蛋白120g/L。
治疗用药为速诺3mL/天,科特壮3mL/天,均为皮下注射,第4天凌晨该犬在家中死亡,当日下午到笔者单位进行死亡原因的诊断。
2剖检变化死亡犬外观营养状况正常,口腔黏膜、眼结膜黄染,右侧鼻孔有少量粉红色液体。
剖检可见皮下脂肪黄染,腹腔内有血红色积液,肠道胀气;肝脏肿大,胆囊充盈;肾脏肿大,呈黄褐色,肾盂瘀血;膀胱壁出血;肺叶局部呈紫褐色。
3初步诊断根据临床病史,结合实验室血常规检测结果,以及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该犬为钩端螺旋体病。
4PCR检测4.1PCR扩增引物采用采用荷兰皇家热带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钩端螺旋体病参考中心设计引物:上游引物G1:5'-TGAATCGCTGTATAAAAGT-3',下游引物G2:5'-GGAAAACAAATGGTCGGAAG-3',目的片断大小为285bp。
4.2DNA提取采用TaKaRa组织D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从病犬肾脏、肝脏组织提取DNA。
4.3PCR扩增采用Takara PCR扩增试剂盒,反应体系为:10ˑBuffer(Mg2+Plus) 2.5μL,dNTP Mixture(各2.5 mM) 2.0μL,Taq酶(5U/μL)0.25μL,上下游引物各1.5μL,DNA模板6μL,补ddH2O到25μL。
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疗体会近年来,犬钩端螺旋体病(Canine Leptospirosis,简称CLD)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一种由犬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致病性疾病,可以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影响动物和人类。
本文以某动物医院接诊、诊断及治疗确诊犬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例为例,就其诊断、治疗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以求临床经验的总结,以供今后其他病例的参考。
患病动物案情:一只母猫,三岁,体重3.2kg,体表清洁,体温正常,口唇、目睛、头胸部、颈部、四肢、腹部及肛触诊正常,心、肺、腹腔未异常声响,神志清楚,肌张力正常,未见血压异常。
主观症状:此病猫患者出现口腔粘膜出血,粘膜充血及淤斑,口臭,精神不佳,头后部细微不适,病情持续数日已发热。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为30x10^9/L,红细胞计数为7.6x10^12/L,血小板计数为244x10^9/L,血红蛋白为106g/L,细菌培养和病毒PCR检测均未显示任何异常。
根据以上情况,下列检查及治疗方案提出:一、诊断:对于这一病症,我们考虑为犬钩端螺旋体病。
若要确诊此病,建议以下检查:1、血清学检查,检测抗犬钩端螺旋体抗体;2、凝血功能检查;3、血液生化检查,检测肝功能;4、实时荧光PCR 检测;5、尿液检查,及时发现潜伏的尿液中的病原体。
二、治疗:本案犬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方案为下列抗生素治疗:1、用青霉素类联合细胞毒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按照日剂量投药,7d内即可消除细菌;2、用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治疗,按照日剂量投药,以期达到更高的抗菌效果。
同时,建议每日给药应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特异性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利福平、头孢氨苄等,给予3~5d。
三、护理:1、保持动物良好环境,注意室内温度宜晴而凉,通风良好;2、改善食物质量,选择低负荷、低盐分、保健型富含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的肉类、蔬菜谷物、水果及天然零食;3、保持病动物心理状态,每天与它安静交流沟通,避免情绪的剧烈变化,防止过度劳累;4、及时与医院交流,定期复查。
犬钩端螺旋体病本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
临床表现多种形式,主要有发热、黄疽、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豁膜坏死、水肿等特征。
【流行病学】钩端螺旋体污染的水源和环境,可使家畜(牛、猪等)和人发病。
各种犬对钩端螺旋体均易感,幼犬和体质弱的犬更易感染发病。
据国外对健康犬的犬型钩端螺旋体血清抗体调查,某些地区阳性率达20%-80%,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公犬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母犬。
