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样卷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孙子兵法有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孙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B2. 《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A. 12篇B. 13篇C. 14篇D. 15篇答案:A3.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兵者,诡道也”的下一句是什么?A. 故能而示之不能B. 故用而示之不用C. 故强而示之弱D. 故弱而示之强答案:B4. 《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哪一篇?A. 计篇B. 作战篇C. 谋攻篇D. 形篇答案:A5. 《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的是什么?A. 战争的四种策略B. 战争的四个阶段C. 战争的四种战术D. 战争的四个原则答案:A二、填空题1. 《孙子兵法》中提到“兵贵胜,不贵久”,意味着战争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
答案:速胜2. 《孙子兵法》中“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强调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主动权3. 《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表明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变化无常4. 《孙子兵法》中“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说明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准备充分5. 《孙子兵法》中“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阐述了将领的_______。
答案:五种危险三、简答题1. 简述《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在战争中,如果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就能够在各种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2. 解释《孙子兵法》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军事行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谨慎对待。
四、论述题1. 论述《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的策略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答案:《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策略指的是在战争中,通过保持自己的军队在最佳状态,等待敌人疲惫不堪时再发起攻击。
1人之道,在(),其用在是非。
法制2《孙子兵法》共有()篇。
十三3《孙子兵法》很简单,只有()字。
六千4拿破仑被困在圣赫勒拿岛时,有人送他一本(),他看后说,天下焉有此等奇书乎。
《孙子兵法》5孙武将写成的兵法献给()。
吴王6《孙子兵法》最初是写在()上的。
竹简7与东方的思想不同,西方强调依靠()来取得胜利。
行动8力量体现于“形”,而蓄发于()。
势9兵者,诡道也。
指的是()之间的对抗。
人与人10()可以使自己的战争物资不消耗。
因粮于敌11由于战争对人力、物力和财力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孙子提出了()的思想。
兵贵速12《作战篇》讲的是()。
物资准备13中国军事家追求的理想境界是()。
不战而胜14“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是战争的()。
目的15天子剑强调()。
服16《形篇》的形是指()。
力量17足球队保证自己不失球是体现了()。
先为不可胜18先为不可胜,是指作战时首先要()。
不被敌人战胜19不可胜者,()。
守也20依靠速度产生的势,在战略上称为()。
动势21按照洪兵老师所讲,瞬间爆发力叫做()。
节1战略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战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错误)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正确)3战略意识其实就是一种感觉。
(正确)4东方战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把将对手置之死地。
(错误)5蓝海战略的思想是不注重竞争的。
(错误)6国外学习《孙子兵法》的热情非常高。
胡锦涛曾送给布什一套中英文版本。
(正确)7迈克尔森认为,孙子最基本哲学信念是以行动战胜对手,而不是以智慧战胜对手。
(错误)8“出其不意”是可以事先学习的。
(错误)9好将领标准中的“严”表现在一种内在的感召力。
(错误)10决胜因素中“地”在战略上还可以理解为地缘关系。
(正确)11知兵之将是优秀的将领。
他要首先知道战争的利,而后知道战争的害。
(错误)12红军能够走得很远,就是因为快打快收,物资消耗很少。
(正确)13竞争一旦形成,就会按照自己规律走,导致物资巨大的消耗。
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101002) 《孙子兵法》一共( )篇。
选择一项:12111413题目2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10) 孙子认为战争的原则应以“全国为上”。
选择一项:对错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30) 虚实篇指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完成获得1分中的0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29)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认为战争必须算政治账。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06) 势篇“以正合,以奇胜”中的“奇”,是指不按常规出其不意的做法。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24) 作战篇强调就地取食,以战养战。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7完成获得1分中的0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15) 东汉时期的杜牧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注解。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8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19) 战地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等九类。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36) 九地篇指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28) 谋攻篇指出“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1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01) 孙子兵法最基本理念是以行动战胜对手,而不是以智慧战胜对手。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2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101033) “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出自( )。
选择一项:行军篇谋攻篇势篇形篇题目13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101060) ( )是指“宫、商、角、徵、羽”。
选择一项:五音五危五色题目14完成获得1分中的0分标记题目题干(Q101049) ( ) 是准备向我进攻的表现。
