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卒中患者急性期的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92.06 KB
- 文档页数:2
脑梗急性期的护理措施脑梗急性期是指脑血管阻塞引起的脑卒中的急性期,这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的疾病。
为了避免脑梗急性期引起的并发症和加重患者的病情,我们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措施。
下面将介绍脑梗急性期的护理措施。
1.监测生命体征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脑梗急性期的患者往往伴有意识障碍。
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梗急性期的患者常常出现吞咽困难、咳嗽无力等症状,容易导致呼吸道堵塞。
我们应该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促进患者正常的排痰和呼吸。
3.预防并处理压疮脑梗急性期的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容易出现压疮。
我们应该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及时发现和处理压疮。
另外,需要注意给予患者适当的体位转换和使用合适的床垫,减少压力。
4.防止并处理尿潴留由于脑梗急性期患者常伴有大小便失禁,容易出现尿潴留。
我们应该定期帮助患者排尿,并给予尿管引流等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尿液滞留。
5.卧床护理和肢体功能锻炼脑梗急性期的患者常常处于卧床状态,容易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问题。
我们应该定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改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6.口腔护理脑梗急性期的患者因为吞咽困难等问题,容易导致口腔卫生问题。
我们应该定期给予患者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漱口等,以预防口腔感染和口臭。
7.饮食和营养对于脑梗急性期的患者,由于吞咽困难等问题,往往需要由鼻饲或胃管喂食。
我们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
8.心理护理脑梗急性期的患者常常伴有认知障碍、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
我们应该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关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态度和恢复信心。
以上就是脑梗急性期的护理措施,对于脑梗急性期的患者,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护理和关怀,以促进他们的康复。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重症出血性脑卒中的应急预案及抢救流程
【应急预案】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出血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做好急救准备,备好急救器械和急救车。
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抬高15~30°,给予氧气吸入。
3、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滴入脱水、降低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抢救药物。
4、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糖、肢体活动,适度降低血压在适宜水平。
5、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起,若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时,应协助医生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做好相应救治工作。
6、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7、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h内禁食,按医嘱静脉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观察大、小便情况,准确记录出人量。
8、头部置冰块或冰帽,以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9、防止继发感染及各种并发症。
10、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
1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搬动,肢体置于功能位,做好皮肤护理。
指导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再出血或血肿扩大。
12、做好抢救记录。
【重症出血性脑卒中抢救流程】
↓
↓
↓。
急性脑卒中的护理作者:王春英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概述急性脑卒中的护理,提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积极全面的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护理;并发症;预防在脑卒中急性期,多数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意识障碍,并发症较多,病情变化快,严重影响着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1],其致残率和复发率高达20%-40%[2],早期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
因此,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关键。
1一般护理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绝对卧床休息和持续吸氧,并保持头高15-20°脚低位,以降低颅内压。
根据具体病情让患者翻身、拍背、清洁口腔,以预防肺部感染,同时保持患者大小便通畅,防止颅内压升高。
对患者进行24h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
2 心理护理脑卒中的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着疾病的治疗和预后[3],还会导致二次卒中的发生。
积极心理护理是有效减小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患者配合治疗的有效方法[4]。
要高度重视患者的情绪变化,并积极开导,向病人及家属细心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疗效和预后,消除患者的焦虑和不安,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其康复。
3 康复体位护理[5、6]早期康复体位护理持续让卒中病人处于一种好的反射-抑制型体位(良肢位),可促进功能的恢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①仰卧位:头部放枕上,高度适当,面部偏向患侧,胸椎不得屈曲,患侧肩关节及臀部下方垫一软枕,使肩胛骨及骨盆向前突,防止肩胛带后撤;上臂内侧放一小枕,防止肩内收;上肢垫在长枕上,维持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心向上或患手握一毛巾卷,使手指处于半握拳位,手略高于身体;患侧臀下垫一小枕,防止骨盆后倾;大腿、小腿的外侧中段各垫一毛巾卷,膝关节下方垫一小枕,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展及足外翻。
②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健侧上肢随意活动。
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的护理1.早期评估和识别:及时评估和识别脑卒中症状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比较常见的脑卒中症状包括突发昏迷、嘴角歪斜、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困难等。
护理人员应迅速反应,确保患者尽快接受溶栓治疗。
2.复杂的护理: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因此需要细致而周到的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经常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神经症状的变化。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头颅CT检查、血液检查等。
3.严密的观察:溶栓治疗可能引发出血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患者在进行溶栓治疗后需要密切观察至少24小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4.保持舒适:对于溶栓治疗病人,一方面需要给予充分的静脉输液保持水平平衡,另一方面需要将患者保持在舒适的姿势上,以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5.心理护理:脑卒中患者是一类急性期病人,他们在发病后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6.宣教教育:对于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及其家属,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相关的宣教教育工作。
这包括脑卒中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康复护理等,以及如何预防脑卒中复发等。
7.康复护理: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以帮助他们恢复功能。
护理人员需要与康复医师紧密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积极协助患者进行各项康复训练。
总之,急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的护理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宣教教育。
通过专业的护理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脑卒中重症护理•脑卒中重症概述•脑卒中重症护理的重要性•脑卒中重症护理的要点•脑卒中重症的预防与控制•脑卒中重症护理的未来发展脑卒中重症概述定义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损伤。
重症脑卒中是指病情严重、复杂,可能导致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的脑卒中病例。
