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检验原始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2
绿茶叶加工过程检验记录绿茶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茶叶,它具有清新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而绿茶的加工过程中,质量的检验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记录绿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检验记录。
在采摘绿茶叶的过程中,需要确保采摘的茶叶为嫩芽嫩叶,新鲜度高。
在采摘后,要及时将茶叶送至加工厂进行初步处理。
在这个环节,需要对茶叶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或损伤。
接下来是炒青环节,炒青是绿茶加工的重要步骤之一。
在炒青的过程中,需要检查炒青机的温度和时间控制,确保茶叶炒制均匀,色泽明亮,香气扑鼻。
同时还要检查茶叶的含水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以确保茶叶口感和质量。
随后是揉捻环节,揉捻是为了让茶叶形成特有的条索形状,增强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在揉捻过程中,需要检查揉捻机的速度和力度,以及揉捻的时间,确保揉捻均匀,茶叶不受损伤。
接着是杀青环节,杀青是为了停止茶叶中酶的作用,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
在杀青的过程中,需要检查杀青机的温度和时间控制,确保茶叶被充分杀青,不影响口感和质量。
最后是干燥环节,干燥是为了降低茶叶的含水量,防止茶叶霉变。
在干燥的过程中,需要检查干燥机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确保茶叶干燥均匀,含水量符合标准。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还需要对茶叶进行外观、色泽、香气、口感等多方面进行检验,确保茶叶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还要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检修和清洁,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不影响茶叶的品质。
总的来说,绿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检验记录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和控制,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绿茶,让消费者享受到美味的绿茶。
希望通过这份检验记录,能够帮助加工厂提升茶叶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
茶叶出厂检验原始记录范本茶叶出厂检验原始记录范本一、背景介绍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名优特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然而,茶叶出厂前的检验工作却是确保茶叶质量的关键步骤。
茶叶出厂检验的原始记录是对茶叶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深入探讨茶叶出厂检验原始记录的内容和意义,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茶叶质量控制的过程。
二、茶叶出厂检验原始记录的内容1. 茶叶样品信息记录(1) 样品编号:记录茶叶样品的编号,以便进行追溯和管理。
(2) 采样日期:记录茶叶采样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以保证样品的新鲜度和准确性。
(3) 产地信息:记录茶叶的产地,包括产区、产地海拔、土壤类型等,这些信息对茶叶质量有重要影响。
2. 茶叶外观检验记录(1) 外观特征:记录茶叶的形态、颜色和大小等外观特征。
(2) 毛茶含杂记录:记录茶叶中的毛茶含量和杂质情况,如枯黄叶、树枝等。
3. 茶叶化学成分检验记录(1) 水分含量测定:记录茶叶中的水分含量,水分过高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和保存。
(2) 总酚含量测定:记录茶叶中的总酚含量,总酚是茶叶保持新鲜和增强口感的关键成分。
(3) 咖啡碱含量测定:记录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咖啡碱是茶叶的重要成分之一,对提神和增加警觉性具有作用。
4. 茶叶理化指标检验记录(1) 营养成分检验:记录茶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儿茶素、维生素等。
