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欣赏《京剧脸谱》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21
大班美术欣赏《京剧脸谱》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班美术欣赏课程——《京剧脸谱》。
教材选用《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京剧脸谱的历史、分类、特点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类型的脸谱,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运用京剧脸谱元素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分类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京剧脸谱的美,并能运用其元素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图片、颜料、画笔、画纸等。
2. 学具:画笔、画纸、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京剧表演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脸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京剧脸谱的历史、分类及特点。
(2)展示不同类型的京剧脸谱,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3)讲解京剧脸谱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3. 实践环节:(1)分发画纸、颜料、画笔等材料。
(2)指导学生动手绘制京剧脸谱。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教师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3)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京剧脸谱》2. 内容:(1)京剧脸谱的历史、分类及特点。
(2)京剧脸谱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京剧脸谱”为主题,绘制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针对不足,思考改进措施。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加深对京剧脸谱的理解。
(2)开展“京剧脸谱”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分类及其特点。
最新大班美术欣赏《京剧脸谱》优质课件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材第五章《传统文化魅力》中,深入学习第三节《京剧脸谱美术魅力》。
详细内容涉及京剧脸谱历史起源、分类、色彩及图案寓意,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京剧脸谱,让学生领悟其美术价值和深厚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京剧脸谱基本知识,如分类、色彩和图案寓意。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美术价值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脸谱分类、色彩和图案寓意理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美术价值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实物、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京剧表演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脸谱魅力,引起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京剧脸谱历史起源、分类、色彩和图案寓意。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具体京剧脸谱实例,引导学生解不同类型脸谱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现场绘制京剧脸谱,体验创作过程。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脸谱》2. 内容:京剧脸谱历史起源京剧脸谱分类京剧脸谱色彩与图案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自己喜爱京剧脸谱,并简要说明寓意。
2. 答案示例:设计:红色为底色,黑色图案,表现出忠诚、勇猛性格特点。
说明:此脸谱为关羽形象,寓意忠诚、勇敢、正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京剧脸谱理解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教学中,应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解和体验京剧脸谱文化。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更多关于京剧脸谱资料,解其他角色形象,提高对传统文化认识。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京剧演出,亲身体验京剧脸谱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我有几个细节需要特别关注。
大班美术欣赏《京剧脸谱》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课程,具体为《京剧脸谱》。
教材中介绍了京剧的基本概念、脸谱的分类及其代表的含义。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戏曲文化,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了解京剧脸谱的分类及其代表的含义。
2. 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喜爱。
3. 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京剧的基本概念,知道京剧脸谱的分类及其代表的含义。
难点:帮助幼儿培养审美能力,让幼儿能够欣赏京剧脸谱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京剧情景图、京剧脸谱图片、画纸、水彩笔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的视频,引发幼儿对京剧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京剧演员的脸谱。
2. 基本概念讲解:向幼儿介绍京剧的基本概念,解释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一种传统的戏曲艺术。
3. 脸谱分类讲解:讲解京剧脸谱的分类,如生、旦、净、末、丑等,并展示相应的脸谱图片,让幼儿了解不同分类的脸谱特点。
4. 脸谱含义讲解:讲解各种脸谱代表的含义,如红色代表忠诚、勇敢,黑色代表正直、刚毅等,让幼儿了解脸谱背后的文化内涵。
5. 实践环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脸谱进行绘制。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6. 作品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京剧脸谱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画一个京剧演员的形象,旁边标注“京剧脸谱”,再画几个不同分类的脸谱,旁边标注相应的名称和代表含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更多关于京剧脸谱的资料,了解京剧脸谱的其他特点和分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最新大班美术欣赏《京剧脸谱》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京剧脸谱》这一内容。
根据教材第四章“传统艺术欣赏”中的第三节“京剧艺术”,我们将详细学习京剧脸谱的历史、分类、特点及其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历史背景,掌握其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能够独立绘制简单的京剧脸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京剧脸谱的分类、特点及其在表演中的作用。
重点:掌握京剧脸谱的基本画法,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脸谱、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脸谱,引导学生谈论对京剧脸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使用PPT课件,介绍京剧脸谱的历史背景、分类、特点及作用。
3. 实践环节:教师示范绘制京剧脸谱,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绘制,掌握基本画法。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绘制一个简单的京剧脸谱,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脸谱》2. 内容:a. 京剧脸谱的历史背景b. 京剧脸谱的分类及特点c. 京剧脸谱的画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个自己喜爱的京剧脸谱。
2. 答案:根据所学内容,结合个人喜好,独立完成一个京剧脸谱的绘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学习兴趣浓厚,实践环节参与度高。
但在脸谱画法方面,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下节课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传统艺术,如剪纸、皮影戏等,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加深对京剧脸谱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京剧脸谱》幼儿园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京剧脸谱》这一课件主要围绕我国传统京剧艺术中的脸谱文化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十五章“传统文化”中的第三节“京剧脸谱”。
