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名家许永燮 艺术世界
- 格式:docx
- 大小:20.20 KB
- 文档页数:4
名扬西方艺术界的中国手工刺绣大师许永燮2015年德国-国际艺展规模十分庞大,前来参展的东西方艺术品高达上万件,分别为油画、雕塑、水彩画、水墨画、书法,还有行为艺术,工艺美术等。
但欧洲艺术界和收藏界大多人士关注点, 主要集中在东方手工刺绣作品上, 这使我深感意外。
尤其是中国许永燮老师刺绣作品特受青睐,诸多人士站在刺绣作品《数家鸡犬夕阳中》前,感觉神奇,惊叹,几位收藏家拿放大镜观察,有位女士非要拿下玻璃,亲手抚摸一下才相信这是一针一线制成的手工刺绣作品。
几位藏家想购买《数家鸡犬夕阳中》这一东方彩墨主题刺绣作品,但由于价格过高而放弃。
许永燮解释到:“纯手工的刺绣作品价格高昂的原因,不是因为刺绣创作时长,耗费精力庞大,而是中国刺绣作品本身具有其他形式美术作品无法做到的先天艺术优越性,这些优越性正满足人类内心的向往和追求。
”最终,许永燮另一幅刺绣作品《纳伊姆遗孀之子复苏》被一位欧洲收藏界人士以80.3万欧元购买,创国际艺展刺绣作品成交价最高记录。
许永燮简介80年代,我国有些省份大学升学率不到400比1,大学生备受羡慕。
当时每个大学生胸前佩戴着白底黄字金属校牌,而大学老师佩戴的校牌为红底黄字。
有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胸前佩戴的也是红底黄字,无论是在公共汽车上,还是其他场合,都比较显眼。
但,他从大学讲师的位置上主动退下来,下海了。
他就是目前的,手工刺绣作品作者,一级国际刺绣艺术家许永燮。
许永燮:现任当代东方刺绣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法人;联合国华人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副会长;国际刺绣艺术家协会副会长;环球小姐138个成员国,全球组织委员会艺术委员长;在韩华人文人协会顾问委员长;白石书画院广州分院理事;中国文化部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名家;一级国际刺绣艺术家。
许永燮自80年代起,致力于提取中国苏绣、湘绣、粵绣与东方多国优秀刺绣技艺技法精髓,融为一体,探究平行入射光对不同形状丝线的反射光规律及视觉上的光感特征,研发创新60多种手工刺绣技艺技法,在国内外艺术刊物上登载论文30余篇。
著名画家孙达明评刺绣大师许永燮刺绣作品《义薄云天》
一级国际刺绣艺术家,许永燮老师说:“关公,义薄云天,却始终没有“戒骄”,实在惋惜,如果关公能够做到不“骄”,历史不知会如何改写”。
于是创作了这幅有锦绣河山背景的<义薄云天>刺绣作品。
本作品不仅表示了作者对历史传奇英雄人物的敬仰,也蕴含着“蜀”未能统一三国的惋惜心情。
刺绣作品<义薄云天>赏析要点
光泽感
许老师一直主张,光泽与光泽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光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本身表现出来的一种属性;而光泽感是人对光泽信息的感觉和知觉,是人对光泽的理性评价,刺绣艺术作品所追求的是光泽感,而非光泽本身。
在本刺绣作品中,奔腾的马匹汗渍部位和战袍盔甲金属饰品的光泽最强,其次是物象中反射光最强的“明”处,而阴暗面不仅从色调亦或是光泽上都处理得当,整幅画面光泽感非常符合人们视觉经验的积累。
关公形象及作品层次
惊悚的马匹目珠和马前蹄高高腾起,一步之遥外万丈悬崖,疾风飘逸的披风和马鬃、马尾以及关云长威武长须,萧萧马鸣,悠悠旆旌,形象生动逼真,战情膨胀,中华古典英雄气概,胸中豪情,呼之欲出。
从整体画面而言,场景广阔度,纵深度非常到位,从马匹脚下坚硬岩石,周围青青花草,到逐次递进的松石,云海,绵绵山峦,层次鲜明,视野极其广阔舒爽,成功再现,精彩壮观的中华厚重历史和传统文化魅力。
画家–孙达明。
中国当代艺术刺绣名家-许永燮《艺术刺绣技艺技法与原理》前言作者(许永燮)曾在国内外艺术刊物上发表《当代东方国家刺绣艺术概况》《光学原理在手工刺绣中的应用》《中华刺绣艺术更上一层楼》等30多篇刺绣论文。
作者在论文中多次呼吁“观赏性艺术绣作必须把原来的《工艺》传统观念,上升为《艺术》《科学》境界,不然,我们的刺绣艺术很快就落伍,被淘汰”。
