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样卷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3
孙子兵法有关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孙子C. 孟子D. 老子答案:B2. 《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A. 12篇B. 13篇C. 14篇D. 15篇答案:A3.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兵者,诡道也”的下一句是什么?A. 故能而示之不能B. 故用而示之不用C. 故强而示之弱D. 故弱而示之强答案:B4. 《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哪一篇?A. 计篇B. 作战篇C. 谋攻篇D. 形篇答案:A5. 《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的是什么?A. 战争的四种策略B. 战争的四个阶段C. 战争的四种战术D. 战争的四个原则答案:A二、填空题1. 《孙子兵法》中提到“兵贵胜,不贵久”,意味着战争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
答案:速胜2. 《孙子兵法》中“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强调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主动权3. 《孙子兵法》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表明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变化无常4. 《孙子兵法》中“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说明了战争中的_______。
答案:准备充分5. 《孙子兵法》中“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阐述了将领的_______。
答案:五种危险三、简答题1. 简述《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意味着在战争中,如果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就能够在各种战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2. 解释《孙子兵法》中“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军事行动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谨慎对待。
四、论述题1. 论述《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的策略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答案:《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策略指的是在战争中,通过保持自己的军队在最佳状态,等待敌人疲惫不堪时再发起攻击。
1人之道,在(),其用在是非。
法制2《孙子兵法》共有()篇。
十三3《孙子兵法》很简单,只有()字。
六千4拿破仑被困在圣赫勒拿岛时,有人送他一本(),他看后说,天下焉有此等奇书乎。
《孙子兵法》5孙武将写成的兵法献给()。
吴王6《孙子兵法》最初是写在()上的。
竹简7与东方的思想不同,西方强调依靠()来取得胜利。
行动8力量体现于“形”,而蓄发于()。
势9兵者,诡道也。
指的是()之间的对抗。
人与人10()可以使自己的战争物资不消耗。
因粮于敌11由于战争对人力、物力和财力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因此孙子提出了()的思想。
兵贵速12《作战篇》讲的是()。
物资准备13中国军事家追求的理想境界是()。
不战而胜14“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是战争的()。
目的15天子剑强调()。
服16《形篇》的形是指()。
力量17足球队保证自己不失球是体现了()。
先为不可胜18先为不可胜,是指作战时首先要()。
不被敌人战胜19不可胜者,()。
守也20依靠速度产生的势,在战略上称为()。
动势21按照洪兵老师所讲,瞬间爆发力叫做()。
节1战略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战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错误)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正确)3战略意识其实就是一种感觉。
(正确)4东方战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把将对手置之死地。
(错误)5蓝海战略的思想是不注重竞争的。
(错误)6国外学习《孙子兵法》的热情非常高。
胡锦涛曾送给布什一套中英文版本。
(正确)7迈克尔森认为,孙子最基本哲学信念是以行动战胜对手,而不是以智慧战胜对手。
(错误)8“出其不意”是可以事先学习的。
(错误)9好将领标准中的“严”表现在一种内在的感召力。
(错误)10决胜因素中“地”在战略上还可以理解为地缘关系。
(正确)11知兵之将是优秀的将领。
他要首先知道战争的利,而后知道战争的害。
(错误)12红军能够走得很远,就是因为快打快收,物资消耗很少。
(正确)13竞争一旦形成,就会按照自己规律走,导致物资巨大的消耗。
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101002) 《孙子兵法》一共( )篇。
选择一项:12111413题目2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10) 孙子认为战争的原则应以“全国为上”。
