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格式:pptx
- 大小:630.97 KB
- 文档页数:60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必修)执笔人:宋传冈审核人:王峰校对人:万荣成【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采取四大战略的必要性;通过对四大战略可行性的论证,提高运用图文信息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自我探索,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认知结构;利用课外调查,了解所在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我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历史悠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行为的责任感;提高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努力规范自身的行为,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多做有益的工作。
【课前预习】我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存发展压力之间的关系【课堂学习】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路的必然性世界面积、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深受、、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2、为此根据《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行动纲领:控制,节约,保护,实现。
”二、中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以下战略(一)人口战略:(二)资源战略:(三)环境战略读下图,a 、b 、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2.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②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计划生育B .鼓励生育C .采取移民政策D .鼓励人员出国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及人口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 B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表现之一 C .人均资源少与资源分布不均衡有关 D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完全消除文盲半文盲 4.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 A .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 .严重的环境问题 C .庞大的人口数量D .不利的外部环境 5.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四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查找并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1.结合实例,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地理实践力)2.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
(综合思维)3.结合我国国情,理解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行动纲领。
(人地协调观)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主要环境问题: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2.产生的原因(1)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掠夺式开发加快了资源耗竭速度.(2)随着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3)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了森林和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3.主要特点(1)已经从区域性、小规模向全球性、大规模发展。
(2)从宏观危害向微观危害发展。
(3)从环境污染事件向全面生态破坏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基本内涵3.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
(2)持续性原则。
(3)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4.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关系协调论.三、可持续发展战略:愿景与行动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国际合作和公众参与。
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中国21世纪议程”。
4.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经济运行模式采用:循环经济。
(2)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3)鼓励公众参与,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
1.经济的增长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社会系统是中心环节。
()3.发达国家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4.消除贫困属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8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人口形势?(人口问题的不良影响?)①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②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③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④影响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资源形势?(特点?现状?)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②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加上开发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3、环境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危害: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②威胁生态平衡。
③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④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5、我国为什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①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②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
)6、我国应怎样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②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③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④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7、青少年怎样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为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作贡献?)①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②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
③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④积极同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细化课标素养要求1.识记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掌握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影响。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把握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探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具体措施。
1.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
2.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理解不同地区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特点。
3.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1.不同社会阶段的人地关系如何?其核心思想是什么?理论核心思想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人类中心论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盲目追求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地伙伴论人类具有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互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3)基本原则: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阶段性原则。
(4)从概念到行动:全球合作,公众参与。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是什么?控制人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口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1)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2)人口战略 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资源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1)资源问题 ⎭⎬⎫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短缺 (2)资源战略①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
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缓解我国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③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⑤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落实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⑥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是我国正确的战略选择⑧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和青少年应如何做?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你认为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①坚持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加强立法工作,完善法律法规,为节能环保提供法律依据;③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不法行为;④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⑤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防污治污力和资源利用率。
青少年:①树立远大理想,学习有关资源环境的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②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③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倡导大家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反对制止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言行并与之斗争⑤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积极参与植树护绿活动、垃圾分类放置、少坐电梯多走楼梯、少开自家车多坐公交车等。
九年级政治第8课第一框可持续发展—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编写人:张正英时间:2013-11 总序号:16班级姓名组号【教师寄语】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
(国情)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重、难点】走可持续发展是正确的选择【预习作业】一、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阅读P89图片,说一说你的感悟是什么?2、、、,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严重问题。
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
【合作交流】一、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国情:1、阅读课本P90材料,回答问题:(在课本上标划出答案并把问题写在对应处。
)材料说明了我国存在什么问题?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国情)如何?有什么影响?我国面临严峻的。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1)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给带来了的负担,(2)越来越大,(3)影响,(4)影响的增强和的提高。