目前,在我国虽然专业从事手工刺绣者很多,但在全面掌握刺绣艺术技艺技法,理解其原理之人非常少主要原因在于,从观念上跟不上时代,而且还受到严重的地区保护主义束缚。
作者认为,我们要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促进地区或地域刺绣艺术发展。
但这不意味着,只固守某地区传统刺绣观念和技法,只有本地区传统刺绣针法才是正统,以此针法绣制的才是优秀作品,哪怕存在着较大缺陷,也要原本地传承下去,如果谁去改进改善,就变成另类,其艺术效果再优秀也要排斥。
这种狭隘的地方保护观念确实不能再鼓励了。
在《观赏性刺绣作品》这一特殊艺术创作中,总是先有绣稿(哪怕是原创).刺绣本身,其实是对绣稿的临摹性创作过程,只是以针代笔,以线代墨(色)而已。
就刺绣艺术而言,发扬传统文化艺术,指的是以传统刺绣形式,首先做到形逼真于绣稿,形真意到,充分体现绣稿的文化艺术内涵、思想灵魂;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刺绣艺术独特先天优越性,给绣作赋予刺绣艺术独有的、人类内心深处所追求的“富贵而亲和”“华丽而高雅”“光亮而柔和”质感。
这样的刺绣艺术没有理由拒绝、排斥,哪怕是来自地球外的也要接受。
我国刺绣艺术工作者的目标,应该是让绣作艺术效果最大化,充分体现中华艺术真善美,进而中国元素国际化,以此吸引全球观众,感动观众,让全球艺术领域认可我们,接受我们,让中国刺绣艺术在世界艺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只要能够体现这个目标的技艺、针法是好的,无论它出自哪里,我们必须掌握之,运用之。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不断创新、不断弥补、不断完善,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刺绣艺术技艺技法。
探讨,许永燮刺绣艺术技艺技法1级国际刺绣艺术家许永燮,从1989年起研究中国苏绣、湘绣、粤绣的基础上,总结韩国、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刺绣艺术针法特点,在国内外艺术杂志上发表30多篇论文,创新60余种类刺绣艺术技艺技法,在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
许永燮刺绣艺术作品,突破了许多目前刺绣领域无法逾越的技艺技法难点,首先做到,刺绣作品纯艺术化和刺绣艺术先天优越性最大化,为东方国家刺绣领域,乃至于全球刺绣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一,刺绣作品中,人物皮肤(物象)“毛毛雨痕”缺陷的突破写实油画以块组成,而刺绣作品一线线绣制出来,如何以线条组合完美表现立体物象?这是刺绣艺术家不可回避的难题。
目前,观赏性写实刺绣作品,大多以绣制花瓣针法及斜丝理绣制人物皮肤(物象),其皮肤毛毛雨痕严重,非常不耐看。
如下图1, 2, 3, 4 。
图1 图2图3 图4图1,2,3,4 针法共同点:①均采用无捻度丝线,②以45度- 80度角度绣制人物皮肤,③严重违背人体生理生长纹方向,④每根绣线反射光较强,⑤乱反射不均,⑥线反射光线间不协调,导致全身皮肤毛茸茸,丝绸布像一捆捆丝线团。
许永燮在研究“丝线反射光原理”方面,为全球刺绣领域做出卓越贡献,他在论文中提到“丝理角度越大,反射光强,线条形状表现突出,线条间难于融合,产生阴影也明显,出现丝线视觉粗度增大的错觉”。
许永燮为避免刺绣物象毛毛雨痕,调节了绣线丝理方向,按皮肤纹与肌肉生长纹走针。
另外按人体结构,突出部位丝线捻度小些,凹陷部位捻度大些。
图5 图6图7 图8许永燮刺绣作品部位图5,6,7,8中发现,他创新的技艺技法:①绣制人物皮肤,绣线丝理角度均接近于水平线,②肌肉部位丝理基本按人体解剖生理生长纹方向走针③不同部位丝线捻度不同④皮肤无毛毛雨痕⑤皮肤细腻,肌肉骨骼刻画鲜明⑥立体感明显⑦以不同形状重复针法,绣制人物皮肤不同部位,皮肤细腻,肌肉骨骼明显。
第二,“满绣”难点的突破真正意义上的“满绣”指;只以变化的色线、丝线粗度、捻度、针脚、丝理及针法等技艺技法,以对作品主题的突出或形象的艺术表现直接起作用的针法,完成整幅刺绣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刺绣名家-许永燮《艺术刺绣技艺技法与原理》前言作者(许永燮)曾在国内外艺术刊物上发表《当代东方国家刺绣艺术概况》《光学原理在手工刺绣中的应用》《中华刺绣艺术更上一层楼》等30多篇刺绣论文。