选择一项:对错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30) 虚实篇指出“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4完成获得1分中的0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29)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认为战争必须算政治账。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5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06) 势篇“以正合,以奇胜”中的“奇”,是指不按常规出其不意的做法。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6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24) 作战篇强调就地取食,以战养战。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7完成获得1分中的0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15) 东汉时期的杜牧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注解。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8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19) 战地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等九类。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9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36) 九地篇指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0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28) 谋攻篇指出“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1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201001) 孙子兵法最基本理念是以行动战胜对手,而不是以智慧战胜对手。
选择一项:对错题目12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101033) “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出自( )。
选择一项:行军篇谋攻篇势篇形篇题目13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101060) ( )是指“宫、商、角、徵、羽”。
选择一项:五音五危五色题目14完成获得1分中的0分标记题目题干(Q101049) ( ) 是准备向我进攻的表现。
选择一项:无约而请和者半进半退者辞卑而益备者辞强而进驱者题目15完成获得1分中的1分标记题目题干(Q101031) 将有( ),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孙子兵法及百战韬略》考试题答案[指南] 《孙子兵法及百战韬略》考试《孙子兵法》课程试题1、“计”篇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试述其哲学思想及对待战争的态度。
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意义深刻。
“兵者,国之大事”——战争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慎重思考。
开明宗义地提出了“慎战论”,认为对待战争应该持谨慎的态度。
有道是:“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万世利。
”这和孙武的军事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国家的利益当为第一,战争的目的在于为国家争得利益,要以取得最大利益为目标就必须慎重“算计”。
古往今来,在政治上的策略也以“慎战论”为依据。
国家之政事,关系着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
国之大事则为:政治、政务。
治理国家若是不重视政治、谋权,不理政务就会倒是社会震荡,民不聊生,严重者国家覆亡。
孙子在这句话中,明确表现了对战争的重视,把战争问题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兵凶战危,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竞争,它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它用实力说话,它用流血的方式来最终强迫失败者臣服。
战争的结局,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且是用“生”与“死”、“存”与“亡”这种最惨痛的代价和最极端的选择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当你在战争”与“亡”的现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因此,中失败,必须接受“死国家的主宰者、战争的决策者,对战争问题不能有丝毫忽略,必须认真对待。
忘战必危,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最大利益,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战争的发生或消失,并不以某个国家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不敢面对战争者,忽略战争存在者,最后都将被战争无情地吞噬掉。
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常常要从自身的生死存亡考虑一些竞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和平的时候,在顺利的时候,在胜利的时候。
2(将“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孙子兵法试题1.谈谈你对“将者,智、信、仁、勇、严也”的理解军队的将领,要具备足智多谋,赏罚有信,爱护士卒,勇敢果断,纪律严明的素质.将领是智谋为先,不能多谋善断,就会被敌人所欺骗;不能赏罚有信,则士卒不会用命;不爱护士卒,士卒不会赴汤蹈火,冲锋陷阵;不能身先士卒,勇敢带领部队,就不会给士卒做出表率;纪律不能严明,士兵就会譬若骄子,不能协调一致的行动。
这几个方面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所必备的。
