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平面图
- 格式:ppt
- 大小:226.00 KB
- 文档页数:30
第七章《平面图形认识(二)》解答题苏州历年试题汇编一.平行线的判定1.(2019春•姑苏区期中)如图,△ABC中,∠B=∠ACB,D在BC的延长线,CD平分∠ECF,求证:AB∥CE.2.(2018春•相城区期中)将一副直角三角尺BAC和ADE如图放置,其中∠BAC=∠ADE =90°,∠BCA=30°,∠AED=45°,若∠AFD=75°,试判断AE与B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二.平行线的性质3.(2020春•姑苏区期中)已知:直线AB∥CD,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点M为两平行线内部一点.(1)如图1,∠AEM,∠M,∠CFM的数量关系为;(直接写出答案)(2)如图2,∠MEB和∠MF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N,若∠EMF等于130°,求∠ENF 的度数;(3)如图3,点G为直线CD上一点,延长GM交直线AB于点Q,点P为MG上一点,射线PF、EH相交于点H,满足∠PFG=∠MFG,∠BEH=∠BEM,设∠EMF=α,求∠H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4.(2020春•高港区期中)问题情境:如图1,AB∥CD,∠P AB=135°,∠PCD=125°.求∠APC度数.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可求得∠APC 的度数.请写出具体求解过程.问题迁移:(1)如图3,AD∥BC,点P在射线OM上运动,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ADP=∠α,∠BCP=∠β.∠CPD、∠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A、B、O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α、∠β间的数量关系.5.(2020春•江阴市校级期中)如图1,AB∥CD,点E,F分别在直线CD,AB上,∠BEC =2∠BEF,过点A作AG⊥BE的延长线交于点G,交CD于点N,AK平分∠BAG,交EF于点H,交BE于点M.(1)直接写出∠AHE,∠F AH,∠KEH之间的关系:=+;(2)若∠BEF=∠BAK,求∠AHE;(3)如图2,在(2)的条件下,将△KHE绕着点E以每秒5°的速度逆时针旋转,旋转时间为t,当KE边与射线ED重合时停止,则在旋转过程中,当△KHE的其中一边与△ENG的某一边平行时,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6.(2019春•吴江区期中)已知AB∥CD,(1)如图1,BP、DP分别平分∠ABE、∠EDC,试说明:∠BPD=∠BED;(2)如图2,若∠BMN=133°,∠MND=145°,BP、DP分别平分∠ABM、∠CDN,那么∠BPD=°(只要直接填上正确结论即可)7.(2019春•常熟市期中)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C=30°,∠F=45°,EF∥AC,AB与DE相交于点G,BC与EF、DF分别相交于点M、N,连接DM,交AC于点P.(1)求∠MND的度数;(2)当∠DPC=∠MNF时,DM是∠EMC的平分线吗?为什么?8.(2018春•甘井子区期中)如图1,MN∥PQ,直线AD与MN、PQ分别交于点A、D,点B在直线PQ上,过点B作BG⊥AD,垂足为点G.(1)求证:∠MAG+∠PBG=90°;(2)若点C在线段AD上(不与A、D、G重合),连接BC,∠MAG和∠PBC的平分线交于点H,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猜想并证明∠CBG与∠AHB的数量关系;(3)若直线AD的位置如图3所示,(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CBG与∠AHB的数量关系.9.(2018春•工业园区期中)若∠C=α,∠EAC+∠FBC=β(1)如图①,AM是∠EAC的平分线,BN是∠FBC的平分线,若AM∥BN,则α与β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EAC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FBC平分线所在直线交于P,试探究∠APB与α、β的关系是.(用α、β表示)(3)如图③,若α≥β,∠EAC与∠FBC的平分线相交于P1,∠EAP1与∠FBP1的平分线交于P2;依此类推,则∠P5=.(用α、β表示)三.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0.(2020春•太仓市期中)如图1,在△ABC的AB边的异侧作△ABD,并使∠C=∠D,点E在射线CA上.(1)如图,若AC∥BD,求证:AD∥BC;(2)若BD⊥BC,试解决下面两个问题:①如图2,∠DAE=20°,求∠C的度数;②如图3,若∠BAC=∠BAD,过点B作BF∥AD交射线CA于点F,当∠EFB=7∠DBF时,求∠BAD的度数.11.(2020春•吴中区期中)填写下列空格完成证明:如图,EF∥AD,∠BAC=70°,∠1=∠2,求∠AGD.解:∵EF∥AD,∴∠2=.(理由是:)∵∠1=∠2,∴∠1=∠3.(理由是:)∴∥.(理由是:)∴∠BAC+=180°.(理由是:)∵∠BAC=70°,∴∠AGD=°.12.(2020春•高新区期中)∠1=∠2,∠3=∠B,FG⊥AB于G,猜想C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13.(2019春•姑苏区期中)如图,直线AB∥CD,E、F是AB、CD上的两点,直线l与AB、CD分别交于点G、H,点P是直线l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G、H重合),连接PE、PF.