(2) 香气测定:记录茶叶的香气特征和强度,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3) 滋味测定:记录茶叶的滋味特征和口感,滋味是评价茶叶品质的关键要素。
三、茶叶出厂检验原始记录的意义茶叶出厂检验原始记录不仅是对茶叶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的依据,也是茶叶生产企业控制质量的重要凭证。
通过对茶叶样品的外观和化学成分的检验,可以全面了解茶叶的质量特征和关键指标,判断茶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茶叶的外观检验可以直观地评估其内在品质,而化学成分检验则可以客观地揭示茶叶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安全性。
茶叶出厂检验原始记录还可以用于茶叶质量的追溯和溯源。
茶叶出厂检验报告模板绿茶1. 报告概述本报告为对绿茶茶叶进行的出厂检验,旨在确认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本次检验共对绿茶茶叶进行了外观、色泽、气味、口感、质量指标等方面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总结。
2. 检验项目2.1 外观检测- 茶叶外形:检查茶叶的形状是否整齐,是否存在碎末。
- 茶叶色泽:评估茶叶的颜色,是否鲜绿均匀。
2.2 气味检测- 茶叶香气:闻茶叶的香气,评估其香气的浓郁程度和质量。
2.3 口感检测- 茶叶滋味:品尝茶叶的滋味,评估其口感的柔和度和回甘程度。
- 茶叶口感:评估茶叶在口腔中的触感和质感。
2.4 质量指标检测- 湿度:测量茶叶的湿度,判断其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
- 茶叶杂质:检测茶叶中的杂质是否达标。
- 茶叶营养成分:检测茶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如咖啡碱、氨基酸等。
3. 检测结果与分析3.1 外观检测结果茶叶外形整齐,无碎末,符合标准要求。
茶叶色泽鲜绿均匀,正常茶叶外观。
3.2 气味检测结果茶叶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绿茶香气,符合标准要求。
3.3 口感检测结果茶叶滋味柔和,回甘明显,口感醇和顺滑,符合标准要求。
茶叶口感细腻,口腔中有丝丝清凉感,具有一定的回甘感。
3.4 质量指标检测结果茶叶湿度为X.XX%,符合标准要求。
茶叶杂质含量低于X%,无明显杂质。
茶叶营养成分含量(以咖啡碱和氨基酸为例)分别为X.XX%和X.XX%,达到标准要求。
4.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绿茶茶叶的检验,结果表明其外观、气味、口感以及质量指标等均符合标准要求。
因此,本批绿茶茶叶的质量良好,可以正常出厂销售。
为确保产品质量,建议在出厂销售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包装的工艺和质量控制,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和香气,并加强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 检验人员与日期检验人员:XXX检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以上为绿茶茶叶出厂检验报告模板,旨在提供茶叶生产企业进行茶叶质量检验时的参考依据。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茶叶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单样品名称出厂批号出厂数量抽检数量原料来源生产日期执行标准DB52/T检验项目检验指标技术要求实测数据单项判定感外形官审滋味评叶底香气汤色理化指标水分( %)≤粉末( %)≤净含量标示净含量实测数据检验结论备注检验员:审核人:批准人:茶叶检验原始记录一、样品标记样品名称出厂批号出厂数量抽检数量原料来源生产日期二、检验记录1、感官品质检验原始记录执行标准DB52/T感外形官香气审滋味评汤色叶底备注2、水分检验原始记录检验依据DB52/T检验标准水分含量≤检验环境条件正常主要仪器电热恒温干燥箱 ; 分析天平 ; 干燥器 ; 烘皿 .重复重复Ⅰ重复Ⅱ试样和烘皿烘前质量 1 M(g)试样和烘皿烘后质量M2(g)试样质量 M0(g)M 1 2- M计算公式水分 (%)=-------------- × 100M 0测定结果备注3、粉末检验原始记录检验依据DB52/T检验标准(%) ≤检验环境条件主要仪器温度 :茶叶筛分机天气状况 :; 分析天平 ; 粉末筛.重复重复Ⅰ重复Ⅱ筛下粉末重量 M1(g)试样重量 M(g)2M 1计算公式粉末 (%)=-------------- × 100M 2测定结果4、净含量检验原始记录检验依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75 号令)检验环境正常条件主要仪器分析天平序号实衡净重 M1(g) 标明净重 M2(g) 偏差 (g) 12345678910计算公式差重 = M1- M2测定结论。