2.怎样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举一案例说明。
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都有危险。
草船借箭的故事周瑜对诸葛亮的才能很是嫉妒,利用一次孙刘联军的箭支快用完之际,故意挤兑诸葛亮想要他在10天的时间内交出20万只箭,这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诸葛亮胸有成竹,为防周瑜另有毒计害人,就满口答应下来,并且告诉周瑜不用10天,只需3天足矣而且立下军立状,以安周瑜之心。
诸葛亮其实早已暗观天象知道第三天必定起大雾所以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之计,果然第三天起了大雾诸葛亮问周瑜借来几十艘船只和百余兵丁,锣鼓齐备并且在船上遍扎草人开到曹营面前擂鼓呐喊明知曹兵在大雾天定不会出战,只会射箭退敌,果不其然曹操并不出战,直命曹兵乱箭拒敌在曹兵乱箭之下几十万只箭全扎在草人之上遍布船只俩边,诸葛亮估计箭支早已20万足够有余命众军士高喊谢曹丞相赐箭,待曹兵知道上当来追时,早已返回江东大营了3.谈谈你对“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的理解。
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在实际运用上,可分为两个范畴、四个层次“伐谋”和“伐交”属于“不战”思维;“伐兵”和“攻城”属于“慎战”思维。
其一,“上兵伐谋”是指依靠谋略运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手段的综合运作,不待对立双方矛盾激化即先期解决争端。
孙子兵法战略原理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孙子兵法是哪个国家的古代兵书?a) 中国b) 日本c) 法国d) 印度2.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a) 孙武b) 孙权c) 孙膑d) 孙中山3. 孙子兵法是一个以战争为核心的兵书,涵盖了哪些方面的内容?a) 战争策略和战术b) 经济管理c) 政治斗争d) 人际关系4. 下列哪个原则不是孙子兵法中的战略原理?a) 知己知彼b) 兵不厌诈c) 偷梁换柱d)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5. 孙子兵法强调的“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的原则表明了以下哪个战略思想?a) 简洁战略b) 奇袭战略c) 防守战略d) 战略退却二、填空题1. 孙子兵法中强调了“_______胜人”。
(人的特点)2. 孙子兵法中主张在战争中采取__________的策略。
3.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_______计虑无遗,算胜于有余”原则强调了对情报的重要性。
4.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_____位备胜,非常位则备不胜”的原则强调了战前准备的重要性。
5. 孙子兵法中的“______兵也者,上以利民,下以利士”的原则强调了将士的福祉对于战争的重要性。
三、简答题1. 孙子兵法中的“长久”原则是指什么?请结合例子进行解释。
2. 根据孙子兵法的原则,谈谈你对“奇正相生”战略思想的理解,以及它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3. 孙子兵法中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原则,请简要解释这个原则的意义,并说明它在战争中的实际应用。
四、论述题请你从三个方面论述孙子兵法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和启示。
每个方面至少给出两个相关观点,并进行适当的解释。
方面一:战略思维方面二:情报战方面三:指挥与军事组织(文章结束)。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考查试题(5)
《孙子兵法概论》考查试题(五)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奇正
2、军争
3、选锋
4、称胜
5、五危
二、列举题(25分)
1、列举孙子“诡道十二法”的内容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2、列举孙子“九变”的内容
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3、列举孙子“四治”的内容
治气、治心、治力、治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将帅为什么必须具备“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品质”?
2、如何评价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思想?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论述《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0道《孙子兵法》知识选择题和答案1.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A. 孙武B. 孙膑C. 吴起D. 白起答案:A。
孙武是《孙子兵法》的作者。
2. 《孙子兵法》共有()篇。
A. 11B. 12C. 13D. 14答案:C。
《孙子兵法》全书共13 篇。
3.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自()。
A. 《计篇》B. 《作战篇》C. 《谋攻篇》D. 《形篇》答案:C。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谋攻篇》中的重要思想。
4. 《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是()。
A. 不战而屈人之兵B. 百战百胜C. 速战速决D. 以战养战答案:A。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追求的理想战争境界。
5.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出自()。
A. 《计篇》B. 《作战篇》C. 《谋攻篇》D. 《形篇》答案:A。
这是《计篇》中强调战争重要性的语句。