【临床症状】潜伏期5-11天。
1.急性出血型黄疽突然发病,精神沉郁,体温40℃,绝食,肌肉震颤、触痛。
继而出现呕吐,眼结膜、口腔赫膜充血、出血,口腔内发出与腐臭尿液相似的气味,但并不发生溃疡,呼吸急促,心律不齐,体表淋巴结肿胀,70%病犬出现黄疽和血便,尿液浑浊、色浓,呈豆油样,最后衰竭死亡,病程2-3天,个别的几小时死亡。
2.急牲肾炎型精神沉郁,厌食,体温升高,可见勃膜充血,部分可见口腔溃疡、出血,并有淡黄色或灰色痴屑,有尿臭气。
肌肉疼痛,常呈坐姿,不愿活动,病重时出现呕吐,血便,无尿,臭尿和脱水。
少数出现黄疽,触诊肠段,收缩如硬囊状。
后期常出现虚脱,昏迷。
病程约1周,最后多因尿毒症死亡。
部分转为慢性,呈慢性肾炎症状。
如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急性、慢性均有肾炎症状,尿中蛋白质可达%,尿沉渣中有肾上皮和肾管型。
死亡率,流行初期高于流行后期,血中尿素量增加,预后不良。
幼犬与老年犬易耐过,康复期长达2-3周,有时可遗留后肢麻痹、消化紊乱、慢性肾炎等。
【病理变化】可视勃膜黄疽样变化,胃、十二指肠、大肠、结肠勃膜肿胀,高度潮红,常呈黑红色,偶有出血;小肠和盲肠病变较轻。
脾脏、淋巴结急性肿胀,肝脏肿胀,有时有棕黄色斑点和出血。
脾脏出血表面有淡黄色的小病灶。
肾肿大,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有的呈现肾小球或间质性肾炎变化。
【实验室诊断】发热期采血液,无热期或后期采尿液或脑脊髓液,尿液为常用,死后采取肝脏、肾脏(最好1小时内进行,最迟不超过3小时),制备液滴压片标本,置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当发现典型“O”“S”“C”等多种形态的钩端螺旋体,即可确诊。
寄生虫是钩端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人畜共患病指人类与人类饲养的畜禽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
犬钩端螺旋体就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犬的钩端螺旋体病此病由犬钩端螺旋体或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引起,所有年龄的犬均易感染,公犬和幼犬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
临床上以肾炎、出血性黄疸为主要特征。
此病可通过临床诊断、血常规检测和病原检查进行确诊,一旦发现应及时治疗,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消毒,切断传染源,加强免疫预防措施。
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钩体在外环境水体或潮湿土壤中,可以较长期地存活,甚至可以繁殖。
人可以直接或间接接触而感染钩体病。
临床症状各种年龄的犬均可感染。
发病率雄犬高于雌犬。
潜伏期5-15天。
急性病例可突然发生,机体衰弱,不食、呕吐、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后躯肌肉僵硬和疼痛、不愿起立走动、呼吸困难、可视粘膜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或出血。
一般2天内机体衰竭,体温下降死亡。
眼部可见有结膜炎症状。
眼角可见有粘液性分泌物。
同时可见有咳嗽气喘及呼吸困难。
患犬有的表现烦、渴、多尿等症状,得过亚急性感染的犬大约在2-3周后恢复。
慢性症状多以急性或亚急性症状归转而来。
常以慢性肝、肾及胃肠道症状出现,通过对症治疗,大多均可恢复。
少数以尿毒症、肝硬化腹水、机体衰竭死亡。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为抗菌消炎、补充体能、保肝强心、止血止呕、纠正酸中毒。
①抗菌消炎:用5%葡萄糖、头孢拉定、地塞米松混合后静脉滴注。
②补充体能、保肝:用5%葡萄糖,复合维生素B、辅酶A、ATP、肌肝混合静脉注射。
③止血止吐:用5%葡萄糖,庆大霉素,VB,654-2混合静注,皮射止血敏止血。
④纠正酸中毒、调节电解质平衡:缩合葡萄糖注、NaHCO混合静注。
⑤痛立定皮射,达到止痛效果。
口腔溃疡面可用l%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口腔2~3次。
如出现尿少尿频,用10%葡萄糖,加入速尿注混合注射。
预防措施①一旦发病,应立即隔离病犬,深埋病死犬及被污染的饲料、排泄物。
宠物犬钩端螺旋体病诊治技术一、概述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出血性素质、流产及黏膜、皮肤坏死。
二、病原钩端螺旋体是一种纤细、螺旋弯曲状,中央有轴系,一端或两端呈钩状的需氧原核微生物,病原长6〜30nm,宽0.Inm,暗视野检查时,呈细小链球状。
银染或姬姆萨染色都能良好着色。
螺旋体对培养基要求不苛刻,只要含有少量血清,在有氧条件下培养,就能良好生长。
螺旋体对酸碱都很敏感,加电镜下的钩端螺旋体形态热到56。
C下30min,或者阳光照射2h,均可杀死。
常用消毒剂(如70%乙醇、2%-5%烧碱液、2%盐酸或0.5%石炭酸)5-10min可将其杀死。