茶叶出厂检验报告XXX出厂检验报告检验性质:出厂检验检验方式:自行检验样品名称:碧龙春绿茶型号规格:125克/袋检验部门:XXX化验室出厂检验报告产品名称:碧龙春绿茶样品编号:xxxxxxx抽样日期:2020年6月20日检验日期:2020年6月20日样品数量:125克×35袋抽样人员:随机抽样方法: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随机抽样抽样环境:本厂成品库规格型号:125克/袋质量等级:一级抽样地点:本厂成品库抽样基数:20千克检验数量:125克×35袋样品状态:袋装完好检验依据:Q/ZBLC0001S-2010,S-2010 标准技术要求:无感官要求:1.形状:卷曲尚紧稍显豪。
2.色泽:较翠绿。
3.整碎:匀整。
4.净度:洁净。
内质:1.香气:清高。
2.汤色:嫩绿尚明亮。
3.滋味:醇厚。
4.叶底:黄绿明亮。
单项判定:外形合格内质合格净含量(g):≥125水分(g/100g):≤6.5碎末茶(%):≤6.0检验结论:该批产品本次检验,所检项目合格。
日期:2020年6月21日批准:审核:编制:XXX检验原始记录:样品名称:碧龙春绿茶采样日期:2020年6月20日检验环境: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感官要求:外形:卷曲尚紧稍显豪,色泽较翠绿,整碎匀整,净度洁净。
内质:香气清高,汤色嫩绿尚明亮,滋味醇厚,叶底黄绿明亮。
样品编号:xxxxxxx检验日期:2020年6月20日检验依据:Q/ZBLC0001S-2010主要仪器及编号:无备注:无检验人:XXX审核人:XXX成品净含量检验原始记录:样品名称:碧龙春绿茶采样日期:2020年6月20日检验环境:温度为26℃,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样品编号:xxxxxxx检测日期:2020年6月20日计量单位:克检测依据:JJF1070-2005标注净含量:125克/袋仪器设备:电子天平净含量(g):131.9水分(g/100g):4.9碎末茶(%):5.3检验结论:合格XXX化验室原始记录检测项目:水分受检单位:XXX样品编号:xxxxxxx抽样日期:2020.6.20检验日期:2020.6.20检验依据:GB/T8304-2002样品状态:袋装完好产品名称:碧龙春绿茶温度℃:26相对湿度%:60样品处理情况:样品处理前毛重w1(g):130.6 样品处理前皮重w2(g):4.9 样品质量w(g):125.7样品处理后毛重w3(g):130.5样品处理后毛重w4(g):130.4样品处理后皮重w5(g):5.1结果(g/100g):44.87编号。
绿茶叶加工过程检验记录绿茶是我国传统的饮品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提神醒脑等功效,备受人们的喜爱。
而绿茶的加工过程对于保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绿茶叶加工过程检验记录”为标题,详细介绍绿茶的加工过程及相应的检验记录。
一、制茶前的准备工作1. 原料采摘:选择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茶园中的嫩叶作为绿茶的原料,保证茶叶的品质。
2. 萎凋处理:将新采摘的茶叶散放在通风良好的场地,进行萎凋处理。
记录茶叶的萎凋时间和温度,确保茶叶的含水量降低,达到制茶的要求。
3. 杀青处理:将萎凋后的茶叶进行高温处理,停止茶叶的发酵过程。
记录杀青的温度和时间,保证茶叶的色泽翠绿、香气浓郁。
二、揉捻工序的检验记录1. 揉捻方式:根据不同的绿茶品种和制作工艺,选择适当的揉捻方式。
记录揉捻的时间和次数,保证茶叶的形状美观。
2. 揉捻温度:控制揉捻的温度,避免茶叶发生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记录揉捻温度的变化,确保茶叶的质量稳定。
三、烘干工序的检验记录1. 烘干温度: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去除茶叶中多余的水分。
记录烘干的温度和时间,确保茶叶的干燥程度。
2. 烘干效果:检查烘干后的茶叶,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和香气,保证绿茶的质量和口感符合要求。
四、筛分和分级的检验记录1. 筛分方式: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筛分,分离出不同等级的茶叶。
记录筛分的方法和筛网孔径大小,确保茶叶的等级准确。
2. 分级结果:根据茶叶的外观、色泽和形状,将茶叶分为不同的等级。
记录每个等级的茶叶数量和比例,保证茶叶的质量稳定。
五、包装和储存的检验记录1. 包装方式: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保护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记录包装的方法和材料,确保茶叶的外观美观。
2. 储存条件:将包装好的茶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干扰。
记录储存的温度和湿度,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持久。
通过以上的检验记录,可以全面了解绿茶的加工过程,并对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