(1)当点P与点E、F在一直线上时,∠GEP=∠EGP,∠FHP=60°,则∠PFD=.(2)若点P与点E、F不在一直线上,试探索∠AEP、∠EPF、∠CFP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14.(2019春•吴中区期中)如图,已知AD∥BC,点E在AD的延长线上,∠EDC+∠B=180°.(1)问AB、CD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2)若∠CAF=23°,∠1=∠2=2∠CAB,求∠EDC的度数.15.(2019春•工业园区期中)如图,∠1=70°,∠2=110°,∠C=∠D,试探索∠A与∠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6.(2019春•工业园区期中)填写证明的理由.已知:如图,AB∥CD,EF、CG分别是∠AEC、∠ECD的角平分线;求证:EF∥CG.证明:∵AB∥CD(已知)∴∠AEC=∠DCE()又∵EF平分∠AEC(已知)∴∠1=∠()同理∠2=∠∴∠1=∠2∴EF∥CG()四.三角形三边关系17.(2019春•吴江区期中)已知△ABC中,三边长a、b、c,且满足a=b+2,b=c+1(1)试说明b一定大于3;(2)若这个三角形周长为22,求a、b、c.五.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8.(2019春•常熟市月考)将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处的位置.(1)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内部(如图1),∠A′与∠1+∠2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如图2),这时∠A′与∠1、∠2之间又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9.(2020春•高新区期中)Rt△ABC中,∠C=90°,点D、E分别是△ABC边AC、BC 上的点,点P是一动点.令∠PDA=∠1,∠PEB=∠2,∠DPE=∠α.(1)若点P在线段AB上,如图(1)所示,且∠α=30°,则∠1+∠2=°;(2)若点P在AB上运动,如图(2)所示,则∠α、∠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3)若点P运动到边AB的延长线上,如图(3)所示,则∠α、∠1、∠2之间有何关系?猜想并说明理由.(4)若点P运动到△ABC之外,如图(4)所示,则∠α、∠1、∠2的关系为:.20.(2020春•吴江区期中)好学的小红在学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后,遇到下列3个问题,请你帮她解决.如图,在△ABC中,点I是∠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点D是∠MBC、∠NCB平分线的交点,BI、DC的延长线交于点E.(1)若∠BAC=50°,则∠BIC=°;(2)若∠BAC=x°(0<x<90),则当∠ACB等于多少度(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时,CE∥AB,并说明理由;(3)若∠D=3∠E,求∠BAC的度数.21.(2020春•常熟市期中)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ADB=∠BAC,BE平分∠ABC,过点E作EF∥AD,交BC于点F.(1)求证:∠BAD=∠C;(2)若∠C=20°,∠BAC=110°,求∠BEF的度数.22.(2020春•太仓市期中)如图,已知△ABC中,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若∠B=44°,∠DAE=12°,求∠C的度数.23.(2020春•相城区期中)已知(如图1)在△ABC中,∠B>∠C,AD平分∠BAC,点E 在AD的延长线上,过点E作EF⊥BC于点F,设∠B=α,∠C=β.(1)当α=80°,β=30°时,求∠E的度数;(2)试问∠E与∠B,∠C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试用α、β表示∠E,并说明理由;(3)若∠EFB与∠BAE平分线交于点P(如图2),当点E在AD延长线上运动时,∠P 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用α、β表示∠P;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4.(2020春•张家港市校级期中)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P为线段AD上的一个点,PE⊥AD交直线BC于点E①若∠B=35°,∠ACB=85°,求∠E的度数.②猜想∠E与∠B、∠ACB的数量关系.25.(2019春•吴中区期中)如图,直线m与直线n互相垂直,垂足为O、A、B两点同时从点O出发,点A沿直线m向左运动,点B沿直线n向上运动.(1)若∠BAO和∠ABO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AQB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若AP是∠BA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BP是∠AB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AP、BP相交于点P,AQ的延长线交PB的延长线于点C,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P和∠C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P和∠C的度数;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6.