该病原对冷冻抵抗力强,在-70。
C时速冻培养物,可保持毒力数年。
三、流行病学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其感染的宿主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均可感染。
啮齿类动物是钩端螺旋体的储存宿主,鼠类感染后可健康带菌1〜2年,是本病自然疫源的主体。
病犬可以从尿液中间歇地或连续排出病原体,污染环境(如饲料、饮水、圈舍和其他用具等),易感犬接触后主要经皮肤、黏膜和消化道传播。
其次,交配、咬伤、食入污染了螺旋体的肉类也可感染。
怀孕母犬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在发病的急性阶段,某些吸血昆虫也可作为传播媒介。
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和早秋季节多发。
饲养管理的好坏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如拥挤、应激、饥饿、营养不良或其他疾病引起机体衰弱时,均可使犬由隐性感染转为临床型感染。
四、临床症状1.伤寒型急性病例发热(39.5〜4(ΓC),全身震颤,肌肉触痛,呕吐,脱水,微循环障碍,呼吸迫促;严重时呕血、鼻出血、便血和体内广泛性出血,病犬高度沉郁,体温下降,死于心力衰竭。
亚急性感染的病例发热、呕吐、厌食,黏膜充血、瘀血,有出血斑点,频繁地干性咳嗽,呼吸困难,口腔黏膜干燥,在颊部、齿龈和舌上覆有淡黄色或灰色假膜,假膜下发生溃疡,口中发出类似尿液的恶臭气味。
犬钩端螺旋体病诊治1临床症状病例1:马犬,3岁,雌性,体重30kg,其呕吐,精神不振,不愿活动,小便色黄,未见大便,体温、脉搏、呼吸未见明显异常,听诊胸腹部,无异常,可视黏膜及皮肤黄染。
病例2:柯基犬,8月龄,雄性,体重7.5kg,其呕吐,呼吸急促,心率快,腹泻,伴血,可视黏膜及皮肤严重黄染,皮下有出血斑,眼结膜充血,尿黄。
该犬精神不振,不愿活动,无食欲与饮欲。
2实验室检查对病犬进行了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病毒、冠状病毒、硕腾WITNESS R钩体螺旋体快速检测板、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V8实时荧光PCR检测。
病例1与病例2的钩体螺旋体IgM检测均为阳性。
病例1的白细胞数、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小板下降。
病例2白细胞数、粒细胞数升高,红细胞数、血小板数下降。
病例1的尿素氮、无机磷、淀粉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肌酐升高,病例2钙离子、尿素氮、无机磷、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肌酐升高。
3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两病例为犬钩端螺旋体病。
4治疗根据患犬体重及脱水程度补液。
青霉素钠5U/kg+0.9%氯化钠,静脉注射,每日3次,连用5d;10%葡萄糖注射液+VC0.5g+ATP20mg+止血敏2mL,静脉注射,每日2次;10%葡萄糖注射液+肝利欣0.5mL/kg,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5d;10%葡萄糖注射液+茵栀黄0.5mL/kg,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7d;VK注射液2mL,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5d;爱茂尔注射液2mL,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5d;肾衰停胶囊和安舒康,剂量按说明书使用,每日2次,连用15d,保肝宁10kg/粒,每日2次,连用15d;速诺25mg/kg,每日2次,出院后连用7d。
5小结对犬钩端螺旋体病,常见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直接镜检、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PCR技术测定等。
硕腾WITNESS R钩体螺旋体快速检测板可检测犬全血、血浆或血清中是否存在钩端螺旋体的IgM抗体,该快速检测板可用于感染早期诊断。
2019年第05期犬钩端螺旋体病由出血黄疸型和犬型钩端螺旋体引起。
本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
各种犬均易感,公犬发病率高于母犬、老龄犬发病率高于幼龄犬,以养犬居多城乡发生较多。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犬人群逐渐增多,人与犬的接触非常密切和频繁,此类人兽共患传染病也常有报道,因此杜绝和防范此类传染病显得尤为重要。
1病原介绍钩端螺旋体因其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而得名。
个体长0.6~2μm,宽0.1~0.2μm。
普通染色不易着染。
对培养条件要求苛刻。