2、阅读课本P91图表,说出你的感想及结论。
我国的资源现状(资源国情)是怎样的?(1)我国自然资源、,但资源占有量少,资源。
(2)随着我国,对资源的将不断增加;(3)再加上、、,更加剧了资源形势的。
3、阅读课本P91漫画,讨论后面的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环境国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影响?(1)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在恶化,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生态赤字。
(2)环境恶化加剧的发生,威胁,危害人们的。
二、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1、阅读课本P92材料,讨论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课本上标划出答案并把问题写在对应处。
)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义?)(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解决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建设(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利于落实的全面、、的科学发展观。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走向协调、和谐的道路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环境问题是在 中产生的,也必须在 中解决。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内涵1.三点内涵(1)生态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基础(2)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条件(3)社会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目的2.可持续发展系统图(三)可持续发展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地区之间。
2.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中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压力大2.人均资源少,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紧张3.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表现在: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且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生态破坏范围扩大、程度加剧(二)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1.由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过渡2.继续进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挥人口资源优势3.统筹规划国土开发与整治4.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大环保投入5.保护生物多样性,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三)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循环经济的手段、核心、方式、目的手段;核心;方式;目的。
2.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传统经济:资源利用是粗放式、一次性;物质流动是单向的;污染处理只重视末端治理。
循环经济:坚持三原则——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反复循环流动。
3.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工业:清洁生产;农业:生态农业(1)清洁生产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特点: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专题二:“强化五位一体,打造美丽中国”是学生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的学习,在明确其内在联系的前提下,整合教材所学内容,明确国家在“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方面所做的努力。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我们在行动”是通过让学生积极自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引导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让“建设美丽中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两个个专题的学习是紧密联系的,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为重点,其中专题一是说明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专题二是分析国家战略措施和个人层面要求。
两个个专题学习循序渐进,逐步落实。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点击打开。
申论范文:立足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篇申论范文:立足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必须采取措施解决。
可以说,推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刻不容缓。
绿色发展是一种采用可再生资源和低碳、环保技术做为推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主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资源利用与环境承载力相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模式。
在全球共建美好地球的当下,绿色发展不仅是我国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选,也是推动世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重要方式。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地方建设和企业管理各个领域。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绿色生态建设成为新的热点。
建筑绿色化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加强节能、减排、环保等方面的建设,为地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企业管理方面,企业应以行业为根底,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技术含量、品质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全面推行绿色经营理念,打造绿色生产基地,真正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发展成果是最直观的体现。
当前中国正以绿色、低碳、头脑、创新、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深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
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来看,我国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全面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加强环境监管,创新生态保护机制,促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同时,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新型城镇化、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当然,要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法治环境。
政府部门应建立科学管理体系,从法制环保、投资环境、贸易环境等方面着手,让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其次,去除现有的倾向性和部分利益影响。
要合理规划和建设,切实发挥文化、教育、科技、组织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最重要的,是让环境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实践绿色生活。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案第8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九年级政治教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案第8 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第3单元知识结构第六课:走强国富民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强国富民之路----党的基本路线指明了强国富民之路<总揽全局高度>1.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2.改革是国家发展的直接动力3.开放是国家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七课:走科教兴国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科教兴国之路<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角度>1.走科教兴国之路是时代的选择科教水平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更替;在科技领域,我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压力2.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科技创新是赶超发达国家的关键教育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第八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国家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角度>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可持续发展是正确选择2.可持续发展重在行动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坚决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第九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发展必须靠民族精神的支撑<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角度>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五千年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2.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当代青年应该高举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二、基础知识点1.人口______、资源______、环境______,危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_。
(p______)2.我国面临着怎样的人口形势?有何负面影响?(p______)我国面临着______的人口形势。
【学习目标】——课标要求、考纲要求最新考纲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知识体系考纲解读1.识记:人地关系的思想内涵和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四个基本原则。
3.应用:根据相关材料分析其体现了或违背了哪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案(复习提纲梳理)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理论核心思想人地关系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_____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人类中心论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___和任意开发利用的____,盲目追求征服____人地关系___,地理环境严重制约_________的持续发展人地伙伴论人类具有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有________,人类应当与环境建立________、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________的发展2(1) 概念既满足________的需要,又不对_______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 内涵____的持续发展是基础,_______的持续发展是条件,______的持续发展是目的。
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3) 基本原则______性、_______性、_______性、_______性原则。
(4) 从概念到行动______合作,______参与。
考点二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及其实践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行动纲领:控制______,节约_______,保护______,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人口战略(1)人口问题⎩⎪⎨⎪⎧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2)人口战略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_____。
②合理利用_________,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 资源战略(1)资源问题⎭⎪⎬⎪⎫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短缺 (2)资源战略①保护和__________有限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