选择一项:无约而请和者半进半退者辞卑而益备者辞强而进驱者题目15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101031) 将有( ),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孙子兵法及百战韬略》考试题答案[指南] 《孙子兵法及百战韬略》考试《孙子兵法》课程试题1、“计”篇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试述其哲学思想及对待战争的态度。
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意义深刻。
“兵者,国之大事”——战争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慎重思考。
开明宗义地提出了“慎战论”,认为对待战争应该持谨慎的态度。
有道是:“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万世利。
”这和孙武的军事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国家的利益当为第一,战争的目的在于为国家争得利益,要以取得最大利益为目标就必须慎重“算计”。
古往今来,在政治上的策略也以“慎战论”为依据。
国家之政事,关系着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
国之大事则为:政治、政务。
治理国家若是不重视政治、谋权,不理政务就会倒是社会震荡,民不聊生,严重者国家覆亡。
孙子在这句话中,明确表现了对战争的重视,把战争问题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兵凶战危,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竞争,它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它用实力说话,它用流血的方式来最终强迫失败者臣服。
战争的结局,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且是用“生”与“死”、“存”与“亡”这种最惨痛的代价和最极端的选择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当你在战争”与“亡”的现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因此,中失败,必须接受“死国家的主宰者、战争的决策者,对战争问题不能有丝毫忽略,必须认真对待。
忘战必危,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最大利益,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战争的发生或消失,并不以某个国家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不敢面对战争者,忽略战争存在者,最后都将被战争无情地吞噬掉。
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常常要从自身的生死存亡考虑一些竞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和平的时候,在顺利的时候,在胜利的时候。
2(将“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孙子兵法试题1.谈谈你对“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理解军队的将领,要具备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护士卒,勇敢果断,纪律严明的素质.将领是智谋为先,不能多谋善断,就会被敌人所欺骗;不能赏罚有信,则士卒不会用命;不爱护士卒,士卒不会赴汤蹈火,冲锋陷阵;不能身先士卒,勇敢带领部队,就不会给士卒做出表率;纪律不能严明,士兵就会譬若骄子,不能协调一致的行动。
这几个方面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所必备的。
2.怎样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举一案例说明。
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
草船借箭的故事周瑜对诸葛亮的才能很是嫉妒,利用一次孙刘联军的箭支快用完之际,故意挤兑诸葛亮想要他在10天的时间内交出20万只箭,这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诸葛亮胸有成竹,为防周瑜另有毒计害人,就满口答应下来,并且告诉周瑜不用10天,只需3天足矣而且立下军立状,以安周瑜之心。
诸葛亮其实早已暗观天象知道第三天必定起大雾所以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之计,果然第三天起了大雾诸葛亮问周瑜借来几十艘船只和百余兵丁,锣鼓齐备并且在船上遍扎草人开到曹营面前擂鼓呐喊明知曹兵在大雾天定不会出战,只会射箭退敌,果不其然曹操并不出战,直命曹兵乱箭拒敌在曹兵乱箭之下几十万只箭全扎在草人之上遍布船只俩边,诸葛亮估计箭支早已20万足够有余命众军士高喊谢曹丞相赐箭,待曹兵知道上当来追时,早已返回江东大营了3.谈谈你对“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的理解。
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在实际运用上,可分为两个范畴、四个层次“伐谋”和“伐交”属于“不战”思维;“伐兵”和“攻城”属于“慎战”思维。
其一,“上兵伐谋”是指依靠谋略运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的综合运作,不待对立双方矛盾激化即先期解决争端。
孙子兵法战略原理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孙子兵法是哪个国家的古代兵书?a) 中国b) 日本c) 法国d) 印度2.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 孙武b) 孙权c) 孙膑d) 孙中山3. 孙子兵法是一个以战争为核心的兵书,涵盖了哪些方面的内容?a) 战争策略和战术b) 经济管理c) 政治斗争d) 人际关系4. 下列哪个原则不是孙子兵法中的战略原理?a) 知己知彼b) 兵不厌诈c) 偷梁换柱d)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5. 孙子兵法强调的“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原则表明了以下哪个战略思想?a) 简洁战略b) 奇袭战略c) 防守战略d) 战略退却二、填空题1. 孙子兵法中强调了“_______胜人”。
(人的特点)2. 孙子兵法中主张在战争中采取__________的策略。
3.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_______计虑无遗,算胜于有余”原则强调了对情报的重要性。
4.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_____位备胜,非常位则备不胜”的原则强调了战前准备的重要性。
5. 孙子兵法中的“______兵也者,上以利民,下以利士”的原则强调了将士的福祉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三、简答题1. 孙子兵法中的“长久”原则是指什么?请结合例子进行解释。
2. 根据孙子兵法的原则,谈谈你对“奇正相生”战略思想的理解,以及它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3. 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原则,请简要解释这个原则的意义,并说明它在战争中的实际应用。
四、论述题请你从三个方面论述孙子兵法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和启示。
每个方面至少给出两个相关观点,并进行适当的解释。
方面一:战略思维方面二:情报战方面三:指挥与军事组织(文章结束)。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5)
《孙子兵法概论》考查试题(五)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奇正
2、军争
3、选锋
4、称胜
5、五危
二、列举题(25分)
1、列举孙子“诡道十二法”的内容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2、列举孙子“九变”的内容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3、列举孙子“四治”的内容
治气、治心、治力、治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将帅为什么必须具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品质”?