(2019春•高新区期中)如图,若AE是△ABC边上的高,∠EAC的角平分线AD交BC 于D,∠ACB=40°,求∠ADE.27.(2019春•相城区期中)如图①,△ABC的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P.(1)如果∠A=80°,求∠BPC=.(2)如图②,过点P作直线MN∥BC,分别交AB和AC于点M和N,试求∠MPB+∠NPC的度数(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3)将直线MN绕点P旋转.(i)当直线MN与AB,AC的交点仍分别在线段AB和AC上时,如图③,试探索∠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ii)当直线MN与AB的交点仍在线段AB上,而与AC的交点在A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④,试问(i)中∠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若不成立,请给出∠MPB,∠NPC,∠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28.(2020春•工业园区期末)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50°,∠ACB=80°.点F在BC的延长线上,FG⊥AE,垂足为H,FG与AB相交于点G.(1)求∠AGF的度数;(2)求∠DAE的度数.29.(2020春•吴中区期末)如图,在△ABC中,∠BAC:∠B:∠C=3:5:7,点D是BC 边上一点,点E是AC边上一点,连接AD、DE,若∠1=∠2,∠ADB=102°.(1)求∠1的度数;(2)判断ED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六.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0.(2019春•常熟市月考)好学的小红在学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后,遇到下列4个问题,请你帮她解决.如图,在△ABC中,∠BAC=48°,点I是两角∠ABC、∠ACB的平分线的交点.(1)填空:∠BIC=°.(2)若点D是两条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填空:∠BDC=°.(3)若点E是内角∠ABC、外角∠ACG的平分线的交点,试探索:∠BEC与∠B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在问题(3)的条件下,当∠ACB等于度时,CE∥AB?31.(2019春•常熟市期中)在△ABC中,点D为边BC上一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若∠DAC=∠B,△ABC的角平分线CE交AD于点F,试说明∠AEF=∠AFE;(2)在(1)的条件下,如图2,△ABC的外角∠ACQ的角平分线CP交BA的延长线于点P,∠P与∠CFD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3)如图3,点P在BA的延长线上,PD交AC于点F,且∠CFD=∠B,PE平分∠BPD,过点C作CE⊥PE,垂足为E,交PD于点G,试说明CE平分∠ACB.七.多边形内角与外角32.(2019春•姑苏区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90°,∠C=60°.(1)如图1,若∠ADC和∠ABC的平分线交于点O,求∠BOD的度数;(2)如图2,若∠ABC的平分线与四边形ABCD的外角∠EDC的平分线交于点P,求∠BPD的度数;(3)如图3,若DG、BH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外角∠CDE、∠CBF的平分线,判断DG与BH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八.作图-平移变换33.(2020春•工业园区校级期中)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ABC,按要求进行下列作图(只能借助于网格).(1)画出先将△ABC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DEF.(2)连接AD、BE,那么AD与BE的关系是,线段AB扫过的部分所组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34.(2020春•姑苏区期中)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现将△ABC平移,使点C变换为点D,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点E、F.(1)在图中请画出△ABC平移后得到的△EFD;(2)在图中画出△ABC的AB边上的高CH;(3)△ABC的面积为.35.(2020春•常州期中)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网格线的交点)上.(1)画出△ABC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的△A1B1C1;(2)画出△ABC的中线AD;(3)画出△ABC的高CE所在直线,标出垂足E;(4)在(1)的条件下,线段AA1和CC1的关系是.36.(2020春•吴江区期中)如图,在方格纸内将△ABC水平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B′C′.