6.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是对将领的()要求。
A. 道德B. 才能C. 素质D. 品质答案:C。
这是对将领应具备素质的全面概括。
7. 《孙子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强调的是()。
A. 战术运用B. 兵力部署C. 战略谋划D. 战斗指挥答案:A。
“奇”与“正”的灵活运用是战术的关键。
8.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体现了《孙子兵法》的()思想。
A. 变化B. 灵活C. 辩证D. 创新答案:C。
强调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应对。
9. 《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的下一句是()。
A. 其次伐交B. 其次伐兵C. 其下攻城D. 其下伐谋答案:C。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是战略选择的顺序。
10.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强调的是()。
A. 主动权B. 被动权C. 指挥权D. 控制权答案:A。
要善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11. 《孙子兵法》中,“知天知地,胜乃可全”体现了()的重要性。
A. 环境了解B. 情报收集C. 形势判断D. 战场勘察答案:C。
了解天时地利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孙子兵法》课程试题1、“计”篇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试述其哲学思想及对待战争的态度。
《孙子兵法》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从战争的实际出发,总结和揭示了战争的普遍规律和基本的战略战术原则;同时在于它具有着深刻的谋略内涵、道德内涵和哲学内涵,具有超越所处时代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
首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把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指出战争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也明确指出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这就把战争推到了国家大事的首要位置。
在这方面,《孙子》的基本思想就是要重战、慎战、备战,以确保“安国全军之道”。
2、将“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译为白话文孙子说:大凡出兵十万,征战千里,百姓的耗费,公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去千金之巨。
全国上下骚动不安,人们因来往奔波而疲惫不堪,不能从事正常耕作的多达七十万户。
守备数年,而与敌争夺一时的胜利。
在此情况下,若仍因爱惜爵禄和金钱,不肯重用间谍,以致不了解敌情而导致失败,那就是最不仁爱的了。
他不配充当三军的统帅,不配担任国君的辅佐,也不是胜利的主宰。
明智的国君和贤能的将帅,之所以一出兵就能战胜敌人,成功超出众人,就在于事先就能察知敌情。
而预知敌情,则不可从鬼神祈祷那里去获取,也不可从求签问卜那里去推知,也不可从对数度的简单验算中去求得,而必须从人那里--从了解敌情的间谍那里去获得。
3、写出《孙子兵法》论述的“五事”和“七计”的具体内容,并加以解释。
所谓“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分别指政治、天时、地利、将帅素质、军事体制等五个方面。
《孙子兵法及百战韬略》考试《孙子兵法》课程试题1、“计”篇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试述其哲学思想及对待战争的态度。
这句话的哲学思想意义深刻。
“兵者,国之大事”——战争关系着国家生死存亡,不得不慎重思考。
开明宗义地提出了“慎战论”,认为对待战争应该持谨慎的态度。
有道是:“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万世利。
”这和孙武的军事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国家的利益当为第一,战争的目的在于为国家争得利益,要以取得最大利益为目标就必须慎重“算计”。
古往今来,在政治上的策略也以“慎战论”为依据。
国家之政事,关系着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等。
国之大事则为:政治、政务。
治理国家若是不重视政治、谋权,不理政务就会倒是社会震荡,民不聊生,严重者国家覆亡。
孙子在这句话中,明确表现了对战争的重视,把战争问题提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
兵凶战危,战争是人类社会最残酷的竞争,它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一种手段,它用实力说话,它用流血的方式来最终强迫失败者臣服。
战争的结局,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并且是用“生”与“死”、“存”与“亡”这种最惨痛的代价和最极端的选择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当你在战争中失败,必须接受“死”与“亡”的现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因此,国家的主宰者、战争的决策者,对战争问题不能有丝毫忽略,必须认真对待。
忘战必危,国家安全是国家的最大利益,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战争的发生或消失,并不以某个国家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不敢面对战争者,忽略战争存在者,最后都将被战争无情地吞噬掉。
我们必须具有忧患意识,常常要从自身的生死存亡考虑一些竞争方面的问题,尤其在和平的时候,在顺利的时候,在胜利的时候。