2、如何评价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论述《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0道《孙子兵法》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孙武B. 孙膑C. 吴起D. 白起答案:A。
孙武是《孙子兵法》的作者。
2. 《孙子兵法》共有()篇。
A. 11B. 12C. 13D. 14答案:C。
《孙子兵法》全书共13 篇。
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自()。
A. 《计篇》B. 《作战篇》C. 《谋攻篇》D. 《形篇》答案:C。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谋攻篇》中的重要思想。
4. 《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
A. 不战而屈人之兵B. 百战百胜C. 速战速决D. 以战养战答案:A。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追求的理想战争境界。
5.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出自()。
A. 《计篇》B. 《作战篇》C. 《谋攻篇》D. 《形篇》答案:A。
这是《计篇》中强调战争重要性的语句。
6.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是对将领的()要求。
A. 道德B. 才能C. 素质D. 品质答案:C。
这是对将领应具备素质的全面概括。
7. 《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强调的是()。
A. 战术运用B. 兵力部署C. 战略谋划D. 战斗指挥答案:A。
“奇”与“正”的灵活运用是战术的关键。
8.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体现了《孙子兵法》的()思想。
A. 变化B. 灵活C. 辩证D. 创新答案:C。
强调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应对。
9. 《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的下一句是()。
A. 其次伐交B. 其次伐兵C. 其下攻城D. 其下伐谋答案:C。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是战略选择的顺序。
10.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强调的是()。
A. 主动权B. 被动权C. 指挥权D. 控制权答案:A。
要善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11. 《孙子兵法》中,“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体现了()的重要性。
A. 环境了解B. 情报收集C. 形势判断D. 战场勘察答案:C。
了解天时地利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孙子兵法》课程试题1、“计”篇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试述其哲学思想及对待战争的态度。
《孙子兵法》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战争的实际出发,总结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在于它具有着深刻的谋略内涵、道德内涵和哲学内涵,具有超越所处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
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把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指出战争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确指出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这就把战争推到了国家大事的首要位置。
在这方面,《孙子》的基本思想就是要重战、慎战、备战,以确保“安国全军之道”。
2、将“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译为白话文孙子说:大凡出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去千金之巨。
全国上下骚动不安,人们因来往奔波而疲惫不堪,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的多达七十万户。
守备数年,而与敌争夺一时的胜利。
在此情况下,若仍因爱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不了解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最不仁爱的了。
他不配充当三军的统帅,不配担任国君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
明智的国君和贤能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功超出众人,就在于事先就能察知敌情。
而预知敌情,则不可从鬼神祈祷那里去获取,也不可从求签问卜那里去推知,也不可从对数度的简单验算中去求得,而必须从人那里--从了解敌情的间谍那里去获得。
3、写出《孙子兵法》论述的“五事”和“七计”的具体内容,并加以解释。
所谓“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分别指政治、天时、地利、将帅素质、军事体制等五个方面。
江西财经大学
06―07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已曝光)
试卷代码:00183A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孙子兵法与企业运营适用对象:教学班
试卷命题人刘爱军试卷审核人黄景洲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孙子兵法》问世于年,当时正值我国的。
2、《孙子兵法》的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但究其源流,不外以下四大源流:
汉简本、、、。
二、原文理解(每小题4分,共20分)
例: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答:后一句应校勘为“守其所必攻也”。
意谓防守很坚固,是因为我将主力防守在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
强调在先知敌情和隐藏自己的基础上,不必处处分兵把守,只需集中兵力防守要害部位(敌人必然进攻之处),以便将有限兵力发挥最大作用。
1、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
2、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3、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4、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5、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三、简答题(第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试归纳孙子心理战思想的主要内容。
2、简述孙子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3、什么是势?“造势”的前提和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四、论述题(15分)
1、孙子在《地形》篇强调将帅要“视卒如婴儿”,在《九地》又说要“愚士卒之耳目”,以达到“若驱群羊”的效果,前后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五、案例分析(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共30分)
他们是商业“克格勃”吗?