(1)补全△A′B′C′,利用网格点和直尺画图;(2)图中AC与A′C′的关系是:;(3)画出△ABC中AB边上的中线CE;(4)平移过程中,线段AC扫过的面积是.37.(2020春•吴中区期中)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每个小方格的顶点叫格点.(1)画出△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得到的△A1B1C1;(2)图中AC与A1C1的关系是:;(3)画出△ABC中AB边上的中线CD;(4)△ACD的面积为.38.(2020春•高新区期中)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上.将△ABC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4格.(1)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B′C′;(2)再在图中画出△ABC的高CD;(3)在右图中能使S△PBC=S△ABC的格点P的个数有个(点P异于A)39.(2019春•高新区期中)如图,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ABC的三个顶点就是小正方形的格点.(1)将△AB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DEF(A与D、B与E、C与F对应),请在方格纸中画出△DEF;(2)在(1)的条件下,连接AD、CF,AD与CF之间的关系是;(3)在(1)的条件下,连接AE和CE,求△ACE的面积S.40.(2019春•吴中区期中)如图,在方格纸内将△ABC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根据下列条件,利用网格点和三角尺画图:(1)补全△A′B′C′(2)画出AC边上的中线BD;(3)画出AC边上的高线BE;(4)求△ABD的面积.。
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图形证明专项训练1.如图,∠1=∠2,∠C=∠D.∠A与∠F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图,请你从下列三个条件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题,并说明理由.①AD∥BC;②AB∥CD;③∠A=∠C.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3.如图,∠A=65°∠ABD=30°,∠ACB=72°,且CE平分∠ACB,求∠BEC的度数.4.如图所示,已知∠1=∠2,再添加什么条件可使AB∥CD成立?请你说明理由.5.如图,已知∠1=45°,∠2=135°,∠D=45°,问:BC与DE平行吗?AB与CD呢?为什么?6.如图,若∠1+∠3=180°,能否得出AB∥CD?为什么?7.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被直线GH所截,交点分别为点E、F,AEF EFD∠=∠.(1) 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2)如果AEM NFD∠=∠,那么EM与FN是否平行,为什么?8.如图,25E∠=︒,求证://AB EF.∠=︒,10∠=︒,45BBCD∠=︒,30CDE9.如图,如果AB∥CD,∠B=38°,∠D=38°,那么BC与DE平行吗?为什么?10.如图,AB∥CD,∠ACB=90°,∠ACD=55°,求∠B的度数.11.如图,已知AB∥CD,BE平分∠ABC,DE平分∠ADC,∠BAD=80°,试求:(1)∠EDC的度数;(2)若∠BCD=n°,试求∠BED的度数.12.已知,如图,在△ABC中,∠B>∠C,AD是BC边上的高,AE平分∠BAC.(1)若∠B=40°,∠C=30°,则∠DAE=_______;(2)若∠B=80°,∠C=40°,则∠DAE=_______;(3)由(1)、(2)我能猜想出∠DAE与∠B、∠C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13.(1)如图,小莉画了一个角∠MON=80°,点A、B分别在射线OM、ON上移动,△AOB的角平分线AC与BD交于点P.试问:随着点A、B位置的变化,∠APB的大小是否会变化?若保持不变,请求出∠APB的度数;若发生变化,求出变化范围.(2)聪明的小莉想出了一个画30°角的方法:①画两条相交的直线OX、OY,使∠XOY=60°,②在射线OX、OY上分别再任意取A、B点,③作∠ABY的平分线BD,BD的反向延长线交∠OAB的平分线于点C,则∠C就是30°的角.你认为小莉的方法正确吗?请你说明理由.14.如图①,把△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ED内部点A′的位置,通过计算我们知道:2∠A=∠l+∠2.请你继续探索:(1)如果把△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ED的外部点A′的位置,如图②,此时∠A与∠1、∠2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如果把四边形ABCD沿时折叠,使点A、D落在四边形BCFE的内部A′、D′的位置,如图③,你能求出∠A、∠D、∠l与∠2之间的关系吗?(直接写出关系式即可)15.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探究1:如图1,在△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12∠A ,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1=12∠ABC ,∠2=12∠ACB ∴∠1+∠2=12(∠ABC+∠ACB)又∵∠ABC+∠ACB=180°﹣∠A ∴∠1+∠2=12(180°﹣∠A)=90°-12∠A∴∠BOC=180°﹣(∠1+∠2)=180°﹣(90°﹣∠A)=90°+12∠A探究2:如图2中,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探究3:如图3中,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只写结论,不需证明)结论:_________________.16.