孫子兵法期末考題庫1.下列有關<地形篇>的引文,何者為非?A.地形者,兵之助也B.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C.知兵者、迷而不動,舉而不窮D.知天知地,勝乃可全2.有關用兵之法,下列何者錯誤?A.高陵勿向,背邱勿逆B. 歸師勿遏,圍師勿闕C. 佯北勿從,銳卒勿攻D. 餌兵勿食,窮寇勿追3.三國赤壁之戰,周瑜火燒曹營水寨,符合<火攻篇>所謂的:(甲)以火佐攻者明(乙)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丙)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丁)火發上風,無攻下風A.甲乙丁B.甲乙丙C.甲丙丁D.乙丙丁4.<軍爭篇>云:「懸權而動」,其意與下列何者相近?A.避實而擊虛B.因敵而制勝C.兵無常勢,水無常形D.兵以詐立5.韓信於背水陣一役,根據的是何種兵法?A.右倍山陵,前左水澤B.小敵之堅,大敵之擒C.敵則能戰之D.陷之死地而後生問答題一、台灣為何為東南亞之重要戰略地點?試就「九地篇」及「九變篇」之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死地及「地形篇」之通、挂、隘、險、遠者等,分別擇一適當分析?三、在本學期的日常生活中,你在那些情況下,運用了兵法的那些原則?試列舉。
四、試批判孫子兵法何章、節、段、句與現戰略、戰術、戰技不符?請解釋之?五、「作戰」要速戰速決,與軍爭篇所講的「迂直之計」主旨是否不符?六、為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是軍爭之難者?七、以迂為直,除了用在地形上還能用在何處?八、判斷敵情的方法除了觀察環境之外,還有什麼?九、君主如何判斷將領的「君命有所不受」是真的還是要叛變?十、「愛民可煩」與「以仁義興師,一切為百姓」有無矛盾?十一、孫子思想的盲點與限制為何?十二、配置軍隊,判斷敵情,團結整飭內部(行軍篇三綱要)如何運用在球賽上?十三、衛星與用間有何關聯?十四、地形對用兵的重要性為何?十五、用間篇提到鄉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就電腦駭客而言,其所研發之「病毒」可解釋為何種情報技術?十六、火攻與水攻的辨別?使用時機有何差別?十七、軍事武器隨時代而改變,火攻戰術是否還有成效?十八、火攻之運用有無禁忌?十九、火攻戰術可不可以運用在球賽上?廿、請依行軍篇所提相敵術與現今的軍事技術作比較,列出其差異處?。
《孙子兵法》阅读测试练习题下载孙子兵法阅读测试练题下载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项不属于《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
- [ ] 心理战术
- [ ] 战争计谋
- [ ] 统一指挥
- [ ] 兵员培训
2. 孙子兵法所强调的战争原则是?
- [ ] 数量优势
- [ ] 攻城略地
- [ ] 灵活运用
- [ ] 政治宣传
3. 孙子兵法中提到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 [ ] 决策的重要性
- [ ] 战争的残酷性
- [ ] 兵力的配置
- [ ] 战争的目标
4. 孙子兵法的核心理念是?
- [ ] 以逸待劳
- [ ] 兵不厌诈
- [ ] 兵贵神速
- [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 孙子兵法中的“兵法”是指?
- [ ] 军事学说
- [ ] 战争技巧
- [ ] 军事法律
- [ ] 军功章制度
二、判断题
1. 孙子兵法是一部古代兵器的介绍书。
- [ ] 对
- [ ] 错
2. 孙子兵法中的“兵”特指行使军事权力的人员。
- [ ] 对
- [ ] 错
3. 《孙子兵法》主要强调的是数量上的优势。
- [ ] 对
- [ ] 错
4. 孙子兵法提出了整体作战的理念。
- [ ] 对
- [ ] 错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孙子兵法》对战争决策的重要性。
2. 《孙子兵法》中的哪个原则对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3. 你认为《孙子兵法》中的兵法思想对现代战争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吗?。
江西财经大学06―07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已曝光)试卷代码:00183A 授课课时:48课程名称:孙子兵法与企业运营适用对象:教学班试卷命题人刘爱军试卷审核人黄景洲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1、《孙子兵法》问世于年,当时正值我国的。
2、《孙子兵法》的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但究其源流,不外以下四大源流:汉简本、、、。
二、原文理解(每小题4分,共20分)例: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答:后一句应校勘为“守其所必攻也”。
意谓防守很坚固,是因为我将主力防守在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
强调在先知敌情和隐藏自己的基础上,不必处处分兵把守,只需集中兵力防守要害部位(敌人必然进攻之处),以便将有限兵力发挥最大作用。
1、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2、取用于国,因粮于敌3、守则不足,攻则有余4、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5、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三、简答题(第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试归纳孙子心理战思想的主要内容。
2、简述孙子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3、什么是势?“造势”的前提和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四、论述题(15分)1、孙子在《地形》篇强调将帅要“视卒如婴儿”,在《九地》又说要“愚士卒之耳目”,以达到“若驱群羊”的效果,前后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五、案例分析(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共30分)他们是商业“克格勃”吗?【案例一】曾有一家知名化妆品公司通过因特网刊登广告,不分地域招聘500名应届毕业的市场营销或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MBA,许诺以极优厚的待遇。