作者在论文中多次呼吁“观赏性艺术绣作必须把原来的《工艺》传统观念,上升为《艺术》《科学》境界,不然,我们的刺绣艺术很快就落伍,被淘汰”。
目前,在我国虽然专业从事手工刺绣者很多,但在全面掌握刺绣艺术技艺技法,理解其原理之人非常少,主要原因在于,从观念上跟不上时代,而且还受到严重的地区保护主义束缚。
作者认为,我们要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促进地区或地域刺绣艺术发展。
但这不意味着,只固守某地区传统刺绣观念和技法,只有本地区传统刺绣针法才是正统,以此针法绣制的才是优秀作品,哪怕存在着较大缺陷,也要原本地传承下去,如果谁去改进改善,就变成另类,其艺术效果再优秀也要排斥。
这种狭隘的地方保护观念确实不能再鼓励了。
在《观赏性刺绣作品》这一特殊艺术创作中,总是先有绣稿(哪怕是原创).刺绣本身,其实是对绣稿的临摹性创作过程,只是以针代笔,以线代墨(色)而已。
就刺绣艺术而言,发扬传统文化艺术,指的是以传统刺绣形式,首先做到形逼真于绣稿,形真意到,充分体现绣稿的文化艺术内涵、思想灵魂;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刺绣艺术独特先天优越性,给绣作赋予刺绣艺术独有的、人类内心深处所追求的“富贵而亲和”“华丽而高雅”“光亮而柔和”质感。
这样的刺绣艺术没有理由拒绝、排斥,哪怕是来自地球外的也要接受。
我国刺绣艺术工作者的目标,应该是让绣作艺术效果最大化,充分体现中华艺术真善美,进而中国元素国际化,以此吸引全球观众,感动观众,让全球艺术领域认可我们,接受我们,让中国刺绣艺术在世界艺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只要能够体现这个目标的技艺、针法是好的,无论它出自哪里,我们必须掌握之,运用之。
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不断创新、不断弥补、不断完善,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刺绣艺术技艺技法。
许永燮研究创新的刺绣艺术技艺技法有总结
许永燮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研究创新的刺绣艺术技艺技法有:
1.手工刺绣材料和工具的新概念
2.弹簧曲线绣针的利用
3.绣架的制作方法
4.绣布方向放置法
5.绣布固定法
6.明胶使用法
7.拖画法
8.防止染料扩散法
9.丝线粗度在视觉上特征10.丝线捻度在视觉上特征11.丝线针脚与丝理在视觉上特征12.丝线乱反射原理13.丝线准镜面反射原理14.不同丝线在人眼中错觉(恒常现象) 15.不同反射光线对人视觉效果和心理效应16.捻线法17.合股法18.合股捻线法19.钩针法20.平行针法21.树木三分法22.界面法23.点缀法24.长短针法25.凹陷法26.长短针复针法27.筛针法28.山体纵深法29.透明针法30.缠绕针法31.立体针法32.隐针法33.底绣与表绣配色法34.刺针法35.两股针法36.分界绣法37.席针法38.编织针法39.网针法40.织造针法41.重复针法42.加芯针法43.加针绣法44.绒布针法45.弹簧曲线针法46.籽粒针法47.缠针法48.链条针法49.系针法50.贴金丝针法51.丝带针法52.衔接针法53.刺绣作品修整法54.防绣布污染法55.彩墨绣底、表绣配合法56.突显法57.反向捻线法58.层次法59.手工刺绣先天优越性
国际刺绣艺术家协会,全面了解和研究,韩国、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刺绣技艺技法之后,确认以上刺绣技艺技法均属创新技艺技法。
这些技艺技法对刺绣艺术纯艺术化,对全球刺绣艺术标准化,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希望我们刺绣工作者,学习和采纳多种优秀技艺技法,创作更多优秀刺绣作品,为世界刺绣艺术更上一层楼,为早日到来刺绣作品纯艺术化时代,做出贡献。
节选自《探讨,许永燮刺绣艺术技艺技法》。
刺绣作品名称:西班牙音乐会尺寸:88×110 cm 作者:当代东方刺绣艺术研究中心刺绣技艺技法指导:许永燮(艺术总监)