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AB平行于CD,如图(1),点P在AB、CD外部时,由//AB CD,有B BOD∠=∠,又因为BOD∠是POD的外角,故BOD BPD D∠=∠+∠,得BPD B D ∠=∠-∠.如图(2),将点P 移到AB 、CD 内部,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则BPD ∠、B ∠、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2)中,将直线AB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 于点Q ,如图(3),则BPD ∠、B ∠、D ∠、BQD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图(4)中A B C D E F ∠+∠+∠+∠+∠+∠的度数.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图形证明专项训练参考答案1.相等.2.本题答案不唯一,如:已知:①②,结论:③.理由:因为AD ∥BC ,所以∠A=∠ABF ,理由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AB ∥CD ,所以∠ABF=∠C ,理由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A=∠C3.131°4.解:添的条件为∠EBN=∠FDN ,理由为:∵∠1=∠2,∴∠1+∠EBN=∠2+∠FDN ,即∠ABD=∠CDN ,∴AB ∥CD .5.解:∵∠2=135°,∴∠BCD=180°﹣∠2=45°,而∠1=45°,∠D=45°,∴∠1=∠BCD ,∠D=∠BCD ,∴AB ∥CD ,BC ∥DE .6.解:能.∵∠3+∠2=180°,∠1+∠3=180°,∴∠1=∠2,∴AB ∥CD .7. (1)//AB CD 。
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一、知识梳理1、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或者 .练习: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有 ( )A. 1个或3个B.2个或3个C.1个或2个或3个D.0个或1个或2个或3个2、判定与性质:什么叫做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直线叫平行线。
的两直线平行。
判 定性 质(1) ,两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
(3) ,两直线平行。
(1)两直线平行, 。
(2)两直线平行, 。
(3)两直线平行,互补。
如果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这个距离称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等积变形)(2)如图,长方形ABCD 的面积为16,四边形BCFE 为梯形,BC 与DE 交于点G,则阴)如图,对面积为,使得记其面积为S 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 1B 1,B 1C 1,C 1A 1至点A 2,B 2,C 2,使得A 2B 1=2A 1B 1,B 2C 1=2B 1C 1,C 2A 1=2C 1A 1,顺次连接A 2,B 2,C 2,得到△A 2B 2C 2,记其面积为S 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 5B 5C 5,则其面积S 5= .(4)已知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确定一点C ,连接AB ,AC ,BC ,使△ABC 的面积为3个平方单位.则这样的点C 共有 个.(1)如图,边长为3cm ,与5cm 的两个正方形并排放在一起,在大正方形中画一段以它的一个顶点为圆心,边长为半径的圆弧,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cm 2(π取3).F3、图形的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________________移动____________,这样的____________叫做图形的平移。
4、平移的性质(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_______,只改变图形的_________。
