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3大气的压强讲义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797.50 KB
- 文档页数:4
浙教版八上科学2.3《大气的压强》讲义一、大气压实验:1. 在玻璃杯里盛满水,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片,先用左手托住纸片,将杯子倒转过来。
当左手拿开后,水是否会流出来?答:不会,因为大气压在下方将水压在杯子中2.如果改变水杯的方向,结果是否相同?答:相同,说明大气压和液体压强一样,四面八方都有存在。
大气压的定义:大气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会产生压强,这个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大气压的方向:各个方向生活中运用大气压的其他例子:吸盘挂钩、用吸管喝牛奶、针筒马德堡半球实验:抽出金属半球内空气,两个金属半球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紧紧地压在一起,因而很难把它们拉开。
实验说明:存在大气压且大气压很大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 )堵上茶壶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B )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C )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D )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进入针管2.将细玻璃管插入烧瓶的软大塞小孔中,用两用气筒抽去烧瓶中的空气后,迅速把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将会看到烧瓶中有小喷泉出现。
讨论原因。
答:烧瓶内空气被抽出后,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烧瓶内二、大气压的大小 标准大气压51001.1⨯=p 帕 (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单位:百帕;特点:便于携带,使用方便,但测量结果不是很准确。
水银气压计:单位: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133帕,水银气压计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即为大气压。
特点:测量方便,携带不准确。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大而减小(即大气压与空气密度的关系)规律:通常在海拔2000米以内,每上升12米,大气压就减少1毫米汞柱,即133帕原因:随着高度的上升,空气逐渐稀薄,大气密度变小,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变小,根据压强公式可得大气压变小。
大气压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大气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托里拆利实验步骤:1.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出空气。
第3节 大气的压强2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降低。
并会用这一结论来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解读1 :大气压的变化和大气压的实际应用,难度较大,常见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等。
解读2:大气压对天气、人体、液体沸点的影响,难度较小,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等。
解读 3 :利用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难度较小,常见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探究题等。
知识点04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一)大气压的特点(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3)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不同。
(4)般来说,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晴天的大气压比阴雨天高。
(二)高气压区和低气压区在相同高度上的区别比较项目高气压区 低气压区 范围气压高的区域 气压低的区域 空气流动方向从上向下 从下向上 空气的变化越往下气温越高,水蒸气越不容易液化 气温逐渐降低, 空气中携带的水蒸气容易液化 对天气的影响 多晴朗天气 多阴雨天气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
由于空气的上升,使地表的气压下降,形成低气压,而上升的空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由于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下降,水蒸 气发生液化, 在高空形成云,云积聚后可能形成降水。
反之,如果大气下沉,地表气压上升形成高气压,由于高空气体下沉遇热不会出现水蒸气液化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云,故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三)一般情况下,晴朗天气的气压较阴雨天气的气压高【能力拓展】高压区和低压区高压区和低压区指的是同一水平高度的两个天气系统。
水平方向上:高压区的空气流向低压区。
垂直方向上:低压区的空气上升,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下降,水蒸气液化而形成降水;而高压区垂直方向上空气下沉,温度逐渐升高,水蒸气不发生液化,故天气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