刺绣作品《西班牙音乐会》赏析
《西班牙音乐会》原作者:詹巴蒂斯塔提埃波罗(1696—1770)此作品收藏于意大利威尼斯圣地阿波斯特利藏馆。
《西班牙音乐会》是一幅相当精彩的作品,艺术家利用两种分线组合法,和变化无穷过渡色,巧妙技法,采用绣艺技术与色彩语言,描绘了富于浪漫气息的家庭音乐会前愉悦的场景,透过厚重的立柱,拱形门框,远处依希看到豁然宏伟建筑及飘怱的白云,近处,衣着华丽的一家人正在准备音乐会的场景,女主人妙曼的及地长裙、柔和的披纱,男主人公富有质感的服饰,右侧琴手俯身伸颈描视女主人的五线乐谱,惟妙惟肖,人物表情生动舒展,加之小狗的回眸一瞥,俨然一副和谐唯美的场面,温馨荡涤着我们的心灵。
艺术家娴熟地运用明暗对比手法,绣线色彩选着、合股、丝理运用合理,使用柳编针、织物针等多种技法,把厚重的背景与轻快的人文主题相得益彰互为衬托,加上暖色调的光影效果和远距离天空流云,仿佛在天空中飘荡着美妙的音符,使
整个画面洋溢着幸福喜悦的情绪。
绣制手工刺绣作品空间感、距离感难点的突破在刺绣艺术中,正确体现作品纵深度、空间感的技法上,许永燮创新出新的针法。
从图30和图31,“蒙娜丽莎微笑”两幅刺绣作品做比较。
可找出其优劣。
图30 图31
图30,蒙娜丽莎眼睛无笑意,鼻子歪,颜色凝重,大饼子脸(无立体感)等诸多问题以外,画幅场面,距离感、纵深度的表现也较差。
人身后墙外乡间小路,山,湖水,树林等距离之和只有几米到几十米,显空间狭窄。
许永燮刺绣作品-图31,乡间小路有1-2公里,湖水1-2公里,树林天空等距离总和有几公里远,纵深感较好,显空间广阔。
图31与30的差别,主要是正确运用构图、透视原理以外,正确运用了“不同捻度丝线反射光特点及其纵深度关系”。
从采用刺绣针法上,图30,只采用花瓣针法,而图31针法种类达20种。
节选自《探讨,许永燮刺绣艺术技艺技法》。
088I苏绣文化研究I Suzhou Embroidery Culture论南洋劝业会对我国刺绣发展的助推作用许星摘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晚清社会动荡,国家积弱不振导致百业渐衰。
社会上众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岀振兴实业、劝兴工商是救贫弱、图富强的有效之路,并提议举办全国性的博览会。
为此,以“实业进步、扩张销路、竞争改良”等为宗旨的南洋劝业会于1910年在南京成功举办。
作为展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刺绣品,因其美艳精妙,巧夺天工,受到世人的喜爱。
本文重点就劝业会中刺绣展品的艺术特色、绣制技艺、所获褒奖、改良出新和刺绣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探究。
关键词:晚清南洋劝业会刺绣艺术助推作用1908年,从欧美考察回国的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认为,国家近年来工商业发展不振、岀产的各类物品质量也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是“无比较无奖励”所致。
而国外之所以工商之盛,得益于多举办博览会,通过比赛竞争,改良拙者,奖励优者,有竞争工商才能兴盛发展。
借鉴他国经验,端方联合江苏巡抚等人向清政府上奏《创办南洋第一次劝业会折》:奏请在江宁(今南京市),官商合资试办第一次劝业会,旨在“以开风气而劝农工”“以振兴实业,开通民智”。
具体赛会宗旨中还提出“褒奖宜优,各国赛会皆经有学识、有阅历之员,将陈赛物品逐一审查,定其等第,优者给以奖牌、褒状”。
目的是达到提倡和鼓励发展实业,劝导实业救国,百业进步的目的。
⑴(P5/54)这个提议获得“准奏”后,于第二年开始进行南洋劝业会的筹备工作。
1910年(清宣统二年)6月5日南洋劝业会正式开幕,历时近半年。
参展作品约百万件,可谓包罗万象,琳琅满目,观展人数约达30万。
据当时的展会亲历者姜丹书说:“南洋劝业会为我国破天荒的盛大展览会。
H[2](P390_391)这次会展成为我国近代历史上开办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博览会。
一、推动国货进步——各类绣品云集在这次展会中,全国各地刺绣行业送展的刺绣品数量众多,不仅有农工商部绣工科和江苏、广东、浙江、湖南、湖北、四川、山东和福建等多省刺绣艺人送展的绣品,内容丰富,技艺高超,精彩纷呈。