第七章 平面图形认识(二)第6课时 认识三角形一、选择题1.(2011·来宾)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3,则下列数据中,可作为第三边的长的是【 】A .1B .3C . 5D .72.下列哪组数据能构成三角形的三边 【 】A .1cm 、2cm 、3cmB .2cm 、3cm 、4cmC .4cm 、4cm 、9cmD .1cm 、2cm 、4cm3.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4、x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B .x <5C .3<x <5D .1<x <74.(2012·义乌)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可以是 【 】A .2B . 3C . 4D .85.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 -1,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8B .2<x <8C .0<x <6D .2<x <6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B .互相垂直的两条线段一定相交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D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7.三角形的高线是 【 】A .直线B .线段C .射线D .三种情况都可能8.在三角形中,交点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有①三角形的三条高线 ②三角形的三条中线 ③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 ④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 【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④D .②③9.下列说法中: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③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的内部,就在三角形的外部;④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且这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其中正确的有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10.三角形的下列四种线段中一定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是 【 】A .角平分线B .中位线C .高D .中线二、填空题11.(2012·金华)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为4,8,则第三边的长度可以是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12.(2012·柳州)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3cm 和10cm ,第三边与其中一边的长相等,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12.若一个边长都是整数的三角形周长是15cm ,则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_________种.14.小明有两根3cm 、7cm 的木棒,他想以这两根木棒为边做一个等腰三角形,还需再选用一根_________. 长的木棒15.已知:在△ABC 中,AB =3,AC =7,BC 长是正整数,当△ABC 的周长最大时,此时BC 的长为_________.16.如果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落在一个顶点上,那么它的形状是 _________.17.已知BD 是△ABC 的一条中线,△ABD 与△BCD 的周长分别为24,17,则AB -BC 的长是_________.18.如图,AD 、BE 、CF 是ABC ∆的3条中线,若AF =2cm ,则AB =____cm ,若BD =5cm ,则BC =____cm , 若AE =2cm ,则AC =____cm .则ABC ∆的周长是_______cm .F E D C B A 第19题A B C F E D 第20题 第18题19.如图,在△ABC 中,AD 是高,AE 是角平分线,BF 是中线,则∠ =∠ =90o ;∠ =∠ =BAC 21; = =12AC . 20.如图,(1)△ABC 的边BC 上的高是 ;(2)△ADC 的边DC 上的高是 ;(3)△EBC 的边EC 上的高是 ;(4)AB =2cm ,CF =2cm ,△ABC 的面积S =_____ cm 2.三、解答题21.(2013·新疆)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2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化简|a +b -c |+|a -b -c |2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a =3,b =7,第三边是c ,且a <b <c ,求c 的取值范围?24.小亮家离学校1千米,小明家离学校3千米,如果小亮家与小明家相距x 千米,那么求x 的取值范围?25.如图,线段AB =CD ,AB 与CD 相交于•,且∠A •C =60°,CE 是由AB 平移所得,判断AC +BD 与A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BC,∠1=55°,则∠2的度数为()A. B. C. D.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B=BC=2 ,E、F分别是AD、CD 的中点,连接BE、BF、EF.