目前钩端螺旋体已发现18个血清型,其中有十几个血清型能引起犬发病,但以黄疸出血型和犬型钩端螺旋体的致病力最强,尤其黄疸出血型常致发急性出血性黄疸综合症。
但犬型钩端螺旋体的感染率远较黄胆出血群为高,且以肾炎症状为主,没有急性黄疸表现。
其余血清型的感染率随地区不同而异。
据统计,从犬分离的76个钩端螺旋体菌株中波摩那型最多51株。
这种类型的钩端螺旋体感染犬,只有部分呈现不同程度的肾炎症状,多数犬只表现为亚临床感染。
2临床症状大部分犬仅表现亚临床症状或慢性经过,少数呈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主要表现肾炎、出血性胃肠炎和溃疡性口腔炎,病初体温升高,肌肉疼痛,然后精神沉郁,呕吐,粪便带血和蛋白尿,发展至尿毒症时临床上无尿;触诊肾肿大,多数死于尿毒症。
慢性型主要由亚急性型转化而来,主要表现慢性肾炎。
亚临床感染仅有不同程度的肾炎,长时期后变为肾萎缩。
犬的症状比感染犬型钩端螺旋体要严重。
急性型病例突然体温升高,极度虚弱,震颤及颈腹部肌肉弛缓,口唇部出现血性疱疹,齿龈及口腔黏膜出血,呕吐,淋巴结肿大,结膜炎,但无黄疸。
黄疸型病犬一开始体温升高,出现黄痕,尿呈豆油色,呕吐物里混有血液,便秘,尿内含有胆色素和血红蛋白,结膜炎,齿龈发黄能耐过1周以上者,多数转归良好。
3病理查验死于急性钩端螺旋体病的犬尸,全身严重脱水和黄疸,口腔黏膜、胸膜、腹膜和肾等脏器有出血点和出血斑。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犬对本病也很易感,世界各国都有发生。
病原体是钩端螺旋体。
由于感染的菌型不同,其临床特点也不一样:有的症状明显,病犬呈现高热、粘膜出血、黄疸、溃疡或坏死,血红蛋启尿;有的病例呈隐性经过,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
钩端螺旋体的菌型不下数十种。
我国已从犬中分离出8个型。
犬型最常见,其次为黄疸出血型及波摩那型。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都可感染,而且可以长期存在于感染动物体内,成为主要的贮存宿主。
如鼠类感染后,大多是健康带菌者,带菌时间长,并可通过尿液向外排菌,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家畜中,猪、犬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带菌的动物,可随尿排菌,污染水源、土壤。
当犬接触这些染菌的水、土壤或尿后,就可通过破损的皮肤、粘膜及消化道感染。
通过性交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因公犬有用鼻和舌嗅舔自己或母犬生殖器的习惯。
[诊断要点]
(1)流行特点:病的发生多与接触病犬或带菌鼠的尿有密切关系。
通常公犬发病较多,幼龄犬比老龄犬发病多,常散发。
(2)临床特征,病犬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特征:其一,由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所引起的病犬,开始高热,但第二天就下降至常温或以下。
不久在眼结膜和口腔粘膜上出现黄疸。
病犬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呕吐,精神沉郁,四肢(尤其后肢)乏力。
尿量减少,呈黄红色,大便中有时混有血液。
其二,由犬型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病犬,黄疽症状不明显,一般表现呕吐,排带血的粪便,腹痛,口腔恶臭,粘膜发生溃疡,舌部坏死,溃烂,腰部触压时敏感,多尿,尿内含有大量蛋白质、胆色素,病大多因尿毒症而死亡。
(3)剖检特征:通常以黄疽、各脏器的出血、消化道粘膜的坏死为特征,腹水增多,且常混有血液,肠粘膜有小出血点,肝肿大,胆囊充满带有血液的胆汁。
根据以上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要靠病原学检验和血清学检查。
[防治措施]
第一,避免犬与带菌动物(尤其是猪与鼠类)及被其尿所污染的水,饲料接触。
被污染的环境,可用2~5%漂白粉溶液,或2%氢氧化钠,或3%来苏儿消毒。
第二,驱鼠、灭鼠。
第三,严禁饲喂病畜肉及带菌动物的生肉及其他产品。
第四,对较大的犬群每年进行1次检疫,发现病犬及可疑感染犬,应及时隔离。
青霉素、链霉素对本病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在早期应用,效果更好。
但必须连续治疗3~5天,才能起到消除肾脏内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第五,采取药物预防。
目前,我国尚无犬用钩端螺旋体菌苗,国内外有与其他疫苗结合的多联苗,可给犬预防接种,但菌苗必须包括当地主要流行菌型。
如无菌苗,可在流行期间采用药物预防,即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每千克饲料加入土霉素0.75~1.5克)或四环素(按1~1.5毫克/千克体重),连喂7天,可控制犬的感染。
第六,饲养病犬的人员,不要再与健犬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