中国新闻报道: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名家许永燮---艺术世界
中国文化部核心刊物-〈文化月刊〉第2016-11期, 以《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名家许永燮》为题目,大幅刊登<当代东方刺绣艺术研究中心> 法人兼艺术总监许永燮艺术专文介绍,这是文化月刊自1982年创刊以来登载的首位刺绣艺术家。
许永燮,专业研究刺绣艺术三十余载,综合中国、韩国、日本、越南、朝鲜等东方国家刺绣艺术特点,独辟蹊径,把光反射物理原理运用到刺绣艺术中,研发出当代刺绣技艺技法六十多种,为世界刺绣艺术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以许永燮独创的刺绣技艺针法进行创作,能够大幅提高刺绣艺术效果,也能够把刺绣艺术先天优越性突显出来。
刺绣业界普遍认为,许永燮刺绣作品独特艺术性,意境深遂,韵味悠长,东西方主题驾轻就熟,目前尚无个人或团体可仿。
为此,东西方诸多美术馆,包括国家美术馆,纷纷收藏许永燮刺绣作品已有十多年。
1990年,许永燮在平壤“国际刺绣艺术研讨会”上发表的两篇论文,成为研讨会与会艺术家重点议题,引起该国文化部的重视。
于是,许永燮被该国领袖金日成主席接见,并收到钦礼。
从1992年开始,许永燮开始着手招聘绘画艺术家,向他们传授刺绣技艺技法,目前已发展成34人团队,他们来自东方五国,是全球刺绣主要国家屈指可数的刺绣专家,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带来了各自国家异彩纷呈的刺绣精髓。
近30来年,许永燮对自己和团队成员的刺绣作品,秉持“非高端,则罢了”的原则,严格要求,创作出大量的艺术珍品。
许永燮刺绣作品,曾荣获诸多重要奖项,如;法国国际艺展金奖,俄罗斯国际艺博银奖等。
于是,许永燮刺绣作品价格一路攀升,2015年德国艺术展上,创下了80.3万欧元,2016年93万美元的新高度,也是目前刺绣作品成交最高金额。
据最近的统计,许永燮的刺绣作品成交的单价基本为每1.15平米人民币600万元。
组建团队以来,共创作出高质量的艺术作品400余件,其中52幅作为精品陈列于一些国家总统府和官邸,或王宫美术馆中,51幅作品选定为中国国家邮票图案,名信片图案,这些是世界邮票史上第一次以刺绣作品图案发行的邮票及名信片,也是目前唯一被选刺绣艺术家。
在中国邮政严格甄选过程中,许永燮的作品连续三年三次获得选定,是全国唯一连中三元艺术家。
为此,中国文化部授予其为“当代中国刺绣艺术名家”
“中国当代纯艺术刺绣名家”称号。
中国文化部核心刊物,中国邮政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发布专文介绍许永燮的艺术成就:
许永燮,曾任职师范大学物理系讲师,现任联合国华人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国际刺绣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在韩华人文人协会顾问委员长,当代东方刺绣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总监,中国文化部-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名家等,自八十年代初,爱好艺术并潜心研究,尤其是二十五年来,对东方国家的刺绣艺术的痴迷热爱和科学研究,将各国的刺绣艺术精髓,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刺绣艺术体系,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刺绣艺术专文二十余篇。
1991年-1992年间,在平壤召开的国际刺绣艺术研讨会上,许永燮发表了“手工刺绣发展前瞻”和“手工刺绣国际市场化”论文,首先深刻指出当前刺绣艺术的生存危机,然后进一步论述了刺绣艺术可生存空间,发展方向,这些引起与会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当时时任的朝鲜国家主席的金日成亲切接见了许永燮先生,并获得金日成主席的元旦钦礼。