而后又对外宣布,由于总共只有500个招聘职位,但因为有10万人应聘,为了更好地筛选人才,将以三个人为一组,演练企业经营实战,以让人意想不到的突发性事件为场景,考察应聘者的“应变”能力。
由于应聘者众多,而招聘职位少,必然形成极为激烈的竞争场面。
但大学应届毕业生通常没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如何才能确保自己能够“过关”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向从事化妆品行业的父母或亲朋请教“应对”策略。
1 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两军对垒,敌我争胜,孙子主张“先胜”。
“先胜”就是“先为不可胜”地取胜。
“先”是先觉、先见、先行、先声,“胜”乃胜券在握。
人生征途若要胜,前提法则是“先胜”。
人生不败第一计------“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人生取胜清凉剂---“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人生立身败身分水岭---“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素行”做人做官的高胆识---“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做人做官的高境界---“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做人做官的高风范---“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协同配合的灵丹妙药---“同舟而济”齐心群力的要则---“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性格情操修养的高标准---“静以幽,正以治。
”3全胜的智慧硝烟弥漫,敌我争胜,孙子主张“全胜”。
“全胜”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地取胜。
“全”是仁德、睿智、境界的内功,是智与力、刚与柔的融会,“胜”乃不战而胜。
人生征途若要胜,最高法则是“全胜”。
人生最小损失法---“破中求全”调动对手的策略之三---“安能动之”调动对手的策略之四---“乖其所之”人生心战大纲领---“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5知胜的智慧隐真示假,敌我争胜,孙子主张“知胜”。
“知胜”就是“知彼知己”地取胜。
“知”是明智、锐眼、敏耳,“胜”乃有底而胜。
人生征途若要胜,基本法则是“知胜”。
万事取胜大前提---“知彼知己”预知胜利法之一---“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预知胜利法之二---“识众寡之用者胜”预知胜利法之三---“上下同欲者胜”预知胜利法之四---“以虞待不虞者胜”6孙子说:“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作战篇》)此句意为: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它启示我们的是知道事情的最坏结果才会知道事情的最好可能的辩证法。
孙子兵法期末试题在孙子兵法课程的期末考试中,学生们需要回答一系列关于军事战略的问题,以测试他们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涵盖一些可能出现在这份期末试题中的问题,以及学生们应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问题一:请解释孙子兵法的核心理念。
回答:孙子兵法的核心理念是以战略思维为基础,通过分析和利用敌人的弱点,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孙子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包括了对敌人的情报收集、战场选择、部队编组和行动规划等方面的考虑。
问题二:请描述孙子对于情报的重要性的观点。
回答:孙子非常强调情报的重要性。
他认为,准确的情报能帮助我们了解敌人的实力、意图和弱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计划。
他强调了情报的搜集和分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观点。
问题三:解释孙子兵法中的“胜战之道,不胜而攻”。
回答:孙子认为,真正的胜利不是通过与敌人进行直接的对抗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制定明智的战略,使敌人陷入困境,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
战争中的关键是找到敌人的弱点,并利用这些弱点进行进攻。
问题四:请解释孙子对于士兵素质的看法。
回答:孙子认为,士兵的素质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他强调了训练和纪律的重要性,以及领导能力和士兵士气的影响。
他认为,只有经过良好训练的士兵,并且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才能够取得战场上的胜利。
问题五:请描述孙子兵法中的“引而用之”战略思想。
回答:孙子兵法中的“引而用之”是指利用敌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战略思想主要通过分析敌人的军事力量和战术,找到敌人的弱点,并利用这些弱点来消耗敌人的战斗力,并最终获取胜利。
问题六:请解释孙子兵法中的“兵者,国之大事”。
回答:孙子认为,军事力量对于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他认为,如果国家没有强大的军队,就无法保护自己的领土和人民,也就无法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因此,孙子强调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兵者,国之大事”的观点。
问题七:请解释孙子兵法中的“奇正”战略思想。
《孙子兵法》导读期末考试试题
一、翻译(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3、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4、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5、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二论述题(任选一题作答,共50分)