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脑卒中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定义与分类脑卒中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突然出现的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以及头痛、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
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深度昏迷、呼吸急促或困难、脉搏加快、血压升高等表现,甚至可能出现癫痫发作和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表现症状与表现脑卒中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诊断与鉴别诊断脑卒中重症护理的重要性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通过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帮助患者恢复基本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风险预防肺部感染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定期为患者进行下肢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促进康复康复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促进患者的康复。
康复教育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康复教育,包括康复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脑卒中重症护理的要点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预防并发症注意预防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
院内发生急性卒中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急性卒中(Stroke),是指由于颅内血供中断或脑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脑功能严重异常,是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
在院内发生急性卒中时,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保证患者能够尽快得到有效的治疗。
以下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院内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一、院内应急预案1.制定院内颅卒中急救呼叫顺序,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确保快速响应。
2.在院内要建立一个快速处理急性卒中的流程图,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获得适当的治疗。
3.建立院内急性卒中救治专家组,积极参与就诊患者抢救工作。
组织相关会议,增加救治流程的协作性。
4.每位医护人员都要接受急性卒中的相关培训,掌握早期发现、评估和处理急性卒中的方法。
二、院内急性卒中处理流程1.院内急性卒中确立:当患者有突发头痛、视力模糊、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医护人员应立即注意,尽快对患者进行简单排查。
2.快速呼叫:如有急性卒中疑似,应立即呼叫院内急救中心,并告知患者的状况。
3. 现场评估:前往现场的医护人员应尽快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包括Glasgow昏迷评分、语言状况、肢体运动、瞳孔反射等。
4.转运指示:根据现场评估结果,医护人员需与急救中心进行沟通,得到转运指示,包括病情稳定与否,是否需要头颅CT检查等。
5.院内转运:根据转运指示,将患者尽快转运到相关科室,确保患者的稳定与安全。
6.CT检查与辅助检查:急性卒中患者应尽快进行头颅CT检查,以便了解内源性出血、梗死区域及梗死范围。
另外,还应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辅助检查。
7.临床诊断: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现场评估结果和辅助检查结果,医生应尽快确立急性卒中的临床诊断。
8.抢救治疗:确定急性卒中后,应立即根据临床表现,针对患者症状进行及时处理,如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
9.康复与护理:对于急性卒中后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尽快进行康复训练和全面的护理工作,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
10.院内知识普及:医院应定期开展急性卒中救治培训,向全体医护人员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对急性卒中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进展【摘要】脑卒中是一类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在急性期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甚至造成后期难以治愈的后遗症。
所以,对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这个问题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145-02脑卒中是一类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可以使人身体残疾,也有可能造成失语、痴呆或严重的造成死亡。
脑卒中的致残率为86.5%,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达到了43.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
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容易并发多种并发症,甚至造成后期难以治愈的后遗症。
所以,对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就这个问题的护理进展进行以下综述:1 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在脑卒中的急性期患者一般多在神经内科进行系统治疗,故提倡在综合性医院的神经内科开展康复治疗,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卒中单元,以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多数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准则中指出,脑卒中的康复应该在早期开展。
altert[3]认为脑卒中发病30d以内开展的康复为早期康复。
早期康复护理可创造损伤神经修复或代偿的条件,使遭到破坏的运动反射弧在良好的条件刺激下重新建立起来[4]。
巩尊科[5]等采用早期系统康复方案治疗脑卒中患者,并对其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证实,康复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下肢运动功能和adl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改善。
且在后来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因康复治疗而使病情加重的情况。
相反,早期的康复治疗明显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极大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大量的理论实践证实,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国内外对于急性期患者康复护理的时机选择我国学者多认为:在脑卒中发病早期,应以床上活动为主。
脑卒中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评估患者自理能力,有无跌倒、坠床的危险,给与相应护理护理措施,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枕头不宜太高,15-20°,转动头部时,动作易轻柔,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减少探视,操作治疗应集中,瘫痪肢体给予功能位,给予主动、被动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二、心理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防止焦虑及抑郁,多与病人及家属沟通,耐心解答问题,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及护理活动。
三、用药护理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黑便、牙龈出血等出血现象,及时通知医师。
四、病情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患者有无剧烈头疼、呕吐等现象,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五、基础护理为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维持室温18~22摄氏度,湿度50~60%。
偏瘫病人患肢感觉障碍、情绪不稳、烦躁不安,特别要注意安全,必要时加床档,患者入厕、进食、洗漱等需专人陪护,以防跌伤,保持患者“三短六洁”,预防压疮。
六、注意饮食脑卒中患者消化功能减退,应给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饮食,少量多餐。
由于病人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很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时病人排便费力可使颅压升高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因此应及早防治。
患者可进食香蕉、蜂蜜等,保证足够的液体入量。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开塞露等。
七、健康教育⒈嘱患者禁烟酒,禁饮浓茶、咖啡,避免被动吸烟。
2.日常生活中,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清淡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如有不适注意随诊。
4.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卧床病人预防压疮。
5.给与心理护理,增强自信心。
6.定期复查,注意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