许永燮对于其刺绣艺术团队创作的每幅作品,亲自撰写刺绣作业指导书,从题才的选定,作品尺寸的规定、作品的视觉焦点、难点突破,以及作品各部位所运用的刺绣技艺和技法,甚至绣线的粗细、劈丝、合股捻线法等等一一详细记录在作业指导书中,而一些作品中,最出彩、最灵魂的部分,他会亲历亲为,从而达到作品最佳艺术效果。
许永燮13幅刺绣作品,被选定为聩赠外国元首和政要的国礼。
三次率队前往国外的总统府和其官邸,王宫,创作刺绣艺术作品。
在目前为止共创作400余幅作品中,有六十多幅在国内外艺展中获得奖项。
许近期艺术成就:
2014年,全中国各地艺展100多场,其中,第七届海峡两岸文化博览会,以其举办的规模,广泛的影响力,严苛的评审标准和公正性,获得文化艺术界高度认同。
在参选奖项的一万多件作品中,仅4件刺绣作品入围“中华艺术精品奖”,许永燮刺绣作品独占两件。
在入围的一百多个品类,474件作品中最终评选一至三等奖,许永燮《武松打虎》获得三等奖,是获奖的唯一刺绣作品。
201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中国文化部暨中国国家邮政印制发行素有“国家名片”之称的中国邮票,许永燮的12件刺绣作品被评选,每枚邮
票以面值120分正式载入中国邮票集。
此外,许永燮三幅刺绣作品,被评选为中国邮政电话充值卡图案,每枚卡面值30元;还有一幅作品被选定为中国国家明信片图案。
许永燮本人也荣登中国当代50位艺术名人之列,被文化部授予“中国当代刺绣艺术名家”称号。
如今, 1.受台湾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当代艺术巨匠大千先生后人委托,着手创作张先生巨作《庐山图》和《长江万里图》,
2.受台湾故宫博物院和张大千艺术馆之邀,着手张大千先生的个人肖像画作。
3.编撰《刺绣艺术技艺技法教程》。
2016年,联合国华人协会艺术委员会成立,该协会致力于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中国的国粹文化艺术为世界所熟知,同时吸纳世界各国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为世界文化艺术的交融献计献策。
该协会主席由前河南省政协主席程先生担任,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由许永燮先生担任。
联合国华人协会正在积极筹备首次活动-《第一届中国 --以色列文化艺术展》,预计先期在上海举行,后期转移至以色列举行。
同时许主席正在筹备划,中--韩文化艺术展,预计在2018年中旬举办,在中韩两地分别进行。
目前在韩国的华人约为100万人,其中不乏有才艺的书法家,画家,以及其他类型的艺术家,也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品收藏家,他们在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中一定是中坚力量。
许永燮不仅擅长于艺术刺绣的创作与销售,同时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也有相当的业绩,每年出口额达1000万人民币,尤其是对中国梅花玉的研究有着相当的造诣,从梅花玉原石的分类,精细加工,至具有高附加值的精美绝伦成品,无不倾注着他的热爱,目前最优质,最高端的梅花玉产品,基本都是出自他的手。
2000年,通过中国宝玉石协会鉴定出梅花玉特殊保健功效以后,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稀缺的梅花玉必将成为中国的国宝。
于是,2000年他亲临梅花玉矿,从此高价买断了的特级、一级梅花玉石。
到2008年,梅花玉矿源已经枯竭,矿区关闭,而梅花玉的价格升至千倍以上,不仅中国市场的梅花玉价格高企,就连韩国的梅花玉价格也一路攀升,梅花玉手链价格高至韩币1000万至1500万元,梅花玉高尔夫球头价位高达2000万元,而真正特级梅花玉手链和球头一件难求。
目前,许永燮所持有的梅花玉产品价值高达1000亿元韩币。
许永燮的刺绣艺术作品和特级梅花玉产品,已获得有关金融认证,不久将会以文化艺术品上市,进行股权交易。
许永燮,以独特的视野和孜孜不倦的坚韧意志力,勾勒出了他的艺术世界。
翻译:联合国华人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