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6,则△BEF的面积为()A.2B.C.D.33、已知在ΔABC中,AB=AC,周长为24,AC边上的中线BD把ΔABC分成周长为9和15的两个部分,则ΔABC各边的长分别为()A.10、10、4B.6、6、12C.5、9、10D.10、10、4或6、6、124、给出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它与另一条也相交;③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5、如图,在方格纸中,线段a,b,c,d的端点在格点上,通过平移其中两条线段,使得和第三条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三角形,则能组成三角形的不同平移方法有()A.3种B.6种C.8种D.12种6、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3:2,∠DAB=60°,E在AB上,且AE:EB=1:2,F是BC的中点,过D分别作DP⊥AF于P,DQ⊥CE于Q,则DP:DQ等于()A.3:4B. :C. :D.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3,则它的周长为 ( )A.7B.8C.5D.7或88、如图,一副三角板叠在一起,最小锐角的顶点D恰好放在等腰直角三角板的斜边AB上,AC与DE交于点M,如果,则的度数为()A.80B.85C.90D.959、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y= (x>0)图象上任意一点,AB⊥y轴于点B,点C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则△ABC的面积为( )A.1B.2C.4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 ⊥AC于点D,则BD的长为()A.3B.2C.4D.1.511、如图,一个四边形花坛ABCD,被两条线段MN,EF分成四个部分,分别种上红、黄、紫、白四种花卉,种植面积依次是S1,S2,S3,S4,若MN∥AB∥CD,EF∥DA∥CB,则有()A.S1=S4B.S1+S4=S2+S3C.S1S4=S2S3D.都不对12、如图,在△ABC中,AB=AC,∠B=30°,点D、E分别为AB、AC上的点,且DE∥BC.将△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EC.下列结论:①△ADE的旋转角为120°;②BD=EC;③BE=AD+AC;④DE⊥AC,其中正确有( )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3、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14、如图,图1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堆成的几何体,现将标有E的正方体平移至如图2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左、右两个几何体的主视图相同B.左、右两个几何体的左视图相同 C.左、右两个几何体的俯视图不相同 D.左、右两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不相同15、已知:如图,AB,BC,AC是⊙O的三条弦,∠OBC=50°,则∠A=( )A.25°B.40°C.80°D.100°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完成下面的证明.已知:如图,∠1+∠2=180°,∠3+∠4=180°.求证:AB∥EF.证明:∵∠1+∠2=180°,∴AB∥________(________).∵∠3+∠4=180°,∴________∥________.∴AB∥EF(________).17、如图,在△ABC中,AB=AC,DE∥BC,∠1=65°,则∠2=________°18、如图,将纸片△ABC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已知∠A=50°,则∠1+∠2=________°19、已知如图所示,∠MON=40°,P为∠MON内一点,A为OM上一点,B为ON 上一点,则当△PAB的周长取最小值时,∠APB的度数为________.20、如图,若,BF平分,DF平分,,则________.21、如图,直线m∥n,△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m上,且∠ACB=90°,若∠1=40°,则∠2等于________度.22、如图,已知∠B=∠1,CD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5=2∠4.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出推理的依据:证明:∵∠B=∠1,(已知)∴DE∥BC.(________)∴∠2=∠3.(________)∵CD是△ABC的角平分线,(________)∴∠3=∠4.(________)∴∠4=∠2.(________)∵∠5=∠2+∠4,(________)∴∠5=2∠4.(________)2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各内角与一个外角的和是225°,则与这个外角相邻的内角是________度.24、如图,△ABC中,∠A=30°,∠B=70°,CE平分∠ACB,CD⊥AB于D,DF⊥CE,则∠CDF=________°.25、如图,分别切⊙于点,若,点为⊙上任一动点,则的大小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化简,并求值,其中a与2,3构成△ABC的三边,且a为整数.27、如图,AD平分∠BAC,AD⊥BD,垂足为点D,DE∥AC.求证:△BDE是等腰三角形.28、如图,BCE、AFE是直线,AB∥CD,∠1=∠2,∠3=∠4,求证:AD∥BE.29、已知AD⊥BC,BE=CE,∠ABC=2∠C,BF为∠B的平分线.求证:AB=2DE.30、如图,已知AB∥CD,∠AED+∠C=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