详细内容涉及京剧脸谱的历史起源、分类、特点、代表人物以及脸谱的色彩和图案寓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和特点,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脸谱,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分类和特点,以及脸谱色彩的寓意。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和创作脸谱,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京剧脸谱图片、彩色画纸、水彩笔、颜料、画笔等。
学具:彩色画纸、水彩笔、颜料、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京剧表演视频,引发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兴趣,进而引入脸谱话题。
2. 新课内容: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特点,展示脸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分析不同脸谱的特点和寓意。
3. 实践操作:分发彩色画纸、水彩笔等材料,指导幼儿创作自己的脸谱作品。
4. 互动环节: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脸谱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其他幼儿给予评价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脸谱》2. 内容:脸谱起源脸谱分类:生、旦、净、末、丑脸谱特点:图案、色彩、寓意代表人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京剧脸谱作品,并说明其寓意。
2. 答案:根据幼儿创作的脸谱作品,给出相应的寓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实践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京剧脸谱文化,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更好地理解脸谱的寓意,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京剧表演,深入了解京剧艺术;开展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创作京剧脸谱,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分类和特点,以及脸谱色彩的寓意。
《京剧脸谱》幼儿园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京剧脸谱》这一主题,内容涉及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
教材章节为《传统文化与艺术》中的第三节《京剧艺术》。
详细内容包括:京剧脸谱的起源、分类、颜色、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脸谱的起源和基本分类,认识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脸谱。
2. 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手工制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颜色、图案及其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京剧脸谱的分类、特点及其在表演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京剧脸谱图片、视频、挂图、模型等。
学具:彩色笔、水粉、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京剧脸谱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介绍京剧脸谱的起源和分类。
(2)讲解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脸谱象征意义。
(3)分析京剧脸谱在表演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脸谱,讲解其特点、颜色、图案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尝试为自己设计一个京剧脸谱。
5. 手工制作(15分钟)指导幼儿使用彩色笔、水粉等材料,绘制京剧脸谱。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并简要介绍其特点、颜色、图案等。
2. 答案示例:脸谱名称:关羽脸谱特点:红色为主色调,表示忠诚、勇猛;眉宇间有卧蚕纹,表示英武;眼睛下方有黑斑,象征威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对京剧脸谱的兴趣浓厚,但在颜色、图案象征意义的理解上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京剧表演,了解京剧脸谱在实际表演中的作用,进一步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京剧脸谱的颜色、图案及其象征意义的理解。
大班美术欣赏《京剧脸谱》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传统文化之美——京剧》,详细内容为第三节《京剧脸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京剧脸谱的历史、分类、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类型的脸谱,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运用对称、对比等表现手法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京剧脸谱的分类、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手法创作出富有个性特色的京剧脸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京剧脸谱图片、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播放京剧片段,引导学生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2)学生分享对京剧的认识和感受。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介绍京剧脸谱的历史、分类、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京剧脸谱的色彩、线条、图案等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一张京剧脸谱,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美术手法创作京剧脸谱。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张京剧脸谱。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脸谱》2. 主要内容:(1)京剧脸谱的历史、分类、特点(2)京剧脸谱的文化意义(3)美术手法在京剧脸谱创作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设计一张富有个性特色的京剧脸谱。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京剧脸谱》幼儿园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传统艺术”中的第三节“京剧脸谱艺术”。
详细内容包括:京剧脸谱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脸谱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京剧脸谱的分类和特点。
重点:让幼儿学会欣赏京剧脸谱,并能创作简单的脸谱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京剧脸谱图片、PPT、视频、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等。
2. 学具: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京剧表演视频,引导幼儿关注京剧脸谱,激发他们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京剧脸谱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让幼儿对京剧脸谱有初步的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脸谱,讲解其含义和特点,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脸谱文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动手绘制自己喜欢的脸谱,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制过程中的疑问。
教师点评幼儿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京剧脸谱》2. 内容:① 京剧脸谱的基本概念② 京剧脸谱的分类和特点③ 脸谱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幅京剧脸谱作品。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脸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幼儿对京剧脸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脸谱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京剧表演,让他们亲身体验京剧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鼓励幼儿尝试创作其他类型的脸谱,如川剧脸谱、越剧脸谱等,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