【案例一】
曾有一家知名化妆品公司通过因特网刊登广告,不分地域招聘500名应届毕业的市场营销或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MBA,许诺以极优厚的待遇。
而后又对外宣布,由于总共只有500个招聘职位,但因为有10万人应聘,为了更好地筛选人才,将以三个人为一组,演练企业经营实战,以让人意想不到的突发性事件为场景,考察应聘者的“应变”能力。
由于应聘者众多,而招聘职位少,必然形成极为激烈的竞争场面。
但大学应届毕业生通常没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如何才能确保自己能够“过关”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向从事化妆品行业的父母或亲朋请教“应对”策略。
而他们的父母、亲朋为了他们能谋得高薪而前景上佳的职位,也愿意将自己掌握的“机密”倾囊相授。
他们因此在“应变测试”中会有“突出表现”,自然也逃不过扮作“面试官”的企业情报收集人员的眼睛。
“招聘”也就演变成为最集中收取“商业情报”的“盛宴”。
许多同类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往往就在这其间源源流向上述招聘单位。
【案例二】
某饮料行业巨头就是通过一次面向广告公司的“公开招标”,获得竞争对手产品经营的核心策略。
他们找来了几家曾为竞争对手策划广告的广告公司,要求他们制订一份能战胜对手的广告方案并说明理由,以决定广告发布代理权“花落谁家”。
为了能获得上述广告发布代理权,几家广告公司把所知道的关于“老客户”的一切资料全部泄了底。
【案例三】
有一家大型汽车企业,想了解东北某汽车厂商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
他们以下属关联企业的名义,在当地找了一家最出名的企业咨询公司,借口要投资相关产业,让该咨询公司提供一份三年的发展计划。
这家咨询公司为了完成报告,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东北的这家汽车厂商未来三年的发展策略,并以此制订了相应的发展计划。
这一份计划成就了上述外资汽车公司在商战中屡战屡胜。
【案例四】
中国顾客会喜欢肯德基吗?肯德基竞争情报人员站在北京主要的商业街道,用秒表计算人流量,并把样品送给人们品尝,搜集人们对味道、价格和店堂布置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同时,竞争情报人员还对北京的原材料市场作了调查,带回鸡、油、面、盐、菜等进行研究。
通过仔细分析、研究,竞争情报部门得出结论:北京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机会的市场。
结果肯德基在北京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原计划5年收回的投资在2年就完全收回。
比尔·盖茨在其著作《未来时速》中说:“将您的公司和您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最有意义的方法,使您的公司领先于众多公司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信息来干最好的工作,您怎样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将决定您的输赢。
”盖茨所言的
信息,就是竞争情报。
谁的信息灵,把握准确,行动早,谁就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也就是说,竞争情报,已成为能产生效益的知识资源。
[思考题]
1、结合以上案例,谈谈你对孙子“先知”思想的理解(先知的意义、内容、手段、方法以及如何防间等)。
2、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孙子的“先知”手段是否过时?为什么?
3、请试列举不少于5种现代商战的“先知”方法(最好以例子说明)。
六、附加题(0分)
略谈学完《孙子兵法与企业运营》的体会和改进其教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