1仔细阅读“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
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试论述孙武的“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2仔细阅读下文“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
结合孙子“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的将帅德行观,发表你对当今社会官员腐败这一现象的看法。
《孙子兵法》及其应用问卷调查表1、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男○ 女2、您的文化程度是?【单选题】○ 初中学历及以下○ 高中○ 本科○ 本科以上学历3、您对《孙子兵法》有了解吗?【单选题】○ 很深○ 一点点○ 完全不了解4、您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孙子兵法》?【单选题】○ 读书○ 从长辈处了解○ 通过同学及朋友○ 通过网络和其他媒体5、您认为《孙子兵法》对您的生活有影响吗?【单选题】○ 很大○ 一点点○ 完全没有6、您认为《孙子兵法》中蕴含的军事思想处于什么阶段?【单选题】○ 初级○ 发展○ 趋于成熟○ 完全成熟7、您认为策略或计谋在一场在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吗?【单选题】○ 是○ 不是8、您认为《孙子兵法》的理论具有实际意义吗?【单选题】○ 意义很大○ 有但意义不大○ 完全没有9、美军总指挥弗兰克斯评价说:“孙武,这位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幽灵似乎徘徊在伊拉克沙漠上向前推进的每架战争机器的旁边。
”您认为如此推崇《孙子兵法》有必要吗?【单选题】○ 有必要○ 有但不至于如此○ 完全没有10、您认为《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是?【单选题】○ 没作用○ 过时○ 可有可无○ 有帮助11、您认为《孙子兵法》对商业经营有帮助吗?【单选题】○ 商场如战场,用处很大○ 有但用处不大○ 一点用处也没有12、除军事战争和商业经营外,你认为《孙子兵法》还可以用在哪些方面【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子兵法(十三)作业
单选题(50分)
1、下面那一项不是孙子所说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军作战和战场观察的方法(10.00分) A.通过山地沿着山谷行进B.通过山地沿着山脊行进C.住在向阳而较高的地方,使前面的视野是宽阔的D.敌人占领的高地,不要佯攻
2、如果敌军人数众多而阵势严谨,将要向我而来,用什么办法对付他呢(10.00分)
A.先夺取敌人的要害所在B.先占领高地C.先抢占粮食D.主动迎战3、火攻的形式不包括(10.00分)
A.烧淄重B.烧粮草C.烧敌人营寨D.烧军马4、如果不断的犒赏部下,说明他们的处境怎样(10.00分)
A.胜利在望B.成功前夕C.失败了D.窘迫5、下面那一项不是孙子所说的用兵方法(10.00分)
A.散地B.争地C.破地D.死地多选题(0分)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判断题(50分)
1、《孙子兵法》在军事思想上的某些方面具有片面性局限性(10.00分)
是否
2、我军可以来,敌军也可以来的地方叫做散地(10.00分)
是否
3、敌军半进半退的时候是在准备好撤退(10.00分)
是否
4、在敌军渡河的时候,不要马上攻击他们,要等他们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再进行攻击(10.00分)
是否
5、凡是用火攻的时候,必须根据五种火攻所引起的情况变化而灵活运用兵力策应(10.00分) 是否
简答题(0分)。
江西财经大学
06―07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已曝光)
试卷代码:00183A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孙子兵法与企业运营适用对象:教学班
试卷命题人刘爱军试卷审核人黄景洲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孙子兵法》问世于年,当时正值我国的。
2、《孙子兵法》的版本众多,流传甚广,但究其源流,不外以下四大源流:
汉简本、、、。
二、原文理解(每小题4分,共20分)
例: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答:后一句应校勘为“守其所必攻也”。
意谓防守很坚固,是因为我将主力防守在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
强调在先知敌情和隐藏自己的基础上,不必处处分兵把守,只需集中兵力防守要害部位(敌人必然进攻之处),以便将有限兵力发挥最大作用。
1、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
2、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3、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4、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5、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三、简答题(第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试归纳孙子心理战思想的主要内容。
2、简述孙子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3、什么是势?“造势”的前提和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四、论述题(15分)
1、孙子在《地形》篇强调将帅要“视卒如婴儿”,在《九地》又说要“愚士卒之耳目”,以达到“若驱群羊”的效果,前后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五、案例分析(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5分,第3小题5分,共30分)
他们是商业“克格勃”吗?
【案例一】
曾有一家知名化妆品公司通过因特网刊登广告,不分地域招聘500名应届毕业的市场营销或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MBA,许诺以极优厚的待遇。
而后又对外宣布,由于总共只有500个招聘职位,但因为有10万人应聘,为了更好地筛选人才,将以三个人为一组,演练企业经营实战,以让人意想不到的突发性事件为场景,考察应聘者的“应变”能力。
由于应聘者众多,而招聘职位少,必然形成极为激烈的竞争场面。
但大学应届毕业生通常没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如何才能确保自己能够“过关”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向从事化妆品行业的父母或亲朋请教“应对”策略。
而他们的父母、亲朋为了他们能谋得高薪而前景上佳的职位,也愿意将自己掌握的“机密”倾囊相授。
他们因此在“应变测试”中会有“突出表现”,自然也逃不过扮作“面试官”的企业情报收集人员的眼睛。
“招聘”也就演变成为最集中收取“商业情报”的“盛宴”。
许多同类企业的核心商业机密,往往就在这其间源源流向上述招聘单位。
【案例二】
某饮料行业巨头就是通过一次面向广告公司的“公开招标”,获得竞争对手产品经营的核心策略。
他们找来了几家曾为竞争对手策划广告的广告公司,要求他们制订一份能战胜对手的广告方案并说明理由,以决定广告发布代理权“花落谁家”。
为了能获得上述广告发布代理权,几家广告公司把所知道的关于“老客户”的一切资料全部泄了底。
【案例三】
有一家大型汽车企业,想了解东北某汽车厂商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
他们以下属关联企业的名义,在当地找了一家最出名的企业咨询公司,借口要投资相关产业,让该咨询公司提供一份三年的发展计划。
这家咨询公司为了完成报告,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了东北的这家汽车厂商未来三年的发展策略,并以此制订了相应的发展计划。
这一份计划成就了上述外资汽车公司在商战中屡战屡胜。
【案例四】
中国顾客会喜欢肯德基吗?肯德基竞争情报人员站在北京主要的商业街道,用秒表计算人流量,并把样品送给人们品尝,搜集人们对味道、价格和店堂布置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同时,竞争情报人员还对北京的原材料市场作了调查,带回鸡、油、面、盐、菜等进行研究。
通过仔细分析、研究,竞争情报部门得出结论:北京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机会的市场。
结果肯德基在北京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原计划5年收回的投资在2年就完全收回。
比尔·盖茨在其著作《未来时速》中说:“将您的公司和您的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最有意义的方法,使您的公司领先于众多公司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信息来干最好的工作,您怎样收集、管理和使用信息将决定您的输赢。
”盖茨所言的
信息,就是竞争情报。
谁的信息灵,把握准确,行动早,谁就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也就是说,竞争情报,已成为能产生效益的知识资源。
[思考题]
1、结合以上案例,谈谈你对孙子“先知”思想的理解(先知的意义、内容、手段、方法以及如何防间等)。
2、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孙子的“先知”手段是否过时?为什么?
3、请试列举不少于5种现代商战的“先知”方法(最好以例子说明)。
六、附加题(0分)
略谈学完《孙子兵法与企